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0217A -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0217A
CN107170217A CN201710530341.3A CN201710530341A CN107170217A CN 107170217 A CN107170217 A CN 107170217A CN 201710530341 A CN201710530341 A CN 201710530341A CN 107170217 A CN107170217 A CN 107170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help
user
distress call
appro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03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03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0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0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0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04M1/724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with manual activation of emergency-service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其中紧急呼救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处理模块,与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呼救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涉及的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现。

Description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因为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着城市化带来的便利,科技化带来的希望,同时还能享受着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联系。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中。例如:儿童安全,妇女安全,生活安全以及个人自身安全等。
人们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利用智能机的通信功能,开发出了SOS系统。当某个使用该智能手机的用户受到人身安全威胁的时候,他可以通过按压预先设定的触发SOS按键,将求救信号发送出去,例如发送短信、拨打紧急号码或者发送当前位置信息等。
请参考图1,为一现有技术的紧急呼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监听按键,通过手机内部程序监听手机按键状态;
步骤S12:判断是否特殊按键按下,根据监听的按键状态,判断设定为触发SOS按键是否按下;
若是,则执行步骤S13:发送SOS求救信号;
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11,继续监听按键。
在当前的技术中,手机用户如果想实现紧急呼叫的功能很不方便,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很多手机并没有配备这样的功能,所以要实现这一个功能是很有挑战也是很具有前景的;
第二,对于非智能手机的紧急呼叫,仅限于用户在手机中长按5或者9等特定按键来实现,但是对于智能机来讲,如果用户想实现快速的紧急呼叫,需要用户点击控制(HOME)键,屏幕解锁,再进行呼救,那么就需要多个步骤来实现,使得求救信号的发送较为复杂;
第三,部分地区法律,例如印度的法律,要求手机厂商销售的手机必须配备一个物理按键用来紧急呼叫,对于其他的手机生产厂商来说,只针对印度的法律或者某一个国家的法律来更换手机的设计,额外配置物理按键,则会增加了产品研发难度和产品外观设计的复杂性,对于手机厂商的设计和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
如何利用现有手机的物理按键,实现简单便捷的紧急呼救操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能够实现简单便捷的呼救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呼救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呼救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用户指纹并判断是否与预设指纹一致;计时单元,与所述识别单元连接,用于记录所述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触发单元,与所述计时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发送一触发信号。
可选的,还包括设定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设定所述预设指纹和所述预设时间。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选择单元,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选择呼救途径;控制单元,与所述选择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选择的所述呼救途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提示单元,连接所述选择单元和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提示选项,以供所述用户从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呼救途径中,再次进行选择。
可选的,所述呼救模块包括:指令解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信号发送单元,与所述指令解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呼救途径信息,采用所述呼救途径信息对应的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
可选的,所述信号发送单元包括:定位子单元、通信子单元以及播放子单元。
可选的,所述呼救模块还包括:确认单元,连接所述指令解析单元和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提示确认选项,以供所述用户确认是否发送所述呼救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紧急呼救方法,包括: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
可选的,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的方法包括:识别用户指纹并判断是否与预设指纹一致;记录所述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发送一触发信号。
可选的,还包括:设定所述预设指纹和所述预设时间。
可选的,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的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选择呼救途径;根据选择的所述呼救途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在选择呼救途径之后,向所述用户提示选项,以供所述用户从已经选择的呼救途径中,再次进行选择。
可选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根据所述呼救途径信息,采用所述呼救途径信息对应的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
可选的,所述呼救途径包括:播放求救铃声、拨打求救电话、发送定位信息以及发送求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还包括在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之后,向所述用户提示确认选项,以供所述用户确认是否发送所述呼救信号。
本发明的紧急呼救装置用于在识别到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即根据装置的硬件配置自动发送呼救信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所述紧急呼救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上,与移动终端原有的指纹识别功能结合,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其他的物理按键,从而节约设计成本。
