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847A - 通过单个无线单元用户装置的双活动连接 - Google Patents

通过单个无线单元用户装置的双活动连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847A
CN107113847A CN201580067869.0A CN201580067869A CN107113847A CN 107113847 A CN107113847 A CN 107113847A CN 201580067869 A CN201580067869 A CN 201580067869A CN 107113847 A CN107113847 A CN 10711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quipment
access node
emitter
send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78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3847B (zh
Inventor
朱西鹏
G·B·霍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11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UE设备使用发射机进行的双活动连接的技术。建立了与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连接以用于无线通信服务。所述UE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发送的第一共存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响应于提供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所述UE设备接收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所述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同时与至少一个其它连接共享传输资源。本文还描述和要求了其它方面、实施例和特征。

Description

通过单个无线单元用户装置的双活动连接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15日递交的PCT专利申请号PCT/CN2014/093807的优先权和权益,以引用方式将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所公开的各个特征总体上涉及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并且至少一些特征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促进来自具有单个无线单元的设备的双活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无线调制解调器、平板计算机、或者具有通过无线信号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的处理器的任何其它设备,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被更频繁地使用。在蜂窝/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这样的移动设备的用户在被授权发起和/或接收呼叫和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之前,通常由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认证。
在使用期间,有时期望具有来自移动设备的两个活动连接(例如,相同无线接入技术RAT或不同RAT上的不同频率/信道)。然而,移动设备通常仅包括单个无线通信设备,这是因为多个无线设备增加移动设备的成本和/或复杂性。
发明内容
各个特征有助于维护使用单个无线单元的用户装置设备进行的并发无线连接。这可以例如通过获得针对每个连接的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来完成,其中,发送模式指示分配(例如,时隙或无线资源的分配)。随后,发射机可以根据针对每个连接的发送模式来在两个或更多个连接之间进行切换。在一个示例中,针对共享发射机的每个连接,发送模式可以是不同的。类似地,接收机可以根据针对每个连接的接收模式来在两个或更多个连接之间进行切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装置(UE)设备上可操作的、被提供用于促进双活动连接的方法。接收到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模式。随后,发射机被配置为通过与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连接,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以及将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所述第一连接是由于从不同接入节点的切换或空闲连接的重新建立而被建立用于无线通信服务的。
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第一共存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是响应于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被接收的。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指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a)所述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或者(b)提议的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提议的第一接收模式。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指示针对所述UE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式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所使用的所述无线接入技术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指示通过针对所述UE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服务。
所述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促进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和一个或多个其它不同连接的双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不同连接可以是与不同的接入节点的连接或者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可以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用于指示仅所述UE设备处的所述发射机可用于连接的指示符。
替代地,可以经由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提供第二共存指示符。响应于所述第二共存指示符,可以接收第二发送模式和第二接收模式。所述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同时并发地支持所述第一连接。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机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相关联的第二发送模式,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分配时隙。
当所述发射机不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可以将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传输的分组进行合并。当所述发射机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可以一起发送所合并的分组。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上行链路准许消息。随后,当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准许消息时,所述发射机被切换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来进行发送。
第一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式、以及根据针对不同于所述第一连接的第二连接的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第二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不同于所述第一连接的第二连接的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装置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以及耦合到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的处理电路。所述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来进行发送。所述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来进行接收。所述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a)接收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模式;(b)将所述发射机配置为通过与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连接,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以及将所述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和/或(c)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第一共存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是响应于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被接收的。
所述发射机可以促进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和一个或多个其它不同连接的双活动连接。
所述发射机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二发送模式,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分配时隙。
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d)当所述发射机不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将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传输的分组进行合并;和/或(e)当所述发射机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一起发送所合并的分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节点处可操作的、促进针对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UE)设备的无线服务的方法。可以经由第一连接来向第一UE设备发送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机模式。随后,所述接入节点处的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
