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1263B -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1263B
CN107251263B CN201680007826.8A CN201680007826A CN107251263B CN 107251263 B CN107251263 B CN 107251263B CN 201680007826 A CN201680007826 A CN 201680007826A CN 107251263 B CN107251263 B CN 107251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collector
holder
electrode winding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8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1263A (zh
Inventor
H.赖因沙根
M.奥斯滕
M.格拉赫
S.波勒
G.舒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251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1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86Frames for plates or membr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池(2),该电池单池包括棱柱形地构造的单池壳体(3)和布置在所述单池壳体之内的电极绕组(10),该单池壳体具有盖罩面(31),负端子(11)和正端子(12)被布置在该盖罩面处,该电极绕组具有阴极(14)和阳极(16)。在此,所述电极绕组(10)借助电绝缘的保持件(70)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并且,所述保持件(70)与至少一个电绝缘的间隔保持件(67、68)连接,该间隔保持件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池(2)。

Description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池以及一种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表明的是,在将来,不仅在静止的应用情况(比如风力涡轮机,在被设计为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的机动车中)而且在电子设备中(比如笔记本电脑或者移动电话)都使用新的电池系统,在可靠性、安全性、效率和使用寿命方面对所述新的电池系统提出很高的要求。
在此,尤其使用所谓的锂-离子-电池单池。这些锂离子-电池单池的突出之处除其他外在于高的能量密度、热稳定性和极低的自动放电。锂-离子-电池单池具有正电极和负电极,在充电过程中并且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能够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处可逆地移入并且重又移出。这样的过程也被称为嵌入或者脱嵌。
电池单池通常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以绕组的形式来构造。电极单元具有两个薄片状构造的电极、也就是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所述电极在中间放置分隔件的情况下被卷成也被称为胶质-卷(Jelly-Roll)的电极绕组。所述电极绕组的两个电极借助于收集器与所述电池单池的、也被称为端子的极进行电连接。
此外,电池单池具有比如由铝制成的单池壳体。该单池壳体通常棱柱形地、尤其是矩形地构造,并且耐压地构造。在将所述电极与所述端子连接之后,将电解质溶液填充到所述单池壳体中。
由EP 2 675 000 A1公开了一种所述类型的、具有多个电极绕组的电池单池。阳极和阴极在此在相反的侧面处平行于绕组轴线从所述电极绕组中伸出来,并且被连接到相应的收集器处。所述两个收集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电极绕组的绕组轴线地延伸,并且将所述阳极和阴极与所述端子连接。
由US 2010/0028770 A1公开了另一种所述类型的电池单池。电极绕组的电极具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从所述电极绕组中伸出来并且与收集器相连接。在与所述收集器连接之前,所述接触件具有不同的长度。
为了使所述电极和所述单池壳体电绝缘而设置了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比如由塑料制成。在US 2013/0288092 A1中描述了一种具有相应用于电池单池的绝缘体的电极绕组。
锂-离子-电池单池对于环境影响、尤其对于空气和潮湿相对来说敏感。所提到的单池壳体提供了针对所提到的环境影响的保护。这样的电池单池中的多个电池单池能够合并成也被称为电池包的电池系统。
发明内容
提出了一种电池单池,该电池单池包括棱柱形地构造的单池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单池壳体之内的至少一个电极绕组,该单池壳体具有盖罩面,负端子和正端子被布置在该盖罩面处,该电极绕组包括阴极和阳极。
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借助电绝缘的保持件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处,其中,所述保持件与至少一个电绝缘的间隔保持件连接。
在此,有利地,所述间隔保持件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处。
优选地,所述间隔保持件被收集器保持(尤其是夹持)在所述盖罩面处,该收集器将所述阴极或者所述阳极与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方案,所述保持件被框架状地实施,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被夹紧到所述保持件中。
在此,优选地,绕组轴线平行于所述单池壳体的盖罩面地延伸,所述电极绕组围绕该绕组轴线被缠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方案,所述保持件具有盖罩区域和底部区域,该盖罩区域与所述间隔保持件连接,该底部区域与所述盖罩区域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被保持在所述盖罩区域和所述底部区域之间。
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被所述保持件至少近似完全地包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方案,所述保持件被实施为扁平的物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绕着所述保持件被缠绕。
在此,优选地,绕组轴线垂直于所述单池壳体的盖罩面地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围绕该绕组轴线被缠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方案,所述保持件以双框架的形式被实施。在此,所述保持件包括第一框架部件以及第二框架部件,该第一框架部件和该第二框架部件在它们之间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
有利地并且装配友好地,所述保持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的间隔保持件一体地被构造。
也提出了一种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池。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池在电动车辆(EV)中、在混合动力车辆(HEV)中或者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EV)中得到应用。
