CN107341385B -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1385B
CN107341385B CN201710451166.9A CN201710451166A CN107341385B CN 107341385 B CN107341385 B CN 107341385B CN 201710451166 A CN201710451166 A CN 201710451166A CN 107341385 B CN107341385 B CN 107341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texture information
curvature
preset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1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41385A (zh
Inventor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vi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4511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1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1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1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41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1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6User authentication by graphic or iconic repres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身体其他部位触碰移动终端,造成解锁次数消耗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从而可以将手指触碰和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触碰进行区分,避免当不是用户的手指触碰到移动终端时,浪费解锁次数的问题,提高了指纹解锁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优势,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触控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了移动终端发展的主流趋势。
移动终端通常采用对屏幕进行锁屏的方式来防止用户的误操作,如果用户想要使用移动终端,需要先对屏幕进行解锁操作。当前带有指纹解锁的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普及,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及解锁的便捷性。为了确保安全性,使用错误的指纹进行解锁超过一定次数后,移动终端会停用指纹解锁功能并强制要求输入数字密码进行验证。
然而,目前移动终端的指纹解锁功能普遍没有对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触碰进行区别。当用户在无意间用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触碰到了移动终端的指纹输入区域,也会消耗一次错误解锁次数。当发生误触碰的次数超过设定的指纹解锁次数时,移动终端会停用指纹解锁功能,在用户正常使用手指进行解锁时,发现被强制要求输入数字密码进行验证才能解锁移动终端。
上述情况极大地降低了指纹解锁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优势,给用户带来了不良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身体其他部位触碰移动终端,造成解锁次数消耗,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包括:
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根据每个夹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
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弯曲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包括:
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
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
若否,则进行后续步骤。
进一步地,如果每条所述纹理线中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包括:
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
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进一步地,在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纹理线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长度阈值,如果是,则进行后续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
第三确定模块,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根据每个夹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弯曲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触发所述第三确定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纹理线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长度阈值,如果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根据每条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通过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弯曲度阈值,确定该纹理信息是否为手指的纹理信息。从而可以将手指触碰和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触碰进行区分,避免当不是用户的手指触碰到移动终端时,浪费解锁次数的问题,提高了指纹解锁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优势,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过程示意图;
图2A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过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指纹解锁的可靠性、便捷性和智能性优势,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
移动终端中设置有指纹输入区域,当触碰源触碰到该指纹输入区域时,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指纹输入区域获取触碰源的纹理信息,也就是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当移动终端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后,可以识别该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移动终端中保存有预设的方法,针对识别出的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具体地可以是,移动终端中保存有纹理线长度范围及预设的点的数量的对应关系,针对识别出的每条纹理线,确定该纹理线的长度值,将该长度值与保存的长度范围进行匹配,确定与该纹理线的长度值匹配的目标长度范围;根据预先保存的纹理线长度范围及预设的点的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长度范围对应的预设的点的目标数量,在该纹理线上均匀地确定目标数量个点,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其中预设的数量不小于3。
在该纹理线上均匀地确定目标数量个点,可以是根据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直线长度确定的,但由于一条纹理线的不同位置的子弯曲度是不同的,较优的,根据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曲线长度在该纹理线上均匀地确定目标数量个点。
移动终端识别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以及确定每条纹理线的长度值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进行赘述。
S102: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当移动终端确定出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后,可以针对每条纹理线,确定该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根据每个夹角,确定该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然后再根据每条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在根据每个夹角,确定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时,具体的可以是,将该纹理线对应的每个夹角的中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确定为该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较优的,将该纹理线对应的每个夹角的平均值确定为该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
在根据每条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该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时,具体的可以是,将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的中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确定为该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较优的,将该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的平均值确定为该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
S103: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如果是,则进行S104,如果否,则结束。
S104: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移动终端中保存有弯曲度阈值,在确定出该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后,可以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如果是,则说明该纹理信息是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即触碰源为用户的手指,则可以根据该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移动终端进行解锁;如果目标弯曲度不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则说明该纹理信息不是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则是用户的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纹理信息,即触碰源为身体其他部位,则将该纹理信息删除,而不根据该纹理信息进行解锁判断,以避免浪费解锁次数。
如果在确定该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时,针对每条纹理线,根据该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该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进而根据每条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出该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则在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时,是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弯曲度阈值。因为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是有一定弧度的,因此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一般不大于180度,甚至可能会接近90度,用户的除手指之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纹理信息中的纹理线几乎没有弧度,则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近似等于180度,因此可以将第一弯曲度阈值设置为170度、160度等。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根据每条纹理线上的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根据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通过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弯曲度阈值,确定该纹理信息是否为手指的纹理信息。从而可以将手指触碰和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触碰进行区分,避免当不是用户的手指触碰到移动终端时浪费解锁次数的问题,提高了指纹解锁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优势,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2:
除了可以通过纹理线上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外,还可以是通过纹理线上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确定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包括:
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
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确定出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后,可以针对每条纹理线,确定该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夹角的外角,确定该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然后再根据每条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在根据每个夹角的外角,确定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时,具体的可以是,将该纹理线对应的每个夹角的外角的中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确定为该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较优的,将该纹理线对应的每个夹角的外角的平均值确定为该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
