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4588A -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4588A
CN107294588A CN201610223357.5A CN201610223357A CN107294588A CN 107294588 A CN107294588 A CN 107294588A CN 201610223357 A CN201610223357 A CN 201610223357A CN 107294588 A CN107294588 A CN 107294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figur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33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4588B (zh
Inventor
武露
黄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33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458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9793 priority patent/WO20171778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4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4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4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45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3Auxiliary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PCB] or not acknowledged commands [NACK], used as feedback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Abstract

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第一通信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模块,用于按照确定的发送功率值发送参考信号,以及发送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通信设备按照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值,保证第二通信设备从各个天线端口上收到的参考信号的信噪比SNR相近,从而使得各个天线端口上的信道估计结果精度相近;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和第一指示信息获得实际的信道估计结果。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技术中,使用大规模天线(比如:数以百计的天线)以提升频谱效率系统中。比如: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就可能采用Massive MIMO技术。二级预编码是Massive MIMO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第一级预编码实现空间降维,通过第二级预编码实现多用户干扰抑制。二级预编码通过降维可以减少通信设备的实现复杂度和成本。
此外,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版本(Release,R)13标准支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端口(port)数量最大为16,要支持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LTE系统中的大规模天线的信道信息的测量,也需要使用二级预编码。其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基于基站在第一级预编码之后发送的波束赋形后的CSI-RS(BeamformedCSI-RS)来测量和向基站反馈等价的信道信息,基站再基于接收到的等价信道信息进行第二级预编码和采用MU-MIMO技术时的下行数据发送。
无论是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还是R13规定的LTE系统,若采用二级预编码,当基站在不同的port上发送的Beamformed CSI-RS的波束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比如均发送相同的垂直方向的波束,则各个port的等价信道具有相似的波束增益。因此,等功率发送时,UE在收到各port上的CSI-RS后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的结果的精度相似。
但是,当基站在不同的port上发送的Beamformed CSI-RS的发送波束不同,比如: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三维(3Dimension,3D)波束,各个port上发送的CSI-RS的波束方向与到用户的信道方向(比如:基站到UE信号传播中多个路径的主路径的方向)之间的偏差不同,因此不同port的等价信道的波束增益可能不同。
若在各个port上发送的CSI-RS的发送功率相等,而各个port上发送的CSI-RS的波束方向不同,则用户设备对各port的等价信道进行估计时,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功率会不同,从而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会不同,对于SNR较大的port,信道估计的结果的精度会较高,而对于SNR较低的port,信道估计的结果的精度会较低,因此不同port上的SNR不同会导致用户设备基于不同port上发送的CSI-RS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估计的结果的精度不一致。尤其对于波束方向与用户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比较大的CSI-RS,UE基于这些port上发送的CSI-RS进行信道估计时,在这些port上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的误差会更大。
综上,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多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若各个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相等,则参考信号的接收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时,得到的各个端口上的信道估计结果精度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用以解决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多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参考信号的接收设备得到的各个端口上的信道估计结果精度不一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这里,所述方向偏差为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每一个天线端口上,按照确定的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第二通信设备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并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在发送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时,按照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值,这样能够保证第二通信设备从各个天线端口上收到的参考信号的SNR相近,从而使得各个天线端口上的信道估计结果的精度相近;
此外,各个天线端口上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不同,第二通信设备要获得一个天线端口上实际的信道估计结果时,需要获知该天线端口上参考信号的实际发射功率,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的第一指示信息发给第二通信设备,这样第二通信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以及第一指示信息获得实际的信道估计结果。
这样,第二通信设备可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准确的信道估计结果,且各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结果的精度较一致。
第二通信设备进行信道估计时,可采用包括下列两种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之一实现:
方式一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从该天线端口上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方式一中,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以得到精确的信道估计结果。
方式二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调整;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调整后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方式二中,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参考信号进行调整,再根据调整后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也能够得到精确的信道估计结果。
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时,可采用包括下列方式在内的多种可选实现方式:
方式一
第一通信设备针对每一个天线端口确定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方式二
第一通信设备将天线端口分为多个天线端口组,一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相等,第一通信设备分别确定每个天线端口组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按照所述方向偏差排序,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排序连续;
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所述参考信号在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等;不同天线端口组之间,天线端口组中天线端口的所述方向偏差越大,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方式二与方式一相比,可减少第一指示信息的信息比特数,但精度没有方式一高。
对于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发射功率值的方式一,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所述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方向偏差为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一个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终端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信道估计的结果的误差越大,精度越小,通过提高参考信号在这些方向偏差大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可使得第二通信设备根据这些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误差变小,精度提高。
对于上述方向偏差越大,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越大的功率确定方式,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方向偏差越大,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在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波束增益越小,根据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来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可实现上述方向偏差越大,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越大的目的。
