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9777A -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9777A
CN107339777A CN201710557245.8A CN201710557245A CN107339777A CN 107339777 A CN107339777 A CN 107339777A CN 201710557245 A CN201710557245 A CN 201710557245A CN 107339777 A CN107339777 A CN 107339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gear
machine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72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9777B (zh
Inventor
廖潮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72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9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9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9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其中,上述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将所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本申请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从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相关技术中,空调器上的控制转接盒有一个缺陷就是空调外机不能控制空调内机的风速,这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局限较多;空调内机本身是预留有多档风速的,但是由于市场上通用的温控器大部分接线只能选择一档输出,所以现有相关技术中,在温控器与空调内机搭配应用的时候,空调内机也就只能选择一档风速,空调内机风速不能达到最优,从而导致能效较低,舒适性较差,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从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控制转接盒。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将所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
上述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中,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之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然后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最后将上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控制转接盒,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以及在所述发送器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之后,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所述发送器,用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
上述空调控制转接盒中,接收器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之后,发送器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然后接收器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处理器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最后发送器将上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温控器、空调外机、空调内机和如上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空调控制转接盒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上述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
具体地,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热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冷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的送风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本实施例中,温控器包括三个端口:制热模式输出端口、制冷模式输出端口和送风输出端口,相应地,空调控制转接盒也包括三个端口:送风输入端口、制冷模式输入端口和制热模式输入端口。温控器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制冷模式输出端口和送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三根连线与空调控制转接盒的制热模式输入端口、制冷模式输入端口和送风输入端口连接,因此,空调控制转接盒可以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冷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的送风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步骤102,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
具体地,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可以为: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发送连线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上述空调外机。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与空调外机之间连接有通信发送连线,空调控制转接盒可以通过上述通信发送连线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使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从而可以通过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控制上述空调外机中压缩机运行的频率。
步骤103,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具体地,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可以为: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接收连线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与空调外机之间连接有通信接收连线,空调控制转接盒可以通过上述通信接收连线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步骤104,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
步骤105,将上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包括3个风速输出端口,这3个风速输出端口分别与空调内机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和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连接;具体地,将上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可以为:将低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将中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将高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
上述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中,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之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然后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最后将上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图2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述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制冷或制热模式指令;这时,步骤104可以为:
步骤201,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其中,第一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分为25档,第1档最低,第25档为最高。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档到第8档范围(即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9档到第17档范围(即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8档到第25档范围(即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运行频率可以分为20档,第1档最低,第20档为最高。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档到第7档范围(即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8档到第14档范围(即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5档到第20档范围(即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具有多档风速输出控制,而且能根据空调外机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自动调节风速档位,接到对应的空调内机的风机接口上,就可以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
图3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送风模式指令;这时,步骤104可以为:
步骤301,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也就是说,在送风模式下,不论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如何,空调控制转接盒都将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确定为低速风档。
图4为本申请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步骤401,如果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则向空调外机发送关机指令,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本实施例中,如果空调控制转接盒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则向空调外机发送关机指令,使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停止运行,当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时,空调控制转接盒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即空调控制转接盒的输出风速档为低速风档。
上述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图5为本申请空调控制转接盒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上述空调控制转接盒可以包括:接收器51、发送器52、存储器53、处理器54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3上并可在处理器5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接收器51,用于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以及在发送器52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之后,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发送器52,用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
本实施例中,接收器51,具体用于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热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冷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的送风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本实施例中,温控器包括三个端口:制热模式输出端口、制冷模式输出端口和送风输出端口,相应地,空调控制转接盒也包括三个端口:送风输入端口、制冷模式输入端口和制热模式输入端口。温控器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制冷模式输出端口和送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三根连线与空调控制转接盒的制热模式输入端口、制冷模式输入端口和送风输入端口连接,因此,接收器51可以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冷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的送风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上述温控器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发送器52,具体用于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发送连线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上述空调外机。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与空调外机之间连接有通信发送连线,发送器52可以通过上述通信发送连线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使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从而可以通过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控制上述空调外机中压缩机运行的频率。
