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6484A -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6484A
CN106936484A CN201511001496.5A CN201511001496A CN106936484A CN 106936484 A CN106936484 A CN 106936484A CN 201511001496 A CN201511001496 A CN 201511001496A CN 106936484 A CN106936484 A CN 106936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matrix
terminal
group
grades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14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6484B (zh
Inventor
苏昕
宋扬
李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10014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648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4267 priority patent/WO2017113982A1/zh
Priority to US16/067,122 priority patent/US10554283B2/en
Priority to EP16880773.3A priority patent/EP339965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6936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6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由于终端移动速度很高时,终端上报的CSI信息不足以跟踪上信道的变化情况,基于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性能损失的问题。方法包括: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通过预编码矩阵组,形成相对较宽的波束覆盖用户,能够保障终端在高速移动时的下行传输,提高了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鉴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对于提高峰值速率与系统频谱利用率的重要作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A(LTE-Advanced)等无线接入技术标准都是以MIMO+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来的。MIMO技术的性能增益来自于多天线系统所能获得的空间自由度,因此MIMO技术在标准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演进方向便是维度的扩展。在LTE Rel-8中,最多可以支持4层的MIMO传输。Rel-9重点对MU-MIMO技术进行了增强,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Mode,TM)-8的MU-MIMO(Multi-UserMIMO)传输中最多可以支持4个下行数据层。Rel-10则通过8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CSI-RS)、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RS)与多颗粒度码本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信道状态信息的空间分辨率,并进一步将SU-MIMO(Single-UserMIMO)的传输能力扩展至最多8个数据层。
采用传统PAS(Passive Antenna System)结构的基站天线系统中,多个天线端口(每个端口对应着独立的射频-中频-基带通道)水平排列,而每个端口对应的垂直维的多个阵子之间由射频电缆连接。因此现有的MIMO技术只能在水平维通过对不同端口间的相对幅度/相位的调整实现对各个终端信号在水平维空间特性的优化,在垂直维则只能采用统一的扇区级赋形。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AAS(Active Antenna System)技术之后,基站天线系统能够在垂直维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能够在三维空间实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级的信号优化。
在上述研究、标准化与天线技术发展基础之上,产业界正在进一步地将MIMO技术向着三维化和大规模化的方向推进。目前,3GPP正在开展3D信道建模的研究项目,其后预计还将继续开展8个天线端口及以下的(ElevationBeam Forming,EBF)与超过8个端口(如16、32或64)的FD-MIMO(FullDimension MIMO)技术研究与标准化工作。而学术界则更为前瞻地开展了针对基于更大规模天线阵列(包含一百或数百根甚至更多阵子)的MIMO技术的研究与测试工作。学术研究与初步的信道实测结果表明,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技术将能够极大地提升系统频带利用效率,支持更大数量的接入用户。因此各大研究组织均将Massive MIMO技术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有潜力的物理层技术之一。
在Massive MIMO系统中,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对于业务信道而言,数据的传输质量及干扰抑制能力显著地得益于阵列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高预编码/波束赋形空间分辨率。但是,当终端移动速度很高时,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信息不足以跟踪上信道的变化情况,因此,基站侧很难实现对用户信道及时的高精度匹配,从而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造成较为严重的性能损失。
综上所述,由于终端移动速度很高时,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信息不足以跟踪上信道的变化情况,基于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性能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由于终端移动速度很高时,终端上报的CSI信息不足以跟踪上信道的变化情况,基于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性能损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
所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基站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所述基站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所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方式下,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第二方面,一种上行信息反馈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
所述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其中,l=1,...,L。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最小的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该方式下,所述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所述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第三方面,一种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方式下,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第四方面,一种终端,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其中,l=1,...,L。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该方式下,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第五方面,另一种基站,该基站可执行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各步骤,所述基站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通过所述发射机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数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具体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具体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具体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控制所述发射机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方式下,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第六方面,另一种终端,该终端可执行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各步骤,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机、发射机、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控制所述发射机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其中,l=1,...,L。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该方式下,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控制所述发射机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预先对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了分组,得到L个预编码矩阵组,通过该L个预编码矩阵组,形成相对较宽的波束覆盖用户,根据每个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能够保障终端在高速移动时的下行传输,提高了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上行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另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另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
S12、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具体的,基站根据获取到的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对需要发送给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然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预编码处理后的下行数据。举例说明,基站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乘以该预编码矩阵的权值,并使用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加权后的预编码矩阵之和,对需要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传输。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处理,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并根据获取到的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对需要发送给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预先对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了分组,得到L个预编码矩阵组,通过该L个预编码矩阵组,形成相对较宽的波束覆盖用户,根据每个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能够保障终端在高速移动时的下行传输,提高了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在实施时包括以下两种应用场景:
场景一、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互易性难以保障的场景,例如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或未经过良好校准的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
该场景下,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具体的,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形成相对较宽的波束覆盖范围。在划分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时,先确定出该预编码矩阵与码本中除该预编码矩阵之外的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并将得到的距离按照从小到大排序;然后,从剩余的预编码矩阵(即码本中除该预编码矩阵之外的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前N1个预编码矩阵作为该预编码矩阵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组;从剩余的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前N2个预编码矩阵作为该预编码矩阵的第二级预编码矩阵组;依次类推,直至从剩余的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前NL个预编码矩阵作为该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从而确定出该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第l+1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的所有预编码矩阵。
