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2242A - 取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2242A
CN107302242A CN201611119044.1A CN201611119044A CN107302242A CN 107302242 A CN107302242 A CN 107302242A CN 201611119044 A CN201611119044 A CN 201611119044A CN 107302242 A CN107302242 A CN 107302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interface
voltage
predetermined voltage
circuit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90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取电装置,包括一用以电连接一电力输出设备的第一连接接口,一第二连接接口及一处理电路,其根据第一设定信号,经由第一连接接口传送第一电压信号给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第一预定电压至第一连接接口,或根据第二设定信号,经由第一连接接口传送第二电压信号给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第二预定电压至第一连接接口,且处理电路判断第一预定电压与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将第一预定电压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或者判断第二预定电压与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将第二预定电压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

Description

取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电力输出设备转接输出以应用在非充电用途的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快速充电规格(如:QC2.0)广泛使用在充电设备,包括:符合快速充电规格的一充电电源及一被充电电源,充电电源例如是一用以产生电压5V、9V或12V的行动电源。被充电电源例如是一手机的充电电池,可以接收前述电压5V、9V或12V进行充电。然而,现有快速充电规格的产品多为局限在充电用途,并未有非充电用途的其他应用。
另外,如前述的行动电源如果遇到手机的充电电池已充饱电,行动电源一般都会定时8~15秒后进入休眠状态以期省电或是避免过充等危险。如果需要再度使用时,就必须要重新插拔以唤醒行动电源重新供电。因此,若应用在需要持续供电的用电设备时,则会产生困扰如下:
1.当行动电源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一旦要重新使用时,必须先做插拔动作才能够唤醒行动电源供电,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2.即便是重新插拔行动电源,但是如果未能在8~15秒内开启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以让行动电源供电,或忘记开启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时,则行动电源将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必须要再次重新插拔行动电源,对使用者而言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缺失的非充电用途的取电装置。
本发明一种取电装置电连接于一电力输出设备,该电力输出设备符合一快速充电规格且可产生电位不同的一第一预定电压及一第二预定电压,该取电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接口,用以电连接该电力输出设备;一第二连接接口;及一处理电路,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并根据一第一设定信号,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或根据一第二设定信号,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一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或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二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取电装置还包括一温度感测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侦测该电力输出设备的温度并输出一温度感知信号给该处理电路,使该处理电路根据该温度感知信号判断该电力输出设备温度异常时,停止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及一提示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电力输出设备温度异常时,令该提示模块产生一代表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取电装置还包括一提示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未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或该第二预定电压未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提示模块产生一代表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取电装置还包括一电压感测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及该第一连接接口,用以侦测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并输出一电压感测信号给该处理电路,使根据该第一设定信号及该电压感测信号,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是否在对应的一安全范围内,或根据该第二设定信号及该电压感测信号,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是否在对应的一安全范围内;及一提示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未在所对应的该安全范围内时,令该提示模块产生一代表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处理电路包括一控制单元及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一取电模块、一切换电路及一开关电路,该降压电路根据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电压产生一电压源供