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491B - Lbt机制的方法以及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Lbt机制的方法以及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491B
CN107079491B CN201680003306.XA CN201680003306A CN107079491B CN 107079491 B CN107079491 B CN 107079491B CN 201680003306 A CN201680003306 A CN 201680003306A CN 107079491 B CN107079491 B CN 107079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ca period
maximum
period
cc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3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9491A (zh
Inventor
李建樟
廖培凯
杨维东
陈柏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FI Innov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7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9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的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决定以及配置最大CCA时间段的方法。该CCA周期为从该最大CCA时间段产生的随机CCA时间段,其为可配置的以及承载在RRC信令中或者LAA的信标信号中。为了解决同步网络中碰撞问题,以及异步网络中不公平问题,CCA最大时间段可以为基于网络内的已经历信道占据状态以及或者已经历同步差而自适应的。首先,CCA的最大时间段可以根据信道负载调整。第二,CCA的最大时间段可以为比eNB以及UE之间的时序差更长。

Description

LBT机制的方法以及无线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依据U.S.C.§119要求2015年4月15日递交的,申请号为62/147,833标题为“用于机会频谱接入的LBT机制的方法(Methods of Listen-Before-Talk Mechanism for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以及2015年8月17日提交,申请号为62/205,791,标题为“机会频谱接入的触发机制(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Access)”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标的在此合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所揭露实施例一般有关于无线通信,以及更具体地,有关于辅助授权接入(Licensed-Assisted-Access,LAA)系统中机会(opportunistic)频谱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以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移动电信系统提供高数据率,更低延迟以及改进的系统效能。随着物联网(Intemet ofThings,IOT)以及其他新的用户设备(UE)的迅速发展,支持机器通信的需求指数型增加。为了满足通信中的指数型增加,需要额外频谱(即,无线频谱)。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的数量受到限制。因此,通信提供商需要寻求未授权(unlicensed)频谱以满足通信需求中的指数型增长。
一个建议的解决为使用授权频谱以及未授权频谱的组合。这个解法称作“辅助授权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或者“LAA”。在这样的解法中,已建立的通信协议,例如LTE可以用在授权频谱上提供第一通信链路,以及LTE可以用于未授权频谱上提供第二通信链路。LTE版本13中,已经通过LAA用于使能小小区上未授权频谱的LTE使用。为了方便有效以及公平的频谱共享,基于每一国家的管理规定(regulation rule),可能需要支持称作先听后送(Listen-Before-Talk,LBT)动态频谱共享机制。提出两种LBT机制,基于帧的装置(Frame Based Equipment,FBE)以及基于负载的装置(Load Based Equipment,LBE)用于频谱共享。对于FBE,如果网络为同步,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的开始时间在相邻基站以及UE之间为相同。因此,eNB/UE可能不会检测彼此的传输,以及导致eNB/UE之间的冲突(collision)。为了避免冲突,提出CCA开始时间以及传输开始时间的随机性。但是,对于同步网络,如果信道负载为高,随机依然导致了高的冲突概率。另一方面,对于异步网络,CCA的开始时间在相邻eNB/UE之间为不同。所以,具有晚(late)CCA开始时间的eNB/UE总是不能捕捉到(grab)信道。对于LBE机制的扩展空闲信道评估(Extended ClearChannel Assessment,ECCA),争用窗口(contention window)的原始最大的大小(size)为固定以及因此具有LBE的LAA可能对于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基站(station,STA)太有侵略性。提出具有可变(variable)大小争用窗口的LBE,但是其效能可能不够好。
