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0280A -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0280A
CN107220280A CN201710255741.8A CN201710255741A CN107220280A CN 107220280 A CN107220280 A CN 107220280A CN 201710255741 A CN201710255741 A CN 201710255741A CN 107220280 A CN107220280 A CN 107220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aster
condition
zoning
report
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57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0280B (zh
Inventor
张云霞
范春波
张鹏
张弛
吕明
丁一
牟新利
刘哲
任景军
孙舟
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exun Technology Co Ltd Position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exun Technology Co Ltd Position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exun Technology Co Ltd Position,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exun Technology Co Ltd Position
Priority to CN2017102557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0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0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0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0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46Trees, e.g. B+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灾情统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所述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其中,所述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使得基于报灾区划采集的灾情信息能够与国家其它部门进行业务上的衔接,提高了灾情统计和发布的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灾情统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更加有效、及时地掌握自然灾害的灾情,并结合民政系统组织机构的特点,我国的灾情信息采集和报送活动是基于报灾区划组织开展的。而对于自然灾害信息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了便于与国家其它部门进行业务上的衔接,一般基于国家标准行政区划进行,这样自然灾害信息在采集、上报与数据统计、发布上使用了不同的区划标准,导致灾情信息采集部门与国家其它部门之间的信息衔接不顺畅,大大降低了灾情统计和发布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使得基于报灾区划采集的灾情信息能够与国家其它部门进行业务上的衔接,提高了灾情统计和发布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所述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其中,所述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使得现有报灾业务体系下信息采集上报与国家宏观层面数据统计发布之间的业务衔接更加灵活方便,在目前国家行政体系和民政报灾业务体系下,能够有效支持开展自然灾害灾情快速统计发布业务。
优选地,还包括: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将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的版本信息以及更新的区划映射规则组成新的区划版本进行关联存储;其中,所述区划体系为报灾区划和行政区划的划分,所述版本信息包括:版本标识、版本名称、版本状态。
优选地,所述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将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的版本信息以及更新的区划映射规则组成新的区划版本进行关联存储,包括: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检测与系统中存储的基线区划的差异增量,生成区划信息,所述区划信息包括差异增量和区划标识,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建立所述区划标识与所述版本标识的关联关系。
优选地,所述基线区划与各区划版本的区划信息统一存储形成区划信息全集。
优选地,所述区划版本按生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存储,最新生成的区划版本的版本状态为当前版本。
优选地,所述灾情信息还包括所述灾情数据采集时的当前版本的版本标识;所述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包括:根据所述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匹配到关联存储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匹配到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优选地,所述灾情信息还包括所述灾情数据采集时的当前版本的版本标识;所述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包括:根据所述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以及所述关联关系,得到对应的区划标识,获取带有所述区划标识的区划信息,根据获取的区划信息中的差异增量以及所述基线区划得到该区划版本对应的区划体系,根据所述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匹配到关联存储的区划映射规则,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得到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优选地,报灾区划按树结构进行关联,其中,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一层对应一个报灾区划等级,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报灾区划;统计树结构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灾情数据,得到该节点对应的报灾区划的灾情数据进行发布。
优选地,行政区划按树结构进行关联,其中,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一层对应一个行政区划等级,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行政区划;统计树结构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灾情数据,得到该节点对应的行政区划的灾情数据进行发布。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系统,包括:信息上报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所述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区划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其中,所述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统计发布模块,用于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使得现有报灾业务体系下信息采集上报与国家宏观层面数据统计发布之间的业务衔接更加灵活方便,在目前国家行政体系和民政报灾业务体系下,能够有效支持开展自然灾害灾情快速统计发布业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
