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5706A -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5706A
CN107305706A CN201610249191.4A CN201610249191A CN107305706A CN 107305706 A CN107305706 A CN 107305706A CN 201610249191 A CN201610249191 A CN 201610249191A CN 107305706 A CN107305706 A CN 107305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lock
terminal
door body
instruction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91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俊逸
谢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NDER BROADBAND NETWORK SERVICE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NDER BROADBAND NETWORK SERVICE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NDER BROADBAND NETWORK SERVICE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NDER BROADBAND NETWORK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491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5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5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5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其中,控锁方法包括: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锁方法和一种控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简化用户的开门操作,提高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水平,在智能柜和门体上除了配备传统的物理锁之外,还设置了远程开锁模块,远程开锁虽然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当用户由于误操作触发了开锁指令而本人并不在门体的附近时,就有可能使财产遭受损失。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控锁方案,以提高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控锁方案,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锁方法,包括: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控锁指令包括控制开锁、控制上锁、设置密码、修改密码、以及授权等操作,在终端与门体建立无线连接后,终端通过无线传输将控锁指令发送至门体,其中,无线传输包括蜂窝移动网络传输、Wi-Fi网络传输、Bluetooth传输、RF射频传输、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一种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ZigBee(又称紫蜂协议,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传输等方式,比如在蜂窝移动网络状态下,用户在终端的程序控制界面点击“开锁”按键,此时终端发送控锁指令,门体接收到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当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表明携带终端的用户在距离门体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此时控制电控锁中的继电器闭合以控制电控锁开启,一方面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距离验证,保证了控锁指令的有效性,也提高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接收到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在检测到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触发检测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对终端的控制权限进行了初步校验以降低安全隐患。
具体地,在终端发送控锁指令之前,将终端和门体进行设备绑定,即将终端的标识信息预存至门体的存储模块,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当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至存储模块中的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则表明该终端与该门体存在绑定的对应关系,此时触发检测距离值,使控锁指令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提升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接收到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终端的坐标信息;根据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的终端的坐标信息,结合门体自身的坐标信息以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测量,利用已有的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具体地,通过在终端中预设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采集终端的位置信息,当终端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终端中的微处理模块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终端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结合门体的位置信息,通过计算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使用GPS定位计算得到的距离值的精度在10米左右,为了提高定位精度,还可以通过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将GPS模块采集的位置信息做误差修正,可以将精度提高至1米左右。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接收到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根据预设的测距方程、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距离值,其中,预设的测距方程为PR=Pr/rn,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r表征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预设的测距方程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获取,通过预设测距方程为PR=Pr/rn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并将该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终端是不是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参数n也不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还可以降低于障碍物的屏蔽效应的影响。
具体地,接收终端发射的控锁指令并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值,然后将RSSI值通过预设的测距方程转化为终端到门体的距离值,并且RSSI检测设备和机制简单,比如使用已经普及的基于Wi-Fi的家庭局域网络,硬件成本低,实现简单。
预设距离方程为:
PR=Pr/rn (1)
使用方程(1)进行距离值的计算,其中,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数值取决于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r表征距离值。
在方程(1)两边取对数得到方程(2):
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是已知的,将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带入方程(2)中得到方程(3):
10×lg(PR)=A-10×n×lgr (3)
其中A可以看作当信号传输距离为1m时接收信号的强度,A和n都是经验值,和具体使用的硬件节点和无线信号传播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A和n不同,其测距方程也不同,在根据环境信息确定了A和n之后,只需要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可确定距离值。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且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并且检测到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对控锁指令的多项验证,进一步提升了远程开锁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控锁系统,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执行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控锁指令包括控制开锁、控制上锁、设置密码、修改密码、以及授权等操作,在终端与门体建立无线连接后,终端通过无线传输将控锁指令发送至门体,其中,无线传输包括蜂窝移动网络传输、Wi-Fi网络传输、Bluetooth传输、RF射频传输、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一种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ZigBee(又称紫蜂协议,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传输等方式,比如在蜂窝移动网络状态下,用户在终端的程序控制界面点击“开锁”按键,此时终端发送控锁指令,门体接收到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当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表明携带终端的用户在距离门体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此时控制电控锁中的继电器闭合以控制电控锁开启,一方面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距离验证,保证了控锁指令的有效性,也提高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触发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触发检测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对终端的控制权限进行了初步校验以降低安全隐患。
