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2145A - 导电端子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2145A
CN107302145A CN201710579503.2A CN201710579503A CN107302145A CN 107302145 A CN107302145 A CN 107302145A CN 201710579503 A CN201710579503 A CN 201710579503A CN 107302145 A CN107302145 A CN 107302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wall
elastic arm
conducting terminal
perfor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95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东
薛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feng United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feng United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feng United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feng United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795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2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2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2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01R12/585Terminals having a press fit or a compliant portion and a shank passing through a hole 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开设有细长形的穿孔,所述穿孔的两侧为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为相对设置的弓形并在一端连接成尖端,所述第一弹臂包括位于穿孔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弹臂包括位于穿孔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受力变形时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第一内壁的凸部与第二内壁的凹部相配合,可使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具有适当的弹力且防止受力过度,且可使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迅速回弹,从而增加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导电端子应用在电子领域,实现两个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一般导电端子的一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电子器件上,另一端为可断开式接触连接另一个电子器件上。请参公告号为CN203103573U、CN203660102U、CN203675529U和公开号为US2009/0239398D的专利接了一种导电端子,在导电端子上开设有通孔或盲孔,利用通孔或盲孔使端子具有弹性,从而实现弹性连接。然,带有盲孔的导电端子弹性不足容易导致插拔困难或接触不良;带有通孔的导电端子经常插拔时容易导致弹性失效,从而影响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
由此,有必要重新设计一种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开设有细长形的穿孔,所述穿孔的两侧为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为相对设置的弓形并在一端连接成尖端,所述第一弹臂包括位于穿孔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弹臂包括位于穿孔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受力变形时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端的厚度为d,所述穿孔的最大宽度为w,其中1.5w≤d≤2.5w。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的高度为h1,所述凸起的高度为h2,其中h1=h2,0.3≤h1=h2≤0.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臂的最大宽度为s1,所述第二弹臂的最大宽度为s2,其中,1.2w≤s1=s2≤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内壁而凸伸的弧形,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内壁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壁而凸伸的弧形,所述两个凸起分布于所述第二内壁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的凸部为圆柱形,沿所述第一弹臂的厚度延伸;所述第二内壁的凸起为圆柱形,沿所述第二弹臂的厚度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的凸部为凸起的球缺形,所述第二内壁的凹部为凹陷的球缺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的细长的两端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通过圆弧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的上下边均为圆弧边,所述第一弹臂于第一外壁的最凸处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臂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上下边均为圆弧边,所述第二弹臂于第二外壁的最凸处为第二接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第一内壁的凸部与第二内壁的凹部相配合,可使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具有适当的弹力且防止受力过度,且可使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迅速回弹,从而增加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导电端子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图1和图3,本发明揭示一种导电端子100,其包括接触端1。所述接触端1开设有细长形的穿孔11,所述穿孔11的两侧为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为相对设置的弓形并在一端连接成尖端14。所述第一弹臂12包括位于穿孔11的第一内壁121,所述第二弹臂13包括位于穿孔11的第二内壁131。所述第一内壁121上设置有凸部1211,所述第二内壁131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受力变形时与所述凸部1211相配合的凹部1311,所述第二内壁131上设置有两个凸起1312,所述凹部1311形成于所述两个凸起1312之间。两个凸起1312也可以与凸部1211的两侧相抵触。请参图3,导电端子100插入使用时,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受力变形,第一内壁121的凸部1211与第二内壁131的凹部1311相配合,使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具有适当的弹力且防止受力过度,且在导电端子100拔出未使用时,可使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迅速回弹,从而增加导电端子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图1和图2,所述接触端的厚度为d,所述穿孔11的最大宽度为w,其中1.5w≤d≤2.5w。比如,w=0.4mm,d=0.6mm。w=0.5mm,d=0.8mm。w=0.4mm,d=1mm,等等。凸部1211的高度为h1(未标示),凸起1312的高度为h2(未标示),其中h1=h2,0.3≤h1=h2≤0.4。比如h1=0.1mm。第一弹臂12的最大宽度为s1,第二弹臂的最大宽度为s2,其中1.2w≤s1=s2≤d,比如w=0.4mm,s1=s2=0.5mm,d=0.7mm。从而可保证第一弹臂12和第二弹臂13的弹力,并确保安全回弹,增加使用寿命。
