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8250B -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8250B
CN107178250B CN201710562003.8A CN201710562003A CN107178250B CN 107178250 B CN107178250 B CN 107178250B CN 201710562003 A CN201710562003 A CN 201710562003A CN 107178250 B CN107178250 B CN 107178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ylinder
lock
key
unlocking
mar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2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8250A (zh
Inventor
金述强
高永昊
周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62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8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8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8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8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0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e.g. for secur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 E05B17/2007Securing, deadlocking or "dogg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 E05B17/2019Securing, deadlocking or "dogg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elastic, i.e. the dog or detent being formed or carried by a sp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该锁芯包括锁壳、固定锁胆、转动锁胆以及弹子组件。固定锁胆固定设置在锁壳内,转动锁胆可转动地设置在锁壳内,转动锁胆相对于锁壳转动以实现开锁和上锁。本发明的锁芯还包括锁定件和驱动组件,锁定件嵌设于转动锁胆和锁壳中,驱动组件与锁定件驱动连接。驱动组件包括止挡件,止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锁壳内。止挡件在止挡位置下,止挡件与锁定件抵接阻止锁定件向释放位置运动,在避让位置下,止挡件避让锁定件。止挡件为铁磁性件,止挡件在钥匙的磁吸作用下与锁定件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保证锁芯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力、能源等企业采用的分级管理系统大多采用是轴向变化垫片厚度的方式来实现分级。这类锁芯大多存在防盗性能差,授权解锁通过解锁钥匙来实现。迫切需要一种不同分级方式的授权解锁通过解锁锁芯防盗性能更好的工业级钥匙和锁芯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芯的防盗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芯,包括:锁壳;固定锁胆,固定设置在锁壳内;转动锁胆,可转动地设置在锁壳内,转动锁胆相对于锁壳转动以实现开锁和上锁,转动锁胆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和内圈,外圈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圈的径向尺寸;弹子组件,嵌设于固定锁胆和转动锁胆中,弹子组件包括沿转动锁胆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用于对转动锁胆的转动限位;第一弹子组件的末端卡接且露出外圈的末端卡接且露出内圈,弹子组件包括与钥匙配合的对齐状态以及与钥匙分离的错位状态,在错位状态下,弹子组件阻止转动锁胆转动,在对齐状态下,转动锁胆可相对于固定锁胆转动;锁定件,安装在转动锁胆上,锁定件包括阻止转动锁胆相对于锁壳转动的锁定位置,以及释放转动锁胆以让转动锁胆转动的释放位置;驱动组件,与锁定件驱动连接,驱动组件与钥匙配合驱动锁定件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驱动组件包括止挡件,止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转动锁胆内,止挡件包括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止挡件在止挡位置下,止挡件与锁定件抵接阻止锁定件向释放位置运动,在避让位置下,止挡件避让锁定件,止挡件为铁磁性件,止挡件在钥匙的磁吸作用下与锁定件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锁定件上安装有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锁定件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锁定件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向释放位置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安装在止挡件上,第二复位件用于驱动止挡件从避让位置复位到止挡位置。
进一步地,止挡件的第一端形成与锁定件配合的凸出结构,止挡件的第二端形成安装第二复位件的安装柱。
进一步地,锁定件的第一端形成与锁壳相配合的球型限位部,第一复位件位于球型限位部和转动锁胆之间。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设置在内圈的底部。
进一步地,转动锁胆包括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分别位于固定锁胆的上方和固定锁胆的下方,在弹子组件位于对齐状态下以及在锁定件位于释放位置时,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可相对于固定锁胆转动实现开锁,驱动组件穿设在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的转动中心处。
进一步地,弹子组件嵌设于上转动锁胆和固定锁胆中,锁定件嵌设于下转动锁胆和锁壳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具,包括锁芯,锁芯为上述的锁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芯的分级方法,锁芯的分级方法用于分级上述的锁芯,转动锁胆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和内圈,外圈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圈的径向尺寸,弹子组件包括沿转动锁胆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外圈上,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内圈上,锁芯的分级方法包括,通过设置第一弹子组件在外圈上的数量和/或位置,和/或通过设置第二弹子组件在内圈上的数量和/或位置来对锁芯进行分级。
