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2437A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2437A
CN102752437A CN2011100982389A CN201110098238A CN102752437A CN 102752437 A CN102752437 A CN 102752437A CN 2011100982389 A CN2011100982389 A CN 2011100982389A CN 201110098238 A CN201110098238 A CN 201110098238A CN 102752437 A CN102752437 A CN 102752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user
response
held
application scenari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82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向辉
肖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982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2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2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所述手握响应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本发明无需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和设置,只要用户手握住移动终端,就能够自动触发移动终端执行各种响应动作,从而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用户的满意度,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铃声调节方法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手机菜单界面设置为无声模式,这种功能菜单一般手机都有,直接按照手机使用手册进行菜单设置即可;第二种是通过一键化操作,取代了繁琐的菜单分层分步的操作方式,也叫做快捷键操作方式,用户通过设置或者手机默认设置一个按键,单独按一下或者采用特殊的触按方式比如说长按超过一定时间阀值就可以触发消音;第三种方式是根据环境音量,通过采集环境音量数据并存储作为比对样本和信号,进行手机铃声音量的调节。
例如,在申请号为200810217064.1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手机铃声消音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手机铃声消音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手机预设、用户快捷键设置以及手机内置快捷键三种方式,触发手机消音。首先判断系统是否已经设定为无声,如果已经设置成无声状态,那么直接实现了消音的目的;假如手机没有预设,那么将由用户按动相应的快捷键也称消音键进行消音的设置。
所述手机铃声消音系统包括四个模块,分别是:消音触发模块、消音设置模块、存储单元和铃声处理模块,其中消音触发模块主要接收消音键传来的消音指令,然后经由消音设置模块进行消音设置,存储单元主要是存储来电号码和消音设置的对应关系,这样铃声处理模块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来电判断消音键是否有效。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消音的触发方式需要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按快捷键才能进行,而且仅仅用于消音,方式不够新颖,应用效果不够广泛,用户对手机的体验效果也不够好,万一按错了按键,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实现对用户手握移动终端动作的自动响应,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用户的满意度,改善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所述手握响应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模式为:静音模式、振动模式或者亮灯模式。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
所述手握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包括: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机主本人或者机主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和/或,播放与用户身份对应的音乐;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陌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呼叫预定号码、向预定号码发送信息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的对应关系;
所述手握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应用场景和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这三者的对应关系;
所述手握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包括:
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上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中,所述手感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模式为:静音模式、振动模式或者亮灯模式。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包括: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机主本人或者机主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和/或,播放与用户身份对应的音乐;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陌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呼叫预定号码、向预定号码发送信息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应用场景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应用场景和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这三者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应用场景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上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手感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无需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和设置,只要用户手握住移动终端,就能够自动触发移动终端执行各种响应动作,从而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用户的满意度,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所述手握响应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
根据上述方法,无需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和设置,只要用户手握住移动终端,就能够自动触发移动终端执行各种响应动作,从而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用户的满意度,改善用户体验。
以下给出上述方法的几种具体实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参照图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中设置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将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的响应规则;
步骤102: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可以通过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步骤103: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将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
步骤103之后还可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由用户手握状态转变为离手状态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将来电提示模式恢复原状。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预定模式可以为:静音模式、振动模式或者亮灯模式。这样,只要用户手握住移动终端,就能实现移动终端的消音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菜单设置或者快捷键设置的消音方案,提高了用户对移动终端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参照图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中设置用户身份与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
步骤202: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可以通过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步骤203: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所述手感特征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
步骤204: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通过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可以识别用户的身份。
步骤205: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与所述用户身份对应的响应动作。
优先地,所述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包括: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机主本人或者机主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和/或,播放与用户身份对应的音乐;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陌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呼叫预定号码、向预定号码发送信息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当用户手握移动终端之后,对于机主本人,移动终端会启动消音振动,或者发出“主人您好”之类的铃音;对于机主熟人,例如妈妈,可能会发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声音或者启动消音振动;对于陌生人,则可以发出警报声或者自动呼叫机主或者拨打110等特殊号码进行报警,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以应付恶意偷窃移动终端或者移动终端丢失等复杂场景。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参照图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来电提示模式的对应关系;
步骤302: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可以通过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步骤303: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步骤304: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将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
根据上述方法,当用户手握移动终端之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会弹出场景列表并让用户选择当前场景,用户选择之后,移动终端会将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当前场景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
例如,应用场景为街道、菜市场时,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为普通无声振动;应用场景为公交车时,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为按摩保健振动;应用场景为会议室、电影院时,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为无声振动;应用场景为普通场景时,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为播放制定音乐或声音。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为实施二与实施例三的结合,参照图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移动终端中设置用户身份、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
步骤402: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可以通过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步骤403: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所述手感特征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
步骤404: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通过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可以识别用户的身份。
步骤405: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步骤406: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用户身份在所述应用场景下对应的响应动作。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结构图,参照图5,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模块10,用于存储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
