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5383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5383A
CN107255383A CN201710527236.4A CN201710527236A CN107255383A CN 107255383 A CN107255383 A CN 107255383A CN 201710527236 A CN201710527236 A CN 201710527236A CN 107255383 A CN107255383 A CN 107255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ice
inlet channel
wind inlet
refrigera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72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珩
黄凯
吴光瑞
李士东
李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72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5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5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538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3542 priority patent/WO201900155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F25D2317/0671Inlet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冷藏室,冷藏室的后壁内侧形成有制冰机供冷腔,制冰机供冷腔中布置有制冰蒸发器和用于吹送制冰蒸发器周围的冷气流的风机;冷藏室门体,位于冷藏室的前侧,以开闭冷藏室,冷藏室门体的内侧形成有制冰室,制冰室中布置有制冰机;进风风道,配置为接收风机吹出的冷气流,并导引至制冰机;以及回风风道,配置为将与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导引至制冰蒸发器所在的区域,以使得与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经制冰蒸发器冷却后再经由进风风道导引至制冰机。其提升了冰箱的制冰效率,并减小了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布置空间。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冰箱上通常设置有制冰装置,制冰装置可以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内,也可以设置在冰箱的门体上。其中,为了节省冷冻室的空间,现有技术中的冰箱通常将制冰装置设置在门体上,制冰装置通常通过风道将冰箱的冷冻室中的冷气引入到制冰装置中进行制冰。
上述冰箱中的制冰装置制冰所用冷量从冷冻蒸发器抽取,而冷冻蒸发器主要冷量供应冷冻室,且从冷冻蒸发器到制冰室的进风风道距离长,冷量途中损失较大,最终达到制冰室的冷量有限,导致制冰量偏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冰箱。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冰箱的制冰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冷藏室,冷藏室的后壁内侧形成有制冰机供冷腔,制冰机供冷腔中布置有制冰蒸发器和用于吹送制冰蒸发器周围的冷气流的风机;冷藏室门体,位于冷藏室的前侧,以开闭冷藏室,冷藏室门体的内侧形成有制冰室,制冰室中布置有制冰机;进风风道,配置为接收风机吹出的冷气流,并导引至制冰机;以及回风风道,配置为将与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导引至制冰蒸发器所在的区域,以使得与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经制冰蒸发器冷却后再经由进风风道导引至制冰机。
可选地,制冰机供冷腔位于冷藏室的后壁内侧下部靠近冷藏室的第一侧壁的位置,冷藏室的外周包覆有外壳,外壳的前侧设置有与门体的竖端面平行的固定轴,门体配置为绕固定轴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冷藏室,第一侧壁为靠近固定轴的冷藏室的侧壁;制冰蒸发器为盘管式蒸发器,盘管式蒸发器竖直放置在制冰机供冷腔的下部,风机为离心式风机,风机位于制冰蒸发器的上部,以向进风风道吹送制冰蒸发器周围的冷气流;制冰机供冷腔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盖板,以将制冰蒸发器和风机封闭于制冰机供冷腔中,第一盖板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以避免制冰机供冷腔中的冷气流影响冷藏室的温度。
可选地,进风风道包括箱体侧进风风道和门体侧进风风道,门体侧进风风道配置为当门体关闭时与箱体侧进风风道连接并连通,以输送冷气流:箱体侧进风风道设置于冷藏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其包括在进风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风曲段、进风直段和第二进风曲段;第一进风曲段配置为由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后壁方向弯曲延伸至制冰机供冷腔中,并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进风直段配置为由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靠近前部的位置延伸;第二进风曲段配置为由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弯曲穿出第一侧壁,以用于在门体关闭时与门体侧进风风道连接;门体侧进风风道设置于门体内侧靠近第一侧壁的位置,用于将箱体侧进风风道中的冷气流导引至制冰机,并且门体侧进风风道配置为当门体关闭时,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和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中的一个凸入另一个中,以将门体侧进风风道与箱体侧进风风道连通。
可选地,制冰室位于门体的内侧靠近上部的位置;门体侧进风风道包括在门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和与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的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向第一侧壁方向凸出,并与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适配,以在门体关闭时与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位于制冰室中,并与制冰机的下表面贴合,以向制冰机提供冷量。
可选地,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或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在门体关闭时密封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与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的连接处。
