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1918A - 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1918A
CN107181918A CN201710293062.XA CN201710293062A CN107181918A CN 107181918 A CN107181918 A CN 107181918A CN 201710293062 A CN201710293062 A CN 201710293062A CN 107181918 A CN107181918 A CN 107181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s
video camera
dynamic
infrared light
acquisition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30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1918B (zh
Inventor
姚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li Visu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Reali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li Visu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li Visu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li Visu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81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1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光学动捕摄像机包括红外光源,所述拍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本发明通过根据被捕捉物与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自动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可以自适应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亮度和曝光时间,避免红外光源长期处于高亮状态,降低其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拍摄距离摄像机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糊现象,提高动捕摄像机捕捉物体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光学动捕摄像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实现虚拟现实仿真的技术,近年来在影视、娱乐、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应用广泛。动作捕捉主要依托光学动捕摄像机来实现现实物体的动作捕捉和采集,然后通过计算机等数据处理终端对光学动捕摄像机所采集到的电子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在计算机中虚拟数据的形式将现实中物体还原为虚拟物体。
然而,由于动态的现实物体在做出各种动作时,其与光学动捕摄像机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而现有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通常是针对与摄像机之间距离较远的物体设置的,不具备根据距离自适应调节拍摄参数的功能,为了确保距离较远的物体能够被捕捉到,摄像机的光源始终处于高亮度状态,曝光时间也相对较长,导致光源发热量大,严重减少其使用寿命,且在捕捉与摄像机距离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会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糊,严重降低了捕捉物体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光学动捕摄像机不具备根据距离自适应调节拍摄参数的功能,为了确保距离较远的物体能够被捕捉到,摄像机的光源始终处于高亮度状态,曝光时间也相对较长,导致光源发热量大,严重减少其使用寿命,且在捕捉与摄像机距离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会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糊,严重降低了捕捉物体的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包括红外光源,所述拍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光学动捕摄像机包括红外光源,所述拍摄控制系统包括:
距离获取模块,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拍摄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被捕捉物与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自动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可以自适应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亮度和曝光时间,避免红外光源长期处于高亮状态,降低其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拍摄距离摄像机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糊现象,提高动捕摄像机捕捉物体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步骤S11的流程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区域图像信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10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单元12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中,光学动捕摄像机包括红外光源,所述拍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被捕捉物具体是指任何静态或者动态的物体,例如人、机器人、动物、自动导引车等等,被捕捉物与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可以等效视为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光心之间的距离。
在具体应用中,被捕捉物与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检测红外光源发射到被捕捉物并被该被捕捉物反射回来的时间计算得到,距离=时间*光束/2。
步骤S20: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在具体应用中,被捕捉物距离镜头越远,其所反射的红外光线越少,使得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阵列获得的光子量越少,一般图像传感器对红外光波段的量子效率都比较低,因此需要比较高亮度的红外光源,当被捕捉物距离摄像机越远,就需要红外光源发出较强的光才能确保有足够的反射光能被图像传感器记录。一般情况下,由于被捕捉物体是运动的,通常会将红外光源的亮度调节到最大,来确保被捕捉物体移动到离光学动捕摄像机较远的位置时都能有足够的光照,然而,红外光源的亮度过高会导致其发热量较大,严重减少光源寿命甚至会影响摄像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根据被捕捉物体与光学动捕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来自动调节红外光源的亮度,以在被捕捉物体距离摄像机较近时,降低红外光源的亮度,以减少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被捕捉物体是运动的,而一般情况下,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曝光时间是根据距离较远的被捕捉物体来设定的,当被捕捉物体距离光学动捕摄像机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时,则会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块现象,降低了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捕捉能力。因此,需要根据被捕捉物体与光学动捕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来自动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曝光时间,以在被捕捉物体距离光学动捕摄像机较近时,缩短曝光时间,消除运动模糊现象,提高捕捉能力。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被捕捉物与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自动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可以自适应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亮度和曝光时间,避免红外光源长期处于高亮状态,降低其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拍摄距离摄像机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糊现象,提高动捕摄像机捕捉物体的能力。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是在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做的改进,与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中的步骤S20具体包括:
步骤S21:保持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曝光时间;