在实施中,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可以为该两个预编码矩阵的模值的平方和,如预编码矩阵与预编码矩阵P2的距离为abs(P1 H*P2),其中,abs表示求模运算,P1 H表示P1的共轭转置矩阵,此时,该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表征这两个预编码矩阵的相似度。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为欧几里德距离,如预编码矩阵P1与预编码矩阵P2的距离为abs(P1-P2)2。本发明实施例不对计算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的方法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可以由基站确定,并通知给网络中的每个终端,如通过广播方式通知给各终端;也可以在协议里规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基站与终端对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的理解一致即可。
该场景下,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由终端基于信道测量,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测量,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为该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上报给基站。基站侧的实现具体如下:
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基站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
基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仿真确定。举例说明,统计终端移动时最大多普勒扩展与接收信噪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每个预编码矩阵,预先设定使用该预编码矩阵的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组时接收信噪比相对于理想预编码的信噪比比值的门限(如70%),根据仿真判断满足该门限时的最小级数。由此生成移动速度范围、预编码矩阵与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基站在确定出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时,使用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方式2、由终端基于信道测量,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为该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并基于信道测量从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并将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上报给基站。基站侧的实现具体如下:
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
基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终端侧的实现具体如下: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
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
场景二、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互易性可用的场景,例如经过良好校准的TDD系统。
该场景下,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预设的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具体的,将预设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划分为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形成相对较宽的波束覆盖范围。在划分每个预编码矩阵组时,先确定出该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与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并将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按照所述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然后,选择出前N1个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一级预编码矩阵组,选择出前N2个预编码矩阵作为第二级预编码矩阵组,依次类推,直至选择出前NL个预编码矩阵作为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从而确定出L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第l+1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的所有预编码矩阵。
其中,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中包含的元素相同,如该向量为全1的向量,即该向量中的元素均为1。
在实施中,每个预编码矩阵与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分别计算该预编码矩阵的各列向量与法线方向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各距离之和,确定为该预编码矩阵与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其中,向量与向量之间的距离的确定方法与任意两个预编码矩阵之间距离的确定方法相似,具体参见上述场景一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码本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可以由基站确定,并通知给网络中的每个终端,如通过广播方式通知给各终端;也可以在协议里规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基站与终端对码本中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的理解一致即可。
该场景下,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包括以下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由基站从预设的码本中为终端选择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具体实现如下:
基站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基站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
基站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其中,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确定可参见上述方式1中的相关描述。
方式二、由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并将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上报给基站;由基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和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确定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基站侧的具体实现如下:
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
基站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场景下,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括:
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方式下,终端侧的实现具体如下: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
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上行信息反馈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
S22、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其中,l=1,...,L。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并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预先对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了分组,得到L个预编码矩阵组,通过该L个预编码矩阵组,形成相对较宽的波束覆盖用户,根据每个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能够保障终端在高速移动时的下行传输,提高了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应用于上述场景二时,终端执行步骤S21和步骤S22即可,该场景下,预设的码本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的确定可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的,应用于上述场景一时,S21中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还包括: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S22中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还包括: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其中,该场景下,预设的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L个预编码矩阵组的确定可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3所示,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
传输模块32,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
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传输模块3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方式下,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包括:
选择模块41,用于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
上报模块42,用于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l=1,...,L。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该方式下,所述选择模块41还用于: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所述上报模块42还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提供了另一种基站,该基站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描述的各步骤,如图5所示,所述基站包括:接收机51、发射机52、处理器53和存储器54,其中:
处理器53,用于读取存储器54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控制所述发射机52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接收机51,用于在处理器53的控制下接收数据。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接收机51和发射机52,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53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5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53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处理器53用于读取存储器54中的程序,具体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接收机51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通过接收机51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处理器53用于读取存储器54中的程序,具体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通过接收机51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该方式下,处理器53用于读取存储器54中的程序,具体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控制所述发射机52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该方式下,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该终端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描述的各步骤,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机61、发射机62、处理器63和存储器64,其中:
处理器63,用于读取存储器64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控制发射机62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l=1,...,L。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接收机61和发射机62,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5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3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6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6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63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该方式下,处理器63用于读取存储器64中的程序,还执行下列过程: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控制所述发射机62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
所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所述基站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所述基站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所述基站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所述基站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7.一种上行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
