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8810A -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8810A
CN107258810A CN201710718638.2A CN201710718638A CN107258810A CN 107258810 A CN107258810 A CN 107258810A CN 201710718638 A CN201710718638 A CN 201710718638A CN 107258810 A CN107258810 A CN 107258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sthiazate
added
solvent
batches
finish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86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法
闫新华
孙绪兵
陈永平
冯训娟
高文
杨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ANG AGRICULTURAL CHEMICALS GROUP CO Ltd SHANDONG PROV
Original Assignee
HUAYANG AGRICULTURAL CHEMICALS GROUP CO Ltd SHANDONG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ANG AGRICULTURAL CHEMICALS GROUP CO Ltd SHANDONG PROV filed Critical HUAYANG AGRICULTURAL CHEMICALS GROUP CO Ltd SHANDONG PROV
Priority to CN2017107186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8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8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8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 A01N57/2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phosphorus-to-nitrogen bonds
    • A01N57/3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phosphorus-to-nitrogen bo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liquids as carriers, diluents or solvents
    • A01N25/04Dispersions, emulsions, suspoemulsions, suspension concentrates or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22O-Aryl or S-Aryl ester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 A01N57/2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phosphorus-to-nitrogen bonds
    • A01N57/2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phosphorus-to-nitrogen bonds containing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radic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属于农业制药技术领域,该油剂是利用噻唑膦1~10份,烯啶虫胺或乙酰甲胺磷或异丙威,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将助溶剂、烯啶虫胺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20~50℃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主要用于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也可用于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本发明选用生物有机溶剂,无毒、无污染。工效高、节省用药、防治及时、不用水、防治费用低。

Description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制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唑膦是日本石原公司1985年6月登记专利(昭60-104096)、1992年投放市场的一种新颖、高效、广谱、安全的杀线虫剂和杀地下害虫的农药,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特效,对昆虫、螨类效果明显,对烟草、花生、大豆、柑桔、蔬菜的线虫和地下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噻唑膦具有触杀及内吸传导性能的新型高效、低毒杀线剂,能有效防止线虫侵入植物体内并杀死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线虫,持效期可达2-3个月,施用效果不受土壤条件影响。
噻唑膦的分子式为C9H18NO3PS2,结构式为:
化学名称为(R,S)-S-仲丁基-O-乙基-2-氧代-1,3-噻唑烷-3-基硫代磷酸酯,纯品外观为淡黄色液体。噻唑膦的颗粒剂不稳定、易分解,噻唑膦具有不愉快气味,并且气味保留时间长,难于消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噻唑膦的使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飞机施药愈来愈多,目前,噻唑膦的制剂主要有20%和40%的水乳剂,5.5%、10%、15%的颗粒剂,5%的微乳剂,30%的微囊悬浮剂,5%的可溶液剂,这些制剂使用时施药量大、劳动强度大、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的噻唑膦制剂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超低量喷雾是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一种很好的技术。该新技术无需用水,喷出的雾滴直径很小,防治效果好,省工省时,尤其适用于山地和缺水、少水地区。同时由于大面积飞机超低量防治新技术出现后,对迅速压低虫口,控制暴发性害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适用药剂种类少,没有定型产品,超低量喷洒受到限制,直接影响防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烯啶虫胺为浅黄色结晶,化学名是(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基二胺,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化学与生物性质,用于水稻、蔬菜等作物,对各种蚜虫、粉虱、水稻叶蝉和蓟马显示卓越活性,具有高效、低毒、内吸和无交互抗性四大优点,杀虫谱较广,残留期较长(以100mg/kg施用,可持续15d),对稻飞虱,在0.5-0.8mg/kg时,致死率仍可达100%,使用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体。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与其它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烯啶虫胺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在自发放电后扩大隔膜位差,并最后使突触隔膜刺激下降,结果导致神经的轴突触隔膜电位通道刺激消失,致使害虫麻痹死亡。
乙酰甲胺磷又名高灭磷,属低毒杀虫剂。乙酰甲胺磷为口服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适用于蔬菜、茶树、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及卫生害虫。保管及使用不当可引起人畜中毒。乙酰甲胺磷为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在施药后初效作用缓慢,2-3天后效果显著,后效作用强,适用于蔬菜、茶叶、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能防治多种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使用时做好急救和消防措施。
异丙威又称为叶蝉散、灭扑威,是一种触杀性兼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属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剂,速效、残效期短,用于防治水稻、可可、蔬菜、甘蔗及其他作物中的稻飞虱、稻叶蝉、蚜虫、臭虫等。对飞虱天敌、蜘蛛类安全,但对蜜蜂有害。异丙威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对兔的眼睛和皮肤刺激性小,无明显蓄积毒性,在试验剂量内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鱼、蜜蜂有毒。本品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若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选用干粉、泡沫、沙土等。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含噻唑膦1.0%-10.0%、烯啶虫胺0.1%-5.0%的单相透明油状液体,其油剂雾滴直径50μm-100μm、扩散比为0.60-0.90、黏度为(25±1)℃时(1.40-1.90)×10-3Pa·s,相对密度(20±1)℃时为1.040-1.096,热贮稳定性54℃下贮存14d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分解率≤0.2%,低温稳定性在-5℃下贮存48h无沉淀、结晶和无漂浮物。
