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9585A -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9585A
CN107229585A CN201610177869.2A CN201610177869A CN107229585A CN 107229585 A CN107229585 A CN 107229585A CN 201610177869 A CN201610177869 A CN 201610177869A CN 107229585 A CN107229585 A CN 107229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requency range
usb
mode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78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金金
刘伟鹏
邓庆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778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95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2325 priority patent/WO20171618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9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9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根据上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干扰屏蔽成本高,且干扰屏蔽设备调整的灵活性比较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干扰屏蔽成本,提高干扰屏蔽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Intel等IT界巨头组成的USB 3.0Promoter Group在2008年11月18日宣布,该组织负责制定的新一代USB 3.0标准已经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新规范提供了十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节能效率,可广泛用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外围终端和消费电子产品。USB 3.0在实际终端应用中将被称为“USB SuperSpeed”,顺应此前的USB 1.1Full Speed和USB 2.0High Speed。支持新规范的商用控制器在2009年下半年面世,消费级产品则已在2010年上市。
目前,USB3.0的实际传输速率大约是3.2Gbps(即320MB/S)。理论上的最高速率是5.0Gbps(即500MB/S)。USB 3.0具有后向兼容标准,兼容USB1.1和USB2.0标准,具备传统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为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USB3.0技术的目标是推出比USB2.0快10倍以上的产品,采用与有线USB相同的架构。除对USB 3.0规格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协议效率之外,USB 3.0的端口和线缆能够实现向后兼容,以及支持未来的光纤传输。为了向下兼容2.0版,USB3.0采用了9针脚设计,其中四个针脚和USB 2.0的形状、定义均完全相同,而另外5根是专门为USB 3.0准备的。
USB3.0在使用时,会在2.4G频段增加约20dB的噪声,造成对2.4GHz工业科学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简称为ISM)频段的射频干扰。这种干扰会降低无线接收的灵敏度,进而缩减收讯范围,足以影响干扰无线终端(无线网卡、无线鼠标及无线耳机等)的正常使用。实际上,USB3.0的扩频处理导致其频谱从0Hz一直盖到5GHz。经Intel测量,干扰功率随频率下降,在2.4G频段约有-60dBm,到5G频段只有-90dBm。当这频段的射频接收器放得愈靠近USB 3.0装置或连接器,干扰的状况就愈明显。
由于USB 3.0高频通讯所产生的噪讯是一种宽频噪讯,因此无法被过滤消除,而且刚好落在常用的2.4-2.5GHz的频段范围。Intel建议的解决方式是对USB 3.0连接器及周边装置进行遮蔽设计,做得愈彻底,效果愈好。此外,天线放得离USB 3.0连接器及装置也要越远越好。由此可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干扰屏蔽方式需要对USB 3.0连接器及周边装置进行遮蔽设计,即,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进行干扰屏蔽,且进行干扰屏蔽的设备只能对特定的频段进行干扰,从而导致干扰屏蔽成本高,且干扰屏蔽设备可用性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干扰屏蔽成本高,且干扰屏蔽设备可用性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包括: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在判断出有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和/或,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未开启,或者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中无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
可选地,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包括: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所述USB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所述USB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包括: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通过USB与第三终端进行传输数据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和/或,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可选地,在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未与所述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有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和/或,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未开启,或者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中无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所述USB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包括:设置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通过USB与第三终端进行传输数据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和/或,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后,且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未与所述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通过本发明,采用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干扰屏蔽成本高,且干扰屏蔽设备可用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干扰屏蔽成本,提高干扰屏蔽可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抑制USB3.0射频干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中确定模块32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中调整模块34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中调整单元52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
步骤S104,根据上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其中,执行上述步骤的可以是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是同时支持USB功能和Wi-Fi功能的终端,并且,上述的第一终端的工作频段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比如,当第一终端同时开启2.4G频段和5G频段,且2.4G频段和5G频段上均有其他终端接入时,该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2.4G和5G,再比如,当第一终端仅开启2.4G频段,且该2.4G频段上有其他终端接入时,该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2.4G。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将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调整为对Wi-Fi的工作频段没有影响的工作模式,避免USB高频通讯时对Wi-Fi频段的干扰,干扰屏蔽效率高,且无需增加额外的干扰屏蔽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干扰屏蔽成本高,且干扰屏蔽设备可用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干扰屏蔽成本,提高干扰屏蔽可用性的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包括: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在判断出有第二终端接入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时,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和/或,在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未开启,或者判断出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中无第二终端接入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终端开启并且有其他终端接入的频段,可选地,上述的第一频段可以是2.4G频段,也可以是5G频段,也可以是后续可能出现的其他频段。