可选地,回风风道包括门体侧回风风道和箱体侧回风风道,门体侧回风风道配置为当门体关闭时与箱体侧回风风道连接并连通,以输送与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门体侧回风风道设置于门体内侧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位置,门体侧回风风道的进风端位于制冰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并凸入制冰室中,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位于门体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且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向第一侧壁方向凸出,以在门体关闭时与箱体侧回风风道连接;箱体侧回风风道设置于冷藏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位于箱体侧进风风道的下部,箱体侧回风风道包括在回风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回风曲段、回风直段和第二回风曲段;第一回风曲段配置为由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弯曲穿出第一侧壁,以用于在门体关闭时与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以将门体侧回风风道与箱体侧回风风道连接并连通;回风直段配置为由第一侧壁外侧与第一回风曲段连接的位置向靠近第一侧壁后部的位置延伸;第二回风曲段配置为由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后壁方向弯曲延伸至制冰机供冷腔中靠近制冰蒸发器下部的位置,以将与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导引至制冰蒸发器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门体侧回风风道配置为在门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与门体侧进风风道位于同一侧且与门体侧进风风道间隔设置;箱体侧进风风道与冷藏室的外表面间隔设置,并且箱体侧进风风道与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箱体侧回风风道与冷藏室的外表面间隔设置,并且箱体侧回风风道与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可选地,第一回风曲段的进风端或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件,以在门体关闭时密封第一回风曲段的进风端和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的连接处。
可选地,制冰室靠近冷藏室的端面设置有第二盖板,以将制冰机封闭于制冰室中,制冰室内位于制冰机的下部形成用于储存所制冰块的储冰区。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分配器,设置于门体内并位于制冰室下方,分配器通过连接管与储冰区连通,以排出制冰机制出的冰块;门体的外侧形成有与分配器连通的通道,以便用户在门体的外部接收通过分配器排出的冰块。
本发明的冰箱,冷藏室的后壁内侧形成有制冰机供冷腔,制冰机供冷腔中布置有制冰蒸发器和风机,制冰蒸发器的全部冷量经风机吹出至进风风道中,进风风道将冷量导引至制冰机,制冰机可获得更多的冷量,从而提升制冰机的制冰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中,制冰机供冷腔位于冷藏室的后壁内侧的下部并靠近冷藏室的第一侧壁,风机位于制冰蒸发器的上部,便于与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配合,方便冷量的输送。并且制冰机供冷腔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内侧设置保温材料,从而可避免制冰供冷腔中的冷气流影响冷藏室的温度。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冰箱中,进风风道包括箱体侧进风风道和门体侧进风风道,回风风道包括箱体侧回风风道和门体侧回风风道,箱体侧进风风道和箱体侧回风风道均位于冷藏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可减小因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布置对冷藏室内部空间的影响,节省冷藏室的内部空间;门体侧进风风道和门体侧回风风道均布置于冷藏室门体内,充分利用了冷藏室门体的多余空间,合理分配了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布置位置,减小了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占空间,同时提高了冷量的输送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外形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藏室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示意出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藏室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藏室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冷藏室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并隐去了冷藏室门体的前侧面部,以视出布置在冷藏室门体内的部件;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冷藏室的示意性爆炸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蒸发器、风机、制冰机、进风风道及回风风道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冰箱,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外形示意性结构图。
参见图1,该冰箱10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10,箱体110内限定有至少一个前部敞开的储物间室,储物间室的外周包覆有箱体外壳,外壳与储物间室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剂,以避免冷量散失。储物间室通常为多个,如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和功能可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室的保藏温度可为2~9℃,或者可为4~7℃;冷冻室的保藏温度可为-22~-14℃,或者可为-20~16℃。冷冻室设置于冷藏室的下方,变温室设置于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冷冻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4℃至-22℃。变温室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储存合适的食物,或者作为保鲜储藏室。
冰箱100可以为直冷式冰箱或者风冷式冰箱,其可以使用压缩式制冷循环作为冷源,制冷系统可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蒸发器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间室内提供冷量。例如,当该冰箱100为家用压缩式直冷冰箱时,蒸发器可设置于冰箱内胆的后壁面外侧或内侧。当该冰箱100为家用压缩式风冷冰箱时,箱体110内还具有蒸发器室,蒸发器室通过风路系统与储物间室连通,且蒸发器室内设置蒸发器,出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向储物间室进行循环制冷。由于制冷系统以及冰箱100的制冷原理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为了不掩盖和模糊本申请的发明点,后文对制冷系统本身不做赘述。