给该控制单元及该切换电路;该取电模块电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与该第一连接接口之间,该切换电路产生该第一设定信号及该第二设定信号,该开关电路电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并从该第一连接接口接收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当该控制单元收到该第一设定信号时,该控制单元令该取电模块输出该第一电压信号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当该控制单元收到该第二设定信号时,该控制单元令该取电模块输出该第二电压信号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且该控制单元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或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开关电路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连接接口为一USB连接器,该第二连接接口为一直流电源连接器,且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在该USB连接器的一供电端子及一接地端子之间跨接的电阻,以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恒经由该供电端输出一电流流经该电阻而避免该电力输出设备进入停止输出电力的一休眠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电连接该控制单元及该第一连接接口的唤醒模块,该控制单元每隔一预定时间控制该唤醒模块运作,使该电力输出设备定时地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输出一电流至该唤醒模块,以避免该电力输出设备进入停止输出电力的一休眠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处理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及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一切换电路、一开关电路,以及电连接在微处理器与该第一连接接口之间的选择电路;该降压电路根据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电压产生一电压源供给该微处理器及该切换电路;该开关电路与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电连接,并从该第一连接接口接收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且该微处理器根据该切换电路产生的该第一设定信号或该第二设定信号,令该选择电路输出该第一电压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第一连接接口,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对应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且该微处理器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或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开关电路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刻录连接接口,其能与一外部主机电连接,以让该外部主机可刻录数据至该微处理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电连接在该选择电路与该第一连接接口之间的反向导流电路,其用以避免电流反向流至该第一连接接口。
再者,本发明另一种取电装置,电连接于一电力输出设备,该电力输出设备符合一快速充电规格且可产生电位不同的一第一预定电压及一第二预定电压,该取电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接口,用以电连接该电力输出设备;一第二连接接口;及一处理电路,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其能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或者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且该处理电路根据一第一设定信号,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一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或者该处理电路根据一第二设定信号,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二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处理电路包括一控制单元及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一取电模块、一切换电路及一开关电路,该降压电路根据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电压产生一电压源供给该控制单元及该切换电路;该取电模块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接口,该切换电路产生该第一设定信号或该第二设定信号,该开关电路电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并从该第一连接接口接收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该控制单元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或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开关电路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取电模块包含一与该第一连接接口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器,且该驱动控制器与两个电阻连接时会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输出该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该驱动控制器与该两个电阻其中之一连接时会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输出该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使用者只要将电力输出设备及用电设备分别电连接在取电装置的第一连接接口及第二连接接口,取电装置可对应使用不同电压的用电设备,向电力输出设备要求输出合适的电力给用电设备,使得不同用电需求的用电设备可以通过取电装置使用电力输出设备提供的电力,且取电装置配合电压异常提示及电力输出设备温度异常时中断供电等功能,使整体应用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一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另一外观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电路的细部电路方块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运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处理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取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应用在一取电系统100中,该取电系统100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一取电装置1及一非属充电用途的用电设备3。