已经提出其他LBT机制。但是,具有LBT机制的LAA的效能可能不会满足有效以及公平频谱共享目的。考虑到LAA-WiFi共存的场景:具有FBE的LAA可能很难捕捉到信道,因为在FBE帧中CCA的开始时间以及时间长度为固定。具有LBE的LAA可能对于WiFi太有侵略性,因为WiFi使用可变长度的争用窗口,其效能可能不好,因为争用窗口的大小的改变不考虑历史信道负载信息。寻求用于机会频谱接入的对于LBT机制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新颖方面,基于用于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的信道负载信息,提出决定以及配置最大CCA时间段(duration)的方法。CCA周期(period)为基于信道负载的最大CCA时间段而生成的随机CCA时间段,最大CCA时间段(duration)为可配置以及承载在RRC信令中,或者LAA的信标(beacon)信号中。进一步说,基于信道负载,提出决定以及改变争用窗口大小(Contention Window Size,CWS)的方法,用于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从载波感知(sensing)上获得的历史观察可以反映信道负载的状态,然后信道负载的状态用于改变最大争用窗口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决定最大CCA时间段的方法,用于FBELBT信道接入的机制。无线装置(例如,eNB/UE)获得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最大CCA时间段。无线装置采用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最大CCA时间段为基于信道负载信息。无线装置为第一FBE帧决定随机CCA时间段。随机CCA时间段为从最大CCA时间段生成。无线装置使用随机时间段,实施用于第一FBE帧的LBT信道接入过程。在随机CCA时间段之后,如果无线装置检测信道空闲条件,无线装置在第一FBE帧中发送无线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基于用于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的信道负载决定争用窗口大小的方法。无线装置采用基于负载装置LBT机制,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决定信道负载因子。信道负载因子为基于无线装置感知到的信道空闲时间。无线装置基于信道负载因子而决定争用窗口大小。无线装置实施回退过程以接入信道以及从争用窗口大小生成随机回退计数值。在回退计数值所定义的时间段,如果无线装置检测到信道空闲条件,无线装置发送无线信号。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方法。发明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附图说明
附图中,相同数字表示相似元件,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LBT信道接入机制的示例LAA无线网络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UE以及eNB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步无线网络中,用于FBE的CCA时间段以及随机CCA时间段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异步网络中,用于FBE的CCA时间段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跨两个FBE帧的最大CCA时间段的例子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决定最大CCA时间段的LBT机制过程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信息,用于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决定最大CCA时间段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因子,使用改变争用窗口大小,基于初始化CCA以及扩展CCA,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信道负载因子,用于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以及关系的回退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决定信道负载阈值以及改变争用窗口大小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改变争用窗口大小的处理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基于信道负载,决定争用窗口大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伴随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LBT信道接入机制,示例LAA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0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网络,以及无线通信网络中每一个具有基础架构单元,例如102以及104。基础单元也可以称作接入点、接入终端、基站、eNB或者所属领域中其他词汇。基站102以及104中的每一个服务一个地理区域。无线通信基站102以及104所服务的地理区域在该例子中重叠。
基站102为与UE101透过授权频段通信的授权基站。在一个例子中,基站102与UE101透过LTE无线通信进行通信。基站102提供无线通信给主(primary)小区103中的多个UE。基站104为未授权基站,其与UE101透过未授权频段通信。在一个例子中,基站104与UE101透过LTE无线通信进行通信。基站104可以与多个UE透过次(Secondary)小区105进行通信。次小区105也称作“小小区”。
数据消费中指数型增长已经创建了大的频宽需求,大的频宽需求不能被当前无线系统满足。为了满足这个对于数据的快速增长的需求,需要具有更大可用频宽的新的无线系统。LAA无线网络可以用于提供更大可用频宽。LAA网络利用除了临时的未授权频段的授权频段,因此提供额外的可用频宽给无线系统中的UE。举例说明,在LAA网络中UE101可以从授权频段以及未授权频段的使用而受益。LAA网络不只提供额外频宽用于更大的整体数据通信,由于两个分开的数据链路的存在也提供一致的数据连接。具有可用的多个数据链路,在任何给定时刻具有至少一个基站,增加了UE可能够获得适当的数据通信的概率。未授权频谱的使用提供了更多可用频宽,未授权频谱的使用面临着需要被解决的实现的问题。
为了方便有效以及公平频谱共享,基于每一个国家中的管理规定,支持称作LBT的动态频谱共享机制。提出用于频谱共享的两种LBT机制,基于帧装置(frame-basedequipment,FBE)FBE以及基于负载装置(load-based equipment,LBE)。已经提出各种FBELBT以及LBE LBT机制。但是,具有LBT机制的LAA的效能可能不满足效能目的以及公平频谱共享的目的。
根据一个新颖方面,基于用于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的信道负载信息,提出决定以及配置最大CCA时间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FBE帧110以空闲周期开始,CCA周期,以及如果信道为空闲然后是传输(transmission),或者如果信道为忙而没有传输。CCA周期为从最大CCA时间段而生成的随机CCA时间段,其为可配置的,以及承载在RRC信令中或者LAA的信标信号中。进一步说,提出基于信道负载决定以及改变争用窗口大小的方法,用于LBELBT信道接入机制。从载波感知中获得的历史观察可以反映信道负载的状态,该历史观察然后用于调整(adapt)最大CWS。