请参图1,所述第一内壁121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内壁131而凸伸的弧形,所述凸部1211位于所述第一内壁121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内壁131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壁121而凸伸的弧形,所述两个凸起分布于所述第二内壁131的中间位置。从而保证弹力和回弹力,且保证接触的稳定性。
请参图1,所述第一内壁121的凸部1211为圆柱形,沿所述第一弹臂12的厚度延伸;所述第二内壁131的凸起1311为圆柱形,沿所述第二弹臂13的厚度延伸。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壁的凸部为凸起的球缺形,所述第二内壁的凹部为凹陷的球缺形。
请参图1,所述穿孔11的细长的两端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内壁121和第二内壁131通过圆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臂1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壁121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122,所述第一外壁122的上下边均为圆弧边,所述第一弹臂12于第一外壁122的最凸处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臂1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内壁131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132,所述第二外壁132的上下边均为圆弧边,所述第二弹臂13于第二外壁132的最凸处为第二接触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开设有细长形的穿孔,所述穿孔的两侧为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为相对设置的弓形并在一端连接成尖端,所述第一弹臂包括位于穿孔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弹臂包括位于穿孔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上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受力变形时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二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的厚度为d,所述穿孔的最大宽度为w,其中1.5w≤d≤2.5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高度为h1,所述凸起的高度为h2,其中h1=h2,0.3≤h1=h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的最大宽度为s1,所述第二弹臂的最大宽度为s2,其中,1.2w≤s1=s2≤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内壁而凸伸的弧形,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内壁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壁而凸伸的弧形,所述两个凸起分布于所述第二内壁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的凸部为圆柱形,沿所述第一弹臂的厚度延伸;所述第二内壁的凸起为圆柱形,沿所述第二弹臂的厚度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的凸部为凸起的球缺形,所述第二内壁的凹部为凹陷的球缺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细长的两端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通过圆弧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外壁的上下边均为圆弧边,所述第一弹臂于第一外壁的最凸处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臂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壁,所述第二外壁的上下边均为圆弧边,所述第二弹臂于第二外壁的最凸处为第二接触部。
CN201710579503.2A 2017-07-17 2017-07-17 导电端子 Pending CN107302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9503.2A CN107302145A (zh) 2017-07-17 2017-07-17 导电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9503.2A CN107302145A (zh) 2017-07-17 2017-07-17 导电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2145A true CN107302145A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9503.2A Pending CN107302145A (zh) 2017-07-17 2017-07-17 导电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214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17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德尔菲技术公司 顺应针
CN101401264A (zh) * 2006-03-12 2009-04-01 克兰斯基有限责任公司 接触销和其制造方法
CN206878203U (zh) * 2017-07-17 2018-01-12 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264A (zh) * 2006-03-12 2009-04-01 克兰斯基有限责任公司 接触销和其制造方法
CN101330171A (zh) * 2007-06-20 2008-12-24 德尔菲技术公司 顺应针
CN206878203U (zh) * 2017-07-17 2018-01-12 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326B (zh) Probe and probe module using the probe
US100606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of LED light
DE202010010536U1 (de) LED-Röhre mit einseitiger Kontaktierung und Sicherungstechnologie
CN206878203U (zh) 导电端子
CN101212097B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6864682U (zh) 导电端子
CN107302146A (zh) 导电端子
CN107302145A (zh) 导电端子
WO2019140791A1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CN208028258U (zh) 一种弹片结构
CN106385472A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4205121U (zh) 接线端子
CN203707410U (zh) 一种附件为圆形针配插结构连接器
CN102176572A (zh) 双面接触弹片
CN206878211U (zh) 插接端子
CN103633468B (zh) 插头装置以及应用该插头装置的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CN204464532U (zh) 内置型天线连接器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6922070U (zh) 一种端子结构
CN203445272U (zh) 一种电路板与插座组件
CN203118997U (zh) 防偏位的二极管器件
CN205609455U (zh) 断路器的电气连接端子
CN207398457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固定片
CN207705514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CN215632088U (zh) 一种t型复合横担绝缘子芯体
CN107357007A (zh) 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