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059B - 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059B
CN107113059B CN201580072994.0A CN201580072994A CN107113059B CN 107113059 B CN107113059 B CN 107113059B CN 201580072994 A CN201580072994 A CN 201580072994A CN 107113059 B CN107113059 B CN 107113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bit
parallel processing
multiple paralle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29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3059A (zh
Inventor
李传东
张筑虹
马赫迪·扎马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3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3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1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离散多音调(DMT)中用于光通信的光网络设备和方法。基于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信息信号转换成多组比特并加载到并行处理支路上。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调制以及功率分配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调制以及功率分配不同。为了恢复输入的数据,利用具有不同解调格式的支路对编码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并提供串行数据流。

Description

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
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596875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传输系统,具体地,涉及离散多音调(tone)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光通信系统广泛用于数据通信。光通信系统可以将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在长距离传输(如长传光系统)中支持高数据速率。光通信网络中对超高数据速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设计网络带来了挑战。因此,希望提供灵活且自适应网络元素,增加数据速率,提高带宽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解复用器,用于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串行数据流,并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进行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用于处理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该设备还包括复用器,用于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接收数据比特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用于从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中产生数据比特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将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接收到的数据比特复用为串行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利用用于从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中产生数据比特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接收来自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的数据比特,将该数据为复用为串行数据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现在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参考如下简单描述。
图1是相干光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具有多音调的离散多音调(DMT)信号的例子的频域频谱;
图3是多调制DMT系统的发射机框图;
图4是多调制DMT系统的接收机框图;
图5是发射机DSP单元的框图;
图6描述了图5的DSP单元采用的多音调方案的例子;
图7描述了DAC之前图5的DSP单元输出的频谱视图的例子;
图8是接收机DSP单元的框图;
图9描述了图8的DSP单元采用的多调制音调方案;
图10A描述了单载波接收机处接收的单载波调制信号的单载波频谱的例子;
图10B描述了DMT接收机处接收的信号的8QAM-DMT频谱的例子;
图10C描述了以QPSK为侧边音调,16QAM为中间音调的多调制DMT接收机处接收的信号的多调制DMT频谱的例子;
图11描述了模拟结果示出的最大可实现波特率与RF带宽视图;
图12描述了图10C中用于功率分配的查找表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发射机处光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接收机处另一光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收发机单元的框图。
为了简洁清楚的描述,附图中的元件仅是示意性且非限制性的,无需按比例。同时,同一附图标记在不同的附图中表示相同的元件,除非另有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15,仅以示例性方式,发射机、接收机、收发机等光通信网络元件和设备及其方法的描述如下。在本公开中,发射机和接收机配置为利用离散多音调(DMT)调制方案进行通信。在DMT调制中,多个音调(或子信道、子载波、支路)利用要传输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在描述中,术语“音调”、“子信道”、“子载波”、“信道”以及“支路”可以互换使用。与现有的对多音调使用相同调制方式的收发机不同,本公开技术可以利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增加数据速率。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多音调可以利用灵活的比特加载(码率)进行编码,其中可以对向每个音调加载的数据比特组进行优化。进一步,可以对每个音调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化,进而在多音调中使用具有不同功率的不同调制。这些灵活的比特加载和功率分配方案可以基于具有多调制音调的单波信号的数字实现。发射机和接收机包括可适用于各种传输方案或调制方式、数据速率、码率、功率分配、各种补偿方案以及配置的音调数目的软件可编程元件。
