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8737B -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8737B
CN107288737B CN201710640313.7A CN201710640313A CN107288737B CN 107288737 B CN107288737 B CN 107288737B CN 201710640313 A CN201710640313 A CN 201710640313A CN 107288737 B CN107288737 B CN 107288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water
engine
cooling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403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8737A (zh
Inventor
陈宇果
周慧勤
陈培可
曹桐军
邱帅迪
刘桂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6403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8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8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8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8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8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7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adjusting the pre-set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engine parameters, e.g. engine load, 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主水箱与发动机;还包括:副水箱、冷却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发动机温度传感器、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控制器在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是,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所述发动机。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发动机处于经济水温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发动机,EGR(Exhaust Gas Recycle,废气再循环)系统,后处理系统等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故一般车辆上均匹配有冷却系统为车辆发动机,EGR系统,后处理系统等散热。
具体地,如图1所示,车辆发动机、EGR系统、后处理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通过管路与主水箱连接以进行散热。同时控制器通过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的水温传感器W’实时检测冷却水温度变化情况,并通过控制风扇离合器L’控制冷却风扇,以使冷却风扇为主水箱散热。在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中,节温器控制发动机与主水箱之间水路的接通,膨胀水壶为主水箱进行水补给。
车辆发动机经济工作温度一般在90℃-95℃之间,使用单个水箱散热往往出现温度持续过高或持续过低的现象,使发动机不能在经济水温运行。例如,寒冷时,水箱散热过快,发动机温度长期处于90℃以下运行,又例如,炎热时,水箱散热能力不足,发动机长期处于98℃以上运行。
进一步,现有冷却系统的电子监控不足,未针对冷却系统的局部关键点进行检测,无法实时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采取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以提高发动机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包括:主水箱以及与所述主水箱通过水路连接的发动机;还包括:副水箱、冷却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发动机温度传感器、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副水箱出水口之间,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水箱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水箱出水口处;所述冷却控制器在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所述主水箱冷却畅通,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所述发动机。
优选地,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与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经济工作区间且在设定时间段内发动机的升高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确定所述主水箱冷却不通畅。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副风扇以及水泵,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主水箱冷却不畅通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
优选地,所述冷却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待冷却装置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阀,所述待冷却装置通过水路分别与所述主水箱、所述副水箱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还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主水箱冷却通畅并且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以使所述副水箱为所述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所述主水箱为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待冷却装置传感器与报警器,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待冷却装置之中用于检测所述待冷却装置的温度;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后,如果检测到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四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出水口处;
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
如果是,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
如果是,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副水箱出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包括:
当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与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经济工作区间且在设定时间段内发动机的升高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确定所述主水箱冷却不通畅。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水箱冷却不畅通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水泵和/或副风扇,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在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所述主水箱冷却畅通,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所述发动机。通过本发明使发动机处于经济水温运行,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附图中标记:
W’、水温传感器 L’、风扇离合器 D1、第一电磁阀 D2、第二电磁阀 D3、第三电磁阀L、风扇离合器 S、水位传感器 B、蓄电池 W1、发动机温度传感器 W2、进水温度传感器 W3、出水温度传感器 W4、EGR系统温度传感器 W5、后处理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 W6、变速箱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 ST、点火锁起动档 IGN、点火锁ON档 M、副风扇离合器 J1、第一继电器J2、第二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主水箱以及与所述主水箱通过水路连接的发动机;该示意图还包括:副水箱、冷却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D1、第二电磁阀D2、发动机温度传感器W1、进水温度传感器W2、出水温度传感器W3;所述第一电磁阀D1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D2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副水箱出水口之间,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W1安装在所述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W2安装于所述主水箱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W3安装于所述主水箱出水口处;所述冷却控制器在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所述主水箱冷却畅通,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D1与所述第二电磁阀D2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所述发动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获得车辆起动信息,冷却控制器可以与点火锁起动档ST、点火锁ON档IGN连接,如图3所示也可以通过总线,比如CAN总线形式获取车辆起动信息确认车辆起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定值由发动机型号确定,第一设定值比发动机最佳经济温度高3-5℃,为了减小系统切换频次,比如,将第一设定值设置为98℃。
