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7193A -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7193A
CN107247193A CN201710551829.4A CN201710551829A CN107247193A CN 107247193 A CN107247193 A CN 107247193A CN 201710551829 A CN201710551829 A CN 201710551829A CN 107247193 A CN107247193 A CN 107247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ield
far
distribution data
field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18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7193B (zh
Inventor
苏道
苏道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KWAVE COMMUNICATION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518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7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7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7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7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7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10Radiation diagrams of antenn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再对所述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一次近远场变换和一次远近场变换,修正了近场测试中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时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了近场测试的准确度,基于此降低近场测试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

Description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天线方向图测试方法有近场测试、远场测试、紧缩场测试三种方法。近场测试相比其它两种测试方法在场地需求、空域测试覆盖性、测试效率、测试精度等方面都更多优势,所以天线近场测试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测试方法。天线近场测试是一种采用高精度伺服系统,驱动采样探头,采集天线近场分布数据,再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近远场变换,获取全空域辐射方向图性能的测试方法。
现有的测试方法,要求伺服系统能够精确驱动采样探头的位置,形成等间距近场采样栅格,才能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计算远场方向图。其中探头定位的随机误差不可超过1%波长,而系统误差的精度要求更高。目前是在伺服系统的设计中,对系统设计、运动补偿、电机精度、传动精度等方面做了精细的设计,以满足探头定位精度的需求。
但是,现有的测试方法对伺服系统精度要求较高,使得伺服系统构造复杂,造成伺服系统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测试方法对伺服系统精度要求较高,使得伺服系统构造复杂和成本较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一种天线近场测试装置,包括:
采样模块,用于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近远场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远近场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时实现所述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再对所述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一次近远场变换和一次远近场变换,修正了近场测试中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时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了近场测试的准确度,基于此降低近场测试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整体方法流程图;
图5为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6为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7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8为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整体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包括步骤S1、S2和S3:
S1,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驱动天线的伺服系统的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优选地,选用近场探头作为所述探头,以提高对天线的采样精度。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为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
S11,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S1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天线的伺服系统的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其中,所述采样为近场采样,通过近场采样获取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为采样点的位置坐标,所述采样的采样范围为近场采样范围。所述近场采样范围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为近场采样范围,D为天线的口径尺寸,d为所述探头到天线的距离,为天线的置信角。
获取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即所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优选地,所述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的采样间距小于二分之一天线波长,使所述采样间距满足最小采样率要求。
S2,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通过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一次近场到远场的变换,根据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将近场分布数据变换到远场方向图的数学变换方式有多种,如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线性调频z变换等,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学变换为快速傅里叶变换,所述数学逆变换为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以快速地将天线的全部近场分布数据变换至远场方向图。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
S21,根据预设采样间距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角度。
其中,将所述预设采样间距代入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公式中,获取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计算角度,即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角度。通过代入的预设采样间距,消除第一近场分布数据中因采样的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误差。所述算法公式为:
其中,θ为所述远场方向图角度,N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点数,d为所述预设采样间距,λ为天线波长,n的取值范围为[0,N-1]。
S22,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角度与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角度θ和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其中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即所述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综上,获取所述远场方向图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为所述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X为所述近场采样范围。
通过积分方式获取所述远场方向图,得到的远场方向图为:
S3,根据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由于上述步骤将所述预设采样间距代入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公式中,因此获取到的所述第二近场分布数据为等间距采样的近场分布数据,可以消除步骤S1中采样过程中因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测试误差。
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在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再对所述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一次近远场变换和一次远近场变换,修正了近场测试中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时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了近场测试的准确度,基于此降低近场测试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整体方法流程图,所述天线近场测试方法还包括步骤:
S4,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和所述第二近场分布数据获取所述天线的全空域辐射方向图。
结合已消除因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测试误差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和远场方向图,获取到的全空域辐射方向图也不受因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测试误差的影响,基于此提高了对天线近场测试的准确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包括:
采样模块501,用于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近远场变换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远近场变换模块503,用于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近场测试装置,在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再对所述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一次近远场变换和一次远近场变换,修正了近场测试中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时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了近场测试的准确度,基于此降低近场测试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为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所述采样模块501还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1,用于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处理模块521,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通过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1和所述位置信息处理模块521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以便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变换。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所述近远场变换模块502还包括:
角度获取模块512,用于根据预设采样间距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角度。
远场方向图获取模块522,用于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角度与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通过将所述预设采样间距代入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公式中,获取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计算角度,即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角度。通过代入的预设采样间距,消除第一近场分布数据中因采样的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误差。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为天线近场测试装置的整体模块结构图,所述天线近场测试装置还包括:
测试结果获取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和所述第二近场分布数据获取所述天线的全空域辐射方向图。
结合已消除因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测试误差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和远场方向图,获取到的全空域辐射方向图也不受因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所产生的测试误差的影响,基于此提高了对天线近场测试的准确度。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时被配置为:
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在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再对所述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一次近远场变换和一次远近场变换,修正了近场测试中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时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了近场测试的准确度,基于此降低近场测试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天线近场测试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到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后,对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再对所述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通过一次近远场变换和一次远近场变换,修正了近场测试中采样间距为不等间距时所产生的测试误差,提高了近场测试的准确度,基于此降低近场测试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的采样间距小于二分之一天线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变换为快速傅里叶变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逆变换为快速傅里叶逆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的过程,包括步骤:
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一个或多个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的过程,包括步骤:
根据预设采样间距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角度;
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角度与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远场方向图和所述第二近场分布数据获取所述天线的全空域辐射方向图。
8.一种天线近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模块,用于通过探头对天线进行采样,获取天线的第一近场分布数据;
近远场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近场分布数据进行数学变换,获取天线的远场方向图;
远近场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进行数学逆变换,获取天线的第二近场分布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551829.4A 2017-07-07 2017-07-07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47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1829.4A CN107247193B (zh) 2017-07-07 2017-07-07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1829.4A CN107247193B (zh) 2017-07-07 2017-07-07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7193A true CN107247193A (zh) 2017-10-13
CN107247193B CN107247193B (zh) 2020-05-08