或者,包括步骤S22:保持曝光时间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为:所述距离与所述曝光时间正相关,所述距离越大,所述曝光时间越长;第二预设关系为:所述距离与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正相关,所述距离越大,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越高。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预先根据距离和曝光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对应关系表或对应关系曲线;第二预设对应关系也可以为预先根据距离和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对应关系表或对应关系曲线。
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同时调节曝光时间和红外光源的亮度来实现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与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第三预设对应关系,同时调节所述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对应关系为:所述距离与所述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正相关,所述距离越大,所述曝光时间越长且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越高。
在具体应用中,第三预设对应关系可以为预先根据距离与曝光时间和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对应关系表或对应关系曲线。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和第三预设对应关系均可以预先根据多次实验统计得到,例如:
在一定的环境光照条件下,将被捕捉对象放置于距离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a米处,不断调节曝光时间或红外光源的亮度直到获得符合成像标准的图像为止,记录此时的距离a、曝光时间和红外光源的亮度,建立这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按照上述方式不断调节距离a,得到多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多组对应关系生成上述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第二预设对应关系或者第三预设对应关系。
理论上实验次数越多、距离调节跨度越大,所得到的对应关系越精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光学动捕摄像机所能适用的拍摄距离也就越远。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距离与曝光时间或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来调节曝光时间或红外光源的亮度,可以实现提高拍摄参数的调节效率。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或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拍摄参数;
步骤S40: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未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将所述拍摄参数调节为预设拍摄参数,所述预设拍摄参数包括预设曝光时间和预设红外光源亮度。
图3仅示出步骤S30和步骤S40在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之后实施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手动调节模式具体是指由用户手动调节拍摄参数的模式;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具体是指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和个人意愿,通过光学动捕摄像机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观手动输入的用于调节拍摄参数的指令,人机交互界面具体可以包括虚拟或实体功能按钮、触摸显示屏等;预设拍摄参数具体是指预先设置的能够适配不同拍摄环境的拍摄参数,该预设拍摄参数通常由用户预先自行设置,或者属于系统默认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适配所有拍摄环境,可以预先将红外光源的亮度设置为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亮度。
在具体应用中,若用户未手动将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当前调节模式设置为手动调节模式,则默认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当前调节模式为自动调节模式,即光学动捕摄像机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调节方式,自动根据距离来调节拍摄参数。
本实施例通过在手动调节模式下根据用户的指令调节拍摄参数,并在用户未输入指令时将拍摄参数调节为预设拍摄参数,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是在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做的改进,与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中的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1:获取被捕捉物的场景拍摄图像。
本实施例中,场景拍摄图像是指包括被捕捉物和背景在内的图像,该场景拍摄图像可以是未通过光学动捕摄像机完成拍摄时,在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屏或镜头中预览显示的实时画面,也可以是已经拍摄完成得到的由电子图像数据构成的图像。
步骤S12: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本实施例中,反光球主要用于对照射到其表面的红外光进行反射,反射的红外光依次通过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红外带通滤光单元后被图像传感器所感应,从而得到数字图像数据,最终还原显示为人眼可以看到的视觉图像。在具体应用中,被捕捉物上绑定有多个反光球。
本实施例中,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是指场景拍摄图像中反光球所对应的像素区域中的可以被有效识别的沿横径向方向上排列的像素点个数,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是指场景拍摄图像中反光球所对应的像素区域中的可以被有效识别的沿纵径向方向上排列的像素点个数。本实施例中所指的横径向和纵径向是按照场景拍摄图像中像素点的排列方向定义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通常像素点都是以矩阵形式排列,包括若干行和若干列,若将像素点的行方向定义为横径向,则像素点的列方向为纵径向;若将像素点的列方向定义为横径向,则像素点的行方向为纵径向。
步骤S13:根据所述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横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或根据所述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纵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是指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元件阵列中横向排列的感光元件个数,同理,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是指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元件阵列中纵向排列的感光元件个数,横向和纵向的定义规则与上述横纵径向和纵径向的定义规则相同;镜头的横向视场角即为平行于上述横径向或横向方向的视场角,镜头的纵向视场角即为平行于上述纵径向或纵向方向的视场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中根据所述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横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其中,L表示距离,N1表示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SIZE表示反光球的直径,n1表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FOV1表示光学动捕摄像机镜头的横向视场角;
对应的,步骤S13中,根据所述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纵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其中,L表示距离,N2表示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SIZE表示反光球的直径,n2表示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FOV2表示光学动捕摄像机镜头的纵向视场角。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可以精确计算得到光学动捕摄像机拍摄得到的场景图像中的反光球所在像素区域的像素大小,从而可以根据该像素大小可以精确计算得到被捕捉物与光学动捕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2具体包括:
步骤S121: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多个反光球所对应的多个区域图像信息。
本实施例中,区域图像信息即为场景拍摄图像中每个反光球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数字图像数据信息,如图6示例性的示意出了一个反光球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数字图像数据信息,该数字图像数据信息为将场景拍摄图像放大至可以看清每一个像素点时所显示的图像。
