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665A -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7665A
CN107317665A CN201710480593.XA CN201710480593A CN107317665A CN 107317665 A CN107317665 A CN 107317665A CN 201710480593 A CN201710480593 A CN 201710480593A CN 107317665 A CN107317665 A CN 107317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ing
processing circuit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05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7665B (zh
Inventor
王柏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05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7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7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6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7643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422A1/zh
Priority to ES18819614T priority patent/ES2900059T3/es
Priority to EP18819614.1A priority patent/EP3644543B1/en
Priority to US16/624,546 priority patent/US1131655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7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4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provision f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in two dir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23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for simultaneous baseban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1Suppression of signals in the return path, i.e. bidirectional control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其中,该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包括:基带处理电路、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收发电路。其中,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信号收发电路用于同时发送上行信号和接收下行信号,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一路信号收发电路,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和下行信号的接收,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进行自干扰抑制,降低了链路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5G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更高的上下行速率,因此需要更大的带宽以及更高的频谱效率支持,而目前的4G LTE通信系统,只支持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简称TDD)或者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方式,配置不灵活,频谱利用率低,因此,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被提了出来,其要达到的效果是:上下行在同一频率上,同时的进行通信。现有技术中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为了实现自干扰抑制(即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干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需要分开,通过空间上的隔离来保证天线隔离度,这样在具体链路实现时,就需要两个同频段的滤波器,两套天线开关,链路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中的射频链路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包括:基带处理电路、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收发电路,其中:
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用于同时发送上行信号和接收下行信号,并对所述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一路信号收发电路,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和下行信号的接收,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完成自干扰抑制,降低了链路复杂度,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如图1所示,包括:基带处理电路101、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以及信号收发电路104。
其中,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和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均与基带处理电路101电连接,信号收发电路104分别与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和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电连接。具体地,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一端与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一端电连接。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二端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基带处理电路101用于对待发射的上行信号进行编码,或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进行解码等。
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用于对由基带处理电路101输出的上行信号进行变频及调制等,并将处理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号收发电路104。
信号收发电路104用于将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输出的上行信号发射出去,同时接收由基站、通讯卫星等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下行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其中,信号收发电路104能够隔离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以降低上行信号对下行信号的干扰。
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用于对信号收发电路104输出的下行信号进行变频及解调等,并将处理后的下行信号发送至基带处理电路101,由基带处理电路101对该下行信号进行解码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收发电路104能够同时发送上行信号和接收下行信号,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这样,通过一路收发电路即可完成信号的接收、发射以及隔离,降低了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的链路复杂度,减少了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还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电连接,具体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的第三端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的第三端电连接。在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处理从基带处理电路101接收到的上行信号时,还会提取该上行信号的包络信息(如幅度参数和相位参数),形成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这样,当该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混合在一起,进入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时,可通过干扰自消参考信号,抑制上行信号,减少上行信号对下行信号的干扰。
具体地,发射端处理电路包括: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和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
如图2所示,依次地,基带处理电路101与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电连接,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电连接,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电连接。具体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的第一端与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的第二端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一端电连接。
其中,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用于接收基带处理电路101发送的上行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用于将从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后,发送至信号收发电路104。