取电装置1是电性连接于用电设备3及一电力输出设备5之间。本实施例中,取电装置1是一转接器(adapter),其具有一用以与电力输出设备5电连接以取得电力的第一连接接口11,及一用以与用电设备3电连接以输出电力的第二连接接口12,其中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接口12是直接设在取电装置1的外壳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由取电装置1延伸出一条导线并将第二连接接口12设在导线末端。电力输出设备5可以是(但不限于)符合快速充电规格(如:QC2.0)的一行动电源或一交流/直流转换装置。
本实施例中,用电设备3包含一适用9V的第一电热装置31及一适用12V的第二电热装置32。电力输出设备5可输出多种固定电压(如:5V、9V或12V)的其中一种预定电压以符合该用电设备3的需求。也就是,电力输出设备5经由取电装置1连接第一电热装置31时,电力输出设备5可依据第一电热装置31的需求而输出符合第一电热装置31的需求的一第一预定电压(9V)给第一电热装置31。当电力输出设备5经由取电装置1连接第二电热装置32时,电力输出设备5可依据第二电热装置32的需求而输出另一符合第二电热装置32需求的第二预定电压(12V)给第二电热装置32。第一电热装置31、第二电热装置32可以例如是电热衣、电热毯或电热鞋等。
电力输出设备5可以是包括一符合快速充电规格的交流转直流的电源转换器51(如:交流/直流转换器),而能将输入的交流市电转换成上述的第一预定电压(9V)及第二预定电压(12V),且电源转换器51可将第一预定电压(9V)经由取电装置1输出给第一电热装置31,以及将第二预定电压(12V)经由取电装置1输出给第二电热装置32。或者,电力输出设备5也可以是包括一符合快速充电规格的充电电池装置52(如:行动电源),且充电电池装置52可将第一预定电压(9V)经由取电装置1输出给第一电热装置31,以及将第二预定电压(12V)经由取电装置1输出给第二电热装置32。
参阅图2、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主要包括一处理电路10及与处理电路10电连接的一第一连接接口11、一第二连接接口12、一提示模块13、一温度感测模块14及一电压感测模块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接口11是一符合通用串行总线规格的USB连接器,并具有5V、D+、D-及GND端子,用以与电力输出设备5电连接。第二连接接口12是一直流电源连接器(DC power jack),用以与用电设备3电连接,并具有+、-及S端子。
处理电路10根据一第一设定信号,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11传送一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5,使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9V)至该第一连接接口11,或根据一第二设定信号,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11传送一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5,使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12V)至该第一连接接口11,且该处理电路10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一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12,使供电给用电设备3,否则不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12;或者,该处理电路10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二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12,使供电给用电设备3,否则不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12。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处理电路10包括一控制单元20、一降压电路21、一取电模块22、一切换电路23及一开关电路24,且控制单元20电性连接提示模块13、温度感测模块14、电压感测模块15、降压电路21、取电模块22、切换电路23及开关电路24。
其中,如图5所示,降压电路21与第一连接接口11的5V端子电连接,以取得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第一预定电压或第二预定电压),并将该预定电压VCC降压为5V以供应控制单元20及其它需要5V电压的电路使用。
取电模块22连接于控制单元20与第一连接接口11之间,并根据切换电路23产生的第一设定信号或第二设定信号,从电力输出设备5取得相对应的第一预定电压或第二预定电压,并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第一预定电压或第二预定电压至第二连接接口12,以供用电设备3使用。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取电模块22包括一定电压产生电路61、一第一分压电路62、一第二分压电路63及一分压控制电路64。定电压产生电路61与第一连接接口11的5V端子电连接,以接收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第一预定电压或第二预定电压),并根据该预定电压VCC产生一固定电压,例如5V。第一分压电路62与定电压产生电路61电连接以接收该固定电压,且其一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电连接;第一分压电路62对该固定电压分压,使得其输出端恒输出一0.6V电压给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