步骤S122:获取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每一行像素或每一列像素中像素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亮像素个数。
在具体应用中,只有当像素点的灰度值大于一定值时,该像素点才能够被识别为有效像素,因此,需要预先设定灰度阈值来筛选出可以被有效识别的有效像素个数,可以被有效识别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可以被人眼看见,或者被图像传感器感应到。预设灰度阈值可以根据光学动捕摄像机的自身性能来设置,具体与其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所能支持的最大拍摄像素有关,灵敏度越高、像素越大,预设灰度阈值可以设置的越小。
步骤S123:根据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所有行像素或所有列像素所对应的多个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大亮像素个数。
在具体应用中,每一区域图像信息包括多行像素,每一行像素对应一个亮像素个数,因此,每一区域图像信息均对应多个亮像素个数,从多个亮像素个数中亮度最大的像素个数即为最大亮像素个数。例如:某一区域图像信息包括5行像素,5行像素中每一行像素所对应的亮像素个数分别为1、3、4、3、1,该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所有亮像素中,亮度最大的像素个数为4,即该区域图像信息的最大亮像素个数为4;同理可以推断得到根据某一区域图像信息的列像素获取最大亮像素个数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24:根据多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小值,所述最小值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在具体应用中,每个区域图像信息对应一个最大亮像素个数,多个区域图像信息对应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从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中选取最大亮像素个数最小的值,即为所述最小值,该最小值即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其中,若多个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均是根据行像素获取的,则该最小值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若多个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均是根据列像素获取的,则该最小值为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反光球在场景拍摄图像中所在像素区域的最大亮像素个数,可以简单有效的确定反光球在场景拍摄图像中所在像素区域失误有效像素个数。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100,用于执行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其包括:
距离获取模块10,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拍摄参数调节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在具体应用中,拍摄参数调节模块20可以是光学动捕摄像机的人机交互界面。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被捕捉物与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自动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可以自适应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红外光源亮度和曝光时间,避免红外光源长期处于高亮状态,降低其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拍摄距离摄像机较近且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由于曝光时间过长而产生运动模糊现象,提高动捕摄像机捕捉物体的能力。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图7所示的拍摄控制系统进一步改进得到的拍摄控制系统100,用于执行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拍摄参数调节模块20包括:
曝光时间调节单元21,用于保持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曝光时间;
亮度调节单元22,用于保持所述曝光时间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拍摄参数调节模块20还包括:
同步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与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第三预设对应关系,同时调节所述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距离与曝光时间或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来调节曝光时间或红外光源的亮度,可以实现提高拍摄参数的调节效率。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图7或图8所示的拍摄控制系统进一步改进得到的拍摄控制系统100,用于执行图3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与图7或图8所示的拍摄控制系统不同之处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手动调节模块30,用于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拍摄参数;
初始状态恢复模块40,用于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未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将所述拍摄参数调节为预设拍摄参数,所述预设拍摄参数包括预设曝光时间和预设红外光源亮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手动调节模式下根据用户的指令调节拍摄参数,并在用户未输入指令时将拍摄参数调节为预设拍摄参数,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调节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图7所示的拍摄控制系统进一步改进得到的拍摄控制系统100,用于执行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距离获取模块10包括:
场景图像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所述被捕捉物的场景拍摄图像;
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单元12,用于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距离计算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横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距离,或根据所述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纵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距离计算单元13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其中,L表示距离,N1表示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SIZE表示反光球的直径,n1表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FOV1表示光学动捕摄像机镜头的横向视场角;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公式计算所述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其中,L表示距离,N2表示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SIZE表示反光球的直径,n2表示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FOV2表示光学动捕摄像机镜头的纵向视场角。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可以精确计算得到光学动捕摄像机拍摄得到的场景图像中的反光球所在像素区域的像素大小,从而可以根据该像素大小可以精确计算得到被捕捉物与光学动捕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拍摄控制系统100中的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单元12包括用于执行图6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的结构,该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单元12包括:
区域图像信息获取子单元121,用于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多个反光球所对应的多个区域图像信息;
亮像素个数获取子单元122,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每一行像素或每一列像素中像素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亮像素个数;
最大亮像素个数获取子单元123,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所有行像素或所有列像素所对应的多个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大亮像素个数;
