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4820A -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4820A
CN107254820A CN201710451641.2A CN201710451641A CN107254820A CN 107254820 A CN107254820 A CN 107254820A CN 201710451641 A CN201710451641 A CN 201710451641A CN 107254820 A CN107254820 A CN 107254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ermeable
siphon
tree po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16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勇敏
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f (shanghai)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Erif (shanghai)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f (shanghai)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Erif (shanghai)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16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4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4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4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9/00Special pavings; Pavings for special parts of roads or airfields
    • E01C9/004Pav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lowing vege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5Pa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ough-the-surfacing drainage, e.g. perforated, porous; Preformed paving elements comprising, or adapted to form, passageways for carrying off drain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用于保护栽种区栽种的树木,包括围绕树木由上而下依次布设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层、连砂石层以及素土夯实层、至少两个均匀布设在树木周围并埋设在素土夯实层中的虹吸排水系统,该虹吸排水系统包括布设在素土夯实层中且相互连接的排水板和虹吸排水槽、顶部延伸至透水混凝土层表面并将虹吸排水槽与外界相连通的虹吸管、通过排水管与虹吸排水槽相连接的雨水收集箱、与雨水收集箱相连通的喷水管以及设置在喷水管上的抽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保持土壤湿度,防止路面积水,施工便利,透气性好,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成为很多城市的痼疾。然而,想不在“城中看海”,却不仅仅是进行管道扩容那么简单。雨水怎么疏通?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海绵体”。其中就包括了生态可持续的透水树池。雨水可以通过“海绵体”下渗、滞蓄等方面,有效地减缓城市内涝压力。而树木栽植后能否及时合理的灌溉是影响树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混凝土一直被认为是破坏自然的元凶,但是只要使连续孔隙得以形成,就能创造其与自然环境的衔接点,极大地改变过去的形象。因此,生态透水性树池对于恢复不断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是一种创造性的材料,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具有高效透水性、高效透气性,易于推广的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用于保护栽种区栽种的树木,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树木由上而下依次布设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层、连砂石层以及素土夯实层、至少两个均匀布设在树木周围并埋设在素土夯实层中的虹吸排水系统。
所述的虹吸排水系统包括布设在素土夯实层中且相互连接的排水板和虹吸排水槽、顶部延伸至透水混凝土层表面并将虹吸排水槽与外界相连通的虹吸管、通过排水管与虹吸排水槽相连接的雨水收集箱、与雨水收集箱相连通的喷水管以及设置在喷水管上的抽水泵。
所述的虹吸排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箱中的液位计、分别与液位计和抽水泵电连接的电气控制器。
所述的排水板、虹吸排水槽的四周为土基,排水板、虹吸排水槽与土基之间设有过滤层。
所述的过滤层为土工布层或无纺布层。
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层为彩色透水混凝土层,该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外围设有花岗岩封边。
所述的花岗岩封边为芝麻白花岗岩荔枝面封边。
所述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80mm。
所述的透水砂浆层的厚度为100-120mm,所述的连砂石层的厚度为100-120mm。
本发明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可在下雨天将渗入土壤的雨水及时的下渗、滞蓄,满足植物根部的氧气充足,同时可以承受脚踩的重压,不断裂,不变型,可以迅速恢复,并且本身无任何损伤。
实际应用时,树木栽种区多余的雨水依次经过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层、连砂石层渗漏到素土夯实层中的排水板中,排水板上收集到的雨水顺流至虹吸排水槽中进行收集,然后经排水管流入雨水收集箱中,而设置在雨水收集箱中的液位计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实时传送至电气控制器,待雨水收集箱中液位达到设定值时,电气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工作,抽水泵将雨水收集箱中水抽出,经喷水管向外喷水,进而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以及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保持土壤湿度,防止路面积水,夜间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适性;
2)采用虹吸排水单元可将土壤中渗出的雨水进行集中统一处理,最终进行再回收利用,从而不仅节约了水资源,避免了能源的浪费,绿色环保;
3)结构简单,后期清理、维护成本低,便于包括新建类、改造类等的多种工程建设项目大规模推广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树木、2—透水混凝土层、3—透水砂浆层、4—连砂石层、5—素土夯实层、6—排水板、7—虹吸排水槽、8—虹吸管、9—排水管、10—雨水收集箱、11—液位计、12—喷水管、13—花岗岩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用于保护栽种区栽种的树木1,包括围绕树木1由上而下依次布设的透水混凝土层2、透水砂浆层3、连砂石层4以及素土夯实层5、四个均匀布设在树木1周围并埋设在素土夯实层5中的虹吸排水系统。
其中,虹吸排水系统包括布设在素土夯实层5中且相互连接的排水板6和虹吸排水槽7、顶部延伸至透水混凝土层2表面并将虹吸排水槽7与外界相连通的虹吸管8、通过排水管9与虹吸排水槽7相连接的雨水收集箱10、与雨水收集箱10相连通的喷水管12以及设置在喷水管12上的抽水泵。虹吸管8既可以作透气作用又可以观察排水情况。虹吸排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箱10中的液位计11、分别与液位计11和抽水泵电连接的电气控制器。排水板6、虹吸排水槽7的四周为土基,排水板6、虹吸排水槽7与土基之间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为土工布层或无纺布层。
透水混凝土层2为彩色透水混凝土层,该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外围设有花岗岩封边13。花岗岩封边13为芝麻白花岗岩荔枝面封边。
本实施例中,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mm,透水砂浆层3的厚度为100mm,连砂石层4的厚度为100mm。
实际应用时,树木栽种区多余的雨水依次经过透水混凝土层2、透水砂浆层3、连砂石层4渗漏到素土夯实层5中的排水板6中,排水板6上收集到的雨水顺流至虹吸排水槽7中进行收集,然后经排水管9流入雨水收集箱10中,而设置在雨水收集箱10中的液位计11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实时传送至电气控制器,待雨水收集箱10中液位达到设定值时,电气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工作,抽水泵将雨水收集箱10中水抽出,经喷水管12向外喷水,进而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以及再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虹吸排水系统共设有三个,并均匀布设在树木1周围的素土夯实层5中。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80mm,透水砂浆层3的厚度为120mm,连砂石层4的厚度为120mm。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虹吸排水系统共设有两个,对称布设在树木1两侧的素土夯实层5中。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60mm,透水砂浆层3的厚度为100mm,连砂石层4的厚度为110mm。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虹吸排水系统共设有五个,并均匀布设在树木1周围的素土夯实层5中。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70mm,透水砂浆层3的厚度为110mm,连砂石层4的厚度为120mm。