图2为UE201以及基站202的多个元件示意图。基站202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的天线阵列226,其发送以及接收无线信号。RF收发器模块223耦接到天线,从天线阵列226接收RF信号,将其转换为基频信号以及发送给处理器222。RF收发器223也将从处理器222接收的基频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RF信号,以及发送给天线阵列226。处理器222处理已接收基频信号以及调用不同功能模块实施基站202中的功能。存储器221存储程序指令以及数据224,以控制基站202的运作。基站202也包含一组控制模块,LAA控制器225,其实现功能任务以配置、调度、执行以及与UE201通信用于LAA任务,如下面详细描述。在一个例子中,LAA控制器225包含信道负载计算器226,负载计算器226透过eNB感知或者透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认(HARQACK/NACK)反馈估计信道负载信息,CCA/CWS处理器227,CCA/CWS处理器227获得最大CCA时间段以及生成用于FBE的随机CCA,以及基于用于LBE的信道负载,改变争用窗口大小,以及LBT/CCA信道接入处理器228,LBT/CCA信道接入处理器228透过CCA/ECCA信道接入过程,保证BS202只当信道为空闲或者当其赢得信道争用时,在共享媒体上发送无线信号。
用户设备UE201具有天线阵列235,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天线,其发送以及接收无线信号。RF收发器模块234,耦接到天线,从天线阵列235接收RF信号,将其转换为基频信号以及发送给处理器232。RF收发器234也将从处理232接收的基频信号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RF信号以及发送给天线235。处理器232处理已接收基频信号以及调用不同功能模块以实施UE201的功能。存储器231存储程序指令以及数据236以控制UE201的运作。
UE201也包含实现功能任务的一组控制模块以及电路,包含LAA控制器290。控制模块以及硬件电路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以及上述几者的组合配置以及实现。LBT/CCA信道接入控制器291,保证当另一个未授权频段eNB/UE发送时,UE201不发送信号。信道负载计算器292,从历史信息估计信道负载信息。CCA/CWS处理器293获得最大CCA时间段以及生成用于FBE的随机CCE,以及改变用于LBE的争用窗口大小。测量以及上报电路294实施HARQ以及CSI/RRM测量以及上报HARQ反馈以及测量结果给其服务基站。
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LBT机制可以基于用于FBE的机制。用于FBE的一个例子机制为在每一帧的开始或者结束具有最小CCA感知周期(例如,大于等于20us)。一旦获得信道,在连续整数个子帧上eNB/UE发送无线信号的突发(burst)。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LBT机制可以也基于用于LBE的机制。一旦获得信道,例如透过CCA/ECCA信道接入过程,eNB/UE可以首先在一个部分子帧(fractional subframe)中发送打孔(punctured)无线信号,然后在连续整数个子帧上发送无线信号的突发,其中该打孔无线信号用于信道预留(reservation)。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同步无线网络中用于FBE的随机CCA时间段,以及最大CCA时间段的示意图。对于同步网络,CCA开始时间以及传输开始时间之间引入随机(randomness),以避免冲突。如图3所示,当eNB1的随机CCA比eNB2的随机CCA更短,那么eNB1捕捉信道以及发送数据。相似的,当eNB1的随机CCA比eNB2的随机CCA更长,那么eNB2捕捉信道以及发送数据。但是,引入CCA的随机性失败了,无法解决当信道覆盖为高时的碰撞问题。原因是,如果最大CCA时间段为固定,如果信道负载为高,那么两个或者多个eNB使用相同大小随机CCA的概率增加。举例说明,假设CCA的最大时间段为30us,以及随机CCA一致地(uniformly)从一组{21μs,22μs...30μs}中提取。假设业务为全缓冲器(full buffer)。两个eNB选择相同随机CCA的概率为0.01。5个eNB选择相同随机CCA的概率为0.7。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异步无线网络中,用于FBE,最大CCA时间段的示意图。对于异步网络,最大CCA时间段的大小也引起了不公平的问题。举例说明,假设CCA的最大时间段为30us。如果两个eNB之间CCA开始时间的差比30us大,那么具有晚CCA时间的eNB永远不能捕捉到信道。如图4的示意图上半部,eNB1以及eNB2的CCA时间段为T。因为eNB1以及eNB2不是同步的,eNB1可以首先感知信道,首先发数据。如果eNB1以及eNB2之间的CCA开始时间差比T大,那么eNB2永远捕捉不到信道以发送自己的数据。对于eNB2是不公平的。
根据一个新颖方面,建议CCA的最大时间段(其为随机CAA的最大大小)可以为基于已经历(experienced)信道占据(occupancy)状态,在网络内的已经历同步差,或者两者为可改变的(adaptive)。更具体地,为了解决同步网络中的碰撞问题以及异步网络中的不公平问题,CCA的最大时间段为可变(variable)。最大CCA时间段的选择依赖于信道负载以及eNB/UE之间的时序差。首先,可以根据信道负载调整CCA的最大时间段。第二,CCA的最大时间段可以为大于eNB之间或者UE之间的时序差。既然网络可以获得eNB/UE信道负载的信息,网络可以透过CCA配置,而告知eNB/UE,CCA的最大时间段,其中,CCA配置承载在RRC信令中或者承载LAA的信标(beacon)信号中。
请回来参考图3,用于eNB1以及eNB2的CCA最大时间段(其为随机CAA的最大大小)基于已经历信道占据状态为可改变的。网络(eNB1以及eNB2)可以获得信道负载信息,以及相应决定CCA的最大时间段。信道负载信息可以包含来自UE的ACK/NACK反馈,来自UE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报告,以及来自UE的移无线资源管理(Radio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结果。如果信道负载为高,那么配置最大CCA时间段为更长。所以,碰撞的概率降低以及对于网络中所有eNB以及UE而言更为公平。
