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8629A -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8629A
CN107278629A CN201710569974.5A CN201710569974A CN107278629A CN 107278629 A CN107278629 A CN 107278629A CN 201710569974 A CN201710569974 A CN 201710569974A CN 107278629 A CN107278629 A CN 107278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fting
citrus reticulata
xinhui citrus
implantation methods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9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699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8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86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及嫁接苗管理,其中所述砧木、接穗的选择条件为:选用新会柑原圈枝树的幼芽为接穗,选用所述原圈枝树所结的柑核播种出的幼苗作砧木。本发明采用的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更强,同时把原有嫁接苗和圈枝苗的优点融合于一体,又可免去两者的缺点,使新会柑的优良基因显现,是解决新会柑果树提纯复壮的最好办法。

Description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果树的嫁接种植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柑橘原产中心之一。中国柑橘栽培已有4000多年历史,在《禹贡》、《周礼》等古书中早有记载。柑橘品种众多,有柑类、橘类、橙类、柠檬类等。柑橘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以经济价值高和果形靓丽、果实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而受消费者青睐。
而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最大的特色,是广陈柑农在700余年的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地道新会柑全身是宝皮用兼用,药食同源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柑饼或果汁,但皮比肉贵,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会陈皮的原料。其柑络、柑核均可入药。
新会柑农世代传承,在这里种值优质种源的新会大红柑,并利用其制成广东三宝之首的正宗地道新会陈皮为中国中药陈皮药材独一无二的地位。
嫁接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嫁接对品种的改良,经济价值的提高都有首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柑橘嫁接种植方法不同也是直接影响着嫁接成活率以及柑橘的早结、丰产、稳产等问题。现有的新会柑多数采用柠檬苗作砧木嫁接,结果造成柑果皮厚且带苦涩,柑肉纤维多且味酸,因此柑农取柑皮后苦于柑肉没人吃而丢弃,大量丢弃的柑肉对环境造成污染,及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新会柑橘能既能早结、丰产、稳产又能保留原有嫁接苗和圈枝苗优良基因的嫁接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研发出了一种存活率高,能保持新会柑作为地方特产的纯正品质,更能提高育苗产量的嫁接种植方法。此嫁接种植方法得原圈枝柑幼苗成活率高且嫁接后新会柑树产量高。
本发明的技术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及嫁接苗管理,其中所述砧木、接穗的选择条件为:选用新会柑原圈枝树的幼芽为接穗,选用所述新会柑原圈枝树的柑核播种出的幼苗作砧木。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新会柑原圈枝树的树龄为挂果3年以上,取其向阳一面且在树顶端的枝条,且枝条上不带刺。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嫁接步骤具体为:在所述的枝条上的幼芽剪下0.5-1cm嫁接到10~15cm高的所述幼苗上,嫁接位置在砧木顶部处,嫁接采用幼芽顶接,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带包扎。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嫁接苗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立秋前后剪横枝定干,培养一级分枝,留主干高15~20cm,其中一级分枝的标准为剪顶后新梢长到10~12cm时要疏梢整型,选留生长健壮而均匀的3~4条新梢。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苗木出圃步骤:
待幼苗长至28~30cm高时再移至泥地中种植,出圃的苗木需要生长健壮,主干垂直,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无危险性病虫害。