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设备可以包括:解复用器,用于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并且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用串行数据流;并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用于处理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用于处理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以及复用器,用于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接收数据比特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
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可以包括:利用用于从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中产生数据比特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并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接收数据比特,将数据比特复用为串行数据流。
计算机可读非永久存储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计算机设备执行该指令时,使得设备处理器执行提供的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
光DMT传输可以包括:接收串行数据;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bit rate)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光DMT传输可以包括:利用用于从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中产生数据比特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并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接收数据比特,将数据比特复用为串行数据流。
图1描述了形成光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相干光系统100。该相干光系统100包括发射机110和接收机130。发射机110位于光通信网络的发射侧,可用于通过光链路120向位于光通信网络接收侧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30发送光信号。在图1中,仅为了描述的目的,示出了分离的发射机110和接收机130。发射机110和接收机130可以集成以形成用于双向数据通信的单个收发机设备。
发射机110和接收机130包括能利用DMT调制进行通信的多个音调系统。例如,可以基于对高(或相应的,低)间隙值的带宽限制(或相应的,时钟恢复准确度),优化相邻音调间的间隙。利用不同的调制方式优化多音调调制(N个音调,N>1),其中一个音调的调制方式可以与另一个音调的调制方式不同。调制方式可以包括如M正交幅度调制(QAM)(例如M=8,16,32,64,256,......),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或这些调制方式的任何双极化变体。发射机110发出的发射信号的例子是具有已调制的N个音调的单波,其可包括正交线性极化分量(X和Y),其中每个极化分量包括两个正交相位分量(同相和正交)。各音调的不同方式的分配可以基于音调的特性(如带宽、SNR)来确定。
发射机110包括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发射机单元(表示为“TX DSP”)112,其被实现为DSP软件组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在TX DSP 112中,输入的信息比特在每个与一个音调相关联的支路中并行处理。TX DSP 112用于利用多个调制方式将信息比特流编码或映射为符号。TX DSP 112可包括用于编码(或变换)符号的极化编码器。在描述中,术语“编码”、“映射”和“调制”可以互换使用。TX DSP 112用于利用灵活的比特加载方案优化对N个音调的N个支路的比特加载,其中至少两个音调的码率可不同。N个音调间的比特加载可以基于调制配置和/或音调特性(如可用信道带宽、SNR)来确定。TX DSP 112用于利用灵活的功率分配方案优化针对一个或多个符号的功率分配。发射机110可以包括用于脉冲整形的组件和/或用于补偿信号失真的组件。发射机110可以包括前端114,用于将光信号通过光链路120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30。
接收机130包括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接收机单元(表示为“RX DSP”)132,其被实现为DSP软件组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在RX DSP 132中,输入信号解复用为具有N个音调的信号,对其进行并行处理。RX DSP 132用于利用多个解调方式对从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10收到的已调制的N个音调进行解码,其中一个音调的一种解调方式可以与另一个音调的另一种解调方式不同。接收机130可以包括其它组件,例如包括色散补偿(CDC)的用于补偿信号失真的组件。接收机130可以包括前端134,用于通过光链路120从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10接收光信号。
信号修复(reconditioning)可在模拟域和/或数字域中应用,以提高信号质量。可对数字信号进行重采样和/或重定时,以对齐和维持与发射机110相同的符号定时和时长。
光链路120可以包括光滤波器,诸如级联型波长选择开关(WSS)、纤维、放大器以及其他组件。光链路120可以包括色散(CD)源、非线性相位噪声、极化模色散(PMD)、极化依赖损耗(PDL)、极化依赖增益、极化旋转和光高斯白噪声。相干光系统100用于补偿因光链路120和/或WSS的减损造成的信号失真。
图2描述了具有多个音调210、220和230的单波DMT信号200的频谱的例子。在图2中,仅仅为了描述的目的,示出了中间音调210、侧边音调220和230三个音调。X轴表示射频范围,Y轴表示幅度。DMT信号可以在图1的TX DSP 112中获得,其中,可在中间音调(210)上使用高阶调制方式,而可在侧边音调(220、230)上使用低阶调制方式。
图3描述了多调制DMT系统的发射机300。发射机300包括基于DSP的发射机单元(表示为“TX DSP”)310。TX DSP 310可与图1中的TX DSP 112相对应。在图3中,有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总数为“i”),每个支路针对一个音调。TX DSP 310利用编码单元(Mod1、Mod2、......Modi,i>1)314对输入的比特流进行编码或映射。在极化分割复用结构中,一个支路上的编码单元(如Mod1)具有针对两个极化分量的两个支路,编码单元在两个支路的每个支路中执行符号调制。TX DSP 310包括模块312,用于将输入的比特流转换成N个支路的N个比特流(N个比特组),并向N个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每个数据比特组具有输入的比特流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其被加载到相关联的支路上,用以对一个音调上的数据比特组进行编码,进而生成符号。生成符号的数据比特组被灵活分配到基于相关联的调制方式进行编码的支路上。TX DSP 310包括多个功率分配器(Pow1、Pow2、......Powi),每个功率分配器被配置为调整一个支路上的每个符号的功率,以将总功率分给符号。灵活的功率分配可以利用查找表(LUT)330实现。LUT330可以在TX DSP 310的内部或外部。LUT330或LUT 330的值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提供。
