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4383A -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4383A
CN107104383A CN201710483597.3A CN201710483597A CN107104383A CN 107104383 A CN107104383 A CN 107104383A CN 201710483597 A CN201710483597 A CN 201710483597A CN 107104383 A CN107104383 A CN 107104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rubber sheath
cavity volume
opening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35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青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35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4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4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包括容腔;所述容腔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护套,且经配置以充入气体,以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沿垂直于其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本发明提供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采用气压对橡胶护套进行扩张,相较于手动操作扩充器械,效率更高,橡胶护套的受力更均匀,扩张稳定性更高,可避免器械与橡胶护套直接接触的扩张动作,从而避免对橡胶护套的损害,确保橡胶护套的性能。

Description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传感器用橡胶护套的穿线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领域的传感器装配中,如图1所示,需要将线束10贯穿橡胶护套12。为了确保线束10贯穿橡胶护套12后不会相对橡胶护套12移动,线束10与橡胶护套12需要采用过盈配合,即,橡胶护套12的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14的内径r(如图2所示)需要小于线束10的外径R,才能使线束10贯穿线束通道14后,被橡胶护套12紧紧套住。正是因为这种尺寸上的差异,使得在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不扩张的情况下,线束10是无法贯穿其中的。常见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是采用手动操作扩充器械,使其贯穿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通过扩充器械的扩张来撑开橡胶护套12以使线束通道14的内径r变大,直至大于线束10的外径R,从而使线束10可以贯穿线束通道14。然而,这种扩充器械极易造成橡胶护套12的损坏,继而降低橡胶护套12的性能,影响橡胶护套12对线束10的保护,并且机械扩张橡胶护套12的方式效率低、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橡胶护套扩张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包括容腔;所述容腔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护套,且经配置以充入气体,以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沿垂直于其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优选地是,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经配置以合模形成所述容腔,所述容腔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线束经配置以自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腔继而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
优选地是,所述容腔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后的前进路径上;所述橡胶护套穿线设备还包括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经配置以将所述第二开口密封,且可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所述密封块移动后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优选地是,橡胶护套穿线设备还包括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容腔连通,以供气流充入所述容腔。
优选地是,所述气道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一端朝向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且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各自的一端与所述容腔连通,以供所述气流充入所述容腔。
优选地是,所述容腔的内壁与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空隙,以供所述橡胶护套沿垂直于所述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优选地是,橡胶护套穿线设备还包括线束驱动装置;所述线束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腔的一侧,经配置以驱动所述线束穿入所述容腔继而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
优选地是,所述线束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至少两个滚轮沿垂直于所述线束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夹持所述线束;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至少一者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至少两个滚轮转动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线束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扩张橡胶护套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包括:
提供容腔,将待穿线的橡胶护套放置于所述容腔内;以及
提供气流充入所述容腔,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沿垂直于其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优选地是,所述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将线束自所述第一开口穿入所述容腔继而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
