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3261A -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3261A
CN107123261A CN201710534254.5A CN201710534254A CN107123261A CN 107123261 A CN107123261 A CN 107123261A CN 201710534254 A CN201710534254 A CN 201710534254A CN 107123261 A CN107123261 A CN 107123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street lamp
processor
information
antithef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42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耀辉
赵志钦
曹代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NCAN PHOTOELECTRIC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 Jing 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 Jing 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 Jing Z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42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3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3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3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08G1/205Indicating the location of the monitored vehicles as destination, e.g. accidents, stolen, renta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08G1/207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with respect to certain areas, e.g. forbidden or allowed areas with possible alerting when inside or outside bounda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路灯上与电子标签对应配合使用的感应器、安装在路灯上的通信终端、与通信终端连接的处理器;感应器采集到电子标签的电子信息,并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和路灯的编号信息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路灯的编号信息获得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通过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获得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定位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行车防盗系统成本低、易于实施、定位方便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防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路灯网的自行车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各大城市和高校,自行车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首选的代步工具。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环保主义的意识增强,自行车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在各个城市和高校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自行车失窃情况严重,尽管人们想方设法增加安全保护措施,却始终不能阻止窃贼的猖獗恶行。
一般来说,一辆自行车全靠一把锁来防盗,车锁的质量再好,对窃贼来说要解锁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辆质量较好的自行车价格不菲,频频失窃常常令车主心痛,却又没什么好的对策。自行车频繁失窃对个人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这一问题在高校中尤为突出,造成了相当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自行车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体验。
自行车失窃对公安部门来说也是一项难以开展的工作。一方面自行车造价不算太昂贵,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犯罪量巨大,且难以追查,缺乏线索和个人财产的证明。
用于自行车防盗系统的技术很少,但可以从类似的技术考察,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的定位技术,另一个是各个防盗系统及技术。
传统定位技术包括GPS定位全球定位系统,物联网定位技术,室内定位系统等,这些定位技术需要相关基站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相对来说成本较高。
现有的防盗系统多使用在汽车、房屋等巨额财物上,有相关文献提出基于RFID的自行车防盗系统,但增添了不必要的管理代价,且不能实时定位。
现有的可用于自行车防盗的技术都存在各种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成本高。自行车不同于其他巨额财物,若成本太高必然不能应用于实际,如GPS定位装置对自行车来说价格昂贵,且需要相应的电量支持,代价太大。
第二、管理困难。自行车数量庞大,设定出入口管理既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有增添了额外的管理费用,因此实际有效的监控还是应交到个人手中。
第三、定位不方便。若采用远距定位,存在遮挡、造价高、耗电大等一系列问题,若采用近距定位,需要相当多的基站搭建,在校园、城市等大型公共场合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定位不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定位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行车防盗系统成本低、易于实施、定位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路灯上与电子标签对应配合使用的感应器、安装在路灯上的通信终端、与通信终端连接的处理器;感应器采集到电子标签的电子信息,并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和路灯的编号信息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路灯的编号信息获得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通过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获得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本系统的防盗原理为:利用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子标签与安装在路灯上与电子标签对应配合使用的感应器,发生电磁感应,使得感应器感应到电子标签,进而感应器采集到电子标签的电子信息,并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和路灯的编号信息发送到处理器,由于城市中的每个路灯都有固定的位置和编号,因此,只要获得了路灯的编号就能够获得对应路灯的位置,进而通过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获得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当用户发现自行车的位置信息发生意料外的移动时即发生了盗窃,便可根据位置信息进行追踪和报警。
其中,本申请利用电子技术为自行车本身配备防盗系统,路灯在各条街道和校园中都有安装,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定位装置。为路灯配备感应装置,与自行车相连接,在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与用户相连,则构成了很好的自行车防盗系统,方便用户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和情况。利用现有的路灯搭建定位网络,配合相应的防盗系统和软件,可以很好地实行自行车监管。
其中,自行车上安装有多个电子标签,车身前半部分、车身中部、车身后半部分均安装有电子标签,至少有1个电子标签安装在自行车护泥板内表面。多个电子标签可以提高被感应器感应到的几率,并且电子标签可以避免盗窃人员将电子标签全部破坏,将电子标签安装在自行车护泥板内表面,较为隐蔽,避免盗窃分子发现,防盗效果更好。