上述储物间室可以由门体进行封闭,这些门体用于开闭储物间室。例如可以为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分别设置冷藏室门体、冷冻室门体、变温室门体。门体可以包括枢转式以及抽屉式。其中枢转式门体可以通过较接的方式设置箱体前部的一侧,以枢转的方式开启。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冰箱100的一种外形结构图,位于箱体110上部的为冷藏室,冷藏室的前侧具有两个冷藏室门体130,冷藏室门体130为枢转式,冷藏室下部为冷冻室140。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冷藏室12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中的冷藏室120为双开门,图2中只示出了其中一个冷藏室门体130,冷藏室门体130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冷藏室12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冷藏室120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冷藏室门体130处于关闭状态,并隐去了冷藏室门体的前侧面部,以视出布置在冷藏室门体内的部件。
特别地,参见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冷藏室120的后壁内侧形成有制冰机供冷腔121,制冰机供冷腔121中布置有制冰蒸发器122和用于吹送制冰蒸发器122周围的冷气流的风机123,冰箱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冰蒸发器122通过冷媒输送管路依次连接。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制冰蒸发器122可为盘管式蒸发器,并且制冰蒸发器122竖直放置在制冰机供冷腔的下部,制冰蒸发器122竖直放置即是指制冰蒸发器122的盘管在高度方向上盘旋上升。风机123可为离心式风机,制冰蒸发器122的冷气流自然地向上流动,经风机123的出风口吹向与风机123出风口连通的进风风道的进风端,从而将冷量向制冰机输送。
冷藏室120的前侧设置有冷藏室门体130,以封闭冷藏室120,冷藏室门体130的内侧形成有制冰室131,制冰室131中布置有制冰机132。该冰箱100还包括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制冰蒸发器122产生的全部冷量由风机123吹向进风风道,进风风道将冷量导引至位于冷藏室门体130内侧的制冰室131中的制冰机132,制冰机132吸收冷量制出冰块。与制冰机132热交换后的气流再经回风风道输送至制冰蒸发器122所在的区域,经制冰蒸发器122冷却后再经进风风道输送至制冰机132,从而形成气流的循环回路,使得制冰蒸发器122的冷量持续供应给制冰机132,提高制冰机132的制冰效率,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冰室131可位于冷藏室门体130的内侧靠近上部的位置,具体地,冷藏室门体130内侧开设一空腔,形成制冰室131,制冰室131的上部设置制冰机132,下部形成储冰区,制冰机132中的水吸收进风风道输送的制冰蒸发器122产生的冷量形成冰块,形成的冰块经制冰机132向下翻转下落至储冰区中进行存储。为避免制冰室131中的冷量散失,制冰室131靠近冷藏室120的端面设置一第二盖板135,也即是,冷藏室门体130内侧开设的空腔的开口端覆盖一第二盖板135,以将制冰机132封闭在制冰室131中,并密封储冰区,第二盖板135的内侧可设置保温层,例如发泡剂,从而可避免制冰室131的冷量散失,保持制冰室131的低温环境。
参见图4,冷藏室门体130内并位于制冰室131的下方设置有分配器136,分配器136通过连接管137与储冰区连通,储冰区中的冰块通过连接管137进入分配器136中,从而将制冰机132制出的冰块排出。为方便用户取冰,参见图1,冷藏室门体130的外侧可形成有与分配器136连通的通道136-1,也即是,冷藏室门体130的外侧开设有空腔,该通道136-1与分配器136连通,用户直接在该通道136-1处接收由分配器136分配的下落的冰块。该通道136-1的前侧可设置一辅助门,以关闭或打开该通道136-1,用户在取用冰块时,打开该辅助门取冰,取完冰后将辅助门关闭,可保持该通道的清洁,也增加了冰箱100的整体美观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冰机供冷腔121位于冷藏室120的后壁内侧下部靠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的位置,冷藏室120的外周包覆有外壳,外壳的前侧设置有与冷藏室门体130的竖端面平行的固定轴,该冷藏室门体130可绕固定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冷藏室120,也即是说,冷藏室门体130为常见的枢转式门体。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即是指靠近固定轴的冷藏室120的侧壁。若冷藏室具有两个冷藏室门体130,其中一个冷藏室门体130的内侧形成有制冰室131中。制冰机供冷腔121位于上述特别位置,便于制冰蒸发器122、风机123与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配合,也便于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布置。制冰机供冷腔121形成于冷藏室120的后壁内侧下部靠近冷藏室120第一侧壁的位置,便于制冰机供冷腔121中的制冰蒸发器122和风机123与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配合,方便冷量的输送。
参见图3,制冰机供冷腔121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盖板128,也即是,制冰机供冷腔121朝向冷藏室具有一开口,该开口上覆盖有第一盖板128,以将制冰蒸发器122和风机123封闭于制冰机供冷腔121中。第一盖板128内侧可设置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剂,从而可避免制冰蒸发器122的冷量降低冷藏室120对应制冰机供冷腔121所在区域的温度,保持冷藏室120的温度均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进风风道可包括箱体侧进风风道124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门体侧进风风道133配置为在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与箱体侧进风风道124连接并连通,从而将冷量输送至门体侧进风风道133,门体侧进风风道133进一步将冷量输送至制冰机132;在冷藏室门体130打开时,箱体侧进风风道124可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脱离,同时,压缩机与制冰蒸发器122的冷媒输送管路可以停止冷媒的输送,风机123可停止工作,避免冷量的散失,降低能耗。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冷藏室120的示意性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制冰蒸发器122、风机123、制冰机132、进风风道及回风风道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箱体侧进风风道124可设置于冷藏室120靠近下部的位置,其包括在进风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风曲段124a、进风直段124b和第二进风曲段124c。其中,第一进风曲段124a的进风口与风机123的出风口连接并连通,第一进风曲段124a由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冷藏室120的后壁方向弯曲延伸至制冰机供冷腔121中,并与风机123的出风口连接。进风直段124b的进风端由与第一进风曲段124a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的位置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靠近前部的位置延伸,第二进风曲段124c由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弯曲穿出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也即是说,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进风端位于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与进风直段124b连接,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弯曲穿出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当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可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的进风端133-1连接并连通,以进行冷气流的输送。参见图3、5,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一通孔126,冷藏室门体130的竖端面形成有与第一通孔126连通的第二通孔138,当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穿过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通孔126和冷藏室门体130上的第二通孔138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的进风端133-1连接。