具体地,在终端发送控锁指令之前,将终端和门体进行设备绑定,即将终端的标识信息预存至门体的存储模块,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当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至存储模块中的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则表明该终端与该门体存在绑定的对应关系,此时触发检测距离值,使控锁指令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提升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的终端的坐标信息,结合门体自身的坐标信息以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测量,利用已有的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具体地,通过在终端中预设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采集终端的位置信息,当终端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终端中的微处理模块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终端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结合门体的位置信息,通过计算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使用GPS定位计算得到的距离值的精度在10米左右,为了提高定位精度,还可以通过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将GPS模块采集的位置信息做误差修正,可以将精度提高至1米左右。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测距方程、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距离值,其中,预设的测距方程为PR=Pr/rn,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r表征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预设的测距方程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获取,通过预设测距方程为PR=Pr/rn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并将该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终端是不是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参数n也不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还可以降低于障碍物的屏蔽效应的影响。
具体地,接收终端发射的控锁指令并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值,然后将RSSI值通过预设的测距方程转化为终端到门体的距离值,并且RSSI检测设备和机制简单,比如使用已经普及的基于Wi-Fi的家庭局域网络,硬件成本低,实现简单。
预设距离方程为:
PR=Pr/rn (1)
使用方程(1)进行距离值的计算,其中,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数值取决于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r表征距离值。
在方程(1)两边取对数得到方程(2):
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是已知的,将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带入方程(2)中得到方程(3):
10×lg(PR)=A-10×n×lgr (3)
其中A可以看作当信号传输距离为1m时接收信号的强度,A和n都是经验值,和具体使用的硬件节点和无线信号传播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A和n不同,其测距方程也不同,在根据环境信息确定了A和n之后,只需要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可确定距离值。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解析单元还用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执行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且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并且检测到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对控锁指令的多项验证,进一步提升了远程开锁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锁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锁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控锁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控锁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第三方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第三方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锁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锁方法,包括:步骤102,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步骤104,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控锁指令包括控制开锁、控制上锁、设置密码、修改密码、以及授权等操作,在终端与门体建立无线连接后,终端通过无线传输将控锁指令发送至门体,其中,无线传输包括蜂窝移动网络传输、Wi-Fi网络传输、Bluetooth传输、RF射频传输、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一种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ZigBee(又称紫蜂协议,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传输等方式,比如在蜂窝移动网络状态下,用户在终端的程序控制界面点击“开锁”按键,此时终端发送控锁指令,门体接收到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当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表明携带终端的用户在距离门体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此时控制电控锁中的继电器闭合以控制电控锁开启,一方面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距离验证,保证了控锁指令的有效性,也提高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接收到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在检测到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触发检测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对终端的控制权限进行了初步校验以降低安全隐患。
具体地,在终端发送控锁指令之前,将终端和门体进行设备绑定,即将终端的标识信息预存至门体的存储模块,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当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至存储模块中的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则表明该终端与该门体存在绑定的对应关系,此时触发检测距离值,使控锁指令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提升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接收到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终端的坐标信息;根据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的终端的坐标信息,结合门体自身的坐标信息以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测量,利用已有的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具体地,通过在终端中预设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采集终端的位置信息,当终端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终端中的微处理模块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终端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结合门体的位置信息,通过计算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使用GPS定位计算得到的距离值的精度在10米左右,为了提高定位精度,还可以通过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将GPS模块采集的位置信息做误差修正,可以将精度提高至1米左右。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接收到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根据预设的测距方程、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距离值,其中,预设的测距方程为PR=Pr/rn,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r表征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预设的测距方程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获取,通过预设测距方程为PR=Pr/rn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并将该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终端是不是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参数n也不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还可以降低于障碍物的屏蔽效应的影响。
具体地,接收终端发射的控锁指令并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值,然后将RSSI值通过预设的测距方程转化为终端到门体的距离值,并且RSSI检测设备和机制简单,比如使用已经普及的基于Wi-Fi的家庭局域网络,硬件成本低,实现简单。
预设距离方程为:
PR=Pr/rn (1)
使用方程(1)进行距离值的计算,其中,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数值取决于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r表征距离值。
在方程(1)两边取对数得到方程(2):
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是已知的,将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带入方程(2)中得到方程(3):
10×lg(PR)=A-10×n×lgr (3)
其中A可以看作当信号传输距离为1m时接收信号的强度,A和n都是经验值,和具体使用的硬件节点和无线信号传播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A和n不同,其测距方程也不同,在根据环境信息确定了A和n之后,只需要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可确定距离值。
另外,如表1所示,除了上述两种基于GPS的距离值测量方法和基于RSSI的距离值测量方法外,还包括红外线测量距离值方法以及超声测量距离值方法,GPS、红外线和超声测量距离值都需要额外的硬件成本和尺寸,基于GPS的距离值测量能够获得较大距离的距离值,但是精度较低,且比较适合于室外的距离值测量,利用超声方法测量距离值很精确,误差只有10cm,但是受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而基于RSSI的测量距离值成本最低,平均误差也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表1
测距方法 GPS 红外线 超声 RSSI
额外硬件 需要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硬件成本
硬件尺寸 平均 平均
