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9019A -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9019A
CN107239019A CN201710188797.6A CN201710188797A CN107239019A CN 107239019 A CN107239019 A CN 107239019A CN 201710188797 A CN201710188797 A CN 201710188797A CN 107239019 A CN107239019 A CN 107239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lding member
screw shaft
scanning apparatus
light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87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39019B (zh
Inventor
三村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1887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9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9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9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39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9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光扫描装置具备:具有光的出射口的壳体、闭塞出射口的透明罩、沿着透明罩配置的螺杆轴、具有与螺杆轴配合的配合部的保持部件以及由保持部件保持的清扫部件。在保持部件的移动路径的移动端设置有抵接支点,所述抵接支点通过与保持部件的行进方向前侧的面的预定位置抵接,从而以该抵接的部分为支点使该保持部件旋转,减少该保持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在透明罩的端部产生擦拭残留区域。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等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向感光体出射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的光扫描装置、用于将形成在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作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
光扫描装置具有容纳多角镜、成像透镜等的壳体。在壳体上形成有供光出射的出射口。出射口由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开口部构成。出射口由防尘玻璃等透明罩闭塞。
此外,存在如下问题:当调色剂等的污垢或尘埃等附着于防尘玻璃的表面时,光扫描装置的光学特性会下降,并会产生图像不良。对此,提出了定期地清扫防尘玻璃的表面的清扫机构。
该清扫机构具有:在与防尘玻璃的延伸设置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螺杆轴、与螺杆轴配合并保持清扫部件的保持部件。
保持部件具有:外插在螺杆轴上的圆筒部、从圆筒部向与螺杆轴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保持清扫部件的臂部。在圆筒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于螺杆轴的外周面的槽配合的螺旋状突起部(配合部)。通过螺杆轴的外周面的槽与圆筒部的内周面的突起部配合,同时螺杆轴旋转,保持部件会沿着螺杆轴移动。通过马达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保持部件在预定的移动路径上往复移动。由此,清扫部件与透明罩的表面抵接同时往复移动,透明罩的表面由清扫部件清扫。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光扫描装置中,由于形成在螺杆轴的外周面的槽与保持部件的配合部之间的间隙(也称为齿隙)等,保持部件上的与螺杆轴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会比另一侧端部先行于行进方向上的前侧。换句话说,保持部件相对于螺杆轴的正交方向倾斜。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保持部件到达移动路径的移动端时,保持部件上的与先行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另一侧端部)不能到达透明罩的端部。结果,在透明罩的端部产生无法进行利用清扫部件的清扫的擦拭残留区域,从而引起光扫描装置的光学特性下降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该点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在保持清扫部件的保持部件到达移动路径的移动端时,使清扫部件可靠地到达透明罩部的端部整体,防止在透明罩的端部产生擦拭残留区域。
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具备壳体、透明罩、螺杆轴、保持部件以及清扫部件。壳体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光的出射口。透明罩闭塞上述出射口。螺杆轴配置成沿着透明罩在上述预定方向上延伸。在螺杆轴的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槽。在保持部件上形成有与螺杆轴的槽配合的配合部。保持部件通过该螺杆轴旋转,从而沿着该螺杆轴在预定的移动路径上往复移动。清扫部件由保持部件保持。清扫部件通过该保持部件移动从而清扫透明罩的表面。
然后,保持部件构成为:在除去上述预定的移动路径的两端部的中间部移动时,与螺杆轴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位于另一侧端部的行进方向上的前侧。在上述预定的移动路径的移动端上设置有抵接支点。