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的配方为:噻唑膦1.0%-10.0%(95%噻唑膦原油1.05%-10.53%),烯啶虫胺0.1%-5.0%(95%烯啶虫胺原药0.11%-5.26%),助溶剂1.0%-30.0%,渗透剂1.0%-10.0%,溶剂补足100%。制备方法: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烯啶虫胺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含噻唑膦1.0%-10.0%、乙酰甲胺磷0.1%-10.0%的单相透明油状液体,其油剂雾滴直径50μm-100μm、扩散比为0.60-0.90、黏度为(25±1)℃时(1.50-1.79)×10-3Pa·s,相对密度(20±1)℃时为1.053-1.096,热贮稳定性54℃下贮存14d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分解率≤0.2%,低温稳定性在-5℃下贮存48h无沉淀、结晶和无漂浮物。
超低容量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的配方为:噻唑膦1.0%-10.0%(95%噻唑膦原油1.05%-10.53%),乙酰甲胺磷0.1%-10.0%(97%乙酰甲胺磷原药0.11%-10.31%),助溶剂1.0%-30.0%,渗透剂1.0%-10.0%,溶剂补足100%。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噻唑膦原油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乙酰甲胺磷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异丙威油剂,含噻唑膦1.0%-10.0%、异丙威0.1%-5.0%的单相透明油状液体,其油剂雾滴直径50μm-100μm、扩散比为0.60-0.90、黏度为(25±1)℃时(1.40-1.90)×10-3Pa·s,相对密度(20±1)℃时为1.040-1.096,热贮稳定性54℃下贮存14d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分解率≤0.2%,低温稳定性在-5℃下贮存48h无沉淀、结晶和无漂浮物。
超低容量噻唑膦-异丙威油剂的配方为:噻唑膦1.0%-10.0%(95%噻唑膦原油1.05%-10.53%),异丙威0.1%-5.0%(95%异丙威原药0.11%-5.26%),助溶剂1.0%-30.0%,渗透剂1.0%-10.0%,溶剂补足100%。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异丙威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最后加入余下的溶剂,可以不仅减少加热的能耗,也能保障产品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1)本发明主要用于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也可用于地面超低容量喷雾。
(2)本发明选用生物有机溶剂,无毒、无污染。
(3)工效高、节省用药、防治及时、不用水、防治费用低。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5)制剂稳定、有效成分稳定。
(6)杀害虫范围广泛。
该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作以下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含噻唑膦1.0%-10.0%、烯啶虫胺0.1%-5.0%的单相透明油状液体,其油剂雾滴直径50μm-100μm、扩散比为0.60-0.90、黏度为(25±1)℃时(1.40-1.90)×10-3Pa·s,相对密度(20±1)℃时为1.040-1.096,热贮稳定性54℃下贮存14d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分解率≤0.2%,低温稳定性在-5℃下贮存48h无沉淀、结晶和无漂浮物。
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的配方为:噻唑膦1.0%-10.0%(95%噻唑膦原油1.05%-10.53%),烯啶虫胺0.1%-5.0%(95%烯啶虫胺原药0.11%-5.26%),助溶剂1.0%-30.0%,渗透剂1.0%-10.0%,溶剂补足100%。制备方法: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烯啶虫胺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实施例1将二甲基亚砜2.00kg(1.82L)、95%烯啶虫胺原药0.11kg和月桂酸甲酯10.00kg(11.50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共计1.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甲酯85.84kg(98.67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
表1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注:
挥发性用滤纸悬挂法测定其挥发率:用注射器取0.8-1.0mL预测油剂,均匀滴在平放的预先称重的带铜丝环的直径11cm的定性滤纸上,使滤纸全部湿透,立即称重,悬挂在(30±1)℃的恒温箱内,20min后取出称重,求出药液挥发率。大于30%为强,10%-30%之间为中,小于10%为弱。
黏度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在(25±1)℃测定。
油剂雾滴直径、扩散比测定:在室外选择一平坦开阔场地近无风条件下,用3WCD-5固定手持电动超低量喷雾器喷雾,喷雾角度45°,喷雾时间1min;喷雾范围为15m×12m,用氧化镁玻片接受雾滴,长宽均按1m间距设置玻片,喷雾结束后10min开始收玻片,3次重复。根据玻片受药数计算雾滴容量中径、数量中径和扩散比。
热贮稳定性通过色谱法测定(刘秀明,刘玉法等,气相色谱法测定噻唑膦的含量,农药,2009年11期;吴培等,烯啶虫胺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农药,2008年06期)。
实施例2将环己酮30.00kg(31.58L)、95%烯啶虫胺原药1.05kg和月桂酸乙酯10.00kg(11.6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55.90kg(65.00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
表2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烯啶虫胺原药0.21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2.1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4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7.68kg(55.4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
表3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将N-甲基-2-吡咯烷酮10.00kg(9.75L)、95%烯啶虫胺原药0.53kg和油酸甲酯30.00kg(22.8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2.1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4共计5.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52.36kg(60.88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
表4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5将乙二醇甲醚5.00kg(5.15L)、95%烯啶虫胺原药0.53kg和豆油酸甲酯20.00kg(22.9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1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豆油酸甲酯67.21kg(77.25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5。
表5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6将3-甲氧基-2-环己烯-1-酮10.00kg(9.71L)、95%烯啶虫胺原药2.11kg和棕榈油酸甲酯30.00kg(34.2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3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棕榈油酸甲酯45.36kg(51.8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6。
表6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7将α-甲基萘溶剂10.00kg(9.80L)、95%烯啶虫胺原药1.05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48.48kg(59.12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7。
表7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8将N-甲基-2-吡咯烷酮20.00kg(19.50L)、95%烯啶虫胺原药0.11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39.36kg(44.73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8。
表8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9将醋酸丁酯10.00kg(11.33L)、95%烯啶虫胺原药0.53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5℃,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共计8.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50.95kg(61.13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9。
