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2881A -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2881A
CN107132881A CN201710307043.8A CN201710307043A CN107132881A CN 107132881 A CN107132881 A CN 107132881A CN 201710307043 A CN201710307043 A CN 201710307043A CN 107132881 A CN107132881 A CN 107132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ed customer
intelligent worn
electrostatic
positional information
wor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70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应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70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2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2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4Leading-off electric charges, e.g. by eart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静电释放方法包括: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当用户进入加油站、煤矿、电场等比较危险的指定场所时,会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指定区域,从而自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用户身上存在的静电,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静电是当物体接触分离时,因电荷移动而产生的不平衡的带电现象,属于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人体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程度的静电,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人们在脱衣时会听到噼啪的声音,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静电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比如在加油站、煤矿、电场等比较危险的指定场所,若产生静电释放电火花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够方便地消除人们进入这些指定场所时身上存在的静电,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有效消除人们进入指定场所时身上存在的静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释放方法,包括:
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指定区域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第一静电释放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当用户进入加油站、煤矿、电场等比较危险的指定场所时,会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指定区域,从而自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用户身上存在的静电,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释放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释放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释放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有效消除人们进入指定场所时身上存在的静电。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静电释放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化的人体日常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睛或智能服饰等各类可穿戴物品。所述位置信息是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定位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比如可以通过自身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功能获取,也可以通过用户身上携带的其它具有定位功能的设备获取。
1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所述指定区域指若存在静电则可能引起重大灾害的危险区域,比如加油站、电工厂、煤矿井和高精度实验室等地点。在获取到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比如,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出目标用户位于一个加油站内,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出目标用户位于学校的操场内,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不处于指定区域。可以预先根据实时的网络地图确定指定区域所对应的指定位置信息,只要判断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是否属于这些指定位置信息之内即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103、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由于很多智能穿戴设备都集成有静电释放装置,可以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当步骤102中判断出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时,执行静电释放的操作,消除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从而消除了所述目标用户进入指定区域的安全隐患。相反的,若所述目标用户不是处于指定区域,则可以不进行静电释放的操作。
进一步的,在所述静电释放后,可以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或者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各种终端设备记录并显示当次静电释放的信息,以便用户实时了解静电释放的相关信息。具体的,所述静电释放的信息可以包括静电释放时间、静电释放地点和释放的静电量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当用户进入加油站、煤矿、电场等比较危险的指定场所时,会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指定区域,从而自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用户身上存在的静电,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静电释放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201、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步骤201与步骤101相同,具体可参照步骤101的相关说明。
2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步骤202与步骤102相同,具体可参照步骤102的相关说明。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203、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步骤203与步骤103相同,具体可参照步骤103的相关说明。
204、若所述目标用户不处于所述指定区域,则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
若在步骤202中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目标用户不是处于指定区域,则执行步骤204。所述环境参数指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各种地理环境参数,比如温度、湿度、天气和空气污染指数等。所述人体参数指与所述目标用户的人身相关的参数,比如皮肤的粗糙度、湿度以及与自身穿着相关的各类参数等。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对应区域的物理环境下的温度、湿度和天气,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穿戴的衣物材质和所述目标用户人体皮肤的粗糙度。
上述各类环境参数和人体参数都是影响静电量大小的重要参数,针对上述环境参数,可以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或者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各种终端设备通过网络等方式实时获取。而对于上述的人体参数,所述目标用户穿戴的衣物材质参数可以由所述目标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输入,也可以利用如今发展十分迅速的物联网技术获取;所述人体皮肤的粗糙度可以使用合适的粗糙度检测仪器测量并获取,该检测仪器可以集成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中。
205、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判定此时存在静电风险,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尽管目标用户当前并不在危险的指定区域,其身上的静电不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但大量的静电仍会引起所述目标用户的不适,因此仍然需要进行静电释放。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不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不执行静电释放的操作。
进一步的,判断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具体可以包括:
(1)判断获取到的所述温度、湿度、天气、衣物材质和人体皮肤的粗糙度是否位于预设的静电产生标准规则中规定的可产生静电的取值范围内;
(2)若获取到的所述温度、湿度、天气、衣物材质和人体皮肤的粗糙度位于所述取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
所述静电产生标准规则可以根据大量的静电测量实验总结得出,记录了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天气、衣物材质和人体皮肤的粗糙度等相关参数的条件下对应的静电值,同时规定了判定为可产生静电的静电最小值。在获取到这些相关参数的实际值后,根据这些参数的实际值查询所述静电产生标准规则得到对应的静电值大小,若该静电值大小超过了所述规定的静电最小值,则判定这些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若所述目标用户不处于所述指定区域,则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当用户进入加油站、煤矿、电场等比较危险的指定场所时,会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指定区域,从而自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用户身上存在的静电,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即使用户当前不在所述指定区域,仍能根据相关的环境与人体参数判断该用户身上是否存在过多的静电,若有过多的静电则自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该用户身上存在的静电,防止该用户因静电引起的各种不适,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静电释放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
301、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或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携带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步骤301中,可以只获取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可以只获取目标用户携带的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也可以同时获取上述两种设备各自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再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302、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不一致,则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将其中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当在步骤301中同时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且获取到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不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将其中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用户的定位准确度。
