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28017A -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8017A
CN107328017A CN201710436343.6A CN201710436343A CN107328017A CN 107328017 A CN107328017 A CN 107328017A CN 201710436343 A CN201710436343 A CN 201710436343A CN 107328017 A CN107328017 A CN 107328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ir intake
vmc
control method
differenti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63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献国
郑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yair Purif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yair Purif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yair Purif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yair Purif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363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8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8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8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适于在新风系统控制器中执行,包括如下步骤:将净化机进风档位划分为0‑3共四档;将CO2浓度测量值在量程范围内设定为A‑E共五阈值;结合当前档位和一段时间CO2浓度测量值进行综合判断,对进风档位进行差异化控制。本发明公开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各档位切换不再仅仅是单一阈值标准进行控制,而是结合当前档位和一段时间CO2浓度测量值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解决了传感器数值在阈值上下跳动时频繁切换档位进而不断切换风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新风系统进风档位的差异化控制,提高了新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档位频繁切换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 化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大面积办公区域以及无尘工 业领域。新风系统将外界空气污染物PM2.5、甲醛、甲苯、TVOC及粉尘、 花粉等过敏原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洁净空气被送入室内,同时将室内 的污浊空气及高浓度CO2排出室外。CO2浓度过高会让人由于缺氧而感觉不 适,会引起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甚至造成窒息。世界卫生 组织规定健康住宅标准:CO2浓度需低于1000PPM。根据ASHRAE(美国采 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的建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700PPM时, 会感觉空气污浊与引起不舒适感;1000PPM以上,则会令人感到困顿疲倦; 若身处5000PPM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下连续超过8小时,更将严重危害 人体生命安全。
由于新风系统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随着环境检测物浓度而波动,因此在 利用传感器数据对新风净化机进风档位进行自动控制时,常会遇到传感器 数据在档位阈值上下跳动的情况,进而导致净化机进风档位频繁切换,会 造成以下问题:一、档位不断切换造成电压忽高忽低,对净化机内部电路 冲击较大,从而造成进化设备老化严重;二、档位不断切换控制风机电机 不断切换,电流波动较大导致电机转速时快时慢,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三、档位为低档时新风系统电机噪声小,高档位时电机噪声大,档位不断 切换引起噪声波动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四、传感器出现故障时 采集的数据并非环境检测物或污染物真实浓度,由于传感器故障导致对新 风系统进风档位进行失误操作,引起室内环境调控失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有效地解 决了上面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 法,适于在新风系统控制器中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将净化机进风档位划分为0-3共四档;
将CO2浓度测量值在量程范围内设定为A-E共五阈值;
结合当前档位和一段时间CO2浓度测量值进行综合判断,对进风档位 进行差异化控制。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所述控制 器中装有传感器,用于CO2浓度的测量及记录显示。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所述进 风档位为“0”档时,新风系统处于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设定CO2浓度为A-E五阈值的数值为整数。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所述 CO2浓度A-E五阈值,具体划分为:A,500PPM;B,600PPM;C,1100PPM; D,1200PPM;E,1300PPM。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所述当 前档位为控制方法执行前新风系统风机所处的进风档位。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所述一 段时间为非固定时间,传感器每隔2秒采集一次CO2浓度数据,只有在数 据不等于上一次采集的数值时控制器才会进入控制程序。
本发明公开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将净化机进风档位 划分为0-3共四档,将CO2浓度测量值在量程范围内设定为A-E共五阈值, 在新风系统控制器依据CO2浓度进行自动控制时,能够结合当前档位和CO2浓度数值进行综合判断,各档位进行切换不再仅仅是依靠单一阈值标准进 行控制,从而解决了传感器数值在阈值上下跳动时频繁切换进风档位进而 不停地切换风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新风系统控制器对净化机进风档位的差异化控制,提高了新风系统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档位频繁切换 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方式的目 的,而并不认为是对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新风系统净化机当前档位与CO2 浓度阈值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述 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 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构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适于在新风系统微控制器中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S1100:将净化机进风档位划分为0-3共四档;