Family

ID=6001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1829.4A Active CN107247193B (zh) 2017-07-07 2017-07-07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719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147A (zh) * 2017-11-15 2018-04-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天线的远场方向图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8732548A (zh) * 2018-04-02 2018-11-02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圆周扫描模式下获取目标散射数据的方法
CN11054279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中场天线方向图测试天线阵列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42515A (zh) * 2021-03-19 2021-08-10 广州启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感应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242514A (zh) * 2021-03-19 2021-08-10 广州启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定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6569A (zh) * 2013-11-20 2014-03-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毫米波平面近场测试相位修正方法
CN104408276A (zh) * 2014-09-15 2015-03-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采样远场方向图诊断阵列天线失效阵元的方法
CN106771672A (zh) * 2017-02-21 2017-05-31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天线远场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6569A (zh) * 2013-11-20 2014-03-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毫米波平面近场测试相位修正方法
CN104408276A (zh) * 2014-09-15 2015-03-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采样远场方向图诊断阵列天线失效阵元的方法
CN106771672A (zh) * 2017-02-21 2017-05-31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天线远场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岳云: "毫米波天馈系统的准光学分析和近场测量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147A (zh) * 2017-11-15 2018-04-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天线的远场方向图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7942147B (zh) * 2017-11-15 2019-09-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天线的远场方向图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8732548A (zh) * 2018-04-02 2018-11-02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圆周扫描模式下获取目标散射数据的方法
CN11054279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中场天线方向图测试天线阵列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42798B (zh) * 2018-05-28 2024-04-09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中场天线方向图测试天线阵列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42515A (zh) * 2021-03-19 2021-08-10 广州启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感应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242514A (zh) * 2021-03-19 2021-08-10 广州启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定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7193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7193A (zh) 天线近场测试方法及装置
US92441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near field information of device under test
CN110097014B (zh) 一种基于测量轨迹的量子比特读取信号处理方法
CN104833863B (zh) 一种高频相控阵天线的远场暗室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711126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由倾斜磁场引起的误差修正方法
CN107783086B (zh) 用于诊断天线阵口径幅相场的畸变位置的方法
CN109632963A (zh) 一种基于时不变特征信号构建的结构损伤四维成像方法
CN109507635A (zh) 利用两个未知方位辅助源的阵列幅相误差估算方法
CN104422916A (zh) 两点迪克松技术
CN110687508A (zh) 微变雷达监测数据的校正方法
CN105929253B (zh) 采用偶极矩模型对pcb电路电磁场进行反演的方法
CN107768829A (zh) 一种基于太阳跟踪的天线指向修正方法
CN103353612B (zh) 一种地下目标物体的测量定位设备及测量定位方法
CN113281576A (zh) 一种基于内定标多波位测试的天线方向图测试方法
CN108981746A (zh) 转台标校方法及装置
CN101470181B (zh)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测试装置
CN104237876B (zh) 目标支架到定标支架的距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2088213A1 (zh) 用于天线阵列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和系统及相位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05717432A (zh) 局部放电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2782637A (zh) 一种光泵磁力仪探头转向误差磁干扰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4569975A (zh) 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系统中时空随机辐射场的远场测量方法
CN110631499B (zh) 基于无网格方法的数字图像变形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91473B (zh) 导线电流相量的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及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CN109815509A (zh) 一种阵列天线的诊断方法、设备、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49571B (zh) 一种基于相位恢复的稀疏微波成像自聚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