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子单元124,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小值,所述最小值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反光球在场景拍摄图像中所在像素区域的最大亮像素个数,可以简单有效的确定反光球在场景拍摄图像中所在像素区域失误有效像素个数。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单元或子单元,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系统中的模块、单元或子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包括红外光源,所述拍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包括:
保持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曝光时间;
或者,保持所述曝光时间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拍摄参数;
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未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将所述拍摄参数调节为预设拍摄参数,所述预设拍摄参数包括预设曝光时间和预设红外光源亮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被捕捉物的场景拍摄图像;
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根据所述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横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距离,或根据所述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纵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目标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包括:
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多个反光球所对应的多个区域图像信息;
获取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每一行像素或每一列像素中像素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亮像素个数;
根据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所有行像素或所有列像素所对应的多个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大亮像素个数;
根据多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小值,所述最小值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6.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包括红外光源,所述拍摄控制系统包括:
距离获取模块,获取被捕捉物与所述红外光源之间的距离;
拍摄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调节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和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参数调节模块包括:
曝光时间调节单元,用于保持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曝光时间之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曝光时间;
亮度调节单元,用于保持所述曝光时间不变,根据所述距离与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之间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红外光源的亮度。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系统还包括:
手动调节模块,用于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根据所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拍摄参数;
初始状态恢复模块,用于若当前处于手动调节模式且未接收到拍摄参数调节指令,则将所述拍摄参数调节为预设拍摄参数,所述预设拍摄参数包括预设曝光时间和预设红外光源亮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获取模块包括:
场景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被捕捉物的场景拍摄图像;
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反光球的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横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距离,或根据所述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纵向像素个数、所述反光球的直径以及所述光学动捕摄像机的镜头的纵向视场角计算所述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单元包括:
区域图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场景拍摄图像中获取绑定在所述被捕捉物上的多个反光球所对应的多个区域图像信息;
亮像素个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每一行像素或每一列像素中像素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亮像素个数;
最大亮像素个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的所有行像素或所有列像素所对应的多个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大亮像素个数;
有效径向像素个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区域图像信息所对应的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获取所述多个最大亮像素个数中的最小值,所述最小值为横径向有效像素个数或纵径向有效像素个数。
CN201710293062.XA 2016-08-09 2017-04-28 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181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4113 WO2018027530A1 (zh) 2016-08-09 2016-08-09 红外光源的亮度调节方法与装置、光学动捕摄像机
CNPCT/CN2016/094113 2016-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918A true CN107181918A (zh) 2017-09-19
CN107181918B CN107181918B (zh) 2019-10-25

Family

ID=5967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664.0A Active CN107113379B (zh) 2016-08-09 2016-08-09 红外光源的亮度调节方法与装置、光学动捕摄像机
CN201710293062.XA Active CN107181918B (zh) 2016-08-09 2017-04-28 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664.0A Active CN107113379B (zh) 2016-08-09 2016-08-09 红外光源的亮度调节方法与装置、光学动捕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7113379B (zh)
WO (1) WO2018027530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4342A (zh) * 2017-10-27 2018-03-30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8156372A (zh) * 2017-12-08 2018-06-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参数调整系统及用户终端
CN108509867A (zh) * 2018-03-12 2018-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9963085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快门速度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CN1104631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0826376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标记物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7988A (zh) * 2020-09-21 2021-01-12 河南耀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相机运动模糊自适应调整方法与系统
WO2021046793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61308A (zh) * 2020-03-06 2021-09-07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以及人脸识别装置
US11441895B2 (en) 2018-03-12 2022-09-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180B (zh) * 2018-01-02 2019-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系统及三维显示方法
CN109634027B (zh) * 2019-01-04 2020-11-10 广东智媒云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亮度及位置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723A (zh) * 2009-05-22 2010-11-24 深圳市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
