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2255B -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2255B
CN107222255B CN201610164169.XA CN201610164169A CN107222255B CN 107222255 B CN107222255 B CN 107222255B CN 201610164169 A CN201610164169 A CN 201610164169A CN 107222255 B CN107222255 B CN 107222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module
coding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41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2255A (zh
Inventor
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641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2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2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ONU中,该方法包括: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开启;否则,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本发明实施例还同时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中的数据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EPON以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与现有以太网兼容、方便管理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在现有技术中,在EPON中进行数据检测时,为了避免多个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发光碰撞,在802.3协议中规定了每个ONU的光模块打开和关闭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数据检测器包括一个延时水线,是通过先入先出(FIFO,First InputFirst Output)缓存来存储待发送的码组,其中,FIFO缓存的深度应当保证由FIFO缓存引入的延时和物理媒介附加子层(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其他的延时的综合足够光模块打开并且发送约定好个数的空闲(IDLE)码字,这些IDLE码字用来让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完成对一个突发脉冲的同步。
经过初始化阶段,FIFO缓存应当填充IDLE码字,光模块应当关闭。当第一个非IDLE的码组进入FIFO缓存时,数据检测器控制光模块开启;当FIFO缓存中全部为IDLE码字时,数据检测器控制光模块关闭;因此当两个数据帧之间出现IDLE码字时,只要这些IDLE的个数不足以填满缓存,则光模块不会被关闭。
按照上述方法,则每个ONU在OLT分配的每个窗口时间内,都有可能出现2种情况,情况1是光模块可能会关闭后立即打开,例如,两个以太网帧之间的间隔刚刚好等于FIFO缓存的深度;情况2是光模块可能会长时间不开,例如,窗口期内没有任何业务数据;然而,情况1中ONU的光模块电器性能较低时,或者,情况2中OLT的光模块以及串行器/解串器(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的锁相能力未达到要求时,在光模块关闭状态下数据输出中会出现较高的丢包率。
由此看出,现有技术中存在ONU中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数据输出中丢包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ONU中在光模块关闭的状态下数据输出中丢包率较高的技术问题,灵活地控制了光模块的开启和关闭,降低了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数据输出中丢包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开启;否则,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
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窗口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至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至所述信号延迟模块,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所述信号延迟模块对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与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包括: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判断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若是,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若否,所述数据检测模块返回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
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下一级串行器/解串器模块,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若否,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判断所述数据个数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值,若是,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若否,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否则,返回发送所述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的步骤,并在所述缓存模块缓存所述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物理编码模块、信号延迟模块和数据检测模块,所述物理编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所述信号延迟模块,用于将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所述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所述光模块开启;否则,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窗口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前,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至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至所述信号延迟模块,相应地,所述物理编码模块,还用于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所述信号延迟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与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判断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在判断出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在判断出所述空闲码字计数器的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触发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
进一步地,所述ONU还包括一缓存模块,用于存储缓存数据,相应地,所述数据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下一级串行器/解串器,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发送所述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返回发送所述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并在所述缓存模块缓存所述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首先,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然后,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最后,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这样,数据检测模块通过上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来控制光模块,使得数据检测模块在控制光模块关闭是发生在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窗口期外的情况下,那么,上述情况下,光模块保持关闭的状态下,不存在数据输出,解决了ONU中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丢包率较高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了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的丢包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窗口控制模块所输出信号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ONU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
上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包括数据帧和IDLE码字,其中,数据帧是第一数据信号中的待发数据帧经过编码后得到的,IDLE码字表示此时没有数据帧发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S1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21:窗口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数据信号至物理编码模块,发送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迟模块;
具体来说,OLT向上述窗口控制模块分配并下发窗口信息,窗口控制模块解析该窗口信息后,如果在窗口期内上层模块有待发数据帧,则根据该待发数据帧确定第一数据信号,将该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物理编码模块,如果上层模块没有待发数据帧或者在非窗口期内,则窗口控制模块不发送任何数据;与此同时,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时模块,其中,在第一标识信号中,低电平表示窗口期外,高电平表示窗口期内。
S22:物理编码模块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数据检测模块;
S23:信号延迟模块对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并发送至数据检测模块;
其中,预设时长与物理编码模块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窗口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数据信号至物理编码模块,同时发送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迟模块,使得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这样,只需要信号延迟模块对第一标识信号进行与预设时长的延迟处理,即可保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相位一致。
举例来说,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窗口控制模块所输出信号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一标识信号之间有严格的相位关系,其中,第一标识信号主要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中的IDLE码字是窗口期内还是窗口期外,第一标识信号为高电平时,说明第一数据信号在窗口期内,第一标识信号为低电平时,说明第一数据信号在窗口期外,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表示OLT允许ONU发送数据,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表示OLT不允许ONU发送数据;
在图3中,第一数据信号与第一标识信号相位对齐,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数据信号经过物理编码模块的处理之后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会将该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检测模块,假设第一数据信号在物理编码模块中的处理时间是T个周期,则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标识信号也需要在信号延时模块内部经过T个周期的延时后输出给数据检测模块,经过这信号延时模块,使得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数据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相位对齐,保障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与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正确的对应关系,从而数据检测模块才能根据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与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有效地控制光模块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地达到降低数据丢包率的目的。