箱体侧进风风道124的形状可为扁平状,方便与冷藏室120外表面相配合,减小箱体侧进风风道124所占空间。
上述的箱体侧进风风道124的整体位置位于冷藏室120靠近下部的位置,并由上述第一进风曲段124a、进风直段124b和第二进风曲段124c构成,其特别的设计结构和特别的布置位置不但有利于冷气流的输送,而且对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影响很小,冷藏室120内下部空间对应于箱体侧进风风道124的位置被稍微缩小,而冷藏室120内上部的大部分空间没有被占用,从而减小了因进风风道的布置而对冷藏室120内空间的影响,进而可节省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增大冷藏室120的内部存储容积。
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与冷藏室120的外表面之间可保留一定的空隙,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与冷藏室120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隙可填充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剂,从而将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与冷藏室120隔离,避免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冷气流对冷藏室120内的温度产生影响,保证冷藏室120的温度均匀。冷藏室120的外表面与冷藏室120的外壳之间的空隙中也填充有保温材料,避免冷藏室120的冷量散失,维持冷藏室120的低温环境。
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可设置于冷藏室门体130内侧靠近第一侧壁的位置,用于将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冷气流输送至制冰机132,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可配置为当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门体侧进风风道133的进风端133-1和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中的一个凸入另一个中,以将门体侧进风风道133与箱体侧进风风道124连通。具体地,参见图2、图4和图6,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可包括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和与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出风端133-2连接并连通的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进风端133-1靠近冷藏室门体130的下部,向冷藏室120第一侧壁的方向凸出,并与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适配,当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进风端和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中的一个凸入另一个中,从而将门体侧进风风道133与箱体侧进风风道235连通,以输送冷气流。
参见图3和图5,冷藏室门体130的竖端面形成有与第一通孔126连通的第二通孔138,在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进风端133-1穿过该第二通孔138与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进风端的外周或箱体侧进风风道124中的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的外周还可设置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在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密封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进风端与第二进风曲段124c的出风端124c-1的连接处,避免冷量散失。
本实施例中将进风风道设计为箱体侧进风风道124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箱体侧进风风道124的布置位置和特殊结构减小了进风风道对冷藏室的影响,节省了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且便于冷量的输送;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布置于冷藏室门体130内,恰好可充分利用冷藏室门体130的多余空间,方便冷量输送的同时,避免了风道布置对冷藏室120内温度的影响,减小了对冷藏室120储存空间的影响。
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可在冷藏室门体130的高度方向上向上延伸,具体地,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可向上延伸至靠近制冰机132所在的位置,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的出风端133-2穿过制冰室131与位于制冰室131中的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连接并连通,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与制冰机132的下表面贴合,从而将冷量传递至制冰机132。具体第,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可为独立于制冰机132设置的风道,也可为制冰机132的一部分,即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可以为制冰机132下表面形成的一风道,制冰机132中的水吸收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的气流中的冷量形成冰块,释放冷量后的气流经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的出风端排出,并经回风风道输送至制冰蒸发器122所在的区域,经制冰蒸发器122冷却后再由进风风道输送至制冰机132。由此为制冰机132提供持续充足的冷量,提高制冰机132的制冰效率,并且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a和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充分地利用了冷藏室门体130的空间,布置位置合理、空间分配均匀。门体侧进风风道133的形状可为扁平状,方便与冷藏室门体130形状相配合,减小门体侧进风风道133所占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图5和图6,回风风道可包括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和箱体侧回风风道125,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可配置为在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与箱体侧回风风道125连接并连通,以输送与制冰机132换热后的气流。