请回来参考图4,在图4的下半部分,最大CCA时间段为T.其为大于eNB1以及eNB2之间的时序差(timing difference)。此外,用于eNB1以及eNB2的CCA时间段为随机从0~T而生成。在这个例子中,用于eNB2的CCA时间段比用于eNB1的更短。所以,虽然eNB1开始CCS更早,eNB2依然可以捕捉到信道以及发送数据。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跨两个FBE帧,最大CCA时间段的例子示意图。在图3以及图4的例子中,用于LBT的随机CCA在一个单一的FBE帧中完成,该FBE帧为无线帧或者子帧。为了进一步在FBE中提高效能以及灵活性,CCA的最大时间段可以比FBE帧的最大CCA时间段更长,以及扩展跨越多于一个FBE帧。这意味着,随机CCA可以跨几个FBE帧而实施。在图5的例子中,CCA的最大时间段从FBE帧n扩展到FEB帧(n+1)。令L1为FBE帧n的最大CCA时间段以及L1也为FBE帧(n+1)的最大CCA时间段。在这个例子中,CCA(M)的最大时间段等于(L1+L1),以及因此,随机CCA(N)的长度可以大于L1。这是因为随机CCA长度N为随机从最大CCA时间段M中选择。因此,如果M>L1,那么可能N>L1。例如,第一FBE帧中的CCA时间段为L1,以及第二FBE帧n+1中的CCA时间段为L2(例如,N=L1+L2)。所以,随机CCA可以跨两个FBE帧n以及n+1而实施。当eNB或者UE感知到FBE帧n中的信道为忙,使用CCA长度L1,该eNB或者UE不发送。假设L3的时间段已经被感知到,以在FEB帧n中有信道空闲条件。eNB/UE然后在FBE帧(n+1)中继续CCA,使用(N-L3)的CCA长度。请注意,CCA可以跨多于两个FBE帧而实施(例如,3个FBE帧)。例如,最大CCA时间段M=3*(L1)以及随机CCA时间段N=2*(L1)+L2。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决定最大CCA时间段的LBT机制的过程示意图。步骤611中,eNB602获得在eNB以及UE之间的信道负载信息以及时序信息。例如,信道负载信息可以包含来自UE的ACK/NACK反馈,来自UE的CSI报告,以及来自UE的RRM测量结果。步骤612中,基于信道负载信息以及时序信息,eNB602为网络决定最大CCA时间段。举例说明,如果信道负载为高,决定更大的最大CCA时间段。此外,最大CCA时间段需要比eNB以及UE之间的时序差更大。步骤613中,透过CCA配置eNB602告知UE601最大CCA时间段,其中CCA配置承载在RRC信令中或者承载在LAA的信标信号中。步骤614中,UE602从最大CCA中提取随机CCA长度。步骤615中,使用随机CCA长度,UE601实施FBE LBT信道接入过程。步骤616中,如果成功捕捉到信道,UE601发送数据。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决定最大CCA时间段的方法流程图。步骤701中,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装置(例如,eNB/UE)获得最大CCA时间段。无线装置采用FBE LBT信道接入机制。最大CCA时间段为基于信道负载信息。步骤702中,无线装置决定用于第一FBE帧的随机CCE时间段。随机CCA时间段为从最大CCA时间段而生成。步骤703中,无线装置使用随机CCA时间段实施用于第一FBE帧的LBT信道接入过程。在步骤704中,如果无线装置检测到信道空闲条件,在随机CCA时间段后,无线装置在第一FBE帧中发送无线信号。在一个例子中,在无线网络中,最大CCA时间段比基站以及UE之间的时序差更长。在另一个例子中,最大CCA时间段从RRC信令消息获得,或者从信标信号传输中获得。在再一个例子中,随机CCA扩展到跨越多个FBE帧。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因子,使用改变争用窗口大小,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使用初始化CCA以及扩展CCA的示意图。步骤801中,LBE无线装置(ENB/UE)为空闲状态。步骤802中,eNB/UE决定是否其需要发送。如果否,其返回到空闲状态;如果是,其转到步骤803,以及检查对于初始CCA周期(BCCA,例如34us),是否无线信道为空闲。如果结果为是,那么eNB/UE在步骤804发送无线信号以及检查是否其已经获得发送机会(transmitopportunity,TXOP)。如果步骤804结果为否,那么其返回到空闲状态;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转到步骤805以及决定是否需要另一个传输。如果结果为否,那么其回到空闲状态。
如果步骤803的结果为否,或者如果步骤805的结果为是,那么eNB/UE转到步骤811以及进入扩展CCA过程。步骤811中,eNB/UE基于争用窗口大小q生成随机回退计数值N(例如,N从0到q-1而生成)。步骤812中,eNB/UE检查对于扩展ECCA延迟(defer)周期(DECCA,例如,34u),是否无线信道空闲。如果结果为否,那么其回到步骤812;如果结果为是,那么其转到步骤813以及检查是否随机回退计数值N等于0。如果结果为是,那么其转到步骤804用于传输;如果结果为否,那么其转到步骤814以及感知一个ECCA时隙时间段T(例如,T=9us)的无线媒体(medium)。步骤815中,eNB/UE检查是否无线信道忙。如果结果为是,那么其回到步骤812;如果结果为否,那么其转到步骤816以及随机回退计数值N减少1(例如,N=N-1),然后回到步骤813,以及检查是否计数值N等于0。请注意,基于ECCA过程,当信道为忙,eNB/UE将延迟传输,直到对于一个不中断的已延迟周期,决定无线信道为空闲。
LBE BLT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改变争用窗口的大小。为了提高LBT的效能。已经提出考虑到LBT机制中历史数据的机制。但是,还没提供决定信道负载的度量(即,信道已经如何忙)以及改变q值机制。根据一个新颖方面,争用窗口的最好大小,依赖于网络中的业务负载。因此,问题变成,如何决定可以反映信道负载的度量,以及如果找到了这个度量如何改变争用窗口的大小。如步骤810所示,基于历史信道负载的输入,争用窗口大小q为动态改变。
图9为用于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的回退过程示意图,以及与信道负载因子的关系。图9给出了LBT类别4的回退过程,对应LBT,该LBT具有可变大小争用窗口的随机回退。定义空闲时隙为时间区间(time interval),在该时间区间中,完成完整的ECCA时隙。假设N为空闲的时隙的数量,其为从1到q中均匀地提取(uniformly drawn)。然后信道负载因子可以定义为: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01
其中
-Tbackoff全部回退时间
-TSlot为ECCA过程中使用的时隙时间
假设TD为延迟周期的长度,ND为延迟周期出现的数量,以及TBusy为回退过程中全部忙的时间。然后我们有TBackoff=N×TSlot+ND×TD+TBusy。ε的值可以反映信道有多忙,以及因此可以用作决定信道负载的度量。举例说明,有大数值的ε意味着信道负载为低。相反,具有小数值的ε意味着信道负载为高。当在回退过程的时间段中信道永远不忙,(即TBUsY=0以及ND=0),我们有ε=1。当信道在回退过程中时间段中很忙,我们有ε→0。所以,我们知道ε的范围为0<ε≤1。度量ε以及信道负载之间的关系如图9描述。