类似地,所述接入节点处的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
随后,可以从所述第一UE设备接收第一共存指示符,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可以经由第二连接,从所述第一UE设备接收第二共存指示符。可以向所述第一UE设备发送第二发送模式和第二接收模式。所述接入节点处的所述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同时还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类似地,所述接入节点处的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同时还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节点,包括:通信电路以及耦合到所述通信电路的处理电路。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所述通信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UE)设备提供无线服务。所述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a)经由第一连接,向第一UE设备发送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和/或(b)将所述接入节点处的所述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c)从所述第一UE设备接收第一共存指示符,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式可以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被发送的。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包括所述第一UE设备已经在使用的第二发送模式和/或第二接收模式,以及所述接入节点避免分别使用所述第二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式作为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示例性下一代通信网络架构(诸如演进分组系统(EPS))的图。
图2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通过共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即,从UE设备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节点)的发射机无线单元的、针对双连接的可能解决方案。
图3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其中可以使用单独的非连续发送(DTX)和非连续接收(DRX)模式来实现单无线单元双活动的第一方面。
图4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其中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实现单无线单元双活动的第二方面。
图5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跨越协议栈的不同等级的经合并的分组的示例性传输。
图6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具有通过发射机的双活动连接能力的用户装置(UE)设备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UE设备中可操作的、用于促进使用发射机的双活动连接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适于促进通过UE设备的发射机的双活动连接能力的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接入节点中可操作的、用于促进UE设备使用发射机进行的双活动连接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所描述的实现方式的透彻理解,给出了具体细节。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这些实现方式。例如,可以用框图来示出电路,以便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模糊这些实现方式。在其它实例中,详细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这些实现方式。
本文使用的词语“示例性”意味着“充当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现方式或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优选于其它实施例或实现方式或者比其它实施例或实现方式有优势。同样,术语“实施例”不要求所有实施例都包括所论述的特征、优势或操作模式。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用户装置(UE)”意在被广泛地解释。例如,“用户装置”或“UE”可以包括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寻呼机、无线调制解调器、个人数字助理、个人信息管理器(PIM)、个人媒体播放器、客户端设备、用户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和/或至少部分地通过无线或蜂窝网络来进行通信的其它移动通信/计算设备。术语“接入节点”也意在被广泛地解释,并且包括例如演进型节点B(ENB)、基站、基站收发机、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网络接入点、和/或可以是无线接入网的一部分并且向一个或多个UE提供无线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节点。
存在对允许单个无线单元被用于建立来自移动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同时连接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需求。
概述
第一方面提供了通过共享用户装置(UE)的发射机和/或接收机中的至少一者来实现UE与多个不同的网络接入节点之间的双活动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通过针对通过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连接中的每个连接,使用不同的发送模式和/或不同的接收模式来改善所共享的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的性能。
第三方面提供了UE向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入节点发送共存指示符,以指示要用于双连接中的每一个的发送模式和/或接收模式。
示例性网络操作环境
图1是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示例性下一代通信网络架构(诸如演进分组系统(EPS)100)的图。EPS 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UE)102、第一无线接入网(RAN)104(例如,演进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演进分组核心(EPC)110、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20以及分组交换网络122。如所示出的,EPS100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认识到,可以将遍及本公开内容所介绍的各种概念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中。
第一RAN-A 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106和108(例如,演进型节点B或ENB)。另外,耦合到其它RAN和/或其它MME的其它接入节点109也可以用于提供到UE 102的连接性。在该示例中,第一接入节点106向用户装置(UE)102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入节点106可以经由回程接口X2通信地耦合到相同RAN 104上的第二接入节点108。第一接入节点106可以为UE 102充当到EPC 110的接入点。UE 102还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设备、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娱乐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设备、致动器/传感器组件、汽车组件、计量装置、IoE/IoT设备或某种其它适当的术语。
第一接入节点106可以通过接口连接到EPC 110。EPC 110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ME)112、其它MME 114、服务网关116以及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18。MME 112是处理在UE 102和EPC 1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通常,MME 11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的用户互联网协议(IP)分组可以通过服务网关116来转移,该服务网关116本身连接到PDN网关118。PDN网关118可以提供UE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DN网关118连接到分组交换网络122。分组交换网络122可以包括互联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PS流式传输服务(PSS)。
接入节点A 106和B 108通常经由X2接口与彼此进行通信。接入点106和108经由S1接口与EPC 110(包括MME 112和SGW 116)进行通信。
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诸如4G网络或长期演进(LTE)网络)中,非接入层(NAS)协议形成用户装置(UE)与MME之间的控制平面的最高层。NAS协议支持UE的移动性和会话管理过程,以建立和维护UE与PDN网关(PGW)之间的IP连接性。
在一个示例中,EPS 100可以利用EPS会话管理(ESM)协议,其提供用于处理EPS承载上下文的过程。与接入层提供的承载控制一起,其提供用户平面承载的控制。除了附着过程之外,ESM消息的传输在EPS移动性管理(EMM)过程期间暂停。
在一个示例中,EPS 100可以利用EPS移动性管理(EMM)协议,其在用户装置(UE)使用例如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时提供用于移动性的控制的过程。其还提供对NAS协议的安全性的控制。
根据一个特征,UE 102可以包括收发机(即,发射机和接收机电路),其适于维护通过相同的第一RAN-A 104的或与不同的第二RAN-B 105的两个并发连接(被称为双活动)。在双活动操作中,UE 102可以并发地与两个接入节点连接。该两个接入节点可以属于两个不同RAT或相同RAT的两个频率。双活动可以扩展到多活动(即,通过多个接入节点的两个以上的并发连接)。
对于双连接而言,双活动是有用的,这是因为UE 102能够同时建立到两个小区的链路。传统上,已经通过使用两个或更多个收发机(例如,两个发送无线单元电路)实现了UE上的双活动。然而,双发射机无线单元的并发传输可能带来调制间问题,即,多个发送频率的线性组合可能落入到UE附近的无线网络(例如,无线接入技术或RAT)的接收频带中。解决这些干扰问题增加UE收发机的成本和大小。使用双发射机无线单元还具有需要另外的空间和更长的发送电路链的劣势。
