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2612B -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72612B CN107172612B CN201710335945.2A CN201710335945A CN107172612B CN 107172612 B CN107172612 B CN 107172612B CN 201710335945 A CN201710335945 A CN 201710335945A CN 107172612 B CN107172612 B CN 1071726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module card
- information
- verific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65—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for initial activation of new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与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依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校验成功后,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此外,本发明还使用上述方法的移动终端。现有技术存在的用户不能自由操作切换多设备间的号码使用权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移动通端已经广泛应用在学习、娱乐、工作等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移动终端大多可以嵌入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满足通话、收发短信、上网等通信需求。
由于在不同的情景中,用户通常会使用更加适配的移动终端,例如,在跑步的场景中,用户通常会使用更加方便携带的手表。因此,在涉及情景的变化时,用户更换移动终端,要么在更换的移动终端中配置另一个SIM卡,另一个独立的号码;要么将原移动终端中的SIM卡取出,安装在更换的移动终端中。前一种方式中,两张或两张以上的SIM卡及独立的号码往往造成诸如办理、计费、管理等操作繁琐;后一种方式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拆卸、安装等操作,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频繁地拆卸、安装,容易损坏SIM卡。
现有技术的一号多卡技术方案中,几个设备共同拥有同一个号码使用权,但是在同一时段只能够有一个号码使用权激活,且用户不能自由操作切换多设备间的号码使用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用户不能自由操作切换多设备间的号码使用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与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步骤二,依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步骤三,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步骤四,校验成功后,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绑定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IMSI1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客户识别模块卡的IMSI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以及IMSI1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局端服务器通过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并将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业务处理转移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具体是指: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第一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验证信息还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设备名称、用户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的至少一个。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的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若第二移动终端核实为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则校验成功。
优选的,所述验证信息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第一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若第一移动终端核实后,则校验成功。
优选的,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设备物理状态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校验处理。
优选的,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应用程序进行预设的操作,若第一移动终端对操作成功的信息核实通过,则校验成功。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IMSI1标记为不可用,拆除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或用户操作第二移动终端发起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主动发起注册网络请求;
局端服务器验证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
若通过验证,则将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标记为不可用,断开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建立服务器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至少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
优选的,当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开启,并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业务之后,进一步地包括:
通过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连接无线网络,向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公用服务器端发送切换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请求;
通过所述公用服务器下发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的切换指令,在第一移动终端侧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并在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之前,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并在第二移动终端侧关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为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的终端副号码的卡数据,并通过空中写号协议写入第二移动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依据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响应模块,用于在校验成功后,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其基于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移动终端其与第二移动终端实现绑定通过以下单元实现:
发送单元,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IMSI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绑定请求单元,用于将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客户识别模块卡的IMSI2、移动终端自身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以及IMSI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绑定验证单元,用于局端服务器给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绑定成功单元,用于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并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移动终端的IMSI、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业务处理转移到移动终端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具体为验证码单元,具体为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还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单元、设备名称单元、用于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为语音录音信息单元,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为支付信息单元,具体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为预设操作单元,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应用程序进行预设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响应模块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上报局端服务器,将移动终端的IMSI标记为不可用,并拆除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网络注册单元,用于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
