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2924A - 咀嚼肌锻炼机构 - Google Patents

咀嚼肌锻炼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2924A
CN107242924A CN201710311808.5A CN201710311808A CN107242924A CN 107242924 A CN107242924 A CN 107242924A CN 201710311808 A CN201710311808 A CN 201710311808A CN 107242924 A CN107242924 A CN 107242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eth portion
upside
downside
por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18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 World Inc
Original Assignee
Joy Worl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 World Inc filed Critical Joy World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3118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2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2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2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上侧护齿部件;下侧护齿部件;以及至少一个弹性部件,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赋予弹性。通过如上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能够实现由使用者通过主动运动锻炼咀嚼肌的效果。

Description

咀嚼肌锻炼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咀嚼肌锻炼机构。
背景技术
咀嚼肌又名咬合肌肉(masticatory muscle),是具有能够咀嚼食物的强大收缩力的肌肉,其肌肉的一侧粘合到头骨而另一侧粘合到下颌,从而带动下颌的运动。咀嚼肌一共有4对,且与脸部肌肉不同,各个肌肉都被筋膜包裹保护。
上述咀嚼肌在进行腭关节校正等时需要利用单独的机构进行锻炼,而现有的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如在韩国注册专利第10-1485555号(注册日期:2015.01.16,发明名称:腭关节校正装置)、韩国注册专利第10-1216029号(注册日期:2012.12.20,发明名称:腭关节校正装置)中所公开的腭关节校正装置。
但是利用现有的咀嚼肌锻炼机构,难以通过其咀嚼肌锻炼机构使用者的主动运动而锻炼咀嚼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
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的咀嚼肌锻炼机构。
适用本发明之一侧面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上侧护齿部件,可供上齿嵌入;下侧护齿部件,可供下齿嵌入;以及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进行连接的同时,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赋予弹性。
适用本发明之一侧面的咀嚼肌锻炼机构,通过使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上侧护齿部件、下侧护齿部件以及弹性部件,能够实现可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结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5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后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前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8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9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0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咀嚼肌锻炼机构100包括上侧护齿部件110、下侧护齿部件120以及弹性部件130。
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可供上齿嵌入,为了符合上齿的排列形态而采取“U”字型结构,且沿着其上端凹陷形成可供上齿嵌入的“U”字型的上侧插入孔111。
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可供下齿嵌入,为了符合下齿的排列形态而采取“U”字型结构,且沿着其下端凹陷形成可供下齿嵌入的“U”字型的下侧插入孔。
上述弹性部件130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进行连接的同时,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赋予弹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部件130采用弹簧形态的构成,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之间以相隔一定间距的方式配置至少一个。
例如,共计安装三个上述弹性部件130,分别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各自的两侧末端部以及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各自的中央部。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使用者的上齿被嵌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而下齿被嵌入到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即在使用者将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100嵌入到口腔中的状态下,当使用者用力咬合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100时,上述弹性部件130被压缩并蓄积弹力,而当使用者撤销咬合力时,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100将借助于上述弹性部件130中所蓄积的弹力而复原至原状态,从而使使用者的口腔重新张开。通过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锻炼,能够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
其中,虽然以安装三个上述弹性部件13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仅为示例性内容,上述弹性部件130也能够单独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的两侧末端部中的某一侧或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20各自的中央部等位置。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下述说明过程中,与在上述适用本发明之第1实施例中所记载的内容重复的部分将被省略。
图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咀嚼肌锻炼机构200包括旋转连接部件240,通过铰链形态以可旋转的方式对上侧护齿部件210和下侧护齿部件220的后侧部分进行连接,而弹性部件230在与上述旋转连接部件240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即上述咀嚼肌运动机构200的前侧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2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220进行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使用者咬住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200锻炼咀嚼肌时,以后侧部的上述旋转连接部件240为中心发生旋转,使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200反复受到挤压和释放,在此过程中,上述弹性部件230将在蓄积弹力之后再复原至原状。
图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咀嚼肌锻炼机构300包括旋转连接部件340,通过铰链形态以可旋转的方式对上侧护齿部件310和下侧护齿部件320的前侧部分进行连接,而弹性部件330在与上述旋转连接部件340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即上述咀嚼肌运动机构300的后侧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3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320进行连接。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在使用者咬住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300锻炼咀嚼肌时,以前侧部的上述旋转连接部件340为中心发生旋转,使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300反复受到挤压和释放,在此过程中,上述弹性部件330将在蓄积弹力之后再复原至原状。
图5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拆解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从上侧斜向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被结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430采用板状弹簧形态构成,上述弹性部件430包括:上侧固定部431,用于固定上侧护齿部件410;下侧固定部432,用于固定下侧护齿部件420;弹性连接部433,在对上述上侧固定部4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432进行连接的同时赋予弹性。
上述上侧固定部4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432采用分别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4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420的形态对应的“U”字形态,上述上侧固定部431的顶面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410叠加结合,上述下侧固定部432的底面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420相接结合,上述上侧固定部4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432的各个末端采取与弯曲形态的上述弹性连接部433连接的形态。上述上侧固定部431、上述下侧固定部432以及上述弹性连接部433在与椭圆形的板状环形成为异体之后以相互相向的方式叠加形成。
图7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5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咀嚼肌锻炼机构500还包括:锻炼次数检测部件550,用于对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下侧护齿部件520之间的接近以及分开次数进行检测。
上述锻炼次数检测部件550包括:磁石551,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520中的某一个;霍尔传感器552,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520中没有安装上述磁石551的一侧安装,用于对上述磁石551的接近以及分开所导致的磁力变化进行检测。