平均误差 ±10m ±5m ±10cm 1~3m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且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并且检测到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对控锁指令的多项验证,进一步提升了远程开锁的安全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锁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锁系统200,包括:检测单元202,用于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执行单元204,用于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控锁指令包括控制开锁、控制上锁、设置密码、修改密码、以及授权等操作,在终端与门体建立无线连接后,终端通过无线传输将控锁指令发送至门体,其中,无线传输包括蜂窝移动网络传输、Wi-Fi网络传输、Bluetooth传输、RF射频传输、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一种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ZigBee(又称紫蜂协议,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传输等方式,比如在蜂窝移动网络状态下,用户在终端的程序控制界面点击“开锁”按键,此时终端发送控锁指令,门体接收到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当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表明携带终端的用户在距离门体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此时控制电控锁中的继电器闭合以控制电控锁开启,一方面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距离验证,保证了控锁指令的有效性,也提高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解析单元206,用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触发单元208,用于在检测到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触发检测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对终端的控制权限进行了初步校验以降低安全隐患。
具体地,在终端发送控锁指令之前,将终端和门体进行设备绑定,即将终端的标识信息预存至门体的存储模块,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当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至存储模块中的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则表明该终端与该门体存在绑定的对应关系,此时触发检测距离值,使控锁指令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提升了控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210,用于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单元210还用于:根据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的终端的坐标信息,结合门体自身的坐标信息以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测量,利用已有的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具体地,通过在终端中预设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采集终端的位置信息,当终端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终端中的微处理模块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终端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结合门体的位置信息,通过计算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使用GPS定位计算得到的距离值的精度在10米左右,为了提高定位精度,还可以通过D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将GPS模块采集的位置信息做误差修正,可以将精度提高至1米左右。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210还用于: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单元210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测距方程、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距离值,其中,预设的测距方程为PR=Pr/rn,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r表征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预设的测距方程确定距离值,实现了对终端和门体之间的距离值的获取,通过预设测距方程为PR=Pr/rn确定终端和门体的距离值,并将该距离值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终端是不是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参数n也不同,可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还可以降低于障碍物的屏蔽效应的影响。
具体地,接收终端发射的控锁指令并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值,然后将RSSI值通过预设的测距方程转化为终端到门体的距离值,并且RSSI检测设备和机制简单,比如使用已经普及的基于Wi-Fi的家庭局域网络,硬件成本低,实现简单。
预设距离方程为:
PR=Pr/rn (1)
使用方程(1)进行距离值的计算,其中,PR表征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Pr表征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数值取决于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r表征距离值。
在方程(1)两边取对数得到方程(2):
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是已知的,将控锁指令的发送强度带入方程(2)中得到方程(3):
10×lg(PR)=A-10×n×lgr (3)
其中A可以看作当信号传输距离为1m时接收信号的强度,A和n都是经验值,和具体使用的硬件节点和无线信号传播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A和n不同,其测距方程也不同,在根据环境信息确定了A和n之后,只需要确定接收到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即可确定距离值。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解析单元206还用于:解析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执行单元204还用于:在检测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且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并且检测到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对控锁指令的多项验证,进一步提升了远程开锁的安全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控锁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终端”与“智能柜”建立无线连接后,用户通过“终端”向“智能柜”发送控锁指令,在确定了“终端”的位置信息后,以确定“智能柜”与“终端”的“距离值”,当该“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则确定距离验证通过,在验证密码匹配后即可执行控锁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进行距离验证,在确定了“终端”与“智能柜”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执行控锁指令,提升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控锁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控锁方法,包括:步骤402,用户点击终端界面上的开门按键,通过终端发送开门指令;步骤404,检测终端与智能柜的门体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若是,则执行步骤406,若否,则结束;步骤406,检测终端与智能柜的距离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08,若否,则结束;步骤408,用户输入密码信息,通过终端发送至智能柜门体;步骤410,检测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412,若否,则结束;步骤412,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开门指令;步骤414,门体弹开后图像采集模块自动采集柜前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柜体上增加图像采集模块,在门体弹开以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柜体前的图像,可以将图像发送至终端,用户通过查看图像可以检查门体弹开后的智能柜前的环境信息,当发现有可疑人员出现时,通过门体发出警报或控制门体关闭等方式进行提醒和预防,另外,还可以将图像发送至服务器,以备份控锁记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如何提高远程控锁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控锁方案,通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后检测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在检测到终端与门体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控锁指令,实现了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执行控锁指令的功能,防止了由于用户的误操作造成损失,提高了远程控锁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所述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
在检测到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所述控锁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接收到所述控锁指令时,检测所述终端与所述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解析所述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触发检测所述距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接收到所述控锁指令时,检测所述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距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接收到所述控锁指令时,检测所述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
根据预设的测距方程、所述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接收到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距离值,