本发明的紧急呼救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基于现有的指纹按钮实现,快速启动呼救操作,并且支持多种紧急呼救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的紧急呼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呼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紧急呼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紧急呼救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201、处理模块202以及呼救模块203。
指纹识别模块201,用于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指纹识别模块201具有一指纹接触面,当用户手指接触到该指纹接触面时,指纹识别模块201即能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长按指纹操作即手指触摸指纹接触面,并保持一定时间,保持时间通常大于一预设时间,才被认定为长按指纹操作。长按指纹操作的信息不仅包括指纹信息,还包括一时间信息,从而与现有的终端指纹解锁或指纹支付等操作区别。指纹识别模块201不仅用于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还在识别到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用于触发后续的呼救步骤。
处理模块202,与指纹识别模块202连接,用于根据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处理模块202用于接收指纹识别模块202发送的触发信号,一旦接收到触发信号就发送一控制指令。呼救途径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闪光灯闪烁以及播放音乐等,而控制指令包括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够由紧急呼救装置支持的途径信息。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当前紧急呼救装置的状态,来选择合适的呼救途径,以确保求救信号发送的可靠性。例如紧急呼救装置具有GPS定位功能,则呼救途径可以是发送定位信息;若紧急呼救装置还具有播放器功能,则呼救途径还可以包括播放音乐;若紧急呼救装置还连接到通信网络,具有通信功能,则呼救途径还可以包括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等。
呼救模块203,与处理模块202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呼救模块203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控制指令的信息,通过一个或多个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息,例如自动拨打紧急电话、发送求救短信、发送定位信息或播放SOS求救响铃或者闪光灯闪烁等。
紧急呼救装置用于在识别到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即根据装置的硬件配置自动发送呼救信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紧急呼救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等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上,与移动终端原有的指纹识别功能结合,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其他的物理按键,从而节约设计成本。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能够准确的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指纹识别模块201包括:识别单元301、计时单元302和触发单元303。
识别单元301,用于识别用户指纹并判断是否与预设指纹一致。具体的,识别单元301包括一指纹识别传感器,当用户手指触碰到传感面时,就能够获取指纹图像,并进一步将指纹图像处理成数据形式。为了避免其他人误操作,识别单元301用于对指纹进行识别,与已设定的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确认非他人操作。
计时单元302,与识别单元301用于记录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计时单元302用于根据识别单元301的指纹判断结果,进行后续操作。当指纹与预设指纹一致时,计时单元302记录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指纹识别模块201识别到指纹的时刻为起始时刻,以持续检测到指纹的时间作为持续时间。
触发单元303,与计时单元302连接,用于当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发送一触发信号。触发单元303用于获取技术单元302记录的持续时间,还用于将持续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触发呼救操作。若持续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认为该指纹触摸操作不符合触发呼救操作的要求,以避免误操作;若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触发单元303用于发送一触发信号,启动紧急呼救装置的其他模块,进行呼救操作。
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便于进行用户指纹判断,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送触发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紧急呼救装置还包括一设定模块400,设定模块400与指纹识别模块201连接,用于设定预设指纹和预设时间。预设指纹用于和指纹识别模块201获取的用户的按压指纹进行匹配,以进行身份识别;预设时间,用于和指纹识别模块201获取的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发送触发信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例如惯用手指、时间偏好等,设置预设时间、一个或多个预设指纹。设定模块400内包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指纹和预设时间。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能够在接收到触发信号之后,及时可靠地发送呼救信息,需要对呼救信息的发送途径进行选择。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202包括:选择单元501和控制单元502。
选择单元501,与指纹识别模块201(请参考图2)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指纹识别模块201发送的触发信号后,选择呼救途径。选择单元501用于根据紧急呼救装置功能选择合适的呼救途径,例如紧急呼救装置为手机时,通常具备音乐播放、播放电话、GPS定位、闪光灯等功能,选择单元用于判断上述功能的可实施性,选择合适的呼救途径,例如紧急呼救装置具有GPS定位功能,则呼救途径可以是发送定位信息;若紧急呼救装置还具有播放器功能,则呼救途径还可以包括播放音乐;若紧急呼救装置还连接到通信网络,具有通信功能,则呼救途径还可以包括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等。选择单元501可以同时选择几种可行的呼救途径,作为呼救信号的发送途径。
控制单元502,与选择单元501连接,用于根据选择的呼救途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内包括了呼救途径信息、与呼救途径对应的呼救信号的内容,例如控制指令包括的呼救途径为拨打电话,呼救信号内容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又如控制指令包括的呼救途径为发送短信,呼救信号内容为短信的具体内容等。上述呼救信号的内容可以为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单独设定。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202还可以包括一提示单元,提示单元连接选择单元501和控制单元502,用于向用户提示选项,以供用户从选择单元选择的呼救途径中,再次进行选择,以获得更符合用户习惯和需求的呼救途径。该提示单元也可以被设置为禁用模式,以提高紧急呼救的及时性。
请参考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装置的呼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呼救模块203包括:指令解析单元601和信号发送单元602。
指令解析单元601,与处理模块202连接,用于获取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指令解析单元601用于解析控制指令中的内容,包括呼救途径、以及与呼救途径对应的呼救信号内容等。