优选地是,所述容腔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后的前进路径上;提供密封块,至少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之前,采用所述密封块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优选地是,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后移动至一位置时,移动所述密封块以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优选地是,所述气流进入所述容腔的入口朝向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设置。
优选地是,提供气流充入所述容腔之前,所述容腔的内壁与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空隙,以供橡胶护套沿垂直于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优选地是,提供线束驱动装置以驱动线束移动并穿过所述橡胶护套;所述线束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至少两个滚轮沿垂直于所述线束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夹持所述线束;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至少一者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滚轮转动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线束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采用气压对橡胶护套进行扩张,相较于手动操作扩充器械,效率更高,橡胶护套的受力更均匀,扩张稳定性更高,可避免器械与橡胶护套直接接触的扩张动作,从而避免对橡胶护套的损害,确保橡胶护套的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实现对橡胶护套的扩张,通过控制进入容腔的气流,即可实现对橡胶护套的扩张尺寸的调节,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及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橡胶护套与线束过盈配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橡胶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的又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3所示,橡胶护套穿线设备200,其包括容腔20。容腔20用于容纳橡胶护套12,且经配置以充入气体,以使容腔20内的橡胶护套12沿垂直于其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14的方向扩张。其中,容腔20可通过模块合模形成。本实施例中,橡胶护套穿线设备200包括第一模块22和第二模块24,第一模块22和第二模块24合模后形成容腔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容腔20还可通过更多数量的模块合模形成。
容腔20具有第一开口26,线束10可自第一开口26进入容腔20内,继而贯穿容腔20内的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本实施例中,橡胶护套穿线设备200包括设置在容腔20一侧的线束驱动装置50,用以驱动线束10自第一开口26穿入容腔20内,并在线束通道14的内径r大于线束10的外径R时,驱动线束10朝向橡胶护套移动并贯穿线束通道14。线束驱动装置50包括至少两个滚轮52,至少两个滚轮52沿垂直于线束10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夹持10线束,至少两个滚轮52中的至少一者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转动,至少两个滚轮52转动后通过摩擦力驱动线束10移动。本实施例中,滚轮5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滚轮52与电机连接,为主动轮,另一个滚轮52为从动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所需驱动力的实际情况,增加滚轮52的数量,在此一一赘述。
容腔20还具有第二开口28,第二开口28设置在线束10贯穿容腔20内的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后的前进路径上,以允许线束10穿出容腔20以进一步行进以进行下一步动作,例如穿入与图3中的橡胶护套穿线装置200并列设置的另一橡胶护套穿线装置(图中未示出),继而贯穿该橡胶护套穿线装置中放置的另一待穿线的橡胶护套。
如图3和4所示,橡胶护套穿线设备200还包括气道30,气道30与容腔20连通,以供气流40充入容腔20。气道30包括第一气道32和第二气道34,第一气道32和第二气道34分别设置于第一模块22和第二模块24,且第一气道32和第二气道34各自的一端与容腔20连通,以供气流40充入容腔20。其中,第一气道32和第二气道34各自的与容腔20连通的一端321和341朝向容腔20内的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设置,从而使自气道30进入容腔20的气流40能够充入线束通道14内,从而使橡胶护套12沿垂直于线束通道14的方向扩张,继而使线束通道14的内径r变大,直至大于线束10的外径R。容腔20的内壁201与容腔20内的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的外表面141之间设有空隙90,以供橡胶护套12在气流40充入线束通道14内时,能够留有沿垂直于线束通道14的方向扩张的空间。
如图5所示,橡胶护套穿线设备200还包括密封块60,密封块60用于将第二开口28密封,且能够相对于第二开口28移动,移动后打开第二开口28。
采用上述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对橡胶护套穿线的方法包括:
提供容腔20,将待穿线的橡胶护套12放置于容腔20内;
提供气流40自气道30充入容腔20,以在橡胶护套12的线束通道14内形成一扩张压强P,以使橡胶护套12沿垂直于线束通道的方向向外扩张。其中,P=nRT/V,n为气体量,R为气体常量,T为气体温度,V为容腔空间。进一步的,n=气流进口流量-气流出口流量。
在橡胶护套12的形状、尺寸等结构特征相同的情况下,橡胶护套12的硬度越大,其所需的扩张压强P也就越大,反之越小。例如,发明人通过实验得知,扩张硬度为56HA的橡胶护套所需的扩张压强为0.7MPa。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R、T、V均为常量,影响扩张压强P的变量仅为n。下面,以扩张硬度为56HA的橡胶护套12为例,对如何确定线束10行进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气流40进入容腔20的流量进行说明:
线束10自第一开口26穿入容腔20,未穿入线束通道14。自从线束10进入容腔20开始,线束10对第一开口26起到了封堵的作用,气流40进入容腔20后,仅能从线束10和第一开口26之间的缝隙中流失,由于线束10和第一开口26之间的缝隙很微小,因此,从该缝隙流失的气流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气体出口流量几乎为零。因此,当气流40的气流进口流量≥PV/RT时,即可将橡胶护套12扩张以供线束10贯穿。
