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4816A -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4816A
CN107194816A CN201710243707.9A CN201710243707A CN107194816A CN 107194816 A CN107194816 A CN 107194816A CN 201710243707 A CN201710243707 A CN 201710243707A CN 107194816 A CN107194816 A CN 10719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rvice node
risk
client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37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振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 Comput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 Compu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 Comput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 Compu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437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4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4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以及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管理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然后企业的信用管理却滞后于企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国内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对于经营活动中的信用风险防范不够,单纯追求销售业务的增长,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不乐观,甚至出现经营危机。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片面追求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
(2)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的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或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3)信用管理的效能滞后
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用“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在账款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崔收,成立“临时”的清欠小组,负责拖欠账款的崔收。这样做只能收回一些欠款,但清欠费很高,甚至出现有的业务人员为获得清欠奖金而故意让客户拖延付款的情况。也有的部门采取销售部门承包的方式,由业务人员负责自己业务货款的回收,没有收回货款就不计销售业绩,甚至重罚。业务人员是应该承担客户选择和货款回收的责任,但不能要求业务人员负全责,因为业务人员可能无力控制风险,尤其是较大的订单。还有可能因为业务人员的过分担心和谨慎,造成销售额下降。也有的企业将信用控制职能交给财务部,这种方式也有一些弊端,如财务部门不了解客户,无力控制风险;或者由于财务部门的限制,导致销售额下降等。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解决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
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
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并且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
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
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以及
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
优选地,所述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量化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
优选地,所述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
优选地,所述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
优选地,所述风险等级包括:
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具有重要风险因素具有发生可能性;
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重要风险因素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用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用于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
评级标准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并且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
风险动态评估单元,用于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用于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以及用于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
优选地,所述信用等级确定单元:还用于将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量化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
优选地,所述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
优选地,所述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
优选地,所述风险等级包括:
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具有重要风险因素具有发生可能性;
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重要风险因素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各项评级指标的数据,分别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进行确定,通过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进行确定,以及结合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量化的评价方法,使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评价更为客观、准确。分别根据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预警指标以及根据评价出的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使评级标准更具体,且更有针对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特别是通过服务发生环节的动态信息的监控,以及获得与动态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动态信息,实现了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风险进行实习监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风险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建立了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100,方法100包括提供了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量化的评价方法,以及分别根据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预警指标以及根据评价出的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特别是通过服务发生环节的动态信息的监控,以及获得与动态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动态信息,实现了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风险进行实习监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了对比,并且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风险控制。如图1所示,方法100从步骤101开始:
优选地,在步骤101: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审表》,将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进行量化评分,使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评价更为准确。优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客户信用等级的具体量化分值,对客户进行分类。例如,以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举例说明,信用等级量化后分值在4.5以上的为A类客户,A类客户为规模大、信誉高、资金雄厚、经营情况良好、行业内知名度高,与公司合作超过一年且信誉良好;A类客户主要分布于政府机关、跨国或大型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或航天信息及分子公司等。信用等级量化后分值在3.5-4.5以内的为B类客户,B类客户为规模中档、信誉较好、经营情况较好;B类客户主要分布于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知名企业等。信用等级量化后分值在3.5以下的为C类客户,C类客户为小规模、信誉低、经营情况一般,C类客户主要分布于中小型企业。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对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设置权重,使客户节点的信用评级的重点评级指标更能影响信用评级的结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对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结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计算,通过设置多种因素或条件,能够使客户节点的信用评级结果更为客观和准确。
优选地,在步骤102: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服务节点包括供应商。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建立《供应商信用等级评审表》,将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进行量化评分,使供应商节点的信用等级评价更为准确。优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根据供应商信用等级的具体量化分值,对供应商进行分类。例如,以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举例说明,信用等级量化后分值在4.5以上的为合格供应商;信用等级量化后分值在3.5-4.5以内的为有待考察供应商;信用等级量化后分值在3.5以下的为不合格供应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使供应商的评价更全面,实现对供应商评价的具体到位,使对供应商的评审结果更客观,减少公司与供应商交易的风险。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对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设置权重,使服务节点的信用评级的重点评级指标更能影响信用评级的结果。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对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结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计算,通过设置多种因素或条件,能够使服务节点的信用评级结果更为客观和准确。
优选地,在步骤103: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并且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客户节点的应收账款天数设置为预警指标,并且根据客户的评级标准,如A类客户应收账款天数可以设置为60天,B类客户应收账款天数可以设置为30天,C类客户应收账款天数可以设置为20天。以及,对合格供应商的发货期的预警指标设置为10天,对待考察供应商的发货期设置为7天,对不合格供应商的发货期设置为3天。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客户节点、服务节点设置不同的预警指标的评级标准,使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评级更为准确客观。
优选地,在步骤104: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例如历史的财务信息等。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关注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动态信息,当客户节点或服务节点出现重大异常,例如宣布破产,将该异常信息设置为动态风险因素。