进一步,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与主水箱的水路之间还可以安装有节温器,当发动机内部温度不超过节温器温度时,会通过自身内部水路循环降温,随着发动机水温升高,节温器打开,发动机内部冷却水进入主水箱,从而通过主水箱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控制系统,冷却控制器在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所述主水箱冷却畅通,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所述发动机。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发动机运行后可以长期处于经济水温,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当水路老化,管路不通时,对发动机进行降温效果差,为了更好检测主水箱冷却水路的冷却是否畅通,具体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控制器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与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经济工作区间且在设定时间段内发动机升高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确定所述主水箱冷却不通畅。具体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本文中发动机升高温度由发动机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即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超过第一温度值。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主水箱上还可以安装有主风扇(如图3所示),所述冷却控制器在车辆起动后,实时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在经济工作区间内,如果不在所述经济工作区间内,则控制所述主风扇接通直到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位于所述经济工作区间。具体地,如图3冷却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风扇离合器L控制主风扇。冷却控制器由蓄电池B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工作区间为发动机工作的最佳温度区间具体由发动机型号确定,比如,经济工作区间为85-95℃之间的温度区间;第二设定值由发动机工作环境确定比如进出水温、软管堵塞情况确定,比如发动机进出水温度差一般在7℃左右,将发动机出水软管进行30%的堵塞,此时会上升到10℃左右,则10℃为第二设定值;第一温度值由发动机特性确定,比如第一温度值为5℃;设定时间段由本系统硬件确定,比如,设定时间段为300s。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副风扇以及水泵,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主水箱冷却不畅通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D1与所述第二电磁阀D2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所述副风扇包括副风扇离合器M,图3所示,所述冷却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继电器J1控制水泵的接通;所述冷却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二继电器J2控制副风扇离合器M,从而达到控制副风扇目的。
具体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温度值与第三温度值由发动机特性具体确定,比如,第二温度值为1℃,第三温度值为0.5℃。
更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待冷却装置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阀D3,所述待冷却装置通过水路分别与所述主水箱、所述副水箱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D3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还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主水箱冷却通畅并且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D3、所述第二电磁阀D2断开,以使所述副水箱为所述待冷却装置冷却,所述主水箱为所述发动机冷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冷却装置可以是一个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装置,比如待冷却装置为如图3所示的EGR系统、后处理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任意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接通状态,由于第一电磁阀接通,则副水箱为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
为了更方便监测待冷却装置的冷却情况,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待冷却装置传感器与报警器;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D3、所述第二电磁阀D2接通;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第三电磁阀D3、所述第二电磁阀D2接通后,如果检测到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四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均处于接通状态,副水箱与主水箱共同为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安装于待冷却装置之中用于检测待冷却装置的温度,具体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多个传感器,此处不限定,比如,待冷却装置传感器为图3中EGR系统温度传感器W4、后处理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5、变速箱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6,当所述冷却控制器检测到EGR系统温度传感器W4、后处理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5、变速箱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6之中任一个传感器的值超过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设定值与第四设定值由不同发动机型号确定,比如,第三设定值为102℃,第四设定值为10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报警器包括显示器和/或指示灯。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包括膨胀水壶以及安装于膨胀水壶中的水位传感器S,该膨胀水壶用于为主水箱蓄水,该水位传感器S与冷却控制器电连接。当水路中水减少时(例如水箱损坏,管路损坏漏水),发动机温度传感器W1可能失效(发动机温度升高,漏水后水温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测量为水蒸气温度)。此时水位传感器S将液位电阻值传送给冷却控制器。当水位低于规定值,此时电阻值达到触发条件,冷却控制器将通过报警器提示“水位低”,以提醒驾驶员立即维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控制系统,冷却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使副水箱与主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冷却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第三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使副水箱为待冷却装置降温;可以使发动机运行后可以长期处于经济水温,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冷却控制器通过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待冷却装置传感器的值实时监控关键点温度,通过采集水位传感器的值实时监控主水箱的水位,从而达到对各子系统进行了智能精准的检测以及控制保护。
针对上述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开始。
步骤101:检测车辆是否起动;如果是,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1。
具体地,可以通过与火锁起动档ST、点火锁ON档IGN连接,通过判断火锁起动档ST与点火锁ON档IGN信号确认车辆起动;也可以通过总线获取车辆起动信息。
步骤102: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出水口处。
步骤103: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是,执行步骤104;否则,执行步骤103。
具体地,所述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包括:
当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与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经济工作区间且在设定时间段内发动机升高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确定所述主水箱冷却不通畅。
具体地,经济工作区间为发动机工作的最佳温度区间具体由发动机型号确定,比如,经济工作区间为85-95℃之间的温度区间;第二设定值由发动机工作环境确定比如进出水温、软管堵塞情况确定,比如发动机进出水温度差一般在7℃左右,将发动机出水软管进行30%的堵塞,此时会上升到10℃左右,则10℃为第二设定值;第一温度值由发动机特性确定,比如第一温度值为5℃;设定时间段由本系统硬件确定,比如,设定时间段为300s。
步骤104: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4。
具体地,第一设定值由发动机型号确定,第一设定值比发动机最佳经济温度高3-5℃,为了减小系统切换频次,比如,将第一设定值设置为98℃。
