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7753B -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7753B
CN107147753B CN201710473946.3A CN201710473946A CN107147753B CN 107147753 B CN107147753 B CN 107147753B CN 201710473946 A CN201710473946 A CN 201710473946A CN 107147753 B CN107147753 B CN 107147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ode
wireless access
wireless
dhcp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39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7753A (zh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Yingli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Zhizh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Zhizh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Zhizh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739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7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7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7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7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其中,IP地址分配方法中包括:S1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S20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跳转至S40;S40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S60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跳转至S70;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有效解决了因IP地址池资源不够导致后续终端设备无法获取IP地址而无法访问网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俗称“热点”,其是使用无线设备(手机等移动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等无线设备)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校园内部、园区内部等需要布局无线网络的地区。
由于无线AP运行在桥模式比运行在路由模式下具有更高的转发性能,因而,在无线组网中,一般来说无线AP都运行在桥模式下。在该运行模式下,终端设备在连接上无线AP,终端设备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方式获取IP地址之后,才能访问无线网络。
但是,当接入终端设备过多,导致DHCP服务器中的IP地址池达到最大值时,DHCP服务器将无法继续为后续加入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导致后续终端设备无法上网,无疑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入终端设备过多时导致后续终端设备无法上网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云控制器(Cloud Controller,简称云AC),所述云AC管理多个无线AP,且DHCP服务器运行于所述云AC中,所述IP地址分配方法中包括:
S10接收关联无线AP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
S20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跳转至步骤S40;
S40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
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
S60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70;
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技术方案中,云AC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随即开始统计云AC管辖下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并将其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若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阈值上限,说明DHCP服务器没有办法为后续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以此选定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将其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有效解决了因IP地址池资源不够导致后续终端设备无法获取IP地址而无法访问网络的技术问题,为用户提供便利。
进一步优选的,在步骤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中包括:
S51统计各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S52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跳转至步骤S20。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云AC中,选定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直到桥模式下各无线AP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IP地址池阈值上限,简单方便,保证各终端设备都能正常接入互联网。
进一步优选的,在步骤S50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中包括:
S53无线AP接收云控制下发的指令,将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
S54无线AP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
在本技术方案中,无线AP接收到云控制下发的控制指令之后,切换工作模式,并重新为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内网IP地址,保证各终端设备都能接入互联网。
进一步优选的,在步骤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中,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跳转至步骤S70。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阈值上限,说明IP地址池资源充足,还能够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进一步优选的,在步骤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还包括:
S80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下限;若不是,
S90判断是否有无线接入点工作于路由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100;
S100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并控制DHCP服务器为与相应无线接入点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技术方案中,若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阈值下限,则选定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保障各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接入互联网的同时保证其工作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云AC,所述云AC管理多个无线AP,且运行有DHCP服务器,所述云AC中还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处理各指令;及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第一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多条指令中包括:
接收关联无线AP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
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
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
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
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
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技术方案中,云AC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随即开始统计云AC管辖下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并将其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若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阈值上限,说明DHCP服务器没有办法为后续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以此选定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将其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有效解决了因IP地址池资源不够导致后续终端设备无法获取IP地址而无法访问网络的技术问题,为用户提供便利。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指令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中包括:
统计各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跳转至所述指令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云AC中,选定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直到桥模式下各无线AP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IP地址池阈值上限,简单方便,保证各终端设备都能正常接入互联网。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指令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中,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则控制DHCP服务器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阈值上限,说明IP地址池资源充足,还能够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指令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还包括:
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下限;若不是,
判断是否有无线接入点工作于路由模式;若是,
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并控制DHCP服务器为与相应无线接入点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技术方案中,若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阈值下限,则选定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保障各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接入互联网的同时保证其工作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AP,所述无线AP与云AC连接,且所述无线AP中运行有轻量级DHCP服务器,所述无线AP中还包括:
第二处理器,用于处理各指令;及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第二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多条指令中包括:
接收云AC发送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由桥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
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控制轻量级DHCP服务器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
和/或,接收云AC发送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由路由模式切换至桥模式;
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请求为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技术方案中,无线AP接收到云控制下发的控制指令之后,切换工作模式,重新为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内网IP地址或请求云AC中的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保证各终端设备都能接入互联网的同时尽可能保障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IP地址分配方法另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IP地址分配方法另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云AC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无线AP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云AC,110-第一存储器,120-第一处理器,200-无线AP,210-第二存储器,220-第二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具体,该IP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云AC,该云AC管理多个无线AP,且DHCP服务器运行于该云AC中。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IP地址分配方法中包括:S10接收关联无线AP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S20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跳转至步骤S40;S40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S60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70;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该IP地址分配方法对关联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分配IP地址之前,在云AC中对DHCP服务器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进行配置。此后,终端设备关联上某一无线AP的SSID之后,随即通过该无线AP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