TX DSP 31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输入的信息比特的FEC编码器318。TX DSP 310可以包括模块320,以复用调制后的音调。模块320可以包括用于失真补偿和脉冲整形的组件。补偿和脉冲整形可以在每个支路上并行执行。补偿和脉冲整形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执行。发射机300可以包括前端350,用于将来自TX DSP 310的调制后的信号传输至光链路(例如图1中的120)。前端350可与图1中的前端114相对应。前端350可以经由数模转换器(DAC)340可通信地耦连至TX DSP 310。前端350可以包括调制器352,例如电光(E/O)转换器、驱动器、放大器、滤波器、激光器、极化分割复用(PM)同相和正交相(PM-I&Q)调制器,以及其他电组件和/或光组件。
在TX DSP 310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在N个音调中的侧边音调上使用低阶调制,中间音调上使用高阶调制。通过以固定的频谱效率和带宽容差向多个音调分配不同的调制方式,从而增加最大可实现波特率(以及对应的数据速率)。在TX DSP 310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基于可用带宽和/或所需的不同调制方式间的SNR差,在N个音调之间执行灵活的功率分配。灵活的功率分配可被配置为将整体误码率(BER)保持在最低值。
图4描述了多调制DMT系统的接收机400。接收机400包括DSP接收机单元(表示为“RX DSP”)410。RX DSP 410可与图1中的RX DSP 132相对应。接收机400用于利用多个解调方式对从一个或多个发射机(例如图3中的300)发射的数据进行解码。RX DSP 410包括模块414,用于将输入信号的信号频谱解复用为N个音调。有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总数为“i”),每个支路针对一个音调。RX DSP 410利用多个解码单元(DeMod1、DeMod2、......DeModi,i>1)412解码调制后的音调。解码单元412使用多个与发射机侧(例如图3中的300)使用的多个解调方式相关联的解调方式,其中一个解调方式(例如DeMod1)可以与另一个解调方式(例如DeMod2)不同。
RX DSP 410可以包括并串转换器416,用于对解码的比特进行串化处理以恢复其原来的次序,从而恢复串行的信息数据信号。RX DSP 410可以包括其他组件,例如用于补偿信号失真的组件,例如CDC均衡器。补偿可以在每个支路上并行执行。RX DSP 410可以包括FEC解码器418。在RX DSP 410中,准静态信道减损以及软件减损,如极化状态(SOP)旋转、极化模式色散(PMD)、极化依赖损耗(PDL)、激光器相位噪音、PPM、频偏、I-Q和X-Y延迟、I-Q不平衡等,可以进行数字补偿。RX DSP 410可以包括每个支路上的载波恢复(CR)单元。
接收器400可以包括相干接收机单元440,用于从光链路(例如图1中的120)接收光信号。相干接收机单元440可与图1中的前端134相对应。相干接收机单元440可以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分成正交极化分量(例如,X极化分量和Y极化分量)和正交相位分量(例如,同相(I)分量和正交相(Q)分量)。相干接收机单元440可以将分离后的光信号分量转换为多个模拟电信号或分量,其中极化分量的每个I或Q分量。相干接收机单元440可以经由模数转换器(DAC)430可通信地耦连至TX DSP 410。相干接收机单元440可以包括本地振荡器(LO)、混频器以及光检器(例如p型/本征/n型(PIN)二极管)。
图5描述了发射机DSP单元500。DSP单元(表示为“TX DSP”)500可以与图1中的TXDSP 112或图3中的TX DSP 310相对应。TX DSP 500可通过DAC(例如图3中的340)耦连至前端(例如图1中的114,图3中的350)。TX DSP 500是相干光发射机或收发机的组件。四个音调有4个支路(B1、B2、B3以及B4)。在该例子中,假设音调(支路)的总数为4。音调(支路)的数量不限于4,并且组件可根据音调增减。在TX DSP 500中,数据先以并行结构处理,然后被复用,以向接收机侧发射具有四个音调的单波调制DMT信号。TX DSP 500包括能够利用不同调制方式的编码单元530(例如,Mod1、Mod2、Mod3、Mod4)。TX DSP 50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输入的比特的FEC编码器510。在FEC编码器510中对输入的信息比特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利用串并转换器在复用器(MUX)520中对经过FEC编码器510后的信息比特进行并行化处理。支路上的编码单元被配置为将该支路上相关联的信息比特流(数据比特组)编码或映射到具有唯一码率的音调上。该编码单元将X极化分量和Y极化分量中的每个分量映射为对应的符号。
在TX DSP 500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每个支路的比特分配率与其对应的调制方式的每个符号的比特数量直接相关。例如,如果侧边支路的调制方式都是QPSK,中间支路的调制方式都是16QAM,则第一支路和第四支路的码率分配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的一半。因此,对于每6个比特作为串并联模块(即,MUX520)的输入,每个侧边支路的编码单元(例如Mod1和Mod4)接收1个比特,每个中间支路的编码单元(例如Mod2和Mod3)接收2个比特。在该例子中,中间支路的输入码率是侧边支路的两倍。然后,每个支路的输入比特被映射为其对应的DMT调制符号。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支路的符号速率都相同。在极化复用结构中,该过程应用于每个极化方向。
TX DSP 500向每个支路执行灵活的功率分配,以突出DMT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极化复用结构中,该过程应用于每个极化方向。功率分配可以由混频器540执行。功率分配可以在每个支路中对符号的RMS归一化后执行。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优化每个音调的功率分配以实现最低整体BER。例如,中间支路(例如B2、B3)的符号乘以功率因子2(例如PA2,PA3=2;PA1,PA4=1),这补偿了所需的QPSK和16QAM之间SNR,从而以高6dB的SNR发射中间音调。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多音调收发机加载算法,例如公布在1995年的IEEETrans.Communications第4卷第2/3/4号第773-775页的《光谱状信道上数据传输的实际离散多音调收发机加载算法》(“A Practical Discrete Multitone Transceiver LoadingAlgorithm for Data Transmission over Spectrally Shaped Channels”,IEEETrans.Communications,vol.4,no.2/3/4,pp.773-775,1995)上的Chow的算法,可用于优化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
TX DSP 500可以包括用于将功率分配后的符号转换为频域上的子信道信号的模块。TX DSP 500可以包括用于脉冲整形的脉冲整形(PS)模块560,每个脉冲整形模块被分配给一个支路。PS模块560可以利用离散小FFT550,不依赖于音调而执行脉冲整形。脉冲整形可以在时域上执行。TX DSP 500可以包括用于在每个支路上预补偿信号失真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预补偿后的信号可以经过DAC(例如图3中的340)和调制器(例如图2中的352),以进行发射。TX DSP 500可以包括在离散时域上输出调制和复用的信号样本的IFFT 570。IFFT 570可以有足够数量的抽头,以输出具有四个调制后的音调的信号。