信号发送单元602与指令解析单元601连接,用于采用呼救途径信息对应的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信号发送单元602包括:定位子单元、通信子单元以及播放子单元等多个单元,根据控制指令的内容选择对应的子单元发送呼救信号。
为了避免误呼救,呼救模块203还可以包括一确认单元,确认单元连接指令解析单元601和信号发送单元602,用于向用户提示确认选项,以供用户确认是否发送呼救信号。为了提高呼救的及时性,呼救模块203也可以被设置为禁用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紧急呼救装置为手机,手机HOME键为触摸键,作为指纹识别模块的一部分,用于获取用户触摸HOME键时的指纹和时间后形成一触发信号;处理模块可以设置于手机的微处理芯片内或单独的处理芯片,用于根据手机的硬件设备以及功能获得可行的呼救途径,并发送控制指令;呼救模块也可以设置于手机的微处理芯片内,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调用对应的手机硬件,发送呼救信号。处理模块和呼救模块即可以是程序模块也可以是硬件模块。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救方法。
请参考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紧急呼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紧急呼救方法包括:
步骤S701: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
长按指纹操作即手指触摸指纹传感器的指纹接触面,并保持一定时间,保持时间通常大于一预设时间,才被认定为长按指纹操作。长按指纹操作的信息不仅包括指纹信息,还包括一时间信息,从而与现有的终端指纹解锁或指纹支付等操作区别。通过发送触发信号来触发后续的呼救步骤。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的方法包括:识别用户指纹并判断是否与预设指纹一致;记录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当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发送一触发信号。具体的,当用户手指触碰到传感面时,指纹传感器就能够获取指纹图像,并进一步将指纹图像处理成数据形式。为了避免其他人误操作,需要对指纹进行识别,与已设定的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确认非他人操作。当指纹与预设指纹一致时,记录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以指纹传感器识别到指纹的时刻为起始时刻,以持续检测到指纹的时间作为持续时间。若持续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认为该指纹触摸操作不符合触发呼救操作的要求,以避免误操作;若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发送一触发信号,启动紧急呼救装置的其他模块,进行呼救操作。
为了便于进行用户指纹判断,以及判断是否需要发送触发信号,用户可以提前设定预设指纹和预设时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例如惯用手指、时间偏好等,设置预设时间、一个或多个预设指纹,并对预设时间和预设指纹进行存储。
步骤S702:根据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
为了能够在接收到触发信号之后,及时可靠地发送呼救信息,需要对呼救信息的发送途径进行选择。根据紧急呼救装置功能选择合适的呼救途径,例如紧急呼救装置具备音乐播放、播放电话、GPS定位、闪光灯等功能,在获得触发信号之后,判断上述功能的可实施性,选择合适的呼救途径,例如紧急呼救装置具有GPS定位功能,则呼救途径可以是发送定位信息;若紧急呼救装置还具有播放器功能,则呼救途径还可以包括播放音乐;若紧急呼救装置还连接到通信网络,具有通信功能,则呼救途径还可以包括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等。可以同时选择几种可行的呼救途径,作为呼救信号的发送途径。
选择好呼救途径之后,再根据选择的呼救途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内包括了呼救途径信息、以及与呼救途径对应的呼救信号的内容,例如控制指令包括的呼救途径为拨打电话,呼救信号内容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又如控制指令包括的呼救途径为发送短信,呼救信号内容为短信的具体内容等。上述呼救信号的内容可以为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单独设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选择呼救途径之后,向用户提示选项,以供用户从已经选择的呼救途径中,再次进行选择,以获得更符合用户习惯和需求的呼救途径。该提示单元也可以被设置为禁用模式,以提高紧急呼救的及时性。
步骤S703:根据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
具体的,首先获取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通过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获取控制指令中的内容,包括呼救途径、以及与呼救途径对应的呼救信号内容等。然后,根据呼救途径信息,采用呼救途径信息对应的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
为了避免误呼救,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获取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之后,向用户提示确认选项,以供用户确认是否发送呼救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手机作为紧急呼救的装置,当用户进行长按指纹操作时,手机的指纹识别传感器识别用户指纹,并判断长按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当超过预设时间时,系统响应层发送一触发信号,系统核心处理层在触发信号的触发下,判断手机中能够被用于紧急呼救的呼救途径,例如拨打紧急电话;然后根据选择的途径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应用层发送呼救信号,例如控制拨号程序自动拨打紧急联系人电话。
请参考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紧急呼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1:识别用户长按指纹操作。
步骤S802:判断是否属于呼救操作。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803:处理事件,即对于呼救操作这一事件进行处理,发送一触发信号,由系统响应层执行。
步骤S804:选择呼救途径,检测设备的响铃功能、GPS定位功能、HTTP功能、SMS功能等是否能够工作,例如是否具有GPS模块,是否联网等,该实施例中,上述功能均能正常工作,发送控制指令。
步骤S805:根据控制信号,再次确定是否发送呼救信号。该实施例中,均确认发送呼呼救信号。
步骤S806:通过多种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该实施例中,通过播放音频、发送GPS定位信息以及发送短信等多个途径同时发送呼救信号。
上述紧急呼救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基于现有的指纹按钮实现,快速启动呼救操作,并且支持多种紧急呼救途径。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
处理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
呼救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用户指纹并判断是否与预设指纹一致;计时单元,与所述识别单元连接,用于记录所述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触发单元,与所述计时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发送一触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模块,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设定所述预设指纹和所述预设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选择单元,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选择呼救途径;控制单元,与所述选择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选择的所述呼救途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提示单元,连接所述选择单元和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提示选项,以供所述用户从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呼救途径中,再次进行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救模块包括:指令解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信号发送单元,与所述指令解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呼救途径信息,采用所述呼救途径信息对应的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单元包括:定位子单元、通信子单元以及播放子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急呼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救模块还包括:确认单元,连接所述指令解析单元和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提示确认选项,以供所述用户确认是否发送所述呼救信号。
