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0898A -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0898A
CN107190898A CN201710511054.8A CN201710511054A CN107190898A CN 107190898 A CN107190898 A CN 107190898A CN 201710511054 A CN201710511054 A CN 201710511054A CN 107190898 A CN107190898 A CN 107190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hannel
shaped steel
weld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10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健
叶建长
汪英和
范垚垚
沈君冰
艾迪飞
张世阳
卢闪闪
罗忠芝
马春玥
周超
陈仲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110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0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0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0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 E04B5/40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with metal form-sla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E04G11/50Girders, beams, or the like as supporting members for 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其具有一底板,所述底板由复数块钢板拼接组成,所述钢板上间隔固定有复数个型钢,每块钢板上的相邻型钢之间连接有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上部;所述底板上浇筑有混凝土。在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型钢之间连接有吊筋,相邻钢板拼接缝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所述扁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钢板上。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有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相邻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有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上部。本发明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钢板上焊接型钢作为反梁,提高了钢板对超厚楼板的混凝土荷载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楼板的浇筑模板通常需要搭设支撑架,通过该支撑架对模板进行支撑,由此进行楼板的混凝土浇筑。但是对于一些楼板下层存在贵重物品、大型物体或下层为密闭空间等的超厚楼板而言,由于其楼板下层存在以上情况,故无法进行支模作业或拆模作业,即无法搭设模板的支撑架,从而需要一种能承受超厚楼板较大混凝土荷载的免支模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避免进行支模、拆模的作业,且能承受超厚楼板浇筑时其混凝土的荷载。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其具有一由复数块钢板拼接组成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固定有复数个型钢,每块钢板上的相邻型钢之间连接有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上部;所述底板上浇筑有混凝土。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改进在于,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所述扁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拼接缝两侧的钢板上。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有弯折状的吊筋,所述吊筋位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下方,且所述吊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型钢,所述吊筋的弯折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有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有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上部。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边缘位置处的相邻型钢之间焊接有封边槽钢,所述封边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型钢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底板的边缘。
本发明还公开有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加工复数块钢板,并在所述钢板上间隔固定复数个型钢,以及在每块钢板上的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上部;
b.将加工制作完成的钢板分别吊装至设计位置;
c.将相邻钢板进行拼接;
d.清理钢板上的杂物,之后在钢板上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的改进在于,步骤a还包括:
在每块钢板上的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弯折状的吊筋,所述吊筋位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下方,且所述吊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所述吊筋的弯折底部焊接连接于所述钢板;
步骤c进一步包括:
在相邻所述钢板拼接缝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并将所述扁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拼接缝两侧的钢板上;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弯折状的吊筋,所述吊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所述吊筋的弯折底部焊接连接于所述扁钢。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a还包括:
在每块钢板上的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
步骤c进一步包括: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焊接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下部;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焊接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上部。