对于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发射功率值的方式二,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于一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对于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发送功率值的方式一,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若第二通信设备采用方式一进行信道估计,则第二通信设备在对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调整时,可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若第二通信设备采用方式二进行信道估计,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对参考信号进行调整时,可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比值的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对于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发送功率值的方式二,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M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所述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若第二通信设备采用方式一进行信道估计,则第二通信设备在对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调整时,可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若第二通信设备采用方式二进行信道估计,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对参考信号进行调整时,可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则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则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这里,提供了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的方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设备,该第一通信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通信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中,该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或数据,可选地,该第一通信设备还可包括接收器,用于从第二通信设备处接收上述方法中涉及的消息或数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一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设备,该第二通信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通信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案中,该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设备从第一通信设备处接收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或数据;第一发送器,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消息或数据;可选地,该第二通信设备还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通信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第二通信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多个天线端口发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通信设备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通信设备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方案和优势,下文提供了详细描述。该详细描述通过使用框图、流程图等附图和/或示例,阐明了装置和/或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在这些框图、流程图和/或示例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这些框图、流程图或示例内的各个功能和/或操作,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硬件、软件、固件单独或共同实施,或者通过硬件、软件和固件的任意组合实施。
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针对自身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该方向偏差为: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第一通信设备在每一个天线端口上,按照确定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参考信号;以及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第二通信设备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上述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第二通信设备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上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以及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在发送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时,按照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值,这样能够保证第二通信设备从各个天线端口上收到的参考信号的SNR相近,从而使得各个天线端口上的信道估计结果的精度相近;
此外,各个天线端口上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不同,第二通信设备要获得一个天线端口上实际的信道估计结果时,需要获知该天线端口上参考信号的实际发射功率,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的第一指示信息发给第二通信设备,这样第二通信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以及第一指示信息获得实际的信道估计结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通信设备可获得各个天线端口的准确的信道估计结果,且各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结果的精度较一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其中,
第一通信设备101,用于在多个天线端口上发送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
第二通信设备102,用于接收上述多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并根据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之间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制式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IS-95、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TDD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 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802.11系列协议规定的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以及未来演进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可选地,第一通信设备101为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终端设备;此时,参考信号为下行参考信号,信道估计为下行信道估计;或者
第一通信设备101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网络设备,此时,参考信号为上行参考信号,信道估计为上行信道估计;再或者
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均为网络设备;再或者
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均为终端设备。
上述描述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上述描述中的网络设备可包括基站,或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或包括基站和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其中基站可为宏站或小站,比如:小小区(small cell)、微小区(pico cell)等,基站也可为家庭基站,比如:家庭节点B(HomeNodeB,HNB)、家庭演进节点B(Home eNodeB,HeNB)等,基站也可包括中继节点(relay)等。
比如:对于TDD LTE、FDD LTE或LTE-A等LTE系统,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为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上述终端设备可为UE;对于TD-SCDMA系统或WCDMA系统,上述网络设备可包括:节点B(NodeB)和/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上述终端设备可为UE;对于GSM系统,上述网络设备可包括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或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上述终端设备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对于WiFi系统,上述网络设备可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或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上述终端设备可为站点(STAtion,STA)。
图2示出了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交互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01:第一通信设备101针对自身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方向偏差为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第二通信设备102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S202:第一通信设备10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S203:第一通信设备101按照步骤S201中确定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在各个天线端口发送参考信号;
S204:第一通信设备101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S205:第二通信设备102在从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后,根据从各个天线端口上接收的参考信号,以及收到的上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S206:第二通信设备102向第一通信设备101反馈信道估计的结果;
S207:第一通信设备101根据从第二通信设备102收到的信道估计的结果,通过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天线端口向第一通信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
其中,步骤S202和步骤S203之间的先后不做限定,可以先执行步骤S202,后执行步骤S203,或先执行步骤S203,再执行步骤S202;或者两个步骤同时执行。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201:第一通信设备101针对自身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确定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第一通信设备101确定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下面的方式一和方式二为例加以说明。
方式一
第一通信设备101分别对自身的每一个天线端口设置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
方式二
第一通信设备101可与第二通信设备102预先协商,或者按照与第二通信设备102均遵循的协议中的定义,将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天线端口分为多个天线端口组。并预先设定或通过相关协议定义一组天线端口为参考天线端口组。
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等,第一通信设备101分别针对每一个天线端口组,设置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
