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1224A -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1224A
CN107261224A CN201710603590.0A CN201710603590A CN107261224A CN 107261224 A CN107261224 A CN 107261224A CN 201710603590 A CN201710603590 A CN 201710603590A CN 107261224 A CN107261224 A CN 107261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 valve
drainage tube
drum
anhydrous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35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1224B (zh
Inventor
靖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isdo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isdo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isdo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isdo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035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1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1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1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1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12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61M1/0011
    • A61M1/0001
    • A61M1/0023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A61M2039/2433Valve comprising a resilient or deformable element, e.g. flap valve, deformable dis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使得从胸腔出来的气体和液体只能单向通过这两个单向阀,从而防止气体和液体回流,通过负压装置产生负压,从而使得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被负压装置吸引排出第一单向阀,从而使得胸腔的气体和液体更容易排出。引流管上设有指示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张开程度的指示装置,通过指示装置,可以直观地看到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张开的程度,通过阀张开的程度,可以准确地判断病人是否需要继续排气以及大概还需要排气多长时间。并且当单向阀出现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Description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及胸科手术术后引流的常用手段,现有的引流装置通常采用水封的方式进行封闭引流,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导气管11和容器12,容器12内设有水,导气管11的下端位于容器12的液面之下,从胸腔出来的气体和液体经导气管11下端排出至水中,气体和液体排出后,水封闭导气管11的下端防止气体和液体回流。但是现有的装置,一旦容器12倾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导气管11的下端高于容器12,则会是的外部气体顺着导气管11进入胸腔,因此,当患者移动时,十分不方便。如果容器12放置过高,倾倒后则容器12内的水可能顺着导气管进入胸腔,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缺陷较多,不稳定并且结构复杂。
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无水胸腔式引流装置,其在引流管上设有阀门,但是现有的装置,当病人咳嗽排气时,往往需要凭医生的经验判断胸腔气体是否排尽,并且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造成判断结果的不准确,因此,经常会出现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可以有效防止误判,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有集气装置,所述引流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气流经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排出至集气装置,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之间设有负压产生装置,引流管上设有指示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张开程度的指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为与引流管管壁连接的活瓣。
进一步地,所述活瓣与引流管在常态下的夹角为A,60°≤A≤90°。
进一步地,所述活瓣包括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指示装置为所述内层、外层和引流管的管壁形成封闭空间,所述活瓣张开时,所述管壁向外鼓起。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装置为浮针,所述活瓣包括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的一端与内层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管壁连接,引流管管壁还设有通孔,浮针一端与所述内层连接,所述浮针的另一端 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浮针上设有指示活瓣运动状态的刻度,所述活瓣张开时,所述浮针随活瓣内层运动并从所述通孔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活瓣包括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的一端与内层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管壁连接,引流管管壁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外侧设有贴膜,所述贴膜的柔性大于引流管管壁的柔性,所述活瓣张开时,所述贴膜向往鼓起呈气球状。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为可形变的鼓。
进一步地,所述鼓位于引流管的一侧,所述鼓与引流管联通并伸入引流管内,所述鼓压缩将鼓内气体经第二单向阀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
进一步地,所述鼓与引流管串联连接,所述鼓的截面积大于引流管的截面积,所述鼓压缩将鼓内气体经第二单向阀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
