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7406B -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7406B
CN107247406B CN201710297327.3A CN201710297327A CN107247406B CN 107247406 B CN107247406 B CN 107247406B CN 201710297327 A CN201710297327 A CN 201710297327A CN 107247406 B CN107247406 B CN 107247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ource
equipment
test
cold source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73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7406A (zh
Inventor
刘效德
路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73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7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7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7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7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7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1/00Automatic controllers
    • G05B11/01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 G05B11/36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 G05B11/42Automatic controllers electric with provision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for obtaining a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both proportional and time-dependent, e.g. P. I., P. I. 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申请中,所述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与测试台位;测试台位包括提供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提供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平衡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以及平衡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对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热源设备的数目、冷源设备的数目、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测试台位根据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热源设备、冷源设备、辅助冷源设备以及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本申请可以提供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达到测试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实验室在一些时间段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往往造成需求高峰期人员紧缺,给实验室工作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在实验室中,大部分测试工作需要测试人员在现场干预。以一个冷水机组项目测试时间为例,忽略测试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样机改造、测试员个人因素等,以纯测试时间进行预估,需要测试人员在现场干预的程度(干预时间在测试时间的比例)较少的占测试总时间的22%,需要测试人员在现场干预的程度中等的占测试总时间的58%,需要测试人员在现场干预的程度较强的占测试总时间的20%。
另外,对于制冷产品的测试来说,台位测试工况调节是通过测试员手动输入,由于不同测试员的经验、对测试台位的理解程度、对某一机组的某一测试工况的理解程度等各个因素不一样,会导致目前人为开启的设备数量偏多或者偏少,造成冷、热量富余。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提供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达到测试节能的目的。
本申请部分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所述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与测试台位;所述测试台位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用于提供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用于平衡所述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所述测试台位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所述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之前,还可包括:
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可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节能控制参数TS
确定所述热源环境温度Th与所述冷源环境温度Tc之间的温差ΔT;
比较所述温差ΔT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可包括:
当所述温差ΔT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时,采用节能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之后,还可包括:
当采用节能控制时,开启一个所述热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之后,还可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可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PID调节参数;
根据所述PID调节参数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台位用于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监测所述被测对象的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还可包括:与所述控制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设备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之前,还可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测试工况,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设备。
本申请部分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与测试台位;其中,所述测试台位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用于提供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用于平衡所述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所述测试台位,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所述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效果是:可以根据测试工况与历史数据确定上述测试工况下需要开启的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这样,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确定适量的需要开启的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提供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避免测试中冷、热量富余,达到测试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非节能控制下测试台位上热、冷量交互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节能控制下测试台位上热、冷量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请参阅图2~4,所述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与测试台位。所述测试台位用于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环境(环境温度为Th)的热源设备(提供热量为Qr)、用于提供冷源环境(环境温度为Tc)的冷源设备(提供热量为Qc)、用于平衡所述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提供热量为Qfc)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提供热量为Qfh)。控制设备包括处理模块、PLC控制器以及存储模块。其中,被测对象包括热端与冷端,热源环境存在漏热(热量为Q1),冷源环境存在漏热(热量为Q2)。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冷量的设备(冷源设备、辅助冷源设备)可以选用成型的制冷机组(额定制冷量qLC,额定压缩机功率PL,额定工况TLe、TLc),提供热量的设备(热源设备、辅助热源设备)可以采用蒸汽或电加热。