发明优点
有利地,所述电池单池的装配被简化,当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被固定在保持件处时,该保持件在所述单池壳体的盖罩面处。在将所述盖罩面接合在剩余的单池壳体上时,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自动地被导入所述单池壳体的内部中。为了固定所述保持件,使用了间隔保持件,所述间隔保持件已经是存在的并且用于所述收集器相对于所述单池壳体的绝缘。在此,所述的收集器将所述间隔保持件机械地固定在所述盖罩面处,并且,将所述间隔保持件夹紧在所述盖罩面处,所述收集器将所述阴极以及所述阳极与所述电池单池的所述端子连接。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和下面的描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更详细地阐述。
附图示出:
图1 无收集器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的、立体的、半透明的图示,
图2 无电极绕组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的、立体的、半透明的图示,
图3 无电极绕组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的、立体的、半透明的图示,
图4 在装入单池壳体中之前的电极绕组的端侧的俯视图,
图5a 在与收集器连接之前的、沿切线V-V的、来自图4的电极绕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5b 在与收集器连接之后的、来自图5a的电极绕组,
图6a 在与收集器连接之前的、来自图5a的电极绕组的变型,
图6b 在与收集器连接之后的、来自图6a的电极绕组,
图7 电极绕组的制造的示意图,
图8 具有用于电极绕组的保持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 具有用于电极绕组的保持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 具有用于电极绕组的保持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 具有用于电极绕组的保持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爆炸图,以及
图12 在组装单池壳体时的、来自图11的电池单池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池单池2包括单池壳体3,该单池壳体棱柱形地、当前矩形地被构造。当前,单池壳体3导电地被实施,并且,例如由铝制成。也能够设想的是,单池壳体3由电绝缘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或者涂覆有电绝缘材料。
电池单池2包括负端子11和正端子12。由电池单池2提供的电压能够通过端子11、12被截取。此外,电池单池2也能够通过端子11、12被充电。
电池单池2的、矩形地构造的单池壳体3具有六个面,所述六个面具有三种不同大小的面积,其中,具有相同大小的面积的两个面分别彼此对置。在下文中,具有最大面积的面被称为第一正面33和第二正面34。在下文中,具有最小面积的面被称为第一端面35和第二端面36。在下文中,剩下的、具有中等大小面积的面被称为盖罩面31和底面32。
端子11、12彼此间隔地被布置在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处。在此,负端子11与第一端面35相邻,并且,正端子12与第二端面36相邻。
电极绕组10被布置在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之内,该电极绕组具有两个电极,即阴极14和阳极16。阴极14和阳极16被薄片状地实施,并且,在中间放置第一分隔件18和第二分隔件19的情况下,围绕绕组轴线A被缠绕成电极绕组10。电极绕组10被如此布置在单池壳体3中,使得绕组轴线A垂直于端面35、36地延伸。
也能够设想的是,电池单池2包括多个电极绕组10,所述电极绕组并联或者(在有足够的绝缘时)串联电连接。此外,在单池壳体3之内存在电解质。
阳极16具有多个阳极接触件26,所述阳极接触件与电池单池2的负端子11电连接。阴极14具有多个阴极接触件24,所述阴极接触件与电池单池2的正端子12电连接。阳极接触件26和阴极接触件24彼此并排地在同一个端侧处从电极绕组10中突出,并且,从电极绕组10朝向单池壳体3的第一端面35延伸。
这里未示出的绝缘薄片被布置在电极绕组10的阳极接触件26和阴极接触件24之间,该绝缘薄片将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与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电绝缘。当前,所述绝缘薄片是分隔件18、19之一的部分,所述分隔件被设置在电极绕组10的阳极16和阴极14之间。
第一收集器41被设置用于将阳极16与负端子11电连接。第一收集器41具有第一区域42,该第一区域平行于第一端面35并且靠近第一端面35地延伸,并且,与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连接。第一收集器41的第一区域42朝向盖罩面31地延伸,并且,过渡至第二区域43,该第二区域平行于盖罩面31地延伸。第一收集器41的第二区域43与负端子11连接。电绝缘体被设置在第一收集器41和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之间。
第二收集器51被设置用于将阴极14与正端子12电连接。第二收集器51具有第一区域52,该第一区域平行于第一端面35靠近第一端面35地延伸,并且与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连接。第二收集器51具有第二区域53,该第二区域与正端子12连接。
根据电池单池2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在图2中被示出),第二收集器51具有中部区域55,该中部区域与第一区域52并且与第二区域53连接。在此,第二收集器51的中部区域55平行于正面33、34地延伸。当前,第二收集器51的中部区域55被布置在电极绕组10和第一正面33之间。电绝缘体被设置在第二收集器51和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之间。
第二收集器51的中部区域55也能够被布置在电极绕组10和第二正面34之间。第二收集器51的两个平行延伸的中部区域55也能够被设置,所述两个平行延伸的中部区域被布置在电极绕组10的两侧上。
根据电池单池2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在图3中被示出),第二收集器51具有下部区域56,该下部区域与第一区域52连接。此外,第二收集器51具有后部区域57,该后部区域与第二区域53连接。在此,第二收集器51的下部区域56与第二收集器51的后部区域57连接。
第二收集器51的下部区域56平行于底面32、在电极绕组10和底面32之间、从第二收集器51的第一区域52朝向第二端面36地延伸。第二收集器51的后部区域57平行于第二端面36、在电极绕组10和第二端面36之间、从第二收集器51的第二区域53朝向底面32地延伸。此外,第二收集器51后部区域57与第二收集器51的下部区域56连接。电绝缘体同样被设置在第二收集器51和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之间。
根据电池单池2的(这里未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导电的单池壳体3与正端子12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收集器51和单池壳体3之间不需要绝缘体。
可替代地,导电的单池壳体3与负端子11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收集器41和单池壳体3之间不需要绝缘体。
此外,能够设想的是,将正端子12以及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与单池壳体3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单池壳体3承担了第二收集器51的功能,即阴极14与正端子12的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收集器51能够整个被取消。也能够设想的是,第二收集器51将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与单池壳体3的第一端面35电连接。
