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照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灯具作为方便人们在黑暗环境中照明的工具,被用户在各个黑暗场所中使用。因其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所以灯具的照度的可靠性是衡量灯具好坏的重要指标。故在研发设计灯具时,对灯具的照度大小进行测试是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照度检测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照度检测装置,包括:
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上悬挂有灯头托件,所述灯头托件用于固定放置待测灯头;
照度测试刻度板,用于标明照度参考点和至少一个照度测试点,所述照度参考点在所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
照度计,用于测试所述待测灯头在所述至少一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将待测灯具由悬挂在测试架横杆上的灯头托件固定放置后,将照度测试刻度板照度参考点在所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然后使用照度计测试该待测灯头在该至少一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可以测试多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进而根据这些照度数值准确评估灯具的照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紧固件;其中:
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将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并调整所述横杆的高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使用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来调整横杆的高度,进而调整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高度,如此不需要灯臂就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待测灯头在不同高度时的照度情况,使得待测灯头的照度测量情况更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刻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刻度,可以根据该刻度精确地调整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高度,如此就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待测灯头在各个确定高度下的照度情况,使得待测灯头的照度测量更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托件包括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所述第一卡托和所述第二卡托用于卡和在待测灯头两侧固定所述待测灯头,所述第一卡托和所述第二卡托通过悬挂件在所述横杆上移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将灯头托件设置成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通过卡和在待测灯头两侧固定待测灯头,且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可以通过悬挂件在横杆上移动,如此灯头托件就可以用来放置各种任意大小的待测灯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一卡托和所述第二卡托根据所述横杆的刻度沿所述横杆移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横杆上设置有刻度,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可以根据横杆的刻度沿横杆移动,方便将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放置在横杆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进行测试,便于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以横杆中心为参考来移动来放置各种大小的待测灯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铅坠,用于在进行照度测试时,标记所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是否在所述照度参考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进行照度测试时,用铅坠标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是否在所述照度参考点,进而准确测试待测灯头的在各测试点的照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铅坠悬挂在所述横杆上,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铅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将铅坠悬挂在横杆上,并在横杆上设置凹槽来放置铅坠,使得该铅坠不影响待测灯头的照度测试,同时保证测试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该铅坠,不需进行悬挂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下设置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二立柱下设置有第二底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立柱下设置第一底座,在第二立柱下设置第二底座,可以固定测试架,不必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某一位置使得测试架可方便携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灯头托件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设置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处设置一孔,所述凸起用于卡和所述照度测试刻度板上的孔。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灯头托件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设置一凸起,并将该凸起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定连接;并在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处设置一孔,在放置照度测试刻度板时,可以用该凸起卡和照度测试刻度板上的孔,方便照度测试刻度板的准确放置。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测试支架来测试灯具的照度,该测试支架包括连接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承托件,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两端,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高度一致,该承托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在进行灯具测试时可以将灯具固定在承托件上,并将照度计的照度计探头固定在第二立柱的上端正对灯具;如此点亮灯具后就可以从照度计上读取灯具的照度,但是此种测试支架只能检测到在灯具的某一固定点处的照度,检测数据单一,对灯具的照度评估不准确。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照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10,所述测试支架包括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101和所述第二立柱102之间的横杆103,所述横杆103上悬挂有灯头托件104,所述灯头托件104用于固定放置待测灯头,参考图1,该灯头托件可以是一夹持器件,灯头托件104可以夹持住该待测灯头。
照度测试刻度板11,用于标明照度参考点和至少一个照度测试点,参考图1所示,该照度测试刻度板11上标明有照度参考点“O”点和照度测试点“1”,“2”,“3”,“4”,“5”,“6”,“7”,“8”,“9”,“10”,在进行照度测试时,照度参考点即“O”点在灯头托件104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照度测试刻度板可以由多种形式的,可以根据不同灯头的测试需要使用不同的照度测试刻度板,图1只是示例地给出了其中一种照度测试刻度板。
照度计12,用于测试所述待测灯头在所述至少一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参考图1所示,该照度计12包括照度计探头120和照度计主体121。