S1200:将CO2浓度测量值在量程范围内设定为A-E共五阈值;
S1300:结合当前档位和一段时间CO2浓度测量值进行综合判断,对 进风档位进行差异化控制。
在步骤S1100中,将新风系统净化机的进风档位划分为“0”档、“1” 档、“2”档、“3”档共四档,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进风档位为“0” 档时,新风系统处于初始化状态,即非运行状态。
在新风系统的控制器中装有传感器,用于对环境中各种检测物的测量 及显示记录,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PM2.5传感器 等,在本发明中,传感器用于CO2浓度的测量及记录显示。
在步骤S1200中,将新风系统传感器采集的CO2浓度测量值在量程范 围(0到最大值MAX)内设定为A、B、C、D、E共五阈值,进一步地,CO2浓度A-E五阈值的数值为整数。
CO2本身无毒,但CO2浓度过高会让人由于缺氧而感觉不适,会引起头 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甚至造成窒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 住宅标准:CO2浓度需低于1000PPM。根据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 调工程师学会)的建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700PPM时,会感觉空气污 浊与引起不舒适感;1000PPM以上,则会令人感到困顿疲倦;若身处
5000PPM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下连续超过8小时,更将严重危害人体生 命安全。进一步地,本发明依据人体感官的舒适度,将CO2浓度A-E五阈 值,具体划分为:A,500PPM;B,600PPM;C,1100PPM;D,1200PPM; E,1300PPM。
在步骤S1300中,当前档位指控制方法执行前新风系统净化机所处的 进风档位,以此作为基准,结合当前档位和一段时间CO2浓度测量值进行 综合判断,对进风档位进行差异化控制。进一步地,由于传感器每隔2 秒采集一次CO2浓度数据,只有在当前数据不等于上一次采集的数值时控 制器才会进入控制程序进而对进行档位是否进行切换做出判断,因此所述 一段时间为非固定时间。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新风系统净化机当前档位与CO2 浓度阈值的关系示意图。
当前档位与上一档位对比,CO2浓度与阈值对比(即判断传感器采集 的CO2浓度数值落在哪个阈值域),新风系统控制器发送控制档位切换的 数据,进行进风档位的调整及切换。
如图2所示,第一种情况:当前档位为“2”档,且CO2浓度数值位 于0至阈值A之间(包括阈值A:500PPM);或者,第二种情况:当前档 位为“0”档或“3”档,且CO2浓度数值位于0至阈值B之间(包括阈值 B:600PPM)。仅在这两种情况下,新风系统控制器才会发送控制“1”档 数据,进行进风档位的切换,将档位从第一种情况的“2”档,或者第二 种情况的“0”档或“3”档切换成“1”档,即图2中标注的浅灰色区域, 表明将下一档位切换成“1”档。
如图2所示,第一种情况:当前档位为“3”档,且CO2浓度数值位 于阈值A(不包括阈值A:500PPM)至阈值C(包括阈值C:1100PPM) 之间,图2中仅显示出部分区间条件;或者,第二种情况:当前档位为“0” 档或“1”档,且CO2浓度数值位于阈值B(不包括阈值B:600PPM)至阈值D(包括阈值D:1200PPM)之间。仅在这两种情况下,新风系统控 制器才会发送控制“2”档数据,进行进风档位的切换,将档位从第一种 情况的“3”档,或者第二种情况的“0”档或“1”档切换成“2”档, 即图2中标注的中灰色区域,表明将下一档位切换成“2”档。
如图2所示,第一种情况:当前档位为“0”档或“1”档,且CO2浓 度数值位于阈值E(不包括阈值E:1300PPM)至最大量程之间;或者, 第二种情况:当前档位为“0”档或“2”档,且CO2浓度数值位于阈值D (不包括阈值D:1200PPM)至最大量程之间。仅在这两种情况下,新风 系统控制器才会发送控制“3”档数据,进行进风档位的切换,将档位从 第一种情况的“0”档或“1”档,或者第二种情况的“0”档或“2”档切 换成“3”档,即图2中标注的深灰色区域,表明将下一档位切换成“3” 档。
如图2所示,进一步举例说明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切换时升档降档的操 作原理。
降档:新风系统传感器数据在满足控制条件后,自动进入控制程序, 若当前档位为“2”档,且此时传感器采集的CO2浓度值在0-A之间,条 件满足图2中浅灰色区域(表明将下一档位切换成“1”档)的第一种情 况,因此新风控制器自动控制净化机进风档位到“1”档;
维持档位不变: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差异化控制程序,因当前档位 为“1”档,但此时传感器采集的CO2浓度值在A-B之间,还未达到升到 “2”档条件(中灰色区域第二种情况,即当前档位为“1”档且阈值B <CO2浓度≤阈值D),所以新风系统控制器不进行控制,当前的档位仍 维持“1”档不变;
升档: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自动控制程序,因当前档位仍为“1” 档,且此时传感器采集的CO2浓度值在B-C之间,已达到升至“2”档条 件(中灰色区域第二种情况,即当前档位为“1”档且阈值B<CO2浓度 ≤阈值D),新风控制器自动控制净化机进风档位切换至“2”档;
维持档位不变:再过一段时间后,新风系统传感器数据在满足控制条 件后,再次自动进入差异化控制程序,因当前档位为“2”档,且此时传 感器采集的CO2浓度值又处在A-B之间,没达到降为“1”档的条件(深 灰色区域第一种情况,即当前档位为“2”档且0<CO2浓度≤阈值A), 因此新风控制器暂不进行控制,净化机进风档位仍为“2”档;
依此类推,新风系统在进行升档、降档或维持档位不变的差异化控制 时,由于引进了传感器实时采集的CO2浓度数据的阈值域标准,相当于产 生了一个缓冲区间,在缓冲区间范围内,保持当前档位不变;只有当符合 换挡条件时,才会进行档位切换的控制操作,有效避免了单一阈值标准导 致的升档降档过快的问题,同时,由于缓冲区间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避免 了由于传感器故障对新风系统进风档位进行的误操作,避免了室内环境调 控失真问题。
同时,从上述说明中可知,在新风系统控制器依据传感器采集的环境 参数浓度进行自动控制时,由于结合了当前档位及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 作为综合判断依据,各档位进行切换不再仅仅是依靠单一阈值标准进行控 制,因此有效地解决了传感器数值在阈值上下跳动时频繁切换新风系统进 风档位,进而不停地切换风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新风系统控制器对净化 机进风档位的差异化控制,提高了新风系统净化机及风机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档位频繁切换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 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 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 中的数据或步骤。