可替代地,能够设想的是,将负端子11以及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与单池壳体3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单池壳体3承担了第一收集器41的功能,即阳极14与负端子11的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收集器41能够整个被取消。也能够设想的是,第一收集器41将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例如与单池壳体3的第一端面35电连接。
在图4中,在装入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中3之前的电极绕组10的端侧的俯视图被示出。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近似平行于绕组轴线A地从电极绕组10中突出。在垂直于绕组轴线A的方向上,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彼此对准地被布置在一条线上。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近似平行于绕组轴线A地从电极绕组10中突出。在垂直于绕组轴线A的方向上,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彼此对准地被布置在一条线上。
在图5a中,沿切线V-V的、来自图4的电极绕组10的局部剖视图被示出。在此,在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之前,电极绕组10的、具有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的部分被示出。在此,第二收集器51垂直于电极绕组10的绕组轴线A地延伸。
在此,阴极14的各个阴极接触件24具有不同的长度。面对绕组轴线A的阴极接触件24具有最小的长度。阴极接触件24的长度随着阴极接触件24至绕组轴线A的增长的距离而增长。背离绕组轴线A的阴极接触件24具有最大的长度。
在图5b中,在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之后的、来自图5a的电极绕组10被示出。阴极14的各个阴极接触件24分别围绕轴弯曲并且彼此叠置,该轴垂直于绕组轴线A地延伸。阴极14的、背离绕组轴线A的阴极接触件24被放置在第二收集器51上。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彼此连接并且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尤其是焊接。
阴极14的各个阴极接触件24的长度被如此彼此协调,使得阴极接触件24的、背离电极绕组10的端部在阴极接触件24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后彼此对齐。
在图6a中,在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之前的、来自图5a的电极绕组10的变型被示出。在此,第二收集器51平行于电极绕组10的绕组轴线A地延伸。
就电极绕组10的所述的变型而言,阴极14的各个阴极接触件24具有不同的长度。面对绕组轴线A以及第二收集器51的阴极接触件24具有最小的长度。阴极接触件24的长度随着阴极接触件24至绕组轴线A以及至第二收集器51的增长的距离而增长。背离绕组轴线A以及第二收集器51的阴极接触件24具有最大的长度。
在图6b中,在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之后的、来自图6a的电极绕组10被示出。阴极14的各个阴极接触件24彼此叠置。阴极14的、面对绕组轴线A的阴极接触件24被放置在第二收集器51上。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彼此连接并且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尤其是焊接。
就电极绕组10的所述的变型而言,阴极14的各个阴极接触件24的长度被如此彼此协调,使得阴极接触件24的、背离电极绕组10的端部在阴极接触件24与第二收集器51连接后彼此对齐。
在图7中,电极绕组10的制造被示意性地示出。绕组芯65围绕旋转轴线D旋转。薄片状构造的阴极14、薄片状构造的第一分隔件18、薄片状构造的阳极16和薄片状构造的第二分隔件19被固定在绕组芯65处。绕组芯65的旋转轴线D与电极绕组10的绕组轴线A对齐。
通过绕组芯65的旋转,阴极14、第一分隔件18、阳极16和第二分隔件19被卷绕在绕组芯65上。因此,分隔件18、19之一位于阴极14和阳极16之间。
第一激光束61将所述薄片状的阳极16的边缘区域切下。但是,在此所述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保留下来。在分别使所述绕组芯65转动一整圈之后,所述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之一保留下来。由此保证,所述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如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彼此对齐地布置在一条线上。
所述阳极16的保留下来的阳极接触件26的长度在此随着每次旋转而扩大。由此所述阳极16的、面对旋转轴线D以及绕组轴线A的阳极接触件26具有最小的长度,并且所述阳极16的、背离旋转轴线D以及绕组轴线A的阳极接触件26拥有最大的长度。
第二激光束62将所述薄片状的阴极14的边缘区域切下。但是,在此所述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保留下来。在分别使所述绕组芯65转动一整圈之后,所述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之一保留下来。由此保证,所述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如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彼此对齐地布置在一条线上。
所述阴极14的保留下来的阴极接触件24的长度在此随着每次旋转而扩大。由此所述阴极14的、面对旋转轴线D和绕组轴线A的阴极接触件24拥有最小的长度,并且所述阴极14的、背离旋转轴线D和绕组轴线A的阴极接触件24如在图5a中示出的那样拥有最大的长度。
在完全卷起所述阴极14、所述阳极16和所述分隔件18、19之后,能够将所述绕组芯65移走。所述电极绕组10能够容易地被挤压到一起,由此将由于绕组芯65的缺少所引起的空腔闭合。
在图8中示出了电池单池2的示意性的剖面图,该电池单池具有用于电极绕组10的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所述收集器41、51没有完整地示出。
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实施为矩形的框架并且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塑料制成。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包括第一纵侧面71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纵侧面71延伸的第二纵侧面72。所述第一纵侧面71和所述第二纵侧面72在其端部上通过第一横侧面73和第二横侧面74彼此相连接。所述第一横侧面73和所述第二横侧面74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直角于所述纵侧面71、72地延伸。
