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5562A -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5562A
CN109085562A CN201810828905.6A CN201810828905A CN109085562A CN 109085562 A CN109085562 A CN 109085562A CN 201810828905 A CN201810828905 A CN 201810828905A CN 109085562 A CN109085562 A CN 109085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lectric signal
uproar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preset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89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5562B (zh
Inventor
陈朝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89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5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5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5562A/zh
Priority to US16/436,897 priority patent/US10837899B2/en
Priority to EP19187874.3A priority patent/EP3599481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5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5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97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3Details of pulse systems
    • G01S7/486Receivers
    • G01S7/4868Controlling received signal intensity or exposure of sens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91Details of non-pulse systems
    • G01S7/4912Receivers
    • G01S7/4918Controlling received signal intensity, gain or exposure of sens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97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972Alignment of sens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12Circuits of general importance; Signal processing
    • G01N2201/121Correction signals
    • G01N2201/1211Correction signals for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89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7/93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7/931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激光传感器,包括:接收阵列,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补偿模块,接收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电信号;其中,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处理器,根据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补偿后的底噪随温度变化较小,有利于得到准确的感应结果。

Description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传感器、一种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传感器在环境中不存在反射物体的情况下,仍能生成的感应信号称为底噪,底噪主要是由设置在激光传感器之上的保护玻璃反射的激光信号以及环境中的光信号产生的。
为了得到准确的感应信号,在计算过程中,为了降低底噪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从原始信号(包含感应信号和底噪)中减去预估的底噪值。然而目前的激光传感器由于自身结构等特性,会导致底噪随着温度变化,也即原始信号中的底噪会随着温度变化,然而由于计算过程中所减去的预估的底噪值是固定值,从而导致在不同温度下对于底噪的剔除程度不同,进而造成剔除底噪后的感应信号并不准确,容易导致感应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激光传感器、一种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和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传感器,包括:
接收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处理器,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环境温度;
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环境温度;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连接于第二放大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
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放大系数为所述第一放大系数;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放大系数为所述第二放大系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
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负相关,和/或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正相关。
可选地,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
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正相关,和/或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负相关。
可选地,所述接收阵列包括多个雪崩光电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光信号为红外激光信号。
可选地,所述激光传感器还包括: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用于发射红外激光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
接收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处理器,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相关技术中的底噪随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通过减去固定的预设底噪,剩余的值仍然是变化的,也即得到的感应信号并不准确;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补偿后的底噪随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减去固定的预设底噪,剩余的值变化也就较小,进而将剩余的值除以放大系数得到的也就相对准确,有利于得到准确的感应结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激光传感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底噪变化曲线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补偿后的底噪变化曲线的对比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激光传感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放大电路的示意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放大电路的示意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示意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电信号的底噪补偿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激光传感器的示意结构图。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传感器可以用于感应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等载具,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设备上。
如图1所示,所述激光传感器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接收阵列1,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阵列可以由多个光电二极管构成,其中,光电二极管可以是雪崩光电二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阵列可以接收光信号,例如由激光发射器发射,并经过物体反射进入接收阵列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可以是可见光信号,也可以是非可见光信号,例如红外激光信号。接收阵列可以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补偿模块。
补偿模块2,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1,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补偿模块可以将电信号放大或缩小,其中,在放大系数大于1的情况下,电信号经过补偿模块后被放大,而在放大系数小于1的情况下,电信号经过补偿模块后被缩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信号,例如电流信号I,可以包括感应信号I1,也即根据外界物体反射的光信号生成的电信号,还包括底噪I2。经过放大系数为F的补偿模块后,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I'=IF,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F1放大所述电信号I,即F=F1,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F2放大所述电信号,即F=F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第一放大系数和第二放大系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以电信号的底噪最大时对应的温度为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的分界点,例如在温度为25°时,电信号的底噪最大,那么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为(-∞,25°),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为(25°,∞)。
处理器3,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3可以直接连接于补偿模块2,也可以通过其他模块,例如模数转换模块(图中未示出)连接至补偿模块2。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底噪可以是底噪在激光传感器常用温度范围内的均值,例如零下20°到零上40°范围内底噪的均值,也可以是某个温度对应的底噪,例如25°时对应的底噪。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没有经过补偿模块处理,因此I'=I1+I2,若通过减去I0得到I1,由于I2随温度变化,因此减去I0后的值仍然存在较大变化,而感应信号I1实际上并不随温度变化,也即得到的感应信号I1并不准确。
而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从放大后的电信号I'中减去预设底噪I0,然后再除以补偿模块的放大系数F得到感应信号I1