根据一个新颖方面,争用窗口q的最大大小为基于之前或者历史ECCA过程的信息。一般说来,如果信道负载为更高,那么争用窗口大小改变为增加,以及如果信道负载为较低,那么争用窗口大小改变为降低。更具体地,信道负载因子ε定义为公式(1),可以用于改变改变窗口q的大小。改变可以基于信道负载因子的量化。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争用窗口大小,决定信道负载阈值以及改变争用窗口大小的示意图。可以使用信道负载因子,使用几个方法改变争用窗口的大小。令εi-1为第(i-1)个回退过程中的信道负载因子。然后,第i个回退过程qi中争用窗口的大小可以改变为两个替代方式。在第一替代中,使用上一个信道负载因子εi-1。在第二替代中,使用历史信道负载因子的平均。如图10所描述,信道负载因子的区间(interval)分为三个部分:0到ε0、ε0到ε1以及ε1到1,其中ε0以及ε1为阈值。
在第一替代1中,争用窗口大小qi改变为: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11
第二替代2中,争用窗口大小qi改变为: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21
其中
-对于替代2-1,过去P回退过程的平均负载因子定义为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22
-对于替代2-2,过去P回退过程的平均负载因子定义为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23
在上述示例中,信道负载因子反过来与基于公式(1)的信道负载成正比。低阈值ε0指示出高信道负载阈值,而高阈值ε1指示出低信道负载阈值。所以,如果信道负载阈值大于高阈值ε1(例如,比低信道负载阈值更低),然后q的值改变为降低,以及如果信道负载因此低于低阈值ε0(例如,高于信道负载阈值),然后q的值改变为增加。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信道负载因子可以与信道负载成正比,以及应用基于信道负载改变q的相同原则。
现在问题是如何决定阈值ε0以及ε1。假设用于给定争用窗口q的大小,有M个装置尝试捕捉信道。如果LBT机制是公平的,在每一个装置(eNB或者UE)捕捉到信道之前,每一个装置(eNB或者UE)可以观察到(M-1)忙时隙。在此情况下,用于给定q的信道负载因子大约为: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24
其中
-M为激活(active)装置的数量
-TSlot为ECCA过程中使用的时隙时间。
-TD为延迟周期的长度。
-To为最大信道占据时间
-如果ε>Kεq,opt,其中K为整数,eNB或者UE可能感觉到信道负载为足够低以及因此q可以减少一半。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以及ε1=Kεq,opt。例如,我们可以选择K=2以及因此ε1=2εq,opt
-如果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31
其中L为整数,eNB或者UE可以感觉到多于M个装置尝试捕捉信道。这意味着信道负载为高以及因此q可以加倍。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以及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32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L=2以及因此
Figure GDA0001275651900000133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信道负载,争用窗口的大小改变的过程。步骤1101中,无线装置收集历史信道负载信息,包含空闲时隙的数量以及忙时隙的数量。步骤1102中,无线装置使用历史信息估计无线网络中激活装置M的全部的数量,激活装置M的全部的数量为长期值。步骤1103中,无线装置使用历史信息计算信道负载因子ε,信道负载因子为短期的值。步骤1104中,无线装置首先计算阈值ε0以及ε1使用M的长期值,以及然后改变q值,基于短期信道负载因子ε以及阈值。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LBE LBT信道接入机制,基于信道负载,决定争用窗口大小的方法流程图。步骤1201中,在无线网络中无线装置采用LBE LBT机制决定信道负载因子。信道负载因子为基于无线装置所感知的信道空闲时间。步骤1202中,无线装置基于信道负载因子决定争用窗口大小。步骤1203中,无线装置实施回退过程以接入信道以及从争用窗口大小而生成随机回退计数值。步骤1204中,如果对于回退计数值所定义的时间段,无线装置检测到信道空闲条件,无线装置发送无线信号。在一个例子中,信道负载因子为基于无线装置之前实施的回退过程而计算。在另一个例子中,信道负载因子为基于多个历史回退过程而计算信道负载的平均值。
虽然联系特定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以此为限制。相应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范围内可以对所揭示实施例的特征进行修改、润饰以及组合,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先听后送机制的方法,包含: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透过采用基于帧的装置FBE先听后送LBT机制的无线装置,获得最大空闲信道评估CCA时间段,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及该无线装置与其他同类型无线装置之间的时序差;
为第一FBE帧决定随机CCA时间段,其中该随机CCA时间段从该最大CCA时间段产生;
于该第一FBE帧使用该随机CCA时间段实施LBT信道接入过程;以及