步骤105: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副水箱出水口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在车辆起动后,实时采集发动机温度、主水箱进水口温度以及主水箱出水口温度,并根据发动机温度、主水箱进水口温度以及主水箱出水口温度确定主水箱是否冷却通畅。在主水箱冷却通畅时,由发动机温度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从而使主水箱与副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发动机运行后长期处于经济水温,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进一步,当主水箱冷却不通畅时,为了更好的为发动机降温,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开始。
步骤201:检测车辆是否起动;如果是,执行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1。
步骤202: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进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出口处。
步骤203: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是,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4: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5: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所述第一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副水箱出水口之间。
步骤206: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水泵和/或副风扇,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
具体地,第二温度值与第三温度值由发动机特性具体确定,比如,第二温度值为1℃,第三温度值为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当主水箱冷却不通畅时,通过提前接通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并根据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水泵和/或副风扇,使发动机能够长期处于经济水温运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如图3所示,当本发明提供的系统中增加了待冷却装置时,在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同时,通过控制第三电磁阀可以为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具体地,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1:检测车辆是否起动;如果是,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1。
步骤302: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进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出口处。
步骤303: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是,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4: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接通,以使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所述第一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副水箱出水口之间。
步骤306:控制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所述第一电磁阀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为所述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所述主水箱为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所述第三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还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待冷却装置通过水路分别与所述主水箱、所述副水箱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冷却装置可以是一个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装置,比如待冷却装置为如图3所示的EGR系统、后处理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任意一种或多种。
步骤307: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水泵和/或副风扇,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在系统增加了待冷却装置时,在主水箱冷却畅通时,如果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小于第一设定值,则通过控制第三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断开,使副水箱为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使主水箱为发动机进行冷却;在主水箱冷却不通畅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接通,并且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水泵和/或副风扇,可以使主、副水箱共同为发动机与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通过发明可以合理控制车辆的冷却情况,以使发动机与待冷却装置共同散热,从而保证了车辆内温度的均衡,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进一步,为了实时监测待冷却装置的冷却情况,使主、副水箱为发动机与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一电磁阀接通;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一电磁阀接通后,如果检测到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四设定值,则控制报警器报警;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待冷却装置的温度,所述报警器用于提供警报。
具体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安装于待冷却装置之中用于检测待冷却装置的温度,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多个传感器,此处不限定,比如,待冷却装置传感器为图3中EGR系统温度传感器W4、后处理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5、变速箱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6,当所述冷却控制器检测到EGR系统温度传感器W4、后处理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5、变速箱冷却系统温度传感器W6之中任一个传感器的值超过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进一步,所述第三设定值与第四设定值由不同发动机型号确定,比如,第三设定值为102℃,第四设定值为10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报警器包括显示器和/或指示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使得发动机能够长期处于经济水温运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通过对系统关键点温度进行全面监控,对各子系统进行了智能精准的检测、控制保护。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包括:主水箱以及与所述主水箱通过水路连接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水箱、冷却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发动机温度传感器、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副水箱出水口之间,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水箱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水箱出水口处;所述冷却控制器在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如果所述主水箱冷却畅通,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所述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所述发动机;
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与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经济工作区间且在设定时间段内发动机的升高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确定所述主水箱冷却不通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副风扇以及水泵,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主水箱冷却不畅通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待冷却装置以及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阀,所述待冷却装置通过水路分别与所述主水箱、所述副水箱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还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主水箱冷却通畅并且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断开,以使所述副水箱为所述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所述主水箱为所述发动机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冷却控制器电连接的待冷却装置传感器与报警器,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待冷却装置之中用于检测所述待冷却装置的温度;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所述冷却控制器在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后,如果检测到所述待冷却装置传感器值超过第四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6.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车辆起动后,实时获取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内,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主水箱出水口处;