其中,灾情采集系统设有多个采集终端,并分布在各个地区,每个采集终端覆盖的区域划为一个报灾区划,报灾区划包括以下区划等级: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省直辖县、省管县、市直辖乡镇、市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管县、县级开发区等。每个区划分配有报灾人员账号。在采集自然灾害信息时,灾害发生地的报灾人员使用报灾区划账号登录,通过采集终端报送灾情信息。灾情数据以报灾区划进行组织和存储。
步骤S2,根据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其中,行政区划为国家标准行政区划,如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行政区划的区划等级包括:省级、地级、县级、乡镇。
其中,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根据区划映射规则,可以完成行政区划和报灾区划的相互转换。
步骤S3,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在对灾情数据进行统计和发布时,可以通过区划映射规则将报灾区划下的数据转换到行政区划下,进行统计和发布。如:在按照行政区划提供国家宏观统计数据时,a市下属某经济开发区(属于报灾区划)通过区划映射规则,将相关灾情数据合并到a市下,与该市其它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产生行政区划下的统计数据;同时,也支持直接按照报灾区划进行统计和发布。如:在按照报灾区划提供区域统计数据时,将a市下属某经济开发区灾情数据合并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开发区下进行汇总统计,产生更细粒度的区域统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使得现有报灾业务体系下信息采集上报与国家宏观层面数据统计发布之间的业务衔接更加灵活方便,在目前国家行政体系和民政报灾业务体系下,能够有效支持开展自然灾害灾情快速统计发布业务。
报灾区划和行政区划会发生调整,为了使统计和发布的信息更加准确,需要根据变动修改报灾区划和行政区划,这里将为报灾区划和行政区划的划分统称为区划体系。
为了对区划体系的每次变更进行跟踪记录,以使统计和发布的信息更加准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4,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将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的版本信息以及更新的区划映射规则组成新的区划版本进行关联存储。
其中,版本信息包括:版本标识、版本名称、版本状态。每个区划版本都有唯一版本标识,以便将各个区划版本区分开来。版本状态标记了区划版本是否处于使用状态,如最新区划版本的版本状态为“当前版本”,其它区划版本的版本状态可以写版本生成时间等。
其中,报灾区划和行政区划一旦发生变动,其区划映射规则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更新区划映射规则。
其中,关联存储是指根据关联存储内容中的任意一条信息,可以关联到其它信息,如根据版本信息可以找到与之关联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
在传统做法下,当区划信息调整时,由于区划代码的变动,导致必须重新建库分别存储不同区划体系下的数据,这带来了大量的数据迁移、维护工作。同时,对于数据的使用也带来了数据被割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区划体系的每次变更进行跟踪记录,能够快速地解决区划调整所造成的数据无法接续的问题,确保数据可以保存在统一的系统之下,避免了数据迁移的工作,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同时可以提供平滑接续的数据服务。
为了减少每次区划更新带来的新数据的存储量,步骤S4的优选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S41,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检测与系统中存储的基线区划的差异增量,生成区划信息,区划信息包括差异增量和区划标识。
其中,基线区划是指系统中区划体系的最初版本。差异增量是指与基线区划相比增加或减少的区划。每个区划信息带有唯一的区划标识。
步骤S42,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
其中,区划体系包括行政区划体系和报灾区划体系,分别对应国家标准行政区划和民政报灾区划,政区划体系和报灾区划体系均包含以下要素:区划代码、区划名称、区划类型和隶属关系。基于隶属关系,区划彼此关联构成树状体系。当区划体系发生变化时,无论是政区划体系和报灾区划体系发生变化,区划映射规则都需要更新,更新区划映射规则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更新区划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机构发布的标准区划标准更新行政区划体系,或,根据民政减灾中心发布的报灾区划标准更新报灾区划体系。更新操作包括:新增、删除、修改基本信息(区划名称、区划代码等)、修改隶属关系,通过更新操作确保区划体系的树状结构与相应的区划标准一致。
第一阶段:更新两个区划体系间的映射关系。两个区划体系之间的映射通过映射表实现,映射表中记录行政区划和报灾区划中各区划的对应关系,如:标准区划中的区划a对应保障区划中的区划b。
在报灾系统的实际实现中,我们引入了专门的区划管理模块。这个模块是一个人机交互程序,提供可视化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员在区划管理模块的界面上,可以直接看到行政区划体系、报灾区划体系的树状结构,并可以直接编辑其中的节点。通过拖拽两个体系树状结构中的节点,可以建立两个体系的对应关系,在保存时记录到区划映射表中。
步骤S43,建立区划标识与版本标识的关联关系。
其中,关联关系指区划标识与版本标识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根据区划标识和关联关系可以查到对应的版本标识,反之亦然。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采用增量方式记录区划版本的更新,每个区划版本只记录对应增量,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冗余,简化了维护操作。
其中,基线区划与各区划版本的区划信息统一存储形成区划信息全集。在需要使用区划信息时,只需根据区划版本从划信息全集中提取相应部分即可,减少了存储数据的冗余。
其中,区划版本按生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存储,最新生成的区划版本的版本状态为当前版本。方便管理各个区划版本,并及时更新最新的区划版本。
基于上述区划版本的更新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灾情信息还包括灾情数据采集时的当前版本的版本标识。相应地,步骤S2的优选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S201,根据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匹配到关联存储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
步骤S202,根据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匹配到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得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例如:当前区划版本为V,某个区划C提交上灾情数据D会标记为基于区划版本V。当对该灾情数据进行查询使用时,根据灾情数据上的区划版本标识V,就可以根据区划版本与区划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属于区划C。在系统中会记录所有的版本{V1,V2,……},同时灾情数据也会纪录它所基于的版本,从而找到相应的区划体系,对灾情数据进行正确的还原和解释,实现在动态区划下的数据接续。
上述优选实施方法根据版本标识区分不同的区划版本,根据区划版本对灾情数据进行正确的还原和解释,实现在动态区划下的数据接续,能够快速地解决区划调整所造成的数据无法接续的问题,确保数据可以保存在统一的系统之下,避免了数据迁移的工作,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同时可以提供平滑接续的数据服务。
基于上述区划版本的更新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灾情信息还包括灾情数据采集时的当前版本的版本标识。相应地,步骤S2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S211,根据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以及关联关系,得到对应的区划标识。
步骤S212,获取带有区划标识的区划信息。
步骤S213,根据获取的区划信息中的差异增量以及基线区划得到该区划版本对应的区划体系。
