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2910U -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2910U
CN205122910U CN201520843023.9U CN201520843023U CN205122910U CN 205122910 U CN205122910 U CN 205122910U CN 201520843023 U CN201520843023 U CN 201520843023U CN 205122910 U CN205122910 U CN 20512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base body
bases
power suppl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30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30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2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丰富了小型电子设备底座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电子设备底座包括底座本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电源适配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源接口,与所述输入端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输出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支撑小型电子设备,以及为小型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日趋快捷化、方便化,电子设备正向体积小、质量轻的趋势不断发展,以实现节省占用空间及便于携带的目的。
台式电脑迷你主机的问世,给人们的办公和家庭娱乐带来了极大方便。通常,人们通过底座将迷你主机放置在办公桌上或者是客厅中,以供人们使用。其中,将迷你主机支撑在底座上,不仅便于人们安放主机,还可以防止其发生倾倒而被损坏。
近年来,人们对如前所述底座的材料及外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但底座的功能还仅仅为支撑迷你主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以便于小型电子设备的安放,及防止其被损坏,因此,底座的功能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主要目的是丰富小型电子设备底座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电源适配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电源接口,与所述输入端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输出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连接。
具体地,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电源适配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源接头包括第一弹簧顶针;
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表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时,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接触,并将所述第一弹簧顶针压入所述容置腔内,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紧贴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一盖板;
所述第一开口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直线导轨;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电源接头还包括第二弹簧顶针,所述第二弹簧顶针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显露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表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时,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接触,并将所述第二弹簧顶针压入所述容置腔内,使所述第二弹簧顶针紧贴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直线导轨;
其中,所述第二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具体地,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用于配合夹持所述电子设备;
两个所述夹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本体滑动连接,使两个所述夹板能相对靠拢或分离;
其中,每个所述夹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滑动连接,具体为:
每个所述夹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包括连接杆和卡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杆的外壁中部连接;
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底座本体的一端贯通至所述底座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凹槽的轮廓形状与所述连杆的外形轮廓形状相适配;
所述连杆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当两个所述夹板相对分离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位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的两端;
每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靠拢。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且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插头,其通过连接线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三开口,使所述插头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部,所述插头作为所述电源接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接头,所述第二电源接头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窄面;
所述第二电源接头包括第一电源触点,所述第一电源触点设置于所述窄面上。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宽面;
所述第二电源接头还包括第二电源触点,所述第二电源触点设置于所述宽面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源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源触点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底座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和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上;
所述第二电源接头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
所述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头连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底座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电源适配器,且电源适配器通过其输入端的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其输出端的第一电源接头与支撑在底座本体上的电子设备供电接头连接,使底座本体通过电源适配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从而使电子设备底座实现了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的功能,且底座本体还可以用来支撑电子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底座,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从而丰富了电子设备底座的功能。此外,将小型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时通常采用的电源适配器设置在底座本体上,节省了单独摆放电源适配器的占用空间,使用户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板与底座本体的滑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底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子设备以卧式状态支撑于电子设备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电源适配器2,设置于底座本体1上,电源适配器2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源接口21,与输入端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电源接头22,与输出端连接,用于与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连接。