图2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通过共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即,从UE设备102到两个或更多个接入节点A和B)的发射机单元的、针对双连接的可能解决方案。例如,设备(诸如UE中的收发机)可以包括用于建立第一连接A(包括第一上行链路连接A和第一下行链路连接A)和第二连接B(包括第二上行链路连接B和第二下行链路连接B)的双连接收发机。在一个示例中,双连接收发机可以包括用于建立第一下行链路连接A 202的第一接收机RX-A 212,用于建立第二下行链路连接B 206的第二接收机RX-B 216,以及用于建立共享上行链路连接A/B 204的单/共享发射机Tx 214。第一接收机Rx-A 212可以用于通过第一下行链路连接A 202,在每个定义的时隙208上接收/监听(下行链路)。类似地,第二接收机Rx-B 216可以用于通过第二下行链路连接B 206,在每个定义的时隙210上接收/监听(下行链路)。单发射机Tx 214可以被第一连接A和第二连接B共享用于从设备发送数据(上行链路)。例如,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共享单/共享发射机Tx 214,其中发射机Tx214在交替时段期间由第一连接A和第二连接B交替使用。只要单/共享发射机214可以满足针对所有连接的上行链路要求,发射机共享就起作用。
共享发射机要求在第一连接A和第二连接B之间进行切换。连接之间的切换时间对于发射机共享的性能而言是关键的。切换时间可以取决于将本地振荡器(LO)/锁相环(PLL)从一个频率调谐到另一个频率,并且取决于更新移动站调制解调器(MSM)或无线发射机(WTR)芯片的寄存器。在调谐发射机之后,发射机LO/PLL的相位可能不与先前传输连续(或同步)。因此,当切换信道影响接入节点(例如,节点B)的信道估计时,这些随机相位改变。如果发射机可以具有用于传输的两个独立的LO/PLL,则可以将LO/PLL调谐时间进一步减少至例如小于0.1毫秒(ms)并且可以避免随机相位问题。
对针对单无线单元双活动的设备内共存的改进
3GPP标准通过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来定义了设备内共存(IDC),以避免例如LTE与WiFi/蓝牙之间的设备内射频(RF)共存问题。定义了两种TDM解决方案:非连续接收(DRX)和子帧模式。如果UE设备和服务网络两者都支持设备内共存(IDC),则在RF共存问题不能够由UE设备本身来解决的情况下,UE设备向接入节点(例如,eNB)发送用于请求非连续接收(DRX)或子帧模式的消息(例如,RRC InDeviceCoexIndication(设备内共存指示)消息)。DRX或子帧模式指示设备在其期间可以接收或发送传输的时段或时隙。例如,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仅在指定的时间段(例如,时隙)期间监听/接收传输(下行链路),而不是连续地监测信道,由此节省功率。
图3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其中可以使用单独的非连续发送(DTX)和非连续接收(DRX)模式来实现单无线单元双活动操作第一方面。在常规实现方式中,UE设备使用相同的DTX和DRX模式。即,在DRX OFF(关闭)时段期间,DTX也是OFF的(即,不进行发送)。
相反,在双接收机/单发射机UE设备304中,可以使用独立的DTX和DRX模式。例如,作为建立与第一接入节点A 302的第一连接A 308以及与第二接入节点B 306的第二连接B310的一部分,UE设备304可以向接入节点A 302和B 306中的每一个发送对设备内共存的指示312和316。替代从每个接入节点请求单个模式(例如,其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两者),设备内共存指示312和316充当从UE设备304向每个接入节点A 302和B 306的请求,以提供不同的接收机模式DRX-A和DRX-B以及不同的发送模式DTX-A和DTX-B。在该示例中,第一接入节点A 302提供314第一发送模式(DTX-A)和第一接收模式(DRX-A),而第二接入节点B 306提供318第二发送模式(DTX-B)和第二接收模式(DRX-B)。因此,UE设备304可以将第一接收机Rx-A 330设置为根据第一接收模式(DRX-A)来监听,并且可以将第二接收机Rx-B 332设置为根据第二接收模式(DRX-B)来监听。共享发射机334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发送模式(DTX-A)和第二发送模式(DRX-B)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共享发射机334可以实现使用第一发送模式(DTX-A)320,通过第一连接A,根据第一发送模式(DTX-A)来进行发送322。类似地,共享发射机334可以实现使用第二发送模式(DTX-B)324,通过第二连接B,根据第二发送模式(DTX-B)来进行发送326。在一个示例中,UE设备304可以向接入节点发送其现有或当前使用的发送/接收模式(或这样的模式的简档标识符),以允许接入节点A 302和/或B 306避免为新连接指派或分配相同的发送/接收模式。在再一个示例中,作为UE设备304发送的设备内共存指示312和316的一部分,UE设备304可以发送提议的发送模式和/或提议的接收模式,其中接入节点可以使用所述提议的发送模式和/或提议的接收模式来向UE设备304指派/分配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类似地,UE设备304可以请求针对特定连接的连续和/或非连续发送/接收模式。
根据第二方面,UE设备304可以使用单独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模式,而不是指定非连续发送/接收模式(DTX/DRX)。以此方式,UE设备可以将第一接收机Rx-A 330配置为根据第一接收模式(DL-A)来监听,并且可以将第二接收机Rx-B 332配置为根据第二接收模式(DL-B)来监听。共享发射机334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连接A,根据第一发送模式(UL-A)来进行发送,以及通过第二连接B,根据第二发送模式(UL-B)来进行发送。
图4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其中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实现单无线单元双活动操作的第三方面。在该实现方式中,UE设备402可以建立与第一接入节点A 402和第二接入节点B 406的连接A 408和B 410。双接收机/单发射机UE设备402可以向接入节点A 402和B 406中的每一个发送对设备内共存的指示412和416。在该示例中,设备内共存指示412和416充当从UE设备404向每个接入节点A 402和B 406的请求,以获得根据UE能力和服务要求的TDM调度/分配。向接入节点A402和B 406提供的服务要求信息可以包括针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的当前业务参数或负载、针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的业务度量等。另外,向接入节点A 402和B 406提供的服务要求信息可以包括UE设备404是否要求并发的无线接入技术(RAT),诸如全球移动系统(GSM)接收(Rx)、长期演进(LTE)接收(Rx)。
第一接入节点A 402可以向UE设备404提供414第一发送TDM调度TDM-TX-A和第一接收TDM调度TDM-RX-A。类似地,第二接入节点B 406可以向UE设备404提供418第二发送TDM调度TDM-TX-B和第二接收TDM调度TDM-RX-B。因此,UE设备404可以将第一接收机Rx-A 430设置为根据第一接收调度TDM-RX-A来监听,并且可以将第二接收机Rx-B432设置为根据第二接收调度TDM-RX-B来监听。共享发射机434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发送调度TDM-TX-A和第二发送调度TDM-TX-B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共享发射机434可以实现使用第一发送调度TDM-TX-A 420,通过第一连接A,根据第一发送调度TDM-TX-A来进行发送422。类似地,共享发射机434可以实现使用第二发送调度TDM-TX-B 424,通过第二连接B,根据第二发送调度TDM-TX-B来进行发送426。
根据再一个方面,UE设备404可以在发送其设备内共存指示符时,向接入节点A402和B 406提供针对UE设备404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信息。先前的设备内共存指示符可能没有通知网络(例如,接入节点)其并发RAT/CC的类型和参数。因此,接入节点基于子帧模式或DRX模式,仅知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时间粒度是子帧级别的并且DRX周期是基于HARQ周期的。然而,并发RAT/连接可以基于UE设备正在使用的RAT类型而具有不同的周期。
为了支持UE设备处的单无线单元双活动(SRDA)操作,可以将子帧模式的长度扩展到两个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对LTE的影响可以是子帧级别的,例如,LTE传输在子帧的中间重新开始或者LTE传输在子帧的中间停止。利用特定于并发RAT/连接的参数,接入节点可以准确地知道传输共享的定时。在一个示例中,UE设备向接入节点提供的参数可以包括:
-RAT类型:GSM、cdma1x、EVDO、UTRAN FDD、UTRAN TDD、E-UTRAN FDD、E-UTRAN TDD、基于LTE的(LTE-A、LTE-U、LTE-D等)、5G等
-帧偏移
-时间提前
-冲突信道
-容忍穿刺率和/或
-切换时间
根据再一个方面,UE设备可以将单独的模式(例如,DTX/DRX或UL/DL子帧)用于两个RAT/连接。在单个接入节点调度或配置与UE设备的多个下行链路(DL)(例如,双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由网络配置每个连接的DTX/DRX或子帧模式,并且可以将连接的相应模式作为配置请求,经由回程信道或者经由UE设备转发给另外的RAT/连接。以此方式,UE设备可以使用该模式,基于网络配置来在接入节点之间进行协调。
对于具有单个接收机和单个发射机(1Rx/1Tx)的UE设备,可以将互斥的接收机模式和发射机模式指派给两个不同的RAT/连接,以通过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共享单个接收机和/或单个发射机。
示例性经合并的上行链路
图5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跨越协议栈的不同等级的经合并的分组的示例性传输。将来自UE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合并使两个接收机和一个发射机(2Rx/1Tx)UE设备能够具有与两个接收机和两个发射机(2Rx/2Tx)UE设备类似的下行链路(DL)吞吐量性能。
图5中的示例示出了使用发射机来进行来自UE设备的上行链路连接的第一连接CONN-A和第二连接CONN-B。发射机可以通过在两个支持的连接之间进行切换来支持第一连接CONN-A和第二连接CONN-B。应当清楚的是,虽然UE设备可以包括另外的发射机;但是这样的另外的发射机可能不可用于第一连接CONN-A和/或第二连接CONN-B。例如,另外的发射机可能正用于其它连接或者被指派给其它无线接入技术(RAT)。当发射机针对第一连接CONN-A在发送(活动)时,针对第二连接CONN-B的传输被搁置(例如,要针对CONN-B发送的数据被缓冲)。当发射机正在支持第一连接时,支持第二连接CONN-B的接入节点可以通过支持第二连接CONN-B的接收机来发送上行链路准许消息502。结果,将发射机从第一连接CONN-A切换510到第二连接CONN-B。即,第二连接CONN-B通过发射机成为活动的并且针对第一连接CONN-A的传输被搁置(例如,要针对CONN-A发送的数据被缓冲)。随后,发射机可以通过第二连接CONN-B来发送上行链路合并传输504。上行链路合并传输504可以发送针对第二连接CONN-B的所有缓冲的传输(例如,针对所有协议栈层的分组)。