所述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其中,l=1,...,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所述终端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L个预编码矩阵组,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1,...,L,L为正整数;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索引号和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对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在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根据移动速度、预编码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和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根据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和确定出的级数l,获取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根据对所述终端的上行信道的测量,从所述码本中为所述终端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所述终端上报的级数l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确定为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将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每个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统一旋转所述终端的预编码矩阵的指向角度;
根据获取到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的角度旋转后的预编码矩阵,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L个预编码矩阵组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组,其中,每个预编码矩阵组包含预设的码本中的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L为正整数;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组的级数l,其中,l=1,...,L。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基站的天线阵列的法线对应的向量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的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的任一预编码矩阵的第l级预编码矩阵组中包含:所述码本中与所述任一预编码矩阵之间的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前Nl个预编码矩阵,其中,Nl<Nl+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根据下行信道的测量结果,从预设的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
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基站上报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
CN201511001496.5A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936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1496.5A CN106936484B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PCT/CN2016/104267 WO2017113982A1 (zh) 2015-12-28 2016-11-01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6/067,122 US10554283B2 (en) 2015-12-28 2016-11-01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EP16880773.3A EP3399658B1 (en) 2015-12-28 2016-11-01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1496.5A CN106936484B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6484A true CN106936484A (zh) 2017-07-07
CN106936484B CN106936484B (zh) 2020-03-24

Family

ID=5922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1496.5A Active CN106936484B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4283B2 (zh)
EP (1) EP3399658B1 (zh)
CN (1) CN106936484B (zh)
WO (1) WO201711398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2774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726698A (zh) * 2022-04-08 2022-07-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限块长度内联合角度旋转的符号级预编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5242B1 (en) * 2019-09-25 2020-07-14 Facebook, Inc. Grouping antenna elements to enhanced an antenna array response resolution
CN116368739A (zh) * 2020-10-15 2023-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配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7669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exing codebook and codeword feedback
US20100027713A1 (en) * 2007-02-28 2010-02-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e-coding vectors
US20110200139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Yu-Chih Je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reof for reducing the quantization effect of precoding operations utilizing a finite codebook
US20130107920A1 (en) * 2010-07-12 2013-05-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by using a code 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32661A (zh) * 2012-07-02 2014-01-2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比特自适应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4492A1 (en) * 2008-01-30 2019-03-13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8406171B2 (en) 2008-08-01 2013-03-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twork MIMO reporting, control signaling and transmission
CN102104994B (zh) * 2009-12-21 2015-03-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向用户发射数据的方法和基站
KR101276855B1 (ko) * 2010-03-08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코딩 행렬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프리코딩 행렬 구성방법 및 기지국
TWI489805B (zh) * 2012-07-02 2015-06-21 Ind Tech Res Inst 用於位元自適應預編碼矩陣指示符回饋的方法和裝置
US20170005712A1 (en) * 2014-01-22 2017-01-05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US20170181153A1 (en) * 2014-03-30 2017-06-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7669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exing codebook and codeword feedback
US20100027713A1 (en) * 2007-02-28 2010-02-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e-coding vectors
US20110200139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Yu-Chih Je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reof for reducing the quantization effect of precoding operations utilizing a finite codebook
CN102163997A (zh) * 2010-02-12 2011-08-2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接收器
US20130107920A1 (en) * 2010-07-12 2013-05-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by using a code 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32661A (zh) * 2012-07-02 2014-01-2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比特自适应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2774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US11990956B2 (en) 2020-01-17 2024-05-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726698A (zh) * 2022-04-08 2022-07-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限块长度内联合角度旋转的符号级预编码方法
CN114726698B (zh) * 2022-04-08 2023-04-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限块长度内联合角度旋转的符号级预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9658A4 (en) 2018-12-26
EP3399658B1 (en) 2023-06-21
US10554283B2 (en) 2020-02-04
US20190007119A1 (en) 2019-01-03
EP3399658A1 (en) 2018-11-07
CN106936484B (zh) 2020-03-24
WO2017113982A1 (zh)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565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2332980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4541456B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488210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9495879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5007126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023624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005548A (zh)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704643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7222244A (zh)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239111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ethod for receiv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6936484A (zh) 一种上行信息反馈和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301692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21081847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6921423B (zh) 一种确定模拟波束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03414A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4588A (zh) 通信设备、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信道估计方法
US202400561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379020A1 (en) Pr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22385A1 (en) Beam scan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7888243A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终端及基站
EP385228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CN106921990A (zh) 一种模拟通道测量方法及基站
WO2024140677A1 (zh)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