第二分压电路63与定电压产生电路61电连接以接收该固定电压,且其一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电连接。分压控制电路64与第二分压电路63电连接,并受控制单元20控制。具体而言,分压控制电路64包含一端与控制单元20的IOAO接脚电连接的电阻R10,基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射极接地的一第一晶体管开关Q1,一端接收预定电压VCC且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开关Q1的集极电连接的电阻R9,汲极与第二分压电路63电连接且闸极与电阻R9电连接的一第二晶体管开关MA1,以及一端接地且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开关MA1的源极电连接的电阻R8。
切换电路23具有一接地的第一端,一与控制单元20的IOA2接脚电连接的第二端,及一接收降压电路21产生的5V电压的第三端。
当取电装置1与第一电热装置31电连接,而需提供第一预定电压(9V)给第一电热装置31时,用户可操作切换电路23让第二端与第三端电连接,以输出一具有5V电压(高电压)的第一设定信号给控制单元20,当控制单元20经由IOA2接脚收到该第一设定信号时,其经由IOA0接脚输出一低准位讯号给分压控制电路64的第一晶体管开关Q1,使第一晶体管开关Q1及第二晶体管开关MA1皆不导通(OFF),使得电阻R8未与第二分压电路63电连接,而使得第二分压电路63对该固定电压分压而于其输出端产生一3.3V电压并输出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且根据QC2.0快速充电规格,电力输出设备5会根据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及D+端子上的电压信号(两者统称第一电压信号),决定输出第一预定电压(9V)或第二预定电压(12V)。
因此,当电力输出设备5收到第一连接接口11传来的第一电压信号(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传来0.6V电压,D+端子传来3.3V电压)时,电力输出设备5即会对应输出第一预定电压(9V)至第一连接接口11的5V端子,使第一预定电压(VCC)输出至开关电路24,再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而供电给第一电热装置31。
且当取电装置1与第二电热装置32电连接,而需提供第二预定电压(12V)给第二电热装置32时,用户可操作切换电路23使第二端与第一端电连接,以传送一接地的第二设定信号至控制单元20的与第二端连接的IOA2接脚。因此,当控制单元20判断IOA2接脚收到第二设定信号(接地)时,则经由IOA0接脚输出一高准位讯号给分压控制电路64的第一晶体管开关Q1,使第一晶体管开关Q1及第二晶体管开关MA1皆导通(ON),而使电阻R8与第二分压电路63电连接,让第二分压电路63对该固定电压分压而于其输出端产生一0.6V特电压并输出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则根据QC2.0快速充电规格,当电力输出设备5收到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传来0.6V电压,D+端子传来0.6V电压(两者统称第二电压信号)时,电力输出设备5即会对应输出第二预定电压(12V)至第一连接接口11,使第二预定电压(VCC)输出至开关电路24,再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而供电给第二电热装置32。
因此,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借由操控切换电路23即可控制电力输出设备5对应输出第一预定电压(9V)或第二预定电压(12V)给用电设备3。
且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感测模块15与第一连接接口11电连接,以取得并侦测该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9V或12V),并产生一电压感测信号给控制单元20,控制单元20会根据切换电路23的该第一设定信号(即控制单元20的IOA2接脚收到5V电压)或第二设定信号(即控制单元20的IOA2接脚接地)及电压感测模块15提供的电压感测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是否在一安全范围内。例如若输出9V的预定电压,其安全范围是8.5~9.5V,若输出12V的预定电压,其安全范围是11.5~12.5V。因此,若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在安全范围内时,控制单元20即经由IOA1接脚控制开关电路24输出该预定电压VCC给第二连接接口12,使其供电给用电设备3,并令提示模块13产生一代表取电正常的信号,例如令设于提示模块13的一发光二极管维持恒亮状态。
而当控制单元20依据电压感测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未在安全范围内时,控制单元20即经由IOA1接脚控制开关电路24停止输出该预定电压VCC给第二连接接口12,使其停止供电给用电设备3,同时令提示模块13产生一代表电压异常的异常提示信号,例如令设于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持续闪烁,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借此,保障用电的安全。
本实施例的温度感测模块14用以侦测该电力输出设备5的温度并产生一温度感知信号,例如图4所示,温度感测模块14的一热敏电阻(NTC)可借由与第一连接接口11(USB连接器)接触,以通过第一连接接口11感测电力输出设备5的温度。因此,当控制单元20依据该温度感知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5的温度异常时,即通过IOA1接脚控制开关电路24停止输出预定电压VCC至第二连接接口12,使停止供电给用电设备3,并使提示模块13产生一代表温度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例如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持续闪烁,以提醒使用者注意。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开关电路24具有一射极接地的第三晶体管开关Q2,一闸极与第三晶体管开关Q2的集极电连接,汲极接收预定电压VCC且源极与第二连接接口12的+端子电连接的第四晶体管开关MA2,一电连接于控制单元20的IOA1接脚与第三晶体管开关Q2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11,及一电连接在第四晶体管开关MA2的汲极与闸极之间的电阻R12。
借此,当控制单元20依据该温度感知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3的温度正常时,其经由IOA1接脚输出一高准位讯号至第三晶体管开关Q2的基极,使得第三晶体管开关Q2及第四晶体管开关MA2导通(ON),让电力输出设备5的预定电压VCC能经由第四晶体管开关MA2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而供电给用电设备3;而当控制单元20依据该温度感知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3的温度异常时,其经由IOA1接脚输出一低准位讯号至第三晶体管开关Q2的基极,使第三晶体管开关Q2及第四晶体管开关MA2不导通(OFF),让电力输出设备5的预定电压VCC无法经由第四晶体管开关组件MA2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而停止供电给用电设备3。借此,保障用电的安全。