S102: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S103: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
这里,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检测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IDLE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高电平,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或者有数据帧需要传输,则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开启,使得数据帧可以通过光模块输出,此时数据检测模块完成了控制光模块开启的操作;当检测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IDLE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低电平,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没有数据帧需要传输,则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可见,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的关闭是发生在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OLT不允许ONU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情况下,由于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OLT不允许ONU发送数据,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关闭光模块,此时,不存在数据输出且ONU不发送数据,既可以降低数据的丢包率,还可以克服ONU在进行数据检测时,ONU与不同的OLT不兼容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光模块关闭的状态下数据丢包的概率较高,为了进一步减少数据丢包的概率,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S103可以包括:
S41: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
S42: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
S43:若是,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
S44:若否,数据检测模块返回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
具体来说,当检测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是IDLE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低电平时,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没有数据帧需要传输,那么,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然后根据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控制光模块关闭;
数据检测模块判断出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控制光模块关闭,否则返回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通过上述预设阈值与空闲码字计数器的值的比较来确定是否控制光模块关闭,这样,使得数据检测模块能够灵活地控制光模块关闭的频率,减少了光模块关闭的频率,进一步地降低了ONU中数据输出过程中的丢包概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检测模块在控制光模块关闭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空闲码字计数模块起到连续累计的作用,S103还可以包括: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
具体来说,在数据检测模块检测出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IDLE,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或者有数据帧需要传输,则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也就是说,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只连续累加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没有数据帧需要传输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光模块频繁的关闭对光模块的损坏,进一步地降低了丢包概率。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51: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是否为IDLE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0,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S52,否则,重复执行S51;
S52: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开启,进入S53;
S53: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进入S54;
S54: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是否为IDLE,且判断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是否为0,如果是,则进入S55,否则进入S53;
S55: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加1,进入S56;
S56: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等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进入S57,否则回到S54;
S57: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检测模块在控制光模块的同时,数据检测模块还需要对数据的输出进行控制,在S101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下一级串行器/解串器模块,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若否,数据检测模块判断数据个数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数据检测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若否,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否则,返回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的步骤,并在缓存模块缓存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检测模块为了能够在控制光模块关闭的同时,对数据输出进行控制,在上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上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否则,返回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的步骤,并在缓存模块缓存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也就是说,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上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那么在光模块保持关闭的情况下,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否则,光模块保持开启的情况下,返回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的步骤,并在缓存模块缓存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61: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进入S62,否则进入S63;
S62: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给SERDES模块,然后回到S61;
S63: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缓存模块的数据个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是,则进入S64,否则进入S65;
S64:数据检测模块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写入缓存模块,并回到S61;
S65: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是否为IDLE,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是否为0,且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如果不是,则进入S64,回到S61。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首先,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然后,数据检测模块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最后,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关闭;这样,数据检测模块通过上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来控制光模块,使得数据检测模块在控制光模块关闭是发生在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窗口期外的情况下,那么,上述情况下,光模块保持关闭的状态下,不存在数据输出,解决了ONU中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丢包率较高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了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的丢包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控制装置包括:物理编码模块71、信号延迟模块72和数据检测模块73;
其中,物理编码模块71,用于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数据检测模块73,信号延迟模块72,用于将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发送至数据检测模块73,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数据检测模块73,用于接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控制光模块关闭;
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
具体来说,上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包括数据帧和空闲IDLE码字,其中,数据帧是第一数据信号中的待发数据帧经过编码后得到的,IDLE码字表示此时没有数据帧发送。
另外,数据检测模块73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检测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IDLE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高电平,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或者有数据帧需要传输,则数据检测模块73控制光模块开启,使得数据帧可以通过光模块输出,此时数据检测模块73完成了控制光模块开启的操作;当检测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IDLE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低电平,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没有数据帧需要传输,则数据检测模块73控制光模块关闭;数据检测模块73通过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控制光模块的开启或者关闭,可见,数据检测模块73控制光模块的关闭是发生在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OLT不允许ONU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情况下,由于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OLT不允许ONU发送数据,数据检测模块73控制关闭光模块,此时,不存在数据输出且ONU不发送数据,既可以降低数据的丢包率,还可以克服ONU在进行数据检测时,ONU与不同的OLT不兼容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窗口控制模块;