上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可以为计算机。上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控制设备接收测试工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是本地计算机,可以直接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工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还可以接收移动终端(比如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发送的测试工况,这样,在步骤1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接收测试工况,并发送至控制设备,以供控制设备进行处理分析。
这样,负责测试的操作人员可以对测试进行远程控制,上下班之前可以提前开启或延迟关闭测试台位的设备,例如:上班前提前开启工况使台位的测试工况达到实验要求,对于一些可靠性测试耗时较长、台位调节相对较少的实验在下班后延迟关闭台位设备,可延长实际工作时间。而且,通过远程控制,操作人员可在任何地方(比如测试现场外的地方)操作控制测试台位,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机动性,可实现一人多台位操作,可以缓解高峰期人员紧缺所带来的部分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试台位用于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其中,被测对象可以是用于制冷、制热的产品,比如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简称HVAC)。测试工况可以是热源环境温度Th以及冷源环境温度Tc
需要说明的是,在测试工况之前,需要先输入控制设备对工况进行处理分析需要的参数:
1)被测对象的铭牌、型号等信息(额定制冷量Q、额定压缩机功率P、额定工况TEvp、TCond);其中,Tevp表示蒸发温度,Tcond表示冷凝温度;
2)被测对象各个实验工况下的制冷量Qm、功率Pm。制冷量Qm在测试前是未知的,通过压缩机的冷量系数方程(此系数方程在行业里面是得到认可的)估算出冷源设备提供的冷量;
3)测试工况(热源环境温度Th,冷源环境温度Tc);
4)提供冷源环境的设备选用成型的制冷机组(额定制冷量qLC,额定压缩机功率PL,额定工况TLe、TLc),以及冷源设备在测试工况下制冷量qcf,qc相对于额定工况的函数:qcf=f(Th,Ta)*qLC;qc=f(Tc,Ta)*qLC;其中,TLe表示蒸发温度,TLc表示冷凝温度;
5)TS=Th-Tc
6)环境温度Ta
7)工况稳定偏差σ;
8)稳定运行时间ts
步骤102,控制设备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在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时,可以根据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被测对象的铭牌、型号等说明书(包括额定制冷量Q、额定压缩机功率P、额定工况TEvp、TCond等信息)以及测试工况(热源环境温度Th,冷源环境温度Tc),估算出被测对象冷端(交换热量为QCL)、热端(交换热量为QH)所释放的热量。使用控制设备(比如计算机)代替人力进行计算,更加节能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记录的历史数据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用于在处理模块对测试工况进行处理时调用,也可供PLC控制器运算(PLC控制器可以根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进行运算)时调用。历史数据可以包括不同测试员、不同测试对象、不同测试工况的设备开启情况(比如包括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风机以及水泵等)以及测试结果。在控制设备接收到测试工况后,在历史数据中查找到与所述接收的测试工况最接近的测试工况或者与接收的测试工况相同的测试工况,并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最优的设备开启组合(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进而确定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简言之,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确定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以避免测试中冷、热量富余,达到测试节能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具体地,先根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节能控制参数TS;其中,TS可以根据设备的状况判断实时调整,比如:设备运行时间长了,设备能力衰减了,TS需要更大的值。接着,确定所述热源环境温度Th与所述冷源环境温度Tc之间的温差ΔT,并比较所述温差ΔT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最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其中,当所述温差ΔT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时,采用节能控制,当所述温差ΔT小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时,不采用节能控制。
下面以被测对象为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暖通空调)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当不采用节能控制时,如图3所示,其中实线表示冷量流动方向,虚线表示热量流动方向,提供冷量的设备开启数目计算过程如下:
对于热源环境(热量总平衡关系为:Qfc+QCL+Q1=Qr):
估算单位辅助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h的热源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qcf
根据制冷量qcf估算所需要开启的辅助冷源设备数目N1。其中,
M1=(η1%*QCL/(1-η1%))/qcf,N1取M1的余整+1,即N1等于对M1向上取整的结果。
其中,辅助冷源设备可提供的冷量为Qfc,一般为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可提供的热量总量的η1%(一般设计为25~30%);辅助热源设备的热量Qfh一般为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可提供的冷量总量的η2%(一般设计为10~20%)。
对于冷源环境(热量总平衡关系为:Qfh+QH+Q2=Qc):
估算单位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C的冷源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qc
根据制冷量qc估算所需要开启的冷源设备数目N2。M2=(QH/(1-η2%))/qc,N2取M2的余整+1,即N2等于对M2向上取整的结果。
以上估算忽略漏热(Q1、Q2)的影响,确定所需开启的数目后,尽量对称开启所用设备,即冷源设备、辅助冷源设备的开启数目尽量相近或者相同。
当采用节能控制时,如图4所示,提供冷量的设备开启数目计算过程如下:
对于热源环境(热量总平衡关系:Qfc+QCL+Q1=QH-Qr):
估算单位辅助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h的热源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qcf
根据制冷量qcf估算所需要开启的辅助冷源设备个数N1为1,因为HVAC产品QCL恒小于QH,QH的热量可以当做提供Qr,开启一台辅助冷源设备只是为了调节作用。
对于冷源环境(热量总平衡关系为:Qfh+QH+Q2-QCL=Qc):
估算单位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C的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qc
根据制冷量qc估算所需要开启的冷源设备个数N2。M3=((QH-QCL)/(1-η2%))/qc,N2取M3的余整+1,即此处的N2等于对M3向上取整的结果。
当采用节能控制时,开启一个所述热源设备。因为HVAC产品QCL恒小于QH,QH的热量可以当做提供Qr,开启一台热源设备只是为了调节作用。对于其他制冷产品,可以根据测试工况确定开启热源设备的数目。
以上估算忽略漏热(Q1、Q2)的影响,确定所需开启的数目后,尽量对称开启所用设备,即冷源设备、热源设备的开启数目尽量相近或者相同。