进一步地,所述鼓与引流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为气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
1.引流管上设有指示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张开程度的指示装置,从而使得用户在排气时,可以直观地看到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张开的程度,通过阀张开的程度,可以准确地判断病人是否需要继续排气以及大概还需要排气多长时间。并且当单向阀出现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之间设有负压产生装置,通过负压产生装置,可以辅助病人进行排气,并且有效利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因此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2.单向阀为与引流管管壁连接的活瓣,采用与管壁连接的活瓣作为单向阀,其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活瓣与引流管在常态下的夹角为A,A≥60°,由于患者胸腔在排气过程中,可能含有部分血液,通过设置较大的夹角,使得血液不会残留在管壁与活瓣的夹角处,从而保证活瓣的可靠运动。
3.指示装置为所述活瓣内层、外层和引流管的管壁形成封闭空间,当活瓣张开时,由于活瓣内层向引流管管壁方向运动,因此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受到挤压,从而使得引流管的管壁向外鼓起,通过病人排气时管壁鼓起的大小,即可判断单向阀张开的程度,从而推测病人的状态。
4.指示装置为浮针,浮针上设有指示活瓣运动状态的刻度,由于浮针一端连接活瓣内层,另一端伸出引流管管壁的通孔,当活瓣张开时,浮针随活瓣内层运动伸出管壁,通过伸出管壁的长度,即可判断活瓣张开的程度,从而推测病人的状态。由于浮针一端直接与活瓣内层直接物理连接,因此性能更加可靠,加上刻度的标示,使得判断更加准确。
5.通孔外侧设有贴膜,贴膜的柔性大于引流管管壁的柔性,因此贴膜、内层、外层和引流管管壁组成了密封的空间,当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受到挤压时,由于贴膜的柔性较大,因此贴膜处鼓起,从而在贴膜处形成气球,通过气球的大小,即可判断活瓣张开的程度,从而推测病人的状态。由于贴膜柔性大,因此,灵敏度更高,判断更加准确。
6.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为可形变的鼓,其结构简单,当需要负压辅助时,只需要按压可形变的鼓,则第一单向阀封闭,第二单向阀导通,鼓内的气体经第二单向阀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松开鼓则鼓内负压使得第一单向阀导通,第二单向阀关闭,胸腔的气体经引流管内和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从而有效辅助胸腔气体和液体排出。
7.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设有抗凝剂,从而使得当胸腔内的血液不会凝固在单向阀上,从而保证单向阀的可靠运动。
8.所述鼓位于引流管的一侧,所述鼓与引流管联通并伸入引流管内,从而有效防止排出的血液被吸入所述鼓内,影响鼓的性能,当鼓压缩时,鼓内的气体促使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导通,从而使得鼓内气体排出,当压缩鼓的外力消失,则鼓将恢复原状并在鼓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得第一单向阀导通,第二单向阀关闭,从而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从而实现辅助病人排出胸腔的气体。
9.进一步地,所述鼓与引流管串联连接,所述鼓的截面积大于引流管的截面积,因此当鼓压缩时,有足够的气体排出,从而当压缩鼓的外力消除时,可以产生足够的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
10.进一步地,所述鼓与引流管一体成型,其加工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11.负压产生装置也可为气泵,通过气泵带吸气辅助完成排气,其负压吸力更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时实施例一C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导气管11、容器12、引流管21、第一通孔211、贴膜212、集气装置22、第一单向阀23、内层231、外层232、第一浮针233、刻度234、第二单向阀24、鼓25、第三单向阀251、第四单向阀252、人体软管27、中继管28、气泵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2、3所示,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21,所述引流管21的一端连接有集气装置22,引流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人体软管27,所述引流管设有第一单向阀23和第二单向阀24,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为与引流管管壁连接的活瓣,当气流从人体软管侧向集气装置22侧运动接触活瓣时,所述活瓣可被气体顶开形成缝隙,所述气体可从该缝隙通过。当气流从集气装置22侧向人体软管27侧运动接触活瓣时,气体的作用使得活瓣的密封更加紧密,从而阻止气体通过活瓣。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使得从胸腔出来的气体只能单向通过这两个单向阀,从而防止气体回流。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之间设有负压产生装置,用于辅助病人排气,引流管上设有指示活瓣张开程度的指示装置,从而判断活瓣张开的大小,从而推测病人排气状况。
第一活瓣23包括内层231和外层232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232与引流管在常态下的夹角为A,A=60°。可以理解,夹角A并不限于60°,例如可以是65°、70°、75°、80°、85°。通常来说,60°≤A≤90°,如果A<60°,则可能导致部分血液残留在夹角A处,从而影响活瓣的开合,使得气体不易排出。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设有抗凝剂,从而进一步使得当胸腔内的血液不会凝固在单向阀上,从而保证单向阀的可靠运动。如果A>90°,则活瓣可能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23和第二单向阀24之间设有椭圆形的可形变的鼓25,所述鼓25位于引流管的一侧,鼓25与引流管联通并伸入引流管内,从而有效防止排出的血液被吸入所述鼓内,影响鼓的性能。当需要辅助排气时,按压可形变的鼓25,则第一单向阀23封闭,第二单向阀24导通,鼓内的气体经第二单向阀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松开鼓则鼓内负压使得第一单向阀23导通,第二单向阀24关闭,胸腔的气体和液体经引流管内和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从而有效辅助胸腔气体和液体排出。由于设置鼓产生负压,从而使得患者肺部的气体和液体排出更加彻底,患者恢复更快。
第一活瓣23包括内层231和外层232形成的双层结构,内层231的一端与引流管21的管壁连接,另一端受到由人体软管27向集气装置方向运动的气体冲击时会张开形成通道,外层232的一端与内层231连接,外层232的另一端与引流管21的管壁连接。从而使得外层232、内层231和引流管的管壁形成封闭空间,当气体冲击活瓣23使活瓣张开时,活瓣23有向管壁运动的分量,从而使得该封闭空间受到压缩,从而使得管壁向外鼓起,通过病人排气时管壁鼓起的大小,即可判断活瓣张开的程度,从而推测病人的状态,并确认病人否需要继续排气以及大概还需要排气多长时间。