例如,上述磁石551能够被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上述霍尔传感器552能够被安装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520中。
附图编号555是用于向上述霍尔传感器552供应电力的电池,上述电池555的使用为可选项,也可以利用有线线缆供应电力以替代上述电池555。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使用者重复进行利用口腔用力咬合上述咀嚼肌运动机构500之后再重新释放的动作时,上述霍尔传感器552将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5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接近以及分开的次数进行检测,并通过单独的控制部件(未图示)或单独的显示部件(未图示)进行显示。
图8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后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6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到前侧部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630采用板状弹簧形态,上述弹性部件630包括:上侧固定部631,结合到上侧护齿部件610;下侧固定部632,结合到下侧护齿部件620;弹性连接部633,在对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进行连接的同时赋予弹性。
此外,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中形成可供上述上侧固定部631插入的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在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中形成可供上述下侧固定部632插入的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
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中的一个形成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的前侧部即中央部,而另一个形成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的后侧部即各个末端部。
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中的一个形成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前侧部即中央部,而另一个形成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后侧部即各个末端部。
如上所述,通过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各前侧部以及各后侧部分别形成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以及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能够使上述弹性部件630在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前侧部或后侧部赋予弹性的同时对两个部件610、620进行连接。
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插入到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613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623中。
如图9所示,当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630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前侧部进行连接时,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分别结合到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各自的前侧部形成的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2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2中。
与此相反,如图8所示,当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630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的后侧部进行连接时,上述上侧固定部631和上述下侧固定部632分别结合到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各自的后侧部形成的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613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623中。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630选择性地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610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620各自的前侧部或各自的后侧部进行连接。
图10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7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730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侧护齿部件710和下侧护齿部件720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来讲,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的底面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的顶面上分别形成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在上述弹性部件7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以可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中,从而使上述弹性部件730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中。
例如,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分别采用球形形态构成,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采用可供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强行嵌入的半球孔形形态,从而使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760、761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714、724中。
如上所述,通过使上述弹性部件730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中,在因为洗涤等原因而需要对上述弹性部件730、上述上侧护齿部件710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720进行分离时,可以简便地完成其分离和重新接和操作。
图12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8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引导部件870,用于在弹性部件830收缩及松弛时对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下侧护齿部件820的升降进行引导。
具体来讲,上述升降引导部件870包括:上侧升降引导体872,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的底面向下方延长形成且采取内部中空的气缸形态;以及下侧升降引导体871,从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的顶面向上方延长形成且采取内部中空的气缸形态。
可以在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871被插入到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872中的形态进行升降。上述仅为示例性内容,也可以在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872被插入到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871中的形态进行升降。
在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871和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872的内部,配置有上述弹性部件830。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能够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因为外力的作用而重复执行接近以及离开动作的过程中,通过上述升降引导部件870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的接近以及离开进行引导,从而实现稳定的升降动作。
此外,上述弹性部件830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810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820中。
图13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9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引导部件970包括:上侧升降引导体972,从上侧护齿部件910的底面向下方延长形成;以及下侧升降引导体975,从下侧护齿部件920的顶面向上方延长形成;其中,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972采取内部中空的气缸形态构成,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975采取内部填满的柱状形态构成,以能够使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975在上述上侧升降引导体972的内部进行升降的方式配置。
弹性部件930的上侧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910的底面,上述弹性部件930的下侧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下侧升降引导体975的顶面。
图14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之第10实施例的咀嚼肌锻炼机构中弹性部件被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030是由非弹簧等金属材质的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物质制成,以能够赋予弹性的形式配置于上侧护齿部件1010和下侧护齿部件1020之间。
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1010的底面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1020的顶面分别以一定长度突出形成上侧突出体1080和下侧突出体1081,在上述上侧突出体1080和上述下侧突出体1081的各个末端之间配置上述弹性部件1030。
上面对适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具有相关行业一般知识的人员应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更。但如上所述的修改以及变形结构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产业可利用性
通过适用本发明之一侧面的咀嚼肌锻炼机构,能够由使用者主动锻炼咀嚼肌,因此其产业可利用性较高。