如果该无线装置检测到信道空闲条件,在该随机CCA时间段后,在该第一FBE帧上发送无线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信道负载信息包含下列至少其中之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认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及无线资源管理测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信道负载因子为更高时,该最大CCA时间段配置为更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信道负载因子为更低时,该最大CCA时间段配置为更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比该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或用户设备之间的时序差更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消息中获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从信标信号传输中获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FBE帧具有第一最大CCA时间段,该第一最大CCA时间段为比该最大CCA时间段更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随机CCA时间段为该第一最大CCA时间段加上第二随机CCA时间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无线装置在该第一FBE帧使用该第一最大CCA时间段实施该LBT信道接入过程,以及在下一FBE帧使用该第二随机CCA时间段继续该LBT信道接入过程。
11.一种用于先听后送机制的无线装置,包含:
空闲信道评估CCA处理器,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为采用基于帧的装置FBE先听后送LBT机制的该无线装置获得最大CCA时间段,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基于信道负载信息及该无线装置与其他同类型无线装置之间的时序差;
CCA产生器,决定用于第一FBE帧的随机CCA时间段,其中该随机CCA时间段为从该最大CCA时间段而产生;
LBT信道接入处理器,于该第一FBE帧使用该随机CCA时间段实施LBT信道接入过程;以及
发送器,如果该无线装置检测到信道空闲条件,在该随机CCA时间段之后,在该第一FBE帧中发送无线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信道负载信息包含下列至少其中之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认反馈,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及无线资源管理测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当信道负载因子为更高时,该最大CCA时间段配置为更长。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当信道负载因子为更低时,该最大CCA时间段配置为更短。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比该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或用户设备之间的时序差更长。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从RRC信令消息中获得。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最大CCA时间段为从信标信号传输中获得。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第一FBE帧具有第一最大CCA时间段,该第一最大CCA时间段为比该最大CCA时间段更短。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随机CCA时间段分为该第一最大CCA时间段加上第二随机CCA时间段。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该无线装置在该第一FBE帧使用该第一最大CCA时间段实施该LBT信道接入过程,以及在下一FBE帧使用该第二随机CCA时间段继续该LBT信道接入过程。
CN201680003306.XA 2015-04-15 2016-04-15 Lbt机制的方法以及无线装置 Active CN107079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7833P 2015-04-15 2015-04-15
US62/147,833 2015-04-15
US201562205791P 2015-08-17 2015-08-17
US62/205,791 2015-08-17
US15/098,409 2016-04-14
US15/098,409 US10051662B2 (en) 2015-04-15 2016-04-14 Methods of listen-before-talk mechanism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PCT/CN2016/079493 WO2016165656A1 (en) 2015-04-15 2016-04-15 Methods of listen-before-talk mechanism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491A CN107079491A (zh) 2017-08-18
CN107079491B true CN107079491B (zh) 2020-11-20

Family

ID=57125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306.XA Active CN107079491B (zh) 2015-04-15 2016-04-15 Lbt机制的方法以及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1662B2 (zh)
EP (1) EP3228142B1 (zh)
CN (1) CN107079491B (zh)
BR (1) BR112017019678A2 (zh)
WO (1) WO20161656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915B (zh) * 2015-01-29 202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站点及接收端
US10292158B2 (en) * 2015-05-23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window for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JP6526254B2 (ja) * 2015-07-06 2019-06-0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チャネルに上で少なくとも1つの受信ノードへのデータ送信を行う送信ノード、および送信ノードにおける方法
US10104689B2 (en) * 2015-08-07 2018-10-16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shared spectrum access contention based on HARQ feedback