图6描述了图5的TX DSP 500中采用的多调制音调方案。图6中示意性地描述了频域上四个调制后的频率音调610、620、630、640。在IFFT 570的输出处,IFFT 570的输出信号的频谱有四个调制后的音调650(通常是N个调制后的音调)。
图7描述了DAC(例如图3中的340)之前从图5的TX DSP 500输出的频谱视图700的例子。X轴表示射频范围,Y轴表示幅度。输出的频谱700包括4个音调中两侧边支路上的2个侧音调的分量710和740以及4个音调中中间支路上的中间2个音调的分量720和730。例如,在图5的B1和B4中得到分量710和740,例如,在图5的B2和B3中得到分量720和730。
图8描述了接收机DSP单元800。DSP单元(表示为“RX DSP”)800是相干光收发机的组件。RX DSP 800可以与图1中的RX DSP 132或图4中的RX DSP 410相对应。RX DSP 800可经由DAC(例如图4中的430)耦连至前端(例如图1中的134)或相干接收机单元(例如图4中的440)。在RX DSP 800中,具有调制后的四个音调的输入信号按照发射机(例如图5中的500)的方案以并行结构进行处理。在该例子中,假设输入信号的频谱被解复用为四个音调,但音调的数量不限于4个。RX DSP 800包括能够使用不同解调制方式的解码单元860(例如,DeMod1、DeMod2、DeMod3、DeMod4)。解调方式与发射机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相对应。RX DSP800基于解调方式对符号进行解码或解调,其中一个解调方式(例如DeMod1)可以与另一个解调方式(DeMod2)不同。
RX DSP 800可以使用FFT 810将收到的单波信号的频谱解复用或切片为四个频率音调,这可以在滤波补偿后执行。RX DSP 800可以包括匹配滤波器和用于补偿分量的组件,例如CD补偿(CDC)820和MIMO均衡器840。CDC 820的输出可以与小IFFT 830连接。MIMO均衡器840可以用于复用的极化相干光信道。RX DSP 800可以包括载波恢复块(CR)850,用于跟踪和补偿发射机处的振荡器和接收侧的本地振荡器之间的频率和/或相位上的任何失配。
在后补偿(post-compensation)之后,每个极化方向的信号可按照对应的发射机(例如图5中的500)而被解复用为DMT的四个音调。在以并行结构处理音调和解码音调后,每个支路的解码比特(根据它们相应的调制方式而具有不同的码率)可以利用并串变换器(如复用器870)进行串行化处理,从而恢复串行信息数据信号。
图9描述了图8的RX DSP 800中采用的多调制音调方案。图9中,FFT 810在频域上输出四个调制后的音调900,这些音调在CDC 820中进行处理,并在IFFT 830中进行转换。在IFFT 830的输出处,时域上的调制后的信号的频谱有四个调制后的音调910。
在DMT中,由于信号频谱中存在空值,能在频域上准确地估计低频振荡(LOFO)。在DMT中,可对每个音调独立地补偿CD。由于CD遵循频率的抛物线函数,所以音调带宽减少M,FFT分辨率就会降低M2。这会导致频域均衡器(FDEQ)中的硬件资源减少。因此,在CDC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在每个音调中只补偿CD的抛物线部分,即,RX DSP 800补偿exp(jDf2)并使exp(-j2Df0f)+exp(jDf0 2)在成帧器和载波相位恢复模块中得以补偿,而非补偿exp(jD(f-f0)2),其中f0是该音调的中心频率。由于exp(-j2Df0f)中CD的线性残余相位,可以用重叠保存(overlap-and-save)方法优化加窗(windowing)。
复杂估算方法的实现方式(例如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是可选的。在窄带宽滤波的情况下(例如大量的WSS、低RF带宽等),只有侧边音调会受到影响。因此,复杂估算方法可选地仅在侧边音调执行,这就会使硬件设计效率更高且更简单。在存在非常靠近的相邻信道的情况下(例如DWDM、超级信道等),只有侧边音调会受到信道间干扰(ICI)的干扰。因此,ICI均衡器可以仅对侧边子信道执行,这就降低了ICI均衡器的复杂性。从而减低DSP算法(例如MLSE、ICI均衡器)的实现方式的复杂性。
图10A-10C描述了频谱视图1010、1020和1030的例子。X轴表示射频范围,Y轴表示幅度。图10A所示的频谱1010是单载波接收机处接收到的单载波调制信号的单载波频谱。图10B所示的频谱1020是DMT接收机处接收到的信号的8QAM-DMT频谱。图10C所示的频谱1030是从发射机(例如图5中的TX DSP 500)发射且在接收机(例如图8中的RX DSP 800)处接收的信号的多调制DMT频谱。
参照图10C的频谱1030,QPSK应用于四个音调中的侧边音调,16QAM应用于四个音调中的中间音调。在预FEC、BER 2.6e-2的条件下,执行灵活的功率分配来减少光信噪比(OSNR)。考虑相干极化分割复用(PDM)场景。脉冲整形是滚降因子(roll-off-factor)为0.1的根升余弦(root raised-cosine)。音调之间的空间设为0.06fB。吞吐量R=2fB*E{bit/sym}*OH℅。因此,对于固定开销和平均比特/符号,R=KfB,其中K是常数。因此,如图11所示,绘制了最大可实现波特率与RF带宽,而不是最大数据速率。假设最多可接受远离8QAM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限值1dB,其中,在目标BER下8QAM所需的SNR为9.7153dB。也可以假设在每个单个情况下,也对8比特ADDA和均衡器进行优化。Tx RF带宽和Rx RF带宽可视为是相等的。
图11描述了最大可实现波特率与RF带宽的图1110和1120。图1110是利用单载波(SC)8QAM收发机模型计算的,其中利用具有数个音调的单载波来传输信息。图1120是利用具有发射机(例如图1中的110、图3中的300、图5中的500)和接收机(例如图1中的130、图4中的400、图8中的800)的多调制DMT系统计算的。可以看出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的DMT将最大波特率增加了约30%-40%。
图12描述了查找表(LUT)1200的例子。LUT 1200定义了调制方式和灵活的功率分配的功率分配边界之间的关系。在该例子中,LUT 1200用于四音调DMT的收发机,其中两个侧边音调为QPSK,两个中间音调为16QAM。例如,LUT 1200用于图5中的TX DSP 500。LUT1200的上面一行1210是波特率上Tx-RF和RX-RF带宽的比率。假设Tx-RF和RX-RF的带宽是相等的。LUT 1200的下面一行1220是向中间音调和侧边音调分配的功率比(以dB表示)。例如,如果RF带宽是0.3*fBaud,则收发机向16QAM信道分配的功率比QPSK信道的高6dB。不同的LUT可以应用于进行灵活功率分配的符号上。
图13描述了光通信方法1300,该方法可以由光通信网络的发射机侧执行(例如图1的TX DSP 112、图3的TX DSP 310、图5的TX DSP 500)。输入的比特流转换为N个音调的N个比特组,通过灵活的比特加载方案优化每个音调的码率(1310)。音调的具有唯一码率的每个比特流以一个调制方式映射到的符号上(1320)。一个或多个符号的功率通过灵活的功率分配方案进行优化(1330),这可利用LUT(例如图3中的330、图12中的1200)实现。可将调制后的N个比特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例如,通过应用FFT生成多个信道信号,然后可滤波以执行脉冲整形(1340)。所得到的信道信号被复用(1350),例如,通过利用大IFFT(例如图5中的570)以输出数字电信号。可将该数字电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例如利用DAC(例如图3的340),然后再转换成用于传输的光信号(1360)。
图14描述了光通信方法1400,该方法可以由光通信网络的接收机侧执行(例如图1的RX DSP 132、图4的RX DSP 410、图8的RX DSP 800)。方法1400可以包括由光通信网络的发射机侧实现的功能。接收光信号(1410)。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1420),例如,通过O/E转换和AD转换。可将数字电信号转换到频域,例如,利用FFT(例如图8中的810),以生成多个信道信号。可处理该数字电信号以在每个音调上进行失真补偿和载波恢复(1430)。处理后的信号用与发射机侧采用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解调方式进行解码(1440)。解调后的比特信号被串行化,以恢复其原来的顺序(1450)。