其中,窗口控制模块,用于在数据检测模块73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71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72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前,发送第一数据信号至物理编码模块71,发送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迟模块72;相应地,物理编码模块71还用于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信号延迟模块72,还用于对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预设时长与物理编码模块71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窗口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数据信号至物理编码模块71,同时发送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迟模块72,使得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这样,只需要信号延迟模块72对第一标识信号进行与预设时长的延迟处理,即可保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相位一致。
具体来说,OLT向上述窗口控制模块分配并下发窗口信息,窗口控制模块解析该窗口信息后,如果在窗口期内上层模块有待发数据帧,则根据该待发数据帧确定第一数据信号,将该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物理编码模块,如果上层模块没有待发数据帧或者在非窗口期内,则窗口控制模块不发送任何数据;与此同时,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时模块,其中,在第一标识信号中,低电平表示窗口期外,高电平表示窗口期内,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表示OLT允许ONU发送数据,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表示OLT不允许ONU发送数据。
举例来说,参考图3所示,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一标识信号之间有严格的相位关系,其中,第一标识信号主要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信号中的IDLE码字是窗口期内还是窗口期外,第一标识信号为高电平时,说明第一数据信号在窗口期内,第一标识信号为低电平时,说明第一数据信号在窗口期外;
在图3中,第一数据信号与第一标识信号相位对齐,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数据信号经过物理编码模块71的处理之后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会将该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检测模块73,假设第一数据信号在物理编码模块71中的处理时间是T个周期,则窗口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标识信号也需要在信号延时模块72内部经过T个周期的延时后输出给数据检测模块73,经过这信号延时模块72,使得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数据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相位对齐,保障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与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正确的对应关系,从而数据检测模块73才能根据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与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有效地控制光模块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地达到降低数据丢包率的目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光模块关闭的状态下数据丢包的概率较高,为了进一步减少数据丢包的概率,上述数据检测模块73具体用于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判断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在判断出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控制光模块关闭;在判断出空闲码字计数器的值小于预设阈值时,触发数据检测模块73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具体来说,当检测到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是IDLE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低电平时,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没有数据帧需要传输,那么,数据检测模块73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然后根据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控制光模块关闭;
数据检测模块73判断出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控制光模块关闭,否则返回数据检测模块73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通过上述预设阈值与空闲码字计数器的值的比较来确定是否控制光模块关闭,这样,使得数据检测模块73能够灵活地控制光模块关闭的频率,减少了光模块关闭的频率,进一步地降低了ONU中数据输出过程中的丢包概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检测模块73在控制光模块关闭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空闲码字计数模块起到连续累计的作用,上述数据检测模块73还用于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
具体来说,在数据检测模块73检测出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IDLE,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说明此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或者有数据帧需要传输,则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也就是说,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只连续累加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没有数据帧需要传输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光模块频繁的关闭对光模块的损坏,进一步地降低丢包概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检测模块73在控制光模块的同时,数据检测模块73还需要对数据的输出进行控制,上述ONU还包括一缓存模块,用于存储缓存数据,其中,数据检测模块73,还用于在数据检测模块73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71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72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在判断出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下一级串行器/解串器,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小于预设值时,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在判断出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小于预设值时,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等于预设值时,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返回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并在缓存模块缓存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检测模块73为了能够在控制光模块关闭的同时,对数据输出进行控制,在上述数据检测模块73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上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否则,返回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并在缓存模块缓存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也就是说,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且上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预设阈值时,数据检测模块73控制光模块关闭,那么在光模块保持关闭的情况下,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否则,光模块保持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返回发送缓存数据至缓存模块,并在缓存模块缓存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装置,首先,物理编码模块71,用于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数据检测模块73,然后,信号延迟模块72,用于对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并发送至数据检测模块73,其中,预设时长与物理编码模块71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最后,数据检测模块73,用于接收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控制光模块关闭;这样,数据检测模块73通过上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来控制光模块,使得数据检测模块73在控制光模块关闭是发生在没有数据需要输出且窗口期外的情况下,那么,上述情况下,光模块保持关闭的状态下,不存在数据输出,从而解决了ONU中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丢包率较高的技术问题,从而降低了光模块在关闭的状态下的丢包率。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首先,窗口控制器81发送第一数据信号至物理媒介附加子层82,窗口控制器81发送第一标识信号至信号延时器83,然后,物理媒介附加子层82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信号延时器83对第一标识信号进行预设时长的延时得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次,物理媒介附加子层82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数据检测器84,与此同时,信号延时器83将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发送至数据检测器84,最后,数据检测器84在接收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数据检测器84检测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IDLE码字,或者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低电平时,数据检测器84控制光模块87开启;否则,数据检测器84控制光模块87关闭。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光网络单元ONU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窗口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至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至所述信号延迟模块;
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
所述信号延迟模块对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与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包括:
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判断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
若是,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
若否,所述数据检测模块返回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判断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控制所述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下一级串行器/解串器模块,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若否,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判断所述数据个数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值;