303、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获取成功;
尽管在步骤301-302中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两种设备进行定位获取位置信息,但仍无法保证所述位置信息必定能成功获取。比如,在GPS信号差的地区无法定位,又或者是该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定位装置出现问题造成无法定位等。若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成功,则执行步骤304-305,否则直接执行步骤306。
304、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步骤304与步骤102相同,具体可参照步骤102的相关说明。
305、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步骤305与步骤103相同,具体可参照步骤103的相关说明。
306、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
若在步骤303中判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失败,则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所述预设范围可以是短距离无线通信(如蓝牙)的有效通信范围,比如可以设置为方圆10米的范围内。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指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智能穿戴设备,一般是除所述目标用户之外的附近其它用户身上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
307、若预设范围内存在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则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
若预设范围内存在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则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所述静电释放信息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静电释放的相关信息,比如每次进行静电释放时记录下的时间、地点和释放的静电量等。由于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位于预设的范围内,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和这些其它智能穿戴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从而能够相互交换各个智能穿戴设备记录的静电释放信息。
308、根据所述静电释放信息判断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是否进行了静电释放,所述最近时间段为距离当前时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段;
在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静电释放信息判断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是否进行了静电释放。所述最近时间段为距离当前时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段,比如可设为距离当前时刻1小时之内的时间段。
309、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了静电释放,则通过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了静电释放,则通过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只有一个,则可根据这个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情况判断是否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有两个以上,则可以在这些智能穿戴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过静电释放的条件下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也可以在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全部都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过静电释放的条件下才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可见,即使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失败,也能根据附近其它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情况来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静电释放方法的稳定性与实用性,能有效避免因定位失败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进一步的,在步骤303中,若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失败,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检测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
若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失败,检测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所述危险气体指遇到静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等严重后果的气态物质,比如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一氧化碳、乙炔和丙酮气体等等。可以将检测危险气体浓度的检测设备集成到智能穿戴设备中,实时检测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
(2)若所述危险气体的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当检测到所述危险气体的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所述安全阈值可以根据测试确定,必须确保当危险气体的浓度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不会因为静电产生危险。
对于矿井等比较特殊的危险区域来说,由于GPS定位信号较差,很可能无法获取到进入矿井的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此时可利用矿井下危险气体浓度高的特点,当检测到危险气体的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即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或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携带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不一致,则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将其中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若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成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若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失败,则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若预设范围内存在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则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根据所述静电释放信息判断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是否进行了静电释放,所述最近时间段为距离当前时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段;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了静电释放,则通过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当用户进入加油站、煤矿、电场等比较危险的指定场所时,会根据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指定区域,从而自动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用户身上存在的静电,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针对由于定位信号差等原因造成无法获取到位置信息的特殊情况,还能通过检测附近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情况或者通过检测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来判断是否执行静电释放,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静电释放方法的稳定性与实用性,能有效避免因定位失败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面主要描述了一种静电释放方法,下面将对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指定区域判断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第一静电释放模块403,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不处于所述指定区域,则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
第二静电释放模块,用于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401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携带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不一致,则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将其中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
设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
静电释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预设范围内存在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则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
静电释放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电释放信息判断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是否进行了静电释放,所述最近时间段为距离当前时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段;
第三静电释放模块,用于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了静电释放,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气体浓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
第四静电释放模块,用于若所述危险气体的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电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用户不处于所述指定区域,则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
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对应区域的物理环境下的温度、湿度和天气,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穿戴的衣物材质和所述目标用户人体皮肤的粗糙度;
判断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获取到的所述温度、湿度、天气、衣物材质和人体皮肤的粗糙度是否位于预设的静电产生标准规则中规定的可产生静电的取值范围内;
若获取到的所述温度、湿度、天气、衣物材质和人体皮肤的粗糙度位于所述取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和/或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携带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不一致,则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将其中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失败,则所述静电释放方法还包括:
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
若预设范围内存在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则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
根据所述静电释放信息判断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是否进行了静电释放,所述最近时间段为距离当前时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段;
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了静电释放,则通过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或者
检测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
若所述危险气体的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6.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佩戴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指定区域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第一静电释放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不处于所述指定区域,则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参数;
第二静电释放模块,用于当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人体参数满足预设的静电产生条件时,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携带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定位装置发送的第二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不一致,则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将其中定位精度高的定位装置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外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
静电释放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预设范围内存在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则获取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的静电释放信息;
静电释放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电释放信息判断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是否进行了静电释放,所述最近时间段为距离当前时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段;
第三静电释放模块,用于若所述其它智能穿戴设备在最近时间段内进行了静电释放,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气体浓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危险气体的浓度;
第四静电释放模块,用于若所述危险气体的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佩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目标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指定区域;
若所述目标用户处于指定区域,则通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静电释放装置释放所述目标用户身上的静电。
CN201710307043.8A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132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7043.8A CN107132881A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7043.8A CN107132881A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2881A true CN107132881A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1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7043.8A Pending CN107132881A (zh) 2017-05-04 2017-05-04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28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97616A (ja) * 2018-05-08 2019-11-14 株式会社 資生堂 人体静電気制御装置及び人体静電気制御システム
CN112560658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2070A (zh) * 2021-03-23 2021-06-29 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危化企业五位一体安全管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755A (zh) * 2013-12-17 2014-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04783765A (zh) * 2015-03-09 2015-07-22 陈王胜 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设备测量体温的方法和装置
CN204767033U (zh) * 2015-06-10 2015-1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CN205460464U (zh) * 2015-12-31 2016-08-17 罗立宸 人体静电释放维安鞋具
CN105877703A (zh) * 2016-03-30 2016-08-24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静电监控方法和穿戴设备
CN106405257A (zh) * 2016-09-19 2017-02-1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人体静电检测与消除设备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755A (zh) * 2013-12-17 2014-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04783765A (zh) * 2015-03-09 2015-07-22 陈王胜 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设备测量体温的方法和装置
CN204767033U (zh) * 2015-06-10 2015-1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CN205460464U (zh) * 2015-12-31 2016-08-17 罗立宸 人体静电释放维安鞋具
CN105877703A (zh) * 2016-03-30 2016-08-24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静电监控方法和穿戴设备
CN106405257A (zh) * 2016-09-19 2017-02-1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人体静电检测与消除设备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97616A (ja) * 2018-05-08 2019-11-14 株式会社 資生堂 人体静電気制御装置及び人体静電気制御システム
JP7233172B2 (ja) 2018-05-08 2023-03-06 株式会社 資生堂 人体静電気制御装置及び人体静電気制御システム
CN112560658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0658B (zh) * 2020-12-10 2024-01-26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2070A (zh) * 2021-03-23 2021-06-29 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危化企业五位一体安全管理方法
CN113052070B (zh) * 2021-03-23 2024-02-13 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危化企业五位一体安全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2881A (zh) 一种静电释放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anfranchi-Tizeira et al.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atypical oral lichen planus: a review of 32 cases.
CN107255991A (zh) 煤矿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66533A (zh) 话务量异常的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ark et al. An analysis on safety risk judgment patterns towards computer vision based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Zhao et al. Author Correction: Immune and genomic correlates of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glioblastoma.
Nguyen et al. Location tracking using smartphone accelerometer and magnetometer traces
CN10382384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425576B1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동작 방법
Jeripotula et al.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dozer operators exposed to whole-body vibration in Indian surface coal mines
Roberts et al. Using smart devices to measure intermittent noise in the workplace
Singh et al. Side channel attack on smartphone sensors to infer gender of the user
CN109102144A (zh) 作业风险可能性等级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450191B2 (en) Grounding cable warning device
US10054625B2 (en) Network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measurement
CN104567845B (zh) 一种方向指引方法和移动终端
Serra-Baldrich et al. Contact dermatitis: clinical review of 800 patients tested using the standard European series.
Schmidt et al. Breast cancer risk assessment: use of complete pedigree inform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isspecified ages at diagnosis of affected relatives.
Nithia et al. An IoT based safety & health advisory system for homemaker with service independency on various sensors
US20110284629A1 (en) Payment terminal esd test
CN106324042A (zh) 防静电工作服在线测试装置
CN104156895A (zh) 一种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32481A (zh) 一种服装类可穿戴产品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Hou et al.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autophagy in rat lung injury induced by gas explosion
Duysinx et al. Medical thoracoscopy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Liege University Hospital experi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