图15描述了收发机单元1500,它可以是发射和/或接收带有编码数据的光信号的任何设备。例如,收发机单元1500可以位于光通信系统中,其可以实现图1所示的发射机110和接收机130。收发机单元1500可以是相干光收发机。收发机单元1500可以用于实现或支持这里所述的任何方案,如多调制DMT方案、灵活的比特加载、灵活的功率分配以及图13和14的光通信方法1300和1400。收发机1500还可以作为光传输网络(OTN)中的其他节点,如光纤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和/或其他光网络元件。术语收发机单元包含广泛范围的设备,收发机单元1500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使用收发机单元1500仅为了描述的清楚,但绝不意味着将本公开的应用限制于特定的收发机单元或收发机单元类别。
例如,可以利用硬件、固件和/或安装运行在硬件上的软件执行本公开的特征/方法。如图15所示,收发机单元1500可以包括电光转换(E/O)前端1510和/或光电转换(O/E)前端1520,它们可以分别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OTN中传输和/或从OTN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处理器1530可以分别通过多个DAC 1540和ADC 1550耦连至E/O前端1510和O/E前端1520,其可以是处理器1530的一部分,也可以不是。DAC 1540可以将处理器1530生成的数字电信号转换成模拟电信号,该模拟电信号被馈送至E/O前端1510。ADC 1550可以将从O/E前端1520接收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然后由处理器1530进行处理。如果收发机单元在发射机侧,则处理器1530可包括对每个音调进行比特加载的灵活比特加载单元1533和向一个或多个音调分配功率的灵活功率分配模块1534。处理器1530可以耦连到一个或多个多核处理器和/或存储器模块1532,其可用作数据存储、缓冲等。存储器模块1532可包括用于灵活功率分配的查找表。处理器1530可以实现为通用处理器或可以是一个或多个ASIC和/或DSP的一部分。灵活比特加载单元1533和灵活功率分配模块1534可以被实现为在存储器模块1532中存储的指令,其可以由处理器1530执行。存储器模块1532可以包括临时存储内容的高速缓存,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另外,存储器模块1532可以包括存储内容相对较久的长期存储装置,例如,只读存储器(ROM)。例如,高速缓存和长期存储装置可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固态驱动器(SSD)、硬盘或其组合。处理器1530是可编程处理器,并且可执行指令可被加载到收发机单元1500、至少一个处理器1530和/或存储器模块1532。发射机侧(例如图1的112、图3的310、图5的500)的每个并行处理支路可以利用可执行指令来进行配置,其可包括码率、每个分支的调制方式、支路总数和支路的比特加载和功率分配方案。接收机侧(例如图1的132、图4的410、图8的800)的每个并行处理支路可以利用可执行指令来进行配置,其可包括每个分支的解调制方式和支路的总数。
可以通过使得系统(例如图1的110、130)中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的组件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提供功能来实现本公开的任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任何类型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提供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存储在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中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磁存储介质(比如磁带、硬盘驱动器、闪速存储器等)、光磁存储介质(如磁光盘)、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可刻录光盘(CD-R)、可重写光盘(CD-R/W)、数字化通用磁盘(DVD)、蓝光(注册商标)磁盘(BD)、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如掩模型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闪速ROM和RAM)。可以利用任何类型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提供计算机程序产品。这里使用的术语“配置(执行任务)”包括可编程的、已编程的、可连接的、有线的或另外构成以在如这里所述的布置或安装时具有执行该任务的能力。
本公开已经提供了几个实施例,可以理解,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以许多其他特定形式实施,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所给出的例子可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不意图对这里给出的细节进行限制。例如,各种元件或组件可以在另一系统中进行组合或集成,或者某些特征可以省略或不实现。在不偏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解复用器,用于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
其中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对编码后的数据比特组执行功率分配、对所述功率分配后的数据比特组执行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包括编码器,用于通过相关联的调制生成符号;
其中,所述设备用于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分配功率,以突出所述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为所述第一支路分配的功率与为所述第二支路分配的功率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用于通过低阶调制方式在第一音调上编码所述多个比特组中的第一数据比特组,其中所述第二支路用于通过高阶调制方式在第二音调上编码所述多个比特组中的第二数据比特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包括编码器,用于通过相关联的调制生成符号;
其中,所述设备用于向至少所述第一支路分配第一功率,以突出所述第一支路的相关联的符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用于基于所述低阶调制和所述高阶调制之间的信噪比SNR差向所述第一支路分配功率,以补偿所述信噪比差,或基于各支路的带宽布置向所述第一支路分配功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用于执行功率分配,以将误码率BER保持在最低值。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用于利用查找表执行功率分配。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调制方式包括以下调制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N个相移键控PSK、N个正交振幅调制QAM,及其任何双极化变体,其中N≥8。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用于适应性地安排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中信号失真的补偿。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相干光收发机。