其中,基带处理处理电路提供要发射的有用上行信号,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接收基带处理电路101发送的上行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将该上行信号发送至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由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将该上行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后,将该上行信号发送至信号收发电路104,并由信号收发电路104将该上行信号发送至基站、通讯卫星等网络设备。
具体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包括: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和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
如图2所示,依次地,基带处理电路101与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电连接,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电连接,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电连接。具体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一端与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二端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用于接收信号收发电路104发送的下行信号,对下行信号进行下变频及解调后,发送至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用于将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基带处理电路101。
其中,收发电路接收基站、通讯卫星等网络设备发送的有用下行信号,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接收信号收发电路104输出的下行信号,并对该下行信号进行下变频及解调后,将该下行信号发送至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由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对该下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将该下行信号发送至基带处理电路10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还与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电连接,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还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电连接。具体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的第三端与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三端电连接,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三端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三端电连接。
其中,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还用于在对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时,提取上行信号的数字干扰消除参考信号,将该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还用于在对上行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时,提取上行信号的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将该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
其中,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为:根据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提取出的上行信号的包络信息(如幅度参数和相位参数)而形成的参考信号。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为:根据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提取出的上行信号的包络信息(如幅度参数和相位参数)而形成的参考信号。
具体地,信号收发电路104在接收基站、通讯卫星等网络设备发送的有用下行信号时,也同时会接收发射通路泄露过来的一部分上行信号,与有用的下行信号混合在一起,形成自干扰。为了抑制该上行信号的干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在处理上行信号的同时,提取该上行信号的包络信息,作为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在处理上行信号的同时,提取该上行信号的包络信息,作为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这样,当混有上行信号的下行信号经过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时,在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的作用下,会消减一部分上行干扰信号,在经过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时,在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的作用下,会进一步地消减上行干扰信号,以实现自干扰抑制。
进一步地,信号收发电路104包括:同频隔离器1041、收发滤波器1042、天线开关1043和收发天线1044。
如图2所示,依次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和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均与同频隔离器1041电连接,同频隔离器1041与收发滤波器1042电连接,收发滤波器1042与天线开关1043电连接,天线开关1043与收发天线1044电连接。具体地,同频隔离器1041的第一端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二端电连接,同频隔离器1041的第二端与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二端电连接,同频隔离器1041的第三端与收发滤波器1042的第一端电连接,收发滤波器1042的第二端与天线开关1043的第一端电连接,天线开关1043的第二端与收发天线1044电连接。
其中,在同频隔离器1041接收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发送的上行信号后,同频隔离器1041还用于将上行信号发送至收发滤波器1042;收发滤波器1042还用于对同频隔离器1041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滤波;天线开关1043用于将收发滤波器1042滤波之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收发天线1044,收发天线1044用于将天线开关1043发送的上行信号发送出去。
其中,收发天线1044在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收发天线1044还用于将接收到的下行信号发送至天线开关1043;天线开关1043还用于将收发天线1044发送的下行信号发送至收发滤波器1042;收发滤波器1042还用于对天线开关1043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之后的下行信号发送至同频隔离器1041;同频隔离器1041还用于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收发隔离。
也就是,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将处理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同频隔离器1041,同频隔离器1041在接收到上行信号后,将上行信号发送给收发滤波器1042进行滤波,并通过天线开关1043将滤波之后的上行信号,发送给收发天线1044发送出去;同时收发天线1044接收下行信号,通过天线开关1043将下行信号发送给收发滤波器1042进行滤波,并将滤波之后的下行信号发送至同频隔离器1041,由同频隔离器1041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收发隔离,抑制上行信号对下行信号的干扰。
具体地,如图3所示,同频隔离器1041包括:发送引脚10411、接收引脚10412、天线引脚10413和负载接地引脚10414。
其中,发送引脚10411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电连接(具体地,发送引脚10411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二端电连接),发送引脚10411与天线引脚10413连接形成上行信号的发射通路。接收引脚10412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电连接(具体地,接收引脚10412与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二端电连接),接收引脚10412与天线引脚10413连接形成下行信号的接收通路。天线引脚10413与收发滤波器1042电连接。负载接地引脚10414与同频隔离器1041的外壳连接,或负载接地引脚10414与同频隔离器1041的内部线路中的地端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同频隔离器1041是一种新型的四端口器件,发送引脚10411(即图中的TX引脚)的功能为上行信号的输入;接收引脚10412(即图中的RX引脚)的功能为下行信号的输出;天线引脚10413(即图中的ANT引脚)的功能为上行信号的输出及下行信号的输入;负载接地引脚10414(GND)的功能是为同频隔离器1041提供参考地。
除了上述四个引脚,该同频隔离器1041还包括: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发射通路连接发送引脚10411和天线引脚10413,接收通路连接接收引脚10412和天线引脚10413。其中,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均为单向通路,发射通路只允许信号由发送引脚10411到天线引脚10413的传输,而不能反向;接收通路只允许信号由天线引脚10413到接收引脚10412的传输,而不能反向。