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幼苗培育方法为:将柑核洗净晾干,在当年11-12月份播种温室沙地中播种,保持沙地湿润,待柑核发芽后长成4~6cm苗高后移植到营养盆中继续种植,待幼苗长到10~15cm时进行嫁接。
本发明优选地,嫁接时间为次年10月份。
本发明更优选地,所述幼营养盆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5~30%黄泥、25~30%细沙,和40~50%种植过草菇的泥土,其中所述泥土的湿度范围为70%~80%。
本发明优选地,所述幼苗培育的细沙选择中细沙。
本发明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与传统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相比,能更早结、丰产、稳产优质和高效益。本发明采用新会柑原圈枝树的幼芽作接穗,采用新会圈枝柑成熟的种子育苗作砧木嫁接种植新会柑的方法,这样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更强,同时把原有嫁接苗和圈枝苗的优点融合于一体,又可免去两者的缺点,使新会柑的优良基因显现,是解决新会柑果树提纯复壮的最好办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所述柑橘为新会柑中的大红柑),包括以下步骤:
S1:砧木、接穗的选择:所述新会柑原圈枝树选择标准为: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新梢老熟,根系发达无裂头,无危害性病虫害。幼芽是取自挂果至少3年以上的圈枝柑母枝,取果树向阳一面且在树顶端的枝条,且枝条上不带刺,在挑选的枝条上再取其1cm左右的幼芽用于顶接。选用圈枝柑母枝的幼芽为接穗,选用所述圈枝柑所结的柑核播种出的幼苗作砧木。
其中所述幼苗培育方法为:将新会柑的柑核洗净晾干,在当年11-12月份播种温室中细砂的沙地中播种,保持沙地湿润,待柑核发芽后长成4~6cm苗高后移植到营养盆中继续种植,待幼苗长到10~15cm时进行嫁接;其中所述营养盆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25黄泥、25细沙,和50%种植过草菇的泥土,其中所述泥土的湿度范围为80%。
S2:嫁接:在次年10月份,将原圈枝柑母枝中的幼芽剪下0.5~1cm嫁接到10~15cm高的所述幼苗上,嫁接位置在砧木顶部处,嫁接采用幼芽顶接,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带包扎。
S3:嫁接苗管理:在封装接穗的聚乙烯薄膜顶部剪出开口,保持嫁接苗的环境温度为18~25℃,湿度65~80%;及时修剪砧木长出的枝牙,保持接穗位于最顶端。(我摘抄的被人的假睫毛管理办法)
S4:苗木出圃步骤:待幼苗长至28~30cm高时再移至泥地中种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所述柑橘为新会柑中的大红柑),包括以下步骤:
S1:砧木、接穗的选择:所述圈枝柑母枝选择标准为: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新梢老熟,根系发达无裂头,无危害性病虫害。幼芽是取自挂果至少3年以上的圈枝柑母枝,取果树向阳一面且在树顶端的枝条,且枝条上不带刺,在挑选的枝条上再取其0.5-1CM左右的幼芽用于顶接。选用圈枝柑母枝的幼芽为接穗,选用所述圈枝柑所结的柑核播种出的幼苗作砧木。
其中所述幼苗培育方法为:将新会柑的柑核洗净晾干,在当年11-12月份播种温室中细砂的沙地中播种,保持沙地湿润,待柑核发芽后长成4~6cm苗高后移植到营养盆中继续种植,待幼苗长到10~15cm时进行嫁接;其中所述营养盆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30%黄泥、30%细沙,和4%种植过草菇的泥土,其中所述泥土的湿度范围为75%。
S2:嫁接:在次年10月份,将原圈枝柑母枝中的幼芽剪下0.5-1cm嫁接到10~15cm高的所述幼苗上,嫁接位置在砧木顶部,嫁接采用小芽顶接,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带包扎。
S3:嫁接苗管理:
立秋前后剪顶定干,培养一级分枝,留主干高15~20cm,其中一级分枝的标准为剪
顶后新梢长到10~12cm时要疏梢整型,选留生长健壮而均匀的3~4条新梢。
S4:苗木出圃步骤:待幼苗长至28~30cm高时再移至泥地中种植。
效果例
试验情况与结果
选择四个实验场所试点(三江回春柑橘专业合作社、会城城郊姚荣厚、罗坑交山大丰农场、睦洲南镇关良笑)施用实施例2的嫁接种植方法,简称为大红柑自砧,而对照例1~2分别为大红柑红柠砧、大红柑圈枝苗仅在三江回春柑橘专业合作社试点。从其挂果情况和取样分析的数据来看,说明大红柑自砧种植是可行的、成功的,具体详见下表1:
表1不同嫁接种植方式在三江回春柑橘专业合作社产出结果及产品品质情况
表2不同嫁接种植方式在其他三块实验用地的产出结果及产品品质情况
从上述四个试点果树生长结果和果实分析情况说明:
1.大红柑自砧嫁接种植的果树亲和力好、生活力强、适应性广。
大红柑自砧嫁接种植的果树,穗砧接口愈合快,亲和力好,生长平滑匀称,果树主干挺直,一二级分枝生长自然均衡,树冠体型健美,融合了原有圈枝苗和嫁接苗果树生长的优点。
大红柑自砧嫁接种植的果树生活力强,适应性广。从四个试点中的会城城郊、新会三江回春柑橘主业合作社的果园地处于大红柑传统的银洲湖沿岸冲积平原;新会睦州南镇柑橘园,地处西江下游支流冲积平原;大丰农场的果园属丘陵山坑地,各类园地的果树都表现生长良好,早结丰产,可见大红柑自砧果树生长、长势与红柠砧的果树或圈枝柑树相比并不逊色。自砧柑树的根群发达而根系生长更显出优势。
2.大红柑自砧嫁接种植的果树早结丰产而且果实品质优良。
从早结丰产来说,有三个点与红柠砧的产量相近,有一个点超越了红柠砧和圈枝苗的产量。例如:三江回春柑橘主业合作社在同一园地试验对比中,大红柑自砧产量最高。又例如:睦州东向龙头围梁健华种植的20亩自砧大红柑,1600株3年树的总产量50000斤,亩产2500斤。种植了二、三年的大红柑自砧嫁接的果树已呈现果实累累和优良品质趋势。作为柑橘品质的重要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四个点大红柑自砧的固形物都高于红柠的大红柑1-3%,大红柑种普查时,6年树以上的圈枝大红柑的固形物是13-15.8%,八十年代红柠砧的大红柑固形物是10.5-12.5%,这次有两个试点,大红柑自砧二年果树,果树固形物平均是10.17-11.17%,有的样品超过12%,品尝果肉口感良好,肉脆多汁,清甜有甘香味。但2~3年红柠的大红柑,果实多数有胞而且偏酸味淡。可以说,大红柑自砧是个优良品种。