该抵接支点通过与保持部件的行进方向前侧的面的预定位置抵接,从而以该抵接的部分为支点使该保持部件旋转,减少该保持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上述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搭载了具有清扫机构的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光扫描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光扫描装置的壳体本体内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自动清扫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图4的V向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通过螺杆轴正向旋转从而保持部件从后侧向前侧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通过螺杆轴反向旋转从而保持部件从前侧向后侧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在保持部件的移动路径的前侧端校正保持部件的倾斜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在保持部件的移动路径的后侧端校正保持部件的倾斜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的抵接支点的概略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在以往例的光扫描装置中保持部件位于移动路径的前侧端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在以往例的光扫描装置中保持部件位于移动路径的后侧端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表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在以下说明中,前侧、后侧是指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侧、后侧(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的近前侧、内侧),左侧、右侧是指从前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左侧、右侧。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联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在箱形的壳体2内具备图像形成部3。该图像形成部3基于图像数据在记录纸P上转印形成图像,所述图像数据从进行了网络连接等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传送来。在图像形成部3的下侧配置有照射激光的光扫描装置4,在图像形成部3的上侧配置有转印带5。在光扫描装置4的下侧配置有储存记录纸P的纸张存储部6,在纸张存储部6的左侧配置有手动供纸部7。在转印带5的右侧且上侧配置有定影部8,所述定影部8对转印形成在记录纸P上的图像进行定影处理。标号9是配置在壳体2上部,且排出用定影部8实施了定影处理的记录纸P的纸张排出部。
图像形成部3具备沿着转印带5配置成一列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0。这些图像形成单元10具有感光鼓11。在各感光鼓11的正下方配置有带电器12,在各感光鼓11的左侧配置有显影装置13,在各感光鼓11的正上方配置有一次转印辊14,在各感光鼓11的右侧配置有清洁感光鼓11的周面的清洁部15。
各感光鼓11通过带电器12而周面均匀带电,从光扫描装置4对该带电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数据的各色所对应的激光,并在各感光鼓1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所述图像数据从上述计算机等输入。从显影装置13向该静电潜像供给显影剂,在各感光鼓11的周面上形成黄色、品红、青色或黑色的调色剂图像。这些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于一次转印辊14的转印偏压,分别重叠转印在转印带5上。
标号16是在与转印带5抵接的状态下配置于定影部8的下侧的二次转印辊,用二次转印辊16和转印带5夹持从纸张存储部6或手动供纸部7输送经过纸张输送路径17的记录纸P,利用施加于二次转印辊16的转印偏压,将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P上。
定影部8具备加热辊18和加压辊19,一边利用这些加热辊18和加压辊19夹持记录纸P并加压,一边加热,并使转印于记录纸P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定影处理后的记录纸P排出到纸张排出部9。标号20是用于在双面印刷时使从定影部8排出的记录纸P反转的反转输送路径。
-光扫描装置的详细情况-
图2是光扫描装置4的外观立体图。光扫描装置4具备密闭箱状的壳体40。壳体40具备:顶侧开放的有底箱状的壳体本体41、闭塞壳体本体41的顶侧的盖部件42。
图3是表示从光扫描装置4的壳体40拆下盖部件42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壳体本体41的底壁的中央部,配置有多角镜43和旋转驱动该多角镜43的驱动马达44。多角镜43使从光源出射的与品红色(M)、青色(C)、黄色(Y)以及黑色(K)这些各颜色对应的静电潜像写入用激光偏向扫描。在壳体本体41的底壁上,夹着该多角镜43在其两侧各配置有两个,合计四个扫描光学系统S。四个扫描光学系统S将与品红色(M)、青色(C)、黄色(Y)以及黑色(K)这些各颜色对应的激光向各感光鼓11的表面引导。这些扫描光学系统S例如由fθ透镜、反射镜等构成。
如图2所示,在盖部件42上,形成有两组(合计4个)供分别从各扫描光学系统S出射的激光通过的一对一组的出射口45。各出射口45构成在主扫描方向(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开口部。各出射口45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并形成为相互平行。各出射口45由透射光的透明防尘玻璃(透明罩)46覆盖。覆盖各出射口45的各防尘玻璃46形成为在主扫描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这些各防尘玻璃46的表面由自动清扫机构50自动地清扫。自动清扫机构50具有第一自动清扫部50A和第二自动清扫部50B。第一自动清扫部50A和第二自动清扫部50B在壳体4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夹着其中央位置对称地配置。第一自动清扫部50A清扫供品红色(M)、青色(C)的激光通过的两块防尘玻璃46。第二自动清扫部50B清扫供黄色(Y)、黑色(K)的激光通过的两块防尘玻璃46。第一自动清扫部50A和第二自动清扫部50B由共用的一个驱动马达60(参照图1)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60与光扫描装置4分离地构成。
由于第一自动清扫部50A和第二自动清扫部50B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在以下说明中,参照图4和图5,仅针对第二自动清扫部50B进行说明,并省略第一自动清扫部50A的说明。
第二自动清扫部50B具有:配置在一对出射口45之间的螺杆轴52、由螺杆轴52往复驱动的保持部件53以及由保持部件53保持的一对清扫部件51。
螺杆轴52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螺杆轴52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由形成在壳体40的盖部件42上的轴承部(图示省略)可转动地支承。在螺杆轴52的一端部安装有驱动齿轮55(仅在图2中示出)。该驱动齿轮55与惰齿轮56啮合,所述惰齿轮56被支承在壳体本体41的侧壁面。通过将光扫描装置4组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预定位置,该惰齿轮56经由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齿轮机构与驱动马达60连结。在螺杆轴5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槽52a(参照图6)。该螺旋状槽52a在螺杆轴52的轴向的整体上形成。
