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3324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3324A
CN107193324A CN201611109747.6A CN201611109747A CN107193324A CN 107193324 A CN107193324 A CN 107193324A CN 201611109747 A CN201611109747 A CN 201611109747A CN 107193324 A CN107193324 A CN 107193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round hole
foot pad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snap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97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93324B (zh
Inventor
林巧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93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93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及脚垫,此壳体具有圆形开孔、多个垂直限位部、多个水平限位部及多个止挡部,其中垂直限位部及水平限位部以环绕圆形开孔地对称设置且凸向壳体内部,而止挡部环绕部分的圆形开孔设置;以及脚垫具有:可转动地位于圆形开孔内或部分突出于圆形开孔之外的圆形本体;自圆形本体的顶表面凸起且对称设置的卡勾,其中卡勾能够与垂直限位部彼此干涉以使圆形本体位于圆形开孔内或卡勾受水平限位部限制;以及自圆形本体的顶表面朝向壳体内部凸起的止挡板,止挡板能够与止挡部彼此限制以使圆形本体的部分凸出于圆形开孔之外。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使用舒适性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受惠于半导体元件与显示器技术的进步,电子装置不断的朝向小型、多功能且携带方便的方向发展。目前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等,其中尺寸相对较大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通常采用折叠方式来减少收纳面积,以达到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目的。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大多是由机体与显示屏幕所组成,其中机体与显示屏幕为相互枢接。使用者可通过机体与显示屏幕的相对转动使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与显示屏幕闭阖以方便携带,等到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再将显示屏幕展开就可以方便地操作。
为了弥补因为工艺而引起的公差,通常在笔记本电脑的机体的底部配置多个脚垫以期待能够在笔记本电脑置放于工作平面上时可以弭平公差。然而,随着使用者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变化,因此改良目前电子装置中所使用的脚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使用舒适性的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圆形开孔、多个垂直限位部、多个水平限位部及多个止挡部,其中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以及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环绕所述圆形开孔设置且凸向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以所述圆形开孔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对称地设置且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间隔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以所述圆形开孔的所述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对称设置,且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突出于所述壳体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突出于所述壳体的高度,而所述多个止挡部环绕部分的所述圆形开孔设置;以及脚垫,具有: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圆形开孔内或部分突出于所述圆形开孔之外的圆形本体;自所述圆形本体的顶表面凸起且以所述圆形本体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的卡勾,其中所述卡勾能够依据所述圆形本体的转动与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彼此干涉以使所述圆形本体位于所述圆形开孔内或所述卡勾受所述水平限位部限制而使所述脚垫无法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及自所述圆形本体的所述顶表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凸起的止挡板,所述止挡板能够与所述多个止挡部彼此限制以使所述圆形本体的部分凸出于圆形开孔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具有手感凸部,且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的凸起高度高于所述手感凸部的凸起高度,而所述卡勾的下表面能够沿着所述手感凸部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感凸部以与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相隔一间距而邻近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设置,而所述卡勾的下方具有凸缘,且在所述卡勾受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限制时,所述凸缘位于所述间距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在所述卡勾与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彼此干涉时,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凹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本体的外表面的软垫。