同理,第二单向阀24的张开程度指示装置通第一单向阀23,在这里不再详述。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负压产生装置和指示装置不同。
参见附图4、5所示,活瓣23包括内层231和外层232形成的双层结构,外层231的一端与内层231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21管壁连接,所述引流管21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内层231上设有第一浮针233,也就是说,第一浮针233的一端与内层231连接,第一浮针233的另一端伸入第一通孔211,从而使得活瓣23运动时第一浮针231相对管壁运动,由于活瓣外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病人排出的血液残留至活瓣内层与引流管管壁的交界处,从而保障活瓣23的稳定可靠工作。所述第一浮针233上设有刻度234,为了醒目,该刻度设置呈红色,当病人咳嗽时,从胸腔排出的气体和液体通过活瓣23时,活瓣23张开,第一浮针233随着活瓣23运动并从第一通孔211伸出,通过浮针上的刻度即可判断活瓣23运动状态。通过标尺伸出通孔的长短,很容易判断病人胸腔排出的气体量是多少,从而准确判断病人的病情。当病人停止排气,则活瓣恢复原状,从而第一单向阀关闭,带动第一浮针233缩回通孔内。由于浮针一端直接与活瓣内层直接物理连接,因此性能更加可靠,加上刻度的标示,使得判断更加准确。
第二浮针处的结构、原理和作用与第一浮针231相同,在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鼓25的一端伸入所述引流管21内,伸入长度为B,3mm<B<10mm,从而预留一定空间,防止病人排出的血液进入鼓25内,所述鼓25内设有第三单向阀251和第四单向阀252,所述鼓25压缩时,第三单向阀251关闭,第四单向阀252导通,鼓25内气体经第四单向阀252排出,所述鼓25压缩后,鼓25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得第三单向阀251导通,第四单向阀252关闭,从而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三单向阀251吸入所述鼓25内。由于设置第三单向阀251和第四单向阀252,使得鼓内气体运动和引流管21内的气体运动路径互不干涉,防止病人在排气阶段,鼓25压缩引起引流管21排气不畅。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负压产生装置和指示装置不同。
如图6、7所示,活瓣23包括内层231和外层232形成的双层结构,外层232的一端与内层231阀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21管壁连接,引流管管壁还设有通孔211,所述通孔外侧设有贴膜212,因此贴膜31、内层231、引流管管壁、外层232组成了密封的空间,所述贴膜的柔性大于引流管管壁的柔性,所述第一单向阀张开时,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受到挤压,由于贴膜的柔性较大,因此贴膜处鼓起,从而在贴膜处形成气球状,通过气球的大小,即可判断单向阀张开的程度,从而推测病人的状态。由于贴膜柔性大,因此,灵敏度更高,判断更加准确。
同理,第二单向阀处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单向阀处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论述。
鼓25与引流管21串联连接,鼓25与引流管21一体成型,所述鼓25的截面积大于引流管21的截面积,所述鼓压缩将鼓内气体经第二单向阀24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23吸入所述鼓内。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鼓的截面积大于引流管的截面积,因此当鼓压缩时,有足够的气体排出,从而当压缩鼓的外力消除时,可以产生足够的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通孔外层并不限于贴膜,也可以是囊泡,当活瓣张开时,封闭空间内的气体受挤压进入囊泡,从而使得囊泡鼓起,当活瓣恢复原状,压力消除,使得囊泡收缩。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负压产生装置不同。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负压产生装置为气泵29,通过气泵29带吸气辅助完成排气,其负压吸力更大,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中继管28,所述中继管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中继管一端连接人体软管27,另一端连接导气管11,由于设有中继管,因此,在气泵29动作过程中,可以减小人体软管27抖动,使得产品更加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有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气流经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排出至集气装置,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之间设有负压产生装置,引流管上设有指示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张开程度的指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或第二单向阀为与引流管管壁连接的活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与引流管在常态下的夹角为A,60°≤A≤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包括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指示装置为所述内层、外层和引流管的管壁形成封闭空间,所述活瓣张开时,所述管壁向外鼓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为浮针,所述活瓣包括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的一端与内层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管壁连接,引流管管壁还设有通孔,浮针一端与所述内层连接,所述浮针的另一端 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浮针上设有指示活瓣运动状态的刻度,所述活瓣张开时,所述浮针随活瓣内层运动并从所述通孔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包括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层的一端与内层连接,另一端与引流管管壁连接,引流管管壁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外侧设有贴膜或囊泡,所述贴膜或囊泡的柔性大于引流管管壁的柔性,所述活瓣张开时,所述贴膜或囊泡向往鼓起呈气球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为可形变的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位于引流管的一侧,所述鼓与引流管联通并伸入引流管内,所述鼓压缩将鼓内气体经第二单向阀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与引流管串联连接,所述鼓的截面积大于引流管的截面积,所述鼓压缩将鼓内气体经第二单向阀排出并在鼓内形成负压,将引流管内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吸入所述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与引流管一体成型。
