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1802A - 热真空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热真空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1802A
CN107091802A CN201710290207.0A CN201710290207A CN107091802A CN 107091802 A CN107091802 A CN 107091802A CN 201710290207 A CN201710290207 A CN 201710290207A CN 107091802 A CN107091802 A CN 10709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ink
silicone oil
cylinder
tank body
mai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0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1802B (zh
Inventor
周锡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li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li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li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li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02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91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9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1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1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1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2Test cha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真空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热沉筒总体采用沿圆周均布的五个半圆弧形板所组成的梅花形;所述的硅油加热管,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一直管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一弧形管,且两根第一直管的尾部弯折后形成硅油弯折管部,硅油弯折管部的端头贯穿主热沉筒,位于主热沉筒与罐体之间的两根硅油弯折管部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油总管、出油总管,进油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油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的外壁后连接硅油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硅油泵组还设有原油进出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在有限的罐体内,尽可能的扩大热沉面积,提高热沉效率及灵敏度,并保证温度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热真空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真空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真空试验箱。
背景技术
热真空试验箱主要用于营造一个高真空及热沉温度交变的环境,用于测量电子设备在这些环境下的性能。
现有的罐体内的热沉筒一般采用圆形筒,并在其内壁上涂黑色漆来提供冷黑背景,模拟太空环境。但限于制造体积的影响,其控制冷热量变化的速度及灵敏度不是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特殊结构的热沉筒并辅以与之形状相匹配的硅油加热管、液氮冷却管,在不改变罐体大小的情况下,增加热沉面积,提高冷热反应的速度和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包括采用支脚固定在地面的罐体、一端开口的主热沉筒、冷板置物台,抽真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设备控制监测系统、箱体、设有控制单元的电气柜;
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内壁涂覆有航空黑漆,主热沉筒的低部采用支架固定在罐体内;
所述的冷板置物台采用轨道轨接在主热沉筒内;
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硅油加热管、与硅油加热管连接的硅油泵组及加热管上阀门、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液氮冷却管、与液氮冷却管连接的液氮泵组及冷却管上阀门,所述的硅油加热管内还设有加热用负载;
所述的罐体上设有门;所述门的内壁上覆设有封闭主热沉筒一端开口用的前热沉板,且所述的门上设有观察窗;
所述的罐体的尾部采用抽真空管道连接抽真空系统;
所述的设备控制监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端、若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加热用负载的控制端依次贯穿主热沉筒和罐体后连接位于电气柜内的控制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热沉筒总体采用沿圆周均布的五个半圆弧形板所组成的梅花形;
所述的硅油加热管,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一直管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一弧形管,且两根第一直管的尾部弯折后形成硅油弯折管部,硅油弯折管部的端头贯穿主热沉筒,位于主热沉筒与罐体之间的两根硅油弯折管部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油总管、出油总管,进油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油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的外壁后连接硅油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硅油泵组还设有原油进出口;
