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1407A - 一种充电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1407A
CN107171407A CN201710569548.1A CN201710569548A CN107171407A CN 107171407 A CN107171407 A CN 107171407A CN 201710569548 A CN201710569548 A CN 201710569548A CN 107171407 A CN107171407 A CN 107171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se
power supply
switch
control circuit
dete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9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振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695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1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1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充电底座,包括:充电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检测模块;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源接口的电源端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底座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输出断开控制信号,使开关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充电电源接口无充电电压输出;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底座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使开关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充电电源接口输出充电电压,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时,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避免用户触碰到充电电源接口而导致触电的情况,提高充电底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许多的移动终端设备都采用吸附式充电底座进行充电,例如智能电话手表,智能手环等;吸附式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通常裸露在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直接接触到充电电源接口的情况,即使通常情况下充电电源接口的充电电压只有5V左右,但由于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漏电的情况,因此,现有的吸附式充电底座存在触电的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底座,以解决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底座,与电源适配器连接,所述充电底座包括:
充电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检测模块;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源接口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底座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充电电源接口无充电电压输出;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底座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充电电源接口输出充电电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底座,通过在充电底座中设置检测模块和开关控制电路,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也就是当充电底座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当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这样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小心触碰到充电电源接口而导致触电的情况,提高用户使用充电底座时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底座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底座,通过在充电底座中设置检测模块和开关控制电路,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也就是当充电底座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当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移动终端时,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这样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小心触碰到充电电源接口而导致触电的情况,提高用户使用充电底座时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自然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为了具体说明上述充电底座,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充电底座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10,与电源适配器20连接,充电底座10包括:充电电源接口11、开关控制电路12以及检测模块13。
开关控制电路12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源接口11的电源端连接,检测模块13 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12的控制端连接,电源适配器20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12的输入端连接。
当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12处于断开状态,充电电源接口11无充电电压输出。
当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12处于导通状态,充电电源接口11输出充电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主要是针对采用吸附式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的移动终端,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检测模块13可以设置在所述充电电源接口11的一侧,方便检测,也可以设置在该充电底座的任意位置,在此不进行限制。
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充电底座10上时,检测模块13检测到放置在充电底座10上的移动终端,即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10上放置有移动终端,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则检测模块13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12处于导通状态,由于开关控制电路1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能够输出充电电压,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由于充电底座1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即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10上时,移动终端的电源输入端和充电电源接口11接触,充电电源接口11没有裸露在外,人体皮肤不会接触到充电电源接口11,即使充电电源接口11输出充电电压,也不可能让人体触电,从而保证了充电底座10为移动终端充电时的安全性。
当充电底座1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检测模块13不能检测到移动终端,即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1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则控制检测模块13输出断开控制信号至开关控制电路12以使开关控制电路12处于断开状态,由于开关控制电路1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尽管充电电源接口11裸露在外,人体皮肤接触也不会触电,从而保证了充电底座10即使外接了电源时也不会让人体触电。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底座的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开关控制电路12包括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和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
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的输入端为开关控制电路1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输入端为开关控制电路12的输入端,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 的输出端为开关控制电路12的输出端,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控制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模块13输出导通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单元121 导通以使第二开关单元122也随之导通,进而使得充电电源接口11能够从电源适配器20处获取到充电电压,并输出充电电压至移动终端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当检测模块13输出断开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单元121断开,进而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22也随着第一开关单元121的断开而断开,充电电源接口11 无法从电源适配器20处获取到充电电压,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没有输出充电电压。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开关管Q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为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 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接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为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
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二开关管Q2。
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为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输入端,第三电阻R3 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为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输出端。