优选地,在步骤105: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将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可以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各种变化因素及异常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经营过程及时跟踪监控,实时掌握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经营活动中的异常,可以使企业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中出现的异常做到提前掌握,主动应对。
优选地,在步骤106: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当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对比结果为,风险值低于预警值阈值时,对客户节点或服务节点的评级进行调整。如客户节点即将宣布破产,将该客户节点的评级批准调整为C类客户,将对应的应收账款天数调整为10天,以加强对该客户的风险的应对。
优选地,可以对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等级确认,包括: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具有重要风险因素具有发生可能性;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重要风险因素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指具有重要风险发生可能性,但重大风险尚未发生的预警指标值或区间,当预警指标值达到一级承受度时需要相关部门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预案措施。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指重大风险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预警指标值或区间,当预警指标值达到二级承受度时需要立即启动预案措施或应急措施。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系统200包括:
优选地,信用等级确定单元201,用于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用于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优选地,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优选地,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
优选地,信用等级确定单元201还用于将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量化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
优选地,评级标准确定单元202,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并且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
风险动态评估单元203,用于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用于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以及用于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
优选地,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包括:
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具有重要风险因素具有发生可能性;
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重要风险因素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系统200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
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
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并且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
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
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以及
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量化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包括:
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具有重要风险因系具有发生可能性;
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重要风险因素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
6.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用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用于根据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的数据,确定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
评级标准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信用预警指标,并且基于客户节点的信用等级、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及信用预警指标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的评级标准;
风险动态评估单元,用于根据信用预警指标,获取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进行服务交互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对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计算,从而确定动态风险因素;用于对动态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将所监测的动态风险因素的实际值与预警值进行对比;以及用于基于对比的结果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信用等级确定单元:还用于将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的信用等级以量化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客户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客户资质指标、客户征信指标、客户偿债能力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服务节点的评级指标包括:资质指标、服务节点的质量指标、服务节点的经济指标、服务节点的交易过程评价指标和售后指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包括:
风险一级承受度等级:具有重要风险因素具有发生可能性;
风险二级承受度等级:重要风险因素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
CN201710243707.9A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194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3707.9A CN107194816A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3707.9A CN107194816A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4816A true CN107194816A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71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3707.9A Pending CN107194816A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48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4587A (zh) * 2018-01-29 2018-07-27 广州市中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采购资质匹配方法和采购资质模型建立方法
CN109377059A (zh) * 2018-10-27 2019-02-2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险管控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717667A (zh) * 2019-09-30 2020-01-21 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及供应商资质风险预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4587A (zh) * 2018-01-29 2018-07-27 广州市中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采购资质匹配方法和采购资质模型建立方法
CN109377059A (zh) * 2018-10-27 2019-02-2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险管控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717667A (zh) * 2019-09-30 2020-01-21 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及供应商资质风险预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ekelova et al. Receivables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indicators in assessing the creditworthiness
CN105956823A (zh) 一种业务数据办理系统
Álvarez et al. Distressed firms, zombie firms and zombie lending: a taxonomy
CN107194816A (zh) 一种用于确定客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之间风险等级的方法及系统
Akbulaev et al. Economic analysis of tourism enterprise solvenc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ankruptcy: The case of the Thomas cook group
Rustam et al.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Ratio and Aspects That Affect It
KR19990048215A (ko) 기업의 부실 예측 및 신용도 평가 시스템
TWI770426B (zh) 跨企業信用評等及風險評估系統
Amar et al. GCC sovereign wealth funds: Why do they take control?
CN113674075A (zh) 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的方法
Jakubík et al.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and Czech economy's financial stability through logit analysis
CN115660803A (zh) 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方法
Nugroho et al. The Significance Key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o Increase Financial Performance, Firm's Growth, and Market Value
Berger et al. The many facets of bank competition: Evidence from an extraordinary dataset
Kuncara et al.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 34 Applied in Recognition of Revenue in the North Jakarta Breakwater Construction Project by PT Mina Fajar Abadi
Sepehrdoust et al.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Iran: Using logistic model
WOLDAY The impact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selected commercial banks in ethiopia
Akpan et al. Solvency controlling and return on asset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in Nigeria
Kharabadze et al. Certain Aspects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Payable Analysis
Candraningrat et al. The Micr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inancing Based on Financial Technology
Kim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ool to detect accounting frauds
Asir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CV. SAM in Gowa District
Levchenko et al.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FINANCIAL STATUS AND CREDITWORTHINESS OF LARGE CORPORATE BORROWERS
Baltas et al. Assessing Bank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MA et al. A management method of accounts receivable based on credit rating for rai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