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1999A -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1999A
CN107191999A CN201710442351.1A CN201710442351A CN107191999A CN 107191999 A CN107191999 A CN 107191999A CN 201710442351 A CN201710442351 A CN 201710442351A CN 107191999 A CN107191999 A CN 107191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uration
picture
functional area
initi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23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浩
马西健
崔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Sauna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Sauna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Sauna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Sauna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423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1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1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1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24D13/02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solely using resistance heating, e.g. underflo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9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该移动式电暖画可以包括:支架;加热碳晶板,设置于支架内;脚轮,设置于支架底端,用于移动移动式电暖画;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获取加热数据,进而设定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器,根据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加热碳晶板的加热与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用于驱动脚轮的移动;充电电源,为上述部件提供电力支持。本发明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及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提高其利用率。

Description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冬季采暖的地区幅员广大,所采用的采暖方式包括燃煤、燃气、燃油、电采暖等,但大多是以燃煤设备取暖为主。可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质能源,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采暖作为城市重要的能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电采暖的逐步推广和应用,无疑将成为城市环境污染“减负”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利用电能产生热量进行取暖的方式,其清洁和方便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发展电采暖已成为冬季取暖的趋势之一。
电暖画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在调控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起到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电暖画多为固定在墙上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其能够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及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提高其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包括:支架;加热碳晶板,设置于所述支架内;脚轮,设置于所述支架底端,用于移动所述移动式电暖画;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获取所述加热数据,进而设定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位置、所述加热起始时间、所述加热时长与所述加热温度等级,控制所述加热碳晶板的加热与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脚轮的移动;充电电源,为上述部件提供电力支持。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加热数据包括:温度变化、用户的位置、处于该位置的起始时间与时长。
优选地,所述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自移动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设定第一周期,在第一周期内通过传感器采集加热数据;基于所述加热数据,设定各功能区域的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并控制所述移动式电暖画移动至该功能区域进行加热;设定第二周期,修正所述各功能区域设定的所述加热起始时间、所述加热时长与所述加热温度等级,根据时间获得多个加热模式;基于所述时间,调取所述对应的加热模式,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加热数据包括:通过所述热成像传感器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得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
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式包括:所述功能区域、所述加热起始时间、所述加热时长与所述加热温度等级。
优选地,所述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
优选地,所述功能区域包括:预热区域与非预热区域,所述预热区域设置预热时间为1小时。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电暖画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移动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加热碳晶板;3、脚轮;4、轮毂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电暖画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可以包括:支架1;加热碳晶板2,设置于支架1内;脚轮3,设置于支架1底端,用于移动移动式电暖画;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获取加热数据,进而设定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器,根据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加热碳晶板2的加热与轮毂电机4;轮毂电机4,用于驱动脚轮3的移动;充电电源,为上述部件提供电力支持。