该电子设备底座中,在底座本体1上设置电源适配器2,且电源适配器2的电源接口21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适配器2的第一电源接头22与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连接,实现对支撑在底座本体1上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的功能。其中,连接电源适配器2输入端的电源接口21可以为电源插头、电源插孔或电源触点等可以与外部电源适配连接的接口;第一电源接头22可以为弹簧顶针、电源插头、电源插孔或电源触点等可以与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适配连接的电源接头;电源适配器2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底座本体1的内部设置腔体,将电源适配器2设置在该腔体内。此外,底座本体1还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的功能,因此,该电子设备底座即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又可以对支撑在底座本体1上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底座,通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电源适配器,且电源适配器通过输入端的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输出端的第一电源接头与支撑在底座本体上的电子设备供电接头连接,使底座本体通过电源适配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从而使电子设备底座实现了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的功能,且底座本体还可以用来支撑电子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底座,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从而丰富了电子设备底座的功能。此外,将电源适配器设置在底座本体上,节省了单独摆放电源适配器的占用空间,使用户使用更方便。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底座的使用方便性和美观性,底座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图中未标示),电源适配器2设置于容置腔内。即从底座本体1的外表进行观察,看不到电源适配器2的存在,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底座的美观性;由于底座本体1的外表面没有其他部件,因此不会对支撑在其上的电子设备造成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底座的使用方便性;此外,将小型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时通常采用的电源适配器2设置在底座本体1的容置腔内,还可以防止电源适配器2被损坏,使底座本体1对电源适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中,参见图1,第一电源接头22包括第一弹簧顶针221;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与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开口11;第一电源接头221穿过第一开口11,显露在底座本体1的外表面;当电子设备支撑于底座本体1上时,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第一弹簧顶针221接触,并将第一弹簧顶针221压入容置腔内,使第一弹簧顶针221紧贴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第一弹簧顶针221可以具有正极弹簧顶针和负极弹簧顶针,其穿过第一开口11,显露在底座本体1外,当电子设备被放置在底座本体1上时,电子设备将第一弹簧顶针221压入容置槽内,实现第一弹簧顶针221与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的紧密贴合,保证了二者的电连接可靠性。其中,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可以为与第一弹簧顶针221相适配的电源触点,该电源触点可以具有正极电源触点和负极电源触点;而第一弹簧顶针221可以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也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电源适配器2的输出端22连接,以使第一弹簧顶针221具有着力点。当用户想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时,只需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底座本体1上,并使第一弹簧顶针221与电子设备的电源接头接触,便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可靠充电或供电,使用户使用更方便。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底座的使用方便性,参见图1,该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一盖板13;第一开口11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一直线导轨(图中未标示),两个第一直线导轨相对布置;其中,第一盖板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以封堵或打开第一开口11。通过将第一盖板13可滑动的连接在第一开口11处,可以使电子设备底座的使用更方便。当无需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时,手按第一弹簧顶针221,将第一弹簧顶针221压入容置槽内,并推动第一盖板13,使第一盖板13封堵第一开口11,并将第一弹簧顶针221阻挡在第一盖板13之下,再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底座本体1上进行支撑。当然,在具体实施时,第一盖板13应尽量薄,且使其紧贴底座本体1的表面进行滑动,以避免对电子设备造成影响。相反地,当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时,推动第一盖板13,使第一盖板13将第一开口11打开,使第一弹簧顶针221从第一开口11中弹出,再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底座本体1上,并使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第一弹簧顶针221接触,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的同时,还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底座的使用方便性,参见图1,该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二开口12,设置于底座本体1上,且与容置腔连通,第二开口12与第一开口11位于底座本体1的同一侧;第一电源接头221还包括第二弹簧顶针2212,第二弹簧顶针2212穿过第二开口12,显露在底座本体1的外表面;当电子设备支撑于底座本体1上时,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第二弹簧顶针222接触,并将第二弹簧顶针222压入容置腔内,使第二弹簧顶针222紧贴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通过在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与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开口12,使第一电源接头221的第二弹簧顶针222穿过第二开口12,显露在底座本体1的外表面。而第二弹簧顶针222可以设置在底座本体1上,也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电源适配器2的输出端22连接,以使第二弹簧顶针222具有着力点。当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时,可以使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第一弹簧顶针221接触,也可以与第二弹簧顶针222接触,当然,在使用第二弹簧顶针222时,需将第一盖板13将第一开口11封堵,避免若电子设备为金属外壳,与第一弹簧顶针221接触时,发生短路,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