上述两种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101可根据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波束增益是指: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在第二通信设备102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由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效应,一个通信设备发给另一个通信设备的信号通常在多个路径上传输。因此,第一通信设备101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102的参考信号通常也是通过多个路径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102。上述信道方向通常是指多个路径中的主路径,在该路径上,参考信号的衰减最小。
以前述的二级预编码为例,第一通信设备101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终端设备。
假设基站的端口数为N,采用二级预编码时,经过二级预编码后的最终的预编码矩阵F可如由下面的公式一所示:
F=CW 公式一
其中,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是N行S列的矩阵,S、N为正整数,S小于N。
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用于实现空间压缩,C的S个列向量表示S个波束方向,它们指向了服务范围内的S个主要用户的方向。第一通信设备101在各个天线端口上发送参考信号时的发送波束是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在内的3D波束。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可基于最大容量准则,根据第二通信设备102的空间相关信息来确定。
第二级预编码矩阵W是基于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进行空间压缩后的等价信道来确定的,可采用传统的信道预编码的方法得到,比如:迫零算法等。
基站通过在各个天线端口上发送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比如:CSI-RS),实现终端设备对上述等价信道的信道测量。
这里,由于采用了二级预编码,基站是在空间压缩后的S个天线端口上发送参考信号。
对于没有采用二级预编码的情形,基站可在自身的N个天线端口上分别发送参考信号。
其中,各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是根据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得到的波束,即S个天线端口上各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分别对应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的第1,2,…S列。
假设这S个天线端口的编号从15开始,则这S个天线端口的编号依次为:15,16,…S+14,将各个天线端口称为“port15、port16,…,portS+14”。
假设:CSI-RS在S个天线端口上的总的发送功率值为P。
下面分别说明两种方式下基站设置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方法。
方式一、
基站分别设置天线端口port15、port16,…,portS+14上CSI-RS的发送功率值为:p0、p1,…,pS-1,如图3所示。
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向量为v;
C(:,i+1)表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的第i+1列即porti上的发送波束向量,i为整数,i=0,1,…S-1;
信道方向向量v可以取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空间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也可以是离开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对应的阵列响应向量。
porti上的波束增益越大,参考信号在porti上的发送功率越小,由下面的公式二可计算得到:
其中,H表示取转置,||||表示求Frobenius范数,αi表示porti上的波束增益,方向偏差越大,αi越小,因此pi越小。
如前所述,方向偏差为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方向偏差越大,则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在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波束增益越小,根据上述公式二,波束增益越小,则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越大,因此实现了上述方向偏差越大,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越大的目的。
如前所述,波束方向与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角度比较大的CSI-RS,终端设备基于这些port上发送的CSI-RS进行信道估计时,在这些port上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的误差会更大。
因此可得知,一个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终端设备根据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信道估计的结果的误差越大,精度越小,通过提高参考信号在这些方向偏差大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可使得第二通信设备102根据这些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误差变小,精度提高。
一个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该天线端口上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越大,这样就能够实现各个天线端口对应的信道估计的结果精度趋于一致。
方式二、
方式二中,第一通信设备101分别针对每一个天线端口组,设置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
假设S个天线端口共分为M组,这里,假设S可以被M整除,各天线端口组中包括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假设编号为jS/M+15,…,(j+1)S/M+14的天线端口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j=0,1,…,M-1,第一通信设备101设置参考信号在这些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在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为qj。M个天线端口组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为:q0,…,qM-1
其中,1<M≤S。当M=S时,每一个天线端口分别进行发送功率值的设置,即为方式一。
终端设备的信道方向向量为v;
C(:,i+1)表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C的第i+1列即porti上的发送波束向量,i为整数,i=0,1,…S-1;
阵列响应向量v可以取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空间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也可以是离开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对应的阵列响应向量。
编号为jS/M+15~(j+1)S/M+14的port中每一个port上的发送功率值均为qj,可根据这些port上的波束增益的平均值得到,如之间的关系成反比,由下面的公式三所示:
其中,
通过上述步骤S201,实现了按照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这样可尽量保证第二通信设备102在各个天线端口上获得的信道估计的结果精度相近。
但是,由于分别设置了发送功率值,因此参考信号在不同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可能不同,第二通信设备102若要准确获知各个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之间的关系,则需要知道参考信号在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第一通信设备101就是通过步骤S2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来指示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下面,详细介绍步骤S202。
S202:第一通信设备101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通常,第二通信设备102在对各个天线端口进行信道估计后,需要反馈各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信息,用于指示各个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这样第一通信设备101在通过各个天线端口向第二通信设备102进行数据发送时,才能够根据不同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针对不同的天线端口采用适合的数据发送方式,比如: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以获得最大的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第一通信设备101可通知第二通信设备102各个天线端口上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这样,第二通信设备102才能基于各个天线端口上接收的参考信号以及上述数值关系,准确获知各个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之间的关系。
可选地,第一通信设备101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
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按照第一通信设备101在步骤S201中,确定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的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通信设备101在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为:
方式一,对应于步骤S201中的方式一;
方式二,对应于步骤S201中的方式二。
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方式一
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一个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二指示信息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参考天线端口为第一通信设备101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可预先协商参考天线端口,或在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共同遵守的协议中规定多个天线端口中,哪一个天线端口为参考天线端口。
仍以前述的二级预编码为例,基站的天线端口分别为:port15、port16,…,portS+14;参考天线端口为port15
则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τ1,τ2,…,τS-1,分别对应于天线端口port16,…,portS+14,分别用于指示p1,…,pS-1与p0之间的第一比值,如下面的公式四所示:
方式二
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一个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其中,参考天线端口组为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可预先协商参考天线端口组,或在第一通信设备101和第二通信设备102共同遵守的协议中规定多个天线端口组中,哪一个天线端口组为参考天线端口组。
假设编号为15的port所在的天线端口组为参考信号组,参考信号组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均为q0,确定并向终端设备指示其余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与q0的第二比值ρ1~ρM-1,如下面的公式五所示:
第一通信设备101将参考信号在其他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第一比值作为第一指示信息。
这样,第二通信设备102可根据其他天线端口与参考天线端口之间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第一比值,获知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S203:第一通信设备101按照步骤S201中确定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在各个天线端口发送参考信号。