表9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0将二甲基甲酰胺20.00kg(21.19L)、95%烯啶虫胺原药0.21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共计6.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43.26kg(49.16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0。
表10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1将二甲苯5.00kg(5.82L)、95%烯啶虫胺原药5.26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Span-8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62.48kg(72.65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1。
表11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2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烯啶虫胺原药0.21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2.1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Tween-20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7.68kg(55.4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2。
表12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3将3-甲氧基-2-环己烯-1-酮10.00kg(9.71L)、95%烯啶虫胺原药1.05kg和棕榈油酸甲酯30.00kg(34.2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2.11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棕榈油酸甲酯54.84kg(62.67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3。
表13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4将α-甲基萘溶剂10.00kg(9.80L)、95%烯啶虫胺原药5.26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70#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53.69kg(65.48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4。
表14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5将N-甲基-2-吡咯烷酮10.00kg(9.75L)、95%烯啶虫胺原药0.32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50#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54.42kg(61.8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5。
表15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6将醋酸丁酯10.00kg(11.33L)、95%烯啶虫胺原药1.05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5℃,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共计8.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55.39kg(67.55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6。
表16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7将二甲基甲酰胺20.00kg(21.19L)、95%烯啶虫胺原药2.11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03#共计6.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44.53kg(50.60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7。
表17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8将二甲苯5.00kg(1.16L)、95%烯啶虫胺原药3.16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01#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64.58kg(75.09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8。
表18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19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烯啶虫胺原药3.16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3.16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02#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3.68kg(50.79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9。
表19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0活性测定
取一定体积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二龄幼虫悬浮液放入培养皿(F6cm)中,喷一定剂量的供试药剂,每处理重复4次,每重复30条线虫,以清水为空白对照。25℃培养24h时、48h分别检查线虫的死亡与存活情况,计算各药剂处理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相对致死率。
死亡的线虫虫体常僵直、弯曲呈弓状或螺旋型,活线虫多半弯曲或扭动,如果判断僵直线虫死活有困难时,可以将待鉴别线虫置于2%的氯化钠溶液中,2min后再观察,死虫僵直,活虫卷曲或扭动。
实验结果见表20,线虫死亡率和线虫校正死亡率计算方法如下式。
线虫死亡率(%)=100×(死亡线虫数/供试线虫数)
线虫校正死亡率(%)=100×(处理组线虫死亡率-对照组线虫死亡率)/(1-对照组线虫死亡率)
表20样品活性测定结果
注:所有数据均为四次重复的平均值。
根据实验结果(见表20)、使用剂量与效果、原料成本,最适宜的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的剂型为:5.0%噻唑膦-0.5%烯啶虫胺油剂(制剂用量3g/m2)、10.0%噻唑膦-1.0%烯啶虫胺油剂(制剂用量2g/m2),使用效果更好,制剂用量少,其制剂用量仅为噻唑膦颗粒剂(10%噻唑膦颗粒剂的用量为30kg/hm2,孔周,10%噻唑膦颗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农药,2014(10):765-766;10%噻唑膦颗粒剂的用量为1.5kg/667m2,丁旭锋,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药效试验,上海蔬菜,2014(6):75-76)用量(折合成噻唑膦纯品)的40%-60%。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含噻唑膦1.0%-10.0%、乙酰甲胺磷0.1%-10.0%的单相透明油状液体,其油剂雾滴直径50μm-100μm、扩散比为0.60-0.90、黏度为(25±1)℃时(1.50-1.79)×10-3Pa·s,相对密度(20±1)℃时为1.053-1.096,热贮稳定性54℃下贮存14d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分解率≤0.2%,低温稳定性在-5℃下贮存48h无沉淀、结晶和无漂浮物。
超低容量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的配方为:噻唑膦1.0%-10.0%(95%噻唑膦原油1.05%-10.53%),乙酰甲胺磷0.1%-10.0%(97%乙酰甲胺磷原药0.11%-10.31%),助溶剂1.0%-30.0%,渗透剂1.0%-10.0%,溶剂补足100%。
所选用的噻唑膦原油,优选95%噻唑膦原油,配方比例(wt%)为1.05%-10.53%,进一步优选95%噻唑膦原油配方比例(wt%)为1.05%-5.26%。
制备方法: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噻唑膦原油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乙酰甲胺磷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实施例21将环己酮1.00kg(1.05L)、95%噻唑膦原油1.05kg和月桂酸甲酯10.00kg(11.50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11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共计1.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甲酯86.84kg(99.82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1。