在根据每条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该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时,具体的可以是,将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的中值、或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确定为该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较优的,将该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的平均值确定为该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
移动终端中保存有第二弯曲度阈值,在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时,可以是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因为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是有一定弧度的,因此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一般大于0度,甚至可能会接近90度,用户的除手指之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纹理信息中的纹理线几乎没有弧度,则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近似等于0度,因此可以将第二弯曲度阈值设置为15度、20度等。第二弯曲度阈值小于第一弯曲度阈值。
实施例3:
部分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中包含闭合环形纹理线,为了提高识别的效率,移动终端在确定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是否为手指的纹理信息时,还可以直接通过判断纹理信息中是否包含闭合环形纹理线来确定,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
若否,则进行后续步骤。
因为只有人体的手指才会包含闭合环形纹理线,人体的其他部位一般不包含闭合环形纹理线,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通过指纹输入区域获取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且识别出该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后,可以针对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即判断每条纹理线是否为闭合环形纹理线,如果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都不是闭合环形纹理线,则针对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进而通过确定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的方式,确定该纹理信息是否为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如果每条纹理线中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则说明该纹理信息为用户的手指的纹理信息,则可以根据该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并识别纹理信息中每条纹理线。
S202:针对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如果是,则进行S206,如果否,则进行S203。
S203:针对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
S204: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S205: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如果是,则进行S206,如果否,则结束。
S206: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实施例4:
在每条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时,可以是根据纹理线长度范围及预设的点的数量的对应关系,在该纹理线上选取目标数量的点,进而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为了使确定的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更加准确,进一步准确地确定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包括:
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
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预先保存有步长,针对每条纹理线,在该纹理线上根据预设的步长选取至少三个点,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则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预设的步长可以是1mm、2mm等。
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的长度各异,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可以是不管纹理线的长度,根据预设的步长在在纹理线上选取固定数量个点,其中固定数量不小于3;也可以是根据预设的步长,将该纹理线均匀分割,每次的分割点则为选取的点,则纹理线较长的,选取的点的数量就会较多些,纹理线较短的,选取的点的数量就会较少些。
在该纹理线上根据预设的步长选取至少三个点,可以是根据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直线长度选取的,但由于一条纹理线的不同位置的子弯曲度是不同的,较优的,根据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曲线长度,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
在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时,可能有些纹理线的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在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之前,还应判断该纹理线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长度阈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如果不是,则将该纹理线过滤,不进行任何操作。一般情况下,预设的长度阈值应不小于两个步长。
如图2B所示,触碰源触碰移动终端的指纹输入区域,移动终端获取到触碰源的纹理信息后,通过该纹理信息区分该触碰源是用户的手指,还是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果触碰源为手指,则根据该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自身解锁;如果触碰源为用户的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则丢弃该触碰事件,也就不根据该纹理信息进行解锁判断,以避免浪费解锁次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装置结构图,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用于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第二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第一判断模块33,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
第三确定模块34,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3的判断结果为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根据每个夹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3,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弯曲度阈值。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3,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装置结构图,在图3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41,用于针对所述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1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1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触发所述第三确定模块34。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步长,在该纹理线上选取至少三个点;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42,用于判断该纹理线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长度阈值,如果所述第三判断模块4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
上述所有模块可以位于移动终端的主控芯片中。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根据每条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纹理信息的目标弯曲度,通过判断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弯曲度阈值,确定该纹理信息是否为手指的纹理信息。从而可以将手指触碰和除手指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触碰进行区分,避免当不是用户的手指触碰到移动终端时,浪费解锁次数的问题,提高了指纹解锁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优势,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体验。
对于系统/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一个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另一个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应用实施例、或结合应用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所述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包括:
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根据每个夹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或,
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其中,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包括:
确定该纹理线的长度值,将该长度值与保存的长度范围进行匹配,确定与该纹理线的长度值匹配的目标长度范围;
根据预先保存的纹理线长度范围及预设的点的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长度范围对应的预设的点的目标数量;
在该纹理线上均匀地确定目标数量个点,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弯曲度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
若否,则进行后续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每条所述纹理线中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6.一种移动终端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用户输入的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条纹理线上对应的所述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弯曲度阈值;
第三确定模块,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根据所述纹理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移动终端解锁;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根据每个夹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一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或,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条所述纹理线,确定所述纹理线上的每两条相连的直线的夹角的外角,根据每个外角,确定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根据每条所述纹理线的第二弯曲度,确定所述纹理信息对应的目标弯曲度;
其中,所述采用预设的方法,在该纹理线上确定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包括:
确定该纹理线的长度值,将该长度值与保存的长度范围进行匹配,确定与该纹理线的长度值匹配的目标长度范围;
根据预先保存的纹理线长度范围及预设的点的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长度范围对应的预设的点的目标数量;
在该纹理线上均匀地确定目标数量个点,将每两个相邻的点连接,获得该纹理线上至少两条相连的直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大于预设的第一弯曲度阈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弯曲度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弯曲度阈值。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纹理信息中的每条纹理线,判断每条所述纹理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条闭合环形纹理线;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触发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触发所述第三确定模块。
CN201710451166.9A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341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1166.9A CN107341385B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1166.9A CN107341385B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1385A CN107341385A (zh) 2017-11-10
CN107341385B true CN107341385B (zh) 2019-01-04