S204:第一通信设备101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101可通过高层信令,比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一通信设备101也可通过物理层信令,比如:下行控制指示(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无论是高层信令,还是物理层信令,对于上述方式一,第一通信设备101需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S-1比特的第一指示信息;对于上述方式二,第一通信设备101需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M-1比特的第一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102接收第一通信设备101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S205:第二通信设备102在从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后,根据从各个天线端口上接收的参考信号,以及收到的上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第二通信设备102进行信道估计中,可采用包括下列两种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
方式A
第二通信设备102针对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从该天线端口上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
第二通信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方式B
第二通信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调整;
第二通信设备102针对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调整后的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进行信道估计。
下面分别对方式A和方式B加以说明。
方式A
若采用上述步骤S201中的发送功率值设置的方式一,以及步骤S202中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一,即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102在对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时,可针对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可将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得到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仍以前述的二级预编码为例,第一通信设备101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针对基站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从该天线端口接收的参考信号确定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可采用目前已有的信道估计的方法),S个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组成Sx1(S行1列)等价信道h,终端设备根据S-1个第一比值τ1~τS-1,对h进行调整,恢复实际等价信道h,如下面的公式六所示:
若采用上述步骤S201中的发送功率值设置的方式二,以及步骤S202中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二,即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102在对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时,可针对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得到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仍以前述的二级预编码为例,第一通信设备101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针对基站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从该天线端口接收的参考信号确定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可采用目前已有的信道估计的方法),S个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组成Sx1(S行1列)等价信道h,终端设备根据M-1个第二比值ρ1~ρM-1,对h进行调整,恢复实际等价信道h,如下面的公式七所示:
方式B
若采用上述步骤S201中的发送功率值设置的方式一,以及步骤S202中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一,即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102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调整时,可针对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然后,第二通信设备102再采用目前信道估计的方法,利用调整后的参考信号确定每一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结果。
若采用上述步骤S201中的发送功率值设置的方式二,以及步骤S202中确定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二,即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第二通信设备102在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进行调整时,可针对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然后,第二通信设备102再采用目前信道估计的方法,利用调整后的参考信号确定每一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结果。
S206:第二通信设备102向第一通信设备101反馈信道估计的结果。
第二通信设备102可基于得到的针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结果值,中,选择最优的秩、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和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作为信道估计的结果发给第一通信设备101。
S207:第一通信设备101根据从第二通信设备102收到的信道估计的结果,通过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多个天线端口向第一通信设备101进行数据发送。
该步骤可参考目前基站在多个天线端口上进行下行数据发送的方法。
此外,第一通信设备101还可以向第二通信设备102指示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比如:对于前述的方式一,第一通信设备101可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101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再比如:对于前述的方式二,第一通信设备101可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101向第二通信设备102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以上述二级预编码为例,第一通信设备101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终端设备,参考天线端口为p15或参考天线端口组为p15所在的天线端口组。
数据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参考信号为CSI-RS。
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36.213(比如:版本号v12.7.0)的7.2.5节中定义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每个资源单元的能量(EnergyPer Resource Element,EPRE和CSI-RS EPRE的比值Pc,修改为PDSCH EPRE和port 15CSI-RS的EPRE的比值,即上述第四比值和第五比值。
此外,可在执行上述S201之前,第一通信设备101设置功率控制的类型:
类型一
以3GPP TS36.213v12.7.0中的5.2节的规定为例,对于第一通信设备101的所有天线端口,采用相同的发送功率值发送参考信号;
类型二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各个天线端口分别进行功率设置。
第一通信设备101可通过高层信令,比如RRC信令向第二通信设备102指示上述功率控制的类型。
若指示为类型一,则第二通信设备102按照目前协议中规定的方法,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若指示为类型二,则第二通信设备102可按照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部分描述中,以第一通信设备101为基站,第二通信设备102为终端设备为例,但实际上,第一通信设备101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设备102是基站等等。只要是第一通信设备101在多个天线端口上发送参考信号,第二通信设备102接收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都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以提高信道估计的精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401,用于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方向偏差为: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发送模块402,用于在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按照确定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参考信号;
发送模块402,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可选地,处理模块401具体用于:
确定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可选地,处理模块401具体用于:
根据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S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二指示信息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参考天线端口为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可选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可选地,处理模块401还用于:在确定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前,确定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小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按照方向偏差排序,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排序连续;
处理模块401具体用于:确定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参考信号在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等;
不同天线端口组之间,天线端口组中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可选地,处理模块401具体用于:
对于一个天线端口组,根据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的平均值,确定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一个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其中,参考天线端口组为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可选地,发送模块402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
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该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的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实现,其中,处理模块401可用于实现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处理操作,发送模块402可用于实现第一通信设备101的发送操作。可选地,第一通信设备还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估计结果以及其他信息和/或数据。