11.一种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包括:
接收串行数据的流;以及
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对编码后的数据比特组执行功率分配、对所述功率分配后的数据比特组执行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通过相关联的调制生成符号,以及
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分配功率,以突出所述符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为所述第一支路分配的功率与为所述第二支路分配的功率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分配功率包括:确定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的功率因子,以将误码率BER保持在最低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分配所述功率包括基于各支路的调制差值之间的所需信噪比SNR差确定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上的功率因子,以补偿所述信噪比差,或基于各支路的带宽布置确定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上的功率因子。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向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包括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加载多组比特中的第一数据比特组,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加载多组比特中的第二数据比特组,所述第一数据比特组的大小与所述第二数据比特组的大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用于通过低阶调制方式在第一音调上编码所述第一数据比特组,其中所述第二支路用于通过高阶调制方式在第二音调上编码所述第二数据比特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通过相关联的调制生成符号,以及
为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配不同的功率,以突出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中的其中一个的符号。
17.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适应性地安排每个支路中信号失真的补偿。
18.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设备处理器执行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串行数据;以及
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所述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对编码后的数据比特组执行功率分配、对所述功率分配后的数据比特组执行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CN201580072994.0A 2015-01-14 2015-12-15 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7113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96,875 2015-01-14
US14/596,875 US9749056B2 (en) 2015-01-14 2015-01-14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rete multi-tone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modulations
PCT/CN2015/097386 WO2016112765A1 (en) 2015-01-14 2015-12-15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rete multi-tone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modul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059A CN107113059A (zh) 2017-08-29
CN107113059B true CN107113059B (zh) 2019-10-25

Family

ID=5636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2994.0A Active CN107113059B (zh) 2015-01-14 2015-12-15 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49056B2 (zh)
EP (1) EP3235146B1 (zh)
JP (1) JP6499301B2 (zh)
CN (1) CN107113059B (zh)
ES (1) ES2735406T3 (zh)
RU (1) RU2667087C1 (zh)
WO (1) WO20161127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2783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mploying a sub-band approach towards doubling transmission bandwidth for dmt systems
US10374721B2 (en) * 2015-04-29 2019-08-06 Infiner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subcarriers having different modulation formats
US9602151B1 (en) 2015-08-31 2017-03-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subject to a spectral mask
CN106571867B (zh) * 2015-10-12 2019-0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信噪比的监测装置以及接收机
EP3220559A1 (en) * 2016-03-14 2017-09-20 Xieon Networks S.à r.l. Processing parameter and resource sharing architecture for superchannel based transmission systems
US10728869B2 (en) * 2016-06-09 2020-07-28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stimating phase noi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076002B (zh) * 2016-11-10 2020-11-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偏置漂移补偿装置、接收信号恢复装置以及接收机