在判断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后,可以确定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步骤103,测试台位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所述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
在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后,控制设备对提供冷量的设备进行开关量控制,对提供热量的设备进行PID(比例积分微分)反馈控制。
其中,控制设备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实时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PID调节参数;接着,根据所述PID调节参数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对提供热量的设备的实时调节。
步骤104,判断测试工况是否稳定。若是,则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2。具体可以根据测试工况是否满足预设的偏差σ来判断测试工况是否稳定。当测试工况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偏差σ时判定测试工况否稳定,当测试工况大于预设的偏差σ时判定测试工况不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测试工况稳定运行的时间达到预设的稳定运行时间ts时,可以结束当前测试工况的测试,进入下一个工况测试。
步骤105,输出测试工况。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输出测试工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测试工况。
其中,输出的参数包括:
1)所需开启提供冷源的设备的数目N2,辅助冷源设备数目N1
2)PID调节表参数设定值。测试过程中,最终获得的测试数据是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PID调节表设定值与数据采集的数值会存在偏差,此偏差的来源主要有:不同仪器仪表测量偏差、测量系统的偏差。记录该设定值的目的是给控制设备记录设定数据以便下次同样的工况,设定值保持一致。例如:目标值20,采集系统的测量值20,PID表上的设定值为19.8,这样就存在0.2的偏差,下次目标值是20的工况,控制设备就直接设定PID为19.8即可。
在一个测试工况测试结束后,还需要保存测试数据以作为历史数据,供控制设备对其他后续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分析时调用。其中需记忆存储的参数如下:
1)测试工况(热源环境温度Th,冷源环境温度Tc)下,被测对象冷端、热端的热量;
2)单位辅助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h的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qcf
3)单位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c的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qc
4)测试工况下辅助冷源设备个数N1,冷源设备个数N2
5)PID调节表参数设定值
6)辅助热源设备的热量Qfh,热源热量Qr,(此部分还记忆存储蒸汽阀开度β1%,β2%)
7)环境温度Ta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历史工况记录参数(历史数据)修正以下函数:
1)QCL=f1(Th,Tc)*Q;修正被测对象在被测工况下的冷量函数,此处的Q为被测对象的额定冷量。
2)QH=QCL+f2(Th,Tc)*P;修正被测对象在被测工况下的热量函数
3)qcf=f3(Th,Ta)qLC;修正辅助冷源在提供热源环境下的冷量函数
4)qc=f4(Tc,Ta)qLC;修正冷源设备在提供冷源环境下的冷量函数
5)Qfh=K11%;修正辅助热源设备的蒸汽加热量与蒸汽开度的函数
6)Qr=K22%;修正热源设备的蒸汽加热量与蒸汽开度的函数
7)M4=f5(t,QCL)*N1;拟合实际开启的辅助冷源数量(M4)与计算值(N1)随运行时间的函数,间接修正漏热Q1
8)M5=f6(t,QH)*N2;拟合实际开启的冷源数量(M5)与计算值随运行时间的函数,间接修正漏热Q2
采用历史数据回归修正可以使测试工况控制达到稳定的时间更短,实现节能。而且,采用历史数据回归修正使设备对于测试工况环境所提供的冷量和热量更精确,减少冷热源对冲,降低测试能耗,例如:采用节能控制时,理论上对于热源环境是不需要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但是还是需要开启至少1个单位的辅助冷源设备仅仅用于冷、热平衡调节作用,因此可以在设计时尽量使该辅助冷源设备的可以提供更小单位的冷量来降低冷、热量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监控设备(比如摄像头)监测被测对象的状态,以供操作人员了解被测对象的状态。
在本申请中,统一由控制设备(如计算机)进行控制、记忆、自修正,最终可以实现以下函数:
工况的控制条件:Y0(Y0的量化指标包括机组信息、工况等参数);该工况控制条件Y0表示根据被测机组的信息、所需测试工况,估算机组所需要的冷、热量以及功率的数值,为后续的工况处理函数计算提供输入。
工况处理函数Y1=F(X1,X2,X3,X4),其中X1表示经过修正的冷源量,X2表示经过修正的热源量,X3表示PID表的设定参数,X4表示干扰因素(此参数与时间、操作人员熟练程度有关的函数)。
当控制设备对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分析时,可以调用上述的工况的控制条件以及工况处理函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根据测试工况与历史数据确定上述测试工况下需要开启的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这样,既可以使用控制设备代替人为决策,实现智能化测试,又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确定适量的需要开启的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提供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避免测试中冷、热量富余,达到测试节能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请参见图2,包括:控制设备与测试台位;其中,所述测试台位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用于提供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用于平衡所述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所述测试台位,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所述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根据测试工况与历史数据确定上述测试工况下需要开启的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这样,既可以使用控制设备代替人为决策,实现智能化测试,又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确定适量的需要开启的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提供优化的测试调节方式,避免测试中冷、热量富余,达到测试节能的目的。
与前述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上述装置中各个器件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所述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互为补充。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所述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与测试台位;所述测试台位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用于提供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用于平衡所述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所述测试台位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所述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
所述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之前,还包括:
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当采用节能控制时,开启一个所述热源设备、一个辅助冷源设备以及N2个冷源设备,N2等于对M3向上取整的结果,M3=((QH-QCL)/(1-η2%))/qc,η2%为辅助热源设备的热量与冷源设备可提供的冷量总量的百分比,QCL为被测对象冷端的交换热量,QH为被测对象热端的交换热量,qc为单位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C的冷源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节能控制参数TS
确定所述热源环境温度Th与所述冷源环境温度Tc之间的温差ΔT;
比较所述温差ΔT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包括:
当所述温差ΔT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节能控制参数TS时,采用节能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之后,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PID调节参数;
根据所述PID调节参数对所述热源设备、所述辅助热源设备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位用于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
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被测对象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设备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测试工况,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设备。
8.一种测试台位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与测试台位;其中,所述测试台位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环境的热源设备、用于提供冷源环境的冷源设备、用于平衡所述热源环境的辅助冷源设备以及用于平衡所述冷源环境的辅助热源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对接收的测试工况进行处理,并根据记录的历史数据,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
所述测试台位,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设备的处理结果,开启所述热源设备、所述冷源设备、所述辅助冷源设备以及所述辅助热源设备,以得到满足所述测试工况的温度测试环境;
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在确定在所述测试工况条件下开启所述热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冷源设备的数目、开启所述辅助冷源设备的数目以及开启所述辅助热源设备的数目之前,根据热源环境温度Th与冷源环境温度Tc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控制;当采用节能控制时,开启一个所述热源设备、一个辅助冷源设备以及N2个冷源设备,N2等于对M3向上取整的结果,M3=((QH-QCL)/(1-η2%))/qc,η2%为辅助热源设备的热量与冷源设备可提供的冷量总量的百分比,QCL为被测对象冷端的交换热量,QH为被测对象热端的交换热量,qc为单位冷源设备在提供温度为TC的冷源环境下所能提供的制冷量。
CN201710297327.3A 2017-04-28 2017-04-28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247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7327.3A CN107247406B (zh) 2017-04-28 2017-04-28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7327.3A CN107247406B (zh) 2017-04-28 2017-04-28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7406A CN107247406A (zh) 2017-10-13
CN107247406B true CN10724740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001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7327.3A Active CN107247406B (zh) 2017-04-28 2017-04-28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74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3408B (zh) * 2019-11-25 2021-06-15 顿汉布什(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设计计算及其配套软件编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39063B (sv) * 1983-06-02 1985-05-28 Henrik Sven Enstrom Fo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r provning och prestandaovervakning vid vermepumpar och kylanleggningar
JP2009156486A (ja) * 2007-12-25 2009-07-16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セントラル空調装置の試験環境調整装置
CN102081060B (zh) * 2010-12-14 2012-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功能宽流程单相对流换热试验装置
CN102338075A (zh) * 2011-10-15 2012-02-01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3771562U (zh) * 2014-04-09 2014-08-13 广州天河兰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宽幅节能型的温湿工况调节系统
CN106568608A (zh) * 2016-11-07 2017-04-19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一种用于空调检测过程的节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7406A (zh) 2017-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7161B (zh) 空调能耗模型训练方法与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US10876754B2 (en) Dynamic central plant control based on load prediction
US11783203B2 (en) Building energy system with energy data simulation for pre-training predictive building models
WO2020125184A1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680724B2 (en) Central plant control system with computation reduction 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CN108320042B (zh) 循环水系统的优化方法与装置
US20210055701A1 (en) Central pla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load prediction through mass storage model
US10948884B2 (en) Building control based on uneven load distribution
CN109323414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39511A (zh) 压缩机、其频率控制方法、空调器、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0156494A (ja) 負荷処理バランス設定装置
KR20090010888A (ko) 공조 제어장치 및 공조 제어방법
CN110319549B (zh)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新风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948214B2 (en) HVAC system with economizer switchover control
US20190338978A1 (en) Operating an hvac system based on predicted indoor air temperature
CN107247406B (zh) 测试台位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53279A (zh)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WO2018159703A1 (ja) 熱源水制御方法及び熱源水制御装置
Vakiloroaya et al. Component-wise optimization for a commercial central cooling plant
CN105240993A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精细化节能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3531833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JP5544268B2 (ja) 制御システム
CN109445494B (zh) 一种焓差实验室干球工况自动控制方法
US11408626B2 (en) Central plant control system with dynamic computation reduction
CN110411768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冷水机组测控系统及测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