可选地,若第一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则该第一通信设备还可包括网络接口模块,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通信设备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处理器501,用于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方向偏差为: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发送器502,用于在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按照确定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参考信号;
发送器502,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其中,处理器501可用于实现处理模块401的操作,发送器502可用于实现发送模块402的操作,发送器502发送的信号可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的一副或多副天线发送出去。可选地,还可包括接收器,用于实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的接收模块的操作,该接收器可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的一副或多副天线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估计结果,以及其他信息和/或数据。可选地,若第一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则该第一通信设备还可包括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网络接口模块的操作,即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以及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601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到的参考信号以及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地,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接收模块601从该天线端口上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
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S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参考天线端口为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M小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参考天线端口组为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可选地,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调整;
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调整后的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S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参考天线端口为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比值的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M小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参考天线端口组为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处理模块602具体用于:
针对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可选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处理模块602,还用于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可选地,接收模块601,还用于:
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五指示信息;
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处理模块602,还用于根据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该第二通信设备的其他可选实现方式可参考前述的第二通信设备102的实现,其中,处理模块602可用于实现第二通信设备102的处理操作,接收模块601可用于实现第二通信设备102的接收操作。可选地,第二通信设备还可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估计结果以及其他信息和/或数据。
可选地,若第二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则该第二通信设备还可包括网络接口模块,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
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通信设备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
接收器701,用于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以及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信号在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处理器702,用于根据接收器701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到的参考信号以及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其中,处理器702可用于实现处理模块602的操作,接收器701可用于实现接收模块601的操作,该接收器可通过第二通信设备包括的一副或多副天线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和/或数据。可选地,还可包括发送器,用于实现第二通信设备中发送模块的发送操作。发射器发送的信号可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包括的一副或多副天线发送出去。可选地,若第二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则该第二通信设备还可包括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网络接口模块的操作,即用于第二通信设备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所述方向偏差为: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按照确定的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所述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前,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按照所述方向偏差排序,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排序连续;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所述参考信号在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等;
不同天线端口组之间,天线端口组中天线端口的所述方向偏差越大,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一个天线端口组,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其中,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10.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以及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所述接收模块从该天线端口上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M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所述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调整;
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调整后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比值的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M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所述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17.如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18.如权利要求13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五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19.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该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确定发给第二通信设备的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所述方向偏差为: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波束方向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之间的偏差;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每一个天线端口上,按照确定的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天线端口的方向偏差越大,所述参考信号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按照所述方向偏差排序,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排序连续;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满足:
所述参考信号在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组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等;
不同天线端口组之间,天线端口组中天线端口的所述方向偏差越大,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越大。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包括:
对于一个天线端口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参考信号在该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波束增益,为所述参考信号发送的波束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信道方向上的功率增益。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其中,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28.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从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波束赋形后的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各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之间的数值关系;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分别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信道估计,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从该天线端口上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该天线端口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值。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M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所述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得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该天线端口的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值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进行信道估计,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调整;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根据调整后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S-1个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S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一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一个天线端口,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一比值的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M-1个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M小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属于M个天线端口组,所述M为不小于2的整数;一个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于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组,所述参考信号在一组天线端口组中的各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相同;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二比值;
