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3426B -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3426B
CN107133426B CN201710417408.2A CN201710417408A CN107133426B CN 107133426 B CN107133426 B CN 107133426B CN 201710417408 A CN201710417408 A CN 201710417408A CN 107133426 B CN107133426 B CN 107133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distance
objects
changing
inters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74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3426A (zh
Inventor
张茂丰
杨祖声
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mpyre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a Empyrea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a Empyrea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a Empyrea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174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3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3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3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3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3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2Floor-planning or layout, e.g. partitioning or plac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版图中,利用线选直线选中一个或者多个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序,改变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物体的间距。本发明的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用户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有效避免用户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十分有效的提高了版图设计的效率;处理能力强,可以在多个类型的物体之间改变间距;灵活性强,可以处理物体的整段间距或者部分间距。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FPD)设计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平板显示(FPD)设计工具中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FPD)已经成为未来电视的主流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在国际上尚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这种显示屏厚度较薄,看上去就像一款平板,平板显示的种类很多,按显示媒质和工作原理分,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场发射显示(FED)、真空荧光显示(VFD)、电致发光显示(EL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等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场发射显示(FED)、真空荧光显示(VFD)、电致发光显示(EL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等。其中以液晶显示(LCD)和等离子显示(PDP)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技术,已经成为显示产业的主流技术。
在FPD版图设计中,平板显示(FPD)设计工具一般将面板分为像素区域和边框区域。像素区域,也就是所谓的显示区域。边框区域也就是所谓的非显示区域。边框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四周到显示屏所在的玻璃边缘之间,承载着大量的外围驱动、控制芯片,以及保护电路等,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布线。同时,芯片端口之间,也需要布线。所谓布线指的是针对两组端口按照信号匹配规则,逐一对两组端口进行配对,拥有相同信号的端口需要用连线图形连接在一起。
通常来说,EDA工具批量产生的布线的间距是相等的,有时候,需要在布线完成后更改设计规则,布线的间距往往需要被修改,而目前调整布线的间距均采用手工调整,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自动快速地调整所选物体之间的间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版图中,利用线选直线选中一个或者多个物体;
按照先后顺序排序,改变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物体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线选直线,是接收用户的输入,在版图中确定起始点和终止点,将起止点之间的直线作为线选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物体,位于当前版图中,包括一组或几组bus总线、矩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线选直线选中一个或者多个物体,是选择与线选直线有相交的物体,所述物体与线选直线相交的线段之间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先后排列顺序改变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物体的间距,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输入,确定改变后物体之间的间距;
接收用户的输入,确定改变物体之间的间距的先后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先后顺序排序,改变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物体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先后顺序排序,是将物体沿着线选直线起止方向,从直线的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按照与直线相交的先后顺序排序。
更进一步地,所述改变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物体的间距,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按先后顺序排序从第一个物体开始,第n-1个物体结束,当前的物体为k,找到k物体与直线相交的线段与k+1物体与直线相交的线段之间的距离,判断该距离与用户设置的单个间距或者多个间距中相对应的间距的关系,如果相等,跳过,进行下一对物体之间的间距判断;
如果k和k+1两个物体之间的间距如果小于用户设置间距,沿着相交边的法线方向向后移动k+1物体中与选择线相交的两个线段,并重新计算这两个线段在k+1图形中的位置,修改k+1图形形状;
如果k和k+1两个物体之间的间距大于用户设置间距,沿着相交边的法线方向向前移动k+1物体中与选择线相交的两个线段,并重新计算这两个线段在k+1图形中的位置,修改k+1图形的形状。
本发明的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用户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有效避免用户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十分有效的提高了版图设计的效率;处理能力强,可以在多个类型的物体之间改变间距;灵活性强,可以处理物体的整段间距或者部分间距。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参数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线选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间距变化效果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参数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线选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间距变化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在步骤101,接收用户的输入,在版图中确定起始点和终止点,将起止点之间的直线作为线选直线。
在步骤102,利用线选直线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物体。
在步骤103,根据指定的物体之间的间距和先后顺序排序,将选中的物体之间的间距改变为指定的间距。
本发明步骤103,改变物体间距的具体方法如下:
1)遍历所有物体,找到与线选直线有相交的物体,这些物体与选择线相交的线段之间必须平行;
2)将物体沿着直线方向,从直线的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按照与直线相交的先后顺序排序1,2,3,4……n;
3)从第一个物体开始,第n-1个物体结束,当前的物体为k,找到k与直线相交的线段与k+1与直线相交的线段之间的距离,判断该距离与用户设置的单个间距或者多个间距中相对应的间距的关系,如果相等,跳过,进行下一对物体之间的间距判断;
4)上一步中k和k+1两个物体之间的间距如果小于用户设置间距,沿着相交边的法线方向向后(选择线结束到开始方向)移动k+1物体中与选择线相交的两个线段,并重新计算这两个线段在k+1图形中的位置,修改k+1图形形状;
如果k和k+1两个物体之间的间距大于用户设置间距,沿着相交边的法线方向向前(选择线开始到结束方向)移动k+1物体中与选择线相交的两个线段,并重新计算这两个线段在k+1图形中的位置,修改k+1图形的形状。
实施例1
版图中存在多个物体,并属于多种类型,通过线选的方式,将其间距指定为统一的间距,操作流程步骤如下:
1)在AetherFPD工具中启动“Adjust Spacing”命令,在对话框中设置一个间距。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参数设置界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设置的物体之间的间距为50;
2)点击Hide按钮,在版图中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绘制一条穿过所有图形的线段,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线选示意图,如图3所示,cut line为线选直线;
3)调整物体之间的间距。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间距变化效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线选的所有的物体之间的间距被调整为50。