优选地,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在同频隔离器1041内部是通过传输线实现的,即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均是由一传输线形成的,由于传输线的负载小,因此这样能够降低负载功率的损耗,减少插入损耗。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引脚10411与接收引脚10412之间的走线空间间距和发射通路与接收通路之间的走线空间间距均大于或等于走线宽度的3倍,以提供大于40dB的空间隔离度,保证同频隔离器1041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隔离。其中,该空间隔离度不小于限幅器10415的幅度抑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通路上还连接有一限幅器10415。该限幅器10415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输入信号的幅度,输出一个固定幅度的信号,这样当信号强度大的上行信号(比如26dBm)和信号强度小的下行信号(比如-70dBm)同时进入接收通路的限幅器10415时,上行信号会被限制到固定的幅度,从而降低上行信号对下行信号的干扰,并且由于进入接收通路的上行信号幅度降低了,后端电路由于饱和产生的非线性失真会较小,从而也保证了后端电路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举例,假设限幅器10415的输出功率设计为-10dBm,当26dBm的上行信号通过天线引脚10413进入接收通路时,经过限幅器10415后,输出的上行干扰信号为-10dBm,等效于增加了36dB的自干扰抑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收发滤波器1042和同频隔离器1041的位置可互换,取决于具体的链路指标的需求。例如,滤波器在左侧时,可以先抑制掉前级电路产生的带外杂散信号,保证同频隔离器1041的性能,如果前级电路产生的带外杂散信号较低,则同频隔离器1041可以放在滤波器之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可以在一路天线,一个天线开关1043以及一个收发滤波器1042的基础上,实现同时同频全双工传输,降低了链路复杂度,减少了成本,并且在同频隔离器1041中的限幅器10415的作用下,可以达到更好的同频自干扰抑制指标,提升了系统的自干扰消除水平。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采用一路信号收发电路104,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和下行信号的接收,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进行自干扰抑制,降低了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链路复杂度,减少了成本。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400。
该移动终端4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4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401、存储器402、输入单元403、显示单元404、处理器406、音频电路407、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408和电源409。
其中,输入单元403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403可以包括触控面板4031。触控面板4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40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4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406,并能接收处理器406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4031。除了触控面板4031,输入单元4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4032,其他输入设备4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4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4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404可包括显示面板40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41。
应注意,触控面板40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40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406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406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处理器406是移动终端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0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40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4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4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4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40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4022内的数据。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该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100包括:基带处理电路101、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和信号收发电路104,其中:
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一端与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一端电连接;
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二端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信号收发电路104用于同时发送上行信号和接收下行信号,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的第三端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的第三端电连接。
其中,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还用于在接收到基带处理电路101发送的上行信号时,提取上行信号的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并将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102包括: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和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其中:
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的第一端与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的第二端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一端电连接。
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用于接收基带处理电路101发送的上行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
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用于将从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后,发送至信号收发电路104。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103包括: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和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其中:
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一端与基带处理电路101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二端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一端电连接,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二端与信号收发电路104的第二端电连接。
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用于接收信号收发电路104发送的下行信号,对下行信号进行下变频及解调后,发送至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
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用于将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基带处理电路10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的第三端与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三端电连接。
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21还用于在对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时,提取上行信号的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将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三端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三端电连接。
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还用于在对上行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时,提取上行信号的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将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信号收发电路104包括:同频隔离器1041、收发滤波器1042、天线开关1043和收发天线1044,其中:
同频隔离器1041的第一端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二端电连接;同频隔离器1041的第二端与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031的第二端电连接;同频隔离器1041的第三端与收发滤波器1042的第一端电连接;收发滤波器1042的第二端与天线开关1043的第一端电连接,天线开关1043的第二端与收发天线1044电连接。
其中,在同频隔离器1041接收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发送的上行信号后,同频隔离器1041还用于将上行信号发送至收发滤波器1042,收发滤波器1042还用于对同频隔离器1041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滤波,天线开关1043用于将收发滤波器1042滤波之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收发天线1044,收发天线1044用于将天线开关1043发送的上行信号发送出去。
收发天线1044在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收发天线1044还用于将接收到的下行信号发送至天线开关1043,天线开关1043还用于将收发天线1044发送的下行信号发送至收发滤波器1042,收发滤波器1042还用于对天线开关1043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之后的下行信号发送至同频隔离器1041,同频隔离器1041还用于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收发隔离。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同频隔离器1041包括:发送引脚10411、接收引脚10412、天线引脚10413和负载接地引脚10414。
其中,发送引脚10411与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22的第二端电连接,发送引脚10411与天线引脚10413连接形成上行信号的发射通路。
接收引脚10412与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32的第二端电连接,接收引脚10412与天线引脚10413连接形成下行信号的接收通路,天线引脚10413与收发滤波器1042电连接。
进一步地,负载接地引脚10414与同频隔离器1041的外壳连接,或负载接地引脚10414与同频隔离器1041的内部线路中的地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接收通路上连接有一限幅器10415。
进一步地,发射通路由一传输线形成。
进一步地,发送引脚10411与接收引脚10412之间的走线空间间距和发射通路与接收通路之间的走线空间间距均大于或等于走线宽度的3倍。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400,采用一路信号收发电路104,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和下行信号的接收,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完成自干扰抑制,降低了链路复杂度,降低了成本。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处理电路、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收发电路,其中:
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用于同时发送上行信号和接收下行信号,并对所述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带处理电路发送的上行信号时,提取所述上行信号的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和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基带处理电路发送的上行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从所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接收到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后,发送至所述信号收发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和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收发电路发送的下行信号,对所述下行信号进行下变频及解调后,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从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接收到的所述下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至基带处理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电连接;
所述发射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还用于在对上行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时,提取所述上行信号的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将所述数字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电连接;
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还用于在对上行信号进行上变频及调制时,提取上行信号的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将所述模拟干扰自消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电路包括:同频隔离器、收发滤波器、天线开关和收发天线,其中:
所述同频隔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同频隔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同频隔离器的第三端与所述收发滤波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收发滤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天线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收发天线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同频隔离器接收到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发送的上行信号后,所述同频隔离器还用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收发滤波器,所述收发滤波器还用于对所述同频隔离器发送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滤波,所述天线开关用于将所述收发滤波器滤波之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收发天线,所述收发天线用于将所述天线开关发送的所述上行信号发送出去;
所述收发天线在接收到下行信号后,所述收发天线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下行信号发送至所述天线开关,所述天线开关还用于将所述收发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发送至所述收发滤波器,所述收发滤波器还用于对所述天线开关发送的所述下行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之后的下行信号发送至所述同频隔离器,所述同频隔离器还用于对所述上行信号和所述下行信号进行收发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频隔离器包括:发送引脚、接收引脚、天线引脚和负载接地引脚;
其中,所述发送引脚与所述发射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发送引脚与所述天线引脚连接形成上行信号的发射通路;
所述接收引脚与所述接收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接收引脚与所述天线引脚连接形成下行信号的接收通路,所述天线引脚与所述收发滤波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地引脚与所述同频隔离器的外壳连接,或所述负载接地引脚与所述同频隔离器的内部线路中的地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路上连接有一限幅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通路由一传输线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引脚与所述接收引脚之间的走线空间间距和所述发射通路与所述接收通路之间的走线空间间距均大于或等于走线宽度的3倍。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
CN201710480593.XA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317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0593.XA CN107317665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PCT/CN2018/087643 WO2018233422A1 (zh) 2017-06-22 2018-05-21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ES18819614T ES2900059T3 (es) 2017-06-22 2018-05-21 Sistema dúplex total simultáneo en tiempo y frecuencia y terminal móvil
EP18819614.1A EP3644543B1 (en) 2017-06-22 2018-05-21 Co-time co-frequency full-duplexing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6/624,546 US11316551B2 (en) 2017-06-22 2018-05-21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ing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0593.XA CN107317665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665A true CN107317665A (zh) 2017-11-03
CN107317665B CN107317665B (zh) 2019-05-17

Family

ID=6018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0593.XA Active CN107317665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6551B2 (zh)
EP (1) EP3644543B1 (zh)
CN (1) CN107317665B (zh)
ES (1) ES2900059T3 (zh)