基于上述,使用者可以依据使用需求经由简单的动作以将脚垫自壳体中伸出,或是将脚垫收回壳体中,因此电子装置极具使用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电子装置的脚垫收回于壳体中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内部脚垫及壳体的结合示意图;
图1C为沿着图1B的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电子装置的壳体与脚垫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电子装置的脚垫伸出于壳体之外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电子装置内部的示意图;
图3C为沿着图3B的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电脑,且笔记本电脑中设置了至少四个脚垫,其中在脚垫缩回于壳体内时,脚垫的底部会略凸出于壳体之外,一方面使电子装置放置在使用平面(例如是桌面)上时主要是由脚垫接触使用平面而使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底面不直接与使用平面接触;另一方面则因为利用脚垫而使电子装置的壳体相较于使用平面抬高,因此壳体的底面与使用平面之间的间距可促进散热效果。再者,使用者可以依照使用需求而决定哪几个脚垫伸出于壳体之外而哪几个脚垫缩回于壳体内,而例如以电子装置接近使用者的该侧相对较低而远离使用者的该侧相对较高的状态供使用者以较为舒适的姿势操作笔记本电脑。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
图1A为电子装置的脚垫收回于壳体中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A,在一般电子装置100收纳或未使用的状态下,全部的脚垫120处于缩回状态,因此脚垫120只有局部突出于电子装置100的壳体110之外。图1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内部脚垫及壳体的结合示意图、图1C为沿着图1B的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为电子装置的壳体与脚垫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B、图1C及图2,电子装置100(如图1A示)包括壳体110以及脚垫120,其中壳体110具有圆形开孔112、多个垂直限位部114、多个水平限位部116以及止挡部117。垂直限位部114以及水平限位部116环绕圆形开孔112的周缘且凸向壳体110内部设置。垂直限位部114环绕圆形开孔112设置且凸向壳体110的内部,并以圆形开孔112的中心点C为对称中心而对称地设置,而水平限位部116以与垂直限位部114相同的方式对称地设置。垂直限位部114以及水平限位部116的差异在于设置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且凸出于壳体110的高度不同,如图1B、图1C所示,且各自与相对应的元件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将于后描述。此外,垂直限位部114及水平限位部116交错设置,即沿着圆形开孔112的圆周方向是垂直限位部114、水平限位部116、垂直限位部114如此的排列方式。止挡部117环绕于部分的圆形开孔112设置。
脚垫120具有圆形本体122、自圆形本体122的顶表面122a凸起且以圆形本体122的中心点C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的多个卡勾124以及自圆形本体122的顶表面122a朝向壳体110的内部凸起的止挡板126,圆形本体122可转动地位于圆形开孔112内或部分突出于圆形开孔112之外。在如图1A、图1B及图1C的状态时,卡勾124依据圆形本体122的转动与垂直限位部114彼此干涉以使圆形本体122位于圆形开孔112内或卡勾124受水平限位部116限制而使脚垫120无法相对壳体110转动。止挡板126沿着圆形本体122的直径而设置,且设置在对称设置的卡勾124之间。止挡部117用以止挡止挡板126,以限制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转动的角度。更进一步而言,止挡部117是自圆形开孔112的圆周朝向圆形开孔112的中心点而径向地突出的结构;换言之,即是圆形开孔112设置有止挡部117处的直径会小于其他未设置止挡部117处的直径。
承上述,壳体110还具有手感凸部118,其中手感凸部118略凸起于壳体110的内表面110a,且垂直限位部114的凸起高度高于手感凸部118的凸起高度,而卡勾124的下表面适于沿着壳体110的内表面110a移动并且经过手感凸部118。手感凸部118与壳体110的内表面110a连接的边缘可为斜面或呈圆弧状以方便卡勾124相对壳体110转动时可以滑顺地经过手感凸部118。此外,手感凸部118以与水平限位部116相隔一间距119地邻近水平限位部116设置,而卡勾124的下方具有凸缘124a,因此随着卡勾124相对壳体110的内表面110a移动且经过手感凸部118后,凸缘124a可以卡入间距119中且卡勾124受到水平限位部116限制而脚垫120无法相对壳体110继续转动,或是卡勾124的凸缘124a可以从间距119中移出以解除卡勾124与水平限位部116彼此间的限制。
相同的概念,垂直限位部114的顶部也可设置有凹槽114a,且在卡勾124利用垂直限位部114固定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的状态时,凸缘124a位于凹槽114a中。
此外,脚垫1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本体122的外表面的软垫128。一般而言,当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缩回时,是指脚垫120的圆形本体122位于圆形开孔112中,而有部分的软垫128突出于壳体110之外;而当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伸出时,是指脚垫120的软垫128突出于壳体110之外的程度较缩回状态更多。
图3A为电子装置的脚垫伸出于壳体之外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电子装置内部的示意图,而图3C为沿着图3B的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A、图3B及图3C,当使用者欲调整电子装置100的状态以能够舒适地使用电子装置100时,先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方向视设计需求决定,在本实施例中为顺时针)转动脚垫120以解除垂直限位部114对卡勾124的限位;即,使卡勾124的凸缘124a从垂直限位部114的凹槽114a中移出。接着持续转动脚垫120,且在旋转过程中,当卡勾124不再与垂直限位部114接触时,由于垂直限位部114与圆形开孔112周边的壳体110之间有高低差,脚垫120失去了凭靠,因此脚垫120利用其自重而可以沿着圆形开孔112的轴向Z移动至接触圆形开孔112周边的壳体110,而脚垫120突出于壳体110之外的部分变得更多,且甚至圆形本体122的局部也可突出于壳体110之外。