由于I'=IF=(I1+I2)F=I1F+I2F,其中,F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等于第一放大系数F1,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底噪I2与温度正相关,而F1与温度负相关,因此补偿后的底噪I2F1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程度较小;F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等于第二放大系数F2,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底噪I2与温度负相关,而F1与温度正相关,因此补偿后的底噪I2F2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程度较小。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底噪变化曲线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补偿后的底噪变化曲线的对比示意图。
如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的底噪I2随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通过减去固定的预设底噪,剩余的值仍然是变化的,也即得到的感应信号并不准确;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补偿后的底噪I2F随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减去固定的预设底噪,剩余的值I1F变化也就较小,进而将剩余的值I1F除以放大系数F(可以根据温度确定F的值)得到的I1也就相对准确,有利于得到准确的感应结果。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激光传感器的示意结构图。所述补偿模块2包括:
温度传感器21,用于感应环境温度;
切换模块22,所述切换模块2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1,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环境温度;所述切换模块2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1;所述切换模块22的第三端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23,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连接于第二放大电路24,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
所述第一放大电路23,放大系数为所述第一放大系数;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4,放大系数为所述第二放大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模块通过接受温度传感器感应的环境温度,可以确定环境温度,进而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切换与接收阵列所导通的放大电路。
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时,可以将具有第一放大系数的第一放大电路与接收阵列导通,从而在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的情况下,通过与温度负相关的第一放大系数补偿底噪,降低底噪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变化率。
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可以将具有第二放大系数的第二放大电路与接收阵列导通,从而在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的情况下,通过与温度正相关的第二放大系数补偿底噪,降低底噪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变化率。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放大电路的示意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放大电路23包括:
第一运算放大器23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231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切换模块22的第三端;
第一电阻232,所述第一电阻2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231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2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231的输出端;
第二电阻233,所述第二电阻2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231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233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232的电阻值Rf1与温度负相关,和/或所述第二电阻233的电阻值Rin1与温度正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以使得第一放大电路的第一放大系数F1=Rf1/Rin1,进而通过设置第一电阻的电阻值Rf1与温度负相关,和/或第二电阻的电阻值Rin1与温度正相关,可以使得第一放大系数F1与温度负相关,从而实现在第一温度范围内对底噪的补偿作用。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放大电路的示意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放大电路24包括:
第二运算放大器241,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
第三电阻242,所述第三电阻2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241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24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241的输出端;
第四电阻243,所述第四电阻24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241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243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242的电阻值Rf2与温度正相关,和/或所述第四电阻243的电阻值Rin2与温度负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5所示的连接方式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可以使得第二放大电路的第二放大系数F2=Rf2/Rin2,进而通过设置第三电阻的电阻值Rf2与温度负相关,和/或第四电阻的电阻值Rin2与温度正相关,可以使得第二放大系数F2与温度负相关,从而实现在第二温度范围内对底噪的补偿作用。
可选地,所述接收阵列包括多个雪崩光电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光信号为红外激光信号。
可选地,所述激光传感器还包括: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用于发射红外激光信号。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示意结构图。如图6所示,可以利用光学谐振腔原理选出不同模式的光波段,通过光源泵发出光,当光入射到介质中,碰撞到介质中的介质粒子可以改变传播方向。其中,在介质两侧各放置一光学透镜,其中光学透镜A为全反射光学透镜,光线照射到光学透镜A会被反射,光学透镜B为部分投射光学透镜,这样光源泵射出的光线可以经过反射、散射和折射改变路径,最后以垂直于光学透镜B表面的方向射出形成激光,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可以发射出850nm至940nm的激光。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7所示,所述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包括:
在步骤S1中,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步骤S2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在步骤S3中,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实施例,通过硬件实现对激光传感器的补偿,还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对激光传感器的补偿,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从而实现对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底噪的补偿。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
接收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处理器,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电信号的底噪补偿的装置800的示意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还包括: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接收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处理器,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处理器,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环境温度;
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环境温度;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连接于第二放大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
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放大系数为所述第一放大系数;
所述第二放大电路,放大系数为所述第二放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
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负相关,和/或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
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切换模块的第三端;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正相关,和/或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负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阵列包括多个雪崩光电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为红外激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用于发射红外激光信号。
8.一种电信号的底噪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包括:
接收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补偿模块,连接于所述接收阵列,接收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处理器,连接于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正相关,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电信号的底噪与温度负相关;
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一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在环境温度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以第二放大系数放大所述电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放大系数与温度负相关,所述第二放大系数与温度正相关;
根据所述补偿模块放大后的电信号和预设底噪确定感应信号。
CN201810828905.6A 2018-07-25 2018-07-25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085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8905.6A CN109085562B (zh) 2018-07-25 2018-07-25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6/436,897 US10837899B2 (en) 2018-07-25 2019-06-10 Laser sens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19187874.3A EP3599481B1 (en) 2018-07-25 2019-07-23 Laser sens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8905.6A CN109085562B (zh) 2018-07-25 2018-07-25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5562A true CN109085562A (zh) 2018-12-25