优选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开关管Q1为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开关管Q2为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输入端接电源适配器20的输出端VCC,且检测模块13的电源端VCC也与电源适配器20的输出端VCC连接,充电电源接口11的电源端VCC与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电源适配器20的接地端接地,检测模块13的接地端接地,充电电源接口11的接地端也接地。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和图2对上述充电底座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充电底座10上时,检测模块13检测到放置在充电底座10上的移动终端,即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10上放置有移动终端,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则检测模块13输出导通控制信号,第一开关单元121接收到导通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由于第一开关管Q1导通,进而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22 的第二开关管Q2也随之导通,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能够输出充电电压,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具体的,当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则输出高电平,进而使得第一开关管Q1导通,由于第一开关管Q1 导通,第二开关管Q2也随之导通,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能够获得电源适配器 20输出的充电电压,即能够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当充电底座1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检测模块13不能检测到移动终端,即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1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则控制检测模块13输出断开控制信号,第一开关控制单元121在接收到断开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断开,第二开关管 Q2也随着断开,第二开关控制单元12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 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具体的,当检测模块13检测到充电底座1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则输出低电平,进而使得第一开关管Q1断开,由于第一开关管 Q1断开,第二开关管Q2也随之断开,因此充电电源接口11无法从电源适配器20获得输出的充电电压。也就是说,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10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11才会输出充电电压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充电电源接口11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使用户不小心触碰到充电底座10的充电电源接口11时也不会导致触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充电底座上时,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底座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由于充电底座上放置有移动终端,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则检测模块输出导通控制信号,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导通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管导通,由于第一开关管导通,进而使得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开关管也随之导通,因此充电电源接口能够输出充电电压,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当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底座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则控制检测模块输出断开控制信号,第一开关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断开控制信号时,第一开关管断开,第二开关管也随着断开,第二开关控制单元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使用户不小心触碰到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时也不会导致触电,提高用户使用充电底座时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二实施例示出的充电底座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30,与电源适配器20连接,充电底座30包括:充电电源接口31、开关控制电路32以及霍尔传感器33。
开关控制电路32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源接口31的电源端连接,霍尔传感器 33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32的控制端连接,电源适配器20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
当霍尔传感器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32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充电电源接口31无充电电压输出。
当霍尔传感器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3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充电电源接口31输出充电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霍尔传感器33内置在充电底座30内,用于检测充电底座 30上是否放置有移动终端,当充电底座30上放置有移动终端时,霍尔传感器 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当充电底座3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霍尔传感器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
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充电底座30上时,霍尔传感器33检测到放置在充电底座30上的移动终端,即检测模块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30上放置有移动终端,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则霍尔传感器33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32处于导通状态,由于开关控制电路3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31能够输出充电电压,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当充电底座3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霍尔传感器33不能检测到移动终端,即霍尔传感器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3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则控制霍尔传感器33输出断开控制信号至开关控制电路32以使开关控制电路32处于断开状态,由于开关控制电路3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31没有充电电压输出,也就是说,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30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31 才会输出充电电压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霍尔传感器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霍尔传感器33的输出端会输出高电平,当霍尔传感器 33检测到充电底座3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霍尔传感器33的输出端会输出低电平。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充电底座上是否放置有移动终端,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充电底座上放置有移动终端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电路导通,以使充电电源接口输出充电电压,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电路断开,此时,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使用户不小心触碰到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时也不会导致触电,提高用户使用充电底座时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示出的充电底座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40,与电源适配器20连接,充电底座40包括:充电电源接口41、开关控制电路42以及红外检测模块43。
开关控制电路42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源接口41的电源端连接,红外检测模块43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42的控制端连接,电源适配器20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42的输入端连接。
当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42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充电电源接口41无充电电压输出。
当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4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充电电源接口41输出充电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检测模块43内置在充电底座40内,具体的,红外检测模块43可以设置在充电电源接口41的一侧,用于检测充电底座40上是否放置有移动终端,当充电底座40上放置有移动终端时,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当充电底座4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