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状保持件70的第一纵侧面71被固定在所述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上。从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的第一纵侧面71的端部,所述第一横侧面73和所述第二横侧面74直角地远离所述盖罩面31地朝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底面32延伸。所述第一横侧面73在此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第一端面35的附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横侧面74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第二端面36的附近延伸。所述第二纵侧面72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底面32的附近延伸。
所述电极绕组10被夹入到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状保持件70中。所述电极绕组10的绕组轴线A在此平行于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的纵侧面71、72地延伸,并且平行于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地延伸。所述阳极16和阴极14在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的第一横侧面73的附近从所述电极绕组10中伸出来。
所述电池单池2的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负端子11进行了电与机械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布置了第一间隔保持件67。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并且使所述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此以机械的方式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内部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上。
所述电池单池2的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正端子12进行了电和机械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布置了第二间隔保持件68。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并且使所述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此以机械的方式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内部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上。
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的第一纵侧面71与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并且与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进行机械的连接。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的第一纵侧面71在此与卡夹连接相类似地被压入到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的相应的空隙中,并且形状配合地被保持在那里。也能够考虑,所述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件70与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一体地构造。
在图9中示出了电池单池2的示意性的剖面图,所述电池单池具有用于未示出的电极绕组10的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件80。所述收集器41、51未完整地示出。
所述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件80以至少很大程度上封闭的罐的形式实施,并且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所述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件80包括盖罩区域81和底部区域82。
所述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件80的盖罩区域81被固定在所述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上。在所示出的图示中,所述底部区域82远离所述盖罩区域81地布置。所述底部区域82在连接所述未示出的电极绕组10之后被挤压到所述盖罩区域81上,并且形状配合地卡锁在所述盖罩区域81处。未示出的电极绕组10此后被所述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以罐的形式构造的保持件80所包围。
所述电池单池2的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负端子11进行了电和机械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布置了第一间隔保持件67。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并且使所述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此以机械的方式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内部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
所述电池单池2的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正端子12进行了电与机械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布置了第二间隔保持件68。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并且使所述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此以机械的方式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内部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
所述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件80的盖罩区域81与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并且与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进行了机械连接。所述盖罩区域81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卡夹连接相类似地被压入到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的相应的间隙中,并且形状配合地被保持在那里。也能够考虑,所述盖罩区域81与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一体地构造。
在图10中示出了电池单池2的示意性的剖面图,所述电池单池具有用于未示出的电极绕组10的、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所述收集器41、51未完整地示出。
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实施为矩形的、面状的物体,并且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被顶部侧91、平行于所述顶部侧91延伸的底部侧92、第一外侧93和第二外侧94限定。所述第一外侧面93和所述第二外侧面94彼此平行地并且直角于所述顶部侧91和所述底部侧92地延伸。