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钢板上焊接型钢作为反梁,提高了钢板对超厚楼板的混凝土荷载的承载能力,并且型钢位于钢板上方,与楼板的混凝土形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不会减少楼板下层的净空。此外,本发明中的钢板在作为底模模板的同时,也充当楼板的下吊顶,并且在相邻钢板接缝处上方采用扁钢焊接拼接,保证了楼板下方的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E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F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C-C剖面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D剖面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G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6中H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免支撑超厚楼板的第三槽钢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至图9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单向受力的免支模超厚楼板,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为双向受力的免支模超厚楼板。
如图1至图3、图6至图8,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具有一由复数块钢板11拼接组成的底板10,较佳地,所述钢板11为镀锌钢板。所述底板10上间隔焊接固定有复数个平行设置的型钢20,该复数个型钢20的下翼缘板与所述钢板11焊接连接;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横向连接有复数个第一槽钢30,该复数个第一槽钢30沿型钢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槽钢30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上部,从而所述第一槽钢30将型钢20连接在一起,让整体架构更强固稳定且便于吊装。所述底板10上在后续施工时浇筑有混凝土70,所述型钢20以及所述第一槽钢30即埋设于浇筑的混凝土70内部。
较佳地,如图3、图4以及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一槽钢30在焊接前需根据型钢20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对第一槽钢30的第一侧边301的两端进行切割,而焊接时,所述第一槽钢30的第一侧边301朝向上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槽钢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钢20焊接。从而焊接时,所述第一槽钢30的第一侧边30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一槽钢30的顶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的顶面平齐,且该第一侧边30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所述第一槽钢30的第二侧边30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即免支模超厚楼板设置为单向受力时,相邻所述钢板11的拼接缝15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50,所述扁钢50的两侧分别焊接在所述拼接缝15两侧的钢板11上。该拼接缝15处采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进行抹缝处理。如图3所示,相邻所述型钢20之间还焊接有复数个吊筋40、41,所述吊筋40、41略呈V字形弯折状,所述吊筋40、41位于所述第一槽钢30的下方,且所述吊筋40、41的两端分别与型钢20的腹板焊接连接。结合图4,位于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吊筋40的弯折底部与所述钢板11焊接固定;结合图5,位于相邻两块钢板11之间拼接缝60两侧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吊筋31的弯折底部与扁钢50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即免支模超厚楼板设置为双向受力时,相邻所述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有复数个第二槽钢60、61,所述第二槽钢60、61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下部,位于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为第二槽钢60,位于相邻两块钢板11之间拼接缝15两侧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为第二槽钢61,所述第二槽钢61位于所述拼接缝15的上方,相邻钢板11通过所述第二槽钢61拼接为底板10,所述拼接缝15处采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进行抹缝处理。
较佳地,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槽钢61在焊接前需根据型钢20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对第二槽钢61的第一侧边611的两端进行切割,而焊接时,所述第二槽钢61的第一侧边611朝向下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槽钢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钢20焊接。从而焊接时,所述第二槽钢61的第一侧边61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二槽钢61的底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下翼缘板的底面平齐,并与所述钢板11焊接;此外,该第一侧边61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下翼缘板;所述第二槽钢61的第二侧边61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所述第二槽钢60与上述第二槽钢61的切割和焊接方式类似(如图9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0所示,相邻两块钢板11的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有复数个第三槽钢31,所述第三槽钢31的两端连接于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的上部。与前述第一槽钢30的切割和焊接方式类似,焊接时,所述第三槽钢31的第一侧边311朝向上方设置,所述第三槽钢31的第一侧边31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三槽钢31的顶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的顶面平齐,且该第一侧边31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所述第三槽钢31的第二侧边31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图6和图7、图11,在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中,所述底板10边缘位置处的相邻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有封边槽钢70、71,即封边槽钢70、71垂直于所述型钢2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封边槽钢70、71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下部。位于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为封边槽钢70,位于相邻两块钢板11之间拼接缝15两侧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为封边槽钢71,所述封边槽钢71位于所述拼接缝15的上方,所述封边槽钢70、71的切割和焊接方式与前述第二槽钢60、61的切割和焊接方式类似。该封边槽钢70、71用以加强免支模超厚楼板的稳固性,防止底板10的边缘处因受力较大出现变形。