随后,当发射机正在支持第二连接时,支持第一连接CONN-A的接入节点可以通过支持第一连接CONN-A的接收机来发送上行链路准许消息506。结果,将发射机从第二连接CONN-B切换512到第一连接CONN-A。即,第一连接CONN-A通过发射机成为活动的并且针对第二连接CONN-B的传输被搁置(例如,要针对CONN-B发送的数据被缓冲)。随后,发射机可以通过第二连接CONN-B来发送上行链路合并传输508。上行链路合并传输508可以发送针对第一连接CONN-A的所有缓冲的传输(例如,针对所有协议栈层的分组)。
在长期演进(LTE)网络内的合并传输的一个示例中,UE设备可以在针对特定连接的相同上行链路(UL)上发送以下分组:
PHY: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调度请求(SR)、信道质量指示符(CQI)、ACK/NACK,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行链路(UL)数据、信道质量指示符(CQI)、ACK/NACK,
-PUCCH和PUSCH上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
MAC CE:
-缓冲器状态报告(BSR),
-功率余量报告(PHR)。
上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有效载荷。
在具有一个接收机和一个发射机(1Rx/1Tx)并且实现双连接(DC)或设备共存的UE设备中,经合并的上行链路(UL)还可以提高下行链路(DL)吞吐量。例如,为了提高具有1Rx/1Tx和双连接的UE设备的DL吞吐量,可以在下行链路DL中使用与图5类似的机制,即经合并的下行链路。即,对于下行链路(DL),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在两个连接之间共享单个接收机:在连接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合并在协议栈的不同等级处的分组,使得当相应连接变为活动时将它们一起发送给UE设备。
示例性快速双信道指示符
一些设备内共存(IDC)指示符可以是基于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的,其对于要求针对发送/接收(Tx/Rx)的快速时分复用(TDM)划分的场景(例如,在移动中)而言太慢。为了加快从UE设备到接入节点的IDC指示,可以采用三种机制中的任一种。
根据第一机制,可以针对这种快速IDC指示来定义新的UCI格式。由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有限容量,UE设备和接入节点(例如,eNB)可以预先协商若干TDM简档。有了这些简档,PUCCH仅需要携带简档ID和一些动态参数,例如,帧偏移、时间提前、冲突信道。即,简档可以允许接入节点向UE设备通知用于TDM的信道分配。
第二方案可以包括使用介质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CE),例如,如在3GPPTS36.321章节6.1.3中定义的。IDC指示可以被包括在MAC CE中。MAC CE是在任何MAC PDU中发送的。
第三方案可以是添加可以用于支持UE设备和接入节点之间的IDC的新的物理信道。
示例性用户装置(UE)设备和其中可操作的方法
图6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具有通过发射机的双活动连接能力的用户装置(UE)设备600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性框图。UE设备600通常可以包括耦合到存储器设备604(例如,存储器模块、存储器等)的处理电路602(例如,处理器、处理模块等)和/或无线通信电路606。
处理电路602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无线通信电路606来建立无线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来自网络(例如,来自接入节点)的信息。处理电路602可以耦合到存储器电路604,使得处理电路602可以从存储器设备604读取信息并且向存储器设备604写入信息。处理电路602还可以包括网络连接模块/电路608,其用于建立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例如,eNB)的网络连接(经由无线通信电路606)。处理电路602还可以包括共存/切换模块/电路610,其用于执行将发射机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的多个连接的各种步骤。处理电路602还可以包括分组合并模块/电路612,其用于合并要通过特定连接来发送的分组。处理电路602还可以包括双活动切换模块/电路613,其用于执行从第一接入节点到第二接入节点的切换,同时在切换过程期间保持两个同时的活动连接。
无线通信电路6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614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616。一个或多个接收机616可以被配置为允许用户装置设备600保持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例如,不同的蜂窝无线接入技术和/或不同的无线技术)的两个或更多个活动连接。在一个示例中,发射机614a可以被共享用于发送针对两个或更多个活动连接的分组。即,虽然UE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发射机,但是一些另外的发射机可能是不可用的。例如,另外的发射机可以正在用于其它连接或被指派给其它无线接入技术(RAT)。
根据一个或多个特征,处理电路6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图1-5所描述的各种UE设备有关的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如本文所使用的,与处理电路602有关的术语“配置”可以指代:处理电路602通过适于、被使用、被实现和/或被编程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特征,执行特定的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
图7是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UE设备中可操作的、用于促进使用发射机的双活动连接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在一个示例中,该方法可操作在图6的UE设备600上。可以与第一接入节点(例如,经由无线通信电路606和/或网络连接模块电路608)建立第一连接,以用于无线通信服务702。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与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连接可以是由于从不同接入节点的切换或空闲连接的重新建立而被建立用于无线通信服务的。
发射机(例如,发射机614)可以促进包括第一连接和一个或多个不同连接的双活动连接(例如,使用网络连接模块/电路608和/或双活动切换模块/电路613)。例如,与第一连接相比,这样的一个或多个不同连接可以是与不同的接入节点建立的无线链路。在一个示例中,不同的无线承载可以用于第一连接和一个或多个不同连接。可以向第一接入节点提供/发送第一共存指示符,其用于指示UE设备(例如,UE设备600)支持多个并发连接704。在一个示例中,UE设备可以向第一接入节点发送(例如,共存/切换模块/电路610所生成的)指示符,其用于指示UE设备处仅发射机可用于连接。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包括UE设备建议的提议的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提议的第一接收模式。在其它实现方式中,第一共存指示符还可以包括正在使用的发送模式和/或正在使用的接收模式,其允许接入节点在向UE设备指派或分配模式时避免这样的模式。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指示针对UE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指示通过针对UE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的。这允许选择或调整发送模式和/或接收模式,使得其它并发连接不被负面地影响。例如,如果第一连接要用于视频直播流式传输,则针对相同UE设备的其它并发连接应当被建立有发送模式和/或接收模式,其中所述发送模式和/或接收模式向第一连接提供足够时间以保证服务质量。
UE设备可以接收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模式706。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发送模式可以不同于第一接收模式。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发送模式可以指示UE设备处的发射机应当被配置为代表第一连接来间歇地进行发送。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收模式可以指示UE设备处的接收机应当被配置为代表第一连接来一直进行接收。
在各个示例中,发送模式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例如,静态的或预先定义的)、动态配置的(例如,由接入节点定义或选择的)和/或可重新配置的。根据再一个方面,模式可以具有可以传达给UE设备的另外的相关属性,诸如是否要求、禁止、和/或允许但不要求特定的发送和/或接收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和/或接收模式可以是根据UE设备的服务要求的,例如,语音模式可以利用20ms周期来打开/关闭(例如,打开2ms,关闭18ms)。其它服务要求可以是定期的或更不定期的。例如,它们可以通过针对特定业务的承载的服务质量标识符来确定。
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以及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708。
还可以与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建立第二连接,以用于无线通信服务710。UE设备可以向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提供/发送第二共存指示符,其用于指示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712。
响应于第二共存指示符,UE设备可以接收第二发送模式和第二接收模式714。发射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二连接的第二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同时并发地支持第一连接716。
发射机可以根据第一发送模式和与第二发送模式,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分配时隙。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可以是通过单个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连接。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可以是通过不同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连接。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发射机不被分配用于第一连接时,可以对针对通过第一连接的传输的分组进行合并、排队和/或缓冲(例如,在分组合并模块/电路612的控制之下)。当发射机被分配用于第一连接时,可以一起发送所合并的分组。所合并的分组可以包括来自协议栈的多个层的分组。
UE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收机(例如,从接收机616之间),从接入节点接收针对第一连接的上行链路准许消息。结果,UE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上行链路准许消息时,将发射机切换到通过第一连接来进行发送。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可以是通过共享用户装置设备处的接收机来建立的。