云AC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之后,随即开始统计云AC管辖下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并计算出总和(这里统计的终端设备具体为DHCP服务器分配了IP地址的设备,也就是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并将其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若判断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设定的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说明DHCP服务器没有办法为后续终端设备自动分配IP地址,则选定至少一个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发送指令控制其将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被选定的无线AP接收到工作模式切换指令之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并剔除所有接入的终端设备,之后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并将内网IP和公网IP进行转换实现终端设备互联网的接入。
最后,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说明该无线AP没有被选定切换工作模式,则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相反,若判断出该无线AP工作在路由模式,说明该无线AP已经被选定为切换工作模式,且该无线AP已经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了内网IP地址,故云AC中不再为其分配IP地址。
具体,在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的过程中:首先统计各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后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AP,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以此循环直到云AC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小于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即在该过程中,每次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完成选定的无线AP工作模式的切换之后,重新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若该数量仍大于阈值上限,进一步选定一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直到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设定的阈值上限。若统计出两个无线AP接入的终端数量相同,则随机选定一个无线AP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选定需要切换工作模式的无线AP,如,根据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选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IP地址分配方法中包括:S10接收关联无线AP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S20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跳转至步骤S40,若不是,跳转至步骤S70;S40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S60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70;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关联上某一无线AP的SSID之后,随即通过该无线AP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
云AC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之后,随即开始统计云AC管辖下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并计算出总和(这里统计的终端设备具体为DHCP服务器分配了IP地址的设备,也就是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并将其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若判断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设定的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说明IP地址池资源能够为后续终端设备自动分配IP地址,此时无需选定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直接控制DHCP发送了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仅示出步骤S70之后的步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IP地址分配方法中包括:S10接收关联无线AP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S20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跳转至步骤S40,若不是,跳转至步骤S70;S40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S60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70;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S80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下限;若是,跳转至步骤S90;S90判断是否有无线AP工作于路由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100;S100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并控制DHCP服务器为与相应无线AP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了IP地址或内网IP地址之后,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是否小于设定的IP地址池阈值下限,若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阈值下限,不做处理;若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阈值下限,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若有,则发送指令控制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在桥模式。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在接收到指令之后,切换工作模式,剔除所有接入终端设备,并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请求为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重新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并将其与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以此往复。
要说明的是,若判断出多个无线AP工作在路由模式,则选定至少一个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在选定的过程中,统计各工作在路由模式下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并选定接入数量最少的无线AP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在切换之后,重新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直到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之间。当然,如果在所有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都切换了工作模式之后,统计出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总数仍小于阈值下限,不做后续处理。另外,我们对选定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的方法同样不做具体限定,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定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无线AP。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该IP地址分配方法中,对接入终端设备总数与设定的阈值上限/下限的比对顺序不做具体限定。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先将统计出来的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与阈值下限进行比对,之后再与阈值上限进行比对。
在一实例中,云AC管辖范围内包括多个无线AP,设定的IP地址池阈值上限为240,阈值下限为200,则该云AC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之后,对已经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统计。
假若统计结果为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230,由该总数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之间,说明IP地址池中资源充足,还能接入终端设备,则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假若统计结果为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250,由该总数大于阈值上限,说明IP地址池中资源不足,不能再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此时,为了保障各终端设备都能够正常接入网络,统计工作在桥模式下各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假若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无线AP为接入20个终端设备的无线AP1。之后,发送工作模式切换指令至该无线AP1,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无线AP1接收到该控制指令之后,将工作模式进行切换,于此同时将接入的20个终端设备剔除,并重新为其分配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互联网。之后,云AC统计得到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总数为230,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之间,不再进行调整。最后,判断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为该无线AP1,若不是,则控制DHCP服务器为其分配IP地址。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云AC示意图,具体该云AC管理多个无线AP,且运行有DHCP服务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云AC100中还包括:第一处理器120,用于处理各指令;及第一存储器110,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指令适用于第一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多条指令中包括:
接收关联无线AP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
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
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
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
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
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该IP地址分配方法对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前,在云AC中对DHCP服务器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进行配置。此后,终端设备关联上某一无线AP的SSID之后,随即通过该无线AP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
云AC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之后,随即开始统计云AC管辖下各无线AP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并计算出总和,并将其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若判断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设定的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说明DHCP服务器没有办法为后续终端设备自动分配IP地址,则选定至少一个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发送指令控制其将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被选定的无线AP接收到工作模式切换指令之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并剔除所有接入的终端设备,之后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并将内网IP和公网IP进行转换实现终端设备互联网的接入。若判断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设定的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自动分配IP地址。