进一步地,通过锁芯的分级方法形成一级锁芯和二级锁芯;二级锁芯和一级锁芯相比,二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数量少于一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一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和二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通过锁芯的分级方法还形成三级锁芯;三级锁芯和二级锁芯相比,三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少于二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二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和三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钥匙,钥匙用于打开上述的锁芯。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钥匙包括:解锁杆,解锁杆上形成有与弹子组件相对应的解锁槽组;操作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解锁杆上,操作杆用于操作驱动组件驱动锁定件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
进一步地,转动锁胆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和内圈,外圈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圈的径向尺寸,弹子组件包括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外圈上,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内圈上,驱动组件设置在内圈的底部,驱动组件包括止挡件,锁定件上安装有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锁定件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止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锁壳内,止挡件包括与锁定件抵接并止挡锁定件向释放位置运动的止挡位置,以及受到钥匙作用而与锁定件分离让锁定件在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运动到释放位置的避让位置,止挡件为铁磁性件;操作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解锁杆内,并且操作杆可相对于解锁杆伸出,钥匙包括操作杆收藏在解锁杆内的未激活状态,以及操作杆相对于解锁杆伸出的激活状态,解锁杆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弹子组件相适配的第一解锁槽组,操作杆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二弹子组件相适配的第二解锁槽组;钥匙在激活状态下,解锁杆的端部插入外圈内,第一解锁槽组用于对齐第一弹子组件,操作杆的端部插入内圈内,第二解锁槽组用于对齐第二弹子组件,操作杆的端部设置有磁吸件,操作杆的端部吸引止挡件与锁定件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钥匙还包括电机,电机与操作杆驱动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操作杆从解锁杆内伸出。
进一步地,钥匙还包括电控芯片,电控芯片与电机连接,锁芯包括解锁芯片,电控芯片在检测到解锁芯片的解锁信号后,电控芯片控制电机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钥匙的分级方法,钥匙的分级方法用于分级上述的钥匙,钥匙的分级方法包括:通过设置解锁槽组中的各解锁槽在解锁杆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和/或位置来对钥匙进行分级。
进一步地,操作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解锁杆内,并且操作杆可相对于解锁杆伸出,钥匙包括操作杆收藏在解锁杆内的未激活状态,以及操作杆相对于解锁杆伸出的激活状态,解锁杆的端部形成有第一解锁槽组,操作杆的端部形成有第二解锁槽组,钥匙的分级方法还包括:通过设置第一解锁槽组在解锁杆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和/或位置,和/或通过设置第二解锁槽组在操作杆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和/或位置来对钥匙进行分级。
进一步地,通过钥匙的分级方法形成一级钥匙和二级钥匙;二级钥匙和一级钥匙相比,二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数量少于一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的数量;一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和二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通过钥匙的分级方法还形成三级钥匙;三级钥匙和二级钥匙相比,三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少于二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二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的数量和三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的数量相同。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将与锁芯相适配的钥匙插入至锁芯内。钥匙必需同时使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都处于对齐状态,才可以驱使转动锁胆转动,提高了锁芯的防盗性能。除了弹子组件处于对齐状态之外,还需要让钥匙配合驱动组件,让驱动组件驱动锁定件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才可以继续旋拧钥匙让转动锁胆相对于锁壳转动以实现开锁。在钥匙插入至锁芯之前,止挡件位于止挡位置与锁定件抵接阻止锁定件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当钥匙插入锁芯后,止挡件在钥匙的磁吸作用下与锁定件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锁定件就可以从锁定位置运动向释放位置。