Family

ID=6021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1166.9A Active CN107341385B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13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2081A1 (ja) * 2013-01-17 2014-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生体認証方法
CN104809453A (zh) * 2015-05-19 2015-07-29 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的认证方法
CN105740753A (zh) * 2014-12-12 2016-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
CN105824559A (zh) * 2016-02-29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误触识别及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893813A (zh) * 2015-02-16 2016-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登记装置和生物信息登记方法
CN106547381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99666A (zh) * 2016-12-21 2017-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启动儿童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99646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操作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4314A (en) * 1988-02-08 1989-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ulley for forms feed tractor
US6178262B1 (en) * 1994-03-11 2001-01-23 Cognex Corporation Circle location
CN104183020B (zh) * 2014-07-09 2017-06-06 浙江大学 基于带惩罚项的局部二次误差测量的地物网格化简方法
CN105590105A (zh) * 2016-01-07 2016-05-18 黎海纤 一种快速反应的横向限位和纠偏装置
CN106228567A (zh) * 2016-08-26 2016-12-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平均曲率流的脊椎特征点自动识别方法
CN106599515B (zh) * 2016-12-30 2020-04-2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stl网格特征识别的汽车覆盖件板料冲压工艺优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2081A1 (ja) * 2013-01-17 2014-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生体認証方法
CN105740753A (zh) * 2014-12-12 2016-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
CN105893813A (zh) * 2015-02-16 2016-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物信息登记装置和生物信息登记方法
CN104809453A (zh) * 2015-05-19 2015-07-29 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的认证方法
CN106547381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误触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99646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824559A (zh) * 2016-02-29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误触识别及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599666A (zh) * 2016-12-21 2017-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启动儿童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1385A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0050B1 (ko)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위치 기반 보안 시스템
CN105808122B (zh)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10287741A1 (en) Secure application control in mobile terminal using biometric sensor
CN105279417A (zh) 一种应用启动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3092523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504538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59317A (zh)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及终端
CN105493073A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输入签名处理方法
CN105447368A (zh) 一种用户终端访问权限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718778B (zh) 一种终端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WO2017008618A1 (zh) 一种点亮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89502A (zh) 权限控制系统和方法、鼠标器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04376241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46552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35698A (zh) 终端设备及其状态切换方法
CN105550557A (zh) 一种通过指纹识别进入不同系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164972B (zh)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12896A (zh) 一种应用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CN105956495B (zh) 社交应用程序的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7479806A (zh) 一种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CN109284594A (zh)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智能设备锁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4330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8092911A (zh) 一种管理数据流量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341385B (zh)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203053A (zh) 一种笔迹解锁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5

Address after: Unit a916, building 2 (tower a, venture building),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uhai), 101 Daxue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national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519080

Co-patentee after: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atentee after: Zhuhai Avi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7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Qianshan

Patentee befor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