当移动终端被放置在充电底座40上时,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放置在充电底座40上的移动终端,即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40上放置有移动终端,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则红外检测模块43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控制电路42处于导通状态,由于开关控制电路4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41能够输出充电电压,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当充电底座4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红外检测模块43不能检测到移动终端,即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此时,由于充电底座40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则控制红外检测模块43输出断开控制信号至开关控制电路42以使开关控制电路42 处于断开状态,由于开关控制电路4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充电电源接口41没有充电电压输出,也就是说,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40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41才会输出充电电压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红外检测模块43的输出端会输出高电平,当红外检测模块43检测到充电底座40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红外检测模块43 的输出端会输出低电平。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充电底座上是否放置有移动终端,在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底座上放置有移动终端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电路导通,以使充电电源接口输出充电电压,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控制电路断开,此时,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只有当移动终端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源接口才会输出充电电压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充电底座上没有放置移动终端时充电电源接口没有充电电压输出,即使用户不小心触碰到充电底座的充电电源接口时也不会导致触电,提高用户使用充电底座时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充电底座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充电底座,与电源适配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包括:
充电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检测模块;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源接口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底座处于无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断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充电电源接口无充电电压输出;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底座处于终端吸附充电状态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充电电源接口输出充电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控制单元和第二开关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电阻和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所述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P沟道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为霍尔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为红外检测模块。
CN201710569548.1A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充电底座 Pending CN107171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9548.1A CN107171407A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充电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9548.1A CN107171407A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充电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1407A true CN107171407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1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9548.1A Pending CN107171407A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充电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140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74A (zh) * 2017-10-10 2018-01-12 苏州充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使用方法及一种桌子
CN111446693A (zh) * 2019-01-17 2020-07-24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及应用所述保护电路的usb传输装置
CN111641240A (zh) * 2020-06-29 2020-09-08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保护系统和充电底座
CN111835050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终端、方法及装置
CN113675912A (zh) * 2021-07-29 2021-1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接口检测电路、智能穿戴设备、充电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22910U (zh) * 2015-10-27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CN205335900U (zh) * 2015-12-31 2016-06-22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对外充电检测电路
US20160352112A1 (en) * 2014-02-17 2016-12-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unit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self-propelle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CN106571660A (zh) * 2016-10-19 2017-04-19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系统
CN206135438U (zh) * 2016-07-22 2017-04-26 於超兵 充电座以及带充电座的智能手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2112A1 (en) * 2014-02-17 2016-12-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unit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self-propelle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CN205122910U (zh) * 2015-10-27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CN205335900U (zh) * 2015-12-31 2016-06-22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对外充电检测电路
CN206135438U (zh) * 2016-07-22 2017-04-26 於超兵 充电座以及带充电座的智能手表
CN106571660A (zh) * 2016-10-19 2017-04-19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电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74A (zh) * 2017-10-10 2018-01-12 苏州充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使用方法及一种桌子
CN111446693A (zh) * 2019-01-17 2020-07-24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及应用所述保护电路的usb传输装置
CN111835050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终端、方法及装置
CN111641240A (zh) * 2020-06-29 2020-09-08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保护系统和充电底座
CN113675912A (zh) * 2021-07-29 2021-1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接口检测电路、智能穿戴设备、充电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1407A (zh) 一种充电底座
US9013455B2 (en) Rechargeable active p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rresponding charging dock
CN101133335A (zh) 零功率待机模式监视器
KR20160068099A (ko) 스타일러스 펜의 무선 충전용 송신기를 갖는 모바일 기기
CN100550634C (zh) 一种控制板传感器及显示设备
CN209070501U (zh) 一种主动式自动休眠电容笔
CA2819935C (en) Rechargeable active p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rresponding charging dock
CN105306038A (zh) 一种电容感应触控按键及其判键方法
CN102184067A (zh) 一种非接触式小型键盘
CN203102155U (zh) 一种键盘
CN206339618U (zh) 一种电路检测设备
CN206211968U (zh) 一种滑动触摸按键结构
CN102147689A (zh) 电阻式触控面板检测装置
CN205092650U (zh) 通断检测电路及压力锅
CN107440382A (zh) 手滑触摸控制器及沙发
CN107179845A (zh)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的指套
CN209880977U (zh) 一种插座
CN210573832U (zh) 一种共用金属环的电路
CN206805488U (zh) 移动终端触控笔状态检测装置和触控笔
CN207368686U (zh) 充电基座及机器人
JP6183042B2 (ja) タッチセンサ
CN206931782U (zh) 一种插座
CN201163764Y (zh) 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
CN206041649U (zh) 一种智能漏电断路器的状态监测装置
CN107482718A (zh) 充电基座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