最后,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AP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说明该无线AP没有被选定切换工作模式,则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相反,若判断出该无线AP工作在路由模式,说明该无线AP已经被选定为切换工作模式,且该无线AP已经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了内网IP地址,故云AC中不再为其分配IP地址。
具体,在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的过程中:首先统计各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AP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后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AP,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以此循环直到云AC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小于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即在该过程中,每次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完成选定的无线AP工作模式的切换之后,重新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若该数量仍大于阈值上限,进一步选定一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直到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设定的阈值上限。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得到本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指令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还包括:
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下限;若不是,
判断是否有无线接入点工作于路由模式;若是,
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并控制DHCP服务器为与相应无线接入点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了IP地址或内网IP地址之后,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是否小于设定的IP地址池阈值下限,若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阈值下限,不做处理;若判断出当前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阈值下限,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若有,则发送指令控制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在桥模式。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在接收到指令之后,切换工作模式,剔除所有接入终端设备,并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请求为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重新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并将其与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以此往复。
要说明的是,若判断出多个无线AP工作在路由模式,则选定至少一个无线AP切换工作模式。在选定的过程中,统计各工作在路由模式下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并选定接入数量最少的无线AP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在切换之后,重新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直到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之间。当然,如果在所有工作在路由模式下的无线AP都切换了工作模式之后,统计出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总数仍小于阈值下限,不做后续处理。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AP示意图,具体,该无线AP与云AC连接,且无线AP中运行有轻量级DHCP服务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无线AP200中还包括:第二处理器220,用于处理各指令;及第二存储器210,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指令适用于第二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多条指令中包括:
接收云AC发送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由桥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
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控制轻量级DHCP服务器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
还包括:接收云AC发送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由路由模式切换至桥模式;
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请求为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AP接收到云控制下发的控制指令之后,切换工作模式,重新为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内网IP地址或请求云AC中的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保证各终端设备都能接入互联网的同时尽可能保障工作性能。
在一实例中,云AC管辖范围内包括多个无线AP,设定的IP地址池阈值上限为240,阈值下限为200,则该云AC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之后,对已经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统计。
假若统计结果为工作在桥模式下的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总数210,由该总数小于阈值下限,说明IP地址池中资源充足,随即控制DHCP服务器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之后,云AC判断是否有无线AP工作在路由模式,若没有,不做处理;若有,统计工作在路由模式下各无线AP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假若统计出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依次为无线AP为接入20个终端设备的无线AP1、接入15个终端设备的无线AP2、……。则,首先选定无线AP1并发送工作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无线AP1接收到该控制指令之后,将工作模式进行切换,于此同时将接入的20个终端设备剔除,并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AC,请求为该20个终端设备重新分配IP地址,以接入互联网。之后,云AC统计得到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总数为230,仍然小于阈值下限,进一步选定无线AP2发送工作模式切换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直到统计出接入终端的数量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之间。
最后,要说明的是,若切换模式后进行统计,发现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阈值上限,则重新发送指令控制其再次切换指令至路由模式,并选定接入终端设备更少的无线AP切换至桥模式,以此循环,直到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之间。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控制器,所述云控制器管理多个无线接入点,且DHCP服务器运行于所述云控制器中,所述IP地址分配方法中包括:
S10接收关联无线接入点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
S20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跳转至步骤S40;
S40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
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
S60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70;
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中包括:
S51统计各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S52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跳转至步骤S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中包括:
S53无线接入点接收云控制器下发的指令,将工作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
S54无线接入点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中,若判断出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跳转至步骤S70。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0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还包括:
S80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下限;若不是,
S90判断是否有无线接入点工作于路由模式;若是,跳转至步骤S100;
S100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并控制DHCP服务器为与相应无线接入点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6.一种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控制器管理多个无线接入点,且运行有DHCP服务器,所述云控制器中还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处理各指令;及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第一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多条指令中包括:
接收关联无线接入点的终端设备发送的IP地址分配请求;
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若是;
统计当前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
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为相应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内网IP地址;
判断与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关联的无线接入点是否工作在桥模式;若是;
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选定至少一个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中包括:
统计各工作于桥模式下的无线接入点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选定接入终端数量最多的无线接入点,并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路由模式,并跳转至所述指令统计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中,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上限,则控制DHCP服务器为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9.如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控制DHCP服务器为该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之后,还包括:
进一步判断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大于DHCP服务器中IP地址池的阈值下限;若不是,
判断是否有无线接入点工作于路由模式;若是,
发送指令控制其切换至桥模式,并控制DHCP服务器为与相应无线接入点关联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10.一种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云控制器连接,且所述无线接入点中运行有轻量级DHCP服务器,所述无线接入点中还包括:
第二处理器,用于处理各指令;及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第二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多条指令中包括:
接收云控制器发送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由桥模式切换至路由模式;
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控制轻量级DHCP服务器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一内网IP地址重新接入;
和/或,接收云控制器发送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由路由模式切换至桥模式;
剔除接入的终端设备,并发送IP地址分配请求至云控制器,请求为各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
CN201710473946.3A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Active CN107147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3946.3A CN107147753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3946.3A CN107147753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753A CN107147753A (zh) 2017-09-08
CN107147753B true CN107147753B (zh) 2021-01-08