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为所述M个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其他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提供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值的参考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针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天线端口,将接收到的该天线端口上的所述参考信号,除以该天线端口所属天线端口组对应的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所述第二比值开平方根后的数值。
35.如权利要求30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三比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36.如权利要求31或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五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参考天线端口组中的一个天线端口上的发送功率值的第四比值;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CN201610223357.5A 2016-04-11 2016-04-11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4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3357.5A CN107294588B (zh) 2016-04-11 2016-04-11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PCT/CN2017/079793 WO2017177867A1 (zh) 2016-04-11 2017-04-07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3357.5A CN107294588B (zh) 2016-04-11 2016-04-11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4588A true CN107294588A (zh) 2017-10-24
CN107294588B CN107294588B (zh) 2020-06-02

Family

ID=6004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33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4588B (zh) 2016-04-11 2016-04-11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4588B (zh)
WO (1) WO201717786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255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035441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信号质量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149697A (zh) * 2018-02-11 2019-08-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38381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antenna panel devi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777A (zh) * 2011-06-03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04137465A (zh) * 2012-03-19 2014-1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操作
CN104662824A (zh) * 2012-05-14 2015-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定标确定信号功率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171947A1 (en) * 2013-12-17 2015-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NB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012B (zh) * 2012-01-12 2016-10-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的方法
CN103812546B (zh) * 2012-11-07 2017-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参考信号映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064939B1 (ko) * 2013-08-07 2020-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71552B (zh) * 2014-06-13 2020-01-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777A (zh) * 2011-06-03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CN104137465A (zh) * 2012-03-19 2014-1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操作
CN104662824A (zh) * 2012-05-14 2015-05-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定标确定信号功率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171947A1 (en) * 2013-12-17 2015-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NB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ARP: "Corrections of definition of value indexed by PA",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54,R1-082786》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255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756255B (zh) * 2017-11-01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035441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信号质量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035441B (zh) * 2018-01-12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149697A (zh) * 2018-02-11 2019-08-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149697B (zh) * 2018-02-11 2022-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38381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antenna panel devices
US10797810B2 (en) 2018-08-21 2020-10-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antenna panel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4588B (zh) 2020-06-02
WO2017177867A1 (zh)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65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signaling
US11012128B2 (en) Precoding matrix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565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303332B2 (en) Uplink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541456B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JP2022043084A (ja) 低減密度csi-rsのための機構
US9148208B2 (en)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US102636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assive array antennas
US103748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hannel estimation in massive MIMO
CN107222244A (zh)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355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294588A (zh)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EP2750316B1 (en) Efficient link adaptation for non-collocated antennas
CN106936484A (zh)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048970B1 (en)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086674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EP4258566A1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10624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404941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downlink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cells
Bendlin et al. Two-phase scheduling and leakage-based precod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EP4277149A1 (en) Pr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311121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32573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011570A1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2904693B (zh) 多点协作传输的预编码实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