所述的液氮冷却管,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二直管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二弧形管,且连接第二直管处的第二弧形管的局部分别设有向第二弧形管的圆心侧凹陷的弧形避让结构,两根第二直管的尾部弯折后形成液氮弯折管部,液氮弯折管部的端头再贯穿主热沉筒,位于主热沉筒与罐体之间的两根液氮弯折管部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进液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液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的外壁后连接液氮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液氮泵组还设有原料进出液口;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第二弧形管分别为契合主热沉筒的一个半圆弧形板内壁的单瓣形;或者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分别设有两部分,一部分设为契合主热沉筒的三个连续半圆弧形板内壁的三瓣形,另一部分设为契合主热沉筒两个连续半圆弧形板内壁的双瓣形;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与第二弧形管交错间隔布置形成冷热温控管件,且第二直管位于第一直管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直管端部的弧形避让结构对应布置在相应处的第一直管的内侧。
所述的主热沉筒采用紫铜材料。
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外壁镀亮镍。
所述的硅油泵组及液氮泵组、抽真空系统分别布置于箱体内。
所述的罐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连接用法兰盘。
所述的法兰盘包括安装压力传感器用的法兰盘、安装温度传感器用的法兰盘、安装穿墙密封SAM高频头用的法兰盘、安装55芯穿舱连接器用的法兰盘。
所述的真空系统包括采用管路依次连接的双级旋片真空泵、罗茨泵、低温泵,所述的低温泵连接所述的抽真空管道。
所述的支架采用四氟乙烯材料以减少冷热传导损失。
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铠装贴片式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在有限的罐体内,尽可能的扩大热沉面积,提高热沉效率及灵敏度,并保证温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硅油加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液氮冷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硅油加热管的第一弧形管与液氮冷却管的第二弧形管交错布置所形成的冷热温控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去除门后的一种左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去除门后的另一种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本发明中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包括采用支脚7固定在地面的罐体1、一端开口的主热沉筒、冷板置物台10,抽真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设备控制监测系统、箱体11、设有控制单元的电气柜12;
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内壁涂覆有航空黑漆,主热沉筒的低部采用支架6固定在罐体1内;
所述的冷板置物台10采用轨道5轨接在主热沉筒内;
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硅油加热管、与硅油加热管连接的硅油泵组及加热管上阀门、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液氮冷却管、与液氮冷却管连接的液氮泵组及冷却管上阀门,所述的硅油加热管内还设有加热用负载;
所述的罐体1上设有门1-1;所述门1-1的内壁上覆设有封闭主热沉筒一端开口用的前热沉板,且所述的门上设有观察窗;
所述的罐体1的尾部采用抽真空管道8连接抽真空系统;
所述的设备控制监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端、若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加热用负载的控制端依次贯穿主热沉筒和罐体1后连接位于电气柜12内的控制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热沉筒2总体采用沿圆周均布的五个半圆弧形板所组成的梅花形;
所述的主热沉筒2总体采用沿圆周均布的五个半圆弧形板所组成的梅花形;
所述的硅油加热管3,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一直管32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一弧形管31,且两根第一直管32的尾部弯折后形成硅油弯折管部33,硅油弯折管部33的端头贯穿主热沉筒2,位于主热沉筒2与罐体1之间的两根硅油弯折管部33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油总管、出油总管,进油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油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1的外壁后连接硅油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硅油泵组还设有原油进出口;
所述的液氮冷却管4,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二直管42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二弧形管41,且连接第二直管42处的第二弧形管41的局部分别设有向第二弧形管41的圆心侧凹陷的弧形避让结构44,两根第二直管42的尾部弯折后形成液氮弯折管部43,液氮弯折管部43的端头再贯穿主热沉筒2,位于主热沉筒2与罐体1之间的两根液氮弯折管部43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进液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液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1的外壁后连接液氮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液氮泵组还设有原料进出液口;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31、第二弧形管41分别为契合主热沉筒的一个半圆弧形板内壁的单瓣形,参见图4;或者第一弧形管31和第二弧形管41分别采用两部分拼合而成,一部分设为契合主热沉筒的三个连续半圆弧形板内壁的三瓣形,另一部分设为契合主热沉筒两个连续半圆弧形板内壁的双瓣形,参见图5;这是在减少考虑到轨道5布置的方便;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31与第二弧形管41交错间隔布置形成冷热温控管件,且第二直管42位于第一直管3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直管42端部的弧形避让结构44对应布置在相应处的第一直管32的内侧。
