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4602B -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4602B
CN107294602B CN201710557330.4A CN201710557330A CN107294602B CN 107294602 B CN107294602 B CN 107294602B CN 201710557330 A CN201710557330 A CN 201710557330A CN 107294602 B CN107294602 B CN 107294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dm
layer
visible light
signa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73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4602A (zh
Inventor
杨昉
孙雅琪
高俊男
潘长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573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4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4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4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4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4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适用幅度调制要求、抑制用户间互干扰、提升系统信道容量、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实现灵活上行多址。

Description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可见光通信)是一种在LED照明的基础上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手段,利用光源发出肉眼无法察觉的高频信号来传输信息。以其频谱宽、绿色节能、深度覆盖、可与照明有机结合的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多址接入技术能够同时支持多个用户进行通信,采用相应的信道复用技术,在同一传输信道中,实现多个用户信号独立可靠的接收和解调。常见的接入手段有FDMA(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多址接入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系统容量、频谱和信道利用效率,并且不过度增加系统复杂度,从而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是一种常见的可见光通信调制方法,具有灵活多址、实现复杂度低的优点,同时可以很好地对抗频率选择性信道干扰。OFDM调制将信号调制到每个子载波上进行传输,基于OFDM调制可以实现一种频分多址方法。
然而,VLC采用幅度调制,要求时域信号为非负实数,对于OFDM调制的信号有限制,使得OFDM调制的频谱利用效率不高,降低了能够支持多址接入的用户数量,不利于高速系统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多层的OFDM调制,适用幅度调制要求、抑制用户间互干扰、提升系统信道容量、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实现灵活上行多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进一步地,第l层(0<l<log2N)子载波为总子载波资源中的第2l-1·(2k+1)个子载波(0≤k<N/2l),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代表该层子载波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并只在该层OFDM数据块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其余子载波置零。
进一步地,所有OFDM数据块满足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对第l层频域信号进行Nl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时域信号,将负信号置零且正信号不变得到非负时域信号,再将所述非负时域信号重复N/Nl次并除以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21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长度一致,进行逐采样点对齐,以实现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叠加OFDM信号过程包括:将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直接相加,并将超出LED动态范围的信号置为预设的最大或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中,每个用户仅占用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中,所有用户仅占用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
进一步地,在每层OFDM中,属于同一用户的子载波呈梳状分配、块状分配或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分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将多层OFDM调制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上行多址中,适用幅度调制要求、抑制用户间互干扰、提升系统信道容量、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实现灵活上行多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多层的OFDM调制,适用幅度调制要求、抑制用户间互干扰、提升系统信道容量、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实现灵活上行多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包括: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各用户的资源分配请求,分配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信号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中的各层频域信号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中的用户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中的用户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中的用户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中的用户资源分配示意图;以及
图7是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l层(0<l<log2N)子载波为总子载波资源中的第2l-1·(2k+1)个子载波(0≤k<N/2l),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 -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代表该层子载波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并只在该层OFDM数据块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其余子载波置零,例如图2所示。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用户仅占用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所有用户仅占用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更为具体地,在每层OFDM中,属于同一用户的子载波呈梳状分配、块状分配或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分配。
步骤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待传输信号(OFDM频域信号)满足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对第l层频域信号进行Nl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时域信号,将负信号置零且正信号不变得到非负时域信号,将非负时域信号重复N/Nl次并除以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41
步骤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信号时间同步的方式为,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长度一致,进行逐采样点对齐;信号叠加的方式为,将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直接相加,并将超出LED动态范围的信号置为预设的最大或最小值。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用户仅占用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此时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步骤可省略,信号叠加步骤只进行限幅操作。
步骤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具体地,两个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第一个用户A获得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第二个用户B获得第二、三层OFDM子载波资源,各层OFDM数据块中只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偶数子载波置零,第l层(l=1,2,3)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用户资源分配例如图3所示。
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具体地,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经过16QAM星座映射后得到星座映射符号,构成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加载到所分配的奇数子载波上,其余子载波置零。第l层OFDM数据块满足的Hermitian对称结构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51