在一实施例中,某灯头设计好需要使用图1所示的照度测试刻度板测试该灯头的照度情况时,由于该灯头托件104的中心垂直线即为灯头托件104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故可以将照度测试刻度板11上的照度参考点放置在灯头托件104的中心垂直线上,然后将待测灯头夹持在图1所示的灯头托件104上,点亮该待测灯头,然后将照度计12的照度计探头120一一放到照度测试点“1”,“2”,“3”,“4”,“5”,“6”,“7”,“8”,“9”,“10”的位置处,并相应读取照度计主体121上显示的照度数值;如此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照度测试装置就可以测试到待测灯头在需要测试的各个照度测试点的照度数值,进而根据这些照度数值准确评估灯具的照度。
本实施例可以将待测灯具由悬挂在测试架横杆上的灯头托件固定放置后,将照度测试刻度板照度参考点在所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然后使用照度计测试该待测灯头在该至少一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可以测试多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进而根据这些照度数值准确评估灯具的照度。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立柱101上设置有第一紧固件1011,所述第二立柱102上设置有第二紧固件1021;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1011和所述第二紧固件1021用于将所述横杆103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101和所述第二立柱102之间,并调整所述横杆103的高度。
这里,第一紧固件1011和第二紧固件1021松开横杆103与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之间的固定连接后,横杆可以沿着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滑动,滑动至测量高度后,就可以用第一紧固件1011和第二紧固件1021将横杆103固定在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之间;如此,悬挂在横杆103上的灯头托件104可以带着待测灯头移动到不同高度,进而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待测灯头在不同高度时的照度情况。如此,在灯头设计好还没有灯臂时,就可以直接将灯头放在照度测试装置上进行照度测试,不需要灯臂来上下调整灯头的位置。
本实施例可以使用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来调整横杆的高度,进而调整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高度,如此不需要灯臂就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待测灯头在不同高度时的照度情况,使得待测灯头的照度测量情况更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刻度,如此就可以根据该刻度准确将横杆调整到相应的测试高度,即精确地调整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高度。
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刻度,可以根据该刻度精确地调整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高度,如此就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待测灯头在各个确定高度下的照度情况,使得待测灯头的照度测量更准确。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灯头托件104包括第一卡托1041和第二卡托1042,所述第一卡托1041和所述第二卡托1042用于卡和在待测灯头两侧固定所述待测灯头,所述第一卡托1041和所述第二卡托1042可以通过悬挂件在横杆103上移动。
本实施例可以将灯头托件设置成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通过卡和在待测灯头两侧固定待测灯头,且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可以通过悬挂件在横杆上移动,如此灯头托件就可以用来放置各种任意大小的待测灯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横杆103上设置有刻度,第一卡托1041和第二卡托1042根据横杆103的刻度沿横杆103移动。
这里,在进行照度测试时需要将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放置在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为了方便灯头测试,照度测试刻度板的位置可以固定不变,一直将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放置在横杆中心的垂直线上,第一卡托1041和第二卡托1042根据横杆103的刻度沿横杆103移动,保证第一卡托1041和第二卡托1042的中心即为横杆的中心,如此即可保证第一卡托1041和第二卡托1042固定的待测灯头的中心即为横杆的中心,如此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就对应有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如此即可准确测试待测灯头在各个照度测试点处的照度。
本实施例可以在横杆上设置有刻度,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可以根据横杆的刻度沿横杆移动,方便将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放置在横杆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进行测试,便于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以横杆中心为参考来移动来放置各种大小的待测灯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4为一种铅坠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铅坠105,该铅坠105用于在进行照度测试时,标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是否在所述照度参考点。
这里,在进行照度测试时,可以将铅坠105悬挂在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查看铅坠105的底部尖端是否在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如此,即可保证该测试装置测试待测灯头的在各测试点的照度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可以在进行照度测试时,用铅坠标记灯头托件上放置的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是否在所述照度参考点,进而准确测试待测灯头的在各测试点的照度。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铅坠105可以悬挂在横杆103上,所述横杆103上设置有凹槽1031,所述凹槽1031用于放置所述铅坠,如此,可以将铅坠悬挂在横杆的中心,放下铅坠确定照度参考点在横杆的中心的垂直线上后,可以将铅坠收起放置在凹槽1031内,不影响测试装置测试待测灯头的照度,然后根据横杆上的刻度,以横杆中心为参考将灯头托件的中心移动至于横杆中心对齐,即可开始测量待测灯头的照度。
这里,当然也可以将铅坠悬挂在横杆的任意位置,只要保证灯头托件的中心的垂直线在铅坠的中心即可。
本实施例可以将铅坠悬挂在横杆上,并在横杆上设置凹槽来放置铅坠,使得该铅坠不影响待测灯头的照度测试,同时保证测试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该铅坠,不需进行悬挂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立柱101下设置有第一底座1012,所述第二立柱102下设置有第二底座1022,如此不必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某一位置,使得测试架可方便携带。
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立柱下设置第一底座,在第二立柱下设置第二底座,可以固定测试架,不必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某一位置使得测试架可方便携带。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照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灯头托件104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设置一凸起106,所述凸起106与所述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凸起106与第一立柱101固定连接。
照度测试刻度板11的照度参考点即“O”点处设置一孔(图中未显示),所述凸起106用于卡和所述照度测试刻度板上的孔,如此,即可保证照度测试刻度板11的照度参考点即“O”点在灯头托件104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这样将待测灯头的中心放置在灯头托件104的中心位置处,即可保证照度测试刻度板11的照度参考点即“O”点在待测灯头的中心的垂直线上,如此,方便测试人员放置不同的照度测试刻度板。
本实施例可以在灯头托件的中心的垂直线上设置一凸起,并将该凸起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定连接;并在照度测试刻度板的照度参考点处设置一孔,在放置照度测试刻度板时,可以用该凸起卡和照度测试刻度板上的孔,方便照度测试刻度板的准确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