持续使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转动,其中卡勾124逐渐进入手感凸部118的范围且卡入手感凸部118与水平限位部116之间的间距119,且利用水平限位部116而限制住脚垫120的转动,使脚垫120无法再继续相对壳体110转动。此外,卡勾124经过手感凸部118且卡入间距119中会给予使用者回馈的手感,因此让使用者知道脚垫120已经相对于壳体110固定。
在持续使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转动的同时,止挡板126也会从止挡部117的下缘与止挡部117发生干涉,如图3B所示,且利用卡勾124的高度以及止挡板126与止挡部117的下缘发生干涉从而达到限位脚垫120的目的,避免脚垫120上下移动。即,脚垫120相对于壳体110的底面突出的高度被固定住。如图3A所示,使用者可以以电子装置100的前侧(相对靠近使用者的该侧)低而后侧(相对远离使用者的该侧)高的状态舒适地使用电子装置100。
欲将脚垫120相对壳体110收回时,以相反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逆时针)转动脚垫120以使卡勾124的凸缘124a从水平限位部116以及手感凸部118之间的间距119中移出,然后在止挡板126与止挡部117的下缘不再彼此干涉之后,脚垫120可以有沿着轴向Z的移动,因此将脚垫120朝向壳体110的内部推移,然后再继续旋转以使卡勾124的凸缘124a卡入垂直限位部114顶端的凹槽114a中。如此,便如图1A所示,脚垫120缩回于壳体110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使用单一规格的脚垫而可以由使用者自由选择哪些脚垫伸出于壳体之外,而那些脚垫缩回于壳体之内,以让使用者可以用其想要的方式操作电子装置,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具备使用便利性。
另外,电子装置的脚垫与壳体之间没有使用到弹簧,而利用结构的设计让脚垫可以利用自重伸出壳体之外,因此在使脚垫相对壳体缩回时,使用者只需要轻轻推移脚垫便可以使脚垫相对壳体收回。
此外,也因为脚垫与壳体之间没有使用弹簧,所以对于电子装置的整机零件使用数量相对少,所以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圆形开孔、多个垂直限位部、多个水平限位部及多个止挡部,其中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以及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环绕所述圆形开孔设置且凸向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以所述圆形开孔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对称地设置且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间隔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并以所述圆形开孔的所述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对称设置,且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突出于所述壳体的高度不同于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突出于所述壳体的高度,而所述多个止挡部环绕部分的所述圆形开孔设置;以及
脚垫,具有:
圆形本体,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圆形开孔内或部分凸出于所述圆形开孔之外;
卡勾,自所述圆形本体的顶面凸起且以所述圆形本体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卡勾能够依据所述圆形本体的转动与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彼此干涉以使所述圆形本体位于所述圆形开孔内或所述卡勾受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限制而使所述脚垫无法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及
止挡板,自所述圆形本体的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壳体内部凸起,所述止挡板能够与所述多个止挡部彼此限制以使所述圆形本体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圆形开孔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手感凸部,且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的凸起高度高于所述手感凸部的凸起高度,而所述卡勾的下表面能够沿着所述手感凸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感凸部以与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相隔一间距而邻近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设置,而所述卡勾的下方具有凸缘,且在所述卡勾受所述多个水平限位部限制时,所述凸缘位于所述间距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在所述卡勾与所述多个垂直限位部彼此干涉时,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还包括软垫,设置在所述圆形本体的外表面。
CN201611109747.6A 2016-03-14 2016-12-06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71933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7723A TWI587773B (zh) 2016-03-14 2016-03-14 電子裝置
TW105107723 2016-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3324A true CN107193324A (zh) 2017-09-22
CN107193324B CN107193324B (zh) 2020-04-14

Family

ID=5968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9747.6A Active CN107193324B (zh) 2016-03-14 2016-12-06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3324B (zh)