检测模块20,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控制模块30,用于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
采集模块40,用于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身份识别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应用场景获取模块60,用于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其中,采集模块40、身份识别模块50和应用场景获取模块60为可选模块,具体根据存储模块10存储的是何种响应规则来进行取舍。
存储模块10存储的响应规则可以是用户通过设置模块(图未示)进行设置后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10中,也可以是直接从外部导入。
响应规则多种多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几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
存储模块10中存储的响应规则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这样,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所述控制模块30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将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
优选地,所述预定模式为:静音模式、振动模式或者亮灯模式。这样,只要用户手握住移动终端,就能实现移动终端的消音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菜单设置或者快捷键设置的消音方案,提高了用户对移动终端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方式二
存储模块10存储的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此时,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采集模块40和身份识别模块50。
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模块40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身份识别模块50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控制模块30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与所述用户身份对应的响应动作。
其中,所述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包括: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机主本人或者机主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和/或,播放与用户身份对应的音乐;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陌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呼叫预定号码、向预定号码发送信息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
方式三
存储模块10存储的响应规则为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的对应关系。此时,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应用场景获取模块60。
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应用场景获取模块60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控制模块30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将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来电提示模式
方式四
存储模块10存储的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应用场景和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这三者的对应关系。此时,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采集模块40、身份识别模块50和应用场景获取模块60
当检测模块20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模块40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身份识别模块50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应用场景获取模块60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控制模块30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用户身份在所述应用场景下对应的响应动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检测模块20通过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采集模块40采集的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身份识别模块50根据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进行用户身份的识别。
以下对检测模块20、采集模块40和身份识别模块50的实现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人体的手掌具有一些共同的信息,利用这些共同的信息,可以实现通用的手握动作的感知;每个人的手掌又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手掌特征,可以区别不同的人。本发明主要通过手掌的阻抗、温度、红外线辐射强度来识别手掌活体,然后通过指纹、掌纹、手形和掌静脉特征四维信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
因此,检测模块20可具体包括:压力传感单元、温度传感单元、红外检测单元、阻抗计量单元;采集模块40为能够进行纹理采集的纹理采集单元。检测模块20和采集模块40隐藏于手机外壳之中,手机外壳使用一种特殊的压力传感材料制做,具有压力传感的功能,例如,可以采用压电晶体材料,由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机械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就产生了极化效应;当机械力撤掉之后,又会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也就是受到压力的时候,某些晶体可能产生出电的效应。也可以选用封装有硅压阻力敏元件的不锈钢壳体来制作外壳。
当手掌握紧手机时,手掌和手机外壳贴紧,手机壳的压力传感单元、温度传感单元、阻抗计量单元、红外检测单元获取手掌的压力、温度、阻抗以及红外信息,然后将之与固定的参考值范围作比对,固定的参考值范围中,阻抗、温度、红外辐射强度参考值全部来源于人体,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欧考虑,温度为36~37.5摄氏度,即309~310.5K,红外线的波长为λm=2989/(309~310.5)=9.67~9.64um,中心波长为9.65um,当判别为活体手掌之后,触发纹理采集单元。
机壳的纹理采集单元采集掌纹、指纹和手形、掌静脉图像信息,当手握紧手机时,掌纹、指纹会印在机壳上面,产生不同的电流强度和红外线强度,假设有纹理的地方标示为1,那么纹理之间的地方就标示为0,由此形成了指纹、掌纹的数字图像信息,同时通过侦测活体红外线和触压范围,可以取得手形信息,再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并由传感器感应手掌反射的光。其中的关键在于流到静脉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对波长760nm附近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导致静脉部分的反射较少,在影像上就会产生静脉图案。纹理采集单元采集到指纹、掌纹、手形和掌静脉特征后,身份识别模块50通过四维手掌信息,与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用户ID对应的手掌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掌静脉四维信息进行比对,可以非常精准的判别手握者的身份。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和设置,只要用户手握住移动终端,就能够自动触发移动终端执行各种响应动作,从而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用户的满意度,改善用户体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终端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有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所述手握响应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规则为:
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握自动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模式为:
静音模式、振动模式或者亮灯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
所述手握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包括: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机主本人或者机主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和/或,播放与用户身份对应的音乐;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陌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呼叫预定号码、向预定号码发送信息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规则为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的对应关系;
所述手握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应用场景和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这三者的对应关系;
所述手握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包括:
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9.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手握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感特征数据包括:
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的响应规则;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根据所述响应规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响应动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规则为:
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模式为:
静音模式、振动模式或者亮灯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与响应动作的对应关系包括: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机主本人或者机主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将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调整为预定模式,和/或,播放与用户身份对应的音乐;
当所述用户身份为陌生人时,所述响应动作为:呼叫预定号码、向预定号码发送信息或者向指定的网络服务器发送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规则为应用场景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应用场景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规则为:用户身份、应用场景和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模式,这三者的对应关系;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采集用户的手感特征数据;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感特征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
应用场景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用户手握时,提示用户选择应用场景,并获取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
检测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外界物体的阻抗、温度和/或红外线辐射强度,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手握。
18.如权利要求11或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感特征数据包括:
用户的指纹、掌纹、手形和/或掌静脉特征。
CN2011100982389A 2011-04-19 2011-04-19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Pending CN102752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82389A CN102752437A (zh) 2011-04-19 2011-04-19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82389A CN102752437A (zh) 2011-04-19 2011-04-19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437A true CN102752437A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32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82389A Pending CN102752437A (zh) 2011-04-19 2011-04-19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2437A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033A (zh) * 2012-10-26 2013-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中自动开启与关闭免提模式的方法及手机