优选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为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的终端副号码的卡数据,并通过空中写号协议写入第二移动终端。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支持如上述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一号多卡的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客户端等主动操作来实现号码使用权在不同设备间的切换,以在不同情况下通过一个设备实现通信功能;同时还设定在号码使用权切换过程中的验证机制,防止非法用户激活并获取号码使用权,提高切换过程的安全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不能自由操作切换多设备间的号码使用权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模块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实现绑定的框架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验证模块的内部框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1-5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其中一号多卡指的是一个电话号码对应多张电话卡的技术,针对拥有多个移动终端但只使用同一个号码的用户,为了方便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移动终端时能够时使用同一个号码,此时同一个号码对应的多张卡分别放置在用户的多个移动终端中,但是多个终端只有一个移动终端处于在线状态,例如用户的同一号码对应三张电话卡,分别装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中,当用户随身携带智能手机时,保持智能手机具备无线通讯功能,而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均不开启无线通讯功能,当用户只携带智能手表时,则只保持智能手表具备通讯功能,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均不开启通讯功能。
当用户的手表和手机共用一个手机号码时,手表不需要重新开一个手机号码,而是通过绑定手机上的主卡使用,手机和手表能够共用一个号码,共用一个套餐,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够降低资费,通过手机和手表共用一个号码的方式,使得用户在联系朋友时非常方便,同时手机和手表的通讯信息进行同步,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和手表均能够看到之前的通讯信息,不用担心会错过重要的信息,此外用户可以灵活地绑定和切换要使用的卡,进一步增强便捷性。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一,获取与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步骤二,依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步骤三,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步骤四,校验成功后,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第二移动终端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是可以调换,即第一移动终端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而第二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在以下的描述中,第一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第二移动终端是可穿戴设备,即第一移动终端时智能手机,第二移动终端时智能手表。
智能手机一般都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可以插入手机卡,所以智能手机可以读取卡槽内手机卡中的数据,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比如上网、打电话、发短信等;除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内的手机卡进行通信之外,还可以通过实体手机卡申请相应的副号来实现通信功能,副号指的是通过将手机卡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从而实现既可以通过卡槽内的手机卡进行通信,同时也可以通过虚拟卡实现通信。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进行一号多卡的业务绑定,使之能实现根据智能手表发起激活无线通信的请求。其中,若初始状态为智能手机具有通讯功能,而智能手表不具备通讯功能,如果用户想去户外运动,只想携带智能手表,此时即要切换成使智能手表具备通讯功能,则通过智能手机发起激活智能手表无线通信的请求,并对智能手表的身份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则通过智能手机的手机卡启动智能手机的副号,并关闭智能手机中手机卡的无线通讯功能,而开启智能手表的无线通讯功能;如果初始状态为智能手机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而智能手表具有无线通讯功能,则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侧的客户端应用来激活自身的无线通讯功能,此时,需要对智能手机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操作者为号码拥有人,当智能手机侧通过身份验证时,则激活智能手机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绑定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IMSI1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客户识别模块卡的IMSI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以及IMSI1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局端服务器通过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并将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业务处理转移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智能手机内的手机卡与智能手表内的副号卡进行绑定,具体是将智能手机内的号码以及IMSI1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智能手表上(本实施中将智能手机中卡的IMSI称之为IMSI1,而将智能手表侧的副号卡的IMSI称之为IMSI2),然后有智能手表将其自身的IMSI2以及智能手机中的号码以及IMSI1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局端服务器给智能手机发送短信验证码,再通过智能手表将该短信验证码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其中验证的方式不局限于短信验证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比对IMSI码的方式进行,完成绑定外,两终端对外只显示一个号码,然后局端服务器为智能手表分配号码,同时将该号码与IMSI2建立对应关系,并建立智能手机的IMSI1、手机号码与智能手表的IMSI2、手表所分配的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将智能手表中的业务处理转移到智能手机上的手机号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其中绑定的过程是将两终端的IMSI要要绑定的号码上报给局端,通过在局端建立一个映射表,实现将两个卡绑定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手机号码的目的,进而实现将多个卡绑定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手机号码。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具体是指: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第一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在需要将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到智能手表时,局端服务器首先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智能手机,然后在智能手表上进行验证信息的输入,智能手表将所接收到的输入验证信息返回到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如果验证结果为通过智能手表输入的验证码与局端服务器发给智能手机的验证码保持一致,则认为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通过,运行进行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到智能手表侧。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验证信息还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设备名称、用户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的至少一个。当需要将无线通讯功能从智能手机侧切换至智能手表侧时,除了对智能手表进行上述提到的短信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外,还至少包括:对智能手表在发起激活请求时的地理位置、设备名称、操作用户的指纹、虹膜或者其他体征数据中的一个进行验证,其中,上述所提到的智能手表的地理位置、设备名称以及用户的指纹、虹膜等体征数据被预先存储在智能手机侧或者局端服务器中,以便在智能手表在发起激活请求时,能获取请求当时的数据进行比对,以进一步提高无线通讯切换功能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的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若第二移动终端核实为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则校验成功。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还包括:通过智能手表向智能手机发送指定的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如果经过智能手机进行核实,确定是智能手机中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则认为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通过。