CN104580924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TW201624098A (zh) * 2014-12-31 2016-07-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閃光燈控制系統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4062Y (zh) * 2008-10-09 2009-07-15 北京迪生通博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式动作捕捉红外跟踪器
WO2010050058A1 (ja) * 2008-10-31 2010-05-06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投射画像輝度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314044A (zh) * 2010-07-02 2012-01-1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KR20130100524A (ko) * 2012-03-02 2013-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이미지 센서의 구동 방법
CN102843518A (zh) * 2012-09-26 2012-12-26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红外灯光强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3289539U (zh) * 2013-06-09 2013-11-13 广州市晶华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亮度控制猎物相机
CN104349041B (zh) * 2013-08-02 2019-05-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量调整方法
CN104202537B (zh) * 2014-09-05 2019-03-01 天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摄像机的调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723A (zh) * 2009-05-22 2010-11-24 深圳市菲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
CN104580924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TW201624098A (zh) * 2014-12-31 2016-07-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閃光燈控制系統及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4342A (zh) * 2017-10-27 2018-03-30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864342B (zh) * 2017-10-27 2020-04-17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8156372A (zh) * 2017-12-08 2018-06-1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参数调整系统及用户终端
US11115594B2 (en) 2017-12-26 2021-09-07 Ubtech Robotics Corp Shutter speed adju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obot using the same
CN109963085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快门速度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CN109963085B (zh) * 2017-12-26 2020-08-2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快门速度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CN108509867A (zh) * 2018-03-12 2018-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US11441895B2 (en) 2018-03-12 2022-09-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26376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标记物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6376B (zh) * 2018-08-10 2022-08-12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标记物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63183A (zh) * 2019-06-28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WO2020258300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3228622A (zh) * 2019-09-12 2021-08-0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046793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61308A (zh) * 2020-03-06 2021-09-07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以及人脸识别装置
CN112217988B (zh) * 2020-09-21 2022-03-04 深圳市美格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相机运动模糊自适应调整方法与系统
CN112217988A (zh) * 2020-09-21 2021-01-12 河南耀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相机运动模糊自适应调整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379B (zh) 2018-06-12
CN107181918B (zh) 2019-10-25
CN107113379A (zh) 2017-08-29
WO2018027530A1 (zh)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1918B (zh) 一种光学动捕摄像机的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210014411A1 (en) Method for image process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9148978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308335B2 (en) 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US98366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light modulation in eye tracking devices
CN110290289B (zh) 图像降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36068B (zh) 对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259785B2 (en) Digital im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eye-tracking control
US92040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focus process
CN104184958A (zh) 一种适用于空间探测成像的基于fpga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016670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62269A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4877A (zh) 图像补偿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JP2016213744A (ja) 被写体追跡装置、光学機器、撮像装置、被写体追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8846807A (zh) 光效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8097A (zh) 追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8101A (zh) 对焦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70967A (zh) 自动对焦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8111768A (zh) 控制对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0196A (zh) 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058593A (ko) 스마트한 파노라마 이미지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390209A (zh)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545536A (ja) 撮影方法、撮影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Ouyang et al. Neural camera simulators
CN110689007B (zh) 主体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