较佳地,如图1至图3、图6至图8所示,所述型钢20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底板10的边缘,从而便于将底板10置于楼板周围的建筑结构上,当与型钢20垂直的方向上需要锚固时,在底板10边缘处的两个型钢20外侧焊接锚固槽钢80、81,所述锚固槽钢80焊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下部,所述锚固槽钢81焊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上部,由此,增强底板10置于楼板周围建筑结构上的稳定性。
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为单向受力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只在型钢20的长度方向产生受力,故与型钢20垂直的方向不受力,即型钢20的垂直方向无需设置受力较大的钢结构,从而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型钢20作为单向受力的支撑结构,第一槽钢30对型钢20进行连接,便于吊装工作,吊筋40、41则进一步加强型钢20的连接,以及整个钢结构的稳固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为双向受力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在型钢20的长度方向以及垂直方向均存在受力,故在型钢20的垂直方向设置第二槽钢60、61,作为型钢20垂直方向的受力支撑结构,从而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型钢20以及第二槽钢60、61作为双向受力的支撑结构,并通过第三槽钢31的设置增强整体钢结构的连接稳固性。
结合图1至图10,本发明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加工复数块钢板11,并在所述钢板11上间隔焊接固定复数个平行设置的型钢20,该复数个型钢20的下翼缘板与钢板11焊接连接,还需在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所述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复数个第一槽钢30,所述第一槽钢30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上部;
b.将加工制作完成的钢板11分别吊装至设计位置,即通过预先测量放线确定的每块钢板11的指定位置;
c.将设计位置处的相邻钢板11进行拼接,该复数块钢板11拼接完成后形成一完整底板10;
d.清理钢板11上的杂物,之后在钢板11上浇筑混凝土70,形成超厚楼板。
较佳地,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槽钢30在焊接前需根据型钢20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对第一槽钢30的第一侧边301的两端进行切割,而焊接时,所述第一槽钢30的第一侧边301朝向上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槽钢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钢20焊接。从而焊接时,所述第一槽钢30的第一侧边30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一槽钢30的顶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的顶面平齐,且该第一侧边30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所述第一槽钢30的第二侧边30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5,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a还包括:
在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焊接复数个弯折状的吊筋40,所述吊筋40位于所述第一槽钢30的下方。所述吊筋40略呈V字形,其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腹板,所述吊筋40的弯折底部焊接连接于所述钢板11。
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c进一步包括:
在相邻所述钢板11的拼接缝15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50,并将所述扁钢50的两侧分别焊接在拼接缝15两侧的钢板11上。该拼接缝15处采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进行抹缝处理;
在相邻所述钢板11的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之间焊接弯折状的吊筋31,所述吊筋31略呈V字形,且该吊筋31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吊筋31的弯折底部焊接连接于扁钢50。
进一步地,结合图6至图10,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步骤a还包括:
在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第二槽钢60,所述第二槽钢60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下部;所述第二槽钢60在焊接前需根据型钢20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对第二槽钢60的第一侧边601的两端进行切割,而焊接时,所述第二槽钢60的第一侧边601朝向下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槽钢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钢20焊接。从而焊接时,所述第二槽钢60的第一侧边60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二槽钢60的底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下翼缘板的底面平齐,并与所述钢板11焊接,且该第一侧边60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下翼缘板;所述第二槽钢60的第二侧边60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
步骤c进一步包括:
在相邻所述钢板11的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复数个第二槽钢61,所述第二槽钢61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的下部;所述第二槽钢61位于所述拼接缝15的上方,相邻钢板11通过所述第二槽钢61拼接为底板10,所述拼接缝15处采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进行抹缝处理。与上述第二槽钢60的切割和焊接方式类似,所述第二槽钢61在焊接前需根据型钢20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对第二槽钢61的第一侧边611的两端进行切割,而焊接时,所述第二槽钢61的第一侧边611朝向下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槽钢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钢20焊接。从而焊接时,所述第二槽钢61的第一侧边61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二槽钢61的底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下翼缘板的底面平齐,并与所述钢板11焊接;此外,该第一侧边61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下翼缘板;所述第二槽钢61的第二侧边61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之间横向焊接复数个第三槽钢31,所述第三槽钢31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拼接缝15两侧的型钢20的上部。