工作时,将试验品放在冷板置物台10上,然后关上门1-1。之后无论是加热或冷却,都应先对罐体1进行抽真空,主热沉筒2和罐体1之间为非密封连接,当要加热环境,便启动硅油泵组向硅油加热管3内注入预先设定温度的热硅油,如果开始进入的热硅油的温度达不到要求的温度,可以通过硅油加热管3内的加热用负载进一步加热。当不需要加热时,可通过硅油泵组的原油出口排出,并开启液氮泵组将液氮通入液氮冷却管4内冷却。如需调节流速或相关阀门的开启度或者加热、制冷的时间均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并根据需要通过PID算法进行相关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热沉筒2采用紫铜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外壁镀亮镍,增加反射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硅油泵组及液氮泵组、抽真空系统分别布置于箱体11内,使整个设备整洁一体化。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连接用法兰盘9,方便各种线路和管路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法兰盘9包括安装压力传感器用的法兰盘、安装温度传感器用的法兰盘、安装穿墙密封SAM高频头用的法兰盘、安装55芯穿舱连接器用的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系统包括采用管路依次连接的双级旋片真空泵、罗茨泵、低温泵,所述的低温泵连接所述的抽真空管道8。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6采用四氟乙烯材料以减少冷热传导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铠装贴片式传感器。

Claims (10)

1.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包括采用支脚(7)固定在地面的罐体(1)、一端开口的主热沉筒、冷板置物台(10),抽真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设备控制监测系统、箱体(11)、设有控制单元的电气柜(12);
所述的主热沉筒的内壁涂覆有航空黑漆,主热沉筒的低部采用支架(6)固定在罐体(1)内;
所述的冷板置物台(10)采用轨道(5)轨接在主热沉筒内;
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硅油加热管、与硅油加热管连接的硅油泵组及加热管上阀门、焊设在主热沉筒内壁的液氮冷却管、与液氮冷却管连接的液氮泵组及冷却管上阀门,所述的硅油加热管内还设有加热用负载;
所述的罐体(1)上设有门(1-1);所述门(1-1)的内壁上覆设有封闭主热沉筒一端开口用的前热沉板,且所述的门上设有观察窗;
所述的罐体(1)的尾部采用抽真空管道(8)连接抽真空系统;
所述的设备控制监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端、若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加热用负载的控制端依次贯穿主热沉筒和罐体(1)后连接位于电气柜(12)内的控制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热沉筒(2)总体采用沿圆周均布的五个半圆弧形板所组成的梅花形;
所述的硅油加热管(3),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一直管(32)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一弧形管(31),且两根第一直管(32)的尾部弯折后形成硅油弯折管部(33),硅油弯折管部(33)的端头贯穿主热沉筒(2),位于主热沉筒(2)与罐体(1)之间的两根硅油弯折管部(33)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油总管、出油总管,进油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油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1)的外壁后连接硅油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硅油泵组还设有原油进出口;
所述的液氮冷却管(4),采用在两根平行的第二直管(42)之间并联贯通若干第二弧形管(41),且连接第二直管(42)处的第二弧形管(41)的局部分别设有向第二弧形管(41)的圆心侧凹陷的弧形避让结构(44),两根第二直管(42)的尾部弯折后形成液氮弯折管部(43),液氮弯折管部(43)的端头再贯穿主热沉筒(2),位于主热沉筒(2)与罐体(1)之间的两根液氮弯折管部(43)的尾端分别并入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进液总管的进口端和出液总管的出口端分别贯穿罐体(1)的外壁后连接液氮泵组的进、出口,所述的液氮泵组还设有原料进出液口;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31)、第二弧形管(41)分别为契合主热沉筒的一个半圆弧形板内壁的单瓣形;或者第一弧形管(31)和第二弧形管(41)分别设有两部分,一部分设为契合主热沉筒的三个连续半圆弧形板内壁的三瓣形,另一部分设为契合主热沉筒两个连续半圆弧形板内壁的双瓣形;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31)与第二弧形管(41)交错间隔布置形成冷热温控管件,且第二直管(42)位于第一直管(3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直管(42)端部的弧形避让结构(44)对应布置在相应处的第一直管(32)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热沉筒(2)采用紫铜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热沉筒(2)的外壁镀亮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油泵组及液氮泵组、抽真空系统分别布置于箱体(1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连接用法兰盘(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盘(9)包括安装压力传感器用的法兰盘、安装温度传感器用的法兰盘、安装穿墙密封SAM高频头用的法兰盘、安装55芯穿舱连接器用的法兰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系统包括采用管路依次连接的双级旋片真空泵、罗茨泵、低温泵,所述的低温泵连接所述的抽真空管道(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6)采用四氟乙烯材料以减少冷热传导损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真空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铠装贴片式传感器。
CN201710290207.0A 2017-04-27 2017-04-27 热真空试验箱 Active CN107091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207.0A CN107091802B (zh) 2017-04-27 2017-04-27 热真空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207.0A CN107091802B (zh) 2017-04-27 2017-04-27 热真空试验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1802A true CN107091802A (zh) 2017-08-25
CN107091802B CN107091802B (zh) 2022-07-26

Family