CN108111249B (zh) * 2016-11-24 2021-03-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子载波的比特数分配和功率分配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523315B2 (en) * 2017-04-05 2019-12-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 of multi-band pilot tone based optic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CN110574308B (zh) * 2017-04-19 2022-06-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和光通信系统
CN106992835B (zh) * 2017-04-28 2019-04-02 中山大学 模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构建方法及构建的光纤通信系统
US10581530B2 (en) * 2017-11-14 2020-03-03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herent optics interface
US10608749B1 (en) * 2018-01-24 2020-03-31 Inphi Corporation Probabilistic shaping techniques for high performance coherent optical transceivers
US10873366B2 (en) * 2018-04-16 2020-12-22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 distribution point architecture
US10686547B1 (en) * 2019-03-07 2020-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ybrid digital multi-band optical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US10911152B2 (en) * 2019-04-18 2021-02-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wer-based decoding of data received over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path
US11070223B2 (en) 2019-05-15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receiver with decoupled encoder and decoder rates
WO2021018400A1 (en) * 2019-08-01 2021-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it and power loading
US20220385360A1 (en) * 2019-11-04 2022-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eiving terminal therefor
EP4099584B1 (en) * 2021-06-01 2024-04-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itigation of equalization-enhanced phase noise in a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
CN113556303B (zh) * 2021-07-19 2023-09-05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单载波收发机的iq补偿方法、装置和单载波收发机
US11621794B1 (en) * 2022-02-01 2023-04-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a subcarrier-multiplexed signa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1903B1 (en) * 2002-06-26 2008-12-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34672A (zh) * 2010-05-13 2010-09-1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码分层空时编码系统和基于该编码的光通信方法
CN102035789A (zh) * 2010-12-09 2011-04-2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动态分配的无源接入网系统和方法
CN103684696A (zh) * 2013-12-25 2014-03-2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ofdm中子载波独立纠错编码调制的信道均衡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4219B1 (en) * 1994-09-26 2001-12-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
JP2004112781A (ja) * 2002-08-28 2004-04-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伝送システム
KR100465315B1 (ko) * 2002-10-25 2005-01-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반송파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에서의 확산/역확산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US20050276341A1 (en) 2004-06-14 2005-12-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data
US8149969B2 (en) * 2005-10-07 2012-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ed peak-to-average-power ratio in a wireless network
RU2298910C1 (ru) * 2006-04-26 2007-05-20 Серг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Ермаков Камера и способ сушки и хранения зерновой массы
US8184609B2 (en) * 2006-08-25 2012-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43774B2 (en) * 2007-01-03 2012-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scramb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03418B (zh) * 2007-07-09 2014-05-07 夏普株式会社 调度方法以及控制站装置
JP5244184B2 (ja) * 2008-08-08 2013-07-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