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的顶部侧91被固定在所述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处。所述第一外侧面93和所述第二外侧面94直角地远离所述盖罩面31朝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底面32延伸。所述第一外侧面93在此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第一端面35的附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外侧面94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第二端面36的附近延伸。所述底部侧92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未示出的底面32的附近延伸。
所述未示出的电极绕组10围绕着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卷绕。所述电极绕组10的绕组轴线A在此直角于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的顶部侧91延伸,并且直角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延伸。所述阳极16、所述阴极14以及所述分隔件18、19因此围绕着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的外侧面93、94放置。
所述电池单池2的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负端子11进行电与机械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布置了第一间隔保持件67。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并且使所述第一收集器4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此以机械的方式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内部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
所述电池单池2的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正端子12进行电与机械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布置了第二间隔保持件68。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由塑料制成,并且使所述第二收集器51与所述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此以机械的方式在所述单池壳体3的内部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
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的顶部侧91与所述第一间隔保持件67并且与所述第二间隔保持件68进行了机械连接。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的顶部侧91在此与卡夹连接相类似地被压入到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的相应的间隙中,并且形状配合地被保持在那里。也能够考虑,所述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件90与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一体地构造。
在图11中,具有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的电池单池2的示意性爆炸图被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用于接收两个电极绕组10。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以双框架的形式被实施,并且,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由塑料制成。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包括第一框架部件101和第二框架部件102,该第一框架部件和该第二框架部件在它们之间接收两个电极绕组10。因此,电极绕组10被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的第一框架部件101和第二框架部件102侧向地包围。
两个电极绕组10中的每一个电极绕组分别包括阳极16和阴极14。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和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彼此并排地在同一个端侧处从电极绕组10中突出。
在两个电极绕组10的阳极接触件26和阴极接触件24之间分别布置有未示出的绝缘薄片,该绝缘薄片分别将阳极接触件26与阴极接触件24绝缘。当前,两个绝缘薄片分别是分隔件18、19的部分,所述分隔件被设置在两个电极绕组10的阳极16和阴极14之间。
两个第一收集器41被设置用于将阳极16与负端子11电连接。在此,两个电极绕组10的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与第一收集器41之一分别连接、当前为焊接。当前,第一收集器41由铜制成。
第一收集器41首先平行于第一端面35并且靠近第一端面35地、从阳极16的阳极接触件26朝向盖罩面31地延伸。第一收集器41与负端子11电以及机械连接。
当前,第一收集器41被构造为单独的部件。第一收集器41也能够一体地被构造。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电极绕组10的阳极接触件26与相同的、唯一的第一收集器41连接。
两个第二收集器51被设置用于将阴极14与正端子12电连接。在此,两个电极绕组10的阴极14的阴极接触件24与第二收集器51之一分别连接、当前为焊接。当前,第二收集器51由铝制成。第二收集器51类似于在图2中所示地延伸,但是,在根据图11的图示中未被示出。
第二收集器51分别具有第一区域52,该第一区域平行于第一端面35、靠近第一端面35地延伸,并且,该第一区域与电极绕组10之一的阴极接触件24连接。此外,每个第二收集器51具有第二区域53,该第二区域与正端子12电以及机械连接。
第二收集器51也分别具有中部区域55,该中部区域与第一区域52并且与第二区域53连接。在此,第二收集器51的中部区域55平行于正面33、34地延伸。在此,第二收集器51之一的中部区域55被布置在电极绕组10和第一正面33之间,并且,另外的第二收集器51的中部区域55被布置在电极绕组10和第二正面34之间。因此,第二收集器51的中部区域55被布置在两个电极绕组10的两侧上。
当前,第二收集器51被构造为单独的部件。第二收集器51也能够一体地被构造。为此,两个第二收集器51的第二区域53分别彼此连接。
第一间隔保持件67被布置在第一收集器41和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第一间隔保持件67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由塑料制成,并且,将第一收集器41与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因此,第一间隔保持件67机械地被固定在单池壳体3之内、在盖罩面31处。
当前,第一间隔保持件67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一体地被构造。在此,第一间隔保持件67被部分地布置在第一框架部件101上和第二框架部件102上。然后,通过第一框架部件101与第二框架部件102的接合产生完整的第一间隔保持件67。