参阅图6,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如同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处理电路10’也包括控制单元20、降压电路21、切换电路23及开关电路24,且控制单元20电性连接提示模块13、温度感测模块14、电压感测模块15、降压电路21、切换电路23及开关电路24,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取电模块22’以及处理电路10’还包括一与控制单元20电连接的唤醒模块16。
本实施例的取电模块22’具有型号为E357的驱动控制器221的集成电路,并且以驱动控制器221连接电阻R2及电阻R3以实现取得9V的第一预定电压,或者以驱动控制器221只连接电阻R3以实现取得12V的第二预定电压。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当切换电路23被固定切换至高电位(+5V)而输出第一设定信号给控制单元20,控制单元20确定取电模块22’将向电力输出设备5取得第一预定电压(9V),因此为了让取电模块22’能向电力输出设备5取得第一预定电压(9V),需将电阻R2及电阻R3分别连接至驱动控制器221的V2、V3接脚,使驱动控制器221据此经由第一连接接口11输出第一电压信号给电力输出设备5,亦即驱动控制器221的DM接脚会输出0.6V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接脚,且驱动控制器221的DP接脚会输出3.3V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接脚,则根据QC2.0快速充电规格,当电力输出设备5收到第一连接接口11传来第一电压信号时(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一端子传来0.6V电压,D+端子传来3.3V电压),电力输出设备5即会对应输出第一预定电压(9V)至第一连接接口11,使第一预定电压(VCC)输出至开关电路24,再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而供电给用电设备3。因此,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只会固定提供第一预定电压(9V)给需要以第一预定电压供电的用电设备3。
另外,当切换电路23固定切换至接地而输出第二设定信号给控制单元20时,控制单元20确定取电模块22’将向电力输出设备5取得第二预定电压(12V),因此,为了让取电模块22’能向电力输出设备5取得第二预定电压(12V),则只需将电阻R3连接至驱动控制器221的V3接脚,使驱动控制器221据此输出第二电压信号给电力输出设备5,亦即驱动控制器221的DM接脚及DP接脚分别输出0.6V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接脚及D+接脚,则根据QC2.0快速充电规格,当电力输出设备5收到第一连接接口11传来第二电压信号时,电力输出设备5即会对应输出第二预定电压(12V)至第一连接接口11,使第二预定电压(VCC)输出至开关电路24,再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而供电给用电设备3。因此,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只会固定提供第二预定电压(12V)给需要以第二预定电压供电的用电设备3。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在出厂前(生产时)就已设定只输出第一预定电压(9V)或第二预定电压(12V),故没有提供可输出第一预定电压或第二预定电压的切换选择功能。
再者,为了避免电力输出设备5进入休眠模式,本实施例的处理电路10’还包括一与控制单元20电连接的的唤醒模块16。唤醒模块16包含一端与控制单元20的IOB2接脚电连接的第一电阻R10,基极与第一电阻R10电连接且射极接地的一第一晶体管开关Q2,闸极与第一晶体管开关Q2的集极电连接且汲极接收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的一第二晶体管开关MA2,一电连接在第二晶体管开关MA2的汲极与闸极之间的第二电阻R11,以及一端与第二晶体管开关MA2的源极电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第三电阻R12。且控制单元20会在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预定电压VCC期间,每隔一预定时间(例如:8秒)经由IOB2接脚控制唤醒模块16的第一晶体管开关Q2及第二晶体管开关MA2暂时导通,例如导通0.1秒,使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经由第三电阻R12到接地的线路流过一预定电流,例如100mA,以让电力输出设备5能够持续输出预定电压VCC而不致进入休眠模式。
另外,本实施例防止电力输出设备5进入休眠模式的另一个方式是在该第一连接接口11的5V端子与接地(GND)端子之间跨接一电阻R1,使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经由电阻R1到接地的线路持续有电流流过,以让电力输出设备5持续输出预定电压VCC而不致进入休眠模式。
借此,用电设备3即使在不用电的状态下,电力输出设备5仍维持供电状态而不会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当用电设备3要再次从取电装置1取得电力时,电力输出设备5可立即提供预定电压VCC给用电设备3,而不需借由插拔电力输出设备5的方式来唤醒电力输出设备5重新供电。
且参阅图7并配合图6,本实施例的操作流程为:如步骤S101,首先处理电路10’的控制单元20根据切换电路23输出第一设定信号或第二设定信号,确定取电模块22’将向电力输出设备5取得第一预定电压(9V)或是第二预定电压(12V)。
接着,如步骤S102,用户将取电装置1电连接电力输出设备5,当连接完成后,如步骤S103,取电装置1的控制单元20会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闪烁。然后,如步骤S104,控制单元20依据电压感测模块15传来的电压感测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是否为切换电路23设定的电压?若否(例如控制单元20收到第一设定信号,但电力输出设备5并未对应输出第一预定电压),则执行步骤S103,控制单元20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闪烁以提醒使用者,若是,如步骤S105,控制单元20接着检测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当预定电压为9V(第一预定电压)时,其安全范围为8.5~9.5V之间,当预定电压为12V(第二预定电压)时,其安全范围为11.5~12.5V之间。若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不在安全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103,控制单元20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闪烁以提醒使用者,若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在安全范围内,如步骤S106,控制单元20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恒亮,并令开关电路24输出预定电压VCC至第二连接接口12,使能供电给用电设备3。