其中[]*表示取共轭,k表示数据在数据块中的序号。
第一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的OFDM数据块XA,对XA进行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用户A时域信号xA,第二个用户串并转换分别得到长度为N/2和N/4的OFDM数据块,分别表示为XB2和XB3,对应第二、三层OFDM子载波,并分别进行N/2、N/4点IDFT得到时域信号后,各用户时域负信号置零,正信号不变,第二个用户第二层时域信号重复2次并除以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53
得到xB2,第二个用户第三层时域信号重复4次并除以2得到xB3
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长度一致,进行逐采样点对齐,再将各层OFDM信号直接相加,并将超出LED动态范围的信号置为预设的最大或最小值。
对用户A时域信号xA直接进行限幅操作,用户B直接相加各层OFDM信号得到,xB=xB2+xB3,再对xB进行限幅操作。对时域信号x进行限幅操作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52
其中IL为预设的最小值,IH为预设的最大值,xclip为限幅后的叠加OFDM信号。
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具体地,四个用户A、B、C、D获得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只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偶数子载波置零,属于同一用户的子载波呈梳状分配,用户资源分配例如图4所示。
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具体地,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经过16QAM星座映射后得到星座映射符号,构成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加载到所分配的奇数子载波上,其余子载波置零,满足的Hermitian对称结构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61
其中[]*表示取共轭,k表示数据在数据块中的序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的OFDM数据块后,进行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时域信号,负信号置零,正信号不变,其中N为总子载波数。
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具体地,对每个用户各自的时域信号进行限幅操作。对时域信号x进行限幅操作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62
其中IL为预设的最小值,IH为预设的最大值,xclip为限幅后的叠加OFDM信号。
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具体地,四个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第一、二个用户A、B获得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第三个用户C获得第二层OFDM子载波资源,第四个用户D获得第三层OFDM子载波资源,各层OFDM数据块中只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偶数子载波置零,第一、二个用户的子载波呈块状分布,第l层(l=1,2,3)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 -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用户资源分配例如图5所示。
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具体地,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经过16QAM星座映射后得到星座映射符号,构成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加载到所分配的奇数子载波上,其余子载波置零。第l层OFDM数据块满足的Hermitian对称结构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71
其中[]*表示取共轭,k表示数据在数据块中的序号。
第一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的OFDM数据块XA,对XA进行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用户A时域信号xA,第二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的OFDM数据块XB,对XB进行N点IDFT得到用户B时域信号xB,第三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2的OFDM数据块XC,对XC进行N/2点IDFT得到时域信号,第四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4的OFDM数据块XD,对XD进行N/4点IDFT得到时域信号后,各用户时域负信号置零,正信号不变,第三个用户将得到的非负时域信号重复2次并除以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72
得到xC,第四个用户将得到的非负时域信号重复4次并除以2得到xD
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具体地,对每个用户各自的时域信号进行限幅操作。对时域信号x进行限幅操作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73
其中IL为预设的最小值,IH为预设的最大值,xclip为限幅后的叠加OFDM信号。。
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具体地,三个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第一个用户A获得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第二个用户B获得第二层OFDM子载波资源,第三个用户C获得第三层OFDM子载波资源,各层OFDM数据块中只在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偶数子载波置零,第l层(l=1,2,3)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用户资源分配例如图6所示。
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具体地,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经过16QAM星座映射后得到星座映射符号,构成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加载到所分配的奇数子载波上,其余子载波置零。第l层OFDM数据块满足的Hermitian对称结构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81
其中[]*表示取共轭,k表示数据在数据块中的序号。
第一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的OFDM数据块XA,对XA进行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用户A时域信号xA,第二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2的OFDM数据块XB,对XB进行N/2点IDFT得到时域信号,第三个用户串并转换得到长度为N/4的OFDM数据块XC,对XC进行N/4点IDFT得到时域信号后,各用户时域负信号置零,正信号不变,第二个用户时域信号重复2次并除以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82
得到xB,第三个用户时域信号重复4次并除以2得到xC
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具体地,对每个用户各自的时域信号进行限幅操作。对时域信号x进行限幅操作为:
Figure BDA0001346128160000083
其中IL为预设的最小值,IH为预设的最大值,xclip为限幅后的叠加OFDM信号。
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700包括:资源分配模块710、信号生成模块720、信号融合模块730和信号发送模块740。
其中,资源分配模块710,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信号生成模块720,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信号融合模块730,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信号发送模块740,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700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因此对于其具体地示例性描述请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装置,能够将多层OFDM调制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上行多址中,适用幅度调制要求、抑制用户间互干扰、提升系统信道容量、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实现灵活上行多址。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4)

1.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各用户根据需求请求资源分配,获得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S2:各用户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S3: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S4:各用户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其中,第l层(0<l<log2 N)子载波为总子载波资源中的第2l-1·(2k+1)个子载波(0≤k<N/2l),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代表该层子载波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并只在该层OFDM数据块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其余子载波置零;
所有OFDM数据块满足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