这时,就可以转动钥匙实现开锁操作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保证锁芯的安全性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锁芯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锁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钥匙的实施例在未激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钥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钥匙在激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锁芯的分级原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锁壳;20、固定锁胆;30、转动锁胆;31、上转动锁胆;311、外圈;312、内圈;32、下转动锁胆;40、弹子组件;41、第一弹子组件;42、第二弹子组件;50、锁定件;60、驱动组件;51、第一复位件;61、止挡件;62、第二复位件;70、解锁杆;71、第一解锁槽组;80、操作杆;81、第二解锁槽组;82、磁吸件;9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锁芯的实施例,该锁芯包括锁壳10、固定锁胆20、转动锁胆30以及弹子组件40。固定锁胆20固定设置在锁壳10内,转动锁胆30可转动地设置在锁壳10内,转动锁胆30相对于锁壳10转动以实现开锁和上锁。转动锁胆30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311和内圈312,外圈311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圈312的径向尺寸。弹子组件40嵌设于固定锁胆20和转动锁胆30中,弹子组件40包括沿转动锁胆30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弹子组件41和第二弹子组件42,第一弹子组件41设置在外圈311上,第二弹子组件42设置在内圈312上。弹子组件40包括与钥匙配合的对齐状态以及与钥匙分离的错位状态。在错位状态下,弹子组件40阻止转动锁胆30转动,在对齐状态下,转动锁胆30可相对于固定锁胆20转动。本发明的锁芯还包括锁定件50和驱动组件60,锁定件50嵌设于转动锁胆30和锁壳10中,驱动组件60与锁定件50驱动连接。锁定件50包括阻止转动锁胆30相对于锁壳10转动的锁定位置,以及释放转动锁胆30以让转动锁胆30转动的释放位置,驱动组件60与钥匙配合驱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驱动组件60包括止挡件61,止挡件61可活动地设置在锁壳10内。止挡件61包括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止挡件61在止挡位置下,止挡件61与锁定件50抵接阻止锁定件50向释放位置运动,在避让位置下,止挡件61避让锁定件50。止挡件61为铁磁性件,止挡件61在钥匙的磁吸作用下与锁定件50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将与锁芯相适配的钥匙插入至锁芯内。钥匙必需同时使第一弹子组件41和第二弹子组件42都处于对齐状态,才可以驱使转动锁胆30转动,提高了锁芯的防盗性能。除了弹子组件40处于对齐状态之外,还需要让钥匙配合驱动组件60,让驱动组件60驱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才可以继续旋拧钥匙让转动锁胆30相对于锁壳10转动以实现开锁。在钥匙插入至锁芯之前,止挡件61位于止挡位置与锁定件50抵接阻止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当钥匙插入锁芯后,止挡件61在钥匙的磁吸作用下与锁定件50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锁定件50就可以从锁定位置运动向释放位置。这时,就可以转动钥匙实现开锁操作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保证锁芯的安全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锁定件50上安装有第一复位件51,第一复位件51用于驱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这样,锁定件50就可以在第一复位件51的作用下自动向释放位置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复位件51为弹簧。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组件60还包括第二复位件62,第二复位件62安装在止挡件61上,第二复位件62用于驱动止挡件61从避让位置复位到止挡位置。这样,在拔出钥匙时,第二复位件62还可以驱使止挡件61再从避让位置复位到止挡位置,以继续将锁定件50止挡在锁定位置。可选的,止挡件61的第一端形成与锁定件50配合的凸出结构,止挡件61的第二端形成安装第二复位件62的安装柱。在使用时,止挡件61第一端的凸出结构与锁定件50配合止挡或避让,弹簧通过安装柱安装在止挡件61上。
可选的,锁定件50的第一端形成与锁壳10相配合的球型限位部,第一复位件51位于球型限位部和转动锁胆30之间。使用时,锁定件50通过其第一端的球型限位部与锁壳10配合,相对应的,可以在锁壳10上形成限位凹部。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60设置在内圈312的底部,这样可以将驱动组件60隐藏起来。即使第一弹子组件41和第二弹子组件42都被破解了,还必需想到采用磁性件操作驱动组件60带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才可以完成解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转动锁胆30包括上转动锁胆31和下转动锁胆32,上转动锁胆31和下转动锁胆32分别位于固定锁胆20的上方和固定锁胆20的下方。在弹子组件40位于对齐状态下以及在锁定件50位于释放位置时,上转动锁胆31和下转动锁胆32可相对于固定锁胆20转动实现开锁,驱动组件60穿设在上转动锁胆31和下转动锁胆32的转动中心处。在使用时,通过钥匙操作弹子组件40处于对齐状态,并让锁定件50位于释放位置,才可以操作上转动锁胆31和下转动锁胆32同时相对于固定锁胆20转动来实现开锁。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弹子组件40嵌设于上转动锁胆31和固定锁胆20中,锁定件50嵌设于下转动锁胆32和锁壳10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中未示出的锁具,该锁具包括上述的锁芯,采用上述锁芯的锁具,通过锁定件50的设置,可以实现锁芯的双重防盗。在弹子组件40被对齐之后,还必须操作驱动组件60带动锁定件50运动到释放位置才可以实现完全解锁,进而才能进行开锁。这样,就保证了锁芯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锁芯的分级方法,该锁芯的分级方法用于分级上述的锁芯,锁芯的分级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弹子组件40中的各弹子在固定锁胆20和转动锁胆30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来对锁芯进行分级,以便于制作出更多种不同锁码的锁芯,来提高锁芯的防盗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弹子组件40中的各弹子在固定锁胆20和转动锁胆30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来对锁芯进行分级也是可行的。