线束10穿入扩张的线束通道14内,未完全贯穿线束通道14(如图5所示)。线束10对第一开口26的封堵同上一阶段,因此,气流进口流量≥PV/RT可继续维持橡胶护套12的扩张,线束10可继续行进。
线束10完全贯穿扩张的线束通道14(如图6所示)。线束10对第一开口26的封堵同上一阶段,因此,气流进口流量≥PV/RT可继续维持橡胶护套12的扩张,线束10可继续行进。
上述阶段,即在线束10移动至临近第二开口28之前,为了避免进入容腔20内的气流40从第二开口28流失,密封块60始终处于将第二开口28密封的位置。
线束10行进至临近第二开口28。若线束10需要进一步行进以进行下一步动作,例如穿入与图3中的橡胶护套穿线装置200并列设置的另一橡胶护套穿线装置(图中未示出),继而贯穿该橡胶护套穿线装置中放置的另一待穿线的橡胶护套,则移动密封块60以打开第二开口28。该阶段,线束10对第一开口26的封堵同上一阶段,且同理的,自第二开口28穿出的线束10对第二开口28也起到了封堵的作用(如图7所示),气流40进入容腔20后,仅能从线束10和第一开口26之间的缝隙、以及线束10和第二开口28之间的缝隙80中流失,由于线束10和第一开口26之间的缝隙、以及线束10和第二开口28之间的缝隙80很微小,因此,从这些缝隙流失的气流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气体出口流量几乎为零。因此,气流进口流量≥PV/RT可继续维持橡胶护套12扩张,线束10可继续行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对橡胶护套进行穿线,仅需保持气流40的稳定性,即可确保线束通道14内的扩张气压P的稳定性,从而使橡胶护套12的扩张稳定性得以提高。同时,仅需对进入容腔的气流流量加以控制,即可实现对橡胶护套的扩张尺寸的调节,简化了工艺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采用气压对橡胶护套进行扩张,相较于手动操作扩充器械,效率更高,橡胶护套的受力更均匀,扩张稳定性更高,可避免器械与橡胶护套直接接触的扩张动作,从而避免对橡胶护套的损害,确保橡胶护套的性能。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容腔;所述容腔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护套,且经配置以充入气体,以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沿垂直于其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经配置以合模形成所述容腔,所述容腔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线束经配置以自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容腔继而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后的前进路径上;所述橡胶护套穿线设备还包括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经配置以将所述第二开口密封,且可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移动;所述密封块移动后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容腔连通,以供气流充入所述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一端朝向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且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各自的一端与所述容腔连通,以供所述气流充入所述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内壁与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空隙,以供所述橡胶护套沿垂直于所述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驱动装置;所述线束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腔的一侧,经配置以驱动所述线束穿入所述容腔继而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至少两个滚轮沿垂直于所述线束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夹持所述线束;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至少一者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至少两个滚轮转动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线束移动。
10.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容腔,将待穿线的橡胶护套放置于所述容腔内;以及
提供气流充入所述容腔,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沿垂直于其供线束贯穿的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将线束自所述第一开口穿入所述容腔继而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后的前进路径上;提供密封块,至少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之前,采用所述密封块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束贯穿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后移动至一位置时,移动所述密封块以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进入所述容腔的入口朝向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气流充入所述容腔之前,所述容腔的内壁与所述容腔内的橡胶护套的线束通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空隙,以供橡胶护套沿垂直于线束通道的方向扩张。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橡胶护套穿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线束驱动装置以驱动线束移动并穿过所述橡胶护套;所述线束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至少两个滚轮沿垂直于所述线束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夹持所述线束;所述至少两个滚轮中的至少一者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滚轮转动后通过摩擦力驱动所述线束移动。