表21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2将环己酮30.00kg(31.58L)、95%噻唑膦原油1.05kg和月桂酸乙酯10.00kg(11.6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1.03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55.92kg(66.02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2。
表22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噻唑膦原油2.11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2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4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7.68kg(55.4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3。
表23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4将N-甲基-2-吡咯烷酮10.00kg(9.75L)、95%噻唑膦原油2.11kg和油酸甲酯30.00kg(22.8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2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4共计5.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52.68kg(61.26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4。
表24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5将乙二醇甲醚5.00kg(5.15L)、95%噻唑膦原油5.26kg和豆油酸甲酯20.00kg(22.9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5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1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豆油酸甲酯67.21kg(77.25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5。
表25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6将3-甲氧基-2-环己烯-1-酮10.00kg(9.71L)、95%噻唑膦原油10.53kg和棕榈油酸甲酯30.00kg(34.2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2.06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棕榈油酸甲酯45.41kg(51.90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6。
表26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7将α-甲基萘溶剂10.00kg(9.80L)、95%噻唑膦原油10.53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1.0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48.44kg(59.07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7。
表27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8将N-甲基-2-吡咯烷酮20.00kg(19.50L)、95%噻唑膦原油10.53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1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39.36kg(44.73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8。
表28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29将醋酸丁酯10.00kg(11.33L)、95%噻唑膦原油10.53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5℃,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52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共计8.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50.95kg(61.13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29。
表29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0将二甲基甲酰胺20.00kg(21.19L)、95%噻唑膦原油10.53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2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共计6.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43.26kg(49.16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0。
表30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1将二甲苯5.00kg(5.82L)、95%噻唑膦原油5.26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5.15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Span-8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62.59kg(72.78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1。
表31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2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噻唑膦原油2.11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0.2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Tween-20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7.68kg(55.4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2。
表32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3将3-甲氧基-2-环己烯-1-酮10.00kg(9.71L)、95%噻唑膦原油2.11kg和棕榈油酸甲酯30.00kg(34.2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1.03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棕榈油酸甲酯54.86kg(62.70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3。
表33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4将α-甲基萘溶剂10.00kg(9.80L)、95%噻唑膦原油1.05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5.15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70#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53.80kg(65.61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4。
表34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5将N-甲基-2-吡咯烷酮20.00kg(19.50L)、95%噻唑膦原油1.05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10.3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50#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39.64kg(45.05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5。
表35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6将醋酸丁酯10.00kg(11.33L)、95%噻唑膦原油5.26kg和生物柴油20.00kg(24.3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5℃,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7%乙酰甲胺磷1.03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共计8.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生物柴油55.71kg(67.9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6。
表36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7将二甲基甲酰胺20.00kg(21.19L)、95%噻唑膦原油5.26kg和农溶复合酯20.00kg(22.7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3.10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03#共计6.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农溶复合酯45.64kg(51.86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7。