优选的,所述验证信息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第一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若第一移动终端核实后,则校验成功。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还包括:通过支付平台由智能手表端向智能手机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作为验证信息发给智能手机,例如通过智能手表向智能手机10元钱的转账凭证或者虚拟币,当智能手机核实其收到了来自智能手表侧的转账凭证或者虚拟币信息时,认为身份验证通过,通过种验证方式,可以实现指定智能手表支付一定数额的钱后,对智能手机进行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的关闭,启动智能手表的无线通讯功能,实现便捷的将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至智能手表。
优选的,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设备物理状态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校验处理。此处,当智能手表的运动里程数达到指定值时,智能手机侧对智能手表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或者当第二移动终端为带有通话功能的眼镜或者VR头显设备时,在其头显或者眼镜中的佩戴时间积累数达到指定值时,才开始启动身份验证。
优选的,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应用程序进行预设的操作,若第一移动终端对操作成功的信息核实通过,则校验成功。其具有为智能手表侧指定APP的使用时长、指定APP的下载安装等跟APP应用相关的操作,通过操作成功的信息作为验证信息,并在智能手机侧进行验证成功的提示。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第一移动终端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IMSI1标记为不可用,拆除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或用户操作第二移动终端发起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上述提到的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至智能手表,具体是指通过智能手机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智能手机的IMSI标记为不可用,拆除智能手机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由智能手机通知智能手表注册网络或者是由用户操作智能手表主动发起注册网络的请求,从而建立智能手表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主动发起注册网络请求;局端服务器验证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若通过验证,则将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标记为不可用,断开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建立服务器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链路。
述提到的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至智能手表,具体是指智能手表主动发起注册网络的请求,局端服务器对智能手机的身份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再由局端服务器将智能手机的IMSI1标记为不可用,并断开智能手机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建立服务器与智能手表之间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至少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当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开启,并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业务之后,进一步地包括:
通过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连接无线网络,向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公用服务器端发送切换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请求;
通过所述公用服务器下发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的切换指令,在第一移动终端侧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并在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之前,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并在第二移动终端侧关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为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的终端副号码的卡数据,并通过空中写号协议写入第二移动终端。
当智能手机的卡槽内具有两张不同通信制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本实施例以SIM卡为例,其两张SIM卡分别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信卡,其这两张SIM卡分别在智能手表侧开通了对应的副号,为进一步阐述本实施例,给出一个场景:当用户在佩戴智能手表而未携带智能手机在跑步的情况下,此时,用户选择开启了中国移动的SIM卡对应的副号开启无线通讯功能,而智能手机侧的中国移动SIM卡关闭了相应的无线通讯功能,将智能手机侧的通讯信息转移至了智能手表侧,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表获取有关中国移动的SIM卡的通讯信息,比如拨号以及短信息等服务,如果用户想进一步通过智能手表来查看中国联通的SIM卡上的通讯信息,则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侧的中国移动SIM卡对应的副号连接无线网络,向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的公用服务器发送切换到中国联通SIM卡对应副号的请求,通过公用服务器下发到智能手机侧的切换指令,在智能手表侧启动中国移动SIM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关闭智能手机中基于中国联通SIM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在关闭智能手机中基于中国联通SIM卡的无线通讯功能之前,基于智能手机中中国联通SIM卡信息启动智能手表中的中国联通SIM卡对应的副号,并在智能手表侧关闭基于中国移动SIM卡副号的无线通讯功能,从而实现通过智能手表侧查看中国移动SIM卡切换至查看中国联通SIM卡通讯信息的功能,其中智能手表侧的副号是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与实体SIM卡对应的卡数据,通过空中写号的协议写入智能手表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请求发起模块220,用于依据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信息验证模块230,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响应模块240,用于在校验成功后,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其基于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第二移动终端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是可以调换,即移动终端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而第二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在以下的描述中,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第二移动终端是可穿戴设备,即第一移动终端时智能手机,第二移动终端时智能手表。
智能手机一般都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可以插入手机卡,所以智能手机可以读取卡槽内手机卡中的数据,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比如上网、打电话、发短信等;除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内的手机卡进行通信之外,还可以通过实体手机卡申请相应的副号来实现通信功能,副号指的是通过将手机卡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从而实现既可以通过卡槽内的手机卡进行通信,同时也可以通过虚拟卡实现通信。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进行一号多卡的业务绑定,使之能实现根据智能手表发起激活无线通信的请求。其中,若初始状态为智能手机具有通讯功能,而智能手表不具备通讯功能,如果用户想去户外运动,只想携带智能手表,此时即要切换成使智能手表具备通讯功能,则需要通过智能手机的获取模块210获取与其卡槽内的手机卡相绑定的智能手表的信息;在获取到智能手表的信息后,再通过请求发起模块220依据智能手表的信息发起对智能手表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然后再通过信息验证模块230接收智能手表侧所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进行验证信息的校验;如果信息校验成功,则通过响应模块240发起激活智能手表无线通信的请求,并对智能手表的身份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则通过智能手机的手机卡启动智能手机的副号,并关闭智能手机中手机卡的无线通讯功能,而开启智能手表的无线通讯功能;如果初始状态为智能手机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而智能手表具有无线通讯功能,则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侧的客户端应用来激活自身的无线通讯功能,此时,需要对智能手机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操作者为号码拥有人,当智能手机侧通过身份验证时,则激活智能手机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其与第二移动终端实现绑定通过以下单元实现:
发送单元211,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IMSI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绑定请求单元212,用于将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客户识别模块卡的IMSI2、移动终端自身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以及IMSI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绑定验证单元213,用于局端服务器给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绑定成功单元214,用于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并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移动终端的IMSI、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业务处理转移到移动终端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智能手机内的手机卡与智能手表内的副号卡进行绑定,具体是通过发送单元211将智能手机内的号码以及IMSI1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智能手表上(本实施中将智能手机中卡的IMSI称之为IMSI1,而将智能手表侧的副号卡的IMSI称之为IMSI2),然后通过绑定请求单元212将智能手表将其自身的IMSI2以及智能手机中的号码以及IMSI1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局端服务器给智能手机发送短信验证码,再通过绑定验证单元213将该短信验证码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其中验证的方式不局限于短信验证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比对IMSI码的方式进行,完成绑定外,两终端对外只显示一个号码,最后绑定成功单元214通过局端服务器为智能手表分配号码,同时将该号码与IMSI2建立对应关系,并建立智能手机的IMSI1、手机号码与智能手表的IMSI2、手表所分配的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将智能手表中的业务处理转移到智能手机上的手机号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其中绑定的过程是将两终端的IMSI要要绑定的号码上报给局端,通过在局端建立一个映射表,实现将两个卡绑定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手机号码的目的,进而实现将多个卡绑定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手机号码。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230具体为验证码单元231,具体为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在需要将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到智能手表时,局端服务器首先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智能手机,然后在智能手表上进行验证信息的输入,智能手表将所接收到的输入验证信息返回到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如果验证结果为通过智能手表输入的验证码与局端服务器发给智能手机的验证码保持一致,则认为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通过,运行进行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到智能手表侧。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230还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单元、设备名称单元、用于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当需要将无线通讯功能从智能手机侧切换至智能手表侧时,除了对智能手表进行上述提到的短信验证码进行验证以外,还至少包括:对智能手表在发起激活请求时的地理位置、设备名称、操作用户的指纹、虹膜或者其他体征数据中的一个进行验证,其中,上述所提到的智能手表的地理位置、设备名称以及用户的指纹、虹膜等体征数据被预先存储在智能手机侧或者局端服务器中,以便在智能手表在发起激活请求时,能获取请求当时的数据进行比对,以进一步提高无线通讯切换功能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230为语音录音信息单元,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还包括:通过智能手表向智能手机发送指定的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如果经过智能手机进行核实,确定是智能手机中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则认为对智能手表的身份验证通过。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230为支付信息单元,具体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通过支付平台由智能手表端向智能手机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作为验证信息发给智能手机,例如通过智能手表向智能手机10元钱的转账凭证或者虚拟币,当智能手机核实其收到了来自智能手表侧的转账凭证或者虚拟币信息时,认为身份验证通过,通过种验证方式,可以实现指定智能手表支付一定数额的钱后,对智能手机进行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的关闭,启动智能手表的无线通讯功能,实现便捷的将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至智能手表。
优选的,所述信息验证模块230为预设操作单元,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应用程序进行预设的操作。其具有为智能手表侧指定APP的使用时长、指定APP的下载安装等跟APP应用相关的操作,通过操作成功的信息作为验证信息,并在智能手机侧进行验证成功的提示。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响应模块240包括:
上报单元241,用于上报局端服务器,将移动终端的IMSI标记为不可用,并拆除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网络注册单元242,用于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上报单元241用于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IMSI1标记为不可用,拆除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网络注册单元242用于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或用户操作第二移动终端发起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上述提到的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至智能手表,具体是指通过智能手机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智能手机的IMSI标记为不可用,拆除智能手机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由智能手机通知智能手表注册网络或者是由用户操作智能手表主动发起注册网络的请求,从而建立智能手表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主动发起注册网络请求;局端服务器验证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若通过验证,则将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标记为不可用,断开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建立服务器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链路。
述提到的无线通讯功能由智能手机切换至智能手表,具体是指智能手表主动发起注册网络的请求,局端服务器对智能手机的身份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再由局端服务器将智能手机的IMSI1标记为不可用,并断开智能手机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建立服务器与智能手表之间的通信链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至少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当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开启,并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业务之后,进一步地包括:
通过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连接无线网络,向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公用服务器端发送切换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请求;
通过所述公用服务器下发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的切换指令,在第一移动终端侧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并在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之前,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并在第二移动终端侧关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无线通讯功能。