在一个示例中,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在一个示例中,加热数据包括:温度变化、用户的位置、处于该位置的起始时间与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
具体地,移动式电暖画包括:支架1;加热碳晶板2,设置于支架1内;脚轮3,设置于支架1底端,用于移动移动式电暖画;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其中,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处理器,获取加热数据,其中,加热数据包括:温度变化、用户的位置、处于该位置的起始时间与时长,进而设定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器,根据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其中,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控制加热碳晶板2的加热与轮毂电机4;轮毂电机4,用于驱动脚轮3的移动;充电电源,为上述部件提供电力支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移动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自移动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设定第一周期,在第一周期内通过传感器采集加热数据;在一个示例中,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传感器采集加热数据包括:通过热成像传感器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
具体地,设定第一周期,第一周期可以为3-10天,在第一周期内通过传感器采集加热数据,其中,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通过热成像传感器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
步骤102,基于加热数据,设定各功能区域的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并控制移动式电暖画移动至该功能区域进行加热;在一个示例中,功能区域包括:预热区域与非预热区域,预热区域设置预热时间为2小时。
具体地,根据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以及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等数据,根据各功能区域设定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其中,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第一热量加热的温度范围为75℃-85℃,第二热量加热的温度范围为45℃-65℃,第三热量加热的温度范围为35℃-45℃。将功能区域根据用途分为预热区域与非预热区域,在预热区域设置预热时间为1小时。
步骤103,设定第二周期,修正各功能区域设定的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根据时间获得多个加热模式;在一个示例中,加热模式包括:功能区域、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在一个示例中,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
步骤104,基于时间,调取对应的加热模式,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
具体地,设定第二周期,第二周期可以为20-30天,将第二周期采集的加热数据用来修正各功能区域设定的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获得针对各功能区域的多个加热模式,其中,加热模式包括:功能区域、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根据功能区域与时间,调取对应的加热模式,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
本发明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及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提高其利用率。
应用示例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一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移动式电暖画包括:支架1;加热碳晶板2,设置于支架1内;脚轮3,设置于支架1底端,用于移动移动式电暖画;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其中,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处理器,获取加热数据,其中,加热数据包括:温度变化、用户的位置、处于该位置的起始时间与时长,进而设定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控制器,根据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其中,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控制加热碳晶板2的加热与轮毂电机4;轮毂电机4,用于驱动脚轮3的移动;充电电源,为上述部件提供电力支持。
设定第一周期为7天,在第一周期内通过热成像传感器采集用户在客厅活动的时间为8:00-12:00、13:00-16:00、18:00-20:00、21:00-22:00,卧室活动的时间为22:00-7:00,餐厅与厨房活动的时间为12:00-13:00、16:00-18:00,卫生间活动的时间为20:00-21:00,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变化。由于卧室为预热区域,根据用户进入卧室的起始时间与时长,以及卧室的温度变化等数据,设定移动式电暖画在卧室的加热起始时间为21:00,加热时长为10h,其中,20:00-22:00为第一热量加热,22:00-23:00为第二热量加热,23:00-5:00为第三热量加热,5:00-6:00为第一热量加热;针对客厅的加热包括:8:00-12:00为第二热量加热,13:00-16:00为第二热量加热,18:00-20:00为第二热量加热;针对餐厅与厨房的加热包括:12:00-13:00为第二热量加热,16:00-18:00为第三热量加热;针对卫生间的加热包括:20:00-21:00为第二热量加热。
设定第二周期为25天,将第二周期采集的加热数据用来修正卧室设定的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获得针对卧室的加热模式,包括:功能区域为卧室,加热时长为10h,20:00-22:00为第一热量加热,22:00-23:00为第二热量加热,23:00-5:00为第三热量加热,5:00-6:00为第一热量加热;针对客厅的加热模式,包括:功能区域为客厅,8:00-12:00为第二热量加热,13:00-16:00为第二热量加热,18:00-20:00为第二热量加热;获得针对餐厅与厨房的加热模式,包括:功能区域为餐厅与厨房,12:00-13:00为第二热量加热,16:00-18:00为第三热量加热;针对卫生间的加热模式,包括:功能区域为卫生间,20:00-21:00为第二热量加热。根据功能区域与时间,移动式电暖画移动至功能区域进行加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及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提高其利用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电暖画,包括:
支架;
加热碳晶板,设置于所述支架内;
脚轮,设置于所述支架底端,用于移动所述移动式电暖画;
传感器,用于采集加热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
处理器,获取所述加热数据,进而设定加热位置、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
控制器,根据所述加热位置、所述加热起始时间、所述加热时长与所述加热温度等级,控制所述加热碳晶板的加热与轮毂电机;
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脚轮的移动;