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弹子组件40中的各弹子在固定锁胆20和转动锁胆30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和位置来对锁芯进行分级同样也是可行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转动锁胆30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311和内圈312。外圈311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圈312的径向尺寸,弹子组件40包括沿转动锁胆30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弹子组件41和第二弹子组件42,第一弹子组件41设置在外圈311上,第二弹子组件42设置在内圈312上。锁芯的分级方法还包括,通过设置第一弹子组件41在外圈311上的数量,和通过设置第二弹子组件42在内圈312上的数量来对锁芯进行分级。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弹子组件41在外圈311上的位置,和通过设置第二弹子组件42在内圈312上的位置来对锁芯进行分级也是可行的。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弹子组件41在外圈311上的数量和位置,和通过设置第二弹子组件42在内圈312上的数量和位置来对锁芯进行分级同样也是可行的。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第Ⅰ级中,第一弹子组件41为4个,2个第一弹子组件41分布在外圈311的45°对角线上,2个第一弹子组件41分布在外圈311的135°对角线上。第二弹子组件42也为4个,2个第二弹子组件42分布在内圈312的水平线上,2个第二弹子组件42分布在内圈312的垂直线上。
在第Ⅱ级中,第一弹子组件41为2个,2个第一弹子组件41分布在外圈311的45°对角线上或者分布在外圈311的135°对角线上,第二弹子组件42也为4个,2个第二弹子组件42分布在内圈312的水平线上,2个第二弹子组件42分布在内圈312的垂直线上。通过排列组合,可以组合出两种第Ⅱ级锁芯。
在第Ⅲ级中,第一弹子组件41为2个,2个第一弹子组件41分布在外圈311的45°对角线上或者分布在外圈311的135°对角线上,第二弹子组件42也为2个,2个第二弹子组件42分布在内圈312的水平线上或分布在内圈312的垂直线上。通过排列组合,可以组合出四种第Ⅲ级锁芯。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钥匙的实施例,该钥匙用于打开上述的锁芯。该钥匙包括解锁杆70和操作杆80。解锁杆70上形成有与弹子组件40相对应的解锁槽组,操作杆80可移动地设置在解锁杆70上,操作杆80用于操作驱动组件60驱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在使用时,将钥匙插入锁芯内,解锁杆70上的解锁槽组会将弹子组件40带动到对齐状态下,而操作杆80会带动驱动组件60运动,让驱动组件60驱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从而完整解锁工作,之后就可以旋拧钥匙来进行开锁了。
如图2所示,转动锁胆30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311和内圈312,外圈311的径向尺寸大于内圈312的径向尺寸,弹子组件40包括第一弹子组件41和第二弹子组件42,第一弹子组件41设置在外圈311上,第二弹子组件42设置在内圈312上,驱动组件60设置在内圈312的底部。驱动组件60止挡件61,锁定件50上安装有第一复位件51,第一复位件51用于驱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止挡件61可活动地设置在锁壳10内,止挡件61包括与锁定件50抵接并止挡锁定件50向释放位置运动的止挡位置,以及受到钥匙作用而与锁定件50分离让锁定件50在第一复位件51的作用下运动到释放位置的避让位置,止挡件61为铁磁性件。为了与该结构的锁芯相对应,如图4和图5所示,操作杆80可活动地设置在解锁杆70内,并且操作杆80可相对于解锁杆70伸出。钥匙包括操作杆80收藏在解锁杆70内的未激活状态,以及操作杆80相对于解锁杆70伸出的激活状态。解锁杆70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弹子组件41相适配的第一解锁槽组71,操作杆80的端部与第二弹子组件42相适配的第二解锁槽组81。钥匙在激活状态下,解锁杆70的端部插入外圈311内,第一解锁槽组71用于对齐第一弹子组件41。操作杆80的端部插入内圈312内,第二解锁槽组81用于对齐第二弹子组件42。操作杆80的端部设置有磁吸件82,操作杆80的端部插入内圈312内,操作杆80的端部吸引止挡件61与锁定件50分离运动到避让位置。
使用时,将钥匙激活,让操作杆80相对于解锁杆70伸出,解锁杆70插入外圈311,其端部的第一解锁槽组71对齐第一弹子组件41,操作杆80插入内圈312,其端部的第二解锁槽组81对齐第二弹子组件42。与此同时,作杆80端部的磁吸件82吸引止挡件61与锁定件50分离,在第一复位件51的作用,锁定件50从锁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运动。这样,就能实现锁芯的完全解锁,进而旋拧钥匙就能打开锁芯。可选的,磁吸件82为永磁体或电磁体。当所述磁吸件82为永磁体时,所述止挡件61为磁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钥匙还包括电机90,电机90与操作杆80驱动连接,电机90用于驱动操作杆80从解锁杆70内伸出,以实现操作杆80伸出的自动化。
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钥匙还包括电控芯片,电控芯片与电机90连接。锁芯包括解锁芯片,电控芯片在检测到解锁芯片的解锁信号后,电控芯片控制电机90运行。在使用时,需要将钥匙靠近锁芯,当钥匙上的电控芯片检测到锁芯上的解锁芯片是,电控芯片才会控制电机90运行,将钥匙激活以进行解锁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钥匙的分级方法,该钥匙的分级方法用于分级上述的钥匙,钥匙的分级方法包括:通过设置解锁槽组中的各解锁槽在解锁杆70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来对钥匙进行分级,以便于制作出针对不同锁码的不同钥匙。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解锁槽组中的各解锁槽在解锁杆70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来对钥匙进行分级也是可行的。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解锁槽组中的各解锁槽在解锁杆70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和位置来对钥匙进行分级同样也是可行的。
具体的,钥匙的分级方法可以参照图6中的锁芯的分级方法。
在第Ⅰ级中,第一解锁槽组71包括4个第一解锁槽,2个第一解锁槽分布在解锁杆70的45°对角线上,2个第一解锁槽分布在解锁杆70的135°对角线上。第二解锁槽组81包括4个第二解锁槽,2个第二解锁槽分布在操作杆80的水平线上,2个第二解锁槽分分布在操作杆80的垂直线上。