在另一个示例中,UE设备的第一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以及第二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二连接的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其中,第二连接可以不同于第一连接。
在再一个示例中,第一接收机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以及根据针对第二连接的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
示例性接入节点设备和其中可操作的方法
图8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适于促进通过UE设备的发射机的双活动连接能力的接入节点800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性框图。接入节点800通常可以包括耦合到存储器设备804(例如,存储器模块、存储器等)的处理电路802(例如,处理器、处理模块等)和/或无线通信电路806。
处理电路802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无线通信电路806来建立无线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来自网络(例如,来自接入节点)的信息。处理电路802可以耦合到存储器电路804,使得处理电路802可以从存储器设备804读取信息并且向存储器设备804写入信息。处理电路802还可以包括网络连接模块/电路808,其用于建立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例如,eNB)的网络连接(经由无线通信电路806)。处理电路802还可以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电路810,其用于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此促进UE设备使用单个发射机来保持多个连接。处理电路802还可以包括发送/接收模式选择器/生成器模块/电路812,其用于选择、获取、生成和/或保持针对被服务的UE设备的发送/接收模式。
无线通信电路8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814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816。一个或多个接收机816可以被配置为允许接入节点800保持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活动连接。发射机814可以被共享用于发送针对两个或更多个活动连接的分组。
根据一个或多个特征,处理电路80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图1-5所描述的各种接入节点有关的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如本文所使用的,与处理电路802有关的术语“配置”可以指代:处理电路802通过适于、被使用、被实现和/或被编程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特征,执行特定的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
图9是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示出了接入节点中可操作的、用于促进UE设备使用发射机进行的双活动连接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在一个示例中,该方法可操作在图8的接入节点800上。接入节点800可以与第一UE设备(例如,经由无线通信电路806和网络连接模块/电路808)建立第一连接,以用于无线通信服务902。另外,接入节点可以从第一UE设备(例如,经由接收机816)接收第一共存指示符,其用于指示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904。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共存指示符可以指示第一UE设备处仅一个发射机可用于连接。
接入节点可以向第一UE设备发送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906(例如,其可以是由发送/接收模式选择器/生成器模块/电路812选择、获取和/或生成的)。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发送模式可以不同于第一接收模式。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是相同的模式。在再一个示例中,第一接收模式可以指示第一UE设备处的接收机应当被配置为代表第一连接来一直进行接收。在另外的示例中,第一发送模式可以指示第一UE设备处的发射机应当被配置为代表第一连接来间歇地进行发送。
随后,接入节点可以将接入节点处的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908。类似地,接入节点还可以将接入节点处的发射机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910。
另外,接入节点还可以与第一UE设备(例如,经由网络连接模块/电路808和/或无线通信电路806)建立第二连接,以用于无线通信服务。可以从第一UE设备接收第二共存指示符,其用于指示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接入节点可以向第一UE设备发送第二发送模式和第二接收模式。随后,接入节点可以(例如,经由模式切换模块/电路810)将接入节点处的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第二连接的第二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同时还根据针对第一连接的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
其它考虑
在图1、2、3、4、5、6、7、8和/或9中示出的组件、步骤、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重新排列和/或合并成单个组件、步骤、特征或功能或者体现在若干组件、步骤或功能中。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情况下,还可以添加另外的元素、组件、步骤和/或功能。
此外,要注意的是,已经将至少一些实现方式描述成被描绘为流程图、流图、结构图或框图的过程。虽然流程图可以将操作描述成顺序的过程,但是可以并行或同时执行这些操作中的许多操作。另外,可以重新安排操作的次序。过程在其操作完成时中止。过程可以与方法、函数、步骤、子例程、子程序等相对应。当过程与函数相对应时,其中止与函数返回到调用函数或主函数相对应。
此外,实施例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用软件实现时,用于执行必要任务的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存储在诸如存储介质的机器可读介质或其它存储设备中。处理器可以执行必要任务。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意组合。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来将代码段耦合到另一个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经由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任何适当单元来传递、转发或发送信息、变量、参数、数据等。
如本文所描述的,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电路(例如,处理电路602、802和/或1002)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实现由适当介质提供的期望程序。例如,处理电路可以被实现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处理器、控制器、多个处理器和/或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指令(包括例如软件和/或固件指令)的其它结构、和/或硬件电路。处理电路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组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在替代的方式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组件的组合,诸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处理电路的这些示例是用于说明的,并且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其它适当配置也被预期。
如本文中上文描述的,存储器电路(诸如存储器电路604、804和/或1004)可以表示用于存储程序和/或数据(诸如处理器可执行代码或指令(例如,软件、固件)、电子数据、数据库或其它数字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存储器电路可以是可由通用或专用处理器存取的任何可用的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存储器电路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随机存储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盘存储介质、闪存设备、和/或用于存储信息的其它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术语“机器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或“处理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或固定的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以及能够存储、包含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非暂时性介质。因此,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方法可以由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或“处理器可读介质”中的指令和/或数据部分地或全部地实现,并且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机器和/或设备来执行。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可以以处理单元、程序指令或其它指导的形式直接地体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二者的组合中,并且可以被包含在单个设备中或者跨越多个设备而分布。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中。将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替代的方式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的是,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围绕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已经对它们进行了一般性描述。至于这样的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以及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公开内容的各种特征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系统中。应当注意的是,前述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内容。对实施例的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因而,本教导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并且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30)