TW (1) TWI5877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910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4371764A (zh) * 2022-01-06 2022-04-19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脚垫装置及其构成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554B (zh) * 2022-04-18 2023-06-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腳墊結構以及具有腳墊結構的電子裝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62142U (zh) * 2011-09-05 2012-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之脚垫结构
CN102866747A (zh) * 2011-07-06 2013-01-0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高度的脚垫机构与电子装置
CN103687373A (zh) * 2012-09-14 2014-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脚垫的壳体
CN204117031U (zh) * 2014-09-10 2015-01-21 昆山辰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脚垫结构
CN104298306A (zh) * 2013-07-15 2015-01-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升降功能的脚垫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04377275U (zh) * 2014-12-30 2015-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支撑脚垫、外壳和电子设备
CN104679110A (zh) * 2013-11-30 2015-06-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2763U (zh) * 2015-01-06 2015-06-11 Acer Inc 可壓縮腳墊與具有該可壓縮腳墊之電子裝置
TWM517974U (zh) * 2015-11-03 2016-02-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支撐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747A (zh) * 2011-07-06 2013-01-0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高度的脚垫机构与电子装置
CN202262142U (zh) * 2011-09-05 2012-05-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之脚垫结构
CN103687373A (zh) * 2012-09-14 2014-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脚垫的壳体
CN104298306A (zh) * 2013-07-15 2015-01-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升降功能的脚垫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4679110A (zh) * 2013-11-30 2015-06-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
CN204117031U (zh) * 2014-09-10 2015-01-21 昆山辰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脚垫结构
CN204377275U (zh) * 2014-12-30 2015-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支撑脚垫、外壳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910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4371764A (zh) * 2022-01-06 2022-04-19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脚垫装置及其构成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426A (zh) 2017-09-16
TWI587773B (zh) 2017-06-11
CN107193324B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08183U (zh) 枢转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7193324A (zh) 电子装置
CN103186181B (zh) 终端设备
US20130087517A1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a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CN103672322A (zh) 电子设备
CN105299407A (zh) 滑动支架组件
CN202548717U (zh) 平板电脑支架
CN203759611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连接显示屏和键盘的结构
TWI511651B (zh) 電子裝置
US20140061069A1 (en) Universal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rotector
CN110320971B (zh) 分层计算设备
US20120293939A1 (en) Slidable support stand
CN205318023U (zh) 可多方向转动的智能眼镜结构
CN209708029U (zh) 一种360度分级旋转笔记本电脑
CN203477787U (zh) 一种可调节式支架和电子设备
CN102955504B (zh) 电子装置
CN212631692U (zh) 可折叠结构的游戏手柄
TWI603665B (zh) 保護套
CN104166431A (zh) 一种混合式变形平板电脑结构
CN105094217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6927505U (zh) 一种可翻折变形式笔记本电脑
US20160202731A1 (en) Handhel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2053658A (zh) 定位脚架以及具有该定位脚架的电子装置
CN1497928A (zh) 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377767Y (zh) 一种360度旋转的折合式脚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