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599B -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7599B
CN107317599B CN201710606017.5A CN201710606017A CN107317599B CN 107317599 B CN107317599 B CN 107317599B CN 201710606017 A CN201710606017 A CN 201710606017A CN 107317599 B CN107317599 B CN 107317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elf
signal
reflection coefficient
coupl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60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7599A (zh
Inventor
陈朝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060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7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7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7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调整模块和抵消模块。本公开能够减小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是指通信节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耦合器使用相同频率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该耦合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第一极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连接发射机,第二端口连接天线,第二极板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三端口连接接收机。
发射机中的待发射信号通过第一端口输送至第二端口,通过第二端口输送到天线,通过天线发射待发射信号;同时,天线还可以接收该待发射信号,天线接收的该待发射信号即为自干扰信号,该自干扰信号会经过第二端口输送至第三端口,经过第三端口输送至接收端。
为了消除该自干扰信号,目前通过第四端口耦合第一端口中的待发射信号得到耦合信号,该耦合信号通过第二极板输送至第三端口,通过该耦合信号抵消位于第三端口上的自干扰信号。当耦合信号的功率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相同且耦合信号的相位和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反时,可以通过该耦合信号完全抵消位于第三端口上的自干扰信号,所谓相位相反是指二者相位刚好相差180度。
然而,目前从第一端口中耦合出耦合信号的功率与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相差较大和/或该耦合信号的相位与自干扰信号的相位之间相位差与180度相差较大,导致接收端仍然会接收到功率较大的自干扰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任一反射系数;
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所述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所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所述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抵消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任一反射系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所述抵消模块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所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调整电路和功率检测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调整电路和功率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调整电路还与通信节点的平行定向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功率检测电路还与所述平行定向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上包括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所述第二端口包括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调整电路和所述功率检测电路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所述调整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使所述通信节点利用所述第三耦合信号抵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所述调整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所述处理电路从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选择的反射系数;
所述功率检测电路,还被配置为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所述调整电路包括:
移相器和阻抗失配器;所述移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阻抗失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电连接;
所述移相器,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路发送的目标反射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所述阻抗失配器,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路发送的目标反射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功率检测电路包括:
耦合器和检波器,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检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检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用于耦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部分第二自干扰信号,向所述检波器发送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
所述检波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向所述处理电路发送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包括: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指令,当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这样通过第三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也会小于预设阈值,从而减小了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耦合信号和自干扰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结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参见图1所示的目前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节点包括发射端1、接收端2、平行定向耦合器3和天线4等部件,平行定向耦合器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31和第二极板32,第一极板3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极板32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极板31的第二端口与接收端2电连接,第二极板32的第三端口与发射端1电连接,第四端口与天线4电连接。
发送端1将待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三端口,待发射信号从第三端口经过第二极板32传输到第四端口,天线4发射第四端口上的待发射信号。
同时,天线4也可以接收待发射信号,接收的待发射信号即为第一自干扰信号,第一自干扰信号从天线4传输至第四端口,由于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之间具有耦合作用,第二端口可以从第四端口上耦合到该第一自干扰信号。
由于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具有耦合作用,第一端口可以耦合第三端口上的部分待发射信号,形成第二耦合信号,该第二耦合信号可以经过第一极板31传输至第二端口,用于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并得到第二自干扰信号。
参见图2,当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与第一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相等且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与第一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时,可以通过第二耦合信号完全抵消第一自干扰信号,即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为0。但实际实现时,第一端口耦合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可能与第一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相差较大,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与第一自干扰信号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与180度相差较大,导致通过第二耦合信号抵消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仍较大。
为了减小第二自干扰信号的信号强度,参见图3,本实施例可以在通信节点中增加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该消除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5、调整电路6和功率检测电路7;
处理电路5输出端与调整电路6的输入端电连接;调整电路6的输出端与平行定向耦合器3包括的第一端口电连接;功率检测电路7的输入端与平行定向耦合器3的第二端口电连接;功率检测电路7的输出端与处理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
处理电路5,被配置为通过调整电路6和功率检测电路7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该反射系数对第一端口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调整电路6,被配置为根据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使通信节点利用第三耦合信号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处理电路5通过调整电路6和功率检测电路7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的操作可以为:
处理电路5,用于从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选择一个反射系数作为目标反射系数,向调整电路6输入目标反射系数;
调整电路6,用于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
功率检测电路7,用于获取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向处理电路5输入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处理电路5,还用于接收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将目标反射系数和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在实际实现时,处理电路5可以向调整电路6输入用于表示目标反射系数的第一模拟信号;相应的,调整电路6根据第一模拟信号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以及,
功率检测电路7向处理电路5输入用于表示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的第二模拟信号;相应的,处理电路5将目标反射系数和第二模拟信号表示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对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每个反射系数按上述方式进行处理,得到每个反射系数和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并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参见图4,处理电路5包括处理器51、第一转换器52、控制器53和第二转器54;