从而,所述型钢20通过所述第二槽钢61、第三槽钢31连接在一起。与前述第一槽钢30的切割和焊接方式类似,所述第三槽钢31的第一侧边311朝向上方设置,所述第三槽钢31的第一侧边311两端被切割的部分与型钢20的上翼缘板相配合,让第三槽钢31的顶面与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的顶面平齐,且该第一侧边311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上翼缘板;所述第三槽钢311的第二侧边312的两端分别紧贴所述型钢20的腹板。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图6和图7、图11,在本发明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底板10边缘位置处的相邻型钢20之间还横向焊接有封边槽钢70、71,即封边槽钢70、71垂直于所述型钢2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封边槽钢70、71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下部。位于每块钢板11上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封边槽钢70在步骤a中与第一槽钢30一起预先加工;位于相邻两块钢板11之间拼接缝15两侧的相邻型钢20之间的封边槽钢71在步骤c用于对钢板11进行拼接,所述封边槽钢61位于所述拼接缝15的上方,所述封边槽钢70、71的切割和焊接方式与前述第二槽钢60、61的切割和焊接方式类似。该封边槽钢70、71用以加强免支模超厚楼板的稳固性,防止底板10的边缘处因受力较大出现变形。
较佳地,如图1至图3、图6至图8所示,所述型钢20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底板10的边缘,从而便于将底板10置于楼板周围的建筑结构上,当与型钢20垂直的方向上需要锚固时,在底板10边缘处的两个型钢20外侧焊接锚固槽钢80、81,所述锚固槽钢80焊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下部,所述锚固槽钢81焊接于所述型钢20的上部,由此,增强底板10置于楼板周围建筑结构上的稳定性。所述锚固槽钢80、81在步骤a中进行预先加工焊接。
拼接时,将每块钢板11吊至设计位置,由于型钢20的端部延伸出底板10的边缘,从而每块钢板11通过型钢20的端部架设在楼板周围的建筑结构上,之后将吊具撤离,对相邻钢板11之间的钢构件进行焊接,即完成整个钢结构的制作,然后在底板10上进行混凝土90的浇筑,由此完成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
在拼接时,有可能由于楼板周围建筑结构的高度限制,型钢20的端部无法置于该建筑结构上。在该种情况下,型钢20的端部不作延伸,事先在楼板周围的建筑结构中施工预埋件,并在型钢20的端部设置耳板,使耳板与预埋件临时固定,由此撤出吊具,对相邻钢板11进行拼接,避免吊具吊装时对钢板11的拼接既不准确,又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在本发明中,吊筋的具体形状根据型钢的尺寸和相邻型钢的间距进行调整,此外,在单向受力楼板中,相邻型钢之间的第一槽钢的间隔距离根据吊装需求设置,在双向受力楼板中,相邻型钢之间的第一槽钢的间隔距离根据受力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钢板上焊接型钢作为反梁,从而提高钢板拼接形成的底板对于超厚楼板的混凝土荷载的承载能力;
2)型钢位于底板上方,与混凝土形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超厚楼板,并且不会减少楼板下层的净空;
3)底板在作为底部模板的同时,还可以充当超厚楼板的下吊顶;
4)在相邻钢板之间焊接扁钢或者第二槽钢进行拼接,且将扁钢或者第二槽钢焊接在钢板上方,并对相邻钢板之间的拼接缝采用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进行抹缝处理,从而保证超厚楼板下方的平整度,不影响其外观。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由复数块钢板拼接组成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固定有复数个型钢,每块钢板上的相邻型钢之间连接有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上部;所述底板上浇筑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所述扁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拼接缝两侧的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有弯折状的吊筋,所述吊筋位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下方,且所述吊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型钢,所述吊筋的弯折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有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有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边缘位置处的相邻型钢之间焊接有封边槽钢,所述封边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底板的边缘。
8.一种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加工复数块钢板,并在所述钢板上间隔固定复数个型钢,以及在每块钢板上的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第一槽钢,所述第一槽钢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上部;
b.将加工制作完成的钢板分别吊装至设计位置;
c.将相邻钢板进行拼接;
d.清理钢板上的杂物,之后在钢板上浇筑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
在每块钢板上的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弯折状的吊筋,所述吊筋位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下方,且所述吊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所述吊筋的弯折底部焊接连接于所述钢板;
步骤c进一步包括:
在相邻所述钢板拼接缝位置上方覆盖设置有一扁钢,并将所述扁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拼接缝两侧的钢板上;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弯折状的吊筋,所述吊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所述吊筋的弯折底部焊接连接于所述扁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支模超厚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
在每块钢板上的相邻所述型钢之间焊接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焊接连接于所述型钢的下部;
步骤c进一步包括: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焊接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下部;
在相邻所述钢板的拼接缝两侧的型钢之间焊接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焊接连接于拼接缝两侧的型钢的上部。