上述保持部件53具有:外插到螺杆轴52的筒状螺母部53a、与筒状螺母部53a连结的第一保持板53b以及第二保持板53c。
筒状螺母部53a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内周面形成有与螺旋状槽52a(参照图6)配合的配合突起部(配合部)53d。配合突起部53d从筒状螺母部53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配合突起部53d绕筒状螺母部53a的轴心形成为螺旋状。
第一保持板53b从筒状螺母部53a的上端部向左侧(一方的出射口45侧)延伸,第二保持板53c从筒状螺母部53a的上端部向右侧(另一方的出射口45侧)延伸。从上侧观察,第一保持板53b和第二保持板53c配置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第一保持板53b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比第二保持板53c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短。在第一保持板53b和第二保持板53c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上述清扫部件51。在第一保持板53b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60f、60r(仅在图7和图8中示出)。压缩螺旋弹簧60f、60r具有如下功能:在保持部件53到达移动路径A的移动端时,推回保持部件53并使其筒状螺母部53a与螺杆轴52的螺旋状槽52a可靠地配合。
上述各清扫部件51由具有弹性的刮板部件(例如硅胶垫)形成。各清扫部件51设置在与一对防尘玻璃46对应的位置,所述一对防尘玻璃46被各自动清扫部50A、50B设为清扫对象。即,在俯视时,各清扫部件51设置在与各防尘玻璃46重叠的位置。各清扫部件51夹在保持板53b、53c与防尘玻璃46之间并在厚度方向上以轻载荷压缩。由此,各清扫部件51以预定的推压力对防尘玻璃46推压。
在上述自动清扫机构50的移动时,利用上述驱动马达60在正反两方向上旋转驱动螺杆轴52。由此,保持部件53在预定的移动路径A上往复移动。该移动路径A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移动路径。
移动路径A由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的前侧壁42a和后侧壁42b(参照图9和图10)、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左侧壁42c和右侧壁42d包围。各壁42a~42d从盖部件42的上表面垂直竖起。在前侧壁42a和后侧壁42b上,形成有可转动地支承螺杆轴52的轴承部(图示省略)。左侧壁42c和右侧壁42d从下方支承保持部件5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并且引导保持部件53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螺杆轴52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情形。在任一种情况下,保持部件53相对于与螺杆轴52正交的方向倾斜10~30°。即,保持部件53以其左侧端部比右侧端部先行于行进方向上的前侧的方式倾斜。换句话说,保持部件53以第一保持板53b比该第二保持板53c位于行进方向上的前侧的方式倾斜。这是由通过形成在螺杆轴52的外周面上的螺旋状槽52a与形成在保持部件53的筒状螺母部53a上的配合突起部53d的配合来进行保持部件53的驱动而引起的。只要采用这样的驱动方式,保持部件53根据螺杆轴52的螺旋状槽52a与配合突起部53d的嵌合精度而倾斜。
因此,在以往的光扫描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在保持部件53到达移动端时,保持部件53上的与先行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不能到达防尘玻璃46的端部。因此,在防尘玻璃46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产生没有执行利用清扫部件51的清扫的擦拭残留区域R(参照图12和图13),有可能引起光扫描装置的光学性能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消除该问题,在位于保持部件53的移动端的前侧壁42a和后侧壁42b上,分别形成了作为抵接支撑部的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具体而言,前侧突出部42e如图7所示从前侧壁42a的侧面向后侧突出,后侧突出部42f从后侧壁42b的侧面向前侧突出。两突出部42e、42f均形成为矩形柱状。从上侧观察(从垂直于防尘玻璃46的方向观察),前侧突出部42e的前端位于防尘玻璃46的前侧端缘的延长线上的前侧。同样地,从上侧观察,后侧突出部42f的前端位于防尘玻璃46的后侧端缘的延长线上的后侧。两突出部42e、42f配置成:在保持部件53到达移动端(前侧端和后侧端)时,与保持部件53的行进方向前侧面的预定位置抵接。该预定位置位于保持部件53上的与螺杆轴52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左侧。另外,该预定位置位于螺杆轴52的左侧。
图9和图10是示出由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校正了保持部件53的倾斜的情形的概略图。如图9所示,在保持部件53到达移动路径A的前侧端时,首先,前侧突出部42e与保持部件53的行进方向前侧面抵接(参照细的双点划线)。在该状态下,通过从螺杆轴52对保持部件53进一步附加推进力,保持部件53以与前侧突出部42e的抵接部为支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粗箭头的方向)。结果,减少了保持部件53的左侧端部与右侧端部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保持部件53在与螺杆轴52正交的状态下停止。因此,能够使保持部件53的右侧端部可靠地到达防尘玻璃46的前端部。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在防尘玻璃46的前端部产生清扫部件51的擦拭残留区域R(参照图12)。此外,保持部件53的停止位置比防尘玻璃46的前侧端缘靠前侧。在防尘玻璃46的前侧形成有凹部,由清扫部件51收集的尘埃等落入该凹部。因此,能够防止尘埃等附着于防尘玻璃46并残留。
同样地,如图10所示,在保持部件53到达移动路径A的后侧端时,后侧突出部42f与保持部件53的行进方向前侧的面抵接,在该状态下,通过保持部件53从螺杆轴52接受推进力,保持部件53以与后侧突出部42f的抵接部为支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粗箭头的方向)旋转,结果,减少了保持部件53的左侧端部与右侧端部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保持部件53在与螺杆轴52正交的状态下停止。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在防尘玻璃46的后端部产生清扫部件51的擦拭残留区域R(参照图13)。此外,保持部件53的停止位置比防尘玻璃46的后侧端缘靠后侧。由于在防尘玻璃46的后侧,与前侧同样地形成有使尘埃等落下的凹部,所以能够防止尘埃等附着于防尘玻璃46并残留。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53上的与前侧突出部42e或后侧突出部42f的抵接位置(预定位置)位于保持部件53上的与螺杆轴52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左侧,即,保持部件53的左右两侧中的先行的一侧。由此,容易使保持部件53以前侧突出部42e或后侧突出部42f为支点转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得到利用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得到的保持部件53的倾斜校正效果。