充电电源,为上述部件提供电力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暖画,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暖画,其中,所述加热数据包括:温度变化、用户的位置、处于该位置的起始时间与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暖画,其中,所述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电暖画的自移动方法,包括:
设定第一周期,在第一周期内通过传感器采集加热数据;
基于所述加热数据,设定各功能区域的加热起始时间、加热时长与加热温度等级,并控制所述移动式电暖画移动至该功能区域进行加热;
设定第二周期,修正所述各功能区域设定的所述加热起始时间、所述加热时长与所述加热温度等级,根据时间获得多个加热模式;
基于所述时间,调取所述对应的加热模式,实现电暖画的自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方法,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移动方法,其中,通过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加热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热成像传感器采集用户进入该功能区域的起始时间与时长;
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得该功能区域的温度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模式包括:所述功能区域、所述加热起始时间、所述加热时长与所述加热温度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温度等级包括:第一热量加热、第二热量加热与第三热量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方法,其中,所述功能区域包括:预热区域与非预热区域,所述预热区域设置预热时间为1小时。
CN201710442351.1A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Pending CN107191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2351.1A CN107191999A (zh)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2351.1A CN107191999A (zh)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1999A true CN107191999A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7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2351.1A Pending CN107191999A (zh) 2017-06-13 2017-06-13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19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843A (zh) * 2018-03-08 2018-09-14 芜湖泰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电视机的自移动方法
CN108954725A (zh) * 2018-07-25 2018-12-07 浙江工业大学 带移动测温系统的节能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14646142A (zh) * 2022-03-18 2022-06-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0762A1 (de) * 1997-01-11 1998-07-16 Jan Bruegge Raumthermostat für Heizungs- oder Klimaanlagen
CN2302150Y (zh) * 1997-08-27 1998-12-30 朱全阳 电热取暖画
CN104075371A (zh) * 2013-03-26 2014-10-0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65402A (zh) * 2013-05-17 2014-11-26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系统
CN105890021A (zh) * 2014-12-22 2016-08-24 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低电磁辐射的可移动取暖器
CN105928061A (zh) * 2016-04-27 2016-09-07 深圳市智能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装置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0762A1 (de) * 1997-01-11 1998-07-16 Jan Bruegge Raumthermostat für Heizungs- oder Klimaanlagen
CN2302150Y (zh) * 1997-08-27 1998-12-30 朱全阳 电热取暖画
CN104075371A (zh) * 2013-03-26 2014-10-0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65402A (zh) * 2013-05-17 2014-11-26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系统
CN105890021A (zh) * 2014-12-22 2016-08-24 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低电磁辐射的可移动取暖器
CN105928061A (zh) * 2016-04-27 2016-09-07 深圳市智能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843A (zh) * 2018-03-08 2018-09-14 芜湖泰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电视机的自移动方法
CN108954725A (zh) * 2018-07-25 2018-12-07 浙江工业大学 带移动测温系统的节能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14646142A (zh) * 2022-03-18 2022-06-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4646142B (zh) * 2022-03-18 2024-04-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1999A (zh) 移动式电暖画及其自移动方法
CN103767467A (zh) 一种保温水杯套
CN107166491A (zh) 远程控制的移动式电暖画及远程控制方法
CN107192004A (zh) 自动提示的电暖画
CN205606884U (zh) 储水式热水器及控制系统
CN107166487A (zh) 电暖画自调控方法
CN204629671U (zh) 蓄热式电暖器
CN206540226U (zh) 一种智能电取暖炉
CN203112688U (zh) 一种新型玻璃钢化炉
CN203163051U (zh) 床板或土炕炕板加热装置
CN207683418U (zh) 一种房车整体卫生间墙体
CN205807824U (zh) 一种家用对流暖风机
CN204111159U (zh) 一种能够回收主机余热的扶手带加热装置
CN209037648U (zh) 婴儿车
CN205333550U (zh) 相变墙体整体保温隔热效果测试装置
CN202183881U (zh) 一种新型电热板
CN206905087U (zh) 一种畜牧养殖场取暖装置
CN204880473U (zh) 燃气辅助制热结构和空调器
CN204611919U (zh) 一种太阳能地暖装置
CN103388857A (zh) 一种热管自回温式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
CN103742968B (zh) 高效节能对流传热取暖装置
CN107166488A (zh) 电暖画自保护方法
CN207648904U (zh) 电力蓄能取暖装备
CN209470290U (zh) 一种油汀式电暖器
CN204519378U (zh) 一种发热棉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