具体地,门体侧回风风道134设置于冷藏室门体130内侧靠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的位置,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进风端134-1位于制冰室131靠近下部的位置,并凸入制冰室131中,制冰机132中的水吸收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的气流中的冷量形成冰块,释放冷量后的气流经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b的出风端排到制冰室131中,并经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进风端134-1进入门体侧回风风道134中进行输送。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可在冷藏室门体13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进风端134-1位于制冰室131靠近下部的位置,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出风端134-2可位于冷藏室门体130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且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出风端134-2可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的方向凸出,以在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与箱体侧回风风道125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可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位于冷藏室门体130的同一侧,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均位于冷藏室门体130内侧靠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的位置。具体地,门体侧回风风道134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靠近设置,并间隔一定空隙,避免门体侧回风风道134中的温度相对较低的气流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中温度相对较高的气流产生热交换而降低门体侧进风风道133中的气流温度。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的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充分利用了冷藏室门体130的多余空间,合理分配了回风风道的布置位置,减小了回风风道所占空间,方便了气流的输送。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形状可为扁平状,方便与冷藏室门体130形状相配合,减小门体侧回风风道134所占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箱体侧回风风道125可设置于冷藏室120靠近下部的位置并可位于箱体侧进风风道124的下部。具体地,箱体侧回风风道125可包括在回风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回风曲段125a、回风直段125b和第二回风曲段125c。第一回风曲段125a配置为由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弯曲穿出第一侧壁,也即是说,第一回风曲段125a的出风端位于冷藏室120的额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第一回风曲段125a的进风端125a-1弯曲穿出第一侧壁,在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第一回风曲段125a的进风端125a-1和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出风端134-2中的一个可凸入另一个中,从而将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与门体侧回风风道134连接并连通以将经与制冰机132换热后的气流输送至制冰蒸发器122。
参见图3、5,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三通孔127,冷藏室门体130的竖端面形成有与第三通孔127连通的第四通孔139,当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第一回风曲段125a的进风端125a-1穿过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三通孔127和冷藏室门体130上的第四通孔139与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出风端134-2连接,从而将门体侧回风风道134中的气流通入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中,箱体侧回风风道125将气流导引至制冰蒸发器122所在的区域,经制冰蒸发器122冷却后再由进风风道输送至制冰机132。
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第一回风曲段125a的进风端125a-1的外周或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134-2的外周可设置第二弹性密封件,当冷藏室门体130关闭时,第二弹性密封件将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第一回风曲段125a的进风端125a-1与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的出风端134-2的连接处密封,以避免气流外泄。
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回风直段125b由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外侧与第一回风曲段125a连接的位置向靠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后部的位置延伸,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第二回风曲段125c由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靠近后部的位置向冷藏室120的后壁方向弯曲延伸至制冰机供冷腔121中靠近制冰蒸发器122下部的位置,从而将与制冰机132换热后的气流导引至制冰蒸发器122所在的区域。气流经与制冰蒸发器122热交换后形成温度较低的冷气流,冷气流在风机123的作用下经进风风道输送至制冰机132处,从而为制冰机132产生冰块提供充足的冷量。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形状可为扁平状,方便与箱体的外表面相配合,减小箱体侧回风风道125所占空间。
上述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整体位置位于冷藏室120靠近下部的位置,并由第一回风曲段125a、回风直段125b和第二回风曲段125c构成,其特别的设计结构和特别的布置位置不但有利于气流的输送,而且对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影响很小,冷藏室120内的下部空间对应于箱体侧回风风道125的位置被稍微缩小,而冷藏室120内上部的大部分空间没有被占用,从而减小了因回风风道的布置而对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的影响,进而可节省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增大冷藏室120的内部存储容积。