9.一种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呼救途径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用户的长按指纹操作,并且在识别到所长按指纹操作之后发送一触发信号的方法包括:识别用户指纹并判断是否与预设指纹一致;记录所述长按指纹操作的持续时间;当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发送一触发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所述预设指纹和所述预设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发送一控制指令的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选择呼救途径;根据选择的所述呼救途径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选择呼救途径之后,向所述用户提示选项,以供所述用户从已经选择的呼救途径中,再次进行选择。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送一呼救信号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根据所述呼救途径信息,采用所述呼救途径信息对应的呼救途径,发送呼救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救途径包括:播放求救铃声、拨打求救电话、发送定位信息以及发送求救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紧急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中的呼救途径信息之后,向所述用户提示确认选项,以供所述用户确认是否发送所述呼救信号。
CN201710530341.3A 2017-06-29 2017-06-29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Pending CN107170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0341.3A CN107170217A (zh) 2017-06-29 2017-06-29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0341.3A CN107170217A (zh) 2017-06-29 2017-06-29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0217A true CN107170217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2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0341.3A Pending CN107170217A (zh) 2017-06-29 2017-06-29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02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831A (zh) * 2020-04-15 2020-09-01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基于指纹识别的紧急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308082D0 (en) * 2012-09-13 2013-06-12 Buckland Tracey Angel eye
CN105023389A (zh) * 2015-07-08 2015-11-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紧急求救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157561A (zh) * 2015-04-23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308082D0 (en) * 2012-09-13 2013-06-12 Buckland Tracey Angel eye
CN106157561A (zh) * 2015-04-23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5023389A (zh) * 2015-07-08 2015-11-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进行紧急求救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831A (zh) * 2020-04-15 2020-09-01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基于指纹识别的紧急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489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call from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100663B (zh) 一种智能手表和移动终端的互动装置及方法
KR100690800B1 (ko) 음성인식을 이용한 음성 정보 저장 장치 및 방법
CN106921560A (zh)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44239B (zh) 一种语音辅助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04506649B (zh) 通知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275243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CN107256620A (zh) 移动终端警报装置和移动终端警报方法
CN101325768A (zh)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按键输入方法
CN107193553A (zh) 按键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08117999A1 (en) Multi-functional mobilephone terminal system.
CN109191776A (zh) 一种呼救方法、装置、终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11840A (zh) 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服务方法和装置
US9338624B2 (en) Cellular telephone and computer program compris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nd sending an alarm message
CN106250743B (zh) 账户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364736A (zh) 电子设备
CN107170217A (zh) 紧急呼救装置和紧急呼救方法
CN106657647A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805757U (zh) 移动终端警报装置
CN105142169B (zh) 异常操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54297A (zh) 信息提醒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8021258A (zh) 终端设备误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34536A (zh) 快速发起呼叫的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967720B (zh) 一种基于耳麦的紧急呼叫方法和系统
CN106775200A (zh) 用户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