1.一种在用户装置(UE)设备上可操作的、用于促进双活动连接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模式;以及
将发射机配置为通过与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连接,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以及将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由于从不同接入节点的切换或空闲连接的重新建立而建立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所述第一连接,以用于无线通信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第一共存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是响应于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被接收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指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a)所述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或者
(b)提议的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提议的第一接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指示针对所述UE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式中的至少一者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所使用的所述无线接入技术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指示通过针对所述UE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并发连接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发射机配置为促进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和一个或多个其它不同连接的双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不同连接是与不同的接入节点的连接或者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用于指示所述UE设备处仅所述发射机可用于连接的指示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第二连接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或第二接入节点提供第二共存指示符;
响应于所述第二共存指示符,接收第二发送模式和第二接收模式;以及
将所述发射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同时并发地支持所述第一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相关联的第二发送模式,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分配时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发射机不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将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传输的分组进行合并;以及
当所述发射机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一起发送所合并的分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接收机,从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接收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上行链路准许消息;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准许消息时,将所述发射机切换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来进行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不同于所述第一连接的第二连接的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式、以及根据针对不同于所述第一连接的第二连接的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
17.一种用户装置设备,包括:
发射机,其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来进行发送;
接收机,其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来进行接收;以及
处理电路,其耦合到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并且被配置为:
接收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模式;以及
将所述发射机配置为通过与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连接,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发送,以及将所述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接收模式来进行接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装置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第一接入节点提供第一共存指示符,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是响应于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被接收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装置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促进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和一个或多个其它不同连接的双活动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装置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二发送模式,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分配时隙。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装置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发射机不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将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传输的分组进行合并;以及
当所述发射机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时,一起发送所合并的分组。
22.一种接入节点处可操作的、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UE)设备提供无线服务的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连接来向第一UE设备发送第一发送模式和单独的第一接收机模式;以及
将所述接入节点处的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UE设备接收第一共存指示符,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接入节点处的发射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第二连接,从所述第一UE设备接收第二共存指示符;
向所述第一UE设备发送第二发送模式和第二接收模式;以及
将所述接入节点处的所述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同时还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接入节点处的发射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第二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同时还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来进行发送。
27.一种接入节点,包括:
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电路,其被配置为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UE)设备提供无线服务;以及
处理电路,其耦合到所述通信电路并且被配置为:
经由第一连接,向第一UE设备发送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一接收模式;以及
将所述接入节点处的所述接收机配置为:根据针对所述第一连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式来进行接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一UE设备接收第一共存指示符,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设备支持多个并发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被发送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共存指示符包括所述第一UE设备已经在使用的第二发送模式和/或第二接收模式,以及所述接入节点避免分别使用所述第二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二接收模式作为所述第一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式。
CN201580067869.0A 2014-12-15 2015-09-28 通过单个无线单元用户装置的双活动连接 Active CN107113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3807 WO2016095078A1 (en) 2014-12-15 2014-12-15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over single radio user equipment
CNPCT/CN2014/093807 2014-12-15