若是,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若否,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否则,返回发送所述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的步骤,并在所述缓存模块缓存所述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6.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光网络单元ONU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物理编码模块、信号延迟模块和数据检测模块;
所述物理编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
所述信号延迟模块,用于将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其中,第一标识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处的窗口状态,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的相位一致;
所述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光模块开启;否则,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窗口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前,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至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至所述信号延迟模块;
相应地,所述物理编码模块,还用于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
所述信号延迟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延时预设时长,得到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其中,所述预设时长与所述物理编码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编码所用时长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控制空闲码字计数模块加1;判断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是否为预设阈值;在判断出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的值为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光模块关闭;在判断出所述空闲码字计数器的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触发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控制所述空闲码字计数模块清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NU还包括一缓存模块,用于存储缓存数据;
相应地,所述数据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数据检测模块接收来自物理编码模块的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来自信号延时模块的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之后,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缓存模块发送缓存数据至下一级串行器/解串器,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发送所述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判断出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检测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空闲码字,且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外时,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当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为非空闲码字,或者所述延迟后的第一标识信号表征所述编码后的第一数据信号处于窗口期内时,返回发送所述缓存数据至所述缓存模块,并在所述缓存模块缓存所述缓存数据之后,返回判断所述缓存模块中的数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值。
CN201610164169.XA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222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4169.XA CN107222255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4169.XA CN107222255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255A CN107222255A (zh) 2017-09-29
CN107222255B true CN107222255B (zh) 2019-10-18

Family

ID=5992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4169.XA Active CN107222255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2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7784B (zh) * 2019-04-10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信中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3364523B (zh) * 2020-03-06 2022-06-2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光模块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246A (zh) * 2008-08-11 2009-01-07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延长传输距离的以太无源光网络
CN101969584A (zh) * 2010-10-27 2011-02-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带宽利用率的onu节能方法
CN104618139A (zh) * 2014-12-30 2015-05-13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中长发光光网络单元确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132A (zh) * 2010-11-04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节能方法和设备
CN102611519B (zh) * 2010-11-25 2015-03-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链路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42897B (zh) * 2011-03-29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CN103001691B (zh) * 2012-10-29 2015-03-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pon系统中olt侧的onu非法发送窗告警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4113493B (zh) * 2014-08-11 2018-05-2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流量监控的动态带宽分配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246A (zh) * 2008-08-11 2009-01-07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延长传输距离的以太无源光网络
CN101969584A (zh) * 2010-10-27 2011-02-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带宽利用率的onu节能方法
CN104618139A (zh) * 2014-12-30 2015-05-13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中长发光光网络单元确定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255A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998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via a configurable multi-use ethernet PHY
DE60024794T2 (de) Vorrichtung für ethernet phy/mac-kommunikation
EP1517466B1 (en) A self-adaptive jitter buffer adjustment method for packet-switched network
CN101095308B (zh) 用于队列级联和逻辑标识的系统分组接口分组交换的通信设备
US201301146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Training For Ethernet Channels To Support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Networks
US8819265B2 (en) Managing flow control buffer
US96478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training of a backplane physical layer device operating in simplex mode
EP1484876A2 (en) Full duplex flow control for ethernet networks
CN107222255B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4009882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When to Train Ethernet Link Partners to Support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Networks
EP0583920B1 (e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transmission test cell generator
US20230092814A1 (en) Changing carrier sense signal generated by a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of a physical layer that may cause unintended signaling at a 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rmii)
CN102685091B (zh) 一种万兆以太网变速箱Fifo读写控制及容错系统
CN101436955A (zh) 以太网物理层oam开销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
EP1491995B1 (en) Dual-port functionality for a single-port cell memory device
CN108429707B (zh) 一种适应不同传输速率的时间触发业务转发器及方法
TWI499332B (zh) 一種節能聯網方法和節能聯網系統
CN202495954U (zh) 一种多功能网监设备
EP220730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rotocol with stateful negoti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parameters in layer 2
R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FPGA‐based MPLS‐TP linear protection switching for 4000+ tunnels i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for optical carrier Ethernet
US20060282750A1 (en) Interfac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490995A (zh) 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
US8942260B2 (en) Ser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cisely estimating a delay within a network
US20150172223A1 (en) Application user interfaces for non-identical data rate links
CN101478448A (zh) 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