在该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之前,还可以判断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是否开启。上述的非第一频段包括除第一频段之外的其他频段,还可以包括空闲状态,其中,该空闲状态是第一终端开启了频段(例如,开启了2.4G频段,和/或开启了5G频段),但是没有其他终端(例如,上述的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开启的频带的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包括:根据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USB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时,可以综合考虑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进行数据传输状态、未进行数据传输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USB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包括:当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通过USB与第三终端进行传输数据时,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和/或,当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或者,当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频段可以为2.4G频段,第一工作模式为USB2.0,第二工作模式为USB3.0;或者,第一频段可以为其他频段(例如5G频段),第一工作模式为不会影响该其他频段的USB工作模式(例如,USB2.0),第二工作模式为会影响该其他频段的USB工作模块(例如,USB3.1),从而有效避免了通过USB进行数据传输时,对Wi-Fi频段的干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上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上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切换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上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可也以维持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
下面以上述第一频段为2.4G,非第一频段为5G、第一工作模式为USB2.0、第二工作模式为USB3.0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终端当前Wi-Fi的工作频段和当前USB的工作状态,切换USB的工作模式,第一终端的Wi-Fi频段可以同时支持2.4G和5G,其中,可以默认设置部分相同的Wi-Fi参数(主要包括SSID,国家码,安全模式和密钥等)。当第一终端的Wi-Fi 2.4G频段开启且2.4G频段有终端接入时,将设置USB模块为USB2.0模式,当终端的Wi-Fi 2.4G频段未开启或2.4G频段无终端接入时。设置USB模块工作在USB3.0模式。从而避免第一终端运行时USB3.0高频数据传输时对Wi-Fi2.4G频段的射频干扰,降低第一终端Wi-Fi无线接收的灵敏度,从而干扰终端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抑制USB3.0射频干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终端(对应于上述的第一终端)开机后,Wi-Fi模块默认支持2.4G频段,或者默认支持2.4G和5G频段,可选地,在默认支持2.4G和5G频段时,可以将Wi-Fi的2.4G和5G频段设置为相同的SSID,国家码,安全模式和密钥。
步骤204:USB模块默认工作在USB3.0模式。
其中,USB3.0模式表示终端硬件和软件支持USB3.0规范,终端在高频(2.4G-2.5GHz)传输的最大传输带宽高达5.0Gbps(500MB/s)。USB2.0模式表示终端硬件和软件支持USB3.0规范,但仅采用低频传输最大传输带宽为480Mbps(即60MB/s),所以USB2.0模式不会对Wi-Fi的2.4G频段产生干扰。
步骤206:判断Wi-Fi 2.4G频段是否有客户端接入,如果没有,则保持USB模块默认工作方式,如果有,则执行步骤208。
其中,当有客户端(对应于上述的第二终端)尝试接入终端Wi-Fi时,如果客户端同时支持2.4G和5G频段,且上述终端的Wi-Fi模块默认支持2.4G和5G频段时,客户端可以选择5G频带接入。如果客户端仅支持2.4G频段,则客户端使用终端Wi-Fi的2.4G频段接入。
步骤208:判断终端USB模块是否进行高频数据传输,如果不是,则保持USB模块默认工作方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10。
其中,可以通过判断外部USB设备是否支持USB3.0工作模式和是否与终端USB模块进行数据,判断当前终端USB模块是否进行高频数据传输。
步骤210:设置终端USB模块工作USB2.0模式。
其中,如果终端USB模块没有高频数据传输,则设置终端USB模块工作USB3.0模式。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抑制USB3.0射频干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假设终端仅支持2.4G频段,不支持5G频段,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方式进行说明:
步骤1:终端开机后,Wi-Fi模块默认加载2.4G频段。
步骤2:USB模块默认工作在USB3.0模式。
步骤3:判断Wi-Fi 2.4G频段是否有客户端接入,如果没有,则保持USB模块默认工作方式,如果有,则执行步骤4。
步骤4:判断终端USB模块是否进行高频数据传输,如果不是,则保持USB模块默认工作方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
可选地,可以通过判断外部USB设备是否支持USB3.0工作模式和是否与终端USB模块进行数据,判断当前终端USB模块是否进行高频数据传输。
步骤5:设置终端USB模块工作在USB2.0模式。
其中,如果终端USB模块没有高频数据传输,则设置终端USB模块工作在USB3.0模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32和调整模块3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确定模块32,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模块34,连接至上述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中确定模块32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确定模块32包括判断单元42和确定单元44,下面对该确定模块32进行说明。
判断单元42,用于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确定单元44,连接至上述判断单元42,用于在判断单元42判断出有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时,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和/或,在确定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未开启,或者判断单元42判断出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中无第二终端接入时,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中调整模块34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调整模块34包括调整单元52,下面对该调整单元52进行说明。
调整单元52,用于根据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USB的工作状态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中调整单元52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调整单元52包括设置子单元62,下面对该设置子单元62进行说明。
设置单元62,用于当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通过USB与第三终端进行传输数据时,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和/或,当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或者,当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6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设置模块72,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设置模块72,连接至上述调整模块34,用于在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后,且在确定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将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控制模块82,WiFi模块84和USB模块86,下面对各模块进行说明:
控制模块82(对应于上述的确定模块32和调整模块34),用于获取WiFi模块84的工作模式和客户端的接入状态,设置USB模块86工作模式。
WiFi模块84,负责WiFi驱动的加载和参数设置,负责外部客户端的接入,将当前WiFi的工作模式和客户端接入状态反馈给控制模块82;
USB模块86,负责USB驱动的加载和数据传输,根据控制模块82的指令设置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模块分别位于多个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
S2,根据上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各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实现根据终端当前Wi-Fi的工作频段和当前USB的工作状态,切换USB的工作模式,避免终端运行时USB3.0高频数据传输时对Wi-Fi2.4G频段的射频干扰(或者,其他的USB的工作模式对其他的Wi-Fi的工作频段的射频干扰),降低终端Wi-Fi无线接收的灵敏度,从而干扰终端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
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包括:
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