PCT/CN2015/090900 WO2016095582A1 (en) 2014-12-15 2015-09-28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over single radio user equip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847A true CN107113847A (zh) 2017-08-29
CN107113847B CN107113847B (zh) 2020-09-01

Family

ID=56125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7869.0A Active CN107113847B (zh) 2014-12-15 2015-09-28 通过单个无线单元用户装置的双活动连接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9460B2 (zh)
EP (1) EP3235322B1 (zh)
JP (1) JP6615203B2 (zh)
KR (1) KR102446209B1 (zh)
CN (1) CN107113847B (zh)
WO (2) WO201609507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5006A (zh) * 2016-06-07 2019-02-0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多连接
CN109587708A (zh) * 2017-09-28 2019-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WO2019148396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846946A (zh) * 2023-06-16 2023-10-03 泽拓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合并网络连接的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US10645750B2 (en) * 2016-08-15 2020-05-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dvance scheduling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ing uplink beacons
CN108377574B (zh) * 2016-10-31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卡双通的通信方法、终端、网络及系统
US10716157B2 (en) * 2017-02-09 2020-07-14 Apple Inc. 5G/LTE dual connectivity
EP3586561B1 (en) * 2017-02-21 2020-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ual connectivity between a dual protocol stack user equipment and two baseband units of a radio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485048B2 (en) 2017-06-15 2019-11-19 Apple Inc. TDM transmission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UE
CA3066878C (en) * 2017-08-10 2023-09-12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EP3689048B1 (en) * 2017-09-28 2023-08-3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586943B (zh) * 2017-09-28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切换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0687378B2 (en) 2017-11-27 2020-06-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multi-connection 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WO2019129748A1 (en) * 2017-12-28 2019-07-04 Dopple Ip B.V.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with diversity
US10972950B2 (en) * 2018-07-20 2021-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s
WO2020149775A1 (en) 2019-01-16 2020-07-2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multipl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network nodes,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US20220103293A1 (en) * 2019-02-15 2022-03-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Optimized multi connectivity and data duplication
CN113875286A (zh) * 2019-04-04 2021-12-31 苹果公司 用于基于双连接的切换的用户设备能力
EP4192039A4 (en) * 2020-08-31 2024-01-10 Kyocera Corp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6575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ue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40892A (zh) * 2009-08-21 2010-02-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WO2012103034A1 (en) * 2011-01-25 2012-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requests of non-communication time periods (dtx, drx)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155682A (zh) * 2010-10-14 2013-06-12 诺基亚公司 设备到设备以及连接模式切换
WO2013166690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Enhancement of in-device interference
US20140194159A1 (en) * 2013-01-07 2014-07-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Hand activated mode setting
WO2014114273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transmitter sharing
US8842602B2 (en) * 2011-07-29 2014-09-23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ement of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CN104202065A (zh) * 2010-10-20 2014-12-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存干扰避免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9168C (zh) * 2002-12-19 2009-03-1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将第一协议通信的传输间隙期间的时隙指配给第二协议通信
US8537833B2 (en) * 2008-12-31 2013-09-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f data packets based o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a dual platform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a wireless transceiver
EP2166775B1 (en) * 2007-07-09 2015-08-12 Fujitsu Limited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ell setting method
CN104038992B (zh) * 2008-04-25 2017-09-2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支持dc‑hsdpa的节点b以及在该节点b中使用的方法
US8854976B2 (en) * 2010-01-08 2014-10-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for a multi-carrier/multi-cell operation
US8923208B2 (en) 2010-08-05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246603B2 (en) * 2010-08-12 2016-01-26 Mediatek Inc. Method of in-devi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ellular, bluetooth, WiFi, and satellite systems coexistence
EP2604085B1 (en) * 2010-08-13 2015-01-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devi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2378384B (zh) 2010-08-16 2015-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和设备
CA2813290C (en) * 2010-10-01 2017-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US9094928B2 (en) * 2011-04-06 2015-07-28 Apple Inc. Multiple network mobile device connection management
CN102231877B (zh) * 2011-06-30 2014-07-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US9705555B2 (en) * 2011-07-13 2017-07-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Dual or multiple SIM standby and active using a single digital baseband
WO2013019182A1 (en) 2011-07-29 2013-02-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nhancement of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9872332B2 (en) 2011-11-22 2018-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ergy efficient operation for wireless access nodes in a low-load service area within a dense deployment of wireless access nodes