第二间隔保持件68被布置在第二收集器51和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之间。第二间隔保持件68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由塑料制成,并且,将第二收集器51与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电绝缘。因此,第二间隔保持件68机械地被固定在单池壳体3之内、在盖罩面31处。
当前,第二间隔保持件68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一体地被构造。在此,第二间隔保持件68被部分地布置在第一框架部件101上和第二框架部件102上。于是,通过第一框架部件101与第二框架部件102的接合产生完整的第二间隔保持件68。
也能够设想的是,未示出的第二收集器51直接与导电的单池壳体3、尤其是与单池壳体3的盖罩面31连接。在此,正端子12与盖罩面31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第二收集器51和单池壳体3之间的附加的绝缘体。
在图12中,在组装单池壳体3时的、具有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的电池单池2的示意性立体图被示出。
通过第一框架部件101与第二框架部件102的接合产生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该保持件接收在它的框架部件101、102之间的电极绕组10。在所述接合之后产生的单元被接着插入在容器中,该单元包括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0、电极绕组10和盖罩面31,该容器与盖罩面31共同形成单池壳体3。
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也能够由电绝缘的材料、例如由塑料制成。同样地,电池单池2的单池壳体3能够涂覆有电绝缘材料。在这些情况下,不需要在第一收集器41和单池壳体3之间的以及在第二收集器51和单池壳体3之间的绝缘体。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和其中所突出的方面。更确切地说,在通过权利要求所说明的范围之内,多种变型方案都是可能的,所述变型方案在技术人员的处理的框架中。

Claims (12)

1.电池单池(2),包括棱柱形地构造的单池壳体(3)和布置在所述单池壳体(3)之内的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该单池壳体具有盖罩面(31),负端子(11)和正端子(12)被布置在该盖罩面处,该电极绕组具有阴极(14)和阳极(16),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借助电绝缘的保持件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其中,所述保持件以双框架的形式被实施并且包括第一框架部件(101)以及第二框架部件(102),该第一框架部件和该第二框架部件在它们之间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其中该第一框架部件(101)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的间隔保持件(67、68),并且该第二框架部件包括至少另一个电绝缘的间隔保持件(67、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被固定在所述盖罩面(3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被收集器(41、51)保持在所述盖罩面(31)处,该收集器将所述阴极(14)或者所述阳极(16)与端子(11、1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框架部件(101)以及第二框架部件(1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围绕绕组轴线(A)被缠绕,该绕组轴线平行于所述盖罩面(31)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具有盖罩区域(81)和底部区域(82),该盖罩区域与所述间隔保持件(67、68)连接,该底部区域与所述盖罩区域(81)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被保持在所述盖罩区域(81)和所述底部区域(8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被所述框架部件(101、102)包围,每个框架部件在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的相对置的侧的整体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被实施为扁平的物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绕着所述保持件被缠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绕组(10)围绕绕组轴线(A)被缠绕,该绕组轴线垂直于所述盖罩面(31)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的间隔保持件(67、68)一体地被构造。
11.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所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池(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池(2)在电动车辆(EV)中或者在混合动力车辆(HEV)中的应用。
CN201680007826.8A 2015-01-30 2016-01-28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Active CN107251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01658.7 2015-01-30
DE102015201658.7A DE102015201658A1 (de) 2015-01-30 2015-01-30 Batteriezelle und Batteriesystem
PCT/EP2016/051746 WO2016120358A1 (de) 2015-01-30 2016-01-28 Batteriezelle und batterie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1263A CN107251263A (zh) 2017-10-13
CN107251263B true CN107251263B (zh) 2020-08-25

Family

ID=5523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826.8A Active CN107251263B (zh) 2015-01-30 2016-01-28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8958B2 (zh)
JP (1) JP6454423B2 (zh)
KR (1) KR20170109232A (zh)
CN (1) CN107251263B (zh)
DE (1) DE102015201658A1 (zh)
WO (1) WO2016120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1658A1 (de) 2015-01-30 2016-08-04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zelle und Batteriesystem
DE102017208612A1 (de) * 2017-05-22 2018-11-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peicherzelle zum Speichern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zumindest einer solchen Speicherzelle
DE102019211253A1 (de) * 2019-07-29 2021-02-04 Elringklinger Ag Galvanische Zellen und Batteriemodule