KR102384283B1 (ko) * 2015-08-19 2022-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492220B2 (en) * 2015-09-30 2019-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extended channel uplink grants for ECC
US10652889B2 (en) * 2016-11-02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deband ENB and narrowband UE
CN109923928B (zh) * 2016-11-10 2023-02-21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终端、通信基站及其通信方法
EP3361812A1 (en) * 2017-02-08 2018-08-15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of unlicensed spectrum
RU2750240C1 (ru) * 2018-01-12 2021-06-24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US10973053B2 (en) * 2018-04-05 2021-04-06 Apple Inc. Listen-before-talk procedure with priority and interference addition awareness
US10873440B2 (en) * 2018-07-12 2020-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echniques in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CN112738905B (zh) * 2019-02-21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66271B (zh) * 2019-09-26 2022-1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20377790A1 (en) * 2019-10-04 2022-11-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rame based equipment and load based equipment modes switching in unregulated new radio
CN113412638B (zh) * 2020-01-17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99856A1 (en) * 2020-07-31 2023-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for frame based equipment (fbe) mode
EP4179830A4 (en) * 2020-08-14 2023-08-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DENTIFICATION AND REFINING OF SYNCHRONIZATION OFFSETS FOR NETWORK-BASED POSITIONING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269A (zh) * 2003-11-21 2004-11-10 北京邮电大学 在无线局域网中提高节能机制重负载性能的方法
CN101517964A (zh) * 2006-08-17 2009-08-26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传输由无线终端所获得的测量的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3421A1 (en) 2002-11-07 2004-05-13 Yong Peng Metho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node for improving the throughput on WLAN and k-DCF protocol
US8284793B2 (en) * 2006-02-27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off control for access prob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70263654A1 (en) 2006-05-12 2007-11-15 Nokia Corporation Pro-active congestion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2413649B1 (en) 2010-07-28 2015-02-25 ABB Research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protocol
US9713035B2 (en) * 2013-05-20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transmission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US9398563B2 (en) 2013-08-23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based multicast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420472B2 (en) 2013-09-27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ation of different operators in shared spectrum
CN103945558A (zh) 2014-03-27 2014-07-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于网络负载的自适应信道接入控制方法
