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0600A -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0600A
CN107100600A CN201610096464.6A CN201610096464A CN107100600A CN 107100600 A CN107100600 A CN 107100600A CN 201610096464 A CN201610096464 A CN 201610096464A CN 107100600 A CN107100600 A CN 107100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emaining oil
model
water drive
main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64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茂蕾
王锐
吕成远
伦增珉
赵淑霞
王友启
张栋
海玉芝
马涛
唐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0964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0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0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0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底板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注液口,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所述主流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位于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形成的空间内;出液口,与所述主流凹槽的另一端连通。设计的模型包括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微观物理模型、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微观物理模型以及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剩余油物理模型等。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特点,有利于开展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驱油效果和驱油机理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实验等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背景技术
水驱开发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产出液含水较高,含水率甚至高达98%以上,仍有大量的剩余油无法开采出来,水驱开发效果变差,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化学驱、气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研究。为了深入认识三次采油技术对水驱剩余油的驱油机理,有必要在水驱剩余油基础上开展各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室内微观驱油实验研究,因此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常用的微观模型是光刻玻璃模型。CN 203499659 U公开了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微观玻璃模型,模型采用光刻蚀玻璃而成,模型包括底板和面板,在面板上开有注液口,在底板上有被腐蚀出来的凹槽,其中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在凹槽中充填有天然岩心粉末或石英砂,两种模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但二者均未考虑水驱微观剩余油的特点,而且前者由于石英砂的存在不利于观察注入介质与原油的微观作用过程研究。《可视化微观渗流模型制作》一文针对微观驱油模型设计制作和填充介质较单一的局面,通过设计、加工制作、实验调试等过程,设计了微观渗流改进模型。该模型具有模拟介质多样(填砂、玻璃刻蚀、真实岩心等)、介质厚度可调的特点,但应用模型无法考虑水驱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无法针对不同水驱剩余油开展相关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微观机理研究。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以便能够基于目前水驱微观剩余油的特征描述,辅助对于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目前水驱微观剩余油的特征描述,提出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对于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包括:底板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注液口,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所述主流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位于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形成的空间内;出液口,与所述主流凹槽的另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凹槽为一条或多条从主流凹槽侧边向外延伸的盲端凹槽,用于描述角状剩余油机理。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凹槽为位于主流凹槽上的一段或多段的变径凹槽,用于描述孤岛状剩余油机理。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凹槽为与主流凹槽循环旁通的一段或多段的旁通凹槽,用于描述柱状剩余油机理。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经氢氟酸处理过的毛玻璃,所述面板为透明平板玻璃。
可选地,所述注液口的直径为0.5-2mm。
可选地,所述盲端凹槽的长度为1-3mm,直径为0.1-0.5mm。
可选地,所述变径凹槽的长度为1-3mm,直径为0.1-1mm。
可选地,所述旁通凹槽的长度为1-3mm,直径为0.1-1mm。
可选地,所述旁通凹槽的上设置有变径凹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玻璃模型,可以包括常见的用于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微观物理模型、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微观物理模型、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剩余油物理模型。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特点,有利于开展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驱油效果和驱油机理研究。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带有盲端凹槽的盲端微观模型,用于模拟角状剩余油。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带有变径凹槽的变径微观模型,用于模拟孤岛状剩余油。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带有旁通凹槽的旁通微观模型,用于模拟柱状剩余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玻璃模型。微观模型是基于水驱剩余油的类型及其在孔隙中的赋存特点,采用光刻蚀玻璃的方法制作而成,微观玻璃模型包括底板和面板,在面板上开有注液口,在底板上有被腐蚀出来的主流凹槽和描述水驱剩余油类型的特征凹槽。设计的模型包括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微观物理模型、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微观物理模型以及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剩余油物理模型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底板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注液口,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所述主流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位于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形成的空间内;出液口,与所述主流凹槽的另一端连通。