Claims (7)

1.一种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适于在新风系统控制器中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将净化机进风档位划分为0-3共四档;
将CO2浓度测量值在量程范围内设定为A-E共五阈值;
结合当前档位和一段时间CO2浓度测量值进行综合判断,对进风档位进行差异化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中装有传感器,用于CO2浓度的测量及记录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档位为“0” 档时,新风系统处于初始化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CO2浓度为A-E五阈值的数值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浓度A-E五阈值,依据人体感官的舒适度具体划分为:A,500PPM;B,600 PPM;C,1100 PPM;D,1200 PPM;E,1300 P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档位为控制方法执行前新风系统净化机所处的进风档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时间为非固定时间,传感器每隔2秒采集一次CO2浓度数据,只有在数据不等于上一次采集的数值时控制器才会进入控制程序。
CN201710436343.6A 2017-06-12 2017-06-12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328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6343.6A CN107328017A (zh) 2017-06-12 2017-06-12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6343.6A CN107328017A (zh) 2017-06-12 2017-06-12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8017A true CN107328017A (zh) 2017-11-07

Family

ID=6019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6343.6A Pending CN107328017A (zh) 2017-06-12 2017-06-12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80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9479A (zh) * 2019-03-04 2020-09-1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换热装置、燃气壁挂炉以及燃气热水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03188U (zh) * 2013-03-22 2013-09-18 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控制面板
CN105890062A (zh) * 2016-06-22 2016-08-24 陈娉 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
CN106288173A (zh) * 2016-08-12 2017-01-04 青岛智慧云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03188U (zh) * 2013-03-22 2013-09-18 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控制面板
CN105890062A (zh) * 2016-06-22 2016-08-24 陈娉 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
CN106288173A (zh) * 2016-08-12 2017-01-04 青岛智慧云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9479A (zh) * 2019-03-04 2020-09-11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换热装置、燃气壁挂炉以及燃气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060A (zh) 用于空调的脏堵检测控制方法和空调
US20170350611A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ir management of a room
CN109282444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40204A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47532A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57157A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换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266069A (zh) 一种具有静音功能空调器的多档运行控制方法
CN107328017A (zh) 新风系统进风档位差异化控制方法
CN107044948A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滤网寿命检测方法
CN106918113B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472481A (zh) 基于室内人数检测的新风控制器
CN106288190A (zh) 空气净化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空气净化设备
CN106739979A (zh) 车辆空调过滤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JP3769994B2 (ja) 空気清浄器
CN106440205A (zh) 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2085929A (ja) 空気清浄機の制御装置
CN110871001A (zh) 空气净化器过滤网更换的提醒方法、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CN104330329A (zh) 空气净化器滤材损耗程度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KR102514293B1 (ko) 공기 청정 장치
EP1669702A3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WO2019242529A1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023337A (zh) 一种风机的净化控制方法
KR20050080285A (ko) 환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실내 공기 특성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5066373B (zh) 一种带子机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
JP5003162B2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