WO (1) WO201823342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660A (zh) * 2018-09-13 2018-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0133159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采样自干扰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630782A (zh) * 2017-12-18 2020-09-04 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 全双工网络中的全双工扩展器
CN112585875A (zh) * 2018-12-28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采样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44521A1 (en) * 2020-01-15 2023-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plex-mode remediation for self interference
US11770473B2 (en) * 2020-05-01 2023-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 and react to sudden possibility of damage to receiver in self-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170A (zh) * 2015-02-06 2016-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4199A1 (de) * 1992-02-13 1993-08-19 Deutsche Aerospace Amplitudenbegrenzer
US5923647A (en) * 1996-09-06 1999-07-13 Ericsson Inc. Circulator usage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radios
JP2008017341A (ja) * 2006-07-07 2008-01-24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284356B2 (en) * 2011-02-03 2019-05-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935680B2 (en) 2012-07-30 2018-04-03 Photonic Systems, Inc. Same-aperture any-frequency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38172B (zh) * 2013-07-24 2015-11-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径环境下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抵消方法
CN105474549B (zh) * 2013-12-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收发共用天线的自干扰消除方法、收发机和通信设备
WO2015171177A1 (en) * 2014-05-05 2015-11-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ull-duplex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s
CN103957182B (zh) * 2014-05-21 2017-03-08 苏州东奇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ppsk调制的共信道全双工系统
US9622173B2 (en) * 2014-06-20 2017-04-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ower efficient, variable sampling rate delta-sigma data converter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4779971A (zh) 2014-11-07 2015-07-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结合模拟抵消算法的非线性数字自干扰抵消方法
WO2016128048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ull duplex radio with adaptive reception power reduction
KR20160150592A (ko) 2015-06-22 2016-12-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일대역 전이중 송수신기
US10110306B2 (en) * 2015-12-13 2018-10-23 GenXComm, Inc.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5978602B (zh) * 2016-04-13 2018-10-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非线性干扰抑制的装置与方法
TWI638533B (zh) * 2017-07-10 2018-10-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170A (zh) * 2015-02-06 2016-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翔宇等: "室内环境下共用收发天线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信道测量与建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0782A (zh) * 2017-12-18 2020-09-04 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 全双工网络中的全双工扩展器
US20210167936A1 (en) * 2017-12-18 2021-06-03 Arris Enterprises Llc Full duplex expander in a full duplex network
US11616632B2 (en) 2017-12-18 2023-03-28 Arris Enterprises Llc Full duplex expander in a full duplex network
US11916850B2 (en) 2017-12-18 2024-02-27 Arris Enterprises Llc Full duplex expander in a full duplex network
CN109088660A (zh) * 2018-09-13 2018-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0133159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采样自干扰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85875A (zh) * 2018-12-28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采样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85875B (zh) * 2018-12-28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采样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4543B1 (en) 2021-11-10
WO2018233422A1 (zh) 2018-12-27
US11316551B2 (en) 2022-04-26
ES2900059T3 (es) 2022-03-15
EP3644543A4 (en) 2020-08-26
US20200127699A1 (en) 2020-04-23
EP3644543A1 (en) 2020-04-29
CN107317665B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7665A (zh)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167611B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924139B2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51207A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017894A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04947A (zh) 一种射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64491B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收发信号的方法
CN110166146B (zh)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07231226A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559349U (zh) 一种wifi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6835387U (zh) 移动终端和wifi天线系统
CN106209120A (zh) 一种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7634785A (zh) WiFi系统、路由器和移动终端
CN106296623B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21740A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10068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75803A (zh) 抑制谐波的射频电路及终端
CN107124191A (zh) 一种天线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8809561A (zh) 一种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208820058U (zh) 一种天线装置、天线阵列及终端
CN109845314A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547102A (zh) 一种降低信号干扰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881558A (zh) 移动终端及其fm抗干扰电路
CN106899315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4513817A (zh) 基于中长波通信的选频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