在判断出有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和/或,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未开启,或者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中无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所述USB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所述USB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通过USB与第三终端进行传输数据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和/或,
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未与所述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6.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无线保真Wi-Fi的工作频段;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有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和/或,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未开启,或者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段中无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Wi-Fi的工作频段以及所述USB的工作状态调整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设置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通过USB与第三终端进行传输数据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和/或,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非第一频段,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为第一频段且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为未与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后,且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Wi-Fi的工作频段切换成非第一频段,或者所述第一终端的USB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未与所述第三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将所述USB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CN201610177869.2A 2016-03-25 2016-03-25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229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869.2A CN107229585A (zh) 2016-03-25 2016-03-25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102325 WO2017161868A1 (zh) 2016-03-25 2016-10-18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869.2A CN107229585A (zh) 2016-03-25 2016-03-25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9585A true CN107229585A (zh) 2017-10-03

Family

ID=5989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7869.2A Pending CN107229585A (zh) 2016-03-25 2016-03-25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9585A (zh)
WO (1) WO20171618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460A (zh) * 2020-06-16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Usb工作模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9140A (ja) * 2011-06-24 2013-01-10 Nec Infrontia Corp Mimo通信用アンテナなどの複数アンテナを備えたデータ通信端末
CN103164355A (zh) * 2011-12-13 2013-06-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369711A (zh) * 2012-03-31 2013-10-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079415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
CN104102603A (zh) * 2013-04-09 2014-10-1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串行总线网络接口控制器及其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5406896A (zh) * 2015-10-19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90491A4 (en) * 2014-03-04 2017-09-06 MediaTek In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5812018A (zh) * 2016-03-11 2016-07-2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传输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9140A (ja) * 2011-06-24 2013-01-10 Nec Infrontia Corp Mimo通信用アンテナなどの複数アンテナを備えたデータ通信端末
CN103164355A (zh) * 2011-12-13 2013-06-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369711A (zh) * 2012-03-31 2013-10-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079415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
CN104102603A (zh) * 2013-04-09 2014-10-1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串行总线网络接口控制器及其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5406896A (zh) * 2015-10-19 2016-03-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460A (zh) * 2020-06-16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Usb工作模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1868A1 (zh)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311614T2 (de) System zur operationellen Koexistenz von drahtlosen Kommunicationstechnologien
RU2638945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совмест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lte с wi-fi 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6973431B (zh) 一种发射功率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05898813A (zh) 一种基于无线设备的频段切换方法及无线设备
CN106465135A (zh) 一种减小WiFi和LTE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513265A5 (zh)
CN108834176A (zh) 天线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4102603A (zh) 通用串行总线网络接口控制器及其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TWI734040B (zh) 無線通訊方法及相關裝置
CN110266343B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00040073A (ko) 동적 시분할 듀플렉스 환경에서 셀 간 간섭 완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5915731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29585A (zh) 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48161A (zh) 一种扩展非授权频段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37735A (zh) 无线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202301246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bandwidth part,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0324901B (zh) 级联ap的通信方法、无线接入点及存储介质
US10439669B2 (en) Coexistence of radio module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311503B2 (en) Radio frequency filtering in coaxial cables with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6658746B (zh) 一种WiFi信道的选择电路
JP2019102917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918314B (zh) 一种ap的功耗调整方法及装置
DE102021207294A1 (de) Mehrfunkkoexistenz-bewusste intelligente wifi-datenaggregation
JP6507758B2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TW201434283A (zh) 減少WiMAX設備與WiFi設備共存干擾的系統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