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与冷藏室120的外表面可间隔设置,即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与冷藏室120的外表面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与冷藏室120的外表面之间可填充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剂,从而将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与冷藏室120隔离,避免箱体侧回风风道125中的冷气流对冷藏室120内的温度产生影响,保证冷藏室120的温度均匀。
本实施例的冰箱100,冷藏室120的后壁内侧形成有制冰机供冷腔121,制冰机供冷腔121中布置有制冰蒸发器122和风机123,制冰蒸发器122的全部冷量经风机123吹出至进风风道中,进风风道将冷量导引至制冰机132,制冰机132可获得更多的冷量,从而提升制冰机132的制冰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中,制冰机供冷腔121位于冷藏室120的后壁内侧的下部并靠近冷藏室120的第一侧壁,风机123位于制冰蒸发器122的上部,便于与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配合,方便冷量的输送。并且制冰机供冷腔121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内侧设置保温材料,从而可避免制冰供冷腔121中的冷气流影响冷藏室120的温度。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中,进风风道包括箱体侧进风风道124和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回风风道包括箱体侧回风风道125和门体侧回风风道134,箱体侧进风风道124和箱体侧回风风道125均位于冷藏室120靠近下部的位置,可减小因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布置对冷藏室120内部空间的影响,节省冷藏室120的内部空间;门体侧进风风道133和门体侧回风风道134均布置于冷藏室门体130内,充分利用了冷藏室门体130的多余空间,合理分配了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布置位置,减小了进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占空间,同时提高了冷量的输送效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包括
冷藏室,所述冷藏室的后壁内侧形成有制冰机供冷腔,所述制冰机供冷腔中布置有制冰蒸发器和用于吹送所述制冰蒸发器周围的冷气流的风机;
冷藏室门体,位于所述冷藏室的前侧,以开闭所述冷藏室,所述冷藏室门体的内侧形成有制冰室,所述制冰室中布置有制冰机;
进风风道,配置为接收所述风机吹出的冷气流,并导引至所述制冰机;以及
回风风道,配置为将与所述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导引至所述制冰蒸发器所在的区域,以使得与所述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经所述制冰蒸发器冷却后再经由所述进风风道导引至所述制冰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制冰机供冷腔位于所述冷藏室的后壁内侧下部靠近所述冷藏室的第一侧壁的位置,所述冷藏室的外周包覆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门体的竖端面平行的固定轴,所述门体配置为绕所述固定轴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冷藏室,所述第一侧壁为靠近所述固定轴的所述冷藏室的侧壁;
所述制冰蒸发器为盘管式蒸发器,所述盘管式蒸发器竖直放置在所述制冰机供冷腔的下部,所述风机为离心式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制冰蒸发器的上部,以向所述进风风道吹送所述制冰蒸发器周围的冷气流;
所述制冰机供冷腔的外端面设置有第一盖板,以将所述制冰蒸发器和所述风机封闭于所述制冰机供冷腔中,所述第一盖板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以避免所述制冰机供冷腔中的冷气流影响所述冷藏室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进风风道包括箱体侧进风风道和门体侧进风风道,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配置为当所述门体关闭时与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连接并连通,以输送所述冷气流;
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冷藏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其包括在进风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风曲段、进风直段和第二进风曲段;
所述第一进风曲段配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所述后壁方向弯曲延伸至所述制冰机供冷腔中,并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进风直段配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靠近前部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二进风曲段配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弯曲穿出所述第一侧壁,以用于在所述门体关闭时与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连接;
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设置于所述门体内侧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位置,用于将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中的冷气流导引至所述制冰机,并且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配置为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中的一个凸入另一个中,以将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与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制冰室位于所述门体的内侧靠近上部的位置;
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包括在所述门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和与所述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的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
所述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向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凸出,并与所述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适配,以在所述门体关闭时与所述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
所述第二门体侧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制冰室中,并与所述制冰机的下表面贴合,以向所述制冰机提供冷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或所述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在所述门体关闭时密封所述第一门体侧进风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曲段的出风端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回风风道包括门体侧回风风道和箱体侧回风风道,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配置为当所述门体关闭时与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连接并连通,以输送与所述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
