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8452B -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8452B
CN107318452B CN201710724651.9A CN201710724651A CN107318452B CN 107318452 B CN107318452 B CN 107318452B CN 201710724651 A CN201710724651 A CN 201710724651A CN 107318452 B CN107318452 B CN 107318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bean
seedling
cultivation method
ridge
hect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46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8452A (zh
Inventor
师臣
黄波
刘生春
范庆华
意光辉
李泽宇
刘继兵
姜琰
侯丽
王迪
王志坤
吴宏达
张哲�
冯鹏
张军
李道明
杨柳
韩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10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Original Assigne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10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10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filed Cri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10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Priority to CN2017107246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8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8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8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8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84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大豆栽培方法,属于农业作物栽培技术领域。一种大豆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品种选择:选择矮杆的品种;整地播种:平整土地后,起垄并施基肥;再待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12℃时,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叶片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割。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依靠增密与增肥同步,可以提高光热、水肥和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大幅度增产,并且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为豆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既是蛋白质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大豆可加工成多种多样的副食品。大豆营养价值很高,大豆蛋白是我国人民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豆油不含胆固醇,吃豆油可预防血管动脉硬化。大豆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加工成大豆粉、烘烤食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调味食品、肉灌食品等的生产。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在作物轮作制中适当安排种植大豆,可以把用地养地结合起来,维持地力。因此,大豆在作物轮作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具有日照时间长、积温多、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的特点,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是绿洲灌溉农业。由于大豆丰富的营养,对膳食结构的优化搭配及其在动物饲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新疆也由此成为我国种植大豆的新区。国家对大豆的急需缺口渐渐增大,因此,新疆大力发展大豆生产的潜力大,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和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的大豆栽培方法中,普遍采用垄种方式,耕地的垅距普遍为67cm,一小垄有1个苗带,即2个苗行,施加基肥量为375-450kg/公顷,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25万至28万株。但现有方法种植的大豆产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近年来大豆需求量激增的市场,并且无法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等资源。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产、稳产的大豆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栽培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并提高大豆产量,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品种选择:选择矮杆的品种;
整地播种:平整土地后,起垄并施基肥;再待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12℃时,进行播种;
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
收获:叶片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割;
其中,所述大豆播种的垄宽为1米,1垄有2个苗带,1个苗带有2个苗行;
所述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为5cm;
所述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为30cm;
所述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为60cm。
进一步的,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580-620kg/公顷;
所述中耕除草具体为: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在初花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大豆食心虫幼虫;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
所述收割的留茬高度为4-5cm。
再进一步的,所述品种选择指选择密植的大豆品种。
再进一步的,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600kg/公顷。
再进一步的,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
防治大豆食心虫:用2.5%氯氟氰菊酯0.225-0.3升/公顷或2.5%敌杀死乳油0.24-0.36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公顷,或10%的吡虫琳可溶性液剂1500g/公顷,或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公顷,兑水450-50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将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大豆花荚期,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公顷,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1.5kg/公顷,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再进一步的,所述收割的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可以在大垄之内合理密植,适合1垄4个苗行的种植方式。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1个苗带,即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3万株至37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使植株通风透光,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提高大豆产量。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豆垄内栽培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大豆栽培方法,达到预期发明目的,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详细阐述本发明一种大豆栽培方法之前,有必要对本发明中提及的农药做进一步说明,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高产的栽培方法,结合新疆地区气候、土壤、传统耕种习惯等基本情况,提出的一项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为核心,改进垄种方式和植株田间配置为突破口,密度和施肥同步增加为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秋季深松整地营造土壤水库,结合矮杆、密植(耐密、抗倒群体)的高产品种,合理密植耕种方式的创新,做到了大垄之内合理密植;大垄之间适合耕作,利于通风透光,依靠增密与增肥同步,通过提高光、热、水、肥和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大幅度增产。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本发明有助于新疆地区大豆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提高新疆地区大豆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新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保障。
本发明所采用的栽培方法为:采用的为Ⅳ536栽培方法,如图1所示,罗马数字Ⅳ代表1米大垄种植4个苗行,即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5”代表垄内小行距(即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为5cm,“3”代表垄内大行距(即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6”垄间大行距(即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行距设计合理,垄内宜密,垄间宜耕;大垄栽培,增温保墒;比常规的三垄多一行苗带,群体增产显著;多项先进生产技术综合集成;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本发明所用农药均为市场上现行销售的农药,具体如下:
氯氟氰菊酯,商品名有功夫乳油、功夫菊酯、三氟氯氰菊、氟氯氰醚菊酯、拉不达菊酯、赛落宁,是英国捷利康公司新一代的菊酯类杀虫剂,其主要成分为三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属中毒杀虫剂。它的剂型有2.5%乳油,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活性高,药效迅速,喷洒后有耐雨水冲刷的优点。它适用于防治棉花、花生、大豆、果树、蔬菜上多种害虫。对刺吸式口器害虫也有一定防效。本发明使用的是2.5%氯氟氰菊酯乳油。
敌杀死:又名溴氰菊酯,是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的一种,具有强烈的触杀和一定的胃毒、驱避、拒食作用,无内吸及熏蒸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谱广和残效期长的新型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很好的毒效。主要剂型有2.5%乳油、2.5%微乳剂、2.5%可湿性粉剂、25%水分散片剂、0.4%颗粒剂等。本发明使用的是2.5%敌杀死乳油。
35%赛丹乳油,是独特的有机氯类广谱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触杀、熏蒸的作用,对害虫防效高、持效长,对天敌安全。赛丹与其他杀虫剂轮换使用有利于延缓害虫抗性发生。赛丹除防治害虫外,亦可提高农作物品质。赛丹可用于棉花、茶树、烟草、大豆、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用于防治棉铃虫、蚜虫、白粉虱、叶蝉、叶甲、豆蚜、大豆食心虫等害虫。
吡虫啉: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杀螨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吡虫啉的剂型有:(1)悬浮剂:350g/升、480g/升、600g/升;(2)微乳剂:10%、30%、45%;(3)乳油:5%、10%、20%;(4)可湿性粉剂:10%、20%、25%、50%、70%;(5)可溶性液剂:5%、10%、20%。本发明使用的是1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
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别称有阿灭丁、阿巴美丁、阿佛菌素、白螨净、杀虫素、阿灵、辛阿乳油;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菌、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用于治疗畜禽的线虫病、螨和寄生性昆虫病。本发明使用的是1.8%阿维菌素制剂。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多菌灵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主要剂型有25%、50%可湿性粉剂,40%、50%悬浮剂,40%胶悬剂、80%水分散粒剂。本发明使用的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或40%多菌灵胶悬剂。
甲基硫菌灵,商品名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甲基硫菌灵可以用于防治麦类黑穗病、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菜豆灰霉病,豌豆白粉病、褐斑病等。本发明使用的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在了解了上述原料和方法等之后,下面将结合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大豆栽培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栽培步骤为: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580-620kg/公顷。
(3)播种:在5月7日-5月15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12℃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氯氟氰菊酯0.225-0.3升/公顷或2.5%敌杀死乳油0.24-0.36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公顷,或10%的吡虫琳可溶性液剂1500g/公顷,或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公顷,兑水450-50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公顷,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1.5kg/公顷,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依靠增密与增肥同步,可以提高光热、水肥和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大幅度增产,并且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实施例1-6的栽培地域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实施例1.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580kg/公顷。
(3)播种:在5月7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宜密且宜耕,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5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的籽粒,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氯氟氰菊酯0.225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35%赛丹乳油1000毫升/公顷,兑水45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适合密植;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3万株至35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并且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还有该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实施例2.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620kg/公顷。
(3)播种:在5月14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10-12℃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宜密且宜耕,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的籽粒,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氯氟氰菊酯0.3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35%赛丹乳油1500毫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1.5k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适合密植;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4万株至36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并且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还有该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实施例3.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600kg/公顷。
(3)播种:在5月8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10℃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宜密且宜耕,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的籽粒,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敌杀死乳油0.24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35%赛丹乳油1300毫升/公顷,兑水48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适合密植;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5万株至37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并且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还有该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实施例4.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590kg/公顷。
(3)播种:在5月7日-5月15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12℃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宜密且宜耕,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的籽粒,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敌杀死乳油0.36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10%的吡虫琳可溶性液剂1500g/公顷,兑水49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适合密植;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3万株至34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并且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还有该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实施例5.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610kg/公顷。
(3)播种:在5月10日-5月15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10-12℃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宜密且宜耕,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的籽粒,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敌杀死乳油0.30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适合密植;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4万株至37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并且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还有该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实施例6.