ID=5963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0207.0A Active CN107091802B (zh) 2017-04-27 2017-04-27 热真空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9180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5607A (zh) * 2018-02-02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火星表面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541429A (zh) * 2018-12-28 2019-03-2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
CN109856475A (zh) * 2018-12-19 2019-06-07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一种综合应力试验装置
CN112660431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一体集成式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237677A (zh) * 2021-04-15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变热沉空间的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17374A1 (en) * 1979-03-29 1980-10-15 Itt Industries, Inc. Injection laser devices
US6281514B1 (en) * 1998-02-09 2001-08-28 Borealis Technical Limited Method for increasing of tunneling through a potential barrier
US20110215825A1 (en) * 2010-03-03 2011-09-08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ycling
CN102768548A (zh) * 2012-07-25 2012-11-0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用于热真空试验的热沉控温系统及控温方法
CN102818978A (zh) * 2012-08-13 2012-12-12 北京合丰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行波管热真空试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17374A1 (en) * 1979-03-29 1980-10-15 Itt Industries, Inc. Injection laser devices
US6281514B1 (en) * 1998-02-09 2001-08-28 Borealis Technical Limited Method for increasing of tunneling through a potential barrier
US20110215825A1 (en) * 2010-03-03 2011-09-08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ycling
CN102768548A (zh) * 2012-07-25 2012-11-0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用于热真空试验的热沉控温系统及控温方法
CN102818978A (zh) * 2012-08-13 2012-12-12 北京合丰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行波管热真空试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强: "对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设计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真空与低温》 *
杨晓宁: "加热带双面涂黑对热真空试验中低温实现的作用", 《航天器环境工程》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5607A (zh) * 2018-02-02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火星表面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856475A (zh) * 2018-12-19 2019-06-07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一种综合应力试验装置
CN109541429A (zh) * 2018-12-28 2019-03-2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
CN112660431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一体集成式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237677A (zh) * 2021-04-15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变热沉空间的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1802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1802A (zh) 热真空试验箱
CN109765030A (zh) 一种风洞热喷流干扰试验装置
CN205403131U (zh) 一种内加热的直立储水式热水器
CN101265715B (zh) 分集水器
CN106768962B (zh) 一种冷热介质快速循环通过被测管路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5843057U (zh) 保温罩和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2914959U (zh) 户外管路防冻伴热系统
CN110512185A (zh) 一种钢卷开收卷真空工作室
CN102200270B (zh) 无人值守智能高频电磁超导雾化锅炉
CN205349564U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系统
CN202419773U (zh) 一种箱式搪瓷内胆光波加热取暖设备
CN204494578U (zh) 一种智能室内供暖装置
CN203785041U (zh) 带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
CN103728237B (zh) 复合盐雾试验箱加热装置及复合盐雾试验箱
CN208735098U (zh) 天然气管道冰堵的消除装置
CN206127321U (zh) 一种节能生物恒温培养箱
CN201913743U (zh) 轮胎定型硫化机集中式蒸汽管路系统
CN205274314U (zh) 一种新型罐箱出料结构
CN109849313A (zh) 高压柔性pe钢丝复合管材快速连接接头加工方法及系统
CN209197143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炉及天然气压差发电系统
CN206555029U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气体管理器
CN204629676U (zh) 一种改进型智能室内供暖装置
CN206072771U (zh) 一种具有节能功效的石油加热装置
CN106017194B (zh) 一种纵向涡发生器及具有纵向涡发生器的换热器
CN205448779U (zh) 一种热交换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