CN102970443A (zh) * 2012-12-07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来电提醒的方法及具有智能来电提醒模式的手机
CN103237099A (zh) * 2013-04-24 2013-08-07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智能防盗手机壳
CN103259926A (zh) * 2013-04-17 2013-08-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功能的快捷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60783A (zh) * 2013-11-18 2015-05-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35337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754139A (zh) * 2015-04-20 2015-07-01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554250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577946A (zh) * 2016-03-16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情景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47563A (zh) * 2016-03-30 2016-08-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启飞行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2250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移动终端机主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12280A1 (zh) * 2015-07-20 2017-01-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操作方法、操作装置和终端
CN106791428A (zh) * 2017-01-11 2017-05-3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拍照方法
CN107066988A (zh) * 2017-05-02 2017-08-18 湖南大拓三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掌红外体温测量与身份识别系统
CN108600551A (zh) * 2018-05-07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0253A (zh) * 2018-05-18 2018-11-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60104A (zh) * 2018-06-25 2018-12-07 许晓山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
TWI647584B (zh) * 2016-04-12 2019-01-1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裝置的操作權限啟用/停用方法
CN110248025A (zh) * 2019-06-12 2019-09-17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多指纹与掌纹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11942A (zh) * 2020-11-27 2021-02-02 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手表的来电接听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9644A1 (en) * 1998-07-02 2000-01-0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N1753524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个人移动终端智能报警方法
CN101610298A (zh) * 2008-06-19 2009-12-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设备和方法
CN101719955A (zh) * 2009-11-26 2010-06-02 中山大学 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终端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9644A1 (en) * 1998-07-02 2000-01-0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N1753524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个人移动终端智能报警方法
CN101610298A (zh) * 2008-06-19 2009-12-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设备和方法
CN101719955A (zh) * 2009-11-26 2010-06-02 中山大学 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终端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033A (zh) * 2012-10-26 2013-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中自动开启与关闭免提模式的方法及手机
CN102970443A (zh) * 2012-12-07 2013-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来电提醒的方法及具有智能来电提醒模式的手机
CN103259926A (zh) * 2013-04-17 2013-08-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功能的快捷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259926B (zh) * 2013-04-17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功能的快捷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237099A (zh) * 2013-04-24 2013-08-07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智能防盗手机壳
CN104660783A (zh) * 2013-11-18 2015-05-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660783B (zh) * 2013-11-18 2017-1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35337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754139A (zh) * 2015-04-20 2015-07-01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WO2017012280A1 (zh) * 2015-07-20 2017-01-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的操作方法、操作装置和终端
CN105554250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577946A (zh) * 2016-03-16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情景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47563A (zh) * 2016-03-30 2016-08-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开启飞行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TWI647584B (zh) * 2016-04-12 2019-01-1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裝置的操作權限啟用/停用方法
US10474801B2 (en) 2016-04-12 2019-11-12 Superc-Touch Corporation Method of enabling and disabling operating authority of handheld device
CN105872250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移动终端机主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2250B (zh) * 2016-05-30 2020-03-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移动终端机主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1428A (zh) * 2017-01-11 2017-05-3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拍照方法
CN107066988A (zh) * 2017-05-02 2017-08-18 湖南大拓三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掌红外体温测量与身份识别系统
CN108600551A (zh) * 2018-05-07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00551B (zh) * 2018-05-07 2020-07-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0253A (zh) * 2018-05-18 2018-11-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60104A (zh) * 2018-06-25 2018-12-07 许晓山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
CN110248025A (zh) * 2019-06-12 2019-09-17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多指纹与掌纹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48025B (zh) * 2019-06-12 2020-07-21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多指纹与掌纹信息的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11942A (zh) * 2020-11-27 2021-02-02 珠海读书郎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手表的来电接听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243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手握响应方法
CN104052867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44293B (zh) 视频直播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4742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468152B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终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US6771982B1 (en) Single action audio prompt interface utlizing binary state time domain multiple selection protocol
CN104808522B (zh) 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812533B (zh) 一种私密来电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0500489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call from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778591B (zh) 报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01030047A9 (en) Audio prompted, binary sensors user interface for a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24002A (zh) 一种适用于老年人的智能拐杖
CN105246068B (zh) Sim卡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713569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操作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021077B (zh) 终端的警示方法及装置
CN105554266B (zh) 消息提醒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070474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播放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941572A (zh) 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2946466A (zh) 一种来电应答方法及装置
CN106406175A (zh) 开门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862169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56416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来电提醒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4364736A (zh) 电子设备
CN10678854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411363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