表37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8将二甲苯5.00kg(1.16L)、95%噻唑膦原油5.26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3.10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01#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64.64kg(75.16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8。
表38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39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噻唑膦原油3.16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7%乙酰甲胺磷3.10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农乳602#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后,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3.74kg(50.86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39。
表39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0活性测定
取一定体积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二龄幼虫悬浮液放入培养皿(F6cm)中,喷一定剂量的供试药剂,每处理重复4次,每重复30条线虫,以清水为空白对照。25℃培养24h时、48h分别检查线虫的死亡与存活情况,计算各药剂处理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相对致死率。
死亡的线虫虫体常僵直、弯曲呈弓状或螺旋型,活线虫多半弯曲或扭动,如果判断僵直线虫死活有困难时,可以将待鉴别线虫置于2%的氯化钠溶液中,2min后再观察,死虫僵直,活虫卷曲或扭动。
实验结果见表20,线虫死亡率和线虫校正死亡率计算方法如下式。
线虫死亡率(%)=100×(死亡线虫数/供试线虫数)
线虫校正死亡率(%)=100×(处理组线虫死亡率-对照组线虫死亡率)/(1-对照组线虫死亡率)
表40样品活性测定结果
注:所有数据均为四次重复的平均值。
根据实验结果(见表40)、使用剂量与效果、原料成本,最适宜的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的剂型为:10.0%噻唑膦-1.0%乙酰甲胺磷油剂(2g/m2)、5.0%噻唑膦-0.5%乙酰甲胺磷油剂(3g/m2)、5.0%噻唑膦-1.0%乙酰甲胺磷油剂(3g/m2),使用效果好,制剂用量少,其制剂用量仅为噻唑膦颗粒(10%噻唑膦颗粒剂的用量为30kg/hm2,孔周,10%噻唑膦颗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农药,2014(10):765-766;10%噻唑膦颗粒剂的用量为1.5kg/667m2,丁旭锋,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药效试验,上海蔬菜,2014(6):75-76)用量(折合成噻唑膦纯品)的50%-70%。
本发明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异丙威油剂的实施方法:
实施例41将二甲基亚砜2.00kg(1.82L)、95%异丙威原药0.11kg和月桂酸甲酯10.00kg(11.50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共计1.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甲酯85.84kg(98.67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1。
表41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2将环己酮30.00kg(31.58L)、95%异丙威原药1.05kg和月桂酸乙酯10.00kg(11.63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55.90kg(65.00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2。
表42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3将异佛尔酮20.00kg(21.67L)、95%异丙威原药0.21kg和月桂酸乙酯20.00kg(23.26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2.1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4共计10.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47.68kg(55.4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3。
表43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4将N-甲基-2-吡咯烷酮10.00kg(9.75L)、95%异丙威原药0.53kg和油酸甲酯30.00kg(22.8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加入95%噻唑膦原油2.11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4共计5.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月桂酸乙酯52.36kg(60.88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4。
表44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5将乙二醇甲醚5.00kg(5.15L)、95%异丙威原药0.53kg和豆油酸甲酯20.00kg(22.99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30℃,搅拌混合均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5.26kg混匀,分3批(每批约1/3,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OP-10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豆油酸甲酯67.21kg(77.25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5。
表45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实施例46将3-甲氧基-2-环己烯-1-酮10.00kg(9.71L)、95%异丙威原药2.11kg和棕榈油酸甲酯30.00kg(34.28L)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95%噻唑膦原油10.53kg混匀,分2批(每批约1/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共计2.00kg,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5批(每批约1/5,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下一批)加入余下的棕榈油酸甲酯45.36kg(51.84L),混合均匀后,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6。
表46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Claims (10)

1.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剂是利用噻唑膦1~10份,烯啶虫胺0.1~5份,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将助溶剂、烯啶虫胺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20~50℃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其特征在于:噻唑膦采用质量浓度95wt%噻唑膦原油,配方比例为1.05~10.53份,优选95wt%噻唑膦原油,配方比例为1.05~5.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其特征在于:助溶剂采用:环己酮、乙二醇甲醚、异佛尔酮、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3-甲氧基-2-环己烯-1-酮、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助溶剂的配比采用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其特征在于:渗透剂采用:N-十二烷基吡咯烷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聚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司盘、吐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渗透剂的配比采用4~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其特征在于:溶剂采用:高级脂肪酸酯类、芳香烃溶剂、异链烷烃溶剂、煤油、生物柴油、环烷油、蓖麻油、C10~C18重芳烃溶剂、甲基萘溶剂、农溶复合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6.