CN201710603590.0A 2017-07-23 2017-07-23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61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3590.0A CN107261224B (zh) 2017-07-23 2017-07-23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3590.0A CN107261224B (zh) 2017-07-23 2017-07-23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1224A true CN107261224A (zh) 2017-10-20
CN107261224B CN107261224B (zh) 2019-07-16

Family

ID=60078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35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61224B (zh) 2017-07-23 2017-07-23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122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179U (zh) * 1988-04-15 1989-07-19 尹春来 胸腔气液吸引引流器
CN2474846Y (zh) * 2001-04-11 2002-01-30 戴纪良 可控式止回阀
JP2006037985A (ja) * 2004-07-22 2006-02-09 Yuki Kogyo Kk 弁開度表示機能付逆止弁
US20070295302A1 (en) * 2006-06-23 2007-12-27 Michael G.C. Tsai Variable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between air intake and throttle
CN201448483U (zh) * 2009-06-22 2010-05-05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式双瓣止回阀
CN203442236U (zh) * 2013-08-26 2014-02-19 上海东方威尔阀门有限公司 带开度显示的节能缓阻止回阀
CN203549008U (zh) * 2013-08-09 2014-04-16 博纳斯威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外部调整阀板关闭位置的止回阀
CN204459321U (zh) * 2015-01-26 2015-07-08 浙江天雁控股有限公司 方便调节流量的双活结止回阀
CN104958793A (zh) * 2015-06-19 2015-10-07 重庆琪美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105135044A (zh) * 2015-09-17 2015-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暗杆阀开度指示器
CN105664273A (zh) * 2016-02-02 2016-06-15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无水静音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179U (zh) * 1988-04-15 1989-07-19 尹春来 胸腔气液吸引引流器
CN2474846Y (zh) * 2001-04-11 2002-01-30 戴纪良 可控式止回阀
JP2006037985A (ja) * 2004-07-22 2006-02-09 Yuki Kogyo Kk 弁開度表示機能付逆止弁
US20070295302A1 (en) * 2006-06-23 2007-12-27 Michael G.C. Tsai Variable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between air intake and throttle
CN201448483U (zh) * 2009-06-22 2010-05-05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式双瓣止回阀
CN203549008U (zh) * 2013-08-09 2014-04-16 博纳斯威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外部调整阀板关闭位置的止回阀
CN203442236U (zh) * 2013-08-26 2014-02-19 上海东方威尔阀门有限公司 带开度显示的节能缓阻止回阀
CN204459321U (zh) * 2015-01-26 2015-07-08 浙江天雁控股有限公司 方便调节流量的双活结止回阀
CN104958793A (zh) * 2015-06-19 2015-10-07 重庆琪美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105135044A (zh) * 2015-09-17 2015-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暗杆阀开度指示器
CN105664273A (zh) * 2016-02-02 2016-06-15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无水静音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1224B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64C (zh) 诊断和治疗鼻子疾病用的装置
CN103520784B (zh) 一体化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ES2431828T3 (es) Dispositivo de medición oftalmoquirúrgico
CN207152827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CN107261224B (zh) 一种无水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3989164U (zh) 单向活瓣式引流装置
CN209570401U (zh) 小便检验用试管
CN106730077A (zh) 一种治疗气胸的装置
CN209060127U (zh) 一种耳鼻喉科吸痰器
CN208927208U (zh) 一种新型心胸外科护理用气胸急救器
CN206566274U (zh) 一种治疗气胸的装置
CN206798133U (zh) 一种应用于口腔液体hiv检测的密封瓶
CN106075689B (zh) 气管切开套管
CN206491828U (zh) 一种四腔二囊管
CN211188475U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新型引流装置
CN206642140U (zh) 多功能负压引流器
CN209475243U (zh)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CN219963497U (zh) 一种容量感受式胃管
CN111672015A (zh) 一种气充式肠腔减压管
CN206252714U (zh) 气管切开套管
JPS6190669A (ja) 医療用排出装置
CN206950586U (zh) 职业病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7306684U (zh) 一种呼气采样袋
CN219440181U (zh) 分体式负压引流装置
CN208864903U (zh) 一种持续增压型负压及可调高负压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