本发明基于水驱剩余油的类型特点及其在孔隙中的赋存特点,设计了用于描述水驱剩余油类型的特征凹槽。本发明设计了常见的集中物理模型,包括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微观物理模型、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微观物理模型以及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剩余油物理模型。
在用于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微观物理模型中,特征凹槽为一条或多条从主流凹槽侧边向外延伸的盲端凹槽,用于描述角状剩余油特征。
在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微观物理模型,特征凹槽是位于主流凹槽上的一段或多段的变径凹槽(例如,变径串联凹槽),用于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特征。
在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剩余油物理模型中,特征凹槽为与主流凹槽循环旁通的一段或多段的旁通凹槽(例如,变径串联凹槽),用于描述柱状剩余油特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用于驱替微观实验的玻璃模型包括注液口、透明平板玻璃和经氢氟酸处理过的表面均匀的毛玻璃(利用氢氟酸处理会使得毛玻璃的表面更加均匀),两个玻璃面板胶结在一起。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按设计要求割取两块尺寸相同的玻璃,一块平板玻璃做顶板,一块毛玻璃做底板,在两块玻璃的边缘标出涂胶区域。在平板玻璃设置注液口和出液口的位置处用玻璃钻头钻出直径1mm左右的孔。注液口和出液口的直径要比主流凹槽的直径大一些(例如,二者的直径比在5∶1以上),以便在压力下注入液体时比较顺畅,不损坏模型。
步骤二、采用光刻蚀的方法处理毛玻璃表面,使其形成一定的凹槽,模拟岩心孔喉结构。基于常见的水驱剩余油分布类型及其在孔隙空间内的赋存特点,在底板上形成主流凹槽和描述水驱剩余油类型的特征凹槽。特征凹槽包括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凹槽、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凹槽、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凹槽等,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水驱剩余油微观物理模型。通常经过光刻蚀和氢氟酸处理后的表面具有十几到几百微米的凹凸。
步骤三、将适量的环氧树脂与其固化剂混合,待气泡消失后涂于步骤一中标出的涂胶区域内,将平板玻璃和毛玻璃合好粘接,两块玻璃密封粘合,不能漏气。在模型上压一重物,放置待胶干透即可完成。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例用于模拟角状剩余油。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10包括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与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连通的主流凹槽1,与主流凹槽1连通的盲端凹槽2。在本实施例中,将盲端凹槽2的长度设计为1mm,主流凹槽1的直径设计为0.1mm,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直径设计为1mm。采用激光将设计的凹槽刻蚀在模型底板上,然后用氢氟酸将通道腐蚀光滑,利用高温设备将面板和底板烧结在一起。待模型冷却后将其放入高温高压微观可视化实验装置中,按照驱替流程在模型上分别开展饱和油和水驱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整个驱替过程,观察水驱剩余油的形成过程,驱替稳定后在盲端深处形成角状剩余油。本实施例在主流凹槽1的一侧设置了两条盲端凹槽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流凹槽1的另一侧或者两侧设置多条盲端凹槽2。
实施例2
本实例用于模拟孤岛剩余油。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10包括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与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连通的主流凹槽1,与主流凹槽1连通的变径凹槽3。在本实施例中,主流凹槽1的直径设置为0.1mm,两个串联设置的变径凹槽3的直径设置分别为0.3mm和0.5mm,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直径设计为1mm。采用激光将设计的流动通道刻蚀在模型底板上,然后用氢氟酸将通道腐蚀光滑,利用高温设备将面板和底板烧结在一起。待模型冷却后将其放入高温高压微观可视化实验装置中,按照驱替流程在模型上分别开展饱和油和水驱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整个驱替过程,观察水驱剩余油的形成过程,驱替稳定后在串联管中形成孤岛剩余油。
实施例3
本实例用于模拟柱状剩余油。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10包括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与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连通的主流凹槽1,与主流凹槽1连通的两个并联设置的旁通凹槽4。在本实施例中,主流凹槽1的直径设置为0.1mm,两个并联设置的旁通凹槽4的直径设置分别为0.3mm和0.5mm,旁通凹槽4与主流凹槽1连通部分的凹槽直径设置为0.2mm,注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直径设计为1mm。采用激光将设计的流动通道刻蚀在模型底板上,然后用氢氟酸将通道腐蚀光滑,利用高温设备将面板和底板烧结在一起。待模型冷却后将其放入高温高压微观可视化实验装置中,按照驱替流程在模型上分别开展饱和油和水驱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整个驱替过程,观察水驱剩余油的形成过程,驱替稳定后在并联管中形成柱状剩余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玻璃模型,包括描述角状剩余油的盲端微观物理模型、描述孤岛状剩余油的变径微观物理模型、描述柱状剩余油类型的旁通剩余油物理模型。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模型,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特点,有利于开展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驱油效果和驱油机理研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和面板;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注液口,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所述主流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口连通;
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流凹槽和特征凹槽位于所述底板和面板密封形成的空间内;
出液口,与所述主流凹槽的另一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凹槽为一条或多条从主流凹槽侧边向外延伸的盲端凹槽,用于描述角状剩余油机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凹槽为位于主流凹槽上的一段或多段的变径凹槽,用于描述孤岛状剩余油机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凹槽为与主流凹槽循环旁通的一段或多段的旁通凹槽,用于描述柱状剩余油机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经氢氟酸处理过的毛玻璃,所述面板为透明平板玻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直径为0.5-2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端凹槽的长度为1-3mm,直径为0.1-0.5m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凹槽的长度为1-3mm,直径为0.1-1mm。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凹槽的长度为1-3mm,直径为0.1-1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凹槽的上设置有变径凹槽。