在第Ⅱ级中,第一解锁槽组71包括2个第一解锁槽,2个第一解锁槽分布在解锁杆70的45°对角线上或者分布在解锁杆70的135°的对角线上。第二解锁槽组81包括4个第二解锁槽,2个第二解锁槽分布在操作杆80的水平线上,2个第二解锁槽分分布在操作杆80的垂直线上。通过排列组合,可以组合出两种第Ⅱ级钥匙。
在第Ⅲ级中,第一解锁槽组71包括2个第一解锁槽,2个第一解锁槽分布在解锁杆70的45°对角线上或者分布在解锁杆70的135°的对角线上。第二解锁槽组81包括2个第二解锁槽,2个第二解锁槽分布在操作杆80的水平线上或者操作杆80的垂直线上。通过排列组合,可以组合出四种第Ⅲ级钥匙。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
固定锁胆,固定设置在所述锁壳内;
转动锁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所述转动锁胆相对于所述锁壳转动以实现开锁和上锁,所述转动锁胆上形成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尺寸;
弹子组件,嵌设于所述固定锁胆和所述转动锁胆中,所述弹子组件包括沿所述转动锁胆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用于对所述转动锁胆的转动限位;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的末端卡接且露出所述外圈的末端卡接且露出所述内圈,所述弹子组件包括与钥匙配合的对齐状态以及与钥匙分离的错位状态,在所述错位状态下,所述弹子组件阻止所述转动锁胆转动,在所述对齐状态下,所述转动锁胆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锁胆转动;
锁定件,安装在所述转动锁胆上,所述锁定件包括阻止所述转动锁胆相对于所述锁壳转动的锁定位置,以及释放所述转动锁胆以让所述转动锁胆转动的释放位置;
驱动组件,与所述锁定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钥匙配合驱动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运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锁胆内,所述止挡件包括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止挡件在所述止挡位置下,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锁定件抵接阻止所述锁定件向所述释放位置运动,在所述避让位置下,所述止挡件避让所述锁定件,所述止挡件为铁磁性件,所述止挡件在钥匙的磁吸作用下与所述锁定件分离运动到所述避让位置;
所述锁芯通过所述第一弹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分级,所述锁芯具有至少包括解锁等级不同的一级锁芯和二级锁芯,所述二级锁芯和所述一级锁芯相比,所述二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数量少于所述一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所述一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和所述二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相同;
所述一级锁芯的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均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圈的45°对角线上,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圈的135°对角线上,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的水平线上,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的垂直线上;
所述二级锁芯的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圈的45°或者135°对角线上,所述二级锁芯的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位置与所述一级锁芯的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位置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上安装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释放位置运动,所述锁定件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向释放位置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安装在所述止挡件上,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止挡件从所述避让位置复位到所述止挡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的第一端形成与所述锁定件配合的凸出结构,所述止挡件的第二端形成安装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安装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的第一端形成与所述锁壳相配合的球型限位部,所述第一复位件位于所述球型限位部和所述转动锁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锁胆包括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所述上转动锁胆和所述下转动锁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锁胆的上方和所述固定锁胆的下方,在所述弹子组件位于所述对齐状态下以及在所述锁定件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锁胆转动实现开锁,所述驱动组件穿设在所述上转动锁胆和下转动锁胆的转动中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组件嵌设于所述上转动锁胆和所述固定锁胆中,所述锁定件嵌设于所述下转动锁胆和所述锁壳中。
9.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芯。
10.一种锁芯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分级方法用于分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芯,所述转动锁胆上形成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尺寸,所述弹子组件包括沿所述转动锁胆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所述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圈上,所述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上,所述锁芯的分级方法包括,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和位置来对所述锁芯进行分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芯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锁芯的分级方法还形成三级锁芯;