Family

ID=5978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3946.3A Active CN107147753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7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4939A (zh) * 2021-11-24 2022-02-0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9174B2 (en) * 2003-03-28 2007-09-11 Modular Mining Systems, Inc. Dynamic wireless network
US8111674B2 (en) * 2006-12-07 2012-02-07 Cisco Technology, Inc. Maintaining network availability for wireless client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583144B (zh) * 2009-07-07 2011-1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控制器业务信息的备份方法和设备
CN103179223B (zh) * 2011-12-26 2016-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分配ip地址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7753A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57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IP address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cells
CN105335229B (zh) 一种业务资源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US10979285B2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432911B2 (en) MOCN cel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398423B2 (ja) 無線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及び無線チャネル割り当てシステム
CN106993067B (zh) 路由下发方法及设备
US701632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IP addresses for shared wireless and wireline networks based on priorities and guard bands
US20040244001A1 (en) Methods of allocating use of multiple resources in a system
US10674402B2 (en) Load balancing system with an access controller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N106255154B (zh) 一种基于资源利用率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KR20180098396A (ko) 주소 할당 방법, 게이트웨이 및 시스템
EP4096175A1 (en) Application example deploying and application exampl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134964B (zh) 控制器分配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网络业务系统
CN106792923B (zh) 一种配置QoS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47753B (zh)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一种云控制器及一种无线接入点
CN114449601A (zh) 一种组网下的流量共享方法及装置
JP2003273879A (ja) 受信帯域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WO2007083462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負荷分散方法
JP3842663B2 (ja) 基地局及び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CN108200655B (zh)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177083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resource gra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5764118B (zh) Mocn小区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140089128A (ko) 기지국장치 및 기지국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09302749B (zh) 一种基带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JP2021022913A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6

Address after: 318015 no.2-3167, zone a, Nonggang City, no.2388, Donghuan Avenue, Hongjia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ixian Road No. 3666

Applicant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12b12-1, building 4, Wanda Plaza, duohu street,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015

Applicant after: Jinhua Zhizh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15 no.2-3167, area a, nonggangcheng, 2388 Donghuan Avenue, Hongjia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ai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0

Address after: 313000 room 1019, Xintiandi commercial office, Yishan stree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Huzhou YingLi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2b12-1, building 4, Wanda Plaza, duohu street,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015

Patentee before: Jinhua Zhizh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