CN201610096464.6A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Pending CN107100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464.6A CN107100600A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464.6A CN107100600A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0600A true CN107100600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5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6464.6A Pending CN107100600A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06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3378A (zh) * 2018-04-23 2018-09-2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可视化岩心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25221A (zh) * 2018-06-01 2018-11-1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487161A (zh) * 2020-06-01 2020-08-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微观剩余油生成装置
CN111781104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混相压力的测试模型及其制造方法
CN114054463A (zh) * 2021-11-29 2022-02-18 清华大学 一种多孔介质盲端孔及其自清洁或自采集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725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仿岩心结构的玻璃介质模型
CN203499659U (zh) * 2013-10-09 2014-03-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刻蚀填砂微观玻璃模型
CN203515528U (zh) * 2013-10-09 2014-04-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驱替微观实验的玻璃模型
CN204140039U (zh) * 2014-09-05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裂缝性油藏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型和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104502253A (zh) * 2015-01-22 2015-04-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毛细管微观渗吸驱油图像采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725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仿岩心结构的玻璃介质模型
CN203499659U (zh) * 2013-10-09 2014-03-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刻蚀填砂微观玻璃模型
CN203515528U (zh) * 2013-10-09 2014-04-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驱替微观实验的玻璃模型
CN204140039U (zh) * 2014-09-05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裂缝性油藏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型和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104502253A (zh) * 2015-01-22 2015-04-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毛细管微观渗吸驱油图像采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郎东升: "《油田开发水淹层录井评价技术》", 30 September 2006, 石油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3378A (zh) * 2018-04-23 2018-09-2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新型可视化岩心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25221A (zh) * 2018-06-01 2018-11-1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781104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混相压力的测试模型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87161A (zh) * 2020-06-01 2020-08-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微观剩余油生成装置
CN111487161B (zh) * 2020-06-01 2022-11-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微观剩余油生成装置
CN114054463A (zh) * 2021-11-29 2022-02-18 清华大学 一种多孔介质盲端孔及其自清洁或自采集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0600A (zh) 一种用于驱替实验的水驱微观剩余油模型
CN106194145B (zh) 一种多级暂堵深度网络酸压方法
CN107939362B (zh) 一种高温高压下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观驱油装置及使用方法
US2365039A (en) Method of treating oil wells
CN104358552B (zh) 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
CN110967287A (zh) 一种复合暂堵转向材料组合配比的优化实验方法
CN105089612A (zh) 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
US10557785B2 (en) Test method to simulate shale oil recovery
CN204140039U (zh) 裂缝性油藏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型和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203515528U (zh) 一种用于驱替微观实验的玻璃模型
CN112927592A (zh) 一种可视化不同缝网形态的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
CN110630239A (zh) 一种深层碳酸盐岩地层多注酸系统的酸压方法
CN109827822A (zh) 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真实岩石渗流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208137906U (zh) 一种暂堵转向性能评价用真三轴试验装置
CN204631012U (zh) 一种油田多功能腐蚀模拟室内试验装置
CN106198181B (zh) 一种水平井压裂物理模拟样品及其制作方法
US7987910B2 (en) Methods for manipulation of the flow of fluids in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CN206158736U (zh) 一种模拟五点井网微观刻蚀可视化模型
Da et al. Investigation on microscopic inva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ten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ing fluid in fractured porous media
CN102364041A (zh) 水平井压裂缝填充孚盛砂建立透油阻水筛的采油方法
CN204252993U (zh) 封堵球机械封堵实验装置
CN207315337U (zh) 用于层状低渗油藏开发的井网结构
CN105401906A (zh) 调堵球选取方法及调堵球剪切许用应力测试装置
CN103485754A (zh) 井下液控全开式滑套喷砂及封隔一体化分段压裂装置
CN106089165B (zh) 一种模拟油藏条件下泡沫压锥堵水可视化评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