所述三级锁芯和所述二级锁芯相比,所述三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少于所述二级锁芯的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
所述二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和所述三级锁芯的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芯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级锁芯的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三级锁芯的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的位置与所述二级锁芯的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的位置相同,两个所述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的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上。
13.一种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用于打开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包括:
解锁杆,所述解锁杆上形成有与弹子组件相对应的解锁槽组;
操作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杆上,所述操作杆用于操作驱动组件驱动锁定件从锁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锁胆上形成有阶梯面,阶梯面包括相连接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尺寸,所述弹子组件包括第一弹子组件和第二弹子组件,所述第一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圈上,所述第二弹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圈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止挡件,所述锁定件上安装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释放位置运动,所述止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所述止挡件包括与所述锁定件抵接并止挡所述锁定件向所述释放位置运动的止挡位置,以及受到钥匙作用而与所述锁定件分离让所述锁定件在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作用下运动到释放位置的避让位置,所述止挡件为铁磁性件;
所述操作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杆内,并且所述操作杆可相对于所述解锁杆伸出,所述钥匙包括所述操作杆收藏在所述解锁杆内的未激活状态,以及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解锁杆伸出的激活状态,所述解锁杆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弹子组件相适配的第一解锁槽组,所述操作杆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弹子组件相适配的第二解锁槽组;
所述钥匙在激活状态下,所述解锁杆的端部插入所述外圈内,所述第一解锁槽组用于对齐所述第一弹子组件,所述操作杆的端部插入所述内圈内,所述第二解锁槽组用于对齐所述第二弹子组件,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设置有磁吸件,所述操作杆的端部吸引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锁定件分离运动到所述避让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操作杆驱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操作杆从所述解锁杆内伸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还包括电控芯片,所述电控芯片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锁芯包括解锁芯片,所述电控芯片在检测到所述解锁芯片的解锁信号后,所述电控芯片控制所述电机运行。
18.一种钥匙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的分级方法用于分级权利要求13至17中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钥匙,所述钥匙的分级方法包括:通过设置解锁槽组中的各解锁槽在解锁杆的圆周方向上的数量和/或位置来对所述钥匙进行分级,所述解锁杆的端部形成有第一解锁槽组,所述钥匙的操作杆的端部形成有第二解锁槽组,所述解锁槽组包括第一解锁槽组和第二解锁槽组,通过所述钥匙的分级方法形成一级钥匙和二级钥匙,所述二级钥匙和所述一级钥匙相比,所述二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数量少于所述一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的数量,所述一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和所述二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钥匙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杆内,并且所述操作杆可相对于所述解锁杆伸出,所述钥匙包括所述操作杆收藏在所述解锁杆内的未激活状态,以及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解锁杆伸出的激活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钥匙的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钥匙的分级方法还形成三级钥匙;
所述三级钥匙和所述二级钥匙相比,所述三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少于所述二级钥匙的第二解锁槽组的数量;
所述二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的数量和所述三级钥匙的第一解锁槽组的数量相同。
CN201710562003.8A 2017-07-11 2017-07-11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Active CN107178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2003.8A CN107178250B (zh) 2017-07-11 2017-07-11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2003.8A CN107178250B (zh) 2017-07-11 2017-07-11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8250A CN107178250A (zh) 2017-09-19