另外,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位于螺杆轴52的左侧(保持部件53的左右两侧中的先行的一侧)。由此,能够将从螺杆轴52赋予给保持部件53的推进力可靠地转换成校正保持部件53的倾斜的方向的力矩。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利用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得到的保持部件53的倾斜校正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形成为矩形柱状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将各突出部42e、42f的前端部(与保持部件53对置的面)形成为向保持部件53侧(即被抵接部件侧)突出的曲面状。作为该曲面形状,可考虑球面状或圆筒状,但从将各突出部42e、42f与保持部件53的接触面压抑制为较低的观点来看,更优选圆筒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抵接支点的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形成在位于保持部件53的移动端的前侧壁42a和后侧壁42b上,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作废该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如图14所示,在保持部件53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分别形成作为抵接支点的前侧突出部53e和后侧突出部53f。前侧突出部53e和后侧突出部53f相对于螺杆轴52的位置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前侧突出部42e和后侧突出部42f的位置关系相同即可。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在采用了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将前侧突出部53e和后侧突出部53f的前端部(与前侧壁42a和后侧壁42b对置的面)形成向各壁42a、42b侧(即被抵接部件侧)突出的曲面状。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本发明包括将上述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Claims (7)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光的出射口;
透明罩,闭塞上述出射口;
旋转自如的螺杆轴,配置成沿着上述透明罩在上述预定方向上延伸,并在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槽;
保持部件,形成有与上述螺杆轴的槽配合的配合部,并构成为通过该螺杆轴旋转,从而沿着该螺杆轴在预定的移动路径上往复移动;以及
清扫部件,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上,通过该保持部件移动,从而清扫上述透明罩的表面,
上述保持部件构成为:在除去上述预定的移动路径的两端部的中间部移动时,与上述螺杆轴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位于另一侧端部的行进方向上的前侧,
在上述预定的移动路径的移动端设置有抵接支点,所述抵接支点通过与上述保持部件的行进方向前侧的面的预定位置抵接,从而以该抵接的部分为支点使该保持部件旋转,减少该保持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上述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
2.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光的出射口;
透明罩,闭塞上述出射口;
旋转自如的螺杆轴,配置成沿着上述透明罩在上述预定方向上延伸,并在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槽;
保持部件,形成有与上述螺杆轴的槽配合的配合部,并构成为通过该螺杆轴旋转,从而沿着该螺杆轴在预定的移动路径上往复移动;以及
清扫部件,保持在上述保持部件上,通过该保持部件移动,从而清扫上述透明罩的表面,
上述保持部件构成为:在除去上述预定的移动路径的两端部的中间部移动时,与上述螺杆轴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位于另一侧端部的行进方向上的前侧,
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行进方向前侧的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抵接支点,所述抵接支点通过在该保持部件到达上述预定的移动路径的移动端时与形成于该移动端的壁部抵接,从而以该抵接的部分为支点使该保持部件旋转,减少该保持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的上述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位置在与上述螺杆轴正交的方向上,位于上述保持部件的中央位置的上述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
上述预定位置位于上述螺杆轴的轴心的上述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
上述抵接支点上的与被抵接部件的抵接面形成为向该被抵接部件侧突出的曲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
上述出射口以一对一组的方式设置,该一对出射口相互平行地排列而形成,
上述螺杆轴设置在上述一对出射口之间,
上述保持部件具备:筒状螺母部,外插于上述螺杆轴,并且在内周面上具有上述配合部;第一保持板部,从该筒状螺母部向一方出射口侧延伸并保持上述清扫部件;以及第二保持板部,从该筒状螺母部向另一方出射口侧延伸并保持上述清扫部件,
上述第一保持板部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比上述第二保持板部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短,
上述一侧是上述第一保持板部所在的一侧,上述另一侧是上述第二保持板部所在的一侧。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