3.本发明大红柑自砧嫁接的柑果,果形扁圆,果实色泽呈现橙黄或橙红色,色泽鲜艳,果皮油泡细滑,无苦味,果肉清甜有微酸,甜酸适度,有甘香味,适合鲜果食用。有望可回归传统大红柑果药兼用,食果留皮晒陈皮,以果带药、以药促果的传统生产理念。对恢复提高以大红柑为主体的新会柑橘品质和整体生产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及嫁接苗管理,其中所述砧木、接穗的选择条件为:选用新会柑原圈枝树的幼芽为接穗,选用所述新会柑原圈枝树的柑核播种出的幼苗作砧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会柑原圈枝树的树龄为挂果3年以上,取其向阳一面且在树顶端的枝条,且枝条上不带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步骤具体为:在所述的枝条上的幼芽剪下0.5-1cm嫁接到10~15cm高的所述幼苗上,嫁接位置在砧木顶部处,嫁接采用幼芽顶接,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带包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苗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立秋前后剪横枝定干,培养一级分枝,留主干高15~20cm,其中一级分枝的标准为剪顶后新梢长到10~12cm时要疏梢整型,选留生长健壮而均匀的3~4条新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苗木出圃步骤:
待幼苗长至28~30cm高时再移至泥地中种植,出圃的苗木需要生长健壮,主干垂直,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无危险性病虫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培育方法为:将柑核洗净晾干,在当年11-12月份播种温室沙地中,保持沙地湿润,待柑核发芽后长成4~6cm苗高后移植到营养盆中继续种植,待幼苗长到10~15cm时进行嫁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时间为次年10月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盆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5~30%黄泥、25~30%细沙,和40~50%种植过草菇的泥土,其中所述泥土的湿度范围为70%~8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苗培育的细沙选择中细沙。
CN201710569974.5A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7278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9974.5A CN107278629A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9974.5A CN107278629A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8629A true CN107278629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10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9974.5A Pending CN107278629A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862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0035A (zh) * 2019-11-27 2020-02-2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CN111264280A (zh) * 2020-03-27 2020-06-12 广东牧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
CN111657037A (zh) * 2020-06-08 2020-09-15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改变荔枝原来品种的荔枝圈枝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643A (zh) * 2010-12-16 2011-07-13 宜昌市科力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枳橙扦插砧木嫁接柑橘种苗的方法
CN103975778A (zh) * 2014-06-03 2014-08-13 广东橘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嫁接橘红种苗方法
CN105993633A (zh) * 2016-07-21 2016-10-12 江门市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新会大红柑脱毒试管苗微嫁接方法