Claims (9)

1.一种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侧护齿部件,可供上齿嵌入;下侧护齿部件,可供下齿嵌入;以及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在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进行连接的同时,为上述上侧护齿部件以及上述下侧护齿部件赋予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采用板状弹簧形态构成,包括:上侧固定部,用于固定上侧护齿部件;下侧固定部,用于固定下侧护齿部件;弹性连接部,在对上述上侧固定部和上述下侧固定部进行连接的同时赋予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咀嚼肌锻炼机构包括:锻炼次数检测部件,用于对上侧护齿部件和下侧护齿部件之间的接近以及分开次数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锻炼次数检测部件包括:磁石,安装于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中的某一个;霍尔传感器,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中没有安装上述磁石的一侧安装,用于对上述磁石的接近以及分开所导致的磁力变化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采用板状弹簧形态构成,包括:上侧固定部,结合到上侧护齿部件;下侧固定部,结合到下侧护齿部件;弹性连接部,在对上述上侧固定部和上述下侧固定部进行连接的同时赋予弹性;其中,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中形成可供上述上侧固定部插入的上侧固定插入孔,在上述下侧护齿部件中形成可供上述下侧固定部插入的下侧固定插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咀嚼肌锻炼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的各前侧部以及各后侧部分别形成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以及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当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的前侧部进行连接时,上述上侧固定部和上述下侧固定部分别结合到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各自的前侧部形成的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中,当需要利用上述弹性部件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的后侧部进行连接时,上述上侧固定部和上述下侧固定部分别结合到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各自的后侧部形成的上述上侧固定插入孔和上述下侧固定插入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嚼肌锻炼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的底面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的顶面上分别形成弹性部件连接孔,在上述弹性部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弹性部件连接体,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体以可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上述各弹性部件连接孔中,从而使上述弹性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分别连接到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咀嚼肌锻炼结构包括:升降引导部件,用于在上述弹性部件收缩及松弛时对上述上侧护齿部件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的升降进行引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嚼肌锻炼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采用具有弹性的物质制成,在上述上侧护齿部件的底面和上述下侧护齿部件的顶面分别以一定长度突出形成上侧突出体和下侧突出体,在上述上侧突出体和上述下侧突出体的各个末端之间配置上述弹性部件。
CN201710311808.5A 2017-05-05 2017-05-05 咀嚼肌锻炼机构 Pending CN107242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1808.5A CN107242924A (zh) 2017-05-05 2017-05-05 咀嚼肌锻炼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1808.5A CN107242924A (zh) 2017-05-05 2017-05-05 咀嚼肌锻炼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2924A true CN107242924A (zh) 2017-10-13