接收器51,具体用于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接收连线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与空调外机之间连接有通信接收连线,接收器51可以通过上述通信接收连线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处理器54,用于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实现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
发送器52,还用于将处理器54确定的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包括3个风速输出端口,这3个风速输出端口分别与空调内机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和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连接;具体地,发送器52,具体用于将低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将中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将高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制冷或制热模式指令;处理器54,具体用于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其中,第一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分为25档,第1档最低,第25档为最高。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档到第8档范围(即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9档到第17档范围(即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8档到第25档范围(即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运行频率可以分为20档,第1档最低,第20档为最高。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档到第7档范围(即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8档到第14档范围(即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5档到第20档范围(即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具有多档风速输出控制,而且能根据空调外机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自动调节风速档位,接到对应的空调内机的风机接口上,就可以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送风模式指令;处理器54,具体用于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也就是说,在送风模式下,不论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如何,处理器54都将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确定为低速风档。
另外,本实施例中,发送器52,还用于当接收器51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时,向空调外机发送关机指令;处理器54,还用于当接收器51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具体地,如果接收器51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则发送器52向空调外机发送关机指令,使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停止运行,当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时,处理器54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即空调控制转接盒的输出风速档为低速风档。
上述空调控制转接盒中,接收器51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之后,发送器52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然后接收器51接收上述空调外机发送的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处理器54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最后发送器52将上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以使上述空调内机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的风速档位,实现对空调内机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图6为本申请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上述空调器包括:温控器12、空调外机9、空调内机11和空调控制转接盒10。
其中,上述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采用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转接盒。
另外,图6中,还包括空调控制转接盒10分别与温控器12、空调外机9和空调内机11连接的各种连线,其中,1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外机9之间的通信发送连线;2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外机9之间的通信接收连线;3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内机11之间的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4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内机11之间的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5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内机11之间的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6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连接温控器12的制冷模式输出Y端口的连线;7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连接温控器12的制热模式输出W端口的连线;8为空调控制转接盒10连接温控器12的送风输出G端口的连线。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10接收温控器12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之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9,以使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然后,空调控制转接盒10接收空调外机9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将确定的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空调内机11,以使空调内机11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
具体地,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通过连接温控器12的制热端口的连线7接收上述温控器12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12的制冷端口的连线6接收上述温控器12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12的送风端口的连线8接收上述温控器12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本实施例中,温控器12包括三个端口:制热模式输出W端口、制冷模式输出Y端口和送风输出G端口,相应地,空调控制转接盒10也包括三个端口:送风输入端口、制冷模式输入端口和制热模式输入端口。温控器12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制冷模式输出端口和送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三根连线与空调控制转接盒10的制热模式输入端口、制冷模式输入端口和送风输入端口连接,因此,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通过连接温控器12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7接收上述温控器12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12的制冷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6接收上述温控器12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12的送风输出端口的连线8接收上述温控器12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具体地,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通过连接空调外机9的通信发送连线1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上述空调外机。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外机9之间连接有通信发送连线1,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通过上述通信发送连线1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9,使上述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从而可以通过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控制上述空调外机9中压缩机运行的频率。
具体地,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通过连接空调外机9的通信接收连线2接收上述空调外机9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10与空调外机9之间连接有通信接收连线,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通过上述通信接收连线2接收上述空调外机9发送的上述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10包括3个风速输出端口,这3个风速输出端口分别与空调内机11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5、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4和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3连接;具体地,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将低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5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11,将中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4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11,将高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3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11,以使上述空调内机11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温控器12发送给空调控制转接盒10的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制冷或制热模式指令;这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上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其中,第一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
具体地,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分为25档,第1档最低,第25档为最高。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档到第8档范围(即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9档到第17档范围(即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8档到第25档范围(即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运行频率可以分为20档,第1档最低,第20档为最高。
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档到第7档范围(即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8档到第14档范围(即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15档到第20档范围(即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转接盒10具有多档风速输出控制,而且能根据空调外机9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自动调节风速档位,接到对应的空调内机11的风机接口上,就可以实现对空调内机11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温控器12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可以为送风模式指令;这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可以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也就是说,在送风模式下,不论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如何,空调控制转接盒10都将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确定为低速风档。
另外,如果空调控制转接盒10未接收到温控器12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则向空调外机9发送关机指令,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本实施例中,如果空调控制转接盒10未接收到温控器12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则向空调外机9发送关机指令,使空调外机9的压缩机停止运行,当空调外机9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时,空调控制转接盒10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即空调控制转接盒10的输出风速档为低速风档。