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设置于所述门体内侧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位置,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的进风端位于所述制冰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并凸入所述制冰室中,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位于所述门体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且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向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凸出,以在所述门体关闭时与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连接;
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冷藏室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位于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的下部,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包括在回风流动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回风曲段、回风直段和第二回风曲段;
所述第一回风曲段配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前部的位置弯曲穿出所述第一侧壁,以用于在所述门体关闭时与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连接并连通;
所述回风直段配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外侧与所述第一回风曲段连接的位置向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后部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二回风曲段配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外侧靠近后部的位置向所述后壁方向弯曲延伸至所述制冰机供冷腔中靠近所述制冰蒸发器下部的位置,以将与所述制冰机换热后的气流导引至所述制冰蒸发器所在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配置为在所述门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位于同一侧且与所述门体侧进风风道间隔设置;
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箱体侧进风风道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箱体侧回风风道与所述冷藏室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一回风曲段的进风端或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件,以在所述门体关闭时密封所述第一回风曲段的进风端和所述门体侧回风风道的出风端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制冰室靠近所述冷藏室的端面设置有第二盖板,以将所述制冰机封闭于所述制冰室中,所述制冰室内位于所述制冰机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储存所制冰块的储冰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分配器,设置于所述门体内并位于所述制冰室下方,所述分配器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储冰区连通,以排出所述制冰机制出的冰块;
所述门体的外侧形成有与所述分配器连通的通道,以便用户在所述门体的外部接收通过所述分配器排出的冰块。
CN201710527236.4A 2017-06-30 2017-06-30 冰箱 Pending CN107255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236.4A CN107255383A (zh) 2017-06-30 2017-06-30 冰箱
PCT/CN2018/093542 WO2019001554A1 (zh) 2017-06-30 2018-06-29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236.4A CN107255383A (zh) 2017-06-30 2017-06-30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5383A true CN107255383A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24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7236.4A Pending CN107255383A (zh) 2017-06-30 2017-06-30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5383A (zh)
WO (1) WO2019001554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0616A (zh) * 2017-11-23 2018-05-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制冰机的冰箱
CN108253690A (zh) * 2017-12-22 2018-07-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WO2019001554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282554A (zh) * 2018-11-28 2019-01-2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独立制冰系统的冰箱
CN109695980A (zh) * 2018-08-24 2019-04-3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蒸发器间室及具有其的冰箱
WO2019120104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WO2020007298A1 (en) * 2018-07-03 2020-01-09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Ltd Double row barrel ice maker with overhead extraction
WO2020155689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EP3926264A4 (en) * 2018-04-13 2022-04-13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CENTRIFUGAL SCROLL FAN
CN115218594A (zh) * 2021-04-19 2022-10-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WO2023123271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组件、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WO202312325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6254B1 (ko) * 2006-08-18 2007-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10259035A1 (en) * 2008-06-26 2011-10-27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 Ltd. Refrigerator