优选的,当移动终端至少包括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当智能手机的卡槽内具有两张不同通信制式的客户识别模块卡,本实施例以SIM卡为例,其两张SIM卡分别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信卡,其这两张SIM卡分别在智能手表侧开通了对应的副号,为进一步阐述本实施例,给出一个场景:当用户在佩戴智能手表而未携带智能手机在跑步的情况下,此时,用户选择开启了中国移动的SIM卡对应的副号开启无线通讯功能,而智能手机侧的中国移动SIM卡关闭了相应的无线通讯功能,将智能手机侧的通讯信息转移至了智能手表侧,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表获取有关中国移动的SIM卡的通讯信息,比如拨号以及短信息等服务,如果用户想进一步通过智能手表来查看中国联通的SIM卡上的通讯信息,则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侧的中国移动SIM卡对应的副号连接无线网络,向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的公用服务器发送切换到中国联通SIM卡对应副号的请求,通过公用服务器下发到智能手机侧的切换指令,在智能手表侧启动中国移动SIM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关闭智能手机中基于中国联通SIM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在关闭智能手机中基于中国联通SIM卡的无线通讯功能之前,基于智能手机中中国联通SIM卡信息启动智能手表中的中国联通SIM卡对应的副号,并在智能手表侧关闭基于中国移动SIM卡副号的无线通讯功能,从而实现通过智能手表侧查看中国移动SIM卡切换至查看中国联通SIM卡通讯信息的功能,其中智能手表侧的副号是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与实体SIM卡对应的卡数据,通过空中写号的协议写入智能手表侧。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支持上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5,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控面板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控面板1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31上或在触控面板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31。除了触控面板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控面板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控面板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5示出了WiFi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所包括的处理器1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与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移动终端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校验成功后,基于移动终端中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所述存储器120用于存储支持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180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一号多卡的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客户端等主动操作来实现号码使用权在不同设备间的切换,以在不同情况下通过一个设备实现通信功能;同时还设定在号码使用权切换过程中的验证机制,防止非法用户激活并获取号码使用权,提高切换过程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不能自由操作切换多设备间的号码使用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公开了:
A1、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获取与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步骤二,依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步骤三,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步骤四,校验成功后,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A2、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绑定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IMSI1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客户识别模块卡的IMSI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以及IMSI1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局端服务器通过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并将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业务处理转移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A3、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是指: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第一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
4、如A3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验证信息还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设备名称、用户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的至少一个。
5、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若第二移动终端核实为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则校验成功。
A6、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第一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若第一移动终端核实后,则校验成功。
A7、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设备物理状态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校验处理。
A8、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应用程序进行预设的操作,若第一移动终端对操作成功的信息核实通过,则校验成功。
A9、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IMSI1标记为不可用,拆除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或用户操作第二移动终端发起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A10、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关闭或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主动发起注册网络请求;
局端服务器验证第二移动终端的身份;
若通过验证,则将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标记为不可用,断开第一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并建立服务器与第二移动终端的通信链路。
A11、如A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至少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
A12、如A1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开启,并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业务之后,进一步地包括:
通过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连接无线网络,向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公用服务器端发送切换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请求;
通过所述公用服务器下发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的切换指令,在第一移动终端侧启动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并在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之前,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并在第二移动终端侧关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的无线通讯功能。
A13、如A11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为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的终端副号码的卡数据,并通过空中写号协议写入第二移动终端。
B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依据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
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响应模块,用于在校验成功后,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信息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关闭或启动其基于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或关闭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无线通讯功能。