并且,如步骤S107,控制单元20防止电力输出设备5进入休眠模式。接着,如步骤S108,控制单元20依据温度感测模块14传来的温度感知信号,判断电力输出设备5的温度是否超出一安全范围?本实施例的安全范围是例如摄氏50度,若温度未超出摄氏50度,控制单元20执行步骤S106,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恒亮,并令开关电路24正常输出预定电压VCC。若判断温度超出摄氏50度,则表示电力输出设备5发生异常状况,则如步骤S109,控制单元20令提示模块13的发光二极管持续闪烁以提醒使用者,并令开关电路24停止输出预定电压VCC至第二连接接口12,使停止供电给用电设备3。
参阅图8,是本发明取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运作原理类似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也包括如图4的第一连接接口11、第二连接接口12、提示模块13、温度感测模块14、电压感测模块15及图5(第二实施例)的唤醒模块16,且本实施例的处理电路10”也包括如图4的降压电路21’、切换电路23及开关电路24,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以一微处理器71整合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20及取电模块22的功能,且处理电路10”还包含一与微处理器71电连接的刻录连接接口72,一电连接在微处理器71与第一连接接口11之间的选择电路731,以及一电连接在选择电路731与第一连接接口11之间的反向导流电路732,其用以避免电流反向流至第一连接接口11。
其中,降压电路21’接收电力输出设备5输出的预定电压VCC(9V或12V)并据以产生3.3V电压以供电给微处理器71。刻录连接接口72能与一外部主机(图未示)电连接,以让外部主机可刻录数据至微处理器71。
且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71会根据切换电路23产生的该第一设定信号(例如切换电路23切换到接收5V电压),令选择电路731产生第一电压信号给第一连接接口11,亦即选择电路731产生一0.6V电压给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并产生一3.3V电压给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则根据QC2.0快速充电规格,电力输出设备5收到来自第一连接接口11的该第一电压信号时,即会对应输出第一预定电压VCC(9V)至第一连接接口11,使第一预定电压VCC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以供电给用电设备3。
而当切换电路23产生该第二设定信号(例如切换电路23切换到接地)时,微处理器71会令选择电路731产生第二电压信号给第一连接接口11,亦即选择电路731会输出一0.6V电压给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并输出一0.6V电压给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则根据QC2.0快速充电规格,电力输出设备5根据来自第一连接接口11的该第二电压信号(即第一连接接口11的D-端子传来0.6V电压,D+端子传来0.6V电压),对应输出第二预定电压VCC(12V)至第一连接接口11,使第二预定电压VCC经由开关电路24输出至第二连接接口12以供电给用电设备3。因此,本实施例的取电装置1借由操控切换电路23即可控制电力输出设备5对应输出第一预定电压(9V)或第二预定电压(12V)。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功效:用户只要将符合快速充电规格的电力输出设备5及用电设备3分别电连接在取电装置1的第一连接接口11及第二连接接口12,取电装置1即可对应使用不同电压的用电设备3,例如第一电热装置31及第二电热装置32,向电力输出设备5要求输出合适的电力给用电设备3,使得不同用电需求的用电设备3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取电装置1使用电力输出设备5提供的电力,且取电装置1配合电压异常提示及电力输出设备5温度异常时中断供电等功能,使整体应用更为安全,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13)

1.一种取电装置,电连接于一电力输出设备,该电力输出设备符合一快速充电规格且可产生电位不同的一第一预定电压及一第二预定电压,其特征在于:
该取电装置包括:
一第一连接接口,用以电连接该电力输出设备;
一第二连接接口;及
一处理电路,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并根据一第一设定信号,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或根据一第二设定信号,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一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或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二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电装置还包括:
一温度感测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侦测该电力输出设备的温度并输出一温度感知信号给该处理电路,使该处理电路根据该温度感知信号判断该电力输出设备温度异常时,停止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及
一提示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电力输出设备温度异常时,令该提示模块产生一代表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电装置还包括:
一提示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未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或该第二预定电压未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提示模块产生一代表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电装置还包括:
一电压感测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及该第一连接接口,用以侦测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并输出一电压感测信号给该处理电路,使根据该第一设定信号及该电压感测信号,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是否在对应的一安全范围内,或根据该第二设定信号及该电压感测信号,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是否在对应的一安全范围内;及