Family

ID=6001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1808.5A Pending CN107242924A (zh) 2017-05-05 2017-05-05 咀嚼肌锻炼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29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490A (zh) * 2019-01-21 2020-07-28 山东英才学院 一种人体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8846A (ja) * 1999-12-25 2001-07-03 Shiyuukai 咀嚼筋強化装置
CN101147824A (zh) * 2007-10-30 2008-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口腔康复治疗器
US20110030704A1 (en) * 2009-08-07 2011-02-10 Hanna Wadia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teeth, preventing the effects of bruxism and protecting oral structures from sports injuries
CN203169534U (zh) * 2013-04-08 2013-09-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口腔扩张练习器
CN204618759U (zh) * 2015-05-08 2015-09-09 苏凤花 一种口腔训练装置
CN205494097U (zh) * 2016-03-16 2016-08-24 王馨 口腔功能保健装置
WO2016148410A1 (ko) * 2015-03-17 2016-09-22 이성완 저작근 운동 기구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8846A (ja) * 1999-12-25 2001-07-03 Shiyuukai 咀嚼筋強化装置
CN101147824A (zh) * 2007-10-30 2008-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口腔康复治疗器
US20110030704A1 (en) * 2009-08-07 2011-02-10 Hanna Wadia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teeth, preventing the effects of bruxism and protecting oral structures from sports injuries
CN203169534U (zh) * 2013-04-08 2013-09-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口腔扩张练习器
WO2016148410A1 (ko) * 2015-03-17 2016-09-22 이성완 저작근 운동 기구
CN204618759U (zh) * 2015-05-08 2015-09-09 苏凤花 一种口腔训练装置
CN205494097U (zh) * 2016-03-16 2016-08-24 王馨 口腔功能保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490A (zh) * 2019-01-21 2020-07-28 山东英才学院 一种人体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2545B2 (ja) 咀嚼筋運動器具
CN105267007B (zh) 驱动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CN108471990B (zh) 电刺激装置
KR101457201B1 (ko) 신경장애 환자를 위한 재활 운동 장치
US11027436B2 (en) Soft robotic assistive gripping device
EP4134125A1 (en) Neural sleeve for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sensing and recording
US20070225122A1 (en) Oral-lever resistance exercise device
US8966991B2 (en) Sensor device
CN1200816A (zh) 正牙安全帽依顺性监视器
US20230067067A1 (en) Disposable sensor array wearable device sleeve system and method
CN107242924A (zh) 咀嚼肌锻炼机构
US20100228156A1 (en) Dexterity device
KR20150066563A (ko) 수면 상태 분석을 위한 모니터링 장치
KR102042394B1 (ko) 팔 근력 보조장치
CN110665182A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DE102014114601B4 (de) Restauration von Zahnersatz beziehungsweise Zahnkauflächen
CN206880674U (zh) 一种用于脑电生物信号采集的头箍
EP2218401A1 (en) Dexterity device
IT201600125471A1 (it) Occhiali con bio-sensori
CN209347544U (zh) 一种穿戴式手部康复训练与辅助运动设备
CN104056431B (zh) 用于手指康复训练的电子手套
CN209695514U (zh) 一种约束手套
KR20210148455A (ko) 손 재활 훈련장치
KR102331549B1 (ko) 손가락 움직임 보조용 장갑
WO2021112338A1 (ko) 이어폰을 안경테에 장착하는 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