US8699880B2 (en) * 2010-01-21 2014-04-15 Ciena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ceivers for use in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GB2485415A (en) * 2010-11-15 2012-05-16 Univ Bangor Optical OFDM (OOFDM) with padded fixed width serial parallel conversion feeding parallel adaptive modulators with padding removal
US9112608B2 (en) 2012-10-08 2015-08-1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Resource-efficient digital chromatic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fib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using spectral shaping subcarrier modulation
US9479260B2 (en) 2013-05-03 2016-10-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ingle carrier flexible bit rate transceiver for coherent optica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1903B1 (en) * 2002-06-26 2008-12-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34672A (zh) * 2010-05-13 2010-09-1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码分层空时编码系统和基于该编码的光通信方法
CN102035789A (zh) * 2010-12-09 2011-04-27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动态分配的无源接入网系统和方法
CN103684696A (zh) * 2013-12-25 2014-03-2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ofdm中子载波独立纠错编码调制的信道均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7015215A2 (pt) 2018-07-10
CN107113059A (zh) 2017-08-29
RU2667087C1 (ru) 2018-09-14
EP3235146B1 (en) 2019-05-15
JP2018504041A (ja) 2018-02-08
US9749056B2 (en) 2017-08-29
US20160204871A1 (en) 2016-07-14
ES2735406T3 (es) 2019-12-18
EP3235146A1 (en) 2017-10-25
JP6499301B2 (ja) 2019-04-10
EP3235146A4 (en) 2018-01-24
WO2016112765A1 (en)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059B (zh) 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
US9673907B1 (en) Constellation shaping of modulation format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396899B1 (en) Probabilistic constellation shaping using set-partitioned M-QAM
US10243688B2 (en) Reach extension of multi-carrier channels using unequal subcarrier spacing
US7580630B2 (en) Spectral shaping for optical OFDM transmission
US10601517B1 (en) Probabilistic shaping on eight-dimensional super-symbols
Che et al. Approaching the capacity of colored-SNR optical channels by multicarrier entropy loading
US11012187B1 (en) Error correc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with probabilistic shaping and symbol rate optimization
US9876603B2 (en) Parameter control for optical multicarrier signal
US11652553B2 (en)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10530490B1 (en) Probabilistic constellation shaping for optical networks with diverse transmission media
US9853728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umbers of bits allocated to subcarriers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10700807B1 (en) Fiber input power selection for probabilistically shaped signals in optical networks
US11265086B2 (en) Low rate loss bit-level distribution matcher for constellation shaping
US9479285B2 (en) Non-binary LDPC coded mode-multiplexed four-dimensional signaling based 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0511388B1 (en) Reducing variance in reach of WDM channels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170214488A1 (en) Superchannels with mixed baud rate subcarriers
EP2066044A1 (en) Transmitter for a fiber optics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polarizations
US7471903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Moreolo et al. Software-defined optical OFDM transmission systems: Enabling elasticity in the data plane
JP7200686B2 (ja) キャリア抑圧マルチレベルパルス振幅変調
JP2013016978A (ja) 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光通信方法
Hu et al. 100G and beyond for PON and short reach optical networks
Rahman et al. Flexible data-rate and reach transmission employing hybrid modulation and scrambled coherent superposition
JP2013081139A (ja) 偏波変調と周波数変調を併用した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