上述空调器中,空调控制转接盒10接收温控器12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之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9,以使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然后空调控制转接盒10接收上述空调外机9发送的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根据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最后将上述空调内机11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上述空调内机11,以使上述空调内机11按照上述风速档位运行,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室内温度,控制空调外机9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同时根据空调外机9反馈的上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自动调节空调内机11的风速档位,实现对空调内机11多档风速的最优控制,进而可以大大提高能效和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以下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Gate Array;以下简称: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
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
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
将所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制冷或制热模式指令;
所述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包括:
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
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所述第一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三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送风模式指令;
所述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包括:
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包括:
将低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将中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将高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包括:
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发送连线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所述空调外机;
所述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包括:
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接收连线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包括:
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所述温控器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冷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所述温控器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的送风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所述温控器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则向空调外机发送关机指令,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8.一种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以及在所述发送器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之后,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所述发送器,用于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空调外机,以使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根据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运行;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制冷或制热模式指令;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一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二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中速风档;当所述压缩机运行在第三频率档位范围内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高速风档;
所述第一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三频率档位范围的最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送风模式指令;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将低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低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将中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中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将高速风档的控制开关量通过高速风档开关量输出线发送给所述空调内机,以使所述空调内机按照所述风速档位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发送连线将当前的室温和设置的目标温度发送到所述空调外机;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通过连接空调外机的通信接收连线接收所述空调外机发送的所述空调外机中的压缩机运行的频率档位。
13.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具体用于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热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所述温控器发送的制热模式指令,通过连接温控器的制冷模式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所述温控器发送的制冷模式指令,以及通过连接温控器的送风输出端口的连线接收所述温控器发送的送风模式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当所述接收器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时,向空调外机发送关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接收器未接收到温控器发送的模式控制指令时,确定空调内机运行的风速档位为低速风档。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器、空调外机、空调内机和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转接盒。
16.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557245.8A 2017-07-10 2017-07-10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Active CN107339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7245.8A CN107339777B (zh) 2017-07-10 2017-07-10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7245.8A CN107339777B (zh) 2017-07-10 2017-07-10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9777A true CN107339777A (zh) 2017-11-10
CN107339777B CN107339777B (zh) 2023-09-12

Family

ID=6021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7245.8A Active CN107339777B (zh) 2017-07-10 2017-07-10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97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5175A (zh) * 2018-02-08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210725A (zh) * 2018-08-23 2019-01-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基于内机风速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2664A (zh) * 2019-05-31 2019-10-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418231A (zh) * 2021-06-30 2021-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7109A (ja) * 2003-02-26 2004-11-1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6091259A (zh) * 2016-06-17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6440594A (zh) * 2016-11-25 2017-02-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器
CN206959262U (zh) * 2017-07-10 2018-02-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7109A (ja) * 2003-02-26 2004-11-1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6091259A (zh) * 2016-06-17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6440594A (zh) * 2016-11-25 2017-02-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器
CN206959262U (zh) * 2017-07-10 2018-02-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5175A (zh) * 2018-02-08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153887A1 (zh) * 2018-02-08 2019-08-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
US11585561B2 (en) 2018-02-08 2023-02-21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9210725A (zh) * 2018-08-23 2019-01-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基于内机风速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2664A (zh) * 2019-05-31 2019-10-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332664B (zh) * 2019-05-31 2021-06-2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418231A (zh) * 2021-06-30 2021-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9777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777A (zh) 风速档位的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CN10486456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3604198B (zh) 智能空调控制系统
CN106979599B (zh) 家用电器控制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102997381B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105588299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3982988B (zh) 防止一拖多空调过度制热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95756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8895624A (zh) 一种一拖一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748315B (zh) 家用空调器及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279708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203810643U (zh) 空调系统
CN103162373A (zh) 一种控制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566865A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54629A (zh) 一拖多空调系统的冷媒流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32574B (zh) 风管机的控制系统
CN108800479A (zh) 一拖多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49265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
CN104296318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8449245A (zh)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控制系统、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9631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0500741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206959262U (zh) 空调控制转接盒和空调器
US20150256650A1 (en) Network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CN110173807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