B15、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与第二移动终端实现绑定通过以下单元实现:
发送单元,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IMSI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绑定请求单元,用于将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客户识别模块卡的IMSI2、移动终端自身的客户识别模块卡的号码以及IMSI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绑定验证单元,用于局端服务器给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绑定成功单元,用于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并将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移动终端的IMSI、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的业务处理转移到移动终端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上,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B16、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验证模块具体为验证码单元,具体为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
B17、如B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验证模块还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单元、设备名称单元、用于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B18、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为语音录音信息单元,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
B19、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为支付信息单元,具体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
B20、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验证模块为预设操作单元,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应用程序进行预设的操作。
B21、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包括:
上报单元,用于上报局端服务器,将移动终端的IMSI标记为不可用,并拆除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网络注册单元,用于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B22、如B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其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
B23、如B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分别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开启对应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为由移动运营商服务器侧分配的终端副号码的卡数据,并通过空中写号协议写入第二移动终端。
C24、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支持如A1至A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获取与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和/或其IMSI1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与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
步骤二,依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和/或其IMSI21;
步骤三,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步骤四,校验成功后,基于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的无线通讯功能;
步骤五,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向公共服务器发送切换到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的请求;
步骤六,启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关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并在关闭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之前,启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关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绑定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和其IMSI11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自身的IMSI21、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和其IMSI11发送到局端服务器,请求绑定;
局端服务器通过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发送验证信息,并由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验证信息发回给局端服务器,完成绑定验证;
局端服务器为第二移动终端分配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并将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1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建立第一移动终端的IMSI11、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与第二移动终端的IMSI21、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的对应关系,完成服务端的绑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是指:局端服务器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验证码信息,由第一移动终端输入所述验证码信息并返回给局端服务器进行核实,若核实一致,则校验成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验证信息还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设备名称、用户指纹或虹膜等体征数据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的电话拨号,若第二移动终端核实为第一移动终端中的指定语音录音信息,则校验成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为:支付平台上由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向第一移动终端的转账凭证或虚拟币信息,若第一移动终端核实后,则校验成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侧的设备物理状态值达到预设阈值时,则在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校验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关闭第一移动终端中基于其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其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的无线通讯功能具体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主动上报局端服务器,将IMSI11标记为不可用,拆除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第一移动终端通知第二移动终端注册网络或用户操作第二移动终端发起注册网络,建立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与服务器的通信链路。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号码和/或其IMSI11相绑定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具有不同通信制式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和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与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依据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发起对第二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无线通信的激活请求;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和/或其IMSI21;
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侧接收到的验证信息,并进行所述验证信息的校验;
响应模块,用于在校验成功后,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启动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关闭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的无线通讯功能,并通知启动第二移动终端中基于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的无线通讯功能;