步骤S214,根据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匹配到关联存储的区划映射规则。
步骤S215,根据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得到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得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上述优选实施方法根据版本标识区分不同的区划版本,根据区划版本对灾情数据进行正确的还原和解释,实现在动态区划下的数据接续;根据差异增量和基线区划得到不同区划版本的区划体系,降低了系统存储量。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报灾区划按树结构进行关联,其中,树结构中的每一层对应一个报灾区划等级,树结构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报灾区划。相应地,统计树结构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灾情数据,得到该节点对应的报灾区划的灾情数据进行发布。因此,系统只需存储最低报灾区划等级的灾情信息,依据树结构的层级关系,可以快速得到其它各个报灾区划等级的灾情统计情况,避免了进行重复性的数据存储,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数据存储量。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行政区划按树结构进行关联,其中,树结构中的每一层对应一个行政区划等级,树结构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行政区划。相应地,统计树结构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灾情数据,得到该节点对应的行政区划的灾情数据进行发布。因此,系统只需存储最低行政区划等级的灾情信息,依据树结构的层级关系,可以快速得到其它各个行政区划等级的灾情统计情况,避免了进行重复性的数据存储,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数据存储量。
基于与上述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与上报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信息上报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
区划映射模块,用于根据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其中,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
统计发布模块,用于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使得现有报灾业务体系下信息采集上报与国家宏观层面数据统计发布之间的业务衔接更加灵活方便,在目前国家行政体系和民政报灾业务体系下,能够有效支持开展自然灾害灾情快速统计发布业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所述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
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其中,所述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
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将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的版本信息以及更新的区划映射规则组成新的区划版本进行关联存储;
其中,所述区划体系为报灾区划和行政区划的划分,所述版本信息包括:版本标识、版本名称、版本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将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的版本信息以及更新的区划映射规则组成新的区划版本进行关联存储,包括:
当系统修改区划体系时,检测与系统中存储的基线区划的差异增量,生成区划信息,所述区划信息包括差异增量和区划标识,
根据修改后的区划体系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更新区划映射规则,
建立所述区划标识与所述版本标识的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区划与各区划版本的区划信息统一存储形成区划信息全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划版本按生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存储,最新生成的区划版本的版本状态为当前版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灾情信息还包括所述灾情数据采集时的当前版本的版本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包括:
根据所述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匹配到关联存储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
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匹配到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灾情信息还包括所述灾情数据采集时的当前版本的版本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包括:
根据所述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以及所述关联关系,得到对应的区划标识,
获取带有所述区划标识的区划信息,
根据获取的区划信息中的差异增量以及所述基线区划得到该区划版本对应的区划体系,
根据所述灾情信息中的版本标识匹配到关联存储的区划映射规则,
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得到的区划体系和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报灾区划按树结构进行关联,其中,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一层对应一个报灾区划等级,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报灾区划;
统计树结构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灾情数据,得到该节点对应的报灾区划的灾情数据进行发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行政区划按树结构进行关联,其中,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一层对应一个行政区划等级,所述树结构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行政区划;
统计树结构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灾情数据,得到该节点对应的行政区划的灾情数据进行发布。
10.一种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上报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终端上报的灾情信息,所述灾情信息包括灾情数据和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
区划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报灾区划以及区划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其中,所述区划映射规则为行政区划与报灾区划的映射关系;
统计发布模块,用于按灾情数据所属的行政区划进行灾情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CN201710255741.8A 2017-04-19 2017-04-19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220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5741.8A CN107220280B (zh) 2017-04-19 2017-04-19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5741.8A CN107220280B (zh) 2017-04-19 2017-04-19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0280A true CN107220280A (zh) 2017-09-29
CN107220280B CN107220280B (zh) 2020-11-27