CN102393121A (zh) * 2011-11-25 2012-03-28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
CN102679664A (zh) * 2012-05-18 2012-09-1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具有单独制冰蒸发器的风冷冰箱
CN106885420A (zh) * 2017-03-24 2017-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42225B1 (en) * 2005-02-01 2019-01-16 LG Electronics Inc. -1- Refrigerator
US7614244B2 (en) * 2006-12-21 2009-11-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ce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708302B1 (ko) * 2010-07-28 2017-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206113473U (zh) * 2016-09-18 2017-04-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双风道系统及冰箱
CN107255383A (zh) * 2017-06-30 2017-10-1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6254B1 (ko) * 2006-08-18 2007-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10259035A1 (en) * 2008-06-26 2011-10-27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 Ltd. Refrigerator
CN102393121A (zh) * 2011-11-25 2012-03-28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
CN102679664A (zh) * 2012-05-18 2012-09-1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具有单独制冰蒸发器的风冷冰箱
CN106885420A (zh) * 2017-03-24 2017-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1554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990616A (zh) * 2017-11-23 2018-05-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制冰机的冰箱
WO2019101000A1 (zh) * 2017-11-23 2019-05-3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制冰机的冰箱
CN108253690A (zh) * 2017-12-22 2018-07-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WO2019120104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EP3926264A4 (en) * 2018-04-13 2022-04-13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CENTRIFUGAL SCROLL FAN
WO2020007298A1 (en) * 2018-07-03 2020-01-09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Ltd Double row barrel ice maker with overhead extraction
CN109695980B (zh) * 2018-08-24 2022-06-21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蒸发器间室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9695980A (zh) * 2018-08-24 2019-04-3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蒸发器间室及具有其的冰箱
WO2020107645A1 (zh) * 2018-11-28 2020-06-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US10900704B2 (en) 2018-11-28 2021-01-26 Hefei Hualing Co., Ltd. Refrigerator having an ice-making system with an ice-making chamber disposed inside a refrigerating compartment
CN109282554A (zh) * 2018-11-28 2019-01-2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独立制冰系统的冰箱
WO2020155689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5218594A (zh) * 2021-04-19 2022-10-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5218594B (zh) * 2021-04-19 2024-01-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WO2023123271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组件、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WO202312325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01554A1 (zh)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5383A (zh) 冰箱
CN210220345U (zh) 蒸发器与其所在储物内胆的底壁具有特定距离的冰箱
WO2019120107A1 (zh) 冰箱
CN110285629A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209569941U (zh) 带制冰机的冰箱
WO2019120104A1 (zh) 冰箱
CN108286856A (zh) 冰箱
CN106322883A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120105A1 (zh) 冰箱
CN110145913A (zh) 一种冰箱
CN208688069U (zh) 冰箱
CN107166841A (zh) 一种风道上置的卧式冷柜
CN208688068U (zh) 蒸发器顶部横置且压缩机顶置的冰箱
CN10731460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8170825U (zh) 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
CN207778902U (zh) 冰箱
WO2022057612A1 (zh) 冰箱
CN205561400U (zh) 冷藏库
CN102997528B (zh) 冷藏库
WO2019128830A1 (zh) 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
CN207778905U (zh) 冰箱
CN207922680U (zh) 冰箱
CN203719289U (zh) 一种单系统风冷冰箱
WO2024008120A1 (zh) 冰箱及其风道系统
CN207778903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