CN106927970A (zh) * 2017-01-23 2017-07-07 陆川县良田镇春旺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橘红产量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643A (zh) * 2010-12-16 2011-07-13 宜昌市科力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枳橙扦插砧木嫁接柑橘种苗的方法
CN103975778A (zh) * 2014-06-03 2014-08-13 广东橘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嫁接橘红种苗方法
CN105993633A (zh) * 2016-07-21 2016-10-12 江门市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新会大红柑脱毒试管苗微嫁接方法
CN106927970A (zh) * 2017-01-23 2017-07-07 陆川县良田镇春旺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橘红产量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佚名: "关于批准对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国家质检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 *
简成宝: "《新会柑橘及其栽培》", 28 February 200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0035A (zh) * 2019-11-27 2020-02-2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CN110810035B (zh) * 2019-11-27 2021-11-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茶枝柑的无性繁殖方法
CN111264280A (zh) * 2020-03-27 2020-06-12 广东牧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
CN111657037A (zh) * 2020-06-08 2020-09-15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改变荔枝原来品种的荔枝圈枝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lzebroek Guide to cultivated plants
Rajan Propagation of horticultural crops
Li et al. Akebia: A potential new fruit crop in China
Hort Enquiry into plants and minor works on odours and weather signs
Kakade et al. Dragon fruit (Hylocereus undatus)
CN107278629A (zh) 一种新会柑的嫁接种植方法
Wali et al. Aonla
CN103229659A (zh) 山菜的人工种植方法及其应用
CN106576921A (zh) 一种番石榴的嫁接方法
De Valuable indigenous fruit crops of north eastern region of India
Meghwal et al. Underutilized fruits research in arid regions: a review
CN108156993A (zh) 一种简易的火龙果专用嫁接工具及其快速嫁接方法
Muda et al. Sugar palm (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 a review on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for effective breeding
CN107646460B (zh) 一种柠檬味蜜橘的培育方法
Thapa et al. Advance propagation techniques in important spice crops
CN112088670B (zh) 蔬菜桑树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5453972A (zh) 一种月红柿树的栽培方法
Pohlan et al.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cacao
Singh et al. Jamun
Gil et al. Ananas comosus
Meena et al. 16.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Kiwifruit Under Temperate Region
Hiwale et al. Bael (Aegle marmelos Correa.)
Maiti et al. A Study on autoecology and ecophysiology of chile Piquin (Capsicum annuum Aviculare Dierb), a wild chilli of high medicinal and commercial value in Northeast Mexico
Abdallah et al. Growth performance of two lemon [Citrus limon (L.) Osbeck] cultivars budded on three rootstocks, Gezira State, Sudan
Pohlan et al. Perspectives of Sapotaceae species for fruit production in the Soconusco Region, Chiapas, Mexic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