其中,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为半径为R的圆,相邻两个路灯A与路灯B的直线距离为L,路灯A和路灯B距离公路非机动车道路边的距离均为L2,公路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L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相邻路灯的距离与感应器的感应半径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两个路灯之间的感应没有盲区,因为当时,两个路灯感应器的感应半径的交汇点刚好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分割线上,当时,此时非机动车道上将会出现感应器感应不到区域,造成无法对自行车进行定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够扫描到非机动车道上的自行车,没有盲区,更加方便准确的对自行车进行定位,防盗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器获得的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发送到相应的移动终端。
其中,利用发送单元如通信模块等,将信息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可以便于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监控。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报警指令开启报警模式,当检测到在报警模式期间自行车的位置信息移动超出预设范围则自动进行报警。
其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指令开启自行车的报警模式,当盗窃人员移动自行车超过预设范围如5米时,则进行报警通知用户自行车发生了盗窃。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客户端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客户端用于进行用户的注册、登陆、对自行车进行实时管理。
其中,当电子标签同时被多个感应器感应时,处理器将多个电子标签的感应信号的强弱进行排序,将获得信号最强的路灯作为最终的定位路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不同通信终端发送的路灯信息,生成自行车的行车轨迹和平均车速。
其中,通过不同的路灯发送过来的位置信息跟时间先后顺序可以生成相应的行车轨迹和平均车速,一方面便于用户查看自己的行车路线,当发生盗窃时,则可以通过相应的路线和车速预测盗窃人员的形式方向和距离,便于进行追捕。
其中,当报警单元开启报警模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交通监控系统建立连接,当自行车进入交通监控系统中摄像头的监控范围时,处理器获得相应摄像头采集的监控图像信息。
其中,当报警单元开启报警模式,处理器还与交通监控系统建立连接,当自行车进入交通监控系统中摄像头的监控范围时,处理器获得相应摄像头采集的监控图像信息,进而获得盗窃人员的图像信息,一方面可以作为后期的证据,另一方面也便于警方进行破案。
其中,当报警单元开启报警模式,并且处理器超过预设时间未接收到相应自行车的位置信息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地图显示系统建立连接,获得自行车最后位置预设范围内的地图信息,并将该范围内的地图信息中的道路划分为有感应器路灯区和无感应器路灯区,并基于无感应器路灯区生成相应的自行车行车路线或可能停放区域。
其中,有的区域或者某个小区并没有路灯,当盗窃人员将自行车骑行到该区域,则无法进行继续监控,而本申请中当报警单元开启报警模式,并且处理器超过预设时间未接收到相应自行车的位置信息后,处理器与地图显示系统建立连接,获得自行车最后位置预设范围内的地图信息,并将该范围内的地图信息中的道路划分为有感应器路灯区和无感应器路灯区,并基于无感应器路灯区生成相应的自行车行车路线或可能停放区域,通过生成相应的自行车行车路线或可能停放区域可以便于进一步追回自行车。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结合了现有的路灯建设位置覆盖范围全、间隔近的特点,将路灯装载防盗监视系统,作为自行车防盗的小型基站,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警报。自行车只需要配备廉价的感应装置便可与路灯之间建立连接,成本低、不耗电。利用路灯现有的网络关系可以将路灯位置信息作为自行车的定位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用户,实行实时监控,无需增设基站。该技术实施简单、方便有效、成本低廉。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定位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行车防盗系统成本低、易于实施、定位方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中自行车防盗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路灯与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定位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行车防盗系统成本低、易于实施、定位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路灯上与电子标签对应配合使用的感应器、安装在路灯上的通信终端、与通信终端连接的处理器;感应器采集到电子标签的电子信息,并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和路灯的编号信息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路灯的编号信息获得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通过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获得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本系统的防盗原理为:利用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子标签与安装在路灯上与电子标签对应配合使用的感应器,发生电磁感应,使得感应器感应到电子标签,进而感应器采集到电子标签的电子信息,并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和路灯的编号信息发送到处理器,由于城市中的每个路灯都有固定的位置和编号,因此,只要获得了路灯的编号就能够获得对应路灯的位置,进而通过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获得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当用户发现自行车的位置信息发生意料外的移动时即发生了盗窃,便可根据位置信息进行追踪和报警。
其中,参考图2,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为半径为R的圆,相邻两个路灯A与路灯B的直线距离为L,路灯A和路灯B距离公路非机动车道路边的距离均为L2,公路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L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相邻路灯的距离与感应器的感应半径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两个路灯之间的感应没有盲区,因为当时,两个路灯感应器的感应半径的交汇点刚好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的分割线上,当时,此时非机动车道上将会出现感应器感应不到区域,造成无法对自行车进行定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够扫描到非机动车道上的自行车,没有盲区,更加方便准确的对自行车进行定位,防盗效果更好。
电磁感应装置包括1用于自行车的电子标签、2用于路灯的感应器;
每辆自行车可以在车身、车头、尾灯等多个部位安装电子标签,为确保安全性,可以增加标签数量、设计隐秘的标签外形、标签与自行车的一体设计、标签与尾灯的一体设计等。
用于路灯的感应器要保证每个感应器的可探测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多个路灯的可探测范围相叠加可覆盖自行车停放的可能位置,确保每一个停放位置只能由两个或三个路灯接收到,以保证定位精度。此项内容所设计感应器要能方便安装在路灯上,不影响路灯美观、供电方便。
定位网络构建:
1、每一个路灯记录编号,每一个编号记录位置信息及相应感应范围。
2、所有路灯组建网络,由相应的供电网络与处理器终端相连。
3、处理器终端接收各个路灯感应到的自行车位置信息。
4、一辆自行车由多个相邻的路灯同时感应到,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弱进行排序,找到相应的路灯编号,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相应的编号信息计算自行车地理位置。
5、处理器终端保存各个自行车的位置信息,若自信车位置发生该变,即对应最强接收信号的几个路灯编号发生改变,则生成拟预警信息、同时更新自行车位置信息,若与车主的实际使用情况冲突,则生成警报。
6、处理器终端与手机基站相连,与用户实行交互,方便用户对其自行车的监控。
手机APP开发:
自行车的监视需要得到用户的许可、登入用户的自行车标签信息和车主身份,自行车防盗系统产生的警报需要通过手机基站与用户进行交互,因此相应手机APP是最方便有效的。