实施例2
版图中存在一组端口之间的布线,通过线选的方式,将其部分段的间距改变为指定的间距,操作流程步骤如下:
1)在AetherFPD工具中启动“Adjust Spacing”命令,在对话框中设置一个间距。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参数设置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设置的物体之间的间距为50;
2)点击Hide按钮,点击Hide按钮,在版图中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绘制一条穿过布线的线段,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线选示意图,如图6所示,cut line为线选直线;
3)调整物体之间的间距。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间距变化效果示意图,如图7所示,线选的端口之间的布线的间距被调整为50。
在本发明中,物体必须位于当前版图中,可以是任意类型,包括一组或几组bus总线,矩形,多边形。物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形状分为一段或者多段,在做间距调整时,只调整选择直线穿过的这些段,通过改变这些段的位置或者形状来满足间距限制。对于复杂的物体,根据物体形状的特点选用合理的角度去调整形状或间距,来最大限度的防止改变可能引起的自交叉。
在本发明中,通过线选选中一个或多个物体。其中,线选所指的含义如下:
1)按下鼠标的左键,此时所在的位置称为第一个点(起始点或起始位置);
2)拖动鼠标,绘图工具以第一个点和当前鼠标坐标点(终止点或终止位置)不断绘制和刷新一条动态的线段;
3)放下鼠标的左键,以最后的线段作为指定的线段,将该线段所穿过的物体记录为被选中的物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版图中,利用线选直线选中多个物体,所述物体,包括一组或几组bus总线、矩形或多边形;
按照先后顺序排序,改变选中的多个物体的间距:
按先后顺序排序从第一个物体开始,第n-1个物体结束,当前的物体为k,找到k物体与直线相交的线段与k+1物体与直线相交的线段之间的距离,判断该距离与用户设置的单个间距或者多个间距中相对应的间距的关系,如果相等,跳过,进行下一对物体之间的间距判断;
如果k和k+1两个物体之间的间距如果小于用户设置间距,沿着相交边的法线方向向后移动k+1物体中与选择线相交的两个线段,并重新计算这两个线段在k+1图形中的位置,修改k+1图形形状;
如果k和k+1两个物体之间的间距大于用户设置间距,沿着相交边的法线方向向前移动k+1物体中与选择线相交的两个线段,并重新计算这两个线段在k+1图形中的位置,修改k+1图形的形状;
所述利用线选直线选中多个物体,是选择与线选直线有相交的物体,所述物体与线选直线相交的线段之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选直线,是接收用户的输入,在版图中确定起始点和终止点,将起止点之间的直线作为线选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先后排列顺序改变选中的多个物体的间距,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输入,确定改变后物体之间的间距;
接收用户的输入,确定改变物体之间的间距的先后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先后顺序排序,改变选中的多个物体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后顺序排序,是将物体沿着线选直线起止方向,从直线的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按照与直线相交的先后顺序排序。
CN201710417408.2A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Active CN107133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7408.2A CN107133426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7408.2A CN107133426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3426A CN107133426A (zh) 2017-09-05
CN107133426B true CN107133426B (zh) 2020-08-21

Family

ID=59734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7408.2A Active CN107133426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342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5074A (zh) * 2000-05-24 2001-12-0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调整对象间距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36022A (zh) * 2011-04-22 2011-07-27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自动化布局布线方法
CN103634650A (zh) * 2013-11-06 2014-03-1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平台的图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750888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版图中两组垂直端口之间直角等宽度连接的布线方法
CN104765892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按组设定间距复制图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5074A (zh) * 2000-05-24 2001-12-0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调整对象间距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36022A (zh) * 2011-04-22 2011-07-27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自动化布局布线方法
CN103634650A (zh) * 2013-11-06 2014-03-1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平台的图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750888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版图中两组垂直端口之间直角等宽度连接的布线方法
CN104765892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按组设定间距复制图形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ether实用教程;廖永波等;《豆丁网》;20150327;第31-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3426A (zh) 201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3062B2 (en) Display with pixel dimming for curved edges
JP4238222B2 (ja) オブジェクト編集システム、オブジェクト編集方法及びオブジェクト編集プログラム
JP5395162B2 (ja) 発光器を組み合わせ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919720B1 (ko) Rgb 에서 rgbw 로의 색상 전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923033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6537688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サブピクセル配置及びそれをレンダリングする方法
US97100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latency of touch events
US10185493B2 (en) Processing system
EP3089145A1 (en) Image shift controll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898947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sualization of semiconductor wafer inspection data acquired in a photovoltaic cell production process
CN101059756A (zh) 一种用户操作区域反遮挡的装置和方法
CN107133426B (zh) 一种通过线选方式改变物体间距的方法
EP3370225A1 (en)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64385B (zh) 一种背光源亮度的调节方法
JP7081914B2 (ja) 表示装置
US1053511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thereof
US9501200B2 (en) Smart display
JP6293320B1 (ja) 輝度補正装置、表示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輝度補正プログラム
US10726797B2 (en) Techniques for upd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in synchrony with liquid-crystal display pixel refresh
US20180292686A1 (en) Display unit pro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EP3217389B1 (en) Pixel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400097B1 (ko) 터치 입력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60090B1 (ko) 터치패널 구동방법
JPH07191820A (ja)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表示方式
US20210035526A1 (en) Coordinate mapp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02 floor 2, block a, No.2, lizezhong 2nd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da Jiut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floor 2, block a, No.2, lizezhong 2nd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A EMPYREAN SOFTWAR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