CN201710483597.3A 2017-06-22 2017-06-22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Pending CN107104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3597.3A CN107104383A (zh) 2017-06-22 2017-06-22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3597.3A CN107104383A (zh) 2017-06-22 2017-06-22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4383A true CN107104383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3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3597.3A Pending CN107104383A (zh) 2017-06-22 2017-06-22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438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2429Y (zh) * 2000-08-18 2001-08-08 胡兴邦 一种充气袋式管道穿线器
WO2007104348A1 (de) * 2006-03-15 2007-09-20 Veritas Ag Schutztülle
CN101877463A (zh) * 2009-11-16 2010-11-03 上海飞乐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橡胶护套件穿套定位装置
CN201681675U (zh) * 2009-09-25 2010-12-2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 一种长电缆穿保护套机械装置
CN201824317U (zh) * 2010-03-17 2011-05-11 芜湖通和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 橡胶管上护套工装
CN102214899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姚亮 自动穿线机
CN203589436U (zh) * 2013-11-07 2014-05-07 昆山云太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自动套管机
CN205664004U (zh) * 2016-04-27 2016-10-26 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 一种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
CN106486929A (zh) * 2016-11-07 2017-03-08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柜线缆防护套自动穿线器
CN206066353U (zh) * 2016-08-31 2017-04-05 苏州海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相同口径套管嵌套装置
CN206116113U (zh) * 2016-11-04 2017-04-19 浙江海宁普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线的组装系统中的套护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2429Y (zh) * 2000-08-18 2001-08-08 胡兴邦 一种充气袋式管道穿线器
WO2007104348A1 (de) * 2006-03-15 2007-09-20 Veritas Ag Schutztülle
CN201681675U (zh) * 2009-09-25 2010-12-2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 一种长电缆穿保护套机械装置
CN101877463A (zh) * 2009-11-16 2010-11-03 上海飞乐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橡胶护套件穿套定位装置
CN201824317U (zh) * 2010-03-17 2011-05-11 芜湖通和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 橡胶管上护套工装
CN102214899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姚亮 自动穿线机
CN203589436U (zh) * 2013-11-07 2014-05-07 昆山云太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自动套管机
CN205664004U (zh) * 2016-04-27 2016-10-26 上海怡博船务有限公司 一种抽吸式橡胶管套装装置
CN206066353U (zh) * 2016-08-31 2017-04-05 苏州海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相同口径套管嵌套装置
CN206116113U (zh) * 2016-11-04 2017-04-19 浙江海宁普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线的组装系统中的套护套装置
CN106486929A (zh) * 2016-11-07 2017-03-08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柜线缆防护套自动穿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36625A1 (en) Apparatus for drying pellets
CN212492277U (zh) 压缩气体的干燥机和压缩机设备
CN106840580A (zh) 一种膜片定位夹紧装置
CN107167294A (zh) 一种用于进气道风洞试验的叶片式流量节流系统
CN107104383A (zh)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及方法
CN207265536U (zh) 橡胶护套穿线设备
CN109013142A (zh) 一种管状五金件的自动喷涂装置
CN109595426A (zh) 波纹管补漏点装置
CN113049242B (zh) 汽车涡轮增压器中间壳冷却孔通堵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4172300U (zh) 一种在线监测微注塑中复合材料形态演变的装置
KR101611518B1 (ko) 배출가속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로드 포트
CN103183234B (zh) 一种香烟过滤嘴料棒管道气力输送堵塞的快速处理装置
CN105043065B (zh) 一种实现自动控制的散热型茶叶烘干装置
CN105091535B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且可调速的茶叶烘干装置
CN105090139B (zh) 上盖控制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104697874A (zh) 数字高速旋转接头试验台
JP4990204B2 (ja) 発電システム及び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5043068B (zh) 一种气压驱动升降的茶叶烘干装置
CN105458818B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209188544U (zh) 超滤膜修复组件
JP6052197B2 (ja) 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方法
CN208135390U (zh) 一种电机转轴自动排料装置
CN112387084A (zh) 压缩气体的干燥机、压缩机设备及干燥压缩气体的方法
CN104309085A (zh) 一种在线监测微注塑中复合材料形态演变的装置及方法
CN105880129A (zh) 一种机床加工机械配件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