其余同实施例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用于保护栽种区栽种的树木(1),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树木(1)由上而下依次布设的透水混凝土层(2)、透水砂浆层(3)、连砂石层(4)以及素土夯实层(5)、至少两个均匀布设在树木(1)周围并埋设在素土夯实层(5)中的虹吸排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排水系统包括布设在素土夯实层(5)中且相互连接的排水板(6)和虹吸排水槽(7)、顶部延伸至透水混凝土层(2)表面并将虹吸排水槽(7)与外界相连通的虹吸管(8)、通过排水管(9)与虹吸排水槽(7)相连接的雨水收集箱(10)、与雨水收集箱(10)相连通的喷水管(12)以及设置在喷水管(12)上的抽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排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雨水收集箱(10)中的液位计(11)、分别与液位计(11)和抽水泵电连接的电气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板(6)、虹吸排水槽(7)的四周为土基,排水板(6)、虹吸排水槽(7)与土基之间设有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为土工布层或无纺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层(2)为彩色透水混凝土层,该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外围设有花岗岩封边(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岗岩封边(13)为芝麻白花岗岩荔枝面封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砂浆层(3)的厚度为100-120mm,所述的连砂石层(4)的厚度为100-120mm。
CN201710451641.2A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Pending CN107254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1641.2A CN107254820A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1641.2A CN107254820A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4820A true CN107254820A (zh) 2017-10-17

Family

ID=6002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1641.2A Pending CN107254820A (zh) 2017-06-15 2017-06-15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48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212A (zh) * 2021-10-25 2022-01-04 深圳市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4451167A (zh) * 2022-01-17 2022-05-10 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装配式防水树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0310B1 (ko) * 2012-02-24 2012-09-07 (주)블루이앤이 우수 여과와 도시 물순환 회복을 위한 나무 화분 여과 시스템
CN104088405A (zh) * 2014-07-04 2014-10-08 南通沪望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式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05401499A (zh) * 2015-12-18 2016-03-16 长沙新乐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虹吸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生态透水地坪
CN106245736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双水源树池雨水利用系统
CN205884126U (zh) * 2016-06-29 2017-01-18 湖北清碧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池结构
CN106759824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徐冉云 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
CN207047633U (zh) * 2017-06-15 2018-02-27 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0310B1 (ko) * 2012-02-24 2012-09-07 (주)블루이앤이 우수 여과와 도시 물순환 회복을 위한 나무 화분 여과 시스템
CN104088405A (zh) * 2014-07-04 2014-10-08 南通沪望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式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05401499A (zh) * 2015-12-18 2016-03-16 长沙新乐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虹吸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生态透水地坪
CN205884126U (zh) * 2016-06-29 2017-01-18 湖北清碧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池结构
CN106245736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双水源树池雨水利用系统
CN106759824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徐冉云 一种净化存储雨水的树池
CN207047633U (zh) * 2017-06-15 2018-02-27 埃瑞弗(上海)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士发等: "《供水自动化与仪表》", 30 June 2014,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212A (zh) * 2021-10-25 2022-01-04 深圳市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行道树根系树池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4451167A (zh) * 2022-01-17 2022-05-10 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装配式防水树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343B (zh)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源头雨水净化存蓄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6088289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沿河道路的蓄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1943173U (zh) 沉槽式透水雨水口设施系统
CN105089142A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6400648A (zh) 海绵城市集水净水生态路
CN206089200U (zh) 一种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CN206844282U (zh) 城镇道路雨水径流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4196179B (zh) 一种雨水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524735U (zh) 一种盐碱地排盐降碱用复合式暗管
CN107254820A (zh)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CN207047633U (zh) 一种生态可持续透水树池
CN206616662U (zh) 一种住宅区海绵城市设施系统
CN102870651B (zh) 地下蓄水渗灌系统
CN204876043U (zh) 自利用雨水蓄滞池
CN208563254U (zh) 一种人工湖防渗结构
CN207567887U (zh) 生态树池和雨水处理系统
CN208219672U (zh) 一种基于矿山复垦的雨水边坡
CN203514479U (zh) 一种人工暗河雨水蓄排装置
CN2063683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集水净水生态路
CN105464190A (zh) 一种绿地雨污水的再利用系统
CN202679934U (zh) 盐碱地改良设施
CN206157878U (zh) 海绵城市的生物滞水池系统
CN211772539U (zh) 道路绿化带雨水收集及收集喷灌系统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2278758U (zh) 一种盐碱地水资源收集和盐碱土改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