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0007B -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0007B
CN107180007B CN201710246013.0A CN201710246013A CN107180007B CN 107180007 B CN107180007 B CN 107180007B CN 201710246013 A CN201710246013 A CN 201710246013A CN 107180007 B CN107180007 B CN 107180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data
instruction
control
add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60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0007A (zh
Inventor
元辉
时兴祥
廖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eizhi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izhi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izhi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izhi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460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0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0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0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0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0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主要包括主控单元:基于STM32F407为主处理器加PHY层芯片LAN8720A来实现与PC以太网通信;主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并进行指令解析,若为控制或者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通过寻址单元找到指定USB口,然后主处理器开始向手机转发数据;USB寻址单元:由多片74HC138组成的寻址单元,由主控单元发起寻址指令,然后通过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USB控制单元:利用主处理器STM32F407作为主机,辅助处理器STM8S005作为从机,使用I2C协议完成多机通信,利用辅助处理器STM8S005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本发明便快捷的完成PC与多台手机、平板等之间的能够远距离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C与手机之间的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日常生活与工作需要,手机、平板、PC等之间的数据传输越来越频繁。手机与电脑传输文件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用USB数据线连接电脑进行传输文件,其中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连接数量很有限而且数据传输距离也比较短。以传统USB的方式难以实现长距离或者无线传输数据的想法。目前较为前沿的是通过以太网(WIFI)的方式给手机端发送数据或者控制,虽然比传统USB的方式更为方便快捷,但是对于跟多部手机通信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每个手机都占用一个IP,随着手机(终端)数量的增加这将对PC甚至路由器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方便快捷的完成PC与多台手机、平板等之间的能够远距离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主控单元:基于STM32F407为主处理器加PHY层芯片LAN8720A来实现与PC以太网通信;主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数据错误,将此数据包丢掉,请求PC重发;如果数据正确再进行指令解析,若为控制或者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通过寻址单元找到指定USB口,然后主处理器开始向手机转发数据;
USB寻址单元:由多片74HC138组成的寻址单元,由主控单元发起寻址指令,然后通过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
USB控制单元:利用主处理器STM32F407作为主机,辅助处理器STM8S005作为从机,使用I2C协议完成多机通信,利用辅助处理器STM8S005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数据通信及工作状态指示、充电及数据通信及充电程控功能,并对最大充电电流做了相应的限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PHY层芯片LAN8720A内置了电压调节器和ESD保护组件,LAN8720A通过RMII标准数字接口连接到MAC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还包括以下模块:
温度监测模块:用户监测整机内腔环境温度;
散热风扇:用于设备散热;
路由器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工作需要控制路由器的状态,当不需要WIFI功能时,可以远程关掉路由器;
USB芯片电源控制模块:控制USB芯片进行掉电复位;
网卡驱动模块:网卡工作在osi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
电源指示模块:检测到手机充电是否结束,若手机充满则亮红色的LED,若还在充电则显示绿色的LED;
串口模块:输出系统运行时的状态参数,以及通过串口完成系统软件升级。
本系统主要包括:主处理器STM32F407、PHY层芯片LAN8720A、辅助处理器STM8S005、USB控制器SL811HS。
SL811HS是一个嵌入式USB主/从控制器芯片,遵循USB1.1规范。它能工作在全速和低速两种模式。SL811HS可以非常容易地和各种微控制器、微处理器、DSP以及ISA、PCMCIA等总线相连。通过配置外围电路,SL811HS可以在HOST和SLAVE两种模式之间切换。而在本系统中主要使用HOST模式与手机相连接从而通信的。SMSC的产品LAN8720A是专为当今消费类电子和企业应用而设计的10BASE-T/100BASE-TX收发器,性能高、功耗低、体积小。作为目前业界体积最小的收发器,LAN8720A的功耗比现有SMSC收发器低至40%。此外,LAN8720A内置了电压调节器和ESD保护组件,大大降低了BOM成本。LAN8720A通过RMII标准数字接口连接到MAC层。
STM8系列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8位的单片机。该型号单片机分为STM8A、STM8S、STM8L三个系列,STM8S作为标准系列。STM8S005具有3级流水线的哈佛结构扩展指令集,它拥有:8K字节程序存储器,1K字节的RAM。带有同步时钟输出的UART ,和多个定时器且SPI接口最高到10Mbit/s,I2C接口最高到400Kbit/s。
本系统是基于STM32F407为主处理器加PHY层芯片LAN8720A来实现与电脑以太网通信;利用STM32F407的高速FSMC总线结构来驱动USB芯片SL811,以确保传输的速率与可靠性;利用高速数字芯片74HC138构成一个硬件寻址机构;用温度传感器18B20测量系统的环境温度,以及当设备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风扇自动启动为系统散热;把STM32F407作为主机,4个STM8S005作为从机,使用I2C协完成多机通信,利用STM8S005单片机对USB电源和D+、D-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
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PC接收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丢弃数据并请求重发,若有效则进入下一步;
S02:指令解析,判断该指令为何种指令;若为控制或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则进入下一步;
S03:通过寻址单元查找指定的USB口;
S04:找到指定的USB接口后则由PC向手机转发数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方法,还包括USB的控制方法:
S11:USB控制芯片接受主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S12:主处理器使用I2C协议将数据传输的指令发送给辅助处理器;
S13:辅助处理器STM8S005解析命令并处理;
S14:利用辅助处理器STM8S005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03中的寻址是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以太网的方式实现间接与手机通信,通过主控板只需要一个IP便能与PC通信,再通过本系统将TCP协议转化成USB协议与手机完成通信,通过本发明可以轻松实现以太网、无线的方式让PC与多部手机同时数据通信,以及控制系统外设。而且多个本系统之间还能通过交换机实现有限组网,或者使用路由器实现无线组网,从而实现一台PC控制更多的手机或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USB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
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指手机,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主控单元:基于STM32F407为主处理器加PHY层芯片LAN8720A来实现与PC以太网通信;主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数据错误,将此数据包丢掉,请求PC重发;如果数据正确再进行指令解析,若为控制或者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通过寻址单元找到指定USB口,然后主处理器开始向手机转发数据;
USB寻址单元:由多片74HC138组成的寻址单元,由主控单元发起寻址指令,然后通过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
USB控制单元:利用主处理器STM32F407作为主机,辅助处理器STM8S005作为从机,使用I2C协议完成多机通信,利用辅助处理器STM8S005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
上述主控单元、USB寻址单元和USB控制单元集成在控制板上,控制板在上电后即打开端口5400,进行TCP监听,监测到有连接请求就建立连接,在控制板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保持监听,即便当前已经建立连接,如果监听到新的连接请求,应该立即接受新连接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工作,断开原有连接
PC向控制板发送指令,控制板执行操作后返回消息;主要用于PC通过以太网进行状态查询以及对系统的参数设置,PC向Android发送指令,安卓执行操作后返回消息,控制板仅做转发,由于控制板同时连接了多个安卓端,安卓通信数据包中增加了安卓手机地址数据,分别对应编号的所有手机,控制板仅做数据转发,不做任何处理。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PHY层芯片LAN8720A内置了电压调节器和ESD保护组件,LAN8720A通过RMII标准数字接口连接到MAC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还包括以下模块:
温度监测模块:用户监测整机内腔环境温度;
散热风扇:用于设备散热;
路由器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工作需要控制路由器的状态,当不需要WIFI功能时,可以远程关掉路由器;
USB芯片电源控制模块:控制USB芯片进行掉电复位;
网卡驱动模块:网卡工作在osi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
电源指示模块:检测到手机充电是否结束,若手机充满则亮红色的LED,若还在充电则显示绿色的LED;
串口模块:输出系统运行时的状态参数,以及通过串口完成系统软件升级。
具体功能如下表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如图2所示:
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PC接收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丢弃数据并请求重发,若有效则进入下一步;
S02:指令解析,判断该指令为何种指令;若为控制或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则进入下一步;
S03:通过寻址单元查找指定的USB口;
S04:找到指定的USB接口后则由PC向手机转发数据。
主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数据错误,将此数据包丢掉,请求PC重发;如果数据正确再进行指令解析,若为控制或者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如风扇,路由器等,若为数据传输指令,通过寻址单元找到指定USB口,然后主处理器开始向手机转发数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03中的寻址是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
如图3所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种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方法,还包括USB的控制方法:
S11:USB控制芯片接受主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S12:主处理器使用I2C协议将数据传输的指令发送给辅助处理器;
S13:辅助处理器STM8S005解析命令并处理;
S14:利用辅助处理器STM8S005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
PC接收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主处理器ARM进行指令解析,并将指令发送给USB控制单元,USB控制单元处理后主处理器ARM使用I2C协议发出命令至辅助处理器STM8S005,辅助处理器STM8S005对指令进行解析并处理。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操作,按下复位按键,松开按键;对按键的按下状态进行计时,如时间超过0.55秒则进行复位操作,并向PC报告。
还包括散热系统控制,读取温度设置门限,检测环境温度,判断温度是否超过门限;超过门限温度则启动散热扇;此外还可以通过PC直接控制散热扇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USB接口实现PC与大规模安卓终端通信与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主控单元:基于STM32F407为主处理器加PHY层芯片LAN8720A来实现与PC以太网通信,所述的PHY层芯片LAN8720A内置了电压调节器和ESD保护组件,LAN8720A通过RMII标准数字接口连接到MAC层;主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数据错误,将此数据包丢掉,请求PC重发;如果数据正确再进行指令解析,若为控制或者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通过寻址单元找到指定USB口,然后主处理器开始向手机转发数据;以及根据PC接收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指令解析,并将指令发送给USB控制单元;在USB控制单元处理后使用I2C协议发出命令至辅助处理器STM8S005;
USB寻址单元:由多片74HC138组成的寻址单元,由主控单元发起寻址指令,然后通过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
USB控制单元:采用控制器SL811HS,接收主控单元指令进行处理,利用主处理器STM32F407作为主机,辅助处理器STM8S005作为从机,使用I2C协议完成多机通信,所述辅助处理器STM8S005对指令进行解析并利用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
所述主控单元、USB寻址单元和USB控制单元集成在控制板上,控制板在上电后即打开端口5400,进行TCP监听,监测到有连接请求就建立连接,在控制板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保持监听,即便当前已经建立连接,如果监听到新的连接请求,应该立即接受新连接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工作,断开原有连接;PC向控制板发送指令,控制板执行操作后返回消息;主要用于PC通过以太网进行状态查询以及对系统的参数设置,PC向Android发送指令,安卓执行操作后返回消息,控制板仅做转发,由于控制板同时连接了多个安卓端,安卓通信数据包中增加了安卓手机地址数据,分别对应编号的所有手机,控制板仅做数据转发,不做任何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SB接口实现PC与大规模安卓终端通信与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模块:
温度监测模块:用户监测整机内腔环境温度;
散热风扇:用于设备散热;
路由器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工作需要控制路由器的状态,当不需要WIFI功能时,可以远程关掉路由器;
USB芯片电源控制模块:控制USB芯片进行掉电复位;
网卡驱动模块:网卡工作在osi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
电源指示模块:检测到手机充电是否结束,若手机充满则亮红色的LED,若还在充电则显示绿色的LED;
串口模块:输出系统运行时的状态参数,以及通过串口完成系统软件升级。
3.一种基于USB接口实现PC与大规模安卓终端通信与控制的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USB接口实现PC与大规模安卓终端通信与控制的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PC接收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丢弃数据并请求重发,若有效则进入下一步;
S02:指令解析,判断该指令为何种指令;若为控制或查询指令直接操作外围电路,若为数据传输指令则进入下一步;
S03:通过寻址单元查找指定的USB口;
S04:找到指定的USB接口后则由PC向手机转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USB接口实现PC与大规模安卓终端通信与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的控制方法:
S11:USB控制芯片接受主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S12:主处理器使用I2C协议将数据传输的指令发送给辅助处理器;
S13:辅助处理器STM8S005解析命令并执行指令;
S14:利用辅助处理器STM8S005单片机IO口对USB电源和D+、D-相关芯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USB的控制;
PC接收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主处理器ARM进行指令解析,并将指令发送给USB控制单元,USB控制单元处理后主处理器ARM使用I2C协议发出命令至辅助处理器STM8S005,辅助处理器STM8S005对指令进行解析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USB接口实现PC与大规模安卓终端通信与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的寻址是由74HC138构成的寻址单元完成硬件寻址。
CN201710246013.0A 2017-04-14 2017-04-14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7180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6013.0A CN107180007B (zh) 2017-04-14 2017-04-14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6013.0A CN107180007B (zh) 2017-04-14 2017-04-14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0007A CN107180007A (zh) 2017-09-19
CN107180007B true CN107180007B (zh) 2023-03-14

Family

ID=5983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6013.0A Active CN107180007B (zh) 2017-04-14 2017-04-14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0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6526B (zh) * 2021-12-31 2023-07-07 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指令解析方法、存储介质及其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313B (zh) * 2009-11-23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动态配置的usb端口复用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117842B (zh) * 2013-01-04 2016-05-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嵌入式gsm-r接收解析装置及方法
CN104460449A (zh) * 2014-11-24 2015-03-25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数据记录器的记录方法
CN105610876B (zh) * 2016-04-01 2018-10-12 江苏科技大学 工业控制自动化网络通信协议转换器及通信协议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0007A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081B (zh) 一种面向异构网络环境的物联网网关开发平台
US20180357199A1 (en) Slave-to-slave communication in i3c bus topology
EP3387796A1 (en) Optimal latency packetizer finite state machine for messaging and input/output transfer interfaces
CN105188022A (zh) 无线路由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7180007B (zh) Pc-大规模智能终端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204557149U (zh) 一种多激光光源模组监控的上位机远程通讯模块
US20080136606A1 (en) Separabl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node and sensor network node
US20180329838A1 (en) Bus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capture during bus arbitration
CN113553282A (zh) 一种通过网络协议控制usb集线器端口开关的方法
CN103941617A (zh) 通过网络的远程控制装置及设备
CN203167288U (zh) 一种面向异构网络环境的物联网网关开发平台
CN11654132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080159195A1 (en) Integration of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WO2018226526A1 (en) In-band hardware reset for virtual 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interface
CN102821444B (zh) 自动功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45642B (zh) 一种跨总线维护飞参系统的通讯方法
CN212875838U (zh) 一种ai边缘计算网关装置及系统
CN103778771A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输入输出设备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9787189U (zh) 一种嵌入式的以太网通讯装置
CN204031160U (zh) 一种数据中转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1328091A (zh) 一种基于rndis协议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方法
CN201773394U (zh) 一种profibus总线接口装置
CN114567671B (zh) 一种arm服务器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15037795B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多机通信方法
CN207965928U (zh) 一种rfid智能读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