一提示模块,电连接该处理电路,且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未在所对应的该安全范围内时,令该提示模块产生一代表异常状态的异常提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包括一控制单元及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一取电模块、一切换电路及一开关电路,该降压电路根据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电压产生一电压源供给该控制单元及该切换电路;该取电模块电连接于该控制单元与该第一连接接口之间,该切换电路产生该第一设定信号及该第二设定信号,该开关电路电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并从该第一连接接口接收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当该控制单元收到该第一设定信号时,该控制单元令该取电模块输出该第一电压信号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当该控制单元收到该第二设定信号时,该控制单元令该取电模块输出该第二电压信号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且该控制单元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或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开关电路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接口为一USB连接器,该第二连接接口为一直流电源连接器,且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在该USB连接器的一供电端子及一接地端子之间跨接的电阻,以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恒经由该供电端输出一电流流经该电阻而避免该电力输出设备进入停止输出电力的一休眠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电连接该控制单元及该第一连接接口的唤醒模块,该控制单元每隔一预定时间控制该唤醒模块运作,使该电力输出设备定时地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输出一电流至该唤醒模块,以避免该电力输出设备进入停止输出电力的一休眠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及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一切换电路、一开关电路,以及电连接在微处理器与该第一连接接口之间的选择电路;该降压电路根据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电压产生一电压源供给该微处理器及该切换电路;该开关电路与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电连接,并从该第一连接接口接收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且该微处理器根据该切换电路产生的该第一设定信号或该第二设定信号,令该选择电路输出该第一电压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第一连接接口,使该电力输出设备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或第二电压信号对应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且该微处理器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或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开关电路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刻录连接接口,其能与一外部主机电连接,以让该外部主机刻录数据至该微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还包括一电连接在该选择电路与该第一连接接口之间的反向导流电路,其用以避免电流反向流至该第一连接接口。
11.一种取电装置,电连接于一电力输出设备,该电力输出设备符合一快速充电规格且可产生电位不同的一第一预定电压及一第二预定电压,其特征在于:
该取电装置包括:
一第一连接接口,用以电连接该电力输出设备;
一第二连接接口;及
一处理电路,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其能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或者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传送一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使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输出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一连接接口,且该处理电路根据一第一设定信号,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一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或者该处理电路根据一第二设定信号,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将该第二预定电压输出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包括一控制单元及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的一降压电路、一取电模块、一切换电路及一开关电路,该降压电路根据该电力输出设备输出的电压产生一电压源供给该控制单元及该切换电路;该取电模块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接口,该切换电路产生该第一设定信号或该第二设定信号,该开关电路电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连接接口及该第二连接接口,并从该第一连接接口接收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该控制单元判断该第一预定电压与该第一设定信号对应时,或判断该第二预定电压与该第二设定信号对应时,令该开关电路输出该第一预定电压或该第二预定电压至该第二连接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电模块包含一与该第一连接接口电连接的驱动控制器,且该驱动控制器与两个电阻连接时会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输出该第一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该驱动控制器与该两个电阻其中之一连接时会经由该第一连接接口输出该第二电压信号给该电力输出设备。