在步骤S2中,对第l层频域信号进行Nl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时域信号,将负信号置零且正信号不变得到非负时域信号,再将所述非负时域信号重复N/Nl次并除以
Figure FDA0002370571410000011
其中,所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中,每个用户仅占用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
或者所有用户仅占用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
在每层OFDM中,属于同一用户的子载波呈梳状分配、块状分配或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长度一致,进行逐采样点对齐,以实现各用户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叠加OFDM信号过程包括:
将每个用户的各层OFDM信号直接相加,并将超出LED动态范围的信号置为预设的最大或最小值。
4.一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各用户的资源分配请求,分配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得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待传输信号加载到所述不同层的OFDM子载波资源,并对每层分别进行OFDM调制,得到各层OFDM信号;
信号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各层OFDM信号时间同步后进行信号叠加,得到叠加OFDM信号;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叠加OFDM信号调制到可见光驱动电流上,得到可见光通信信号,并发送所述可见光通信信号;
其中,第l层(0<l<log2 N)子载波为总子载波资源中的第2l-1·(2k+1)个子载波(0≤k<N/2l),子载波数为Kl=N/2l,OFDM数据块的大小为Nl=N/2l-1,其中l代表多层OFDM的层序号,k代表该层子载波序号,Kl代表第l层子载波数,Nl代表第l层OFDM数据块大小,N代表总子载波数,并只在该层OFDM数据块奇数子载波上传输数据,其余子载波置零;
所有OFDM数据块满足厄米特(Hermitian)对称结构;
在信号生成模块中,对第l层频域信号进行Nl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得到时域信号,将负信号置零且正信号不变得到非负时域信号,再将所述非负时域信号重复N/Nl次并除以
Figure FDA0002370571410000021
其中,所述可见光上行多址接入方案中,每个用户仅占用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
或者所有用户仅占用第一层OFDM子载波资源;
在每层OFDM中,属于同一用户的子载波呈梳状分配、块状分配或根据信道情况自适应分配。
CN201710557330.4A 2017-07-10 2017-07-10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294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7330.4A CN107294602B (zh) 2017-07-10 2017-07-10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7330.4A CN107294602B (zh) 2017-07-10 2017-07-10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4602A CN107294602A (zh) 2017-10-24
CN107294602B true CN107294602B (zh) 2020-06-30

Family

ID=6010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7330.4A Active CN107294602B (zh) 2017-07-10 2017-07-10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4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5314B (zh) * 2018-12-20 2020-03-03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laco-ofdm系统中误码率的编解码方法
CN110445539B (zh) * 2019-07-22 2020-08-2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亮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672A (zh) * 2010-05-13 2010-09-1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码分层空时编码系统和基于该编码的光通信方法
CN101904206A (zh) * 2008-12-31 2010-12-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先进无线ofdm/ofdma系统的同步信道
CN104104638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6507485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服务质量的无线分层组播传输资源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7026C (zh) * 2004-04-30 2006-03-22 清华大学 面向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广播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997769A (zh) * 2010-07-20 2011-03-30 复旦大学 基于ofdm的多边带多子载波分配技术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US20140313951A1 (en) * 2013-04-17 2014-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layer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206A (zh) * 2008-12-31 2010-12-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先进无线ofdm/ofdma系统的同步信道
CN101834672A (zh) * 2010-05-13 2010-09-1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码分层空时编码系统和基于该编码的光通信方法
CN104104638A (zh) * 2013-04-11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6507485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服务质量的无线分层组播传输资源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ayered ACO-OFDM for intensity-modulated direct-detection optical wireless transmission;Qi Wang;《Optics express》;20150531;第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4602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19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lurality of data symb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7057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ilot for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KR10237884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 간 통신과 셀룰라 통신의 공존 방법 및 장치
KR100790125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접속 방식 시스템의 역방향 패킷 데이터전송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송신 장치
KR101344875B1 (ko) 업링크 제어 채널에 최적화된 로컬 영역
JP7126317B2 (ja) 狭帯域用の物理的に分離されたチャンネル、低複雑な受信機
US20100260163A1 (en) OFDM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06135187A2 (en) A method of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JP2011504694A (ja) ブロードバンド無線通信における信号生成及び情報伝送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KR20220011225A (ko) 무선 통신 기지국 장치 및 제어 채널 배치 방법
WO2014013894A1 (ja)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送信プログラム
CN109565414B (zh) 用于处理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2804673B (zh) 在使用dct-ofdm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路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4602B (zh)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多层ofdm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US201202942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644175B (zh) 用于处理待经由第一无线电模块发送的数据的设备
WO2009048305A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deword
CN109450533B (zh) 基于混合调制的可见光组网方法及装置
US7978733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subframe including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KR101285379B1 (ko) 상향 링크에서의 부 반송파 배치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송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