CN107178250B true CN107178250B (zh) 2023-05-12

Family

ID=5983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2003.8A Active CN107178250B (zh) 2017-07-11 2017-07-11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8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5950B (zh) * 2017-09-30 2022-12-30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芯、钥匙及钥匙的控制方法
CN107939171B (zh) * 2017-11-16 2023-03-0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芯、锁具和解锁钥匙
CN108109248A (zh) * 2018-01-22 2018-06-01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29746B (zh) * 2018-05-07 2020-12-29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管控锁芯、管控钥匙及应用其的管控锁具和分级方法
CN108979326B (zh) * 2018-08-28 2023-11-03 温州威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二级锁具以及装有二级锁具的保险箱或保管箱
CN111005626A (zh) * 2019-12-22 2020-04-14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系统、作业分区方法以及防误锁具的分区配置方法
CN111631651B (zh) * 2020-06-08 2021-11-05 苏州高之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清洁机器人
CN114909032A (zh) * 2022-05-12 2022-08-16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2244A (en) * 1990-05-29 1991-06-11 Security Tag Systems, Inc. Pin-clutch mechanism for theft-deterrent device
CN101139879A (zh) * 2007-10-22 2008-03-12 张正凤 一种机械式锁芯的芯体
CN101979809A (zh) * 2010-11-08 2011-02-23 刘生豹 一种多档端面弹子结构防盗锁芯及其应用
CN104680631A (zh) * 2015-01-14 2015-06-03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重控制、分级编码和状态自测的锁芯及锁具
CN105545117A (zh) * 2015-12-31 2016-05-04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误锁具
CN207048484U (zh) * 2017-07-11 2018-02-2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芯、锁具及钥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2244A (en) * 1990-05-29 1991-06-11 Security Tag Systems, Inc. Pin-clutch mechanism for theft-deterrent device
CN101139879A (zh) * 2007-10-22 2008-03-12 张正凤 一种机械式锁芯的芯体
CN101979809A (zh) * 2010-11-08 2011-02-23 刘生豹 一种多档端面弹子结构防盗锁芯及其应用
CN104680631A (zh) * 2015-01-14 2015-06-03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重控制、分级编码和状态自测的锁芯及锁具
CN105545117A (zh) * 2015-12-31 2016-05-04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误锁具
CN207048484U (zh) * 2017-07-11 2018-02-2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芯、锁具及钥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8250A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8250B (zh) 锁芯、锁具、锁芯的分级方法、钥匙及钥匙的分级方法
CN108487787B (zh) 锁芯及具有其的锁具
US8863563B2 (en) Magnetic lock and key assembly
US6125673A (en) Electronic cylinder lock and computer security system
US20120210757A1 (en) Magnetic Lock Assembly
US9528297B2 (en) Magnetic lock and key assembly
CN102889026B (zh) 一种卡位式机械防盗锁
US8381556B2 (en) Coupling plug lock
AU2016265050B2 (en) A magnetic lock mechanism
CN202672884U (zh) 一种用于电力微机防误暨锁群管理的电脑钥匙
US10125521B2 (en) Magnetic lock system
CN110206417B (zh) 挂锁、挂锁解锁方法和挂锁闭锁方法
CN106050006B (zh) 一种用电磁铁限位的防盗锁
CN213627293U (zh) 一种防止撬动的防盗门
CN107675950B (zh) 锁芯、钥匙及钥匙的控制方法
CN101218404A (zh) 带有转子固定元件的锁具
CN105735750A (zh) 一种带活动卡爪固定转动凸轮的防盗锁
US10861660B2 (en) Safety switch
JP4138298B2 (ja) 錠装置
CN105822146A (zh) 一种带电磁铁限位的防盗锁
CN110397351B (zh) 锁芯、锁具及解锁钥匙
CN204920489U (zh) 一种防盗锁
AU2007209791B2 (en) Coupling plug lock
CN102140870A (zh) 磁编码锁及磁控解锁钥匙
CN211173466U (zh) 锁芯、锁具及解锁钥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00 No. 102 silver birch Road, Zhuhai, Guangdong, Xiangzhou

Applicant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No. 10 Yinhua Road, Xiangzhou,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