其中,所述预设的测距方程为PR=Pr/rn,所述PR表征接收到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所述Pr表征发射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所述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所述r表征所述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控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所述控锁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解析所述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且所述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触发所述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所述控锁指令。
6.一种控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控锁指令时,检测所述终端与门体之间的距离值;
执行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所述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所述控锁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控锁指令中的终端标识信息;
触发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终端标识信息与预存的终端标识信息一致时,触发检测所述距离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坐标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坐标信息确定所述距离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的测距方程、所述发射的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和接收到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距离值,
其中,所述预设的测距方程为PR=Pr/rn,所述PR表征接收到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所述Pr表征发射的所述控锁指令的信号强度,所述n表征路径损耗系数,所述r表征所述距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单元还用于:解析所述控锁指令中的密码信息;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且所述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匹配时,触发所述门体的电控锁执行所述控锁指令。
CN201610249191.4A 2016-04-20 2016-04-20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Pending CN107305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9191.4A CN107305706A (zh) 2016-04-20 2016-04-20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9191.4A CN107305706A (zh) 2016-04-20 2016-04-20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5706A true CN107305706A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5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9191.4A Pending CN107305706A (zh) 2016-04-20 2016-04-20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570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3136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松紧鞋带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6277A (zh) * 2018-07-12 2018-12-11 江苏木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通道,及智能移动设备通过认证通道的控制方法
CN109147114A (zh) * 2018-07-25 2019-01-04 北京红马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场馆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09345676A (zh) * 2018-11-27 2019-0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保险箱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714333A (zh) * 2018-12-25 2019-05-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权限的管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20106A (zh) * 2019-02-18 2019-06-2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基于4g/5g的通道动态门控系统及方法
CN110868536A (zh) * 2019-11-05 2020-03-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及门禁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6107A1 (en) * 2011-03-17 2013-07-11 Unikey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157061A (zh) * 2014-08-21 2014-11-19 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4484923A (zh) * 2014-12-03 2015-04-01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CN105303670A (zh) * 2015-12-04 2016-02-03 马孝康 门禁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6107A1 (en) * 2011-03-17 2013-07-11 Unikey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157061A (zh) * 2014-08-21 2014-11-19 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4484923A (zh) * 2014-12-03 2015-04-01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CN105303670A (zh) * 2015-12-04 2016-02-03 马孝康 门禁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3136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松紧鞋带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03136B (zh) * 2018-06-29 2020-10-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松紧鞋带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6277A (zh) * 2018-07-12 2018-12-11 江苏木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通道,及智能移动设备通过认证通道的控制方法
CN109147114A (zh) * 2018-07-25 2019-01-04 北京红马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场馆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09345676A (zh) * 2018-11-27 2019-0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保险箱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714333A (zh) * 2018-12-25 2019-05-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权限的管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4333B (zh) * 2018-12-25 2022-08-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权限的管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20106A (zh) * 2019-02-18 2019-06-2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基于4g/5g的通道动态门控系统及方法
CN110868536A (zh) * 2019-11-05 2020-03-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系统控制方法及门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5706A (zh) 控锁方法和控锁系统
US1037340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control proximity location
US11952799B2 (en) Wireless lockset with integrated angle of arrival (AoA) detection
CN108205836B (zh) 一种基于云锁的红外人体感应的智能家居联动方法及系统
US9865144B2 (en) Video recognition in friction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5008640B (zh) 一种用于工具控制节点中的方法以及用于存在节点中的方法
CN105201286B (zh) 智能门锁的开门提醒方法及智能门锁系统
US104030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ssuing an access authorization
US10315623B2 (en) Mobile electronic key device and electronic key system
US20160284183A1 (en) Tailgating Detection in Friction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KR101692993B1 (ko) 스마트 도어락
CN104717721B (zh) WiFi接入系统
CN103262134B (zh) 住宅自动化设施的移动控制单元的运行方法
CN109154642A (zh) 用于建立实时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88447A (zh) 用于生成信标信号的移动装置和使用其的服务方法
JP2017535863A5 (zh)
Barsocchi et al. Automatic virtual calibration of range‐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s
CN107575094B (zh) 一种蓝牙智能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522924A5 (zh)
CN108780942B (zh) 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电子单元以及通过移动终端监控机动车辆功能的方法
CN109887131A (zh) 智能门锁开锁信息被盗识别方法
US20130244700A1 (en) Mobile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N110499964A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开门识别方法
KR102290509B1 (ko) 도어락 장치 및 상기 도어락 장치에서의 잠금 해제 방법
CN212569880U (zh) 一种蓝牙感应锁的开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