同样地,当用户使用第一弹簧顶针221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时,为了使用方便,参加粘土1,该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二盖板14;第二开口12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二直线导轨(图中未标示),两个第二直线导轨相对布置;其中,第二盖板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12。即当用户使用第一弹簧顶针221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时,需将第二盖板14将第二开口12封堵,避免若电子设备为金属外壳,与第一弹簧顶针221接触时,发生短路,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其中,第一电源接头221包括两个弹簧顶针,可以避免设置一个弹簧顶针时,若该弹簧顶针出现问题,导致电子设备底座不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的弊端,使用户使用更方便。其中,第二盖板14打开或封堵第二开口12的方式与第一盖板13打开或封堵第一开口11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使电子设备可以稳固的支撑在底座本体1上,参见图1和图2,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夹板15,两个夹板15用于配合夹持电子设备;两个夹板15的一端均与底座本体1滑动连接,使两个夹板15能相对靠拢或分离;其中,每个夹板15的一端与底座本体1滑动连接,具体为:每个夹板15的一端连接有连杆151,连杆包括连接杆1511和卡接杆1512,连接杆1511的一端与夹板15的一端连接,连接杆1511的另一端与卡接杆1512的外壁中部连接;底座本体1上设置有凹槽16,凹槽16从底座本体1的一端贯通至底座本体1的另一端,凹槽16的轮廓形状与连杆151的外形轮廓形状相适配;连杆卡接于凹槽16内;当两个夹板15相对分离时,第一开口11和/或第二开口12位于两个夹板15之间。此处的“相适配”可以解释为:夹板可以通过连杆151卡接在凹槽16内,且可以在凹槽16内滑动。在底座本体1上设置两个夹板15,用于配合夹持电子设备,以使电子设备可以更稳固的支撑在底座本体1上,且两个夹板15可以沿底座本体1滑动,当两个夹板15分离时,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或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位于两个夹板15之间,以使第一电源接头221与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接触。两个夹板15沿底座本体1滑动,可以使电子设备以立式或卧式的方式,夹持在两个夹板之间,还可以夹持不同尺寸大小的电子设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源接头221与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的电连接可靠性。其中,两个夹板的一端与底座本体1的滑动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现方式,还可以为:在底座本体1的两侧设置两个平行布置的直线导轨,使两个夹板15的一端面的两侧分别于两个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两个夹板15可以在底座本体1上滑动的目的。
为了使电子设备可以更稳固的支撑在底座本体1上,参见图1,凹槽16内设置有弹性件161,弹性件16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凹槽16的两端;每个连接杆与弹性件161连接,弹性件161用于驱使两个夹板15相对靠拢。通过弹性件161的驱使,可以将电子设备紧紧的夹持在两个夹板15之间,以使电子设备可以更稳固的支撑在底座本体1上。其中,弹性件161可以为圆柱弹簧。
具体地,参见图1,该电子设备底座还包括第三开口17,设置于底座本体1上,且与容置槽连通;插头,其通过连接线3与电源接口211连接,连接线3穿过第三开口17,使插头位于底座本体1的外部,插头作为电源接口211。当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时,电源适配器2可以通过插头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对将外部电源的高压交流电转变为电子设备所需的低压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3,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电源接头41,第二电源接头41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第二电源接头41可以为电源插头、电源插孔或电源触点等可以与外部电源适配连接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上设置第二电源接头,使电子设备支撑在电子设备底座上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源接头与电子设备底座电源适配器的第一电源接头连接,从而使电子设备底座实现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即当电子设备支撑在电子设备底座上时,电子设备就可以通过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或供电,而无需额外插接电源线,使电子设备的充电或供电更方便。
具体地,参见图3至图5,电子设备为长方体结构,电子设备具有窄面42;第二电源接头41包括第一电源触点411,第一电源触点411设置于窄面42上。第一电源触点411可以包括与第一弹簧顶针221和第二弹簧222顶针分别对应的正极电源触点和负极电源触点,将第一电源触点411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窄面42上,可以使电子设备以立式状态放置在电子设备底座上进行充电或供电。为用户提供了较多的使用方式,使用户体验较佳。其中,将电源触点作为第二电源接头41,可以使电子设备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的第一电源接头22相适配电连接。
电子设备还具有宽面43,第二电源接头41包括第二电源触点412,第二电源触点412设置于宽面43上。第二电源触点412可以包括与第一弹簧顶针221和第二弹簧222顶针分别对应的正极电源触点和负极电源触点,将第二电源触点412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宽面43上,还可以使电子设备以卧式状态放置在电子设备底座上进行充电或供电,为用户提供了较多的使用方式,使用户体验较佳。其中,将电源触点作为第二电源接头22,可以使电子设备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的第一电源接头22相适配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电源触点411和第二电源触点412连接。在前述的电子设备底座中,包括能够与第一电源触头411和第二电源触点412电连接的第一弹簧顶针221和第二弹簧顶针222,且第一弹簧顶针221和第二弹簧顶针222位于底座本体1的同一侧。当用户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放电时,若使电子设备处于立式状态夹持在电子设备底座的两个夹板15之间时,使第一弹簧顶针221和第一电源触头接触,若使电子设备处于卧式状态夹持在电子设备底座的两个夹板15之间时,由于第一电源触点411和第二电源触点412连接,且分别位于电子设备的窄面42和宽面43上,因此,只需将电子设备平放,即可将第二电源触点412和第二弹簧顶针222接触,使用户使用更方便。此外,由于第一电源触头411和第二电源触头412连接,还可以简化电子设备内部的线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底座装置,参见图1、图4和图5,包括前述的电子设备底座6和电子设备5;其中,电子设备5支撑于底座本体1上;第二电源接头41作为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第一电源接头22与第二电源接头41连接,以使电子设备底座通过电源适配器2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底座装置,通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电源适配器,且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接口以与外部电源连接,在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源接头;通过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接头,使第二电源接头作为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且第一电源接头与第二电源接头连接,从而实现了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的功能,且底座本体还可以用来支撑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底座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为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从而丰富了电子设备底座的功能;将小型电子设备充电或供电时通常采用的电源适配器设置在底座本体上,节省了单独摆放电源适配器的占用空间,使用户使用更方便;同时,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或供电可以在电子设备底座上完成,无需额外插接电源线,使电子设备的充电或供电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本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电源适配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电源接口,与所述输入端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输出端连接,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电源适配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源接头包括第一弹簧顶针;