DE102022132732A1 (de) 2022-12-08 2024-06-13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zelle für eine Fahrzeugbatterie oder andere Anwendung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Batteriezel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6223A (zh) * 2005-04-14 2008-05-07 埃纳戴尔公司 用于固定电池组件的设备和方法
JP2014022102A (ja) * 2012-07-13 2014-02-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電極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7313B1 (ko) * 2004-11-30 2006-09-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0848788B1 (ko) 2006-07-24 2008-07-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결합부에서 전극 탭들의 크기가 동일한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포함하고 있는 전기화학 셀
JP4586820B2 (ja) * 2007-05-07 2010-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巻回型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101036089B1 (ko) * 2010-01-27 2011-05-19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절연 백을 갖는 이차전지
US8518569B2 (en) * 2010-03-01 2013-08-27 Apple Inc. Integrated frame battery cell
EP2549562B1 (en) * 2010-06-21 2016-12-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attery
US9472802B2 (en) * 2011-07-25 2016-10-18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JP5621751B2 (ja) * 2011-11-07 2014-11-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二次電池、二次電池の温度調節構造、及び二次電池を搭載した車両
CN104067411A (zh) * 2012-01-23 2014-09-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US9356264B2 (en) 2012-04-26 2016-05-31 Medtronic, Inc. Electrode assemblies including a mandrel and at least one insulative portion
US9287550B2 (en) 2012-06-11 2016-03-15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JP6056254B2 (ja) * 2012-08-13 2017-01-1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DE102013200555A1 (de) * 2013-01-16 2014-07-1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Isolierung des Innenraumes einer Batteriezelle mit einem prismatischen oder zylindrischen Metallgehäuse
DE102015201658A1 (de) 2015-01-30 2016-08-04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zelle und Batterie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6223A (zh) * 2005-04-14 2008-05-07 埃纳戴尔公司 用于固定电池组件的设备和方法
JP2014022102A (ja) * 2012-07-13 2014-02-0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電極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201658A1 (de) 2016-08-04
CN107251263A (zh) 2017-10-13
KR20170109232A (ko) 2017-09-28
US20180013167A1 (en) 2018-01-11
WO2016120358A1 (de) 2016-08-04
US10818958B2 (en) 2020-10-27
JP2018503959A (ja) 2018-02-08
JP6454423B2 (ja)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3773B (zh) 电极构件及集电板、电池组
JP7484992B2 (ja) 蓄電素子
EP2887427A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bus-bar holder
US11450930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same
US20160056495A1 (en) Accumulator device
CN107275524B (zh) 电池组电池
KR20170098966A (ko) 배터리 셀
CN107251263B (zh)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EP4053989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busba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US20200127244A1 (en) Battery cell
JP2015082386A (ja) 蓄電池
US9028999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90296388A1 (en) Battery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CN108023034B (zh) 电池单池和用于制造电池单池的方法
CN10956507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107210390B (zh)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KR20060022358A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KR20160103255A (ko) 보호회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07278339B (zh) 电池单池和电池系统
WO2019179526A1 (en) Battery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CN107851830B (zh) 二次电池
EP3358644B1 (en)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module
KR102578859B1 (ko) 이차 전지
KR102296817B1 (ko) 이차 전지
KR20170047754A (ko) 이차 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