Family

ID=59928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5741.8A Active CN107220280B (zh) 2017-04-19 2017-04-19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02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9583A (zh) * 2019-03-20 2019-06-21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抓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71998A (zh) * 2019-07-09 2019-11-19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poi的行政区划更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55805A (zh) * 2019-12-18 2020-04-03 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映射关系的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1343A (ja) * 2011-06-01 2012-12-20 Kurosawa Construction Co Ltd 防災機能を有するpc人工地盤と集落としての自治機能とを備えた集合住宅街区システム
CN104991932A (zh) * 2015-07-02 2015-10-21 江苏励维逊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网gis的卫星实时预警电网设备火灾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59320A (zh) * 2016-11-26 2017-04-05 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灾险情上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51343A (ja) * 2011-06-01 2012-12-20 Kurosawa Construction Co Ltd 防災機能を有するpc人工地盤と集落としての自治機能とを備えた集合住宅街区システム
CN104991932A (zh) * 2015-07-02 2015-10-21 江苏励维逊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网gis的卫星实时预警电网设备火灾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59320A (zh) * 2016-11-26 2017-04-05 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灾险情上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9583A (zh) * 2019-03-20 2019-06-21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抓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71998A (zh) * 2019-07-09 2019-11-19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poi的行政区划更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55805A (zh) * 2019-12-18 2020-04-03 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映射关系的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
CN110955805B (zh) * 2019-12-18 2023-08-25 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映射关系的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0280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0280A (zh) 基于区划映射的灾情信息采集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1908039B (zh) 一种报表模板定制系统
CN104216989B (zh) 一种基于HBase的输电线路综合数据存储方法
CN101436211B (zh) 基于缓冲区分析的城市道路网络数据增量识别方法及增量更新方法
CN110990391A (zh) 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73256B (zh) 用于内容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29751A (zh) 一种面向流式数据的并行增量式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CN104573915A (zh) 高速列车产品结构树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6203641A (zh) 基于html5的电站拓扑图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2663008B (zh) 政府综合业务平台业务库和基础库的构建方法
CN108090165A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图数据库的图谱变化差异的获取方法
WO2008047386A2 (en) An electricity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8062387A (zh) 一种面向tas系统的实时数据清洗与转换方法
CN108776868A (zh) 一种基于用电大数据的农村空心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194533A (zh) 一种配电网全信息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9918386A (zh)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39851A (zh) 流动人口大数据多源采集方法及系统
Cooper et al. Incremental updating and versioning
CN101256554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报表生成方法的语义视图关联方法
CN114115837A (zh) 一种基于对象信息的mis自适应生成器以及使用方法
CN108920724A (zh) 数据核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82711A (zh) 一种水量数据统计方法
CN112990861A (zh) 日报逐级汇总系统
CN111144587A (zh) 轨道交通综合运维管理系统中设备实时状态监测管理方法
CN112364614A (zh) 基于大数据基层社会化智能治理自然人信息采集填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53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Baiguang Road No. 7

Applicant after: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FINE W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24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Grandbuy East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FINE WAY TECHNOLOGY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nxia

Inventor after: Fei Wei

Inventor after: Fan Chunbo

Inventor after: Zhang P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Chi

Inventor after: Lv Ming

Inventor after: Ding Yi

Inventor after: Mou Xinli

Inventor after: Liu Zhe

Inventor after: Sun Zhou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nxia

Inventor before: Sun Zhou

Inventor before: Fei Wei

Inventor before: Fan Chun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i

Inventor before: Lv Ming

Inventor before: Ding Yi

Inventor before: Mou Xinli

Inventor before: Liu Zhe

Inventor before: Ren Jing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