CN109085562B CN109085562B (zh) 2020-11-13

Family

ID=6483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8905.6A Active CN109085562B (zh) 2018-07-25 2018-07-25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7899B2 (zh)
EP (1) EP3599481B1 (zh)
CN (1) CN1090855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069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北京一径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的回波处理方法及装置、测距方法及装置和激光雷达系统
CN112585494A (zh) * 2019-09-26 2021-03-30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49448A (zh) * 2020-07-16 2022-01-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接收光功率监控方法及光模块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9597A2 (de) * 1999-03-19 2000-09-27 Sensor Line Gesellschaft für optoelektronische Sensoren mbH Verfahren zur Stabilisierung der optischen Ausgangsleistung von Leuchtdioden und Laserdioden
US20040245436A1 (en) * 2003-03-27 2004-12-09 Kengo Matsumoto Light-receiving circuit capable of compensating a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an optical sensitivity of a photodiode
US6852966B1 (en) * 2002-09-27 2005-02-08 Finis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a photo-detector
US20140152972A1 (en) * 2012-08-31 2014-06-05 Nikon Corporation Orientation independent focus mechanisms for laser radar
CN104316090A (zh) * 2014-11-14 2015-01-28 山东大学 温度自补偿高分辨率高频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及方法
CN104864911A (zh) * 2015-05-29 2015-08-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光纤法珀腔与光纤光栅双参量联合测量的高速解调装置及方法
CN206638581U (zh) * 2017-04-10 2017-11-14 成都君凌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温度补偿电路
US20180006756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Fujitsu Optical Components Limited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optical signal recep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8018047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ick Ag Light Receiv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Avalanche Photodiode Elements in Geiger Mode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9533B1 (en) * 2009-02-23 2014-04-15 Cirrex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thermally sensitive optical devices
US8947659B1 (en) * 2013-02-26 2015-02-03 Optech Ventures, Llc Time 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 by time to digital convers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9597A2 (de) * 1999-03-19 2000-09-27 Sensor Line Gesellschaft für optoelektronische Sensoren mbH Verfahren zur Stabilisierung der optischen Ausgangsleistung von Leuchtdioden und Laserdioden
US6852966B1 (en) * 2002-09-27 2005-02-08 Finis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a photo-detector
US20040245436A1 (en) * 2003-03-27 2004-12-09 Kengo Matsumoto Light-receiving circuit capable of compensating a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an optical sensitivity of a photodiode
US20140152972A1 (en) * 2012-08-31 2014-06-05 Nikon Corporation Orientation independent focus mechanisms for laser radar
CN104316090A (zh) * 2014-11-14 2015-01-28 山东大学 温度自补偿高分辨率高频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及方法
CN104864911A (zh) * 2015-05-29 2015-08-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光纤法珀腔与光纤光栅双参量联合测量的高速解调装置及方法
US20180006756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Fujitsu Optical Components Limited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optical signal recep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8018047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ick Ag Light Receiv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Avalanche Photodiode Elements in Geiger Mode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N206638581U (zh) * 2017-04-10 2017-11-14 成都君凌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温度补偿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6069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北京一径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的回波处理方法及装置、测距方法及装置和激光雷达系统
WO2021023285A1 (zh) * 2019-08-08 2021-02-11 北京一径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的回波处理方法及装置、测距方法及装置和激光雷达系统
CN112585494A (zh) * 2019-09-26 2021-03-30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85494B (zh) * 2019-09-26 2024-02-27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49448A (zh) * 2020-07-16 2022-01-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接收光功率监控方法及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37899B2 (en) 2020-11-17
US20200033255A1 (en) 2020-01-30
EP3599481A1 (en) 2020-01-29
CN109085562B (zh) 2020-11-13
EP3599481B1 (en) 2022-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619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fingerprint
EP330155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ouch
US101917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execution of operation instruction
CN105451111A (zh) 耳机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15920A (zh) 通知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445242B (zh) 压力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924352B2 (en) Voice promp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78501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icrophone selection
CN104618575B (zh) 检测物体接近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5562A (zh) 激光传感器及底噪补偿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282446A (zh) 相机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2641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 state switching control
CN104243829A (zh) 自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8971A (zh) 连接播放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57737B (zh)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
KR102475586B1 (ko) 픽업 볼륨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5208284A (zh) 拍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601204A (zh) 触发条件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100193A (zh) 云名片推荐方法及装置
EP34352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206884B (zh) 终端、终端发射通信信号的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267785A (zh) 距离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635378A (zh) 通话质量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962189A (zh) 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629104B (zh) 距离判断方法、距离判断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