切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连接无线网络,向局端服务器发送切换到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的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请求之后,启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关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主号码,并启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关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客户识别模块卡副号码。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支持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间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35945.2A CN107172612B (zh) | 2017-05-12 | 2017-05-12 |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35945.2A CN107172612B (zh) | 2017-05-12 | 2017-05-12 |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72612A CN107172612A (zh) | 2017-09-15 |
CN107172612B true CN107172612B (zh) | 2021-01-08 |
Family
ID=5981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35945.2A Active CN107172612B (zh) | 2017-05-12 | 2017-05-12 |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726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0835B (zh) * | 2017-12-28 | 2021-03-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号多终端的关联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0324819B (zh) * | 2019-07-02 | 2021-11-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副卡终端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服务器 |
CN114630313A (zh) * | 2022-03-08 | 2022-06-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8894A (zh) * | 1996-11-27 | 1999-12-15 | 诺基亚电信公司 | 以同一个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msisdn)号码来使用两个用户标识模块 |
WO2004006604A1 (de) * | 2002-07-03 | 2004-01-1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utomatisches umschalten zwischen mobilfunkgeräten |
CN101754189A (zh) * | 2008-12-01 | 2010-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卡一号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959182A (zh) * | 2010-09-19 | 2011-01-2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实现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338520A (zh) * | 2015-09-28 | 2016-02-1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一号多卡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898729A (zh) * | 2016-03-31 | 2016-08-24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活虚拟卡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
CN105979503A (zh) * | 2016-07-05 | 2016-09-28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15136B2 (en) * | 2000-11-10 | 2005-07-05 | Ntt Docomo, Inc. |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7
- 2017-05-12 CN CN201710335945.2A patent/CN1071726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8894A (zh) * | 1996-11-27 | 1999-12-15 | 诺基亚电信公司 | 以同一个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msisdn)号码来使用两个用户标识模块 |
WO2004006604A1 (de) * | 2002-07-03 | 2004-01-1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utomatisches umschalten zwischen mobilfunkgeräten |
CN101754189A (zh) * | 2008-12-01 | 2010-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卡一号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959182A (zh) * | 2010-09-19 | 2011-01-2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实现移动终端的一号多卡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338520A (zh) * | 2015-09-28 | 2016-02-1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一号多卡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898729A (zh) * | 2016-03-31 | 2016-08-24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激活虚拟卡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
CN105979503A (zh) * | 2016-07-05 | 2016-09-28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72612A (zh) | 2017-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8168B (zh) | Sim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37009B (zh) | 权限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820331A (zh) | 通话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6134630A1 (zh) | 一种识别恶意电话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670571A (zh) | 一种查看信息内容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9450949B (zh) | 多应用解除号码绑定的方法、移动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33137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8563932B (zh) | 应用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 |
CN104901991B (zh) |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682910B (zh) | 流量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18014745A1 (zh) | 漫游结束后的网络搜索方法及设备 | |
CN108353099B (zh) | 一种ppg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80247299A1 (en) | Watch with SIM and Web browser | |
CN10655036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901806B (zh) | 一种虚拟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172612B (zh) | 一种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6105168B (zh) |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终端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 |
CN108781234A (zh) | 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5871910B (zh) | 一种eSIM联合注册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
CN106027738B (zh) | 一种通话记录的同步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9474745B (zh) | 一种双卡拨号显示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062929A (zh) | 一种显示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 |
CN10768283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151812A (zh) | 一号多终端同步解锁方法及装置 | |
CN107644159B (zh) |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