自行车监管的手机APP开发方便车主对车辆位置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包括车辆的定位、车辆的停放或移动监控。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存在成本高、管理困难、定位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行车防盗系统成本低、易于实施、定位方便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路灯上与电子标签对应配合使用的感应器、安装在路灯上的通信终端、与通信终端连接的处理器;感应器采集到电子标签的电子信息,并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应的电子信息和路灯的编号信息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路灯的编号信息获得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通过路灯对应的位置信息获得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自行车上安装有多个电子标签,车身前半部分、车身中部、车身后半部分均安装有电子标签,至少有1个电子标签安装在自行车护泥板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为半径为R的圆,相邻两个路灯A与路灯B的直线距离为L,路灯A和路灯B距离公路非机动车道路边的距离均为L2,公路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L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器获得的自行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发送到相应的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报警指令开启报警模式,当检测到在报警模式期间自行车的位置信息移动超出预设范围则自动进行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客户端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客户端用于进行用户的注册、登陆、对自行车进行实时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电子标签同时被多个感应器感应时,处理器将多个电子标签的感应信号的强弱进行排序,将获得信号最强的路灯作为最终的定位路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不同通信终端发送的路灯信息,生成自行车的行车轨迹和平均车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报警单元开启报警模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交通监控系统建立连接,当自行车进入交通监控系统中摄像头的监控范围时,处理器获得相应摄像头采集的监控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报警单元开启报警模式,并且处理器超过预设时间未接收到相应自行车的位置信息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地图显示系统建立连接,获得自行车最后位置预设范围内的地图信息,并将该范围内的地图信息中的道路划分为有感应器路灯区和无感应器路灯区,并基于无感应器路灯区生成相应的自行车行车路线或可能停放区域。
CN201710534254.5A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Pending CN107123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4254.5A CN107123261A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4254.5A CN107123261A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3261A true CN107123261A (zh) 2017-09-01

Family

ID=5973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4254.5A Pending CN107123261A (zh) 2017-07-03 2017-07-03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32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431A (zh) * 2018-12-27 2019-04-02 福建小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2836B2 (en) * 2004-08-25 2011-04-26 Rfid Options, Llc RFID equipped vehicle immobilizer systems including speed control zone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CN106205136A (zh) * 2014-12-31 2016-12-07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wb的车辆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6194067U (zh) * 2016-10-08 2017-05-24 上海朝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摩托车智能感知防控系统
CN106851551A (zh) * 2015-12-04 2017-06-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2836B2 (en) * 2004-08-25 2011-04-26 Rfid Options, Llc RFID equipped vehicle immobilizer systems including speed control zone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CN106205136A (zh) * 2014-12-31 2016-12-07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wb的车辆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6851551A (zh) * 2015-12-04 2017-06-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206194067U (zh) * 2016-10-08 2017-05-24 上海朝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摩托车智能感知防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431A (zh) * 2018-12-27 2019-04-02 福建小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43165A1 (en) Comprehensive traffic control system
CN206193920U (zh) 一种智能单车租赁系统
CN105336207A (zh) 车辆记录仪和公安综合监管系统
CN101673467A (zh) 机动车防套牌防盗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2496000B (zh) 一种城市交通事故检测方法
CN20635991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警示装置
CN109949582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车辆违法行驶监控系统
CN102147954A (zh) 智能电动车防盗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80477A (zh) 一种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检测方法
CN201667126U (zh) 机动车防套牌防盗系统
CN107123261A (zh)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
CN103832512A (zh) 一种rfid车辆身份识别防盗系统
CN10671019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571041A (zh) 一种智能天网系统
CN205983713U (zh) 一种电力井防盗损无线监控报警系统
CN101894440A (zh) 一种交通工具的管理及防盗方法
CN202041642U (zh) 天馈线防盗跟踪装置
CN111462496A (zh) 一种智慧城市车载应用系统
CN204323287U (zh) 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CN201321010Y (zh) Uhf无源金属电子标签车辆牌照与识别系统
CN202110662U (zh) 智能电动车防盗道路监控系统
CN105225512A (zh) 基于mac地址的蓝牙设备运行轨迹追踪装置及其方法
CN205158631U (zh) 一种互联网道路交通车辆轨迹信息系统
CN203806044U (zh) 一种rfid车辆身份识别防盗系统
CN201638332U (zh) 移动目标动态监控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6

Address after: 621701 east area, Jiangyou Industrial Park,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JINCAN PHOTO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cooperation Road No. 89 Longhu times Street 19 Building No. 1616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ZHONGDIAN ZHUO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