US20150334744A1 (en) 2014-05-15 2015-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ad based lte/lte-a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057779B2 (en) * 2014-06-13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frame structure and listen before talk procedure (LBT) for transmissions using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637619B2 (en) * 2014-11-03 2020-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for LT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912438B2 (en) 2015-02-11 2018-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ccessing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104691B2 (en) * 2015-04-15 2018-10-16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listen-before-talk mechanism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269A (zh) * 2003-11-21 2004-11-10 北京邮电大学 在无线局域网中提高节能机制重负载性能的方法
CN101517964A (zh) * 2006-08-17 2009-08-26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传输由无线终端所获得的测量的处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mproving throughput and fairness in wlans through dynamically optimizing backoff;Xuejun TIAN等;《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51130;第2.1节、第4节以及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7019678A2 (pt) 2018-07-17
US20160309511A1 (en) 2016-10-20
WO2016165656A1 (en) 2016-10-20
US10051662B2 (en) 2018-08-14
EP3228142A4 (en) 2018-03-28
CN107079491A (zh) 2017-08-18
EP3228142A1 (en) 2017-10-11
EP3228142B1 (en) 2019-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491B (zh) Lbt机制的方法以及无线装置
US10104691B2 (en) Methods of listen-before-talk mechanism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US10292182B2 (en)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CN107926053B (zh) 用于多载波先听后说协议中的竞争窗口自适应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US11737143B2 (en) LBT parameters for SRS transmission
US9693369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US20190349996A1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for license-assisted access
US20220046720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8203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tention window information
WO2018232620A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CORRESPOND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US20220256575A1 (e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6724662A (zh)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127447A1 (en)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contention based neighborhood awareness network (nan) communication
US20220053561A1 (en) Approaches for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N110313191B (zh) 先说后听过程的重新配置
US11490422B2 (e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channel sensing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0259083A1 (e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EP3673698B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mmunication on multiple channels
WO2022215350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EP4150833A1 (en) Triggering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for scs change
CN116097893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6

Address after: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Atla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Road, Taiwan city of Hsinchu Chinese Dusing 1

Applicant before: MediaTek.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