CN201710188797.6A 2017-03-27 2017-03-27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7239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8797.6A CN107239019B (zh) 2017-03-27 2017-03-27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8797.6A CN107239019B (zh) 2017-03-27 2017-03-27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9019A true CN107239019A (zh) 2017-10-10
CN107239019B CN107239019B (zh) 2020-05-08

Family

ID=5998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8797.6A Active CN107239019B (zh) 2017-03-27 2017-03-27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90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4961A (ja) * 2007-02-14 2008-08-28 Kyocera Mita Corp 光学ユニットの自動清掃装置
CN10155163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用以清洁光学设备的透过部件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
JP2011158566A (ja) * 2010-01-29 2011-08-18 Kyocera Mita Corp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59622A (ja) * 2011-01-31 2012-08-2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JP2012185507A (ja) * 2012-04-25 2012-09-2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光学ユニットの自動清掃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光学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777484A (zh) * 2012-10-18 2014-05-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4961A (ja) * 2007-02-14 2008-08-28 Kyocera Mita Corp 光学ユニットの自動清掃装置
CN101551633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佳能株式会社 具有用以清洁光学设备的透过部件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
JP2011158566A (ja) * 2010-01-29 2011-08-18 Kyocera Mita Corp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59622A (ja) * 2011-01-31 2012-08-2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JP2012185507A (ja) * 2012-04-25 2012-09-2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光学ユニットの自動清掃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光学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777484A (zh) * 2012-10-18 2014-05-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9019B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3811B2 (en) Drive transmitt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43108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418405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5342A (ja) 光書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3097B2 (ja) 自動清掃機構とこれ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24394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503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002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7745A (ja) 清掃機構、これを用いた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88215B2 (en) Driv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048611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239019A (zh)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0619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797413B (zh)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10067464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0066736A (ja) 露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5026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446918B2 (en) Light scanning device
JP2019045547A (ja) 照明装置、ドラムユニット、照明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8070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03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81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090344A1 (ja) 光走査装置の透明カバー部の清掃機構及び該清掃機構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