(1)品种选择:选择矮杆、密植的品种;
(2)整地与施肥:精耕细耙,使地面平整,无秸秆杂物,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加基肥,施加基肥量为610kg/公顷。
(3)播种:在5月10日-5月15日表层土壤温度达到10-12℃时,进行播种。
种植方式:如图1所示,1米大垄种植2个苗带,1个苗带2个苗行;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即垄内小行距)为5cm,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即垄内大行距)为30cm,实现垄内加密的目的,比常规垄作多三分之一的植株;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即垄间大行距)为60cm,更有利于垄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获得高产。这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宜密且宜耕,整地、起垄等主要农事活动已经全面机械化,田间作业快捷高效。
(4)中耕除草: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5)病虫害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的籽粒,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初花期(8月中旬)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用2.5%氯氟氰菊酯0.25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蚜虫和红蜘蛛发生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按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对保苗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收获: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采用机械联合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即留茬高度为4-5cm,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豆栽培方法,选用矮杆、密植的大豆品种,适合密植;所述方法中垄宽为1米,1垄有4个苗行,比常规传统栽培方法中一垄2个苗行(即垄宽67cm,垄上种2个苗行),在单位面积上要多1/3行,种植株数大大提高,实现播种的密度为每公顷保苗34万株至36万株,并且基肥的施用量增加了30%左右,再通过中耕,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光热、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群体增产显著,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并且种植株数的增加和垄宽的增大,可以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和保墒能力;还有该栽培方法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便捷高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大豆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种植地域:新疆;
品种选择:选择矮杆的品种;
整地播种:平整土地后,起垄并施基肥;再待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12℃时,进行播种;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580-620kg/公顷;
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
收获:叶片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割;
其中,大豆播种的垄宽为1米,1垄有2个苗带,1个苗带有2个苗行;
所述1个苗带中2个苗行的间距为5cm;
所述1垄中2个苗带的间距为30cm;
相邻两垄中相邻苗带的间距为60cm;
所述中耕除草具体为: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22-28cm;大豆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深度8-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最后一遍中耕除草,深度8-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在初花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大豆食心虫幼虫;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危害时,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
所述收割的留茬高度为4-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品种选择指选择密植的大豆品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基肥的施用量为600kg/公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
防治大豆食心虫:用2.5%氯氟氰菊酯0.225-0.3升/公顷或2.5%敌杀死乳油0.24-0.36升/公顷,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危害时,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公顷,或10%的吡虫琳可溶性液剂1500g/公顷,或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公顷,兑水450-500kg,进行喷施;
防治灰斑病:将种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大豆花荚期,叶片出现病斑达到30%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公顷,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kg/公顷,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g/公顷,兑水450kg,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施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收割的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
CN201710724651.9A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18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651.9A CN107318452B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651.9A CN107318452B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8452A CN107318452A (zh) 2017-11-07
CN107318452B true CN107318452B (zh) 2020-10-09

Family

ID=6022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46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18452B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8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6216A (zh) * 2017-09-28 2018-02-27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大豆的轻简栽培方法
CN109601312A (zh) * 2019-01-29 2019-04-12 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马铃薯大豆专业研究所) 一种北方温室内南方大豆高倍扩繁的栽培方法
CN115226587A (zh) * 2022-07-28 2022-10-25 依安县农业农村局 一种有机大豆田间管理方法
CN115281048A (zh) * 2022-09-06 2022-11-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一种大豆栽培增温保墒耕作方法
CN115474522A (zh) * 2022-09-27 2022-12-16 耿胡床 一种大豆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5026Y (zh) * 2005-12-23 2007-01-10 董臣 新型大豆精密零速播种机
CN103329704A (zh) * 2013-06-19 2013-10-02 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超窄行棉花种植的方法
CN103583191A (zh) * 2013-10-17 2014-02-19 固镇县玉鹏蔬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豆的栽培方法
CN104641830A (zh) * 2013-11-18 2015-05-27 哈尔滨派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东北大豆的田间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8452A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8452B (zh) 一种大豆栽培方法
CN105660142B (zh) 一种大豆高垄密植滴灌免耕种植方法
CN106879342A (zh) 一种西北地区娃娃菜种植方法
CN106358747A (zh) 一种花生高垄密植滴灌免耕种植方法
CN105794429A (zh) 茄子种植方法
Morse Cowpeas: culture and varieties
CN107567967A (zh) 一种羌活的培育方法
Sylvain et al. Effect of the Lepidoptera stem borers, Busseola fusca (Fuller) and Chilo partellus (Swinhoe) on green mealies production
Saha et al. Major insect pests of vegetable crops in bihar and their management
Kamau et al. Pyrethrum Propagation
CN102907248A (zh) 一种蓝姜人工栽培方法
CN106665102A (zh) 薏苡间作早熟黄豆的高效种植方法
KR20170006374A (ko) 분무경베드를 이용한 수경더덕의 대량생산방법
CN103250534B (zh) 一种水飞蓟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9429934A (zh) 一种罗汉果与早熟毛豆套种方法
CN108040779A (zh) 一种水果大白菜生态健康栽培方法
CN108477245A (zh) 一种胡萝卜高产种植方法
Bhanu et al. Advances in integrated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 in organic farming
KHAJURIA et al. PEARL MILLET (BAJRA)
Makila et al. Integrated bean aphid management (homoptera: aphididae) on bean crop (Phaseolus vulgaris) in Western Kenya
Sood et al. Lima bean
Khajuria et al. Pearl Millet (bajra) Shakti Khajuria, AK Rai, BS Khadda, Raj Kumar, And JK Jadav
Biñas Jr et al. Fiel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Frequencies of Extracts from Tubli Roots (Derris elliptica) against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Its Effect on Pechay (Brassica rapa L.).
KR20230101722A (ko) 메타리지움 아니소플리애 ft83 균주, 이를 포함하는 방제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제 방법
BASSI et al. GOOD AGRONOMIC PRACTICES FOR COWPEA PRODUCTION IN NORTH EASTERN NIGERIA: A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