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烯啶虫胺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剂是利用噻唑膦1~10份,烯啶虫胺0.1~5份,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将助溶剂、烯啶虫胺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20~50℃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7.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剂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为:噻唑膦1~10份,乙酰甲胺磷0.1~10份,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噻唑膦原油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乙酰甲胺磷原药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8.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乙酰甲胺磷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剂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为:噻唑膦1~10份,乙酰甲胺磷0.1~10份,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制备方法,按照配方比例,将助溶剂、噻唑膦原油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20~50℃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乙酰甲胺磷原药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9.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异丙威油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剂是按照噻唑膦1~10份,异丙威0.1~5份,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将助溶剂、异丙威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20~50℃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10.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异丙威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剂是按照噻唑膦1~10份,异丙威0.1~5份,助溶剂1~30份,渗透剂1~10份,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的配方及其重量份的配比,将助溶剂、异丙威原药和部分溶剂加入带有高速搅拌装置的混合釜中,在20~50℃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分批加入噻唑膦原油混匀,分批加入渗透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分批加入余下的溶剂,混合均匀,呈透明油状液体即是成品。
CN201710718638.2A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258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8638.2A CN107258810A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8638.2A CN107258810A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8810A true CN107258810A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7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8638.2A Pending CN107258810A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881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3408A (ja) * 1994-11-24 1996-06-04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農園芸用殺虫組成物
CN102349502A (zh) * 2011-09-13 2012-02-1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多杀菌素或乙基多杀菌素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379307A (zh) * 2011-09-13 2012-03-21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烯啶虫胺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696673A (zh) * 2012-06-01 2012-10-03 北京明德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噻唑膦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3408A (ja) * 1994-11-24 1996-06-04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農園芸用殺虫組成物
CN102349502A (zh) * 2011-09-13 2012-02-1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多杀菌素或乙基多杀菌素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379307A (zh) * 2011-09-13 2012-03-21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含烯啶虫胺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696673A (zh) * 2012-06-01 2012-10-03 北京明德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噻唑膦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5190A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与氟吡菌酰胺的杀线虫组合物
CN102640762A (zh) 含啶虫脒的热雾剂
CN102630698A (zh) 含氯氰菊酯的热雾剂
CN100397989C (zh) 含有阿维菌素的杀虫水乳剂
CN101133738A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含氟虫腈杀虫组合物
CN104488998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0314B (zh) 一种含有杀螺胺和甲萘威的杀软体动物组合物
CN105145663A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桉叶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2302001A (zh) 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529A (zh) 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蚊虫驱避剂
CN110200008A (zh) 一种除草剂増效助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97951A (zh) 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注干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84917A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丁香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3098816A (zh) 茚虫威和乙基多杀菌素杀虫组合物
CN102511477B (zh) 除虫菊素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58810A (zh)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胺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CN109169739B (zh) 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蚊虫驱避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1637181A (zh) 一种防治玉米螟的农药混配剂及其应用
CN102550581A (zh) 一种含有氟啶脲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4585230A (zh) 一种含有噻唑膦与氟吡菌酰胺的杀线虫组合物
CN107467016A (zh)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油剂及其复合菊酯类化合物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02318636A (zh)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8013038A (zh) 一种烟碱与金合欢醇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7347908A (zh) 一种超低容量噻唑膦复合阿维菌素类化合物油剂以及制备方法
CN108184853A (zh) 一种烟碱与苦豆子总碱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