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显露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表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时,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接触,并将所述第一弹簧顶针压入所述容置腔内,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紧贴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盖板;
所述第一开口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直线导轨;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电源接头还包括第二弹簧顶针,所述第二弹簧顶针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显露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表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时,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接触,并将所述第二弹簧顶针压入所述容置腔内,使所述第二弹簧顶针紧贴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盖板;
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直线导轨;
其中,所述第二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滑动连接,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用于配合夹持所述电子设备;
两个所述夹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本体滑动连接,使两个所述夹板能相对靠拢或分离;
其中,每个所述夹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滑动连接,具体为:
每个所述夹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包括连接杆和卡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杆的外壁中部连接;
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底座本体的一端贯通至所述底座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凹槽的轮廓形状与所述连杆的外形轮廓形状相适配;
所述连杆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当两个所述夹板相对分离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位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的两端;
每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靠拢。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且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插头,其通过连接线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三开口,使所述插头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部,所述插头作为所述电源接口。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接头,所述第二电源接头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窄面;
所述第二电源接头包括第一电源触点,所述第一电源触点设置于所述窄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宽面;
所述第二电源接头还包括第二电源触点,所述第二电源触点设置于所述宽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源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源触点连接。
14.一种电子设备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底座;
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撑于所述底座本体上;
所述第二电源接头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接头;
所述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头连接,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底座通过所述电源适配器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
CN201520843023.9U 2015-10-27 2015-10-27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Active CN20512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3023.9U CN205122910U (zh) 2015-10-27 2015-10-27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3023.9U CN205122910U (zh) 2015-10-27 2015-10-27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2910U true CN205122910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3023.9U Active CN205122910U (zh) 2015-10-27 2015-10-27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2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1407A (zh) * 2017-07-13 2017-09-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底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1407A (zh) * 2017-07-13 2017-09-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23428A1 (zh) 多功能充电器
CN206686338U (zh) 一种可分离电池的蓝牙耳机
CN206250513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有线连接座和连接结构
CN205122910U (zh) 电子设备底座、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底座装置
CN202513604U (zh) 一种新型苹果手机的备用电源
CN201584615U (zh) 笔筒型插座
CN20771982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CN204156916U (zh) 充电式手机保护套
CN206977132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206452130U (zh) 一种带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CN205433217U (zh) 宿舍床铺多功能挂篮
CN104349236A (zh) 电源插头和带电源插头的蓝牙耳机
CN203932584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插座
CN203800981U (zh) 多功能移动设备底座支架
CN203827026U (zh) 移动设备支架电源充电器
CN204190471U (zh) 电动自行车电源转换器以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CN204465816U (zh) 一种具有手机连接装置的蓝牙耳机
CN204615443U (zh) 带有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
CN205071248U (zh) 一种组合型多媒体系统
CN201805118U (zh) 一种具有多电器插口的插排
CN204809916U (zh) 一种手摇式手机充电器
CN210245868U (zh) 一种方便收卷电源线的数据线插座
CN202737257U (zh) 一种多型号充电接头的插线板
CN213520431U (zh) 一种多功能墙面插座
TW201411990A (zh) 太陽能手機充電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