CN201710511054.8A 2017-06-29 2017-06-29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7190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1054.8A CN107190898A (zh) 2017-06-29 2017-06-29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1054.8A CN107190898A (zh) 2017-06-29 2017-06-29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0898A true CN107190898A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80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1054.8A Pending CN107190898A (zh) 2017-06-29 2017-06-29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08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261A (zh) * 2018-01-03 2018-05-08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钢骨型剪力墙的水平拼接方法
CN108005285A (zh) * 2018-01-22 2018-05-08 齐齐哈尔大学 一种钢筋骨架间距可调式的多层叠合板
CN111305470A (zh) * 2020-02-24 2020-06-19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首节空腹式几何体型钢混凝土柱施工工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7389A (ja) * 2002-12-18 2004-07-15 Jfe Engineering Kk フラットスラブ構造
CN102209821A (zh) * 2008-11-07 2011-10-05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用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的型钢梁
JP2012007348A (ja) * 2010-06-23 2012-01-12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床スラブ
CN202559570U (zh) * 2012-05-09 2012-11-28 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免拆底模薄壁型钢轻型组合楼板
CN206971510U (zh) * 2017-06-29 2018-02-0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免支模超厚楼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7389A (ja) * 2002-12-18 2004-07-15 Jfe Engineering Kk フラットスラブ構造
CN102209821A (zh) * 2008-11-07 2011-10-05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用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的型钢梁
JP2012007348A (ja) * 2010-06-23 2012-01-12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床スラブ
CN202559570U (zh) * 2012-05-09 2012-11-28 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免拆底模薄壁型钢轻型组合楼板
CN206971510U (zh) * 2017-06-29 2018-02-0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免支模超厚楼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261A (zh) * 2018-01-03 2018-05-08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钢骨型剪力墙的水平拼接方法
CN108005285A (zh) * 2018-01-22 2018-05-08 齐齐哈尔大学 一种钢筋骨架间距可调式的多层叠合板
CN108005285B (zh) * 2018-01-22 2024-01-30 齐齐哈尔大学 一种钢筋骨架间距可调式的多层叠合板
CN111305470A (zh) * 2020-02-24 2020-06-19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首节空腹式几何体型钢混凝土柱施工工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6713B (zh) 半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建造方法
CN108797638A (zh) 基于复合底板的一体化装配式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84913U (zh) 一种两段式叠合板接缝吊模工具
CN207453459U (zh) 一种叠合楼板后浇带支模结构
CN106555453A (zh) 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空心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82764U (zh) 一种端部开槽的密拼叠合楼板连接节点结构
CN207194268U (zh) 底模可重复利用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0586304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工艺
CN106088651B (zh) 混凝土楼板的加固结构
CN108342973A (zh) 整跨预制安装的h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及施工方法
CN107476341A (zh) 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地铁车站预制板拼装方法
CN208441138U (zh) 基于复合底板的一体化装配式管廊
CN107190898A (zh)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06019A (zh) 大跨度悬索桥门型索塔施工方法
CN114770706B (zh) 一种轻型t梁预制装备及预制安装施工方法
CN107130715A (zh) 一种后浇齿槽连接装配式楼屋盖的施工方法
CN206109960U (zh) 一种能够快速施工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
CN205100082U (zh) 一种预制组装型钢混组合梁桥
CN110359586A (zh) 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483061U (zh) 后浇带支护模
CN206722216U (zh) 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小梁
CN106149877A (zh) 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柱与梁板节点处的对接结构及方法
CN211850813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降板施工模具
CN109837924B (zh) 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
CN206971510U (zh) 免支模超厚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8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2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Century Avenue, No. 27, layer 1568, layer

Applicant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