US9084287B2 (en) * 2012-02-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domain camping with a single radio UE
US9433003B2 (en) 2012-03-07 2016-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via timing controls for radios using the sam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EP2837229A2 (en) * 2012-04-09 2015-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network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by managing uncertain measurement occasions
US20140019415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base Cloud Bursting
WO2014052501A1 (en) * 2012-09-26 2014-04-03 Apple In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lte and 1x in srlte device
DK2901791T3 (en) * 2012-09-28 2016-09-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DC)
US9374847B2 (en) 2012-12-21 2016-06-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operat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heterogeneously deployed network
WO2014119921A1 (en) * 2013-01-29 2014-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03572B2 (en) * 2013-05-20 2015-12-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anag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located radios
US9538575B2 (en) * 2014-01-30 2017-01-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9860754B2 (en) * 2014-02-19 2018-01-02 Mediatek Inc. Coexistence ope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wireless system
US9544937B2 (en) * 2014-03-27 2017-01-10 Apple Inc.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first RAT while performing a voice call using a second RAT
EP3127387B1 (en) * 2014-04-04 2018-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US20150327243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WO2015180134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use wireless circuitry for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6575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ue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40892A (zh) * 2009-08-21 2010-02-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部署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N103155682A (zh) * 2010-10-14 2013-06-12 诺基亚公司 设备到设备以及连接模式切换
CN104202065A (zh) * 2010-10-20 2014-12-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存干扰避免系统和方法
WO2012103034A1 (en) * 2011-01-25 2012-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requests of non-communication time periods (dtx, drx)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42602B2 (en) * 2011-07-29 2014-09-23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ement of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WO2013166690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Enhancement of in-device interference
US20140194159A1 (en) * 2013-01-07 2014-07-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Hand activated mode setting
WO2014114273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transmitter sharing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5006A (zh) * 2016-06-07 2019-02-0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多连接
CN109587708A (zh) * 2017-09-28 2019-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587708B (zh) * 2017-09-28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WO2019148396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846946A (zh) * 2023-06-16 2023-10-03 泽拓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合并网络连接的通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847B (zh) 2020-09-01
US20180110088A1 (en) 2018-04-19
US10349460B2 (en) 2019-07-09
EP3235322A4 (en) 2018-07-18
JP2017539164A (ja) 2017-12-28
KR20170094204A (ko) 2017-08-17
KR102446209B1 (ko) 2022-09-21
WO2016095582A1 (en) 2016-06-23
WO2016095078A1 (en) 2016-06-23
JP6615203B2 (ja) 2019-12-04
EP3235322A1 (en) 2017-10-25
EP3235322B1 (en) 2020-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847A (zh) 通过单个无线单元用户装置的双活动连接
EP3843490B1 (en) Method and ue for manag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dc) issue
EP3695546B1 (en)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9076587B (zh) 利用动态帧结构的基站、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0679765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JP2021503728A (ja) Ranインタフェースを介した通知制御
US20230354312A1 (en) Processing time for fast-switched ul tx across carriers
CN109587705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169147A (zh) 用于增强型空闲模式功率节省的动态ue类别切换
TW202344088A (zh) 使用者設備波束管理能力報告
KR20210068323A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의 유연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신호 모니터링
CN110710297B (zh) 用于同步状态改变的蜂窝报告技术
US20240146487A1 (en) Tci and path loss reference signal pre-configuration for candidate cells
US20230276358A1 (e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selection of primary sim for wakeup signal detection
WO2024065684A1 (en) Lag-selective time correlation reporting
US20230283335A1 (en) Network assisted uplink transmission antenna ports selection
WO2017168036A1 (e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of different lengths
WO2021072608A1 (zh) 最小时间单元偏移的通知方法和装置
WO20221252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extending ue fast dormancy at upper layers
WO2023229769A1 (en) Beam quality enhancement techniques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mode
CN117880859A (zh) 波形切换方法、设备、介质、芯片系统及产品
OA21011A (en) Processing time for fast-switched UL TX across carriers.
TW202348073A (zh) 增強型量測物件配置和程序
WO2024063979A1 (en) Unified tci state association for multi-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based communication
TW202415104A (zh) 基於資料路徑鏈路度量的多用戶身份模組設備上的資料傳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