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
如果是,检测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
如果是,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接通,以使副水箱与所述主水箱共同冷却发动机,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副水箱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所述主水箱出水口与副水箱出水口之间;
所述由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以及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检测所述主水箱冷却是否通畅包括:
当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值与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值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经济工作区间且在设定时间段内发动机的升高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确定所述主水箱冷却不通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水箱冷却不畅通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接通,并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水泵和/或副风扇,所述副风扇用于所述副水箱散热,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主水箱进水口与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水箱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副风扇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二温度值,则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所述水泵开启后,如果所述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值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超过第三温度值,则所述冷却控制器控制所述副风扇开启。
CN201710640313.7A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7288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0313.7A CN107288737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40313.7A CN107288737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8737A CN107288737A (zh) 2017-10-24
CN107288737B true CN107288737B (zh) 2019-08-06

Family

ID=6010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40313.7A Active CN107288737B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8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933B (zh) * 2021-03-10 2023-11-21 现代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双调压罐
CN114263525A (zh) * 2021-12-28 2022-04-0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发动机散热降温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4952A1 (de) * 1999-11-11 2001-05-1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entstehender wärmeenergie
CN202073627U (zh) * 2011-04-18 2011-12-14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3511053A (zh) * 2013-10-28 2014-01-1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能够降低整车水温的冷却系统
CN203515775U (zh) * 2013-10-22 2014-04-02 新疆永成农业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串联式水箱冷却装置
CN106014586A (zh) * 2015-03-27 2016-10-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N106401726A (zh) * 2016-11-28 2017-02-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缸套水的冷却系统
KR20170061946A (ko) * 2015-11-27 2017-06-07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Egr 유닛을 구비한 선박의 냉각 시스템 및 냉각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4952A1 (de) * 1999-11-11 2001-05-1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entstehender wärmeenergie
CN202073627U (zh) * 2011-04-18 2011-12-14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3515775U (zh) * 2013-10-22 2014-04-02 新疆永成农业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串联式水箱冷却装置
CN103511053A (zh) * 2013-10-28 2014-01-1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能够降低整车水温的冷却系统
CN106014586A (zh) * 2015-03-27 2016-10-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KR20170061946A (ko) * 2015-11-27 2017-06-07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Egr 유닛을 구비한 선박의 냉각 시스템 및 냉각 방법
CN106401726A (zh) * 2016-11-28 2017-02-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缸套水的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8737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6176B2 (en) Thermostat failure judgment device
RU2706673C2 (ru) Способ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истемы охлаждения
CN103362631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
CN103991381B (zh) 车辆用活动开闭器的冻结检测装置
US20130213600A1 (e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coolant temperature sensor, and engine cooling system
CN109506319A (zh) 采暖机及其自动防冻控制方法
CN107407188B (zh)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288737B (zh) 一种双水箱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362629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
CN103362627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
CN108507763B (zh) 节温器故障的主动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9935867A (zh) 用于诊断燃料电池的温度传感器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90439A (zh) 一种空调四通阀换向异常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206532846U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装置
CN1069455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440583A (zh) 空调热泵热水机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CN109411850A (zh) 一种电池包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701294B (zh) 节温器故障的诊断方法及系统
JP2012057510A (ja) 内燃機関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084861A (ja) Lpi車両用リターン燃料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709765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
CN109751777A (zh) 一种回水循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2933465B1 (en) Water-temperature-sensor backup system
CN106460725B (zh) 发动机的废热利用装置
CN110143128A (zh) 车用进气格栅组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