CN201611119044.1A 2016-04-15 2016-12-07 取电装置 Pending CN1073022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1756 2016-04-15
TW105111756 2016-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242A true CN107302242A (zh) 2017-10-27

Family

ID=5906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378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612U (zh) 2016-04-15 2016-12-07 取电装置
CN201611119044.1A Pending CN107302242A (zh) 2016-04-15 2016-12-07 取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378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612U (zh) 2016-04-15 2016-12-07 取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6274612U (zh)
TW (1) TW2017370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3184A1 (zh) * 2020-10-20 2022-04-2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接口转接设备的电路以及接口转接设备
CN114824977A (zh) * 2022-03-30 2022-07-2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三端适用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37022A (zh) * 2016-04-15 2017-10-16 Steven Meng-Hua Yue 取電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0020A1 (ja) * 2014-06-13 2015-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および電力供給装置
WO2016013013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Advanced Magnetic Solutions Limited . Controlled power adapter and cable
CN206274612U (zh) * 2016-04-15 2017-06-23 喻孟华 取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0020A1 (ja) * 2014-06-13 2015-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および電力供給装置
WO2016013013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Advanced Magnetic Solutions Limited . Controlled power adapter and cable
CN206274612U (zh) * 2016-04-15 2017-06-23 喻孟华 取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3184A1 (zh) * 2020-10-20 2022-04-2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接口转接设备的电路以及接口转接设备
CN114824977A (zh) * 2022-03-30 2022-07-2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三端适用型装置
CN114824977B (zh) * 2022-03-30 2023-07-25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三端适用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4612U (zh) 2017-06-23
TW201737022A (zh) 201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843B (zh) 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
JP6014179B2 (ja)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器連結感知装置
CN206274612U (zh) 取电装置
US20150022154A1 (en) Power source device having standby power-cutoff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WO2012075769A1 (zh) 移动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73959B (zh) 一种基于两芯线通讯的弱电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01122731A (zh) 具有电池的投影仪及其供电方法
CN107809120A (zh) 电池装置、电子装置以及电池装置的保护方法
CN207924620U (zh) 供电电路和头戴显示系统
CN111756086A (zh) 使用移动机器人电池的电源桥接装置及桥接方法
CN101788842A (zh)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装置及其相关方法与计算机系统
CN204578184U (zh) 一种交流适配器
CN205609922U (zh) 取电装置
CN105762856A (zh) 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车载互联系统及其中央处理单元
CN106033242B (zh) 外部电源供应器以及应用于其的系统连接侦测单元
JP2005348468A (ja) 充電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充電装置
CN214755686U (zh) 一种智能充电定时保护器
CN2932508Y (zh) 刷卡式电动车智能充电站
CN203611776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07359490A (zh) 取电装置
CN206542212U (zh) 一种充电保护装置
CN206117113U (zh) 电器智能自动断电保护器
CN207123743U (zh) 猪舍环境低功耗智能监测装置
CN208226254U (zh) 具有过热保护的连接接头及连接装置
CN215987297U (zh) Usb插入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