处理器51分别与第一转换器52的输入端和第二转换器54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器5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53的输出端与调整电路6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转换器54的输入端与功率检测电路7的输出端电连接。
处理器51,可以用于从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选择一反射系数作为目标反射系数,向第一转换器52输入用于表示目标反射系数的第一数字信号;
第一转换器52,用于接收第一数字信号,将第一数字信号转换为第一模拟信号,向控制器53输入第一模拟信号;
控制器53,用于接收第一模拟信号,向调整电路6输入第一模拟信号;
第二转换器54,用于接收功率检测电路7输入的用于表示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的第二模拟信号,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成第二数字信号,向处理器51输入第二数字信号;
处理器51,还用于接收第二数字信号,将目标反射系数和第二数字信号表示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参见图4,调整电路6可以包括阻抗失配器61和移相器62;
阻抗失配器61的输入端和移相器62的输入端均与处理电路5电连接,阻阻抗失配器61的输出端和移相器62的输出端均与平行定向耦合器3的第一端口电连接。
阻抗失配器61,用于接收处理电路5输入的目标反射系数,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
移相器62,用于接收处理电路5输入的目标反射系数,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在实际实现时,阻抗失配器61的输入端和移相器62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53的输出端电连接;
阻抗失配器61,用于接收控制器53输入的第一模拟信号,根据第一模拟信号调整第一端口上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以及,
移相器62,用于接收控制器53输入的第一模拟信号,根据第一模拟信号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其中,第一模拟信号实质为目标反射系数,阻抗失配器61中包括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值,移相器62中包括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相位。
所以,阻抗失配器61根据第一模拟信号所表示的目标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调整第一端口上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以及,移相器62根据第一模拟信号所表示的目标反射系数对应的相位,调整第一端口上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平行定向耦合器3的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被调整后得到第一耦合信号,第一耦合信号经过平行定向耦合器3的第一极板传输至平行定向耦合器3的第二端口处,并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第二自干扰信号。
参见图4,功率检测电路7包括耦合器71和检波器72;
耦合器71的输入端可以与平行定向耦合器3的第二端口电连接,输出端可以与检波器72的输入端电连接,输出端可以与处理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
耦合器71,用于耦合第二端口上的部分第一自干扰信号,向检波器72发送第一自干扰信号;
检波器72,用于接收第一自干扰信号,向处理电路5发送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在实际实现时,检波器72的输出端可以与处理电路5中的第二转换器54的输入端电连接;
检波器72向第二转换器54输入第二模拟信号,第二模拟信号用于表示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第二转换器54,用于接收第二模拟信号,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向处理器51输入第二数字信号。
处理器51,还用于接收第二数字信号,将目标反射系数和第二数字信号所表示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在建立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后,处理器51可以从该对应关系中选择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向第一转换器52输入表示该反射系数的数字信号;第一转换器52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入给控制器53,控制器53将该模拟信息分别输入到阻抗失配器61和移相器62;阻抗失配器61根据该模拟信号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以及移相器62根据该模拟信号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图3或4所示实施例中的通信节点,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501中,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该反射系数对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在步骤502中,使用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在步骤503中,根据第三耦合信息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其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通信节点,通信节点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示意实施例中,使用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这样通过第三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也会小于预设阈值,从而减小了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图3或4所示实施例中的通信节点,其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通信节点,通信节点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601中,从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选择一个反射系数作为目标反射系数。
事先预设一个反射系数集合,该反射系数集合中包括多个反射系数。通信节点中包括用于调整耦合信号的功率的阻抗失配器和用于调整耦合信号相位的移相器。
阻抗失配器中包括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与阻抗失配器有关,相同的反射系数在不同阻抗失配器中对应的功率也不同。
移相器中包括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相位。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相位与移相器有关,相同的反射系数在不同移相器中对应的相位也不同。
在步骤602中,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
其中,参见图3,通信节点包括发射端1、接收端2、平行定向耦合器3、天线4、调整电路6和功率检测电路7等部件,平行定向耦合器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31和第二极板32,第一极板3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极板32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极板31的第二端口与接收端2电连接,第二极板32的第三端口与发射端1电连接,第四端口与天线4电连接。
发送端1将待发射信号传输到第三端口,待发射信号从第三端口经过第二极板32传输到第四端口,天线4发射第四端口上的待发射信号。同时,天线4也可以接收待发射信号,接收的待发射信号即为第一自干扰信号,第一自干扰信号传输至第二端口,由于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之间具有耦合作用,第二端口可以从第四端口上耦合到该第一自干扰信号。由于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具有耦合作用,第一端口可以耦合第三端口上的部分待发射信号形成第二耦合信号。
参见图4,调整电路6包括阻抗失配器61和移相器62,阻抗失配器61用于调整第二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移相器62用于调整第二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本步骤可以为:根据目标反射系数,通过通信节点中的阻抗失配器63调整第二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以及通过通信节点中的移相器64调整第二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
在步骤603中,获取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由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位于通信节点的定向平行耦合器3的第一极板31的两端,第二端口上包括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所以第一端口上的第一耦合信号可以通过第一极板31传输至第二端口上,且该第一耦合信号可以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形成第二自干扰信号。
参见图4,功率检测电路7包括耦合器71和检波器72。本步骤可以为:通过耦合器71耦合第二端口上的部分第二自干扰信号,通过检测波72检测耦合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在步骤604中,将目标反射系数和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其中,在本实施列中,可以从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选择每个反射系数,每当选择一个反射系数执行上述步骤702至704的步骤得到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并将每个反射系数和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建立完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选择一个反射系数,将选择的反射系数作为消除自干扰信号的最终反射系数。详细实现如下:
在步骤605中,使用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本步骤可以为,从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根据该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在实际实现时,可以根据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通过移相器62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以及通过阻抗失配器61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在步骤606中,根据第三耦合信息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本步骤可以为,第三耦合信号位于第一端口上,第三耦合信号从第一端口,通过第一极板31传输至第二端口上,且第三耦合信号抵消第一自干扰信号。
由于选择了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这样抵消后的第二端口上剩余的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为最小功率,减少了自干扰信号对接收端2接收信号的影响。
在本公开的一示意实施例中,先通过每个反射系数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得到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一耦合信号,通过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一耦合信号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将每个反射系数和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条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这样抵消第一自干扰信号时,使用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这样通过第三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也会小于预设阈值,从而减小了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700的框图,该装置700可以为上述图3或图4所示的通信节点或通信节点中的部分,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701,被配置为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调整模块702,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抵消模块7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701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任一反射系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所述抵消模块703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所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示意实施例中,先通过每个反射系数调整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得到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一耦合信号,通过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一耦合信号抵消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将每个反射系数和每个反射系数对应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条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这样抵消第一自干扰信号时,使用该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这样通过第三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自干扰信号的功率也会小于预设阈值,从而减小了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图3或图4所示的通信节点,或通信节点中的部分。通信节点可以为手机、移动电话,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8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800能够执行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任一反射系数;
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可选的,所述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所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所述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任一反射系数;
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包括:
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所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所述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4.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抵消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的任一反射系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消模块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所述最小功率小于预设阈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功率对应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7.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调整电路和功率检测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调整电路和功率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调整电路还与通信节点的平行定向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功率检测电路还与所述平行定向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上包括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所述第二端口包括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调整电路和所述功率检测电路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所述调整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使所述通信节点利用所述第三耦合信号抵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一耦合信号,所述目标反射系数是所述处理电路从预设反射系数集合中选择的反射系数;
所述功率检测电路,还被配置为获取使用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抵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
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反射系数和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对应保存在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电路包括:
移相器和阻抗失配器;所述移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阻抗失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电连接;
所述移相器,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路发送的目标反射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相位;
所述阻抗失配器,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路发送的目标反射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一端口上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检测电路包括:
耦合器和检波器,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检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检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用于耦合所述第二端口上的部分第二自干扰信号,向所述检波器发送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
所述检波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向所述处理电路发送所述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11.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
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
12.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指令,当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06017.5A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317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6017.5A CN107317599B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6017.5A CN107317599B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599A CN107317599A (zh) 2017-11-03
CN107317599B true CN107317599B (zh) 2019-07-09

Family

ID=6017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6017.5A Active CN107317599B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759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600A (zh) * 2013-10-29 2014-01-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匹配参数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68509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09776A (zh) * 2013-02-22 2014-08-27 西门子公司 干扰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04506209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耦合线紧耦合器的全双工自干扰信号消除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09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85098B (zh) * 2012-09-07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09776A (zh) * 2013-02-22 2014-08-27 西门子公司 干扰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03546600A (zh) * 2013-10-29 2014-01-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匹配参数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506209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耦合线紧耦合器的全双工自干扰信号消除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599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8861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50358768A1 (en) Intelligent device connection for wireless media in an ad hoc acoustic network
CN104159218B (zh)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US20230208589A1 (en) S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srs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CN109861702A (zh) 干扰信号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5305101A (zh)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
US20150358767A1 (en) Intelligent device connection for wireless media in an ad hoc acoustic network
RU2650370C1 (ru) Антенна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CN105101131A (zh) 来电接听方法及装置
CN105162889A (zh) 设备找回方法及装置
EP32641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 state switching control
CN105100355A (zh) 识别主叫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8971A (zh) 连接播放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99104A (zh) 多波束选取方法及装置
CN105636176A (zh) 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EP328504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crophone selection
CN108964800B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537614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56948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20786A (zh) 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